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进市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颖[1](2013)在《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及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近些年,社会资本理论已被国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健康问题的研究。然而,我国开展社会资本与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少,与艾滋病相关问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十分艰巨。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可以有机的整合艾滋病防制(艾防)工作中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有形的资源,降低艾防工作成本,放大艾防工作功效,成为探寻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第三条道路”。目的了解微观层面(个体水平,本论文关注高危人群)、中观层面(组织水平)和宏观层面(国家水平)的社会资本现况;分析三个层面的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探讨我国艾滋病防制领域社会资本综合开发和利用的策略。方法微观层面:2010年9月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课题组设计的问卷,在安徽省通过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定量资料采用Epi 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3.0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AMOS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中观层面:在艾滋病高、中、低流行地区各选取2个省,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吉林省和安徽省。2012年4月至11月,对6省的省级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艾办)和成员单位的关键知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在安徽省选择江淮同心工作组(工作组)和萧县孙圩子社区关怀救助小组(救助小组)两个草根组织开展案例分析。录音资料由调查员使用Word97软件转录成文本资料。使用SPSS13.0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宏观层面:使用世界价值观调查、世界银行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的既往统计资料,应用SPSS13.0开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微观层面主要结果:(1)实际调查到女性性工作者583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508人和男性同性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369人。前两类人群已由另两名硕士研究生完成。本论文只重点介绍MSM人群的调查结果。(2)调查的MSM人群的基本特征。超过半数(52.85%)的调查对象年龄在25岁及以下,大多数(69.92%)没有结过婚,接近半数(46.34%)的月收入在10012000元,绝大多数来自本地(72.90%)。(3)调查的MSM人群的社会资本现况。社会资本4个核心构成要素分别为组织参与、社会支持、信任和朋友网络。其中社会支持和信任因子高水平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8.56%和50.68%。组织参与因子情况: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任何组织(52.03%)以及没有参加过组织开展的活动(55.56%),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较少占16.53%;社会支持因子:遇到困难总能得到经济上帮助的比例(17.61%)要低于总能获得精神上支持的比例(31.98%);信任因子:调查对象表示完全信任父母亲戚朋友的比例最高(42.28%),完全信任身边大多数人的比例最低(10.57%);朋友网络因子:接近半数(48.51%)的调查对象密切交往的朋友数为≥5,密切交往的朋友职业种类以12种为主(72.09%),密切交往的朋友关系种类≥3的较少(27.10%)。(4)调查的MSM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效果。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9.16%,条目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的知晓率最低(74.25%);最近六个月有偶然性伴的147人(39.84%);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有188人(50.95%)。(5)社会资本与调查的MSM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效果的关系。完全信任和基本信任自己父母亲戚朋友的调查对象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可能性分别是完全不信任的8.47倍(P=0.044)和5.54倍(P=0.015)。完全信任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调查对象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可能性是完全不信任的8.48倍(P=0.039)。参加组织数量≥2个的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从未参加的3.27倍(P=0.002),经常参加组织活动和“社区”活动的调查对象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从不参加的3.12倍(P<0.001)和3.27倍(P<0.001);参加MSM志愿者组织的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不参加的3.10倍。密切交往的朋友职业种类和关系种类越多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可能性就越大。遇到困难不能完全得到精神支持的调查对象拥有偶然性伴的可能性是总能得到支持的1.96倍(P=0.008)。(6)社会资本对三类高危人群艾滋病防制影响的总体情况。社会资本测量条目对艾滋病防制效果的影响因高危人群而异。中观层面主要结果:(1)问卷调查了6省艾办及成员单位关键知情人79人,深入访谈关键知情人89人。(2)调查地区艾办及成员单位社会资本现况。本研究从网络与参与、规范、信任、共同语言和共同愿景5个维度测量了调查地区艾办及成员单位的社会资本。调查地区艾办及成员单位信任因子高水平比例最高(69.62%),规范因子高水平比例最低(37.97%)。网络与参与因子:各部门联络员在艾防工作中经常见面的比例最低(20.25%);规范因子:当前艾防工作尚未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信任因子:表示信任艾办工作的能力的比例最高(88.61%);共同语言因子:大部分了解其他成员单位艾防工作职责的比例最低(44.30%);共同愿景因子:对国家和省级重大艾防政策或活动表示高度认同的比例最高(81.01%)。(3)调查地区艾办及成员单位自评艾防工作情况。绝大多数调查部门(81.01%)对本部门艾防工作能力和效果表示满意,超过半数(59.49%)的表示对本部门艾防工作经费表示不满意。(4)社会资本与调查地区艾办及成员单位自评艾防工作的关系。