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论文文献综述)
侍建国[1](2021)在《从《切韵序》《音辞篇》看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观》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比较《切韵序》和《音辞篇》关于南北韵部和声母的差异,对《切韵》性质提出另一种看法:它反映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理念,所依据的是隋朝被认可的文人"读书音"。陆、颜在这个框架内对南北古今的语音差异采取了"析异不判同"的原则:一方面指摘这些差异与"正音"不合,以彰显"正音"具有"剖析毫厘,分别黍累"的析异功能;另一方面对体现音类混并的时音变异,陆、颜并不看重。
李姣雷[2](2020)在《湘西乡话遇摄的语音层次——兼论乡话日、疑、匣、影、云母读自成音节的现象》文中提出乡话遇摄的模、鱼、虞三韵今读都比较复杂,文章以沅陵清水坪乡话为例分析了遇摄的语音层次。文章主要通过音类分合、平行演变、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则等来判断不同音类的关系,得出:模、鱼、虞三韵今读都有三个层次,鱼虞韵最早的层次是不混的,受外方言影响出现了两个相混层。乡话部分方言点的日、疑、匣、影和云母有读自成音节的现象,这是主元音脱落形成的。
马德强[3](2020)在《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学界对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性质的认识有分歧,存在多种意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南朝后期的金陵语音不会是洛阳旧音的翻版,也非单纯的江东方言,而应是南渡北语和江东方言长期接触形成的新通语系统。当前对南朝金陵语音的探讨主观猜测成分较重,发掘具体的语音事实应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曾婷婷[4](2020)在《辽图本《诗韵辑要》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韵辑要》是明中叶王稺登所撰的一本复合型韵书,全书以直音字注音为主要注音方式。本文利用直音字系联法、内部分析法、罗常培“第一条例”归纳法、音系类比法和透视分析法进行研究,整理出该书的语音系统并构拟了音值,也比较了与《同文备考》及现代的苏州话、昆山话的异同。全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诗韵辑要》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考证、成书时间和版本、研究方法和思路等问题。第二章主要是声母问题。《诗韵辑要》有35个声母,其中有三组塞擦音和擦音,即知二庄合流的[ts][tsh][s]、知三章合流的[(?)][(?)][(?)]、精组和少量庄组合流的[ts][tsh][s]。另外奉母独立,少量匣喻母字合流,部分疑母读入喻母;部分喻母,疑母读入影母;保留全浊声母但部分发生清化。第三章主要是韵母问题。全书共有70个韵母,阴声韵部分,鱼虞合并,部分微韵、齐韵、灰韵和支韵合流,流摄侯尤两韵的唇音字读入虞韵,效摄一分为二,麻韵牙喉音开口二等字部分没有[i]介音。阳声韵部分,部分真文相混、先元相混,桓韵与山删韵合口字相混,东冬韵合并,江阳韵混同,鼻音韵尾[-m][-n][-(?)]。相混入声韵尾[-p][-t[-k]相混。另外还简要介绍了该书的声调情况,主要是少量全浊上声字变去声。第四章对比了《诗韵辑要》和《同文备考》及现代的苏州话、昆山话音系的异同,发现四者都保留全浊声母,都有泥娘母读入疑母,中古精组字还是[ts]组声母的主要来源,都有浊上变去现象。但《诗韵辑要》奉母、禅母、船母都独立,其他三者奉微合流、禅船合流归入日母。四者间还有更多交叉的差异。
郑超群[5](2019)在《近代以来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题利用方言韵书、传教士文献及现代方言材料,选取吴、闽方言12个代表点,分析了吴、闽方言的韵尾演变,并作了理论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梳理近代以来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历时演变,总结了现代吴、闽方言[-m/-p]、[-n/-t]、[-?/-k]、[-?]尾以及鼻化韵的中古来源,并分析了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非入声韵的衍化。其中现代方言的阳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中古阳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阴声韵”“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阳声韵”“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鼻化韵”三种情况,我们认为,这些衍化与韵尾的脱落、语音底层、受鼻音声母的同化有关。