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情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潘悦,王珊珊[1](2021)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联合特布他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对其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3.21±0.58)d、(1.16±0.27)d、(3.12±0.42)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5.53±0.79)d、(3.19±0.43)d、(5.19±0.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明显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栾军[2](2021)在《维生素D3辅助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维生素D3辅助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安国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3辅助治疗。治疗9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气道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的FEV1、FVC水平[(1.47±0.42)L、(2.09±0.64)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1±0.34)L、(1.85±0.47)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7、3.402,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5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1),IL-10水平明显升高(均P<0.001),且观察组的TNF-α、IL-5水平[(0.58±0.13)ng/L、(39.37±3.54)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92±0.23)ng/L、(61.36±5.72)ng/L],IL-10水平[(215.62±13.2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27.28±9.2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99、38.628、23.115,均P<0.001)。结论维生素D3辅助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显着,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水平及气道炎症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珊珊[3](2021)在《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Chronic Durationof Bronchial Asthma,CDBA)和变应性咳嗽(Allergic Cough,AC)的用药规律。同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养润肺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为中医药理论“异病同治”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儿”and“中医药”and“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or“哮喘迁延期”or“哮喘非发作期”作为关键字段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相关文献;相同方式以“儿”and“中医药”and“变应性咳嗽”or“慢性咳嗽”or“内伤咳嗽”or“久咳”为检索词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出中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相关文献,使用SPSS Modeler18.0和SPSS26.0对筛选后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2)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患儿(Chronic Dur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CDBA-LSQDS)78 例,以及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Allergic Cough-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AC-LSQDS)患儿7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用导师经验方“清养润肺方”治疗,对照组均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4周。分析比较同一中医证候的两种疾病治疗前后患儿主次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1)数据挖掘方面: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5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有黄芪、甘草、白术、茯苓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陈皮-茯苓,陈皮-白术,防风-黄芪,防风-白术,茯苓-白术,以及半夏-白术-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半夏-茯苓-陈皮,半夏-黄芪-茯苓,半夏-黄芪-白术等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7个新处方。中医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2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甘草、杏仁、陈皮、半夏、白术、桔梗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黄芪-白术,半夏-桔梗-陈皮,茯苓-半夏-陈皮,黄芪-陈皮-防风,茯苓-黄芪-白术等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 8个新处方。(2)临床研究方面,总体疗效上:治疗2周后,CDBA-LSQDS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SQDS患儿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BA-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气喘、鼻痒、咽痒、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咳嗽、胸闷、鼻塞、流涕、喷嚏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咳嗽、胸闷、咽痒、喷嚏、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气喘、鼻塞、鼻痒、流涕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AC-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夜间咳嗽、咽痒、面色、精神、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日间咳嗽、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食欲食量等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咽痒、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精神等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脾二脏为核心辨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符合临床实践活动,清养润肺方治疗肺脾气虚证CDBA和AC患儿均产生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肺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异病同治的内涵。