信任与自评艾防工作能力、防治效果和防治经费满意度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3,0.317和0.341。(5)调查地区艾办及成员单位定性访谈结果。网络与参与因子: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合作交流平台;部分非政府组织重视组织间的非正式合约关系,并激活了有形的艾防资源。规范因子:目前艾防工作尚未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大多数调查对象表示有必要建立,以便规范各部门艾防工作。信任因子:大部分访谈对象表示相信艾办有能力协调艾防工作,低流行区少数调查对象表示不能认可艾办的工作。共同语言:低流行区的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基本掌握了艾防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不需要培训;而中、高流行区的部分访谈对象表示还需接受培训;大部分访谈对象表示不太清楚其他部门的艾防工作职责。共同愿景:大部分访谈对象表示认可国家和省级层面的艾防工作目标,部门之间艾防工作冲突的情况较少。(6)草根组织案例分析结果。工作组和救助小组的社会资本最突出的问题是“规范”因子水平较低,主要由于没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他们最大的优势是组织成员志愿精神较高,主动参与意识较强,发挥着正式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宏观层面主要结果:(1)20052009年的世界价值观调查中,我国的组织参与水平位于53个国家的第50位;信任水平位于第12位。(2)“组织参与水平”对HIV感染率(15-49岁)和抗病毒治疗覆盖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策略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1)社会资本在不同的高危人群中对艾滋病防制效果的影响也不同,尚未发现负面影响;(2)艾滋病防制相关人员普遍缺乏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的意识;(3)信任因子可以提高成员单位对艾防工作经费的满意度;(4)草根组织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规范水平较低成为他们参与艾滋病防制工作的障碍;(5)国家层面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本研究提出以下社会资本综合开发和利用策略:(1)微观层面:积极培育个体水平的信任型社会资本,巩固高危人群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充分开发亲缘中的社会资本,弥补艾防资源的不足。培育和利用结构型社会资本,增强高危人群艾防工作的长期效果。(2)中观层面: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人际沟通为纽带,培育组织间的信任型社会资本,减少艾防工作的成本。以分类指导培训为突破口,培育共同语言型的社会资本,切实提高多部门开展艾防工作能力。以法制建设为突破口,培育规范型的社会资本,保证多部门合作机制的落实。以搭建现代化的艾防工作信息平台为突破口,培育网络与参与型社会资本,创新艾防工作的手段。以壮大艾防工作中的社会组织力量为突破口,培育公民社会型的社会资本,创新艾滋病防制模式。(3)宏观层面:树立社会资本意识,在顶层设计层面保证社会资本的开发和利用。重视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因素对艾滋病防制工作的共同作用。
孙姗姗[2](2011)在《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 ——以常州市乡村教育、医疗设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问题,一直为各国政府、组织和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为乡村居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是政府职责所在,也是对人权的保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西方国家致力于构建"服务型政府",通过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公共服务模式的多元化等举措来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均等的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的政策目标。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乡村地区,本文以常州市乡村教育、医疗设施为例,以"设施布局"为切入点,以"均等化"为目标,探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等基本概念,和"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供求平衡理论"等基本理论,并概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总体社会背景及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主要问题,包括: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平衡;乡村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严重缺乏;设施布局的规模、服务半径与乡村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设施布局不足与浪费的现象并存;设施布局偏重均匀而忽视均衡等。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布局发展现状、居民需求表达、政府政策制度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当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心理空间距离等方法分析了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需求特征。最后,探讨了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路径,包括空间路径和制度路径。应用基于Voronoi图的设施布局优化分析,对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多次循环优化选址,实现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得到定量布局优化方案,再用实地调研资料、基于问卷数据的心理空间距离分析等,对Voronoi图的设施布局优化分析方案进行矫正,最终得到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布局"导引",形成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空间路径。最后,探讨了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制度路径,包括:从政府角度出发的自上而下的制度路径和从乡村居民角度出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路径。自上而下的制度路径包括:改变工农"剪刀差"制度,发展乡村经济;改革户籍制度,确立乡村居民的平等身份;改善人事制度,保障乡村劳动就业者待遇;建立均等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制度;完善事权分担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定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建立上级与下级间的闭环监督机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与检测体系等。