现代方言的入声韵与中古非入声韵的衍化,主要有“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变”两种情况,其中“入声舒化”是入声韵尾脱落,与阴声韵混并的结果,而“舒声促变”与轻声、构词、词的形态、词性、继承上古或中古入声读音有关系。2.从“韵尾保留程度”“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关系”“韵尾演变类型”等三方面总结了吴、闽方言韵尾演变的规律。其中演变类型可分为“韵尾三分型”“韵尾一分型”这两大类。属第一类的是闽南方言的文读层;属第二类的是闽东、闽北方言、吴方言以及闽南方言的白读层,这可能与汉语与非汉语的接触有关。3.探讨了韵尾消变的原因及例外。韵尾消变的原因分内外两个因素,从内因来看,韵尾演变涉及了语音内部的各要素,特别是与主元音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主元音低、开口度大,韵尾较易发生变化,甚至消失。当然,声母、韵尾自身特性、音系的自我调整也会对韵尾演变产生影响。从外因来看,语言(方言)间的接触、权威方言的影响等会使韵尾发生变化。此外,我们还对现代吴、闽方言中存在的[-m/-p]、[-n/-t]、[-?/-k]韵尾互变的特字进行了分析,认为韵尾互变的原因有“异化”“同化”“类化”“训读”“另有来源”等。4.参考陈渊泉(1973)的研究,分析了吴、闽方言的韵尾演变层次。我们认为,闽南方言的文读是处于存古期,多保留中古的[-m/-p]、[-n/-t]、[-?/-k]韵尾,但现代汕头闽南方言有[-m/-p]、[-?/-k]韵尾,[-n/-t]尾经历了向[-?/-k]尾合并的阶段。而闽东、闽北、吴语以及闽南方言的白读,它们的韵尾演变经历了合并、脱落的阶段。5.从词汇扩散、语言接触角度对韵尾演变作了理论分析。文章用扩散理论重点分析了上海方言和潮汕方言的韵尾演变。我们穷尽式地整理了《上海方言习惯用语集》中[-n]和[-?]、[-k]和[-?]的使用情况,发现有诸多相同音韵地位的字、词,甚至同一个字词存在不同韵尾的两读。我们认为这体现了“前鼻音向后鼻音的演变”“入声韵尾[-k]和[-?]的合并”这两个音变的进行。而[-n/-t]尾的消失在汕头方言中是一种历时的演变,它首先发生在低元音韵母[a]类元音后,后扩及高元音[i]、[u]等韵母,以词汇扩散的方式进行。而这种历时的演变在现代潮汕地区不同的方言点仍可看出,这是历时的语音变化在共时上的体现。语音(方言)的接触对韵尾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方言接触使得韵尾演变显示出区域特征。我们重点分析了闽北方言区与浙南吴语区、北部吴语区与官话方言区,以及莆仙方言区与闽东方言、闽南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接触演变。其中闽北方言区因地域上与浙南吴语区毗邻,其韵尾演变受到了南部吴语的影响。当然,这两个片区在韵尾演变上表现出的相似性,也为学界广泛讨论的“吴闽关系说”提供了一些可供研究或参考的材料。而北部吴语靠近官话区,其韵尾演变多受官话方言影响。莆仙方言最初与闽南话同出一源,在早期可能也有三套韵尾及鼻化韵,但到了宋代,由于兴化军的建立,促使莆仙话脱离闽南泉州的行政管辖,而更多地接受了闽东方言的影响,在韵尾上就表现为将辅音韵尾简化为[-?]和[-?]尾。
程朝[6](2019)在《吴语松阳玉岩方言语音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南部吴语松阳玉岩方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语音、词汇等特征与周边方言的地理比较等方面。文章在实地田野调查和前人研究基础上,详细考察了松阳玉岩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特征。松阳玉岩方言属于吴语处衢片,共有28个声母(含零声母)、59个韵母(含自成音节的[m]、[n])和8个声调。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律较为整齐(本文以两字组连读变调表呈现),调类合流现象突出。文白异读不多,呈零星分布。儿缀小称音丰富,但指小义并不明确,一般表示喜爱、亲昵的意思,尤其表现在亲属称谓上。本文所列同音字表反映了松阳玉岩方言语音面貌。此外,文章还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比较,从声、韵、调和特字音等方面对松阳玉岩方言的音韵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反映了松阳玉岩方言语音的存古性特征和历时演变规律。本文还对松阳玉岩方言的词汇进行了调查和归纳,并将其与周边方言进行地理比较,考察了方言接触和行政地理分布对方言演变和发展的影响,从而较为全面地展现出独特的松阳玉岩方言面貌。南部吴语是较为复杂的区域方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呈现了“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的现象。本文立足于松阳玉岩方言的本体研究,揭示其语音、词汇等方面的特征,并考察影响这些特征的因素。
