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妇女崩漏秘验方(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超[1](2021)在《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治疗青春期肝郁血热型崩漏出血期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傅青主女科》)治疗肝郁日久化火所导致的肝郁血热型青春期崩漏患者出血期的临床止血疗效,探讨其机理,并为指导崩漏的临床治疗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纳入60例肝郁血热型青春期AUB-O患者进行观察,平均分为治疗组(口服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和对照组(口服断血流胶囊)各占50%。两组用药时间为各10天。观察每组治疗方案的止血效果、相关伴随症状的好转情况、贫血情况(即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部分凝血系统检测指标(即APTT、PT、PLT)的变化,评价药品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治疗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6.67%止血疗效更佳(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相关伴随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方案优势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HB含量、PLT变化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APTT、PT方面两组行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以治疗组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疗效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治疗肝郁日久化火所导致的肝郁血热型青春期崩漏患者出血期的临床止血疗效良好,能够显着改善中医相关伴随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且在用药过程中尚未发现任何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陆思敏[2](2021)在《国医大师班秀文论治绝经前后诸证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选取班秀文教授临床手稿为研究对象,以期整理、总结班秀文教授论治绝经前后诸证的特色诊疗经验,完善桂派班氏妇科内容,促进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发展,为绝经前后诸证治疗提供一定临床依据,造福广大绝经前后诸证患者。方法:按照分层设计的技术架构设计原则,对医案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架构进行设计,按需搭建医案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文献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将班秀文临床手稿数字化录入系统中相应模块形成相应数据库,基于该系统界面对医案进行预处理使数据结构化,再通过Apriori算法及频繁项集挖掘对班老医案中各类数据进行运算,根据算法得到的结果再结合文献研究法的内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在中医古籍中对绝经前后诸证的论述源于秦汉、丰于宋金、成于明清,最终定于现代。(2)班秀文教授临证所见的绝经前后诸证患者多以月经改变为主症,多伴有头晕目眩、乏力、寐差、胃纳不佳等症,证型以肾阴虚为主,次为肝脾两虚,间或夹湿、夹瘀,主要治疗以益气养血为基本大法,多用当归、白芍之类补气生血,方多喜用归芍地黄汤或当归芍药散加减。(3)班秀文教授论治绝经前后诸证的学术思想可概括为:治虚非独治肝肾,调养兼当固护脾;补气养血亦治漏,崩下非仅炭能收;贵用冲和平为顺,峻猛刚燥恐大伤;女病不忘治奇经,药引入经效当安。结论:(1)中医对绝经前后诸证的认识自古已有,且源远流长,未曾间断。(2)班秀文教授在绝经前后诸证的论治上经验丰富,独具个人特色。(3)班秀文教授治病时尤为重视脏腑、经络与气血之间的关系,尤善平调阴阳。
孙立[3](2021)在《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着作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是指1912-1949的一段时期,此段时期虽然只短暂的持续了 38年,但是期间伴随着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革,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西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剧烈碰撞,使得该时期的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中国社会的改变一脉相关。