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杂剧的“本色”风格与成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娜[1](2021)在《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诗人杜甫凭借千古卓绝的诗歌成就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后代的文学艺术创作形成了持久深遂的影响,以其人及其诗歌为主要题材的戏曲作品在元明清三朝层见迭出。现存可考的以杜甫及其诗歌作品为主要题材的戏曲作品共有十部,其中包括五部明代杂剧,三部清代杂剧,两部清代传奇。明清杂剧作家常以杜甫的诗歌作品或杜甫生活的某个片段为本事对杜甫故事进行重新构建,传达了丰富且多元的思想内涵,其中,对杜甫《曲江二首》与《饮中八仙歌》的艺术演绎居多,杜甫曲江游春与浣花溪草堂生活最受作家青睐。清代两部传奇因有较长的体制篇幅,所以在构建杜甫故事时,情节内容更为丰富,基本囊括了杜甫一生重要的生活节点,颇具伦理道德教化色彩。明清戏曲文本中杜甫所呈现出的才子形象、忠臣形象、狂士形象以及隐士形象的个性特征,是文人戏曲家对历史上杜甫的另一维度的阐释,也是文人创作心态影响下的一种审美投射。明清杜甫题材戏曲呈现出了虚实相生的文本建构特征。明代杜甫题材戏曲注重艺术虚构,具有“尚虚”的创作倾向。清代杜甫题材戏曲更加重视历史真实,具有“尚实”的创作倾向。此外,明清杜甫题材戏曲语言经历了由俗渐雅的演变历程。明代杜甫题材戏曲语言从本色自然逐渐转变为诗化雅致,清代杜甫题材戏曲语言大体上表现为清丽典雅、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
田瑞[2](2020)在《元代音乐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元代独到的“蒙汉之合”;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同传统的农耕文明密切接触并相互作用,形成了元代独特的“农商之合”。蒙古族统治者虽然实施汉法,但为保护蒙古及色目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传统儒生不得不远离官场,或隐居消沉、或迫于生计,涌向曾为其“不屑”的社会阶层,客观上促成了元代特有的“士民之合”。元代音乐正是这些独特社会现象的客观反映,导致这一时期宫廷音乐为中原传统礼乐体系与蒙古族旧俗二者相互融合,导致这一时期音乐生产的主体为文人与乐人及消费主体为贵族商贾,导致这一时期戏曲音乐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本文聚焦于元代这一多民族、多宗教的时期,运用音乐社会学及艺术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将音乐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从文本与考古史料出发,以音乐生产活动为前提,研究该时期音乐经济发展现象,探究音乐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分析不同场所、生产方式主导下元代音乐生产与消费特征、非商业性和商业性特征。进一步概括该时期音乐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规律、缘由,并力图归纳音乐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寺院积极参与商业性音乐经济,音乐产品营销方式多样化,为元代社会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服务模式。另外,这一时期文人与乐人之间合作的经营创造,为戏曲音乐发展提供市场化的指导与推广。
程滢[3](2020)在《孟称舜戏曲评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称舜是晚明重要的戏曲家,不仅创作成就突出,而且其对元明杂剧的评点在明代戏曲评点中尤为独特。本文以“评点家—评点本”结合的视角,一方面以孟称舜为中心,在综合现有材料基础上多方面探讨其生平思想、文学活动、评点家与剧作家的双重身份;另一方面从《古今名剧合选》入手,梳理其评点数量和形态,探讨评点的内容,分析评点中所蕴含的戏曲思想,并结合明代戏曲环境对其评点进行评价。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绪论,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简要概述孟称舜以及戏曲评点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孟称舜戏曲评点综论。对评点主体孟称舜、评点对象《古今名剧合选》、评点形态及其批评功能进行分析。第二章,孟称舜戏曲评点内容探析。从作者、作品、方法三个角度,对创作主体、作品鉴赏、写作方法、文本校改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与研究。第三章,孟称舜评点的戏曲观念。孟称舜戏曲评点所体现的曲学思想,整体上以“传情”为审美倾向,在戏曲外在功能方面体现出情理并重之特点,在戏曲创作上崇尚本色当行,并坚持以元为尊的批评观念。第四章,孟称舜戏曲评点之评价。从评点与孟氏自身的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批评以及孟氏戏曲评点的价值三个角度,来评价孟称舜的戏曲评点。结语,对全文进行简要归纳。附录,辑录《古今名剧合选》中的评语,并梳理其他评点本中的同名剧目之评语。要之,全文以“孟称舜的戏曲评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评点主体孟称舜、评点内容和戏曲观念的分析研究,重新探讨孟称舜的文学史意义,并对孟称舜戏曲评点的价值和不足进行总结。