鞠海超[4](2021)在《5岁以下支气管哮喘患儿患病高危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深入了解并分析5岁以下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儿患病的高危因素,以期为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早期防范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01日~2020年6月30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内就诊的1000例5岁以下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同期选取于儿科门诊就诊的300例5岁以下的非哮喘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两组儿童的基本情况,对比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家庭情况、个人史、母亲孕期情况、居住环境及过敏原筛查结果等,利用二分类logistics分析哮喘患儿患病的高危因素。结果:(1)基本信息:哮喘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居住地等基本信息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家族史:哮喘组患儿的母亲吸烟史、湿疹家族史比例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内有父亲吸烟史、鼻炎家族史、哮喘家族史、食物药物过敏史的儿童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疾病信息:哮喘组患儿的过敏性鼻炎、百日咳和喘息史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内有湿疹/特异性皮炎、出生一年内腹泻/便秘和呼吸道感染史的儿童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饮食用药信息:哮喘组患儿的免疫调节剂和扑热息痛使用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内用盐量超出标准、抗生素使用和n-3(Ω-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摄入不足的儿童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母亲生育信息:哮喘组内母亲的胎次、产次、胎数及孕周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哮喘组内母亲的生产方式为顺产、哺乳方式为纯母乳的儿童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内母亲孕期体重增长>300g/周和早孕反应程度为中重度的儿童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过敏原检查阳性率:本次调查过程中对照组内有43名儿童接受了过敏原筛查,哮喘组内有348名儿童接受了过敏原筛查,哮喘组的吸入性过敏原检查阳性率和食物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67.24%和60.92%,均高于对照组的27.91%和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独立影响因素:顺产、纯母乳喂养、呼吸道感染史、父亲吸烟史、湿疹/特异性皮炎、抗生素使用、鼻炎家族史、哮喘家族史、母亲孕期体重增长、早孕反应和n-3 PUFAs摄入情况均为儿童哮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1.顺产和纯母乳喂养是5岁以下哮喘患儿患病的保护因素;2.呼吸道感染史、父亲吸烟史、湿疹/特异性皮炎史、抗生素使用、鼻炎家族史、哮喘家族史、母亲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早孕反应严重和n-3 PUFAs摄入不足是5岁以下哮喘患儿患病的危险因素。
龙旭蕾[5](2021)在《北京地区245例哮喘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哮喘儿童的中医体质特点,进一步探索哮喘发病的内因,根据体质指导日常生活以达到更好地防治疾病的目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2020年4月-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哮喘专病门诊的3-14岁哮喘儿童及东城区、密云区某两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哮喘儿童,共计245例。依据《儿童中医体质量表》对其患病前的身体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判定中医体质类型,通过描述性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对体质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132例哮喘儿童发病前的课业学习情况、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研究结果:在回收的245份3-14岁哮喘儿童中医体质问卷中,4份为无法判定体质的无效问卷,75例(30.6%)儿童呈单一体质,166例(67.8%)儿童呈兼夹复合体质。特禀质(163例,40.0%)、阴虚质(94例,23.1%)与阳热质(63例,15.5%)是哮喘儿童最常见的体质,且这三种体质在不同年龄段与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复合体质中最常见的特禀质+阴虚质、特禀质+阳热质与阳热质+阴虚质。通过132例哮喘儿童一般生活情况调查,发现目前无论是学龄前儿童还是学龄期儿童,普遍面临较大的课业学习、课外班的压力;在居住环境上,有部分孩子存在居处潮湿、接触宠物毛发以及接触烟草烟雾的情况。结论:本研究调查245例3-14岁哮喘儿童中医体质以特禀质、阴虚质与阳热质为多,其分布规律与既往文献所报道的有所不同。
程健国,邓学灵[6](2020)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水平,探讨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广宁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进行调查,评估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统计哮喘完全控制率;根据哮喘控制情况将患儿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采用自制临床资料调查表收集可能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数据,比较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患儿各因素差异,分析影响哮喘完全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例支气管哮喘儿童中完全控制组108例(72.00%)。