中医妇科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也受到了政权变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东西方思想碰撞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大量妇产科书籍的编着呈现出中西医结合乃至全盘西化的特点,这些着作在近代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期也是我国由传统妇科理论向现代妇科理论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深入发掘研究该时期的书籍文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着作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着作的相关材料,以《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国医籍通考》《民国时期总书目》(自然科学·医药卫生)《中国近代中医书刊联合目录》《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中医文献》等中医学目录书着录的书籍信息为线索,详细考察民国数据库以及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获取丰富的一手资料,对《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目录书中记载的民国时期妇科着作进行考察,纠正其着录错误的相关信息,补入漏载的民国时期妇科书籍。在此基础上,同时运用目录学、版本学等文献学的方法,对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着作的现存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出真实可靠的妇科着作信息,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材料基础。民国时期的妇科着作在编撰形式、出版发行等方面都较有特色,本文在广泛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中医妇科书籍的编写、出版、发行、影响等方面。站在史学的角度,以时期特点为背景,介绍了民国时期妇科学的发展及着作相关情况。汇总编纂者相关信息,对其学术传承方式及学术背景、生平经历进行介绍,总结出妇科着作的类型特点,归纳妇科着作发行信息及发行特点,概括其中畅销着作的共性,为学界对民国时期妇科学着作的特点研究提供指导与借鉴。文章同时对民国时期代表性妇科着作的类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挖掘其学术思想及特点。对于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在病因病机、疾病诊断、治疗原则、中西汇通、临床用药等方面的理论创新进行梳理研究,简要探讨了此时期研究的热点问题,概括此时期中医产科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在后世的影响方面做出了初步的评判。通过对民国妇科着作的整体性分析,力求呈现出民国中医妇科学着作更加真实具体的一面。
王彦彦[4](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鲁周南[5](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李小兰[6](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郑文洁[7](2019)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强调“支持对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医药献方具有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特色,开展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整理挖掘运用名老中医的经验,也是贯彻中医药法的举措。笔者通过走访本校图书馆,利用校图书馆检索系统和读秀系统检索,对馆藏献方专着及中医期刊内广东省献方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目的:重整医学家底,填补当代医学史里献方运动广东板块的空缺,完善岭南医学史。同时对医学宝库进行挖掘,为现今临床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献方运动中不少名老中医首次将秘方验方公开,对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的追本溯源也有一定帮助。方法:综合利用文献普查法、数据库检索法、历史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九本广东省中医药献方与八种中医药杂志所载广东省献方进行综合研究,形成以下成果。成果:1.发现了九本献方专着:《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工作展览会资料汇编·常用草药验方集解》《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和八种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献方。2.整理了九本献方专着献方3254首,八种中医期刊中广东省献方7首。3.辑录体例6万余字(61957)。4.绘制献方统计图61幅,统计表70张。5.完成了九本献方专着的分类统计,其中内科分为11大类,包含疾病113种。内科献方总数1510方,所包含传染病514方,消化系统疾病348方,泌尿系统疾病200方,呼吸系统疾病143方,肢体经络病72方,其他内科疾病68方,神经系统疾病64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38方,血液系统疾病24方,循环系统疾病22方,泌尿男性疾病17方。外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34种。外科献方总数453方,所包含外科感染212方,其他外科疾病151方,腹外疝31方,肛门直肠疾病27方,肿瘤21方,泌尿男性疾病9方,骨关节结核2方。妇产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29种。妇产科献方总数317方,月经病96方,产后病77方,妇科杂病76方,妊娠病31方,带下病18方,前阴病10方,乳汁喂养类9方。