讨论标准乙酰螺旋霉素四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之和

讨论标准乙酰螺旋霉素四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之和

一、乙酰螺旋霉素标准品4个组分的百分含量总和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鲁铁[1](2018)在《蒙古白丽蘑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育学研究》文中指出蒙古白丽蘑Leucocalocybe mongolica(S.Imai)X.D.Yu&Y.J.Yao原名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S.Imai,俗称白蘑、口蘑,是东北亚地区久负盛名的野生珍稀食药用菌,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通常以蘑菇圈的形式生长在草原上。由于它的美味以及其强身健体、药食同源的属性,蒙古白丽蘑被当地居民和商人们掠夺性的采集、出售,导致它的生境持续受到影响,资源日渐减少。蒙古白丽蘑的生存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以及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之上,从生理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态学角度探索如何保护濒危的珍稀菌物物种,充分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问题。关于蒙古白丽蘑的系统学地位,作为目前白丽蘑属的单种属的唯一成员,对其形态特征和基因信息的研究是属和种分类的关键。因为前期的研究仅涉及到LSU单一片段,而如今谱系一致的系统发育学种识别法(GCPSR)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影响着真菌的分子系统学。我们实施了一个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多基因联合建树的分析方案,三个核糖体DNA区域(LSU,SSU,ITS)和线粒体区域(mtSSU)被选择用于对蒙古白丽蘑的分类学地位的界定。涉及到83份蕈菌样本,结果显示香蘑Lepista与蒙古白丽蘑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而香蘑属Lepista和杯伞属Clitocybe都是多系类群。生理学特性方面,首先,孢子萌发机制的问题,选择5种培养基对蒙古白丽蘑孢子悬浮液的萌发状况进行了检测,其中改良的孟加拉红马铃薯培养基较利于孢子萌发。菌盖的直径与孢子萌发出菌落的数目呈现出正相关性。其次,核相的变化问题,采用荧光显微镜法观察了其核相交替现象。再次是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野外采集到的担子果经组织分离获取得到菌株,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单因素试验筛选每组最优的三个因子,综合菌丝日生长速率和生长势,碳源选择麦芽糖、淀粉和纤维二糖;氮源选择酵母浸膏,牛肉粉,牛肉浸膏;无机盐选择K2HPO4,Fe2(SO4)3以及不添加;生长因子选择糙皮侧耳煮汁、胡萝卜煮汁、豆芽煮汁。对上述四个因素分别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确定了最佳菌丝生长条件。4个因素对正交体系的影响顺序是生长因子>无机盐>氮源>碳源,方差齐性检验展示了四个因子的极显着差异性。菌丝营养生长最优条件为淀粉、牛肉膏、2%的胡萝卜煮汁、不添加无机盐。基于正交试验的优化所得的培养基基础之上研究其最佳温度和初始pH值,其结果为pH=6.5和25℃。蒙古白丽蘑在全球分布中仅在有限的范围内,由于特殊的栖息地,对其生理学研究具有必要性,实验显示无机盐和pH是影响菌丝生长的重要因素。蒙古白丽蘑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方面,生物信息数据库查询不到相关数据,制约了对其深入的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的测序分析表明RAD-seq不适用于蒙古白丽蘑SSR的开发。特定的DNA条形码像IGS1、ITS、RPB2和mtSSU在蒙古白丽蘑10个样本之间没有表现出理想的多态性。所以,实施了转录组从头测序,转录本获取的意义是为了促进基因的发现,了解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生理机制,识别微卫星位点以期作为探索蒙古白丽蘑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依托Illumina公司的末端配对测序法获取42622958个clean data,拼接为37302个contigs,基于对已知蛋白质的相似性搜索,13821个unigenes得到了较好的BLAST结果,对这些unigenes使用7个公共数据库进行了注释,6642个unigenes被注释到基因本体数据库(GO)的三个功能性分组即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成。使用直系同源簇比对的(COG)方法对一些未知基因进行预测,3914个unigenes被预测到25个COG分类项目中。4019个unigenes注释到了KEGG通路数据库,其中3110个在KEGG数据库中较好的匹配,被分类于5个主要分组,包括35个KEGG通路,同时又识别出了57个涉及萜类、甾醇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基因,次生代谢产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转录组注释得到的活性物质代谢合成途径为建立了生化合成平台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数据。另外,对转录本进行了碳水化合物酶数据库的注释,结果显示总计446个碳水化合物酶相关的基因得以注释,和其他已公布的有代表性生态类型的蕈菌相比,碳水化合物酶结合模块(CBM)的数目相对其他蕈菌少,CE11、GT19、GT51、GT56、GH131、GH133、GH135在其他蕈菌中未被发现,这些特征性的碳水化合物酶基因可能在蒙古白丽蘑的营养基物的代谢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基于组装得到的转录本数据,搜寻得到1860个微卫星位点,这些位点是蒙古白丽蘑候选分子标记。蒙古白丽蘑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的研究方面,我们通过2015年7月到2017年9月七次实地采样对蒙古白丽蘑主要分布地进行资源调查,采样范围主要围绕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贡格尔草原、张家口坝上草原四大草原区。基于转录本数据,90个EST-SSR引物使用eprimer3 v6.6.0程序进行开发,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从中搜寻出8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对。基于8个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型,获取得到17个地理种群223个个体的402个等位基因。种群的等位基因数目从11到31个,平均每个种群24个,种群观测杂合度(Ho)从0.300到0.875,期盼杂合度(He)0.188到0.621。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14.1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p<0.001),而85.81%存在于种群内。17个地理种群平均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71,显示在种群间较低的遗传分化水平。曼特尔测试结果显示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缺乏显着相关性(r=0.049,p=0.28)。基于8个微卫星数据产生的UPGMA系统聚类图显示17个种群在0.8的Nei’s相似性系数上分成了3个姐妹群。223个样本基于贝叶斯算法进行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三个血统起源,将三个血统谱系在17个地理种群的分布情况映射到的地图坐标中进行可视化分析。17个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使用AIS软件中的IGLS程序进行实现。综合分析表明,生境特征与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有较大的相关性。另外,Barrier分析表明,整个分布区的南部区域(经纬度范围为43.2-45N,116.2E-118E)呈现出几个空间上分割的片状分布区。生境破碎化显现出连续生境被破坏成几个空间上遥远的斑块分布,保持和丰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是蒙古白丽蘑就地保育的关键。本研究获得了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数据,将为保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就地保护时,那些遗传多样性高的居群和区域应列为优先保护地区,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遗传多样性。关于蒙古白丽蘑的开发利用方面,目前担子果人工栽培技术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发酵技术作为资源利用的集约化途径极具前景。本文对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进行了研究。液态发酵最优的配方依次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坡度实验、响应面试验进行确定,其配方是蔗糖35.13 g/L、黄豆粉16.55 g/L、玉米浆粉33 g/L。在此基础上优化所得最佳培养条件为25℃、初始pH 6.5、120 rpm、装液量75 mL/250 mL、接种量12.5%。为了筛选固态发酵的最佳基质,对玉米粒、麦粒等5种基质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玉米粒是较优良的固态发酵基质,建立了玉米粒为主要基质成分的固态发酵工艺流程。使用担子果作为参照评估了两种发酵方式的产物的营养成分、挥发性组分。GC-MS结果显示21种挥发性成分可能是担子果的呈味物质。固态发酵前后的活性成分做了测定,检测显示黄酮类、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酚类物质的含量都相对发酵前较大程度的提高。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技术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推广。

刘艳秋[2](2018)在《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轮叶党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et.Hook.f)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广泛分布我国、韩国、日本和欧洲地区。轮叶党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皂苷类和多糖为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对轮叶党参皂苷研究较多,而对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分析和活性系统性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以吉林省长白山地区轮叶党参根为原料,对轮叶党参根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体外抗氧化性和抑制黑色素瘤转移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我国轮叶党参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方向和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超声波结合纤维素酶法优化轮叶党参多糖提取工艺。酶解温度为45℃,加酶量为0.7%,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3 h,轮叶党参多糖得率为10.18%。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利用超声波提取筛选出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47 W,超声时间为15 min,超声温度为36℃,在此条件下轮叶党参多糖得率为11.77%。(2)对Sevag法、三氯醋酸法、三氟三氯乙烷法、酶法与Sevag结合四种方法对脱蛋白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脱蛋白最佳方法为酶与Sevag结合法。利用0.20%木瓜蛋白酶,pH6,65℃酶解3 h,再用Sevag法处理四次,蛋白质脱除率为92.01%,多糖保留率为97.66%。轮叶党参多糖脱蛋白后用DEAE-52纤维素离子柱层析得到三种主要组分CLPS1、CLPS2和CLPS3,三种组分所占的比例分别为CLPS148.30%、CLPS2 40.50%和 CLPS3 8.15%。经 Sephadex S-300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洗脱CLPS1、CLPS2、CLPS3保留率分别为94.12%,92.31%和90.50%。曲线得单一洗脱峰,并且峰形对称,纯度较高,证明其为均一组分。(3)通过研究轮叶党参各组分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表明,各组分轮叶党参多糖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并且CLPS1抗氧化效果尤为明显。对CLPS1理化性质研究表明,CLPS1溶解性受温度和pH影响较大,在弱碱环境下溶解性大,最适溶解温度为80℃,NaCl对CLPS1溶解性影响较小。CLPS1浓度增大粘度随之增大,CLPS1溶液温度升高多糖粘性下降,剪切速率增加和剪切时间延长多糖粘性均降低。CLPS1多糖分子呈聚集态,分子直径大约为80~180nm,支链短且呈交叉状。(4)CLPS1比旋光度[a]D20=+44 °;总糖含量为97.6%,糖醛酸为13.18%;单糖组成分别是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其摩尔比为2.7:3.4:2.3:1.1:0.5。经波谱和化学法分析研究表明,CLPS1中存在葡萄糖醛酸,分子中含有吡喃糖并且a-和β-构型同时存在。主链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形成支链和主链的末端残基;确定分子质量为91.7 kDa,Gal分支点糖残基是葡萄糖(1→4,6),半乳糖(1→3,6);半乳糖有五种键型:1→、1 →3、1 →4、1→6、1 →3,6;葡萄糖有三种键型:1→、1→4、1→4,6;阿拉伯糖有一种键型1→5,半乳糖醛酸存在1→3键型。(5)通过对CLPS1体内抗氧化能力研究,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衰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CLPS1具有显着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脑及皮肤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同时减少各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6)CLPS1浓度为400mg/kg时,模型小鼠中黑色素瘤转移灶减少约37.7%,CLPS1剂量为400μg/mL不会引起细胞毒性,CLPS1浓度为200μg/mL和40Oμg/mL对B16F10细胞迁移具有较强抑制作用,CLPS1可以显着减少由β1整合素依赖形成的粘附斑,抑制粘着斑激酶和桩蛋白磷酸化,最终导致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丧失。