梁依霄[4](2020)在《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曹操形象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曹操是“三国”故事中颇受瞩目且争议性最大的人物之一,因其形象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而被史学界与文艺界广泛关注。一般认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是一个鲜明的“白脸奸臣”形象。然而,曹操在元明清杂剧传奇中并非单纯的脸谱化,而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本文以元明清时期34部涉及曹操形象的杂剧传奇作品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曹操形象的演变。本文第一章纵向梳理曹操形象的内涵在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演变轨迹,具体为从反面典型到正反两极、从极端表现到复杂融合、从正反两极再到反面典型的演变过程,实现了最终向反面典型的回归。第二章横向分析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艺术表现,从科介、台词、服饰、脚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具体为科介从刻板单一到形象多元,台词从通俗到文雅,服饰从单调到丰富与个性化,脚色从“末”到“净”、“丑”。第三章探讨了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原因与文化内涵。演变原因从政治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变迁、剧作家创作心态与受众审美倾向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内涵为正蜀伪魏的正统观念、因果报应思想、儒家礼制与等级观念。本文通过对曹操形象在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嬗变进行多维思考,希望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曹操以及曹操形象塑造提供一些启示。
冯娜[5](2020)在《王骥德曲论视域下的戏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骥德是明代着名曲学家,一部《曲律》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时他也是一位勤于实践的剧作家,早年着有多部戏曲作品,但除了传奇《题红记》和杂剧《男王后》外,其余惜已失传。鉴于王骥德的戏曲创作尚无专文研究,而他本人又是着名的曲学家,本文拟以王骥德的曲论为参照系,深入探讨他在戏曲创作方面的得失及成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关注的是王骥德剧作的题材选择与艺术构思方面的问题,着重于艺术构思中虚实关系的探讨。在辨析王氏“出之贵实”、“用之贵虚”曲学命题的基础上,结合王骥德的剧作,具体分析王氏在剧作选材与艺术构思方面的特征。第二章是关于王骥德剧作思想特征方面的研究,王氏剧作中包含“言情”的思想,这从他的剧作《题红记》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相思之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之情以及对功名仕宦之情的追求中可以看出。同时,王氏剧作中也含有风化的思想,这从其剧作中的“姻缘天定”思想可以看出。王氏剧作中言情与教化的思想与其戏曲功能论中的言情论与教化论是一致的。第三章着重从王骥德戏曲人物论的角度对其剧作中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王氏在其剧作中塑造了诸如书生形象、宫女形象等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多生动鲜明。剧作中对人物塑造的尝试也为王骥德戏曲人物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对明末孟称舜、清初李渔的戏曲人物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四章是关于王骥德剧作语言风格的研究,王骥德提倡的是雅俗共赏的曲词风格,而在他早期的剧作《题红记》中却出现了语言过于文雅的弊病。这与当时曲坛盛行的时文风及王骥德个人的审美趣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钱成[6](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提出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龚雅哲[7](2019)在《自得与本色 ——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色”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色”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经历了从哲学到文艺批评的转变,它既指创作者的“专业”的手法与身份、也指诗歌或词曲的“正宗”的地位,又指作品语言风格上的平淡朴素,但以上这些都是从文体特性方面上对“本色”范畴做的规定,主要指文学体裁固有的审美特征。