儿科分为16大类,包含疾病39种。儿科献方总数292方,所包含消化系统疾病88方,传染病62方,神经系统疾病44方,皮肤病26方,发热24方,咽喉口腔病方12方,新生儿病9方,呼吸系统疾病6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4方,泌尿系统疾病4方,其他儿科疾病3方,腹外疝3方,耳疾2方,眼疾2方,鼻病1方。骨伤科分为6大类,包含疾病8种。骨伤科献方总数189方,所包含跌打伤96方,骨折38方,枪弹伤23方,外伤20方,刀伤10方,内伤2方。皮肤科分为8大类,包含疾病21种。皮肤科献方总数134方,所包含细菌性皮肤病40方,真菌性皮肤病36方,皮炎31方,其他皮肤病8方,荨麻疹类皮肤病7方,动物性皮肤病5方,病毒性皮肤病4方,性病3方。五官科分为4大类,包含疾病25种。五官科献方总数359方,所包含咽喉口腔病182方,眼疾95方,鼻病47方,耳疾35方。6.发现献方十则以上23人,共献方526方,占比16.16%。献方最多前十位者为关济民106、何中和34、赵思竞33、邬碧泉32、赵裕才30、邓鹤芝27、李庭芬25、覃振安20、赵芳伯20、陶葆荪18。十人献方达345方,占比10.6%。7.总结出献方人两大特点:(1)不乏着名医家、生草药家以单人献方为主(2)单位献方(不记名,以单位名义献方)其次,联合献方(多人献方或多单位献方联合)最少。8.发现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9.中医献方运动产生的背景与领导人的号召,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不足有关。10.统计发现传染病献方占比15.8%,是所有病种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痢疾、肺结核、麻疹最多。痢疾献方129则,占所有献方的3.96%。结论:献方以传染病方最多,原因有三:首先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分布不均;其次岭南地区向来因独特的气候环境温病疫症横生。献方人以临床名家为多,其中有41位广东省名老中医献方共计355则,关济民献方最多,达106方,涉及24个病种。广东省献方具有疗效好,善用岭南草药等特点。
傅燕儿[8](2019)在《近代中医妇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史为镜”,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相关中医妇科史料、西医妇科史料、女子教育史料和相关社会史等史料,涉及相关报刊、书籍等,对影响中医妇科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类、梳理,总结经验教训,试图为现代中医妇科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运用医史学、文献学方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学方法等方法,对所收集的史料进行分析、挖掘,以探讨近代中医妇科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近代百年,是社会矛盾冲突激烈,内外交困的动荡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强烈冲击和挑战。随着国人对外交流的增加,作为殖民侵略产物的西医学,其传播者由最初的欧美等国的外来传教士发展为上至社会知识分子、政界要人,下至曾接受西医治疗的普通国人。“强国保种”的提出,使医学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健康的“私事”,更是演变成为肩负国家存亡的“公共事业”。女性自古以来就肩负着种族繁衍的重任,其个人素养与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着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近代被称之为“国母”的女性,其社会作用受到了各界的重视。为了挽救整个中华民族于孱弱落后,承担起了“强种”的重要使命。女子教育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与鼓励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女子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向女性灌输普及性的医学知识,提倡健康的生育方式成为提高女性健康水平的重要形式。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自我卫生健康知识的增长,女性就医观念的开放,针对于女性的医疗市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中医妇科学虽受到近代西医妇科的冲击,但随着一批具有系统化教育背景的女性医疗服务者的加入,在医疗市场中还是颇受欢迎。传统的妇科流派得以传承发展,世代积累的临床经验在疾病的诊治中疗效可靠。传统医学在与西医的碰撞中,中西医知识融合汇通,传统妇科理论得到充实和发展,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传统封建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医产科学的发展。“男女大防”“男重女轻”等封建伦理观念,使受过良好医学教育的男性医生被隔离于产房之外;直接从事分娩的妇女,因缺乏规范的医学教育而只能依靠“口耳相传”的经验进行难产等手术。传统接生方式与近代西式接生法相比较下,其产妇、婴儿的高死亡率触目惊心,令人咂舌。在日益显露的种种弊端影响下,中医产科分娩方式遭到了淘汰。在新式产科学的影响下,分娩过程中无菌消毒的观念受到重视,并被经过改造的稳婆运用于实践中。结论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技术,其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社会的需求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对于中医妇科学发展的研究,不可只局限于医学本身,而是要把它放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进行研究。在近代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女子医学教育的发展、西医妇科学在国内的兴起和推广等,对传统妇科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近代中医妇科学在艰难砥砺前行,显示出了传统医学顽强的生命力。
