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纪念阙速记

北京首都纪念阙速记

一、北京建都纪念阙速记(论文文献综述)

乔凤芹[1](2018)在《“旅游+”时代下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洛阳作为中国重要的文物遗存城市,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心,旅游资源丰富。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努力,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正向着区域多元化,且具有洛阳地域特色等方面发展。虽然现有的能够反映洛阳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种类丰富,生产销售规模已成体系,但是产品缺乏创新,有些因为易碎、携带不便等原因限制了其发展,致使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速度依然迟缓。另外,洛阳旅游纪念品在创意、品质、包装设计、营销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提高;与其他城市纪念品种类相互雷同,缺乏洛阳传统文化特色等现象,一直是限制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以洛阳地域传统文化为基础,运用创新性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理念,提取洛阳地域传统文化形态,使其应用于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通过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基础的分析,基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下,立足洛阳地域文化、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等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及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当下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和来洛游客的购买行为特征,指出洛阳旅游纪念品目前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法,对洛阳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得出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战略选择。此外,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应遵循的原则,即迎合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群体的层次性、纪念性与实用功能相结合原则、系列化与多样性原则、“旅游+文化+创意+美学”的开发设计原则、“旅游+新媒体”的营销原则;并分别从政府等非营利组织、相关企业、产品创新、营销等方面,提出“旅游+”时代下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策略,使其能够推动洛阳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创新,进而塑造具有洛阳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旅游纪念品,为加快洛阳旅游纪念品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张祥干[2](2016)在《清末民初湖北黄陂范氏父子宦学历程考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传统绅士,黄陂范轼、范熙壬父子经历清末民初的剧变,他们的案例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近代中国知识群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主动调整与客观变化,以及个体与国家的互动关系。从家族史、家族学术渊源看,范氏家族属于绅士阶层。在清末的社会危机和生存压力下,范氏父子努力实现思想和心理的调适。他们一生主要的政治活动,展现出他们在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取向。1898年,他们参加新晋举人掀起的集体抗议外国侵略的政治活动,不仅表明绅士群体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而且参与政治的环境大为松动。不论是革新派、新晋的举人,还是保守派,在山东孔庙圣像遭到德国士兵毁坏一事上共同表现出激烈行为,说明列强入侵刺激了绅士阶层集体的文化保护情绪。新政改革之后,传统绅士的参政路径发生变化。范轼在江西参与创办法政学堂,负责江西咨议局议员选举抚州议员复选准备工作。范熙壬的政治经历轨迹清晰地体现了传统绅士参政路径的巨变。进入民国,范熙壬主要以议员身份,以国会为平台参与政治。他在第一届国会中的政治活动和对国会制度、民主共和的态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政治文化的转型,即国会制度、国会议员曾短暂被寄予厚望,又很快沦为政治实力派的工具,最终被抛弃,党治主义逐渐取代民主共和。国会制度结束后,范熙壬参与组织国会非常会议,以在京名流身份回武汉参加交涉“汉口惨案”,这些都是资深国会议员竭力发挥国会政治余热和延续自身政治生命的努力。范氏父子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变迁,显示出国家社会变革对个体学术、思想的影响。随着国家边疆危机的加深,晚清学术界十分重视边疆史地研究,范轼的史学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边疆史地上。范熙壬早年的史学习作侧重史学考证,若干文章体现出经世思想。留学日本以后,他创办《新译界》,宣传宪政和现代法治思想,并努力调和《春秋》经学思想与民主共和之间的关系。经世致用是父子学术研究的共同特点。范轼不同时期的文章,反映出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的变革思想。从政治思想上看,范熙壬自清末新政以后迅速深度地“现代化”,启蒙意识、宪政观念、国会制度、民主共和、社会主义等思想和制度体系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但在文化认同和归属上,他们身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绅士的救世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此外,范熙壬深受家庭浓厚佛教风气影响,作为佛教居士,他积极参加并支持清末民国的佛教复兴运动。他以入世的态度出入佛教,在近代有佛教情怀的知识分子中具有代表性。范氏父子一生的政治历程曲折,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历史剧变中,从传统绅士向现代国家政治人才和知识阶层转型,其间经历了思想的苦闷、坚守和与时俱进。清末国家持续的危机,士大夫身上的文化优越感和政治责任感促使绅士阶层参政兴起。民国政治鼎革之际,绅士-知识阶层政治参与权扩大,在国家政治建构中成为中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范氏父子的政治、思想历程在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是国家社会转型中的一个缩影。