郑伟[7](2015)在《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以吴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方言语音史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吴语为例,具体说明汉语方音史研究应该注意的若干理论与方法。文章认为,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语言层次、词汇扩散和语言类型学。词汇扩散强调音变的基本单位是词汇,层次理论涉及内部演化和外部接触等不同的演变方式。文白异读只是个相对的概念,白读音是口语音,但文读音既可以是读书音,也可以是口语音,它和音变单位、音变方式均有密切关系。类型学的历时蕴含理论为方言语音史提供了科学的视角和演绎的方法。比较方法、结构分析法分别强调从共时平面的地理分布和音类分布获取历史演变的信息,文献考证法则为共时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施俊[8](2014)在《论南部吴语支脂之韵的读音层次》文中提出本文讨论南部吴语上丽、瓯江及婺州三片支脂之韵的读音层次,指出上丽片支韵有五个层次。除上丽片开化、江山、广丰及玉山部分方言点有支韵Ⅳ层读音外,瓯江和婺州片各方言有支韵Ⅰ层、Ⅱ层、Ⅲ层、Ⅴ层(文)这四个层次。其中支韵Ⅰ层与歌韵读音相同,是上古音的遗留。支韵Ⅱ层与咍灰韵合流。支韵Ⅲ层在上丽和瓯江片方言中有较多的读音变体,前者主要表现在高元音i后裂化为ie而形成的读音对立,后者主要体现在高元音i在不同声母组下的读音变体,其中一个变体为i前裂化ei,这是两片方言相区别的重要创新音变之一。文章指出南部吴语支韵的ie或ei不是反映《切韵》时期与脂之韵相区别的古老读音。支韵Ⅴ层是文读层读音。最后,文章还讨论了高元音裂化形成的读音对立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文白读以及能否从某些层次中发现方言音系格局的本来面目等问题。
张薇[9](2014)在《高淳方言语音研究》文中认为高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端、苏皖交界处,内部方言情况复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此前学界对高淳方言的研究侧重对县城淳溪镇方言的共时描写,历史演变的探讨较少,对高淳方言内部的地域差异、分布特点虽有涉及,但稍显薄弱。本文在全面调查高淳各镇方言语音的基础上,考察高淳方言的语音面貌,着重探讨高淳方言的共时音变,并从历史音变的角度对高淳各地语音做对比分析,厘清语音的历史层次,探讨不同片区的语音特点。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高淳的地理、历史和方言状况及相关研究背景,其次说明布点及材料来源,最后是发音合作人简介。第二章全面描写高淳方言声韵调系统及主要音韵特点,整理出声韵调配合表,制作声韵调语图并进行详细说明。第三章讨论高淳方言相关音变现象。分析高淳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轻声、连读音变、文白异读等音变现象;并针对高淳方言存在的共时变异,分四个年龄组作了专项调查,探讨全浊声母的新老差异、奉微母的新老音变及层次、声母[η]的消存、[n][l]的分混以及覃韵读音的新老差异等问题,分析语音变异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四章立足所调查的11个方言点的语音材料,分析中古声韵调在高淳各地的今读差异,从音值和古音分合的角度分析高淳语音的内部差异及相关的发展演变。声母方面,首先探讨古全浊声母的今读及地域分布,分析全浊声母的清化过程和音值演变;其次探讨古清声母的今读及演变,重点分析非敷晓母今读的地域差异及演变、见系的腭化以及知庄章三组声母的今读与地域分布,厘清“摘”字的语音层次;再次,探讨古次浊声母的今读及演变,分析明泥来日母的今读、微母的层次及地域分布、疑母的消损以及影云以母的今读差异。韵母方面,按照韵摄的顺序,分别探讨果、假、遇、蟹、止摄今读的地域差异及层次、[(?)i][Y]在尤侯两韵的分布及流摄唇音字的今读层次;分析咸山摄、深臻曾梗摄、宕江摄、通摄的今读差异及韵类分合。声调方面,从调类和调值两方面探讨声调的古今演变及地域差异,分析并归纳舒声促化、入声舒化等现象在高淳各地的表现。第五章基于上一章语音地域差异的分析,首先提出高淳方言东西片19条分片标准,并对分片标准的重要性作了排序,总结东西片过渡地带的方言特征,并制作了方言地图。其次归纳高淳东西片方言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特征。第六章高淳地区11个方言点1000个音系代表字的语音对照表。第七章结语。在前文论述基础上,综述主要的研究结论,同时指出本文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展望。
李超[10](2014)在《《老学庵笔记》所记各地方音》文中认为《老学庵笔记》是宋代陆游的着作。笔记中记录了部分当时闽、吴、蜀等地的一些方言现象,有反映方言词汇差异的,也有反映方言语音特点的。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笔记中反映方言现象的条目逐一加以辑录整理,着重考察其中各地的方音情况,包括声韵母考析与声调讨论两部分。通过梳理笔记管窥宋代一些地方方言的特点,与现代方言相比照,发现有些方音特点直至今日仍保持一致,有些则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揭示由宋至现代几百年间方音发展脉络。