张增辉[3](2017)在《螺旋霉素组分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螺旋霉素(Spiramycin)是由螺旋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生物合成的一种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药典和实际生产需要,要求螺旋霉素组分Ⅰ≤12%且总组分(螺旋霉素组分Ⅰ、II、III之和)≥80%。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螺旋霉素组分的研究报道较少。为解决螺旋霉素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组分不合格问题,从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发酵工艺优化、提取过程等方面进行研究。所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研究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及不同批次种子合成螺旋霉素各组分及发酵效价的差异,发现来自于斜面培养的菌种发酵液在组分SPMⅠ、SPMⅢ上明显高于来自于冷冻管的菌种发酵液。通过15L发酵罐实验发现,在补料等外部工艺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螺旋霉素链霉菌对发酵组分Ⅰ及总组分有重要影响。2、研究发酵生产过程中不同发酵周期组分的变化情况,发现发酵液中螺旋霉素的总组分在发酵61h时达到最高值,随着发酵的进行总组分不断下降,但效价则随发酵进行而升高;在发酵培养基消后总糖浓度为6.6-7.2g/100mL时,螺旋霉素生产发酵液中总组分能完全满足生产中对组分的要求;当使用0.25%的棉籽蛋白替换豆粉时,除可满足总组分符合生产要求,同时可使发酵成本降低2.84%,发酵效价由3428u/mL上升到3614u/mL,生产效益提高8.51%;而在发酵周期为35h时开始补入料液,此时发酵效价达到3981u/mL,发酵液总组分为81.686%,组分Ⅰ10.523%符合发酵生产对组分、质量的要求。在研究发酵生产过程中搅拌对发酵生产影响的实验中,发现在发酵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搅拌转速有利于发酵效价的增长,也有利于发酵液组分符合生产的要求。3、对比新溶媒、洗后再生溶媒、新溶媒套用后溶媒、生产旧溶媒及反萃取pH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样品的总组分在同一溶媒条件下随反萃取pH的降低而降低,在相同反萃取pH条件下,总组分从高至低依次为:新溶媒、洗后回生溶媒、新溶媒套用、生产旧溶媒;对于发酵染菌罐,提高过滤温度至50℃,有利于除去发酵液中杂质,提高收率和产品中总组分含量,但对于组分Ⅰ无明显影响。

白海娜[4](2016)在《黑木耳多糖AAP-4与原花青素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协同防护作用》文中认为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是通过原发作用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引起生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出现相应生化代谢紊乱,继而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等。筛选高效低毒的辐射防护剂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通路的天然产物组合作为一种新型的辐射防护剂,被认为是更好的延迟辐射损伤的方法。新的证据表明,多靶向或不同靶向剂组合具有多种途径的抗辐射活性,而不会引起任何毒性,将有利于预防或治疗电离辐射损伤。因此,通过体外抗氧化的相互作用效果研究,从6种多酚中筛选出与黑木耳多糖(AAP)协同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葡萄籽原花青素(GSP)作为后续研究目标,并对AAP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AAP-4与GSP的组合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协同防护功效,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通过6种具有代表结构的多酚与黑木耳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为50%的研究分析,表明GSP与AAP的组合对ABTS+·(CI 0.41±0.06)和DPPH·(CI 0.91±0.09)清除具有较好的协同抗氧化效果。通过在体外抗氧化模型,使用Compusyn软件,系统分析了AAP与GSP体外抗氧化的相互作用效果,结果表明AAP与GSP对ABTS+·、O2-·、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具有显着的协同效应,从而降低组分的使用剂量;对总还原能力,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而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未显示出协同效果。通过DEAE-52、Sephadex G-200层析对AAP进行纯化,得到主要成分AAP-4。采用FT-IR、HP-GPC、GC-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AAP-4分子量为3.30×105,由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以及D-半乳糖以摩尔比例1.97:4.67:9.91:0.31组成,通过甲基化和NMR对AAP-4结构做进一步表征,结果得出AAP-4的糖残基构型主要为α-D-Xylp-)1→、3,6→)-α-D-Manp-(1→和4→)-β-D-Glcp-(1→,AAP-4主链是由Glcp和Manp组成的甘露葡聚糖,α-D-Xylp-)1→为末端残基。通过细胞和小鼠的辐射诱导氧化损伤模型,研究AAP-4与GSP对脾细胞的协同辐射防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AP-4与GSP组合显着的增加了脾细胞的存活能力、脾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协同提升了机体的免疫活性;表明AAP-4与GSP组合能够通过降低氧化产物量,提高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减少辐射对脾细胞DNA的损伤,从而起到了有效的协同辐射防护作用。通过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研究AAP-4与GSP的协同辐射可能防护机制,表明AAP-4与GSP的组合能够抑制60Co-γ射线辐射诱导G0/G1期小鼠脾细胞的停滞,并对60Co辐射诱导的脾细胞凋亡起到协同防护功效;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通过对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AAP-4与GSP能够通过抑制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最终达到协同抑制脾细胞凋亡的效果。本研究发现AAP-4与GSP的组合可以提高机体抗氧化状态及免疫能力,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来抑制脾脏细胞凋亡,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显示出协同防护功效。本研究对于揭示60Co辐射防护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对进一步研发复合辐射防护剂具有重要意义。

万倩玉[5](2015)在《多级逆流分配—分步结晶法分离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文中研究指明必特螺旋霉素是由多种螺旋霉素酰化衍生物组成的多组分抗生素。螺旋霉素是生产必特螺旋霉素的原料,但也是其成品提炼精制过程中需要分离的主要杂质。本论文基于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中主要组分在磷酸盐水溶液和乙酸丁酯相中极性的不同以及不同pH值下溶解度的差异,提出通过多级逆流分配和分步结晶方法分离必特螺旋霉素粗品中的螺旋霉素。多级逆流过程为分离物性相似的多组分抗生素提供了较大的传质推动力,分步结晶法则有利于提纯回收螺旋霉素。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在磷酸盐溶液和乙酸丁酯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了单级操作工艺条件,建立多级逆流洗涤理论模型。(2)建立三级逆流洗涤工艺过程,表明当NaH2PO4溶液为0.3wt.%、相比(wo/wa)为1.5/1时,螺旋霉素的去除率为79.14%,酰化螺旋霉素、总异戊酰螺旋霉素和异戊酰螺旋霉素Ⅲ的保留率为92.41%、92.56%和92.12%。(3)采用分步结晶方法分离纯化螺旋霉素,经实验验证,在50℃下,选择分割pH=7.6可以进一步去除极性较弱的异戊酰螺旋霉素提纯得到螺旋霉素产品。本论文通过研究多级逆流分配及分步结晶的工艺方法,从必特螺旋霉素粗品中分离并回收螺旋霉素,既实现了螺旋霉素的循环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必特螺旋霉素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

杨扬[6](2014)在《高密度二氧化碳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转录组学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质,为探究DPCD的杀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通过逐步加压多轮胁迫驯化的方式获得一株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胁迫前后的细胞内脂肪酸组分、蛋白质表达水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突变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其突变位点。结果如下:(1)采用DPCD在8MPa16MPa范围内,以2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驯化810轮,筛选到一株存活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5。使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处理(37℃、8MPa、30min)前后细胞内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发现突变菌株中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油酸、亚麻酸和总脂肪酸的含量显着增加。其中十七烷酸含量的增加与大肠杆菌的酸耐受性提高有关。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内全蛋白与外膜蛋白组分的变化,发现突变菌株全蛋白及外膜蛋白均存在一定差异。(2)采用双向电泳和同位素标签相对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胁迫前后的蛋白质组变化。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的全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得到6个差异在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表达上调与突变菌株的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通过iTRAQ定量标记技术,鉴定到差异表达蛋白质420个,显着富集在核糖体、三羧酸循环、双组分系统、氧化磷酸化以及核苷酸剪切修复等38条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外膜蛋白Slp、γ-氨基丁酸逆向转运蛋白(gad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以及核糖体、氧化磷酸化、DNA损伤修复与热应激等通路涉及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对保护细胞抵御DPCD胁迫具有重要作用。(3)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在DPCD处理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相比,共检测到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141个,显着富集在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组氨酸代谢、双组分系统以及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5条信号通路。分析发现,编码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基因ibpA、编码酸休克蛋白的基因asr以及与组氨酸代谢相关的基因都与细菌的DPCD耐受性相关。(4)对突变菌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双脱氧链终止法验证,确定突变菌株存在3处插入位点、10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变异。其中,1处插入位点、7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位于外显子编码区域,涉及的基因分别为:ylbE(编码一种假定蛋白)、fhuA(编码外膜铁色素受体蛋白)、ybhJ(编码一种假定水合酶)、mntP(编码锰离子外排泵蛋白)、rpsD(编码核糖体亚基蛋白S4)、rpsL(编码核糖体亚基蛋白S12)。分析推测fhuA、mntP、rpsD、rpsL基因可能与突变菌株的DPCD抗性相关。