哮喘家族史、过敏体质、家长吸烟史、治疗依从性、饲养宠物、合并过敏性鼻炎、近3个月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周摄入海鲜类食物≥3次、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与哮喘控制情况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OR=3.258,95%CI 1.234~6.725)、过敏体质(OR=2.872,95%CI 1.122~4.528)、家长吸烟史(OR=4.674, 95%CI 1.528~8.052)、治疗依从性差(OR=3.699, 95%CI 1.339~7.291)、饲养宠物(OR=3.274,95%CI 1.215~6.815)、合并过敏性鼻炎(OR=7.807,95%CI 2.407~13.952)、近3个月发生呼吸道感染(OR=4.591, 95%CI 1.304~7.683)、每周摄入海鲜类食物≥3次(OR=3.547, 95%CI 1.471~5.974)、家长对哮喘的认知程度差(OR=12.342,95%CI 4.459~25.773)是导致哮喘未完全控制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哮喘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巴达拉呼其其格[7](2020)在《扫日老-4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评价扫日老-4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2)进一步探讨扫日老-4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60例在本院儿科门诊诊断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当作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并依据随机法划分:治疗组(共30例),对照组(共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布地奈德(0.5mg)日两次雾化吸入+晚上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3-6周岁4mg;6周岁以上5mg);治疗组加煎服扫日老-4味汤(3-7周岁1.5~2.5g;7-14周岁2.0~3.3g)日两次口服;疗程为3周:观察治疗后第1周、2周、3周的症状及体征,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指标;两组间进行对比。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对蒙药扫日老-4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临床基本资料 在接受疾病的治疗之前,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患儿,在诸如年龄等资料上所具有的差异性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课题所采用的研究具有可行性。2.临床症状体征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症状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指标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PEF指标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P<0.05),并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患儿PEF指标有所提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4.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两组患儿此项指标均下降(P<0.05),并且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的患儿指标所出现的降低情况,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组间所具有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EOS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EOS指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联合扫日老-4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患儿肺功能,对人体所产生的伤害非常低,蒙西药联合使用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可提高其在临床中的使用比例。
丛德雨[8](2020)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方剂398首,将方剂明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对用药规律、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了398首方剂,涉及中药146味,统计分析得到使用频次超过100次的常用中药共计15个,常用药物组合共316条数据,包含中药15味,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方剂组方规则分析得到关联系数在0.02以上的药对共34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3~5味药的核心组合共8组。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获取8个新处方。结论:(1)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常用治法包括:宣肺平喘,燥湿化痰,降气止咳平喘,泻肺平喘,清热化痰,敛肺定喘,温肺化饮等。(2)高频次用药以宣肺平喘药、清热药、止咳化痰药为主。(3)处方药物按四气划分,主要以温性、寒性、平性药物居多;按五味划分,主要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按归经划分,主要以肺经、脾经、胃经为主。(4)治疗常用药物组合:以射干麻黄汤加减和定喘汤加减为主。(5)新处方思路应从“湿、痰、风、瘀、寒热错杂”等几个方面考虑。
李成刚[9](2020)在《儿童湿热哮喘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鼠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湿热哮喘大鼠模型与现代医学不同表型哮喘模型的相关性;2.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大鼠的疗效机制;3.探讨儿童湿热哮喘急性发作期与临床常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研究:1.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多因素联合干预,建立湿热哮喘大鼠模型。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内外湿双因素联合干预,建立单纯湿热证大鼠模型。以正常大鼠和卵清蛋白致敏激发的哮喘大鼠为对照,通过多种生物学检测评价模型;2.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加味茵陈蒿汤低、中、高剂量组。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检测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及IL-8、IL-17,血清HDL、LDL,血浆FIB,肺组织病理学,肺组织ROR-γtm RNA。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的疗效机制。临床研究:制定临床病例回顾分析表,对符合标准的病例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学描述,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探寻儿童湿热哮喘发病的微观辨证指标。结果:1.湿热哮喘模型较传统的“单纯OVA激发哮喘模型”的肺泡灌洗液中中细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内外湿”双因素建立的单纯湿热模型出现了明显的气道炎性反应;2.加味茵陈蒿汤可改善湿热哮喘模型大鼠的湿热证候和哮喘症状,上调HDL水平,下调LDL、HIB水平,改善气道炎症;可明显降低肺组织中RORγtm RNA的表达,下调IL-8、IL-17水平,下调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比例;3.湿热哮喘发病以男童居多,学龄前期儿童高发,住院患儿多处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湿热哮喘多发于秋季,冬季少发,与非湿热哮喘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病毒检测阳性对于区别是否是湿热哮喘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MP检测阳性多提示属湿热哮喘,较非湿热哮喘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道八项病原学检测初步提示湿热哮喘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4.WBC、L、M、N、EO、BASO、RDW-CV、PLT、PDW、CRP、NLR、PLR、ELR、ENR、EMR、NMR、MLR、K、Na、Cl、Ca、CO2、ALT、AST、ALP、UREA、β2MG、Ig E、CK-MB、LDH、ESR、GLU对于辅助诊断是否湿热哮喘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BLR、TP、TBIL、CREA升高对于辅助诊断是否湿热哮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的湿热哮喘大鼠模型可作为一种新型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模型;2.高脂饲料喂养+长期湿热环境暴露的“内外湿”联合干预可以导致大鼠出现明显的气道炎性浸润;3.加味茵陈蒿汤可以减弱肺组织中RORγtm RNA的表达,下调IL-8、IL-17水平,减轻气道中性粒细胞聚集,其治疗机制可能与Th17细胞通路有关;4.湿热哮喘与秋季发病、MP感染及RBC、HGB、BLR、TP、TBIL、CREA检测升高有一定相关性。