从乡村居民角度出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路径包括:建立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表达机制;完善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采集制度;加强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采用制度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布局均等化"的三个阶段和三个维度。本论文在论述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布局均等化有"均匀——均衡——均质"三个阶段,界定了每个具体阶段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特征:布局均匀阶段是指低度城市化阶段针对低密度人口分布状态的基础水平适应性覆盖阶段;布局均衡阶段是指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设施改善与人口适度集聚并行的引导性覆盖阶段;布局均质阶段是指高度城市化时期优质水平的人口全覆盖阶段。此外,本论文还提出了布局均等化有三个维度,即层级维度、地域维度和时序维度。"层级维度"包括中心城区、建制镇和行政村;"地域维度"包括主城、近郊、一般乡村地区;"时序维度"包括发展、保留、撤并等。(2)基于心理空间距离的设施服务半径研究方法。本论文在整理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定量化问卷数据,将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满意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即"非常近,就在附近"、"比较近,花时间不多"、"一般,可以接受"、"比较远,花时间"、"非常远、很不方便"等,进行量化赋值。以不同的等级为"阀值",运用ArcGIS软件,在空间上表达出基于不同阀值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心理空间距离,进而分析出满足乡村居民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服务半径等。(3)运用Voronoi图解决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空间均衡布局问题。目前我国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结构,多数最终停留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建议上,没有体现"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即"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属性。本论文则充分考虑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属性,从空间角度架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应用基于Voronoi图的设施布局优化分析,在不增加和减少设施布点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施的空间位置,实现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空间均等,充分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资料、问卷调查数据、访谈资料等对定量研究结论进行定性矫正,最终得到定量分析与定性矫正相结合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导引",解决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均衡问题。
曾明星[3](2005)在《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通讯、网络等技术的发达,使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在贸易、资金、市场、产业、人才、能源、环境等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调和整合,甚至建立机制共同应付竞争。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我国国内一体化趋势也非常活跃,特别是“珠三角”、“泛珠三角”、“长三角”、“首都圈”、“环渤海”等经济圈、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名词充斥各种媒体,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一体化”新热潮。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是我国的核心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极化增长区域”。长三角16个城市区域面积为10.97万km2,占全国1.14%,2000年常住人口为8743.12万人,占全国的7.26%,却贡献了全国GDP总量的17.85%,到2003年快速上升到20.39%,超过全国的1╱5。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各级政府、企业、经济组织、团体和个人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由不定期举行改为每年定期召开,并成立了常设性机构——“会议联络处”,负责日常工作,同时会议规格越来越高,会议议题越来越广泛,涉及经济、产业、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共同问题。因此,笔者在此也随波逐澜,加入到“一体化”大论坛中。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人力资源一体化是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源整合与其他的资源、市场的整合不一样,对人力资源本身的结构、流向、规模等的调控,既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靠政府定计划来解决,也不可能像企业一样,进行“关、停、并、转”,而是有它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尽管长三角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人力资源一体化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零障碍”的人力资源流动体制远未形成,区域分割、区域封锁、区域扯皮与掣肘、行政干预、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依然明显,甚至有加重的趋势,使得很多区域疲以奔忙,很多区域优势在争抢中消耗,因此进行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创造和谐的合作环境,形成区域合力,势在必行。 本文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在理论上,主要探索了“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的机理及其主要特征,分析了人力资本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