何荣军[7](2014)在《蛞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修饰及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蛞蝓又名鼻涕虫,为有肺的软体动物,属腹足类腹足纲蛞蝓科,是一类常见的农作物害虫。蛞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清热祛风,消肿解毒,破瘀通经等功效,民间常用于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蛞蝓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体外抗肿瘤效果较为显着,且主要活性成分可能是多糖类物质。但对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研究却未见报道。为了寻找高活性的蛞蝓多糖并进行构效关系研究,我们以双线嗜粘液蛞蝓[Philomycus bilineatus(Benson)]为原料,对其多糖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化学修饰及体外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活性进行研究,并从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的高活性糖蛋白(PBPa11),为进一步开发蛞蝓多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从蛞蝓多糖的提取纯化、理化性质、结构分析、结构修饰和体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闪式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BBD试验设计分析,对蛞蝓原料的酶解和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蛞蝓原料的蛋白酶水解最佳条件为:胰蛋白酶、pH8.0、温度45℃、加酶量1.8%,料液比1:1,反应4 h。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研究,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3 ℃、转速5档(22000 rpm)、料液比1:1.6、提取时间33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蛞蝓粗多糖的实际得率约为5.19%。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双线嗜粘液蛞蝓主要活性多糖存在于体壁组织中。2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在体外抑制A549细胞增殖活性实验结果的指导下,双线嗜粘液蛞蝓粗多糖经 DEAE Sepharose FastFlow、Sepharose 4 FastFlow、Sepharose 6 FastFlow等层析填料的分离纯化,共得到4个组分:PBPn11、PBPa11、PBPa21 和 PBPa12。(1)PBPn11总得率为3.82%,含多糖58.82%,糖醛酸7.48%,氨基己糖38.56%,不含蛋白质,HPLC测定为单一多糖,分子量约为3.330×106Da。(2)PBPa11总得率为1.73%,含多糖48.45%,蛋白质22.34%,糖醛酸4.42%,氨基己糖20.32%,HPLC测定为单一糖蛋白,分子量约为 2.388×106Da。(3)PBPa21总得率为2.15%,含多糖51.65%,蛋白质27.99%,氨基己糖18.56%,不含糖醛酸,HPLC测定为单一糖蛋白,分子量约为 2.570×106Da。(4)PBPa12总得率为0.31%,含多糖50.13%,糖醛酸30.12%,氨基己糖40.40%,不含蛋白质,推测可能是一种糖胺聚糖混合物,HPLC测得主成分的分子量约为4.1×104Da。3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单一组分的结构研究通过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PMP柱前衍生化分析、FT-IR和NMR(1D:1H NMR 谱,13CNMR谱,DEPT135°谱;2D:COSY谱,TOCSY谱,HMQC谱,HMBC谱和NOESY谱)等方法,研究了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单一组分的化学结构。(1)PBPn11主要由摩尔比为1.00:0.27:0.16的T3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与和半乳糖组成。甲基化结果表明半乳糖为末端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为1,4连接。NMR分析结果表明含有→4)-α-GlcpNAc-(1→残基。(2)HPLC-TOF/MS和NMR分析结果表明,T3单糖是唾液酸类似物,分子量为355.3 Da,推测其为:(2S,4R,5R,6R)-5-(2,3-dihydroxypropanamido)-2,4-dihydroxy-6-(1,2,3-trihydroxypropyl)tetrahydro-2H-pyran-2-carboxylic acid。(3)PBPa11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山梨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T3单糖及少量的3(4)-O-甲基己糖组成。甲基化结果表明,含有末端连接半乳糖、1,4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与2,6连接的山梨糖。β-消除反应和肼解实验证明,PBPa11中同时存在O-型和N-型糖肽键。体外活性实验证明O-型连接的糖肽与其抗肿瘤活性有直接关系。(4)PBPa21主要由半乳糖、葡萄糖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并有少量的甘露糖与3(4)-O-甲基己糖。4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的硫酸酯化与硒化研究(1)采用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作为硫酸酯化试剂,制备得到PBPn11的硫酸酯化产物PBPn11SO4,红外和紫外光谱显示产物中含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经测定,PBPn11SO4中硫酸基质量分数为15.8%,取代度为1.61。(2)利用苯基异硒氰酸酯作为硒化试剂,制备部分硒化和全硒化产物PBPn11Se1和PBPn11Se2。经分光光度法测定,PBPn11Se1和PBPn11Se2中硒含量分别为8.22%和19.53%。5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的体外活性实验研究(1)对 PBPn1 1、PBPa1 1、PBPa12、PBPa21、PBPn1 1SO4、PBPn11Se1和 PBPn11Se2 七个组分抑制 CHL、MCF-7、Hela、A549、S-180 和 HL-60等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除PBPa12外,其余6种组分都具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PBPa11>PBPn11Se2>PBPn11Se1>PBPn11SO4>PBPa21>PBPn11,呈剂量依赖性。PBPa11 对 A549、MCF-7、Hela、S-180 和 HL-60 的 IC50值分别为87 μg/mL、440 μg/mL、324 μg/mL、268 μg/mL 和 528 μg/mL。以 CHL作为对照,PBPa11的细胞毒性选择指数SI分别为8.655、1.710、2.324、2.810 和 1.426。PBPn11经硫酸酯化和硒化后抗肿瘤活性有所提高,硒含量增加可提高抗肿瘤活性,但同时也会增加对CHL的抑制。(2)PBPn11、PBPa11、PBPa21、PBPn11SO4、PBPn11Se1 和PBPn11Se2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均具有一定作用。特别是PBPn11Se1和PBPn11Se2的抗氧化活性要普遍高于其它4个组分,证明硒化能有效提高蛞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3)PBPn11、PBPa11、PBPa21、PBPn11SO4、PBPn11Se2 能不同程度的促进脾细胞的增殖,且具有量效依赖性,其中以PBPa11和PBPa21两种糖蛋白的刺激作用最强,对脾细胞的刺激指数分别为2.53和2.48。PBPn11的硫酸酯化和硒化有助于提高对脾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这几种多糖对THP-1中IFN-α的分泌具有较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以PBPa11和PBPa21最为明显。硫酸酯化和硒化能增强多糖对IFN-α分泌的促进作用。

李超峰[8](2013)在《海参加工工艺评价及其加工废弃液活性物质研究》文中认为海参(Sea Cucumber)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品,体内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本论文以营养价值最高和品质最好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对具有5种代表性的海参加工工艺、加工废弃液的化学组成、废弃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化学组成、结构构成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湿、抗氧化、抑菌、抗肿瘤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刺参加工工艺的适用性选择,以及高效利用海参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1)对5种具有代表性的加工工艺研究表明:5种加工方法均导致了海参产品中干物质的损失,双蒸水煮沸-自然干燥的干物质损失最高,损失率为47.67%,然后依次是3.5%NaCl溶液煮沸-自然干燥36.00%,真空冷冻干燥13.12%,热空气干燥11.13%,自然干燥的干物质损失率最小,为10.65%。5种加工方法均导致了海参产品中灰分、无机元素、粗蛋白、粗多糖、总皂苷、脂肪酸和氨基酸等的流失或分解,但不同加工方法对海参中的灰分、无机元素、粗蛋白、粗多糖、总皂苷、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同,对每种组成成分的优势工艺也不相同。针对粗蛋白,5种代表性工艺的优势依次为:双蒸馏水煮沸-自然干燥>3.5%NaCl溶液煮沸-自然干燥>热空气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干燥;针对粗多糖、总皂苷和无机元素具有广泛生理活性并容易流失的物质,自然干燥加工的含量最高,热空气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加工的含量接近,居其次,双蒸馏水煮沸-自然干燥和3.5%NaCl溶液煮沸-自然干燥的最差;针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5种代表性工艺的优势依次为:热空气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自然干燥>双蒸馏水煮沸-自然干燥>3.5%NaCl溶液煮沸-自然干燥;针对必须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5种代表性工艺的优势依次为:热空气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双蒸馏水煮沸-自然干燥>自然干燥>3.5%NaCl溶液煮沸-自然干燥;针对产品外观形态,3.5%NaCl溶液煮沸-自然干燥和双蒸馏水煮沸-自然干燥基本一致,形态最好,均为缩小版的海参;真空冷冻干燥的次之,类似泡沫;热空气干燥和自然干燥的最差,类似桦树皮样的薄层。(2)对海参加工废弃液的研究表明:3.5%NaCl溶液煮沸-自然干燥和双蒸馏水煮沸-自然干燥两种加工方法的加工废弃液均中均可检测到多种营养和活性物质,如粗蛋白、粗多糖、总皂苷、无机元素、脂肪酸(包括EPA和DHA等)和氨基酸。因此,加工废弃液具有较高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可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3)加工废弃液中回收的海参多糖具有酸性粘多糖的特征,分子量为1.2万1.6万,氨基糖组成含量4.98%,醛糖酸组成含量为9.68%,硫酸基组成含量为21.09%,中性单糖主要由Man、GlcUA、Gal和Fuc组成,其中Fuc含量最高。硫酸基取代以2,4-diOSO3-取代为主,含部分4-OSO3-取代,硫酸基取代位点多为岩藻糖的C-4位或氨基半乳糖的C-4位。当浓度为3.3mg/mL时,该海参酸性粘多糖在体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4.42%。当浓度为16mg/L时,该海参酸性粘多糖在体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的清除率最大,为73.68%。当浓度为2mg/mL时,该海参酸性粘多糖在体外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达到47.74%。(4)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研究表明,在浓度为3.3mg/mL时,加工废弃液的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4.53%。当浓度为1.4mg/mL时,加工废弃液的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23%。当浓度为20mg/mL时,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为12.49%。其次,该正丁醇提取物经过奋力纯化共获得8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式分别为:2,4-二羟基-5-甲基-1,3-二氮杂苯、2,4-二羟基-1,3-二氮杂苯、2-羟基-1,2,3-三羧基丙烷、3-O-[β-D-吡喃喹诺糖-(1→2)-4-O-硫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11)-烯-3β,12α,17α-三醇、4,4,8-三甲基-六氢苯并呋喃-2-烯-甲醇、2,4-二甲基-苯甲酸甲酯、2-(5-羰基环戊-1-烯)-乙酸酯和3-O-β-D-吡喃葡萄糖-24-γ-乙基-胆甾醇,而且,化合物1、2和8均为首次从煮参的加工废弃液中获得。