任丽辉[10](2020)在《健脾防哮膏在儿童哮喘临床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健脾防哮膏(自制)对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21例肺脾气虚证哮喘患儿按就诊的时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健脾防哮膏;对照组61例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疗程为3个月,随访3个月,搜集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控显率)、症候积分的改变、大气道PEF和FEV1的改善情况、小气道功能恢复情况、哮喘控制、患儿的生活质量状况等相关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治疗组控显率为71.67%,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控显率为44.26%,总有效率为81.97%,总有效率两组相当。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哮喘控制、呼吸道感染次数、生活质量等方面恢复情况良好,但治疗组的控显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次症证候积分、小气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达到完全控制(P<0.05)。结论:健脾防哮膏对儿童哮喘临床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二、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情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异病同治的阐述 |
1.1 异病同治的发展历程 |
1.2 历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
1.3 现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
1.4 异病同治的现代应用 |
1.5 异病同治的现代研究 |
1.6 异病同治的总结与展望 |
2. 支气管哮喘的阐述 |
2.1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
3. 变应性咳嗽的阐述 |
3.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
4. 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小结 |
5. 儿童变应性咳嗽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
5.1 资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合并用药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评定标准 |
3.5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情况 |
4.2 一般资料 |
4.3 疗效分析 |
4.4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袁斌教授运用清养润肺方治疗小儿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经验探讨 |
2.1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
2.2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经验 |
2.3 袁斌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 |
3. 立方分析 |
3.1 组方理论探讨 |
3.2 组方药物分析 |
3.3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说明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5岁以下支气管哮喘患儿患病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 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
1.1 基本信息分析 |
1.2 家族史比较 |
1.3 相关疾病信息比较 |
1.4 两组儿童的饮食用药信息比较 |
1.5 两组儿童母亲各项生育信息比较 |
1.6 两组儿童的过敏原检查阳性率比较 |
2.影响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讨论 |
1 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 |
2 儿童哮喘的诊断现状 |
3 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
3.1 呼吸道感染史 |
3.2 分娩方式 |
3.3 母乳喂养 |
3.4 父母吸烟史 |
3.5 湿疹或特异性皮炎 |
3.6 抗生素使用 |
3.7 鼻炎家族史 |
3.8 哮喘家族史 |
3.9 n-3 PUFAs |
3.10 其他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儿童哮喘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5)北京地区245例哮喘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体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内容 |
2.2 儿童中医体质量表的选择 |
2.3 儿童中医体质判定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 |
4.1 中医体质问卷回收情况 |
4.2 基本情况 |
4.3 体质分布情况 |
4.4 哮喘儿童一般生活情况研究 |
5 讨论 |
5.1 本研究纳入哮喘儿童居住地分布情况 |
5.2 性别与哮喘的关系 |
5.3 哮喘儿童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与分析 |
5.4 一般生活情况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调查方法 |
1.3.1 哮喘控制水平调查 |
1.3.2 临床资料收集 |
1.3.3 干预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哮喘控制情况 |
2.2 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7)扫日老-4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3.3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
3.4 安全性 |
3.5 研究整体评价 |
4 讨论 |
5 体会与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患儿信息及病情采集表1 |
附录3 粘贴辅助检查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病例纳入标准 |
2.2 病例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软件介绍 |
3.2 处方录入 |
3.3 数据分析过程 |
4 研究结果 |
4.1 药物频次统计 |
4.2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
4.3 组方规律 |