二、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论文提纲范文)
(1)从《切韵序》《音辞篇》看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观(论文提纲范文)
1 汉语通语 |
1.1 通语传统和《切韵》“正音的观念” |
1.2 《切韵》的“正音”观不同于现代标准音 |
2 探索《切韵》性质的新视角 |
2.1 明代文人的“读书音”和当代民众的“读书音” |
2.2 从“正音”观看“析异”法 |
2.3 陆、颜的“正音”观 |
2.4 “南染吴越”和“南方为优” |
3 《切韵序》和《音辞篇》胪陈的语音差异比较 |
3.1 “清浊”与“轻重” |
3.2 古今语音不同 |
3.3 南北韵部比较 |
3.4 南北声母的不同 |
4 结语 |
(2)湘西乡话遇摄的语音层次——兼论乡话日、疑、匣、影、云母读自成音节的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0 缘起 |
1 模韵的语音层次 |
2 鱼虞韵的语音层次 |
2.1 鱼韵的语音层次 |
2.2 虞韵的语音层次 |
3 日、疑、匣、影、云母读自成音节的现象 |
4 结语 |
(3)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界的几种观点 |
(一)南渡北语说 |
(二)南北语音融合体说 |
(三)南朝通语说 |
(四)江东方言说 |
二各家观点之平议 |
三金陵语音的性质申说 |
四当前研究的局限 |
(4)辽图本《诗韵辑要》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诗韵辑要》概况 |
一、作者和版本 |
二、编撰宗旨、体例及收字 |
三、《诗韵辑要》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诗韵辑要》的声母 |
第一节 声母系统 |
第二节 唇音 |
奉母独立,少量清化 |
第三节 齿音 |
一、知二庄合流 |
二、知三章合流 |
三、精组独立 |
四、澄母大部分保留全浊,部分发生清化 |
五、从母和邪母大部分保留全浊,少部分发生清化 |
第四节 舌音 |
一、泥娘母细音字并入疑母 |
二、个别泥娘母字与日母相混 |
第五节 牙喉音 |
一、少量喻母字和匣母字合流 |
二、部分疑母字读同喻母 |
三、部分喻母、疑母并入影母 |
四、部分见系开口二等字产生i介音 |
第六节 全浊声母字部分清化 |
第三章 《诗韵辑要》的韵母和声调 |
第一节 韵母系统 |
第二节 阴声韵 |
一、鱼虞合并 |
二、部分微韵、齐韵、灰韵和支韵存在不同程度的合流,支微齐灰牙喉音字混同 |
三、流摄侯尤两韵的唇音字并入虞韵 |
四、中古效摄肴韵一分为二 |
五、麻韵牙喉音开口二等字部分没有[i]介音 |
第三节 阳声韵 |
一、部分真文相混、先元韵相混 |
二、桓韵与删山韵合口字混同 |
三、东冬韵合并 |
四、江阳韵混同 |
五、部分曾梗二摄合口字及二等唇音字读东韵 |
六、鼻音韵尾[-m]、[-n]、[-η]相混 |
第四节 入声韵 |
一、韵尾[-p]、[-t]、[-k]三者相混 |
二、韵尾[-t]、[-k]相混 |
三、韵尾[-t]、[-p]相混 |
四、韵尾[-k]、[-p]相混 |
第五节 《诗韵辑要》的声调 |
第四章 与相关音系的比较 |
第一节 《诗韵辑要》音系和平水韵音系比较 |
第二节 《诗韵辑要》音系和《同文备考》音系、苏州话、昆山话比较 |
一、声 母的比较 |
二、韵 母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诗韵辑要》音系同音字表 |
後记 |
(5)近代以来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题在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概况述评 |
二、本论题相关术语的界定与所选方言点的说明 |
三、本论题研究所采用的材料 |
四、本论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本论题的理论依据与学术价值 |
第一章 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第一节 吴方言的历史与地理分布 |
第二节 苏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19世纪苏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二、现代苏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三、小结:中古音与19世纪以来苏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动态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上海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19世纪初上海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二、现代上海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三、小结:中古音与19世纪以来上海方言阳声/入声韵尾动态比较研究 |