吴俊[9](2012)在《杀稻瘟菌素的异源表达及其基因簇内关键基因的体内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杀稻瘟菌素是一类肽核苷类抗生素。自1958年被发现以来,它被大规模用于取代汞制剂农药来防治稻瘟病、白粉病。此外,由于杀稻瘟菌素在真核生物基因工程中可以有效地筛选突变株,它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研究。杀稻瘟菌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于2003年被报道,但是由于杀稻瘟菌素的天然产生菌的遗传操作难以进行,几乎没有关于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的体内研究的报道。因此目前报道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完整性还有待商榷。我们通过构建杀稻瘟菌素天然产生菌S. griseochromogenes的基因组文库,并结合已发表的序列,运用染色体步移技术从基因组文库中钓取出了柯斯质粒7D11。测序结果表明,7D11包含了杀稻瘟菌素已发表的DNA序列及其下游的8.6kb的片段。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这8.6kb序列中所包含的基因与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并无关联。为了深入研究杀稻瘟菌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我们通过4次同源重组的方法,将7D11中的插入序列嫁接到了变铅青链霉菌S. lividans HXY16的染色体上,得到突变株S. lividans LL2。生测结果表明,LL2并不能对杀稻瘟菌素生测指示菌(红酵母)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发酵结果表明,突变株LL2发酵产物中包含了一种杀稻瘟菌素的衍生物‐去氨基羟化杀稻瘟菌素(deaminohydroxymildiomycin,OH‐BS)。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HXY16中的染色体存在一种可能的杀稻瘟菌素脱氨酶基因SLBSD。体外生化实验表明,大肠杆菌融合表达的蛋白SLBSD可以将杀稻瘟菌素转化为OH‐BS。出人意料的是,融合表达的SLBSD在体外不仅可以以杀稻瘟菌素为底物,它还可以转化另一种核苷类抗生素米多霉素以及杀稻瘟菌素合成的中间产物胞嘧啶葡萄糖醛酸(cytosylglucuronic acid,CGA)。而这两个化合物被确认是可以在野生型变铅青链霉菌中进行异源合成的。紧接着,我们在HXY16中敲除SLBSD后得到突变株S. lividans WJ1,其对于杀稻瘟菌素的抗性从大于200μg/ml下降到了100μg/ml。体内和体外的实验表明:SLBSD是天然存在于变铅青链霉菌染色体上的一个杀稻瘟菌素抗性基因。在嫁接有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菌株LL2中,我们通过敲除SLBSD得到突变株S. lividans WJ2。发酵结果显示,在WJ2中OH‐BS不再产生,并且WJ2可以正常的异源表达杀稻瘟菌素。这个结果进一步证明了WJ2中包含了完整的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为了深入的检测WJ2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以及亚铁离子对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将WJ2在种子/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并用LC‐MS检测发酵液。检测结果表明, WJ2的发酵液中存在一个新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质谱以及二级质谱的分析,证实这个代谢产物为去甲基杀稻瘟菌素。为了探究造成去甲基杀稻瘟菌素积累的原因,我们探索了已报道的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blsL可能编码一个N‐甲基转移酶,因此推断blsL可能与去甲基杀稻瘟菌素的形成有关系。基因置换的结果表明,在blsL的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置换的突变株变铅青链霉菌WJ3中不再产生杀稻瘟菌素,并且大量积累去甲基杀稻瘟菌素。同时,blsL基因回补菌株可以正常产生杀稻瘟菌素,证实在WJ3中不存在极性效应。在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blsF的功能未知。通过BlastP搜索发现,BlsF与米多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MilL有一定同源性。但是milL并不是米多霉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基因置换的结果表明,在blsF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置换后的突变株变铅青链霉菌WJ4中,杀稻瘟菌素的产量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在未经纯化处理的WJ4的发酵液中还检测到了大量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中间体CGA,进一步表明blsF可能是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中一个途径专一行的调节基因。在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blsE编码了一个Radical SAM家族的蛋白,其功能未知。为了开展BlsE的体外生化实验,需要通过体内研究确定BlsE的底物。基因置换的结果表明,在用壮观霉素抗性基因置换了blsE的突变株变铅青链霉菌WJ5的发酵液中,杀稻瘟菌素不再产生,而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CGA得到了大量积累。在米多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中,blsE的同源基因milG的基因置换结果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证实了BlsE的底物为CGA,为之后BlsE的体外实验打下了基础。最近的体外生化实验表明,在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中经历了一个脱羧‐再羧化的过程。但是在之前对基因簇的分析中,并未找到与羧化相关的基因。深入分析发现,BlsI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羧化酶。它与生物素羧化酶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基因置换的结果表明,在壮观霉素置换了blsI的突变株变铅青链霉菌WJ6的发酵液中,杀稻瘟菌素不再产生,并且还检测到了一个分子量为227的次级代谢产物。二级质谱分析表明,这个次级代谢产物包含了一个胞嘧啶结构,推测其为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中的一个中间产物。这个实验结果推翻了之前关于BlsI的功能的推测。通过在变铅青链霉菌中成功异源表达杀稻瘟菌素,我们得到了一株杀稻瘟菌素人工产生菌。在变铅青链霉菌成熟的遗传操作系统的帮助下,首次对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内关键基因的体内功能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开展蛋白体外生化研究和推导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途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徐应文[10](2012)在《鱼腥草单萜次生代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腥草是一种传统中药,为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Houttuynia)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单萜类化合物是鱼腥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根据单萜的生态学意义,本试验首先用UV-B胁迫诱导了鱼腥草单萜次生代谢防御反应,然后以单萜合酶基因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挖掘了其涉及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而采用信号分子诱导策略调控鱼腥草单萜含量,辅以优化的钾肥供应水平,以期实现鱼腥草药用品质和生物产量的双重提升。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评估了UV-B辐射对鱼腥草的损伤以及抗氧化酶和单萜次生代谢物质的防御响应。结果表明鱼腥草H202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会迅速上升,即UV-B诱导产生了氧化胁迫。不过,遭受氧化损伤的植株在2d后能逐渐恢复。其中,抗氧化酶和单萜类化合物对UV-B诱导的氧化胁迫可能提供了快速的防御响应,而且都表现为多段式防御策略。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分别在第1d、2d和3d达到最大活性。单萜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地积累。其中,4-萜品醇含量在第1d达到最大值,β-罗勒烯、γ-萜品烯和D-柠檬烯在第2d达到最大值,而其余4种单萜成分在72h一直持续增加。单萜富含不饱和双键,作为抗氧化因子参与防御UV-B诱导的氧化胁迫。这种多段式防御策略可能是由于多重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的。这为后续挖掘调控鱼腥草单萜合酶基因的信号传导途径奠定了基础。2.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从鱼腥草中分离到两个单萜合酶基因HcTPS1和HcTPS2的全长cDNA。HcTPSl和HcTPS2分别长1886bp和1962bp,最大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558AA和584AA,分别属于萜类合酶亚家族TPS-g和TPS-b。氨基酸序列均以疏水区域为主,包含一段信号肽、DDxxD和RR保守区。HcTPS1和HcTPS2被发现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或缺失突变、内含子滞留和外显子丢失四种形式的变异。HcTPS1和HcTPS2分别发现44个和33个SNP位点。HcTPS1和HcTPS2均存在单碱基插入或缺失的现象,翻译提前终止。HcTPS2内含子ⅢI和Ⅷ的部分序列滞留在cDNA序列上。HcTPS2基因第4和第6个外显子出现丢失。这是首次发现单萜合酶如此奇特而频繁地变异,也暗示了突变在鱼腥草单萜合酶基因中的普遍性。3.探讨了两种化学型鱼腥草单萜含量与HcTPSl和HcTPS2表达量的关系。首先通过避光和损伤组合处理,解决了鱼腥草叶片离体繁殖过程中易褐化和难分化的两大技术性难题,建立了鱼腥草叶高频离体快繁体系。其再生频率达每外植体20.64±5.94个不定芽。以此技术培养了生长状态基本一致的月桂烯型鱼腥草w01-99、w01-46和w01-71和癸醛型鱼腥草w01-4、w01-86和x10-1组培苗。qPCR分析表明癸醛型鱼腥草HcTPSl和HcTPS2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月桂烯型鱼腥草。然而,SPME-GC/MS分析表明月桂烯型鱼腥草总单萜含量较癸醛型鱼腥草高,其中x10-1不含单萜。因此,月桂烯型鱼腥草HcTPSl和HcTPS2的表达与单萜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而癸醛型鱼腥草的单萜含量和HcTPSl和HcTPS2表达量呈现严重不对称关系。上述单萜合酶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癸醛型鱼腥草的单萜含量低的重要原因。4.采用信号分子抑制剂处理的方式挖掘了涉及UV-B诱导的单萜合酶基因响应的信号传导途径。将乙烯、水杨酸、茉莉酸、NO、H2O2和Ca2+信号抑制剂预处理的植株经UV-B辐射。形态学观察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表明UV-B剂量在鱼腥草可接受范围之内。除乙烯抑制剂AgNO3外,其它信号分子的抑制剂预处理未对植株构成胁迫。qPCR分析表明水杨酸、茉莉酸、NO、H2O2和Ca2+抑制剂处理降低或推迟了UV-B诱导的HcTPSl和HcTPS2表达。同时,单萜含量也有所降低,特别是在72h以内。这表明上述5种信号分子可能参与介导了UV-B诱导的单萜合酶基因表达。这为外源施用信号分子促进鱼腥草单萜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AgNO3胁迫诱导了单萜次生代谢防御反应,因此本试验未能确定其是否涉及乙烯信号传导途径。5.评价了信号物质外源施用对鱼腥草单萜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将水杨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利(乙烯供体)、硝普钠(NO供体)和CaC12叶面喷施于鱼腥草,测定其单萜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0.01mmol/L水杨酸不对植株造成氧化胁迫,能提高单萜含量,8d时达到峰值;0.1mmol/L茉莉酸甲酯不对植株造成胁迫,能提高单萜含量,4d时达到峰值;0.1mmol/L乙烯利能显着提高鱼腥草单萜含量,不构成酸胁迫。0.1mmol/L硝普钠可以提高鱼腥草抗性,使脂质过氧化维持在更低的水平,能提高单萜含量,有2d和8d两个单萜积累高峰。