朱凌凌[9](2019)在《《妇人大全良方》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第一本系统化、妇科与产科兼备的专着。基于系统梳理该书所体现的陈自明妇产科学术思想,分析、归纳、概括为女性“七观”——包括生理观、病理观、诊断观、疾病观、治疗观、药用观、预防观。通过文献溯源,厘清中医妇产科理论源流及学术思想构建、发展、演化的脉络,并对其中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考证、阐发,通过对前后理论变化的比较,还原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过程,并从多个视角剖析、探讨影响妇产科学术思想形成、发展及变化的动因。在探索中医药学文献研究新视角、新思路的基础上,为中医妇科临床提供文献资料,启发临床辨证思路。方法:本论文以陈自明所着《妇人大全良方》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方法,同时结合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多视域理论及方法开展综合研究。结果:分析、概括《妇人大全良方》女性“七观”,并对《妇人大全良方》在妇产科学术史的地位给予客观评价,探讨并揭示时代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气候、风俗等因素对女性体质、疾病谱乃至医者思维范式的影响,挖掘其在妇产科理论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结论:《妇人大全良方》博引南宋以前70余部文献,具有相当高的文献研究参考价值。经过陈自明的系统总结,可以一窥南宋以前妇产科学术发展脉络与概貌。在遵古崇古、继承经典的同时,他强调医者需领悟先贤理论精髓而有所阐发、创新。很多理论、方法为陈自明首创。如:开创了妇产科专着的全新写作范式;基于“妇人以血为主”思想的指导,将“四物汤”列为通用方;诊断遵循“辨阴阳,分虚实,观精血,重血气”的总原则;是首位强调“带”对于妇科疾病诊断重要性的医家;是首位记载以灸至阴穴的方法治疗胎位不正的医家。职此之由,该书深受历代医家重视和推崇,后世许多妇产科着作的内容、写作体例、编目次序以及学术思想、常用方药,均以该书为基础和蓝本。该书承前启后,对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医妇产科理论发展不仅源于自身力量,其动因还包括:传统文化的积累,人文环境的滋养,政府对医学本体、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医学传承的重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工艺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推动,乃至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变化与波动。同时,作为社会这一大环境中的个体,社会、文化等因素又决定了作为受众——人,特别是女性的体质、体态、病因、疾病的变化,也决定了医者的思维范式。无论医者还是病者,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健康观等无一不受社会环境影响而打上时代的烙印。
胡祥翔[10](2019)在《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抄本是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抄本是中医文献研究、古籍研究的宝贵资产。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上海地区各图书馆藏女科类医学抄本的藏存情况进行梳理,选择女科抄本中较有代表性的医籍,对抄本的版本、作者、成书年代进行考订。其次通过对抄本中记述的具体病证的研究,探讨女科抄本的医学价值。最后希望通过对抄本的分析研究,能对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进行总结与评价。方法通过检索《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整理出上海地区各图书馆女科类医学抄本藏存目录。在《上海地区馆藏未刊中医钞本提要》一书的基础上,结合实地查阅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六大图书馆的女科类医学抄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医籍。对代表性医籍分别从作者的生平、成书年代、版本信息、主要内容与特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抄本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进行挖掘。结果通过对六大图书馆藏存的女科抄本进行梳理,选取清末前具有代表性的医籍39种,并将抄本分为女科通论、产科、广嗣三大类。其中女科通论一类包括抄本24种,产科一类包括13种抄本,广嗣一类包括2种抄本。1.以女科通论、产科、广嗣的分类,每类以成书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抄本医籍进行分述。每本医书先介绍其版本情况,考证作者与成书时间。其次对抄本的大致章节、目录作以简述。最后对内容进行简要评价。2.围绕所整理抄本中所记述的具体病证进行研究。研究以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与前阴病七部分进行分类整理,以病症为中心,从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梳理,从而深入探讨女科抄本的临证医学价值。结论本研究大致可以反映目前上海地区图书馆馆藏女科类医学抄本的藏存情况,并对文献与临证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文中征引的资料多来源于抄本原书及方志等原始材料,所作考证以及部分内容简介可以补充、修订常用工具书之不足。对女科病证的论述研究,可以为现今女科医学理论与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治疗妇女崩漏秘验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疗妇女崩漏秘验方(论文提纲范文)