而在明代心学语境的影响之下,主体意识高扬,表现出强烈的自由人格与生命精神,在此语境之下,心学文论家对“本色”范畴作出了意义的转化,他们并不是单方面的追求文章观念的独创性,而是主张自我的真精神在作品中得到真实无妄的表现,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张将学问与创作主体的生命体验融会贯通,而从自家体贴出来的学问为自得之学,发为文章则为本色之文。本论文分为六大部分,绪论及五章。绪论部分,对已有的“本色”美学范畴的研究从四个视角做出了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心学语境下的“本色”思想做出研究。第一章对“本色”美学范畴进行了历史的考察,从“本色”范畴切入,对其词源本义、哲学涵义进行探源,及对本色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内涵进行分析;之后对“本色”思想在魏晋六朝与“辨体”思潮中的体现、唐宋元时期的“破体”与“本色”当行说进行研究。第二章从明代心学语境出发,对“本色”美学范畴的时代精神进行研究,首先对明代心学语境之下的主体意识进行研究,之后从狂侠、狂禅的角度对明代心学文论家的生命精神进行研究,展现心学文论家“真吾”的生命真精神与个体精神高度的自由状态。第三章则分析明代心学文论家在“真吾”本色生命的体验之下对“自得之学”学术旨趣的追求,对“自得说”的理论内涵进行研究分析;紧接着对“自得”与“本色”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强调心学语境之下的“本色”之文不是规定的,生命体验与学问是相通融的,创作主体的修养融汇为生命体验,从而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显现为自得之学,流通于文章,显现为本色之文。第四章探讨心学语境之下的“本色”美学范畴在文艺上的具体体现,从创作心态、创作内容、审美理想、创作范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强调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范畴不是在人的自觉意识处获得的具体的形式,而是生命鼓荡的一种表现与冲动,且“本色”美学范畴主张诚于我,抒发具有真情实感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片面地从文学情辞上标新立异,即使是强调独创性,也不是强而为之,也是从主体性灵深处流露出来的样子。第五章则从审美范式的角度分析了“本色”美学范畴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其次探讨了“本色”美学范畴的对于现代文论发展的意义。
宋瑞瑞[8](2019)在《“本色”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状分析与研究 ——以“人音版”中小学教材为例》文中提出当下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充斥着大量西方化的内容,中小学学生对教材里的中国戏曲、曲艺等中国古典音乐兴致缺缺。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本色”音乐的内容融入中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因此,分析当下形式,探索“本色”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现状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人音版”中小学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人访谈、文本比较的方法,对中小学教材里“本色”音乐的曲目、理论知识、与器乐教学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就中国“本色”音乐缺失问题进行了阐述,强调了中国“本色”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优越性与可行性及从多方面对中国“本色”音乐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提出建议,为改善中国“本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思路和价值。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对“本色”思想及“本色”音乐的阐述。具体包括徐渭与“本色”思想的形成与其在声律宫调、语言表达和剧词内容上的“本色”思想的表现,以此阐明“本色”、“本色”音乐与传统音乐等核心概念。第二章对人音版中小学教材里的中外曲目、中外理论知识、中外器乐教学等进行对比分析,管窥中国“本色”音乐在中小学教育里缺失的问题。第三章探讨中国“本色”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进一步论证中国“本色”教育的必要性。