第四节 温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19世纪末温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二、20世纪温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三、现代温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四、小结:中古音与19世纪以来温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动态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比较研究 |
一、吴方言阳声韵尾比较研究 |
二、吴方言入声韵尾比较研究 |
第二章 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第一节 闽方言的历史与地理分布 |
第二节 闽方言韵书说略 |
第三节 闽东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闽东南片福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二、闽东北片福安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第四节 闽北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闽北政和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二、闽北建瓯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第五节 闽南厦漳泉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闽南漳浦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二、闽南泉州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三、闽南厦门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第六节 台湾闽南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19世纪末台北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二、现代台北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三、小结:中古音与19世纪以来台北方言阳声/入声韵尾动态比较研究 |
第七节 汕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 |
一、19世纪汕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二、20世纪汕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三、现代汕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研究 |
四、小结:中古音与19世纪以来汕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动态比较研究 |
第八节 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比较研究 |
一、闽方言阳声韵尾比较研究 |
二、闽方言入声韵尾比较研究 |
第三章 中古阳声/入声韵尾在吴、闽方言中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中古阳声/入声韵尾在近现代吴、闽方言中的历史演变 |
一、中古[-m/-p]韵尾在近现代吴、闽方言中的历史演变 |
二、中古[-n/-t]韵尾在近现代吴、闽方言中的历史演变 |
三、中古[-?/-k]韵尾在近现代吴、闽方言中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中古来源 |
一、现代吴、闽方言[-m/-p]韵尾的中古来源 |
二、现代吴、闽方言[-n/-t]韵尾的中古来源 |
三、现代吴、闽方言[-?/-k]韵尾的中古来源 |
四、现代吴、闽方言[-?]韵尾的中古来源 |
第三节 现代吴、闽方言阳声韵字与对应的鼻化韵字 |
第四节 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非入声韵的衍化 |
一、现代吴、闽方言阳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韵的衍化 |
二、现代吴、闽方言入声韵与中古非入声韵的衍化 |
第五节 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规律及例外 |
一、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规律及其原因 |