(1)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治疗青春期肝郁血热型崩漏出血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青春期崩漏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进展 |
2 西医对青春期崩漏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现状 |
研究部分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病辨证标准 |
2.3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
3 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中止、脱落标准 |
4 主要研究方法 |
4.1 治疗方法 |
4.2 观察指标 |
4.3 疗效诊断标准 |
4.4 近期止血疗效判定 |
5 统计学处理 |
6 资料分析 |
7 研究结果 |
8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立方特色 |
3 平肝开郁止血汤组方分析 |
4 对照组药物选择的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2)国医大师班秀文论治绝经前后诸证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绝经前后诸证源流镜考 |
1.1 源于秦汉 |
1.2 丰于宋金 |
1.3 成于明清 |
1.4 定于现代 |
2 医案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临床资料 |
2.2.1 医案来源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平台搭建 |
2.3.2 数据预处理 |
2.3.3 数据挖掘方法介绍 |
2.4 研究结果 |
2.4.1 频繁项集统计结果与分析 |
2.4.2 关联规则结果与分析 |
3 学术经验 |
3.1 学术思想 |
3.1.1 治虚非独治肝肾调养兼当固护脾 |
3.1.2 补气养血亦治漏崩下非仅炭能收 |
3.1.3 贵用冲和平为顺峻猛刚燥恐大伤 |
3.1.4 女病不忘治奇经药引入经效当安 |
3.2 论治经验 |
3.2.1 病因病机 |
3.2.2 辨证施治 |
3.3 验案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班秀文学术思想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着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着作研究概况 |
1 民国妇科学学术史研究 |
2 民国妇科学着作及代表医家类研究 |
3 民国妇科及中医药文献类研究 |
4 民国妇科学教育及期刊类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范围 |
3 研究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创新之处 |
6 预期成果 |
第一章 现存民国妇科学着作考察 |
第一节 《总目》等目录书对民国妇科着作的着录考察 |
1 所载书籍实际未藏 |
2 书名及人名讹误 |
3 年份讹误 |
4 书籍版本信息漏载 |
5 小结 |
第二节 新补入的民国妇科着作探析 |
第三节 目录书籍误收西医妇科学着作订正 |
1 中医妇科学着作之定义 |
2 《总目》所误收西医妇科学着作 |
3 《总目》误收西医妇科着作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现存中医妇科着作简目 |
第二章 民国妇科学书籍的编纂与发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妇科着作的类型特点 |
1 民国妇科医籍内容倾向性与时期特点相符合 |
2 中医妇科学传统传授模式的探讨及转变 |
3 中医妇科着作与读者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
4 经典中医妇科专着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
5 胎产生殖类书籍广为流传 |
6 中医妇科学与儿科相携发展 |
7 小结 |
第二节 民国妇科着作的编撰者特点 |
1 民国时期妇科着作编纂者信息总结 |
2 编纂者之间的关系及学术传承 |
3 编纂者的学术背景及生平经历 |
4 以集体形式出现的编纂者 |
5 小结 |
第三节 民国中医妇科着作的发行特点 |
1 民国时期妇科着作的发行信息总结 |
2 妇科着作的发行特点 |
3 妇科着作的发行者特点 |
4 民国妇科畅销着作特点 |
5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中医妇产科着作的理论成就 |
第一节 妇科理论的发展 |
1 病因病机 |
2 疾病诊断 |
3 治疗原则 |
4 中西汇通 |
5 临床用药 |
6 天癸诸论 |
7 小结 |
第二节 妇科研究热点探讨 |
1 关于月经病的探讨 |
2 关于带下病的探讨 |
3 关于产后诸疾的探讨 |