第四章是对中国“本色”音乐教育的实践与发展的论述,指明“本色”音乐课程应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提高学校教师的“本色”音乐素养,唤醒各界对“本色”音乐教育的支持,为提高我国“本色”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结语部分重申了中国“本色”音乐的丢失及“本色”音乐教育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李天[9](2019)在《明清之际传奇诗性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古老同时也最具深远影响的文学样式,作为数千年的核心文体和经典范式为中国文学确立了延续至今的诗化审美和抒情传统,在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体系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普遍具有“诗性”特征。戏曲综合中国传统文学、音乐、歌舞等艺术之大成于一身,具有鲜明且深刻的诗性特征。作为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学、艺术样式戏曲崛起并兴盛于近古时期,尤其在明清时期发展得最为鼎盛,而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戏曲样式便是明清传奇。明清传奇上承杂剧、南戏,下启“花部”诸腔,以高度的文人化、文学化、规范化、体系化为主要特征,在文学、美学和思想方面都取得了极高成就。“明清之际”是传奇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传奇戏曲所具有的鲜明且多样的诗性特征既包括所有古典戏曲诗性特征的共性,同时又不乏独属于其时代的特性。本论文在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的前提下,对古典戏曲、明清传奇、戏曲诗性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明嘉靖朝中后期至清康熙朝中前期较具代表性的近80种传奇作品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基本概念,梳理传奇发展历史,说明诗性与古典戏曲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诗性特征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深入探索:就文体规范而言,传奇作为“曲”具有先天的韵语属性与诗歌特质,明清之际是传奇文体嬗变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曲律与文辞的权衡作为一项重要命题始终受到古代诗学的影响,而在基本确立于此时的传奇体制结构中题目、开场等内容更直接体现了对于诗体的吸收;就艺术表现而言,明清之际的传奇戏曲在人物刻画与氛围营造上富于诗意,在语言表达与修辞运用方面较为诗化,“诗”以各种形式介入、推动情节亦十分突出;在审美意蕴上,明清之际的传奇戏曲继承、发展了以诗为核心的中国古典文学悠久的抒情性审美传统,在对“向雅”与“趋俗”的协调中彰显出强烈的文人化审美追求。而促成明清之际传奇上述诗性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复杂且多元的,就社会历史文化而言明代中晚期深刻的社会历史变迁、文人群体的视角下移及紧随其后的“明清易代”等都对此多有影响,就文学艺术自身而言元曲等前代曲体文学积累下的经验、传统以及明清文坛自身的时代特性等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余星星[10](2019)在《高中语文戏曲文本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戏曲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综合性艺术样式,无论是在文本样式、呈现形态等文本层面,还是在民族文化认同、审美移情、道德教化等精神层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尽管戏曲已然登上了高中语文的大雅之堂,但显而易见的是,它在整个文体教学生态中所处的位置何其尴尬、何其边缘。这与历版语文教材中的戏曲选篇数量较少且单一,教师与学生都不重视戏曲文本学习密切相关。在现今戏曲教学中,教师存在以高考为纲轻视戏曲教学、因文体不清导致教法失当、戏曲素养缺失致使审美遗憾,以及因课时紧凑无暇授受戏曲这四类主要问题;学生在多样文化冲击下对戏曲少有兴趣,又或因学业繁重无心于戏曲、有兴趣的又因为戏曲选篇有限而余趣未足。在这三重困境中,戏曲教学要实现突围应从转变各方观念入手,提高教育部门的重视力度、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后,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中,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一是基础先行,建戏曲知识框架;二是含英咀华,品戏曲语言之美;三是澄怀味象,察曲文人物之奇;四是以意逆志,悟戏文情志之贵。
二、元杂剧的“本色”风格与成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杂剧的“本色”风格与成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一章 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的故事类型与思想旨趣 |
第一节 杜甫题材戏曲作品考索 |
一、金元时期 |
二、明代 |
三、清代 |
第二节 明清杜甫题材杂剧 |
一、曲江游春题材 |
二、饮中八仙题材 |
三、浣花溪题材 |
第三节 清代杜甫题材传奇 |
一、《诗中圣》:褒扬忠孝,意主惩劝 |
二、《一斛珠》:情之外壳,理之内核 |
第二章 明清戏曲中的杜甫形象与文人心态 |
第一节 才子形象与两重心态 |
一、才子形象:文韬武略,怀才不遇 |
二、两重心态:尊杜情结与补恨心态 |
第二节 忠臣形象与教化心态 |