1mmol/L CaC12不对鱼腥草造成胁迫,总单萜含量在8d时达到最大值。该信号分子诱导策略为鱼腥草药用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有益的指导。6.优化了鱼腥草钾供应水平,以为信号分子诱导策略提供茁壮的植株。结果表明1.28mmol/L钾供应水平获得干重、株高、根长和根数最高值,是鱼腥草最适生长浓度。在该浓度下,鱼腥草具有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CO2利用率,这与叶绿素含量直接相关。钾过量供应虽可以提高鱼腥草含钾量,却会降低生物产量。钾饥饿和高钾水平会提高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吸收能力,导致植物过度失水。同时会过量积累H2O2,对植株造成氧化胁迫。而最优的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维持最低的H2O2水平。过量的钾可以提高单萜含量,然而伴随而来的胁迫效应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虽然最优的钾浓度未能促进单萜生物合成,但可以使鱼腥草维持在最佳的生长状态。因此,在大田生产中,信号分子诱导策略辅以最优的钾供应浓度也许可以实现单萜含量和生物产量的双重提升。7.从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两方面评估了单萜含量变化对鱼腥草挥发油药用品质的影响。平板扩散法分析表明单萜成分如β-蒎烯、萜品油烯、γ-萜品烯、D-柠檬烯和4-萜品醇都具较强的抗细菌活性,对鱼腥草挥发油的抑菌能力有重要贡献。ABTS(?)+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分析表明鱼腥草单萜成分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总单萜含量越高,鱼腥草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越强,其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受测试的单萜个体抗氧化能力均较强。当然,不同单萜个体之间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诱导单萜生物合成对鱼腥草挥发油药用品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二、乙酰螺旋霉素标准品4个组分的百分含量总和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酰螺旋霉素标准品4个组分的百分含量总和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白丽蘑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蒙古白丽蘑研究概述
    1.2 蕈菌生物多样性保育学研究概况
    1.3 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蒙古白丽蘑分子系统学地位的界定
    2.1 基因序列的获取及其饱和度分析
    2.2 蒙古白丽蘑分子系统学地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蒙古白丽蘑生理学特性的研究
    3.1 蒙古白丽蘑孢子萌发机制
    3.2 蒙古白丽蘑核相的变化
    3.3 蒙古白丽蘑菌丝生物学特性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蒙古白丽蘑遗传信息的获取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4.1 蒙古白丽蘑RAD简化基因组和特定片段的测序
    4.2 蒙古白丽蘑转录组de novo测序、注释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蒙古白丽蘑分子生态学的研究
    5.1 蒙古白丽蘑的资源调查
    5.2 蒙古白丽蘑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及分型
    5.3 蒙古白丽蘑遗传多样性
    5.4 蒙古白丽蘑遗传结构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蒙古白丽蘑的保育策略及其利用研究
    6.1 蒙古白丽蘑保育策略的拟定
    6.2 基于发酵手段探索蒙古白丽蘑资源利用的研究
    6.3 发酵培养物成分检测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A 蒙古白丽蘑生境及其蘑菇圈
附录 B 蒙古白丽蘑市售照片
附录 C 蒙古白丽蘑与三种香蘑
附录 D 蒙古白丽蘑菌丝及其孢子印
附录 E 蒙古白丽蘑碳水化合物酶的基因分布
附录 F 蒙古白丽蘑17个种群之间的地理距离
附录 G 基于毛细管电泳分型法223个样本的具体分型数据
附录 H 用于毛细管电泳分析的8条引物的源序列
附录 I 蒙古白丽蘑17个种群之间的基因流数据
附录 J 蒙古白丽蘑17个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
附录 K 蒙古白丽蘑种群成对的差异
附录 L 蒙古白丽蘑空间遗传结构等高线图
附录 M 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培养物
附录 N 蒙古白丽蘑担子果挥发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附录 O 蒙古白丽蘑液体发酵物挥发性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附录 P 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菌质挥发性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附录 Q 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基质空白对照组挥发性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作者简介
致谢

(2)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多糖研究概况
        1.2.1 多糖提取分离与纯化
        1.2.2 多糖的活性研究
    1.3 轮叶党参多糖的研究进展
        1.3.1 轮叶党参多糖的药理作用
        1.3.2 轮叶党参多糖制备方法
        1.3.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2 轮叶党参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2.2 酶解条件对轮叶党参多糖得率的影响
        2.2.3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酶解轮叶党参多糖提取工艺
        2.2.4 超声波结合纤维素酶法对轮叶党参多糖得率的影响
        2.2.5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超声波结合酶法提取轮叶党参多糖工艺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轮叶党参粗多糖脱蛋白方法研究
        3.2.2 轮叶党参多糖柱层析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轮叶党参多糖组分抗氧化性及其理化性质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对DPPH·的清除能力测定
        4.2.2 对·OH清除能力测定
        4.2.3 对ABTS~+的清除能力测定
        4.2.4 对·O~(2-)清除能力测定
        4.2.5 总还原力的测定
        4.2.6 CLPS1溶解性
        4.2.7 CLPS1水溶液粘度特性
        4.2.8 CLPS1的分子形态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CLPS1的结构初步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CLPS1比旋光度
        5.2.2 糖醛酸含量测定
        5.2.3 CLPS1分子量测定
        5.2.4 气相色谱单糖组成分析
        5.2.5 CLPS1的红外光谱分析
        5.2.6 CLPS1的~1HNMR的分析
        5.2.7 CLPS1的~(13)CNMR的分析
        5.2.8 部分酸水解产物分析
        5.2.9 CLPS1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分析
        5.2.10 甲基化与酯化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CLPS1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作用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CLPS1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6.2.2 CLPS1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6.2.3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MDA含量的影响
        6.2.4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GSH-Px活性的影响
        6.2.5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SOD活性的影响
        6.2.6 CLPS1对小鼠组织及其血清中CAT活性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CLPS1通过调控β1整合素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转移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CLPS1抑制B16F10细胞转移和迁移的能力
        7.2.2 CLPS1阻断β1整合素的功能和信号传导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螺旋霉素组分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螺旋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1.1.1 螺旋霉素的抗菌作用
        1.1.2 螺旋霉素的临床应用
    1.2 螺旋霉素的研究进展
        1.2.1 简介
        1.2.2 结构特性
        1.2.3 理化性质
        1.2.4 生物合成过程
        1.2.5 菌种选育的进展
    1.3 螺旋霉素发酵工艺控制研究进展
        1.3.1 碳源
        1.3.2 氮源
        1.3.3 磷酸盐
        1.3.4 前体
        1.3.5 金属离子
        1.3.6 氨基酸和维生素
        1.3.7 补料工艺的控制
    1.4 螺旋霉素的提取研究现状
    1.5 色谱法检测分析
    1.6 研究意义、目的
    1.7 研究内容
        1.7.1 不同批次菌种对发酵液组分的影响
        1.7.2 通过发酵工艺优化提高螺旋霉素发酵液组分
        1.7.3 通过提取工艺优化提高螺旋霉素组分
第二章 不同批次菌种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设备
        2.1.3 培养基组成
        2.1.4 培养方法
        2.1.5 螺旋霉素效价及组分的测定
        2.1.6 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对组分的影响
        2.1.7 不同批次菌种对组分的影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菌种保藏形式对组分的影响结果
        2.2.2 不同批次菌种对组分的影响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发酵工艺对螺旋霉素组分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菌种
        3.1.2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3.1.3 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方法
        3.1.4 螺旋霉素效价及组分的测定
        3.1.5 发酵过程参数测定
        3.1.6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螺旋霉素发酵过程中各组分随发酵周期的变化情况
        3.2.2 培养基初始总糖浓度对螺旋霉素发酵组分的影响
        3.2.3 氮源替代对发酵组分的影响
        3.2.4 搅拌转速形式对发酵组分的影响
        3.2.5 补料起始时间对发酵组分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提取工艺对螺旋霉素组分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发酵液
        4.1.2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设备
        4.1.3 螺旋霉素的提取操作
        4.1.4 套用溶媒的清理
    4.2 试验方法
        4.2.1 提取过程中组分变化
        4.2.2 溶媒及反萃取pH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4.2.3 过滤温度对染菌罐提取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提取过程中组分变化
        4.3.2 溶媒及反萃取pH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4.3.3 过滤温度对染菌罐提取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4)黑木耳多糖AAP-4与原花青素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协同防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电离辐射氧化损伤与防护