二、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互变特字分析 |
第四章 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层次 |
一、汉语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层次概述 |
二、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层次 |
三、吴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层次 |
第二节 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与词汇扩散 |
一、关于词汇扩散 |
二、从词汇扩散看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以上海方言为例 |
三、从词汇扩散看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以潮汕方言为例 |
第三节 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与语言接触 |
一、关于语言接触 |
二、方言接触下闽北方言区与浙南吴语区、北部吴语区与官话方言区阳声/入声韵尾的接触演变 |
三、方言接触下莆仙方言区与闽东方言、闽南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接触演变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的演变 |
一、演变进程 |
二、演变规律及类型 |
三、演变原因及例外 |
四、演变层次 |
第二节 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的分析 |
一、词汇扩散 |
二、语言接触 |
附录1:《乡音字类》阳声韵字和入声韵字列表 |
附录2:《上海方言语法》阳声韵字和入声韵字列表 |
附录3:《温州音识字捷法》阳声韵字和入声韵字列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吴语松阳玉岩方言语音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松阳玉岩概况 |
一、历史地理概况 |
二、方言概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述 |
一、方言描写研究 |
二、方言比较研究 |
三、松阳方言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相关材料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相关材料说明 |
第一章 松阳玉岩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二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
一、连读变调表 |
二、连读变调特点 |
第三节 文白异读和小称音 |
一、文白异读 |
二、小称音 |
第四节 同音字汇 |
第二章 松阳玉岩方言音韵特点 |
第一节 声母今读特点 |
一、帮系 |
二、端系 |
三、知系 |
四、见系 |
第二节 韵母今读特点 |
一、阴声韵 |
二、阳声韵 |
三、入声韵 |
第三节 声调特点 |
第四节 特字音 |
第三章 松阳玉岩方言词汇研究 |
第一节 构词特点 |
一、词序 |
二、词缀 |
三、重叠 |
四、特殊造词法 |
第二节 分类词表 |
第四章 松阳玉岩方言与周边方言比较 |
第一节 语音比较 |
一、调查条目 |
二、语音比较 |
第二节 词汇比较 |
一、调查条目 |
二、词汇比较 |
第三节 方言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一、地理行政概况 |
二、差异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高淳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淳地理及建制沿革 |
一 地理人文概况 |
二 建制沿革及行政区划 |
第二节 高淳方言概况 |
第三节 高淳方言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五节 材料来源与发音人简介 |
一 材料来源 |
二 发音人简介 |
第二章 高淳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一 声母及语图 |
(一) 声母及说明 |
(二) 声母语图及说明 |
二 韵母及语图 |
(一) 韵母及说明 |
(二) 韵母语图及说明 |
三 声调及语图 |
(一) 声调及说明 |
(二) 声调语图及说明 |
第二节 声韵调配合关系 |
一 舒声韵与声母声调配合关系 |
二 入声韵与声母声调配合关系 |
三 声化韵与声调配合关系 |
四 配合关系简表 |
第三节 音韵特点分析 |
一 声母特点 |
二 韵母特点 |
三 声调特点 |
第三章 方言音变 |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