4 小结 |
第三节 民国中医产科的发展概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妇科学着作 |
第一节 医家思想及经验介绍类 |
1 严鸿志《女科三种》 |
2 彭逊之《竹泉生女科集要》 |
3 陈稚泉《妇科心得》 |
4 小结 |
第二节 中西合参临床治疗类 |
1 时逸人《中国妇科病学》 |
2 顾鸣盛《中西合纂妇科大全》 |
3 小结 |
第三节 妇科理法方药介绍类 |
1 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2 杨志一《妇科经验良方》 |
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纳入结果 |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
一、何梦瑶 |
二、刘渊 |
三、何守愚 |
四、潘名熊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
一、吕楚白 |
二、吕安卿 |
三、谢泽霖 |
四、郭梅峰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
一、罗氏妇科 |
二、蔡氏妇科名家 |
三、其他妇科名家 |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
一、访谈方式 |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
第二节 访谈名家 |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
一、采访题目 |
二、采访时间地点 |
三、采访目的 |
四、访谈概要 |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实验方案 |
四、观察指标 |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辨证论治研究 |
2 方药研究 |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
4 名老中医治验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选择原则 |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
1.3 古籍选择结果 |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
3.4 小结 |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
4.5 小结 |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5.2 病名逐步完善 |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
5.6 小结 |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6.2 病名沿革 |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
6.7 小结 |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
7.7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
1.1 医家个人经验 |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
2 研究方法 |
2.1 归纳法 |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
2.2.1 元数据概念 |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
2.3 专家访谈法 |
2.3.1 访谈对象 |
2.3.2 访谈方法 |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
2.3.4 访谈提纲 |
2.4 名中医推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
3.2.1 选择古籍经验 |
3.2.2 选择医家经验 |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
4 结论 |
讨论 |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
(6)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献方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现状 |
1.1.1 岭南地区单方、验方研究 |
1.1.2 献方运动及献方研究 |
1.1.3 民族医学的验方、单方、秘方研究 |
1.1.4 名医经验方收集整理 |
1.1.5 验方、单方、秘方的应用价值与现阶段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献方收集与整理 |
2.1 研究方法 |
2.2 献方收集 |
2.2.1 广东省中医献方专辑 |
2.2.2 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中医献方收集 |
2.3 献方整理 |
2.3.1 献方纳入标准 |
2.3.2 献方排除标准 |
2.3.3 数据校订校勘 |
第三章 献方体例 |
3.1 《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编撰体例 |
3.2 《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编撰体例 |
3.3 《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编撰体例 |
3.4 《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