        1.2.1 电离辐射氧化损伤的概述
        1.2.2 辐射损伤防护的研究进展
        1.2.3 天然产物的研究现状
    1.3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多酚类化合物分类
        1.3.2 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1.4 黑木耳多糖的研究进展
        1.4.1 黑木耳多糖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1.4.2 黑木耳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1.5 天然产物之间协同效应的研究进展
        1.5.1 协同效应概述
        1.5.2 协同效应评价方法
        1.5.3 天然产物之间的协同效应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原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2.2.1 黑木耳预处理
        2.2.2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
        2.2.3 黑木耳多糖的纯化
    2.3 黑木耳多糖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2.3.1 分子量测定(HPLC/GPC)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3 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2.3.4 单糖甲基化分析
        2.3.5 核磁共振谱分析
        2.3.6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2.4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4.1 ABTS法
        2.4.2 DPPH法
        2.4.3 羟自由基清除(OH~·)能力
        2.4.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O_2~(-·))能力
        2.4.5 总还原能力
        2.4.6 脂质过氧化作用
    2.5 细胞实验
        2.5.1 大鼠脾细胞的制备及分组
        2.5.2 细胞活力的测定
        2.5.3 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
        2.5.4 细胞辐照模型
        2.5.5 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
        2.5.6 细胞 7'-2'-二氯二乙酸酯(DCF-DA)检测
        2.5.7 细胞生物学指标的测定
    2.6 动物实验
        2.6.1 实验动物的饲养及分组
        2.6.2 动物辐照模型
        2.6.3 体重及脏器指数的测定
        2.6.4 血常规分析
        2.6.5 骨髓微核的测定
        2.6.6 染色体畸变的测定
        2.6.7 碳廓清指数的测定
        2.6.8 生化指标的测定
        2.6.9 脾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测定
        2.6.10 脾组织石蜡包埋方法
        2.6.11 脾组织免疫组化的方法
    2.7 联合作用指数分析
        2.7.1 剂量-效应分析
        2.7.2 联合作用指数(CI)
    2.8 统计分析
第3章 黑木耳多糖与多酚体外协同抗氧化活性
    3.1 引言
    3.2 黑木耳多糖与多酚的协同抗氧化活性筛选
        3.2.1 黑木耳多糖与多酚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3.2.2 黑木耳多糖与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3.3 AAP与GSP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3.4 AAP与GSP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5 AAP与GSP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3.6 AAP与GSP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
    3.7 AAP与GSP对总还原能力的影响
    3.8 AAP与GSP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AAP的组成分析及结构表征
    4.1 引言
    4.2 AAP的初级结构分析
    4.3 AAP的分离纯化
        4.3.1 AAP的DEAE-52 离子交换层析
        4.3.2 AAP-4 的Sephadex G-200 凝胶层析
    4.4 AAP-4 的组成与结构表征
        4.4.1 红外光谱分析
        4.4.2 紫外光谱分析
        4.4.3 相对分子量和分布的分析
        4.4.4 单糖组成分析
        4.4.5 甲基化分析
        4.4.6 核磁光谱分析
        4.4.7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AP-4 与GSP对辐射诱导脾细胞损伤的协同防护效应
    5.1 引言
    5.2 AAP-4 与GSP对脾细胞的毒性
    5.3 AAP-4 与GSP对脾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4 AAP-4 与GSP促脾细胞增殖活性
    5.5 AAP-4 与GSP对脾细胞抗氧化酶的影响
        5.5.1 AAP-4 与GSP对脾细胞T-SOD的影响
        5.5.2 AAP-4 与GSP对脾细胞CAT的影响
        5.5.3 AAP-4 与GSP对脾细胞GSH-PX酶的影响
    5.6 AAP-4 与GSP对脾细胞GSH含量的影响
    5.7 AAP-4 与GSP对脾细胞MDA含量的影响
    5.8 AAP-4 与GSP对脾细胞ROS的影响
    5.9 AAP-4 与GSP对脾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AAP-4 与GS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应激的协同防护作用
    6.1 引言
    6.2 AAP-4 与GSP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6.3 AAP-4 与GSP对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6.4 AAP-4 与GSP对辐射后小鼠外周血参数的影响
    6.5 AAP-4 与GSP对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6.6 AAP-4 与GS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6.7 AAP-4 与GSP对辐射条件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6.7.1 AAP-4 与GSP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的作用
        6.7.2 AAP-4 与GSP对小鼠MDA水平的影响
        6.7.3 AAP-4 与GSP对小鼠体内抗氧化物合成能力的影响
    6.8 AAP-4 与GSP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防护作用
        6.8.1 AAP-4 与GSP对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6.8.2 AAP-4 与GSP对小鼠骨髓微核的影响
    6.9 AAP-4 与GSP对辐射诱导损伤的协同防护机制的研究
        6.9.1 AAP-4 与GSP对小鼠脾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6.9.2 AAP-4 与GSP对小鼠脾细胞周期的影响
        6.9.3 AAP-4 与GSP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6.9.4 AAP-4 与GSP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6.10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多级逆流分配—分步结晶法分离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必特螺旋霉素的概述
        1.2.1 必特螺旋霉素的结构及组成
        1.2.2 必特螺旋霉素与螺旋霉素的溶解性能
        1.2.3 必特螺旋霉素与螺旋霉素的稳定性
    1.3 必特螺旋霉素的分离提纯工艺
        1.3.1 溶媒萃取工艺
        1.3.2 树脂吸附-分步结晶工艺
        1.3.3 单组分分离
    1.4 多级逆流萃取法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及分析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 实验研究方法
        2.2.1 单级洗涤实验研究方法
        2.2.2 多级逆流实验研究方法
        2.2.3 分步结晶实验研究方法
    2.3 实验分析
        2.3.1 必特螺旋霉素浓度的测定
        2.3.2 必特螺旋霉素组分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必特螺旋霉素和螺旋霉素的热力学性质
    3.1 引言
    3.2 必特螺旋霉素与螺旋霉素在水酯两相间的分配
    3.3 影响必特螺旋霉素和螺旋霉素分配系数的因素
        3.3.1 温度对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
        3.3.2 NaH_2PO_4溶液浓度对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
        3.3.3 相比对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
        3.3.4 初始浓度对萃取分配系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级逆流洗涤分离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
    4.1 引言
    4.2 三级逆流洗涤过程模拟
        4.2.1 平衡酯相浓度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4.2.2 模型的建立
        4.2.3 三级逆流洗涤模拟
        4.2.4 三级逆流洗涤实验验证
    4.3 三级逆流洗涤分离必特螺旋霉素与螺旋霉素工艺
    4.4 三级逆流萃取提纯必特螺旋霉素的工艺研究
    4.5 分步结晶法提取必特螺旋霉素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相分步结晶法纯化螺旋霉素
    5.1 引言
    5.2 螺旋霉素的富集
        5.2.1 萃取过程中溶液pH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5.2.2 反萃过程中溶液pH对反萃结果的影响
        5.2.3 富集过程中的萃取和反萃操作
    5.3 分步结晶pH对异戊酰螺旋霉素与螺旋霉素的选择性的影响
        5.3.1 分步结晶pH对异戊酰螺旋霉素与螺旋霉素的选择性的影响
        5.3.3 温度对分步结晶主要组分和杂质的选择性的影响
        5.3.4 不同温度下最优分割pH的选择
    5.4 多级洗涤-分步结晶法分离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工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6)高密度二氧化碳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图表索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概述
        1.1.1 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简介
        1.1.2 高密度二氧化碳杀菌机制研究现状
        1.1.3 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在肉品中应用研究
    1.2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概述
        1.2.1 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
        1.2.3 生物信息学
    1.3 蛋白质组学技术概述
        1.3.1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
        1.3.2 iTRAQ 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
    1.4 研究背景及内容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筛选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仪器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筛选
        2.2.2 菌株脂肪酸分析
        2.2.3 菌株蛋白质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 2-DE 与 ITRAQ 技术的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相关蛋白质的筛选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样品 SDS-PAGE 质检