邹珺[4](2003)在《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 ——90年代以来中国江苏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机制,合作医疗是研究的主要部分。研究包括理论部分和经验部分。如果加以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的经验研究对象是中国江苏省两个地区的两个乡镇90年代以来的合作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变迁和运行。这两个地区的合作医疗,一个地方有最悠久的传统并一直坚持下来:另一个地方80年代中断之后,在90年代重新举办。从现象上看,两地90年代的情况,前者更像诱致性制度变迁,后者更像强制性制度变迁,然而,同样都面临着危机。 在研究两地的具体情况之前,我们首先“飞到高处片刻以便更清楚地观察社会世界的某个事情。” “高处”有各种似乎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但是没有一种成型的农村医疗保障的社会学理论。要系统地解释调查显现的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和运作,有时不得不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概念和理论。如果把“社会学”的特点看作是综合性、实证性,本研究是一项社会学研究。 如果按照博弈论的说法,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中,参与各方重复博弈的结果。我们因此对参与的主要三方(农村居民、乡村医生、合管所)分别进行调查。因为现有的合作医疗多少讲究“自愿原则”,经验研究的重点放在需方的调查研究上;然后,在供方的制度环境和治理机制的约束下,给出一个制度实施状况的博弈论分析。相对而言,供方的分析份量轻一些。理论上,也相应做了这样的调整。 这个论题涉及的领域很多,但是,研究聚焦于社会保障(保险)方面,其他方面则是背景,或者解释项。本文将90年代江苏的合作医疗看作一种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初级形式,首先从制度分析和医疗社会保险的理论研究出发,为分析医疗保障制度做准备;在考察农民、保险和农村保险、医疗保险的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分析合作医疗的基本观点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需求的决策模型(包括经验主义理性预期观点、风险剩余假设、交易成本假设、替代效应假设和挤出效应假设)。这样就从各个角度逼近我们的主题。然后,在一个合作医疗制度的总体分析框架下,一方面描述和分析两个地方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检验我们提出的观点和假设。 研究和写作的特点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经验、从制度到行为。 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动态、目的、方法、可能的意义,实质是开题报告基础之上的增补、修改。第二章,介绍研究的问题、分析的概念基础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分析框架,这形成了这项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三章,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论研究,试图将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和社会学结合起来,为分析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服务。这一章费力最多,但可能问题还是最大。第四章,研究社会保险的原理、沿革、运行条件,从社会保险角度看合作医疗,将之看作一种应该具备社会保险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其中对社会保险的社会性、强制性、充分性的看法,有一定的新意。第五章,研究医疗保险的需求原理,将之与农民的行为特点结合起来,提出四个基本的分析观点和农民医疗保险决策的投资模型。 以上主要是理论和资料部分,下面章节是经验研究。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研究了盐都县大冈镇(朱杨村)和常熟市东张镇的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和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对前文的观点和假设的检验做出解释,这就是本文的第八章。其中,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博弈分析颇有新意。
殷洪府,李萍[5](2000)在《武进市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李湘生,钱文虹,殷洪富[6](1999)在《武进市一次性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监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姚应水[7](2002)在《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皖南地区五所中学的初、高中五个年级共38个班2135名学生进行一年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结果 伤害的年发生率为67.03%,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男生的伤害高于女生;前五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9.02%)、碰伤(37.00%)、交通伤(30.02%)、刀割伤(24.22%)、烧烫伤(20.98%)。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和学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运动、骑车、玩耍及走路;发生形式以自伤为主,其次为他伤。且伤害发生率与其父母文化程度及是否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 结论 应针对伤害的特点和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伤害的发生。
刘洋[8](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李冉[9](2020)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张使城市管理的难度显着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被“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所取代。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网格化管理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了许多传统管理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自2018年初开始了网格化管理,初步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的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仍存在着基层社区负担过重、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运行方式不成熟、队伍建设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中心城区的特殊性、社会资本发育不足、党建引领作用不够强、改革措施不到位、管理体系落后。建议湖塘镇从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制度保障、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元治理、加强网格化资源共享、完善配套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该论文有图3幅,表4个,参考文献53篇。