一 变调形式 |
二 变调规律 |
第二节 轻声 |
第三节 连读音变 |
一 同化 |
二 弱化 |
(一) 单元音央化 |
(二) 塞音、擦音弱化 |
(三) 浊音化 |
三 脱落 |
第四节 文白异读 |
一 见系开口二等字 |
二 日母字 |
三 非组字 |
四 假摄开口三等字 |
五 果摄开口一等字 |
第五节 语音的年龄差异 |
一 中古奉微母今读差异及特点 |
(一) 奉母重轻唇音读的分布 |
(二) 微母的今读层次 |
二 [n][l]分混的条件及规律 |
三 声母[η]的消存 |
四 全浊声母的音值差异 |
(一) 浊塞音声母的清化 |
(二) 浊擦音声母的不同表现 |
五 覃韵今读的年龄差异 |
第四章 高淳语音地域差异及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古全浊声母的今读及演变 |
一 全浊声母的今读及地域分布 |
(一) 古全浊塞音声母 |
(二) 古全浊塞擦音声母 |
(三) 古全浊擦音声母 |
二 古全浊声母的演变 |
(一) 全浊声母的清化过程 |
(二) 全浊声母的音值演变 |
第二节 古清音声母的今读及演变 |
一 帮滂端透母的今读 |
二 非敷母的今读及演变 |
(一) 非敷母的今读 |
(二) 非敷母的演变 |
三 见溪晓母的今读及演变 |
(一) 见溪母的今读及地域分布 |
(二) 见溪母的腭化与演变 |
(三) 晓母的今读及演变 |
四 精组清声母的今读及地域分布 |
五 知庄章组清声母的今读及层次 |
(一) 今读类型及地域分布 |
(二) “摘”“瞪”的声母层次 |
第三节 古次浊声母的今读及演变 |
一 明泥来日母的今读 |
二 微母的今读及地域分布 |
三 疑母的今读及消损 |
四 影云以母的今读 |
第四节 阴声韵的今读及演变 |
一 果摄的今读及层次 |
(一) 果摄韵母的今读 |
(二) 果摄韵母的历史层次 |
二 假摄的今读及层次 |
三 遇摄的今读及层次 |
(一) 遇摄韵母的今读及地域分布 |
(二) 鱼虞分混与“鱼”的读音层次 |
四 蟹止摄的今读及演变 |
(一) 蟹摄开口一二等韵的今读 |
(二) 蟹止摄合口韵的今读 |
(三) 蟹止摄开口三四等韵的分合 |
五 效摄的今读 |
六 流摄的今读及层次 |
(一) [Y[(?)i]在尤侯两韵的分布 |
(二) 流摄唇音字的今读层次 |
第五节 阳声韵入声韵的今读及演变 |
一 咸山摄的分合 |
(一) 舒声韵的分合与演变 |
(二) 咸山摄入声韵的今读 |
二 深臻曾梗摄的分合 |
(一) 舒声韵的音值及分合 |
(二) 入声韵的分合 |
(三) “生”“坑”“猛棚朋”的异读分析 |
三 宕江摄的今读差异 |
(一) 舒声韵的分合 |
(二) 入声韵的分合 |
四 通摄的今读 |
第六节 声调的今读及演变 |
一 声调的地域差异 |
二 舒声促化 |
三 阴阳入声调互转 |
四 入声舒化与声调演变 |
第五章 高淳方言内部分区及局域特征 |
第一节 内部分区 |
第二节 局域特征 |
第六章 11个代表点方言字音对照表 |
第七章 结语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淳方言同音字汇 |
后记 |
(10)《老学庵笔记》所记各地方音(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地方音声、韵母考析 |
1、卷一: |
2、卷一: |
3、卷二: |
4、卷二: |
5、卷六: |
6、卷十: |
二、各地方音声调讨论 |
1、卷五: |
2、卷七: |
3、卷八: |
4、卷八: |
5、卷十: |
三、结语 |
四、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切韵序》《音辞篇》看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观[J]. 侍建国. 语言学论丛, 2021(01)
- [2]湘西乡话遇摄的语音层次——兼论乡话日、疑、匣、影、云母读自成音节的现象[J]. 李姣雷. 语言学论丛, 2020(02)
- [3]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J]. 马德强.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 2020(01)
- [4]辽图本《诗韵辑要》音系研究[D]. 曾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近代以来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尾演变研究[D]. 郑超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吴语松阳玉岩方言语音词汇研究[D]. 程朝.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汉语方言语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以吴语为例[J]. 郑伟. 语言科学, 2015(01)
- [8]论南部吴语支脂之韵的读音层次[J]. 施俊. 中国语文, 2014(05)
- [9]高淳方言语音研究[D]. 张薇. 南京大学, 2014(05)
- [10]《老学庵笔记》所记各地方音[J]. 李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