一、忠臣形象:忧国忧民,直言敢谏 |
二、教化心态:以忠君爱国教化万民 |
第三节 狂士形象与抒愤心态 |
一、狂士形象:嗜酒疏狂,愤世嫉俗 |
二、抒愤心态:借杜甫之狂抒己之愤 |
第四节 隐士形象与隐逸心态 |
一、隐士形象:淡泊名利,坚决归隐 |
二、隐逸心态:秉持儒家的无道则隐 |
第三章 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的情节建构与语言风格 |
第一节 情节建构的虚实转换 |
一、“尚虚”倾向:事贵翻空 |
二、“尚实”倾向:征实尚史 |
第二节 语言风格的雅俗嬗变 |
一、明代:从本色自然到诗化雅致 |
二、清代:清丽典雅,含蓄蕴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元代音乐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前人研究成果 |
1.关于音乐经济研究现状 |
2.元代宫廷音乐研究概述 |
3.元代世俗音乐研究概述 |
4.元代音乐机构与制度研究概述 |
5.元代音乐宫调与乐谱研究概述 |
6.元代乐器与组合研究概述 |
一、元代非商业行为音乐生产与消费 |
(一)非商业行为的音乐生产者 |
1.宫廷职业乐人 |
2.隶属地方州府在籍乐人 |
3.宗教活动者 |
4.文人 |
5.私家乐人 |
(二)生产与消费的场所、方式、目的、成本 |
1.皇室王廷主导下音乐生产与消费 |
2.州府所辖下音乐生产与消费 |
3.宗教活动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
4.民俗活动的音乐生产与消费 |
5.私家蓄伎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
6.文人之间雅集行为 |
(三)非商业音乐生产与消费的主要产品类型 |
1.宫廷雅乐 |
2.宫廷燕乐 |
3.州府应差之乐 |
4.文人之散曲、琴乐 |
二、元代商业行为音乐生产与消费 |
(一)商业行为的音乐生产者 |
1.宫廷音乐机构所辖乐人 |
2.州府所辖的在籍乐人 |
3.勾栏棚园乐人 |
4.冲州撞府路岐人 |
5.青楼妓馆乐人 |
6.文人从业者 |
(二)生产与消费的场所、方式、目的、成本 |
1.勾栏棚园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
2.茶馆酒肆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
3.青楼妓馆中音乐生产与消费 |
4.宫廷及地方州府的音乐生产与消费 |
5.神庙戏台场所的音乐生产与消费 |
6.寺院、道观音乐生产与消费 |
7.富庶之家、庭园及河边画舫等场所音乐生产与消费 |
(三)商业行为音乐生产与消费的主要产品类型 |
1.歌曲类 |
2.说唱类 |
3.戏剧、戏曲类 |
4.词曲类 |
5.杂耍类 |
6.器乐类 |
三、元代音乐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特征 |
(一)寺院参与商业性音乐经济行为 |
(二)文人、乐人合作艺术创作面向市场化 |
(三)音乐产品营销方式的多样化 |
(四)戏曲产品类型在音乐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孟称舜戏曲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孟称舜戏曲评点综论 |
第一节 评点主体:孟称舜 |
一、“方正之士”与“有情之人” |
二、“众体兼备”的多面手 |
三、“创作者”与“评点者”的双重身份 |
第二节 评点对象:《古今名剧合选》 |
一、《古今名剧合选》之编选情况 |
二、《古今名剧合选》之着录与版本 |
三、《古今名剧合选》之作家与剧目 |
第三节 评点的数量和形态 |
一、评点数量 |
二、评点形态 |
第二章 孟称舜戏曲评点内容探析 |
第一节 创作主体论 |
一、生平考订与介绍 |
二、创作背景的考察 |
三、风格分析与比较 |
四、作家评论 |
第二节 作品的解读 |
一、人物形象 |
二、曲词宾白 |
三、作品风格及音律 |
四、作品评论 |
第三节 论作文之法 |
一、人物塑造 |
二、结构布局 |
三、关目设计 |
第四节 文本的校改 |
一、评点中的版本考辨 |
二、剧目的改订情况 |
三、改订原因及标准 |
第三章 孟称舜评点的戏曲观念 |
第一节 以“传情”为核心 |
一、“传情”与选剧标准 |
二、“传情”与戏曲风格 |
三、“妙在叙事中绘出情景” |
第二节 情理并重 |
一、对“主情说”的推崇 |
二、对戏曲“教化”功用的认同 |
三、“情”与“理”的统一 |
第三节 崇尚本色当行 |
一、创作者:“化其身为曲中之人” |
二、重视作品的真实性 |
三、创作效果:案头场上双美 |
第四节 以元为尊 |
一、“美逊于元”的成因 |
二、“美逊于元”之具体表现 |
三、“今人不及古人,气味厚薄不同” |
第四章 孟称舜戏曲评点之评价 |
第一节 孟称舜评点与其戏曲创作 |
一、对情理关系的思考 |
二、向元杂剧模仿与回归 |
三、创作风格与技巧 |
第二节 评点与戏曲理论批评 |
一、对杂剧评点的推动 |
二、对明代曲坛的回应 |
三、与清代戏曲家李渔的共鸣 |
第三节 孟氏戏曲评点的价值 |
一、文本价值 |
二、传播价值 |
三、社会文化批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古今名剧合选》评语辑录 |
附录2 :《古今名剧合选》与同名剧目评点本评语之梳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曹操形象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内涵演变的轨迹 |
第一节 元代:从反面典型到正反两极 |
第二节 明代:从极端表现到复杂融合 |
第三节 清代:从正反两极到反面典型 |