谢吟龙[10](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武进农村改进研究》文中认为武进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传统农村经济较为发达;但是进入民国以后,由于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走向衰落,农民生活日益贫困。武进农村改进亟待进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乡村建设思潮兴起和发展的影响下,顾树森的农村改进思想逐渐形成,并在就任武进县长后制定了实验计划。虽然顾氏不久离职,但是地方士绅于1930年积极将计划付诸实践,武进农村改进由此开始。到了1932年,在武进县政府主导下,以官民合办的方式组织成立农村改进指导委员会,整合吸纳地方士绅的实践,全面推进改进计划。农村改进指导委员会作为武进农村改进的主要领导机构,其通过建立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组织系统开展工作,而且在实践中优化了组织架构,为推行农村改进提供了组织保障。此外,县政府还设立了各类教育馆以专门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以政府拨款和自主筹集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共同维持着改进事业的正常运行。武进农村改进是对农村社会进行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变革,其主要内容可归为经济和文化两大方面。在经济方面,农事改进不仅在优良品种推广和副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不菲成绩,而且还成功通过参与和举办农产品展览会推进了改进事业;合作事业紧密联系武进农村发展的实际并取得了较快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很大作用;河道疏浚工作成效显着,灌溉的发展从技术提升到采取新的经营方式,为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文化方面,积极发展地方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教育的整体发展在苏南处于领先地位,为武进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文化基础;大力改易风俗习惯,多策并举培养卫生习惯、治理烟毒赌博和破除迷信思想,在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经济与文化的改进共同推动了武进农村向近代转型。农村改进虽然推动了武进社会经济的较大发展,但是领导农村改进的组织机构和县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密切配合,无法全面落实各项改进政策;地方自治因行政区域的频繁变动和地方各项制度的不完善而没有实行。因此,武进农村改进对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二、武进市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进市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
问题的提出 2 |
国内外研究现况 3 |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
研究设计及内容 5 |
本研究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 6 |
创新点 第一部分 |
高危人群个体水平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 1 |
资料与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结论 第二部分 |
组织水平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 1 |
资料与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结论 第三部分 |
国家水平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 1 |
资料与方法 2 |
结果 3 |
讨论 4 |
结论 第四部分 |
艾滋病防制领域社会资本综合开发和利用策略 1 |
微观层面(高危人群) 2 |
组织层面 3 |
国家层面 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综述一:中国大陆地区社会资本与健康研究综述 摘要 Abstract 1 |
引言 2 |
方法 3 |
结果 4 |
讨论 5 |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附检索式 综述二:社会资本与艾滋病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
(2)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 ——以常州市乡村教育、医疗设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理论研究 |
2.1.1.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1.2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的研究 |
2.1.1.3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 |
2.1.2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实证研究 |
2.1.2.1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研究 |
2.1.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
2.2 相关研究述评 |
2.2.1 较侧重"自上而下"研究,应加强居民需求有效表达机制的研究 |
2.2.2 较侧重政策措施的研究,应加强设施布局问题与成因的研究 |
2.2.3 侧重管理学经济学视角研究,应加强设施空间布局科学方法研究 |
2.2.4 侧重公共服务设施"整体"研究,应加强"基本"设施具体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概念与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
3.1.1.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概念 |
3.1.1.2 界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原则 |
3.1.1.3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 |
3.1.1.4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 |
3.1.2 布局均等化 |
3.1.2.1 布局均等化的内涵 |
3.1.2.2 布局均等化的阶段 |
3.1.2.3 布局均等化的维度 |
3.2 基本理论 |
3.2.1 公共服务设施区位理论 |
3.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2.4 公共产品供求均衡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时期我国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4.1 转型时期我国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总体社会背景 |
4.1.1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非对等循环 |
4.1.2 分权化改革下地方政府"效率优先"的发展模式 |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失衡 |