3.5 《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编撰体例 |
3.6 《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编撰体例 |
3.7 《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
3.8 《常用草药验方集解》编撰体例 |
3.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编撰体例 |
第四章 献方统计 |
4.1 九种献方专辑统计 |
4.1.1 《上编》统计 |
4.1.2 《下编》统计 |
4.1.3 《广东省献方集》统计 |
4.1.4 《各县市献方集》统计 |
4.1.5 《广州市献方集》统计 |
4.1.6 《兴宁县献方集》统计 |
4.1.7 《高要县献方集》统计 |
4.1.8 《荔湾区献方集》统计 |
4.1.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统计 |
4.2 九种献方分类统计 |
4.2.1 内科 |
4.2.2 外科 |
4.2.3 妇产科 |
4.2.4 儿科 |
4.2.5 骨伤科 |
4.2.6 皮肤科 |
4.2.7 五官科 |
4.3 九本着述献方人统计 |
4.3.1 献方人特点 |
4.3.2 献方人介绍(献方数最多前十位) |
关济民 |
何中和 |
赵思兢 |
邬碧泉 |
赵裕才 |
邓鹤芝 |
李庭芬 |
赵芳伯 |
覃振安 |
陶葆荪 |
第五章 中医献方专题讨论 |
5.1 献方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
5.1.1 献方运动的产生 |
5.1.2 广东省献方运动启动与发展 |
5.1.3 广东省献方在全国献方运动中的地位 |
5.1.4 为什么要献方 |
5.1.5 存在问题 |
5.2 传染病献方数量居首 |
5.3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 |
5.3.1 名医所献,疗效当佳 |
5.3.2 经验传承,实属宝贵 |
5.3.3 用方心得,佐证佳效 |
5.3.4 疫病献方,应时之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近代中医妇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近代中医妇科发展的背景 |
1 经济文化 |
2 女性地位的提高 |
2.1 女性身体的解放:从缠足到天足 |
2.2 女性社会活动的增加 |
2.3 女学的兴起 |
3 生理卫生知识的普及 |
3.1 女性传统疾病观 |
3.2 近代女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推广 |
3.2.1 期刊杂志的宣教 |
3.2.2 国家层面的介入 |
4 近代西医妇产科学在国内的发展 |
4.1 西医妇产科技术的发展 |
4.2 西医妇产科技术的推广 |
4.3 产前检查和西式接生方式的接纳 |
4.3.1 传统的孕期养胎观 |
4.3.2 近代逐渐进行产前检查和采用西式接生方式 |
4.4 科学的节育方式的接纳 |
4.4.1 传统的节育方式 |
4.4.2 近代逐渐采纳科学的节育方式 |
5 近代中医发展 |
5.1 中医学术的发展 |
5.1.1 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提出 |
5.1.2 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发展 |
5.2 中医学术传播的途径:书刊和学会 |
5.2.1 近代中医药书刊 |
5.2.2 近代中医药学会 |
5.3 女医人才的培养 |
5.3.1 女性习医的兴起 |
5.3.2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 |
5.3.3 中医传统人才培养方式 |
5.4 中医医院的建立 |
第二部分 :近代中医妇(产)科发展: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
1 中医妇科发展 |
1.1 中医妇科理论与临床发展 |
1.1.1 对妇科生理、病理认识的发展 |
1.1.2 诊断方式的发展 |
1.1.3 治则、治法的发展 |
1.2 近代妇科名家流派 |
1.2.1 海派妇科流派 |
1.2.2 孟河妇科流派 |
1.2.3 新安妇科流派 |
1.2.4 浙派妇科流派 |
1.2.5 岭南妇科流派 |
1.2.6 三晋妇科流派 |
1.2.7 云南妇科流派 |
2 中医产科 |
2.1 对中医产科技术的继承 |
2.2 对传统稳婆的改造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语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代中医妇科发展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9)《妇人大全良方》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陈自明与《妇人大全良方》概述 |
1.1 陈自明简介 |
1.2 《妇人大全良方》版本流传概述 |
2 《妇人大全良方》生理观 |
2.1 “妇人以血为主”论溯源 |
2.2 “妇人以血为主”论解析 |
2.2.1 结构反映生理观——编目次序循女性生理阶段 |
2.2.2 论治紧扣生理观——以血为主,调经为要 |
3 《妇人大全良方》病理观 |
3.1 妇产科疾病病理观溯源 |
3.2 《妇人大全良方》病理观解析 |
4 《妇人大全良方》诊断观 |
4.1 望闻问切,脉症合参 |
4.2 诊断疾病,以带为据 |
4.3 诊妇人有妊歌,载川芎验胎法 |
5 《妇人大全良方》疾病观 |
5.1 带下病 |
5.1.1 《妇人大全良方》之前“带下”之意 |
5.1.2 《妇人大全良方》对“带下”的认识 |
5.1.3 《妇人大全良方》之后“带下”之意 |
5.2 转胞病 |
5.2.1 《妇人大全良方》之前“转胞”之意 |
5.2.2 《妇人大全良方》对“转胞”的认识 |
5.2.3 《妇人大全良方》之后“转胞”之意 |
6 《妇人大全良方》治疗观 |
6.1 妇产通用四物汤方 |
6.2 临产内服汤药催生 |
6.3 难产外治手法转胎 |