第二章 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曹操科介:从刻板单一到形象多元 |
第二节 曹操台词:从通俗到文雅 |
第三节 曹操服饰:从单调到丰富与个性化 |
第四节 曹操脚色:从“末”到“净”、“丑” |
第三章 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原因与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原因 |
第二节 元明清杂剧传奇中曹操形象演变的文化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王骥德曲论视域下的戏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王骥德的戏曲创作与研究意义 |
二、王骥德着作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王骥德剧作的题材选择与艺术构思 |
第一节 “出之贵实”:王骥德剧作的题材选择 |
一、“出之贵实”的内涵 |
二、《题红记》的题材流变 |
三、《男王后》的题材流变 |
第二节 “用之贵虚”:王骥德剧作的艺术构思 |
一、“用之贵虚”的内涵 |
二、《题红记》的关目设置 |
三、《男王后》的章法布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王骥德剧作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王骥德的言情论与戏曲创作 |
一、王骥德的言情论 |
二、《题红记》中“情”的内涵 |
三、《男王后》的情欲书写 |
第二节 王骥德的戏曲教化论与戏曲创作 |
一、王骥德的戏曲教化论 |
二、《题红记》中的姻缘前定思想 |
三、《男王后》中的教化思想 |
第三节 王骥德剧作思想特征与其理论的一致性 |
一、时代思潮的浸染 |
二、传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王骥德剧作的人物塑造 |
第一节 王骥德的人物塑造论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
一、书生形象 |
二、宫女形象 |
三、帝王形象 |
第三节 细致传神的心理刻画 |
一、女性心理 |
二、男性心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王骥德剧作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王骥德的戏曲语言论 |
一、曲词论 |
二、宾白论 |
第二节 王骥德剧作的语言风格 |
一、《题红记》清丽典雅的语言风格 |
二、《男王后》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
第三节 王骥德剧作语言风格的成因 |
一、时代风气与个人审美趣尚 |
二、曲词审美观念的演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自得与本色 ——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本色”范畴的历史考察 |
1.1 释“本色” |
1.1.1 “本色”之词意探源 |
1.1.2 “本色”之哲学探源 |
1.1.3 “本色”之进入文学批评领域 |
1.2 魏晋六朝的文学辨体思潮与“本色”论 |
1.2.1 “辨体”的概念界定与文化渊源 |
1.2.2 文学自觉与魏晋六朝的“辨体”思潮 |
1.2.3 《文心雕龙》的诗学辨体理论 |
1.3 唐末以来的“破体”现象与“本色”当行说 |
1.3.1 唐代:韩愈的破体—“以文为诗” |
1.3.2 宋代:“诗与文”“文与词”的当行“本色”论 |
1.3.3 元代:诗文词与曲的当行本色论 |
第二章 明代“本色”范畴的时代精神 |
2.1 主体意识的高扬 |
2.2 生命精神的畅遂 |
2.2.1 狂侠 |
2.2.2 狂禅 |
第三章 “学贵自得”的学术旨趣 |
3.1 文从道中流出 |
3.2 学贵自得 |
3.2.1 “自得说”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
3.2.2 “自得”与“本色” |
第四章 明代“本色”美学范畴的艺术观 |
4.1 “无意为文”的创作心态 |
4.2 “率情尚真,自出机杼”的创作内容 |
4.2.1 唐顺之:“本色论” |
4.2.2 李贽:“自然为美” |
4.2.3 袁宏道:“性灵说” |
4.2.4 徐渭:“尚真任情” |
4.3 宜俗宜雅的审美理想 |
4.4 “无法中有法”的创作范式 |
第五章 明代心学“本色”论的价值与现代意义转化 |
5.1 “本色”美学范畴的价值与局限 |
5.2 “本色”美学范畴的现代意义转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本色”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状分析与研究 ——以“人音版”中小学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一、“本色”思想的来源及“本色”音乐 |
(一)徐渭与“本色”思想的形成 |
(二)徐渭“本色”思想的表现 |
(三)“本色”音乐与传统音乐 |
1.“本色”与“本色”音乐 |
2.传统音乐与“本色”音乐 |
二、“本色”音乐在教材的现状与不足 |
(一)人音版中小学教材的分析 |
1.中小学教材中外曲目统计 |
2.中小学教材中外理论知识汇总 |
3.中小学教材中外器乐教学归纳 |
4.其他相关的音乐知识汇总 |
(二)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
1.曲目分配不均匀 |