4.1.4 乡村社会转变对社会资源配置提出了新要求 |
4.2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平衡 |
4.2.2 乡村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资源严重缺乏 |
4.2.3 设施布局的规模、服务半径与乡村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 |
4.2.4 设施布局不足与浪费的现象并存 |
4.2.5 设施布局偏重均匀而忽视均衡 |
4.3 当前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当的成因分析 |
4.3.1 基于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现状的分析 |
4.3.1.1 城市化水平差异导致乡村地区发展水平差异 |
4.3.1.2 行政区划调整导致乡村空间与资源重组 |
4.3.1.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需求特点不同 |
4.3.2 基于对乡村居民需求表达的分析 |
4.3.2.1 乡村居民需求表达意识缺乏 |
4.3.2.2 乡村居民需求有效表达途径较少 |
4.3.2.3 对乡村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关注不足 |
4.3.3 基于相关政策制度的原因分析 |
4.3.3.1 各种设施配置规范互不协调 |
4.3.3.2 乡村地区设施布局规范缺乏 |
4.3.3.3 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相匹配 |
4.3.3.4 重建设投入而轻运营维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需求特征 |
5.1 基于问卷调查的乡村居民满意度和需求度分析 |
5.1.1 实证区域选择与数据采集 |
5.1.1.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5.1.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1.2.1 基于设施的关注度分析 |
5.1.2.2 基于设施质量的满意度分析 |
5.1.2.3 基于设施数量的需求度分析 |
5.1.3 基于问卷调查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总结 |
5.1.3.1 设施质量因素是乡村居民的终极关注因素 |
5.1.3.2 设施距离因素是现阶段最需改进的因素 |
5.1.3.3 乡村居民的出行能力决定其对服务半径的接受能力 |
5.1.3.4 丘陵山区的乡村居民对设施距离的需求度较高 |
5.2 基于访谈的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分析 |
5.2.1 访谈目的和访谈对象 |
5.2.1.1 访谈目的 |
5.2.1.2 访谈对象 |
5.2.2 访谈资料的整理归纳 |
5.2.2.1 现状与意见 |
5.2.2.2 建议与设想 |
5.2.3 基于访谈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总结 |
5.2.3.1 设施配置需要城乡规划的前瞻性指导 |
5.2.3.2 需要明确的符合地方特点的设施配置标准 |
5.2.3.3 设施建设需要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5.2.3.4 设施运营维护需要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同 |
5.3 基于心理空间距离的设施服务半径需求分析 |
5.3.1 心理空间距离分析 |
5.3.1.1 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 |
5.3.1.2 影响因素的定量化困难 |
5.3.1.3 心理空间距离的引入 |
5.3.1.4 基于心理空间距离的设施服务半径研究方法 |
5.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3.2.1 数据采集 |
5.3.2.2 数据处理 |
5.3.3 结果与可行性检验 |
5.3.3.1 乡村居民对设施的需求半径 |
5.3.3.2 可行性检验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空间路径 |
6.1 基于Voronoi图的设施布局优化分析 |
6.1.1 Voronoi图的定义 |
6.1.2 Voronoi图的性质 |
6.1.3 矢量Voronoi图的生成算法 |
6.1.4 设施布局优化分析 |
6.2 实证研究区域和研究案例 |
6.2.1 选取研究区域 |
6.2.2 选择研究案例 |
6.3 数据采集和研究假设 |
6.3.1 数据采集 |
6.3.2 研究假设 |
6.4 基于Voronoi图的设施布局优化 |
6.4.1 基于最小覆盖圆的设施选址 |
6.4.2 Shamos算法及其迭代 |
6.5 基于GIS分析的设施定量布局优化 |
6.5.1 设施布局现状的定量分析 |
6.5.2 设施布局的初步定量优化 |
6.5.3 设施布局的最终定量优化 |
6.6 定量分析与定性矫正相结合的统筹布局优化 |
6.6.1 基于Voronoi图的设施服务半径 |
6.6.2 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和心理空间距离的修正 |
6.6.2.1 基于实地调研资料 |
6.6.2.2 基于心理空间距离 |
6.6.3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布局"导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制度路径 |
7.1 从政府角度出发的"自上而下"的制度路径 |
7.1.1 基于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的分析 |
7.1.1.1 改变工农"剪刀差"制度,发展乡村经济 |
7.1.1.2 改革户籍制度,确立乡村居民的平等身份 |
7.1.1.3 改善人事制度,保障乡村劳动就业者待遇 |
7.1.1.4 建立均等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制度 |
7.1.2 基于各级政府的保障和考核制度的分析 |
7.1.2.1 完善事权分担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定位 |
7.1.2.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事权与财权相匹配 |
7.1.2.3 建立上级与下级间的闭环监督机制 |
7.1.2.4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与检测体系 |
7.2 从乡村居民角度出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路径 |
7.2.1 建立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表达机制 |
7.2.2 完善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采集体系 |
7.2.3 加强乡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采用制度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记录的部分整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3)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录 图录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分析 |
1.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
2.人力资源跨国、跨区域流动的纵深发展 |