6.4 产后施治辨别体质 |
7 《妇人大全良方》药用观 |
7.1 用药廉而效验,立方简而功专 |
7.2 妊娠病遵有故无殒原则 |
7.3 产后热与瘀不斥用寒凉 |
7.4 外来药物的应用本土化 |
7.4.1 外来药物广泛用于临床 |
7.4.2 外来药物可药可食可用 |
7.4.3 外来药物炮制方法多样 |
7.4.4 方剂名称带有异域色彩 |
7.5 喜用香药行气活血止痛 |
7.5.1 香药使用历史悠久 |
7.5.2 香药使用亦有依据 |
7.5.3 香药少量研粉生用 |
7.5.4 香药应用范围扩展 |
7.6 中药服用方法灵活多样 |
8 《妇人大全良方》预防观 |
8.1 重视受孕宜忌,倡导优生优育 |
8.2 总结坐月宜忌,强调分辨产程 |
8.3 产后将护四要,体现预防思想 |
9 讨论 |
9.1 《妇人大全良方》的历史地位 |
9.1.1 遵经崇古博采众方 |
9.1.2 夯实基础促进传承 |
9.2 影响妇产科理论发展的社会因素 |
9.2.1 传统文化的濡润是医学传承的基础 |
9.2.2 官方机构的重视是医学发展的保障 |
9.2.3 社会风尚的流行对时人体质的熏染 |
9.2.4 地域气候的变化对外感病因的波及 |
9.2.5 女性地位的维持对内伤病因的影响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妇科文献研究概要》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10)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情况概述 |
1.1 中医药抄本的价值及其藏存情况 |
1.2 中医女科发展概述 |
1.3 上海地区图书馆女科抄本藏存概况 |
2 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的文献研究 |
2.1 女科通论 |
2.1.1 《坤元是保》 |
2.1.2 《女科伤寒秘要》 |
2.1.3 《茅氏女科秘方》 |
2.1.4 《安亭茅氏女科》 |
2.1.5 《天傀论》 |
2.1.6 《妇科百辨》 |
2.1.7 《陈素庵妇科补解》 |
2.1.8 《女科切要》 |
2.1.9 《竹林寺秘传女科切要》 |
2.1.10 《秘抄女科》 |
2.1.11 《女科集义》 |
2.1.12 《郑氏女科要领》 |
2.1.13 《薛氏济阴万金书》 |
2.1.14 《资生集》 |
2.1.15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
2.1.16 《妇科总括》 |
2.1.17 《妇病撮要》 |
2.1.18 《济阴元机辑要》 |
2.1.19 《女科汇方歌括》 |
2.1.20 《病理要知女科》 |
2.1.21 《女科选录秘阁藏书》 |
2.1.22 《女科经纶补方》 |
2.1.23 《凤林寺女科秘宝》 |
2.1.24 《郑栋庵女科万金方》 |
2.2 产科 |
2.2.1 《妇科秘兰全书》 |
2.2.2 《女科胎产问答要旨》 |
2.2.3 《孕育玄机》 |
2.2.4 《单南山明易产科》 |
2.2.5 《产宝百问》 |
2.2.6 《达生园方毂》 |
2.2.7 《竹林寺胎前产后症治》 |
2.2.8 《产科秘录》 |
2.2.9 《胎产珍庆集》 |
2.2.10 《宝产经验神方》 |
2.2.11 《明易胎前辨论诸症医方》 |
2.2.12 《产科一得》 |
2.2.13 《明易调经胎产秘书》 |
2.3 广嗣 |
2.3.1 《周氏秘传广嗣要语》 |
2.3.2 《广嗣须知》 |
3.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的临证价值研究 |
3.1 月经病之研究 |
3.1.1 抄本中对月经病证分类 |
3.1.2 常见月经病辨证论治 |
3.1.3 药物的使用特点 |
3.2 带下病之研究 |
3.2.1 带下病的病因病机 |
3.2.2 带下病的辨证论治 |
3.3 妊娠病之研究 |
3.3.1 妊娠病辨证论治 |
3.3.2 妊娠病用药特点 |
3.3.3 妊娠时期的调护 |
3.4 临产病之研究 |
3.4.1 临产病辨证论治 |
3.4.2 临产时期的调护 |
3.5 产后病之研究 |
3.6 女科杂病之研究 |
3.7 前阴病之研究 |
4 抄本特点 |
4.1 抄本的体例分类 |
4.2 抄本抄写情况与流传情况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女科发展简史兼论上海地区馆藏女科医学抄本的研究现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附录四 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藏存一览表 |
四、治疗妇女崩漏秘验方(论文参考文献)
- [1]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治疗青春期肝郁血热型崩漏出血期的临床观察[D]. 李美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国医大师班秀文论治绝经前后诸证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D]. 陆思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学着作研究[D]. 孙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7]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D]. 郑文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近代中医妇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傅燕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妇人大全良方》学术思想研究[D]. 朱凌凌.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上海地区馆藏女科抄本研究[D]. 胡祥翔.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