2.内容选择的不足 |
3.中国“本色”音乐丢失的问题 |
三、中国“本色”音乐实施的必要性 |
(一)“本色”音乐的优越性 |
(二)中国“本色”音乐的重要性 |
(三)中国“本色”音乐的可行性 |
四、中国“本色”音乐的建议与措施 |
(一)增加学校音乐课程的“本色”内容 |
(二)提高教师的“本色”音乐素养 |
(三)唤醒各界对“本色”音乐教育的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明清之际传奇诗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第二章 明清之际传奇诗性特征基本问题界说 |
2.1 概念界定 |
2.2 明清传奇发展史 |
2.3 诗性与古典戏曲关系 |
第三章 明清之际传奇诗性特征详析 |
3.1 文体规范上的诗性特征 |
3.1.1 “曲”的韵语属性与诗歌特质 |
3.1.2 传奇文体嬗变过程中的律、辞权衡 |
3.1.3 传奇体制结构中对诗体的吸收 |
3.2 艺术表现上的诗性特征 |
3.2.1 诗意的人物刻画与氛围营造 |
3.2.2 “诗”对情节的介入与推动 |
3.2.3 诗化的语言表达与修辞运用 |
3.3 审美意蕴上的诗性特征 |
3.3.1 “诗以言志”的抒情性审美传统 |
3.3.2 雅俗协调的文人化审美追求 |
第四章 明清之际传奇诗性特征的成因 |
4.1 社会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 |
4.1.1 明中晚期的社会变迁 |
4.1.2 文人群体的视角下移 |
4.1.3 明清易代的全新冲击 |
4.2 文学艺术自身的积累与发展 |
4.2.1 元曲时期的经验积累 |
4.2.2 明清文坛的时代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10)高中语文戏曲文本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戏曲的概念界定与教学价值 |
(一)何为戏曲 |
1.戏曲的本体 |
2.戏曲的指义流变 |
3.戏曲的特点 |
(二)戏曲的教学价值 |
1.雅俗相生,树语言之典范 |
2.怡情审美,味世间之万象 |
3.传世木铎,扬文化之荟萃 |
二、高中语文戏曲文本选编概况 |
(一)进入语文课本以来的戏曲选文概况 |
1.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戏曲选文沿革 |
2.“一纲多本”下的高中语文教材戏曲选文概况 |
(二)高中语文戏曲选文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1.选篇较少,教师选教范围窄 |
2.编排失衡,内容结构不系统 |
3.只重典范,时代气息不厚重 |
三、高中语文戏曲文本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师戏曲文本教学情况分析 |
1.让步高考,冷落戏曲 |
2.文体不清,教法失当 |
3.素养不足,审美缺失 |
4.课时紧凑,无暇授课 |
(二)学生戏曲文学接受情况分析 |
1.文化冲击,兴趣缺乏 |
2.学业繁重,无心顾及 |
3.选篇有限,余趣未足 |
四、高中语文戏曲文本教学策略探讨 |
(一)转换观念,迫在眉睫 |
1.上行下效——加大推广力度 |
2.终身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
3.磨揉迁革——激发学生兴趣 |
(二)条析策略,使趋于善 |
1.基础先行——建戏曲知识框架 |
2.含英咀华——品戏曲语言之美 |
3.澄怀味象——赏曲文人物之奇 |
4.以意逆志——悟戏文情志之贵 |
五、《窦娥冤》的影响、文本特点与教学设计 |
(一)《窦娥冤》在文学史及高中语文戏曲选文的位置 |
1.《窦娥冤》之于中国文学史的位置 |
2.《窦娥冤》之于高中语文选文的位置 |
(二)《窦娥冤》的文本特色 |
1.《窦娥冤》的艺术特色 |
2.《窦娥冤》的主题分析 |
(三)《窦娥冤》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语文戏曲教学教师施教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中语文戏曲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四、元杂剧的“本色”风格与成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杜甫题材戏曲研究[D]. 李金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元代音乐经济研究[D]. 田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孟称舜戏曲评点研究[D]. 程滢. 广西大学, 2020(07)
- [4]元明清杂剧传奇中的曹操形象演变研究[D]. 梁依霄.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王骥德曲论视域下的戏曲创作研究[D]. 冯娜.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7]自得与本色 ——心学语境下的本色美学思想研究[D]. 龚雅哲. 山西大学, 2019(01)
- [8]“本色”思想在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状分析与研究 ——以“人音版”中小学教材为例[D]. 宋瑞瑞. 温州大学, 2019(01)
- [9]明清之际传奇诗性特征研究[D]. 李天. 延边大学, 2019(01)
- [10]高中语文戏曲文本教学研究[D]. 余星星.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