3.区域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的复杂环境与挑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1.研究对象 |
2.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与评价 |
1.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2.国内相关研究 |
3.近期对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研究及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人力资源极化增长及其优化配置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区域人力资源极化增长有关概念及其区域经济相关性 |
1.几个概念界定 |
2.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人力资源极化增长相关性 |
第二节 我国人力资源极化增长特征及极化增长区域 |
1.我国人力资源极化增长特征 |
2.我国人力资源极化增长区域 |
第三节 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理论 |
1.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的非均衡发展理论 |
2.结构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 |
3.人力资本理论 |
4.“推—拉”理论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状况与产业格局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1.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界定 |
2.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区位优势与内外联系 |
3.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发展概况及其发展潜力分析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内部空间区划 |
1.区划原则与方法 |
2.空间区域与分层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
1.人力资源总量状况 |
2.人力资源结构特征 |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产业格局与人力资源适配状况 |
1.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产业格局 |
2.人力资源空间与行业分布 |
3.人力资源格局与产业结构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迁移变动与优化配置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空间合理性评价 |
1.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意义 |
2.区域分布均衡合理性 |
3.中心城市人力资源引力评价:以上海人口规模变化为例 |
第二节 人力资源迁移变动与人力资本转移 |
1.人力资本量化统计方法 |
2.流入大都市圈的人力资源集聚与人力资本提升 |
3.大都市圈内人力资源区际流动与人力资本转移 |
第三节 经济当量人口测度及其区域内部流动可能性分析 |
1.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内部人口经济级差 |
2.经济当量人口及其内部流动性分析 |
第四节 人力资本收益效用最优区位分析 |
1.人力资源集聚及其效益分析 |
2.人力资本收益最优区位分析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动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 |
1.霍夫曼定理与长三角工业化 |
2.西蒙·库兹涅茨法则与产业结构变动 |
3.钱纳里(H.Chenery)模型与长三角发展阶段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行业转移与优化配置 |
1.托达罗模型与农业人力资源转移 |
2.城市化与人力资源城乡再分布:城市化滞后问题 |
3.产业同构对人力资源优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其他国家人力资源配置对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启示 |
1.就业结构转变规律 |
2.“赶超型结构转变”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本提升与人力资源优化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要素 |
1.“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及长三角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2.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二节 人力资本提升与行业跃迁 |
1.流动中的人力资本提升路径 |
2.年龄与人力资本配置 |
3.结构优化与行业转移 |
第三节 人才结构及其优化配置 |
1.长江三角洲人才资源概况 |
2.人才结构及其优化 |
3.长江三角洲人才资源及其合理配置:以核心圈上海为例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就业压力与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就业概况与就业压力 |
1.人力资源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
2.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劳动就业状况 |
3.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失业问题与就业压力分析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发展态势与供需矛盾 |
1.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增长态势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
2.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与供需矛盾 |
3.外来人力资源对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的影响 第八章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整合战略 |
第一节 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竞争态势分析 |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优化整合构想 |
1.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原则 |
2.人力资源优化整合策略构架与思路 |
3.人力资源流动“零障碍”市场形成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才政策分析 |
1.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才政策评析 |
2.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引智”问题探析 第九章 论文重要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4)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 ——90年代以来中国江苏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的原因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的背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的考虑 |