        3.2.2 双向电泳分析
        3.2.3 iTRAQ 标记定量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转录组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仪器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 RNA 提取及质控检测
        4.2.2 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4.2.3 GO 功能富集分析
        4.2.4 KEGG 通路富集分析
    4.3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关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耐高密度二氧化碳突变菌株基因组分析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仪器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因组提取及质检
        5.2.2 序列比对
        5.2.3 突变检测与注释
        5.2.4 突变位点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验证
        5.2.5 突变基因功能注释
    5.3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作者简历
项目资助

(7)蛞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修饰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缩写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蛞蝓的研究概况
        1.1.1 蛞蝓的生物学特性
        1.1.2 蛞蝓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析
        1.1.3 蛞蝓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1.2 动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1.2.1 动物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1.2.2 动物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
    1.3 多糖的结构修饰及波谱学方法鉴定
        1.3.1 多糖分子修饰方法
        1.3.2 多糖结构修饰的波谱学方法鉴定
    1.4 展望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双线嗜粘液蛞蝓多糖闪式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测定方法
        2.2.2 酶解脱蛋白工艺研究
        2.2.3 蛞蝓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研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双线嗜粘液蛞蝓鲜虫体基本组成
        2.3.2 酶解工艺研究结果
        2.3.3 蛞蝓多糖闪式提取工艺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蛞蝓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蛞蝓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3.2.2 蛞蝓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3.2.3 蛞蝓多糖的HPLC法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3.2.4 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3.2.5 蛋白的测定方法
        3.2.6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3.2.7 氨基己糖的测定方法
        3.2.8 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蛞蝓粗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果
        3.3.2 蛞蝓粗多糖PBP的离子柱层析结果
        3.3.3 蛞蝓粗多糖PBPn的分级醇沉
        3.3.4 蛞蝓多糖的凝胶柱层析结果
        3.3.5 蛞蝓多糖的基本组成分析
        3.3.6 蛞蝓多糖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
        3.3.7 蛞蝓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蛞蝓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GC-MS法单糖组成分析
        4.2.2 糖残基连接方式分析
        4.2.3 PBPn11的PMP衍生化单糖组成分析
        4.2.4 核磁共振分析
        4.2.5 氨基酸组成分析
        4.2.6 PBPa11的糖肽连接方式分析
        4.2.7 紫外光谱分析
        4.2.8 红外光谱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乙酰化分析
        4.3.2 甲基化分析
        4.3.3 T3糖的结构分析
        4.3.4 PBPn11的核磁共振分析
        4.3.5 PBPa11的糖肽链接方式分析
        4.3.6 紫外分析
        4.3.7 红外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蛞蝓多糖硫酸酯化及硒化分子修饰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
        5.2.2 PBPn11的硫酸酯化研究
        5.2.3 PBPn11的硒化研究
        5.2.4 紫外光谱分析
        5.2.5 红外光谱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PBPn11硫酸酯化的研究结果
        5.3.2 PBPn11硒化的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蛞蝓多糖的体外活性研究
    6.1 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研究
        6.2.2 抗氧化活性研究
        6.2.3 蛞蝓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6.2.4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蛞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6.3.2 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
        6.3.3 蛞蝓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
    6.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海参加工工艺评价及其加工废弃液活性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刺参活性物质和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概况
    1.2 产值与产量
    1.3 刺参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
        1.3.1 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
        1.3.2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
        1.3.3 皂苷类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
        1.3.4 甾醇类的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
        1.3.5 脂肪酸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
        1.3.6 脂质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
        1.3.7 酶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
        1.3.8 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
        1.3.9 无机元素的组成和生物活性
    1.4 海参产品类型及加工技术
        1.4.1 产品类型
        1.4.2 加工工艺及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刺参加工工艺评价及化学组成的比较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组成分析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分析
        3.4.1 水分
        3.4.2 干物质
        3.4.3 灰分和无机元素
        3.4.4 粗蛋白、粗多糖和总皂苷
        3.4.5 脂肪酸
        3.4.6 氨基酸
    3.5 讨论
        3.5.1 无机元素
        3.5.2 蛋白、多糖和皂苷
        3.5.3 脂肪酸
        3.5.4 氨基酸
    3.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加工废弃液的化学组成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组成分析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分析
        4.4.1 干物质、灰分、粗多糖、粗蛋白和总皂苷
        4.4.2 无机元素
        4.4.3 脂肪酸
        4.4.4 氨基酸
    4.5 讨论
    4.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加工废弃液中多糖的组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加工废弃液中多糖的提取分离
        5.2.2 化学组成分析
        5.2.3 结构分析
        5.2.4 生物活性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多糖的分子量及分布
        5.3.2 多糖的化学组成
        5.3.3 多糖的化学结构
        5.3.4 多糖的生物活性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测定及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6.1 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加工废弃液中正丁醇提取物的制备
        6.2.2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
        6.2.3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
        6.2.4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6.2.5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中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6.2.6 正丁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6.3.2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6.3.3 加工废弃液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抑制肿瘤活性
        6.3.4 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之处和后续工作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工作结果
附录

(9)杀稻瘟菌素的异源表达及其基因簇内关键基因的体内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核苷类抗生素简介
        1.1.1 核苷类抗生素的分类
        (1) 基本同系物
        (2) 腺苷类
        (3) 鸟苷类
        (4) 咪唑并嘧啶核苷类
        (5) 四氢咪唑并二氮杂 类
        (6) C-核苷类
        (7) 氨磺酰核苷类
        (8) 3’-氨乙酰基-3’-脱氧腺苷类
        (9) 4’-氨乙酰基-4’-脱氧脱氧己糖胞嘧啶类
        (10) 配糖基核苷类
        (11) 肽核苷类
        (12) 高碳糖核苷
        (13) 脂肪酰基核苷类
        (14) 核苷酸
        (15) 其他
        1.1.2 核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1) 米多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2) 多氧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3) 嘌呤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4) 杀绿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5) 尼克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6) 链丝菌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1.2 杀稻瘟菌素研究背景和简介