4.4 新方分析 |
5 讨论 |
5.1 中医学对儿童哮喘的认识 |
5.2 现代医学对儿童哮喘的认识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药物频次排序 |
致谢 |
论文着作 |
(9)儿童湿热哮喘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鼠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湿热哮喘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一般情况记录 |
2.4 麻醉及取材 |
2.5 血清HDL、LDL测定 |
2.6 血浆FIB测定 |
2.7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 |
2.8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 |
2.9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步骤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动物一般情况 |
3.2 血清HDL、LDL测定结果 |
3.3 血浆FIB测定结果 |
3.4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结果 |
3.5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现代哮喘鼠模型研究进展 |
4.2 人哮喘表型与动物哮喘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
4.3 中西医理论指导下的湿热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第2章 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大鼠的疗效验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1.4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制备 |
2.2 实验分组 |
2.3 给药方法 |
2.4 一般情况观察 |
2.5 麻醉及取材 |
2.6 血清HDL、LDL测定 |
2.7 血浆FIB测定 |
2.8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 |
2.9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动物一般情况 |
3.2 血清HDL、LDL测定结果 |
3.3 血浆FIB测定结果 |
3.4 BALF中 EOS、NEU比例测定结果 |
3.5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加味茵陈蒿汤立法依据及组成 |
4.2 加味茵陈蒿汤的实验研究进展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第3章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湿热哮喘相关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标本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肺泡灌洗液IL-8、IL-17 含量 |
2.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组织ROR-γtm RNA表达 |
3 结果 |
3.1 大鼠BALF中 IL-8、IL-17 含量的ELISA检测结果 |
3.2 大鼠肺组织ROR-γtm RNA表达结果 |
4 讨论 |
4.1 Th17 细胞相关机制与哮喘的相关性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第4章 儿童湿热型哮喘临床回顾性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病例分组 |
1.5 信息采集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哮喘患儿病例信息统计描述 |
3.2 湿热与非湿热哮喘患儿临床生化检测分析 |
3.3 哮喘患儿病原学检查情况 |
3.4 湿热哮喘患儿诊断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湿热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4.2 湿热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
4.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一儿童湿热型哮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综述二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实验图片 |
附录4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已发表论文 |
(10)健脾防哮膏在儿童哮喘临床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仪器及药物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 |
(二) 治疗 |
(三) 观察指标 |
(四)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
(五) 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 |
结果 |
一、病例 |
二、一般情况 |
(一) 一般资料 |
(二) 病程 |
(三) 哮喘控制水平 |
(四) 中医证候 |
(五) 气道功能 |
(六) 生活质量 |
三、治疗结果 |
(一) 综合临床疗效 |
(二) 证候积分 |
(三) 气道功能 |
(四) 哮喘生活质量情况 |
(五) 呼吸道感染次数 |
(六) 安全性 |
讨论 |
一、中医认识与研究 |
(一) 病因病机研究 |
(二) 治疗 |
二、西医学认识 |
(一) 病因 |
(二) 发病机制 |
(三) 治疗 |
三、方药分析 |
(一) 组方依据 |
(二) 对照组选药依据 |
四、结果分析 |
(一) 整体疗效分析 |
(二)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三) 肺功能分析 |
(四) 呼吸道感染次数分析 |
(五) 生活质量分析 |
五、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情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J]. 赵丹,潘悦,王珊珊. 中国现代医生, 2021(31)
- [2]维生素D3辅助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研究[J]. 栾军. 中国基层医药, 2021(10)
- [3]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D]. 彭珊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5岁以下支气管哮喘患儿患病高危因素分析[D]. 鞠海超. 青岛大学, 2021
- [5]北京地区245例哮喘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D]. 龙旭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控制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 程健国,邓学灵. 慢性病学杂志, 2020(08)
- [7]扫日老-4味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D]. 巴达拉呼其其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D]. 丛德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儿童湿热哮喘临床指标相关性及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模型鼠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D]. 李成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健脾防哮膏在儿童哮喘临床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D]. 任丽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