第二章 问题和分析的基础 |
一、 问题 |
二、 理论分析的基础 |
三、 社会保障机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制度系统的多维分析 |
一、 制度的概念和制度分析 |
二、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视野的制度分析 |
三、 有关中国的制度变迁的分析 |
四、 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 |
第四章 从社会保险制度看合作医疗 |
一、 社会保障的制度类型 |
二、 社会保险: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 |
三、 社会保险制度的沿革 |
四、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条件和改革方向 |
第五章 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需求 |
一、 医疗保险的需求理论 |
二、 谁是农民? |
三、 农民合作医疗保险的需求分析 |
第六章 市场化对“三位一体”的全面挑战:--盐都县大冈镇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机制的个案研究 |
一、 供方所讲的故事:“三位一体”的成功经验 |
二、 乡村医生的看法:垄断与形式主义 |
三、 村民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合作医疗的沿革--常熟市东张镇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 |
一、 制度环境的分析 |
二、 制度供给的历程 |
三、 制度需求方的声音 |
第八章 两地比较和结论 |
一、 两地居民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 |
二、 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博弈论解释 |
三、 假设和观点的检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研究背景 |
研究之一: 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分布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之二: 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综述: 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 调查表 |
(8)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2 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网格化管理基本概念 |
2.2 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
3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分析 |
3.1 湖塘镇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情况 |
3.2 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 网格化管理中问题的原因 |
4 南京市仙林街道网格化管理的启示 |
4.1 仙林街道网格化管理的框架结构 |
4.2 仙林街道网格管理的运作机制 |
4.3 仙林街道网格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 |
5 完善湖塘镇网格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5.1 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制度保障 |
5.2 党建引领多元治理 |
5.3 加强资源共享 |
5.4 完善配套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武进农村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武进农村改进的背景 |
第一节 日益恶化的发展环境 |
一、传统经济的发展 |
二、自然灾害频发 |
三、人祸冲击不已 |
第二节 陷入困境的生产与生活 |
一、农村副业渐趋衰落 |
二、农民生活日益窘迫 |
第二章 武进农村改进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农村改进思潮的兴起 |
一、农村改进思想的来源 |
二、农村改进计划的提出 |
第二节 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 |
一、农村改进组织的演进 |
二、县立各类教育馆的发展 |
第二节 组织经费的来源 |
一、县政府调拨公款 |
二、多渠道筹集经费 |
第三章 武进农村经济的改进 |
第一节 实施农事改进 |
一、推广优良品种 |
二、发展多种副业 |
三、开办各类展览会 |
第二节 推进合作事业 |
一、推行信用合作社 |
二、组织豆饼购买合作社 |
三、办理纺织合作社 |
第三节 完善水利建设 |
一、整治疏浚河道 |
二、提升灌溉能力 |
第四章 武进农村文化的改进 |
第一节 发展地方教育 |
一、建立全面的学校教育 |
二、推行各类社会教育 |
第二节 改易风俗习惯 |
一、培养卫生习惯 |
二、治理烟毒赌博 |
三、破除迷信思想 |
第五章 武进农村改进的影响 |
第一节 促进农村的发展 |
一、农村经济的发展 |
二、农村教育的进步 |
第二节 农村改进的不足 |
一、机构配合不够紧密 |
二、自治实验尚未推行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武进市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及策略研究[D]. 马颖. 安徽医科大学, 2013(12)
- [2]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 ——以常州市乡村教育、医疗设施为例[D]. 孙姗姗. 南京大学, 2011(06)
- [3]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 曾明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4]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 ——90年代以来中国江苏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机制的研究[D]. 邹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5]武进市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分析[J]. 殷洪府,李萍. 江苏预防医学, 2000(04)
- [6]武进市一次性医疗器材生产企业卫生状况监测报告[J]. 李湘生,钱文虹,殷洪富. 江苏预防医学, 1999(04)
- [7]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 姚应水. 安徽医科大学, 2002(01)
- [8]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9]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网格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武进农村改进研究[D]. 谢吟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