        1.2.1 杀稻瘟菌素的化学结构
        1.2.2 杀稻瘟菌素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2.3 杀稻瘟菌素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1.2.4 杀稻瘟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质粒
        2.1.3 培养基和化学试剂
        2.1.4 本实验所用的 PCR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培养及菌种保藏
        2.2.2 质粒 DNA 的提取
        2.2.3 链霉菌总 DNA 的少量快速提取
        2.2.4 片段的回收
        2.2.5 放射性同位素杂交
        2.2.6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 DNA 转化
        2.2.7 两亲本杂交介导的质粒 DNA 的跨属转移
        2.2.8 灰色产色链霉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2.2.9 基因组文库的筛选
        2.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1 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嫁接到变铅青链霉菌中
        2.2.12 双交换基因置换质粒的构建(以 pJTU412 为载体,目的基因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替换)
        2.2.13 双交换基因置换基因中断菌株的筛选(以 pJTU412 为载体,目的基因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替换)
        2.2.14 双交换基因置换突变菌株的筛选和确认
        2.2.15 杀稻瘟菌素及其衍生物的发酵
        2.2.16 杀稻瘟菌素的生物测定
        2.2.17 杀稻瘟菌素及其衍生化合物的 HPLC-MS 测定
        2.2.18 融合蛋白 SLBSD 的表达
        2.2.19 融合蛋白 SLBSD 的体外分析
第三章 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在变铅青链霉菌中的异源表达及 SLBSD 基因的发现
    3.1 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下游基因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在变铅青链霉菌中的异源表达
    3.3 Streptomyces lividans 中发现一种杀稻瘟菌素脱氨酶(blasticidin S deaminase)及其功能分析
        3.3.1 在 Streptomyces lividans HXY16 中发现一种杀稻瘟菌素脱氨酶 SLBSD
        3.3.2 体外分析 SLBSD 的功能
        3.3.3 SLBSD 体内功能分析
        3.3.4 SLBSD 的功能讨论
    3.4 杀稻瘟菌素的异源表达
    3.5 亚铁离子对杀稻瘟菌素异源表达的影响
    3.6 杀稻瘟菌素异源表达的结果讨论
第四章 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关键基因的体内功能分析
    4.1 blsL的体内功能分析
        4.1.1 blsL 的基因置换
        4.1.2 blsL 的基因回补
        4.1.3 blsL 功能的分析
    4.2 blsF的体内功能分析
        4.2.1 blsF 的基因置换
        4.2.2 blsF 功能的分析
    4.3 blsE的体内功能分析
        4.3.1 blsE 的基因置换
        4.3.2 blsE 的功能分析
    4.4 blsI的体内功能分析
        4.4.1 blsI 的基因置换
        4.4.2 blsI 的回补
        4.4.3 blsI 的功能分析
第五章 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重推导
    5.1 杀稻瘟菌素与米多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比较
    5.2 杀稻瘟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修订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工作主要的创新点
    6.2 进一步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10)鱼腥草单萜次生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单萜
        1.1.1 单萜的种类和分布
        1.1.2 单萜的生态学意义
        1.1.3 单萜的性质和用途
    1.2 单萜生物合成
        1.2.1 萜类生物合成途径
        1.2.2 单萜生物合成途径
    1.3 单萜合酶
        1.3.1 单萜合酶催化机理
        1.3.2 单萜合酶谱系分化
    1.4 单萜合酶基因
        1.4.1 单萜合酶基因结构
        1.4.2 单萜合酶基因克隆策略
        1.4.3 单萜合酶基因表达规律
    1.5 植物次生代谢的信号传导途径
        1.5.1 Ca~(2+)信号传导途径
        1.5.2 ROS信号途径
        1.5.3 NO信号途径
        1.5.4 水杨酸信号途径
        1.5.5 茉莉酸类信号途径
        1.5.6 乙烯信号途径
    1.6 鱼腥草及其单萜成分研究进展
        1.6.1 鱼腥草分类学地位
        1.6.2 鱼腥草遗传多样性
        1.6.3 鱼腥草挥发油成分
        1.6.4 鱼腥草的主要用途
    1.7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7.1 立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UV-B诱导的氧化胁迫和鱼腥草单萜响应
    摘要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培养条件
        2.1.3 UV-B处理
        2.1.4 丙二醛含量测定
        2.1.5 H_2O_2含量测定
        2.1.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1.7 单萜成分分析
        2.1.8 数据分析
    2.2 结果和讨论
        2.2.1 UV-B诱导的氧化损伤
        2.2.2 抗氧化酶防御响应
        2.2.3 单萜次生代谢防御响应
    2.3 小结
第三章 鱼腥草单萜合酶基因克隆
    摘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核酸提取
        3.1.3 单萜合酶基因片段克隆
        3.1.4 亚克隆和测序
        3.1.5 cDNA末端快速扩增
        3.1.6 全长cDNA扩增
        3.1.7 全长gDNA扩增
        3.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结果和讨论
        3.2.1 总RNA和DNA
        3.2.2 单萜合酶基因片段
        3.2.3 3'-RACE和5'-RACE
        3.2.4 全长cDNA序列
        3.2.5 gDNA序列克隆
        3.2.6 单萜合酶基因的变异
    3.3 小结
第四章 单萜合酶基因表达与鱼腥草单萜含量的关系
    摘要
    4.1 材料和方法
        4.1.1 鱼腥草组织培养
        4.1.2 单萜成分分析
        4.1.3 单萜合酶基因定量分析
    4.2 结果和讨论
        4.2.1 鱼腥草离体再生
        4.2.2 不同鱼腥草单萜含量
        4.2.3 不同单萜合酶基因表达量
    4.3 小结
第五章 UV-B诱导鱼腥草单萜合酶基因响应及信号传导途径
    摘要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材料处理
        5.1.3 丙二醛含量测定
        5.1.4 单萜合酶基因定量分析
        5.1.5 单萜成分分析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和讨论
        5.2.1 不同处理对鱼腥草的损伤
        5.2.2 单萜合酶基因表达水平
        5.2.3 鱼腥草单萜含量变化
    5.3 小结
第六章 外源信号物质诱导鱼腥草单萜生产
    摘要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材料处理
        6.1.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6.1.4 H_2O_2含量测定
        6.1.5 丙二醛含量测定
        6.1.6 挥发油成分分析
        6.1.7 数据分析
    6.2 结果和讨论
        6.2.1 不同鱼腥草不同部位单萜成分组成和含量
        6.2.2 水杨酸对单萜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6.2.3 茉莉酸甲脂对单萜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6.2.4 乙烯利对单萜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6.2.5 硝普钠对单萜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6.2.6 CaCl_2对单萜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小结
第七章 供钾水平优化与鱼腥草单萜含量
    摘要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组织培养
        7.1.3 农艺性状考查
        7.1.4 叶钾含量测定
        7.1.5 叶绿素含量测定
        7.1.6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参数测定
        7.1.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7.1.8 H_2O_2含量测定
        7.1.9 单萜成分分析
        7.1.10 数据分析
    7.2 结果和讨论
        7.2.1 农艺性状
        7.2.2 叶片的钾、水和叶绿素含量
        7.2.3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7.2.4 H_2O_2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
        7.2.5 单萜成分组成和含量
    小结
第八章 鱼腥草单萜成分抗菌和抗氧化活性
    摘要
    8.1 材料和方法
        8.1.1 供试材料
        8.1.2 供试菌株
        8.1.3 挥发油提取
        8.1.4 GC-MS分析
        8.1.5 抑菌活性测定
        8.1.6 抗氧化活性测定
        8.1.7 数据分析
    8.2 结果和讨论
        8.2.1 挥发油单萜成分组成
        8.2.2 挥发油和单萜单体抗菌活性
        8.2.3 挥发油和单萜单体抗氧化活性
    8.3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成果发表

四、乙酰螺旋霉素标准品4个组分的百分含量总和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白丽蘑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育学研究[D]. 鲁铁.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2]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刘艳秋.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3]螺旋霉素组分优化的研究[D]. 张增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4]黑木耳多糖AAP-4与原花青素对辐射诱导氧化损伤协同防护作用[D]. 白海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5]多级逆流分配—分步结晶法分离螺旋霉素与必特螺旋霉素[D]. 万倩玉. 华东理工大学, 2015(12)
  • [6]高密度二氧化碳致死大肠杆菌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研究[D]. 杨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蛞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修饰及活性研究[D]. 何荣军.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6)
  • [8]海参加工工艺评价及其加工废弃液活性物质研究[D]. 李超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 [9]杀稻瘟菌素的异源表达及其基因簇内关键基因的体内功能研究[D]. 吴俊.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5)
  • [10]鱼腥草单萜次生代谢研究[D]. 徐应文.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讨论标准乙酰螺旋霉素四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之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