王文[3](2015)在《近代山东节日习俗与社会变迁研究》文中认为节日是民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节日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然而近代以来,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必然导致生发于、成长于、适应于传统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习俗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节日迅速走向了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的政治性纪念日和一些外来的节日。山东在近代史的发展中面临着复杂的情况,社会政治的变迁、外来文化的传播等因素,导致近代山东的节日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节俗虽然变化了,但节俗自身的功能却没有消失,节俗对人们身心和生活的影响依然存在。山东各地的节日习俗在相似的表面下,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齐文化、鲁文化的传统影响至今犹在、西方文化传入的地域性差异、不同社会群体对新文化新观念的不同接受程度等等因素,使得山东各地的节日习俗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杜光胜[4](2013)在《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积弱、人民穷困,“唤起民众”、提高国民素质成为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批有志之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社会改良社会实践运动之中,幻灯、电影、播音等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电化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利器”。对于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在国内教育技术界开始得到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例如,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朱光岳老师编着的《江苏电化教育史》,从高教电化教育、普教电化教育、社会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学术团体4方面对早期江苏省电化教育进行了论述。2007年,由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在一批热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资料收集和挖掘,涌现出不少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索。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些研究专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教育传播暨科技学会会长张霄亭,中央研究院编着的《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集刊》中对20年代的电化教育也有简略叙述。但笔者认为,上述研究中对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不够:1.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江苏省电化教育得到较好较快的发展,值得对其发展原因和历程进行深入探讨;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与全国各地电化教育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支撑了当时极具影响的民众教育发展,对二者之间关系值得深入探讨;3.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技术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技术应用观念变化带来了哪些教学观念变革?本文试图以史料为基础,围绕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交流阐述江苏省电化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性江苏省电化教育人物的活动、教育思想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对全国的影响,旨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史进行系统、完整的梳理和深入研讨,探索近代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发展规律,探寻电化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进行较深层次地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这部分介绍20世纪20年代初,江苏省电化教育兴起建立的客观条件,说明江苏省既具有特殊的地理和地域特点,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使其教育特别是电化教育事业得到极大地推动和发展。2.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主要从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组织管理、各地在学校和社会开展识字教育、电影教育、播音教育等方面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情况,借助历史文献资料、覆盖人数、经费统计、当时的社会报道,说明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历程。重点以镇江民众教育馆、南京民众教育馆、徐州民众教育馆开展电化教育活动,认真梳理了民国时期江苏省各地电化教育近30年的发展历史。3.电化教育人才培养重点从高校开展电化教育教学、社会电化教育培训活动,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和普及活动,阐述了学校及社会机构开展电化教育的内容、规模、经费使用等,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4.电化教育学术研究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如《民众教育通讯》、《教育与民众》)、电化教育专着、社团活动,对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研究及其对电化教育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传播的基本思想方法。5.电化教育交流活动与示范作用重点从省内、省际、国际三方面论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情况,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交流活动对全国电化教育导向和影响,同时通过江苏省电化教育与全国电化教育互动,通过国家倡导电化教育、全国普遍推行电化教育,阐述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早期电化教育交流的意义。6.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本章重点从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两方面阐述了江苏省引进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育应用,在开展幻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对光源和声音扩音进行了技术改进,创造性地设计了六伏脱两用教学机,解决巡回教学用电问题,着手自行设计了适合交流电、直流电的中华式扩声机,在推广电化教育应用中起到良好功效。7.代表人物及其电化教育思想民国时期,江苏省产生了一系列的电化教育工作者,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陈果夫、刘之常、赵光焘、陈汀声、俞庆棠、赵鸿谦、戴公亮、孙明经等人的电化教育活动,详细阐述了具有江苏省地域特征的电化教育思想形成过程。8.江苏省电化教育的社会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了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历史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江苏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特定条件下激发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机构的积极推动引导江苏省电化教育不断发展。同时,文章也以历史条件为背景,根据史料情况说明了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中人员、教学理论、电化教育实施方面的不足。

铁流,徐锦庚[5](2012)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引子苦涩的辉煌很多人还记得那个场面。1996年5月18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委员大会。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一次盛会。400多所民办高校齐聚一堂,场面宏大而热烈。翻出当年的合影,你也许能感受到这次大会的规模,并从中看到中国民办教育的希望。到了2002年,也就是这次会议后的第6个年头,短短几年的时间,当年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一路走过来,最后仅剩下40余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就是当年这张照片中的一

赵永利[6](2012)在《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文中指出在近代教育变革中,西方的高等商科教育被引入中国并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尤以上海地区的高等商科教育最为发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并对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教育活动史的研究视角,着力还原其教育活动的历史图景,总结其教育活动的特征、影响和经验教训。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深化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认识,并为当前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商科教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回溯中国商业教育的悠久传统,评价其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考察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和中国工商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恐慌和应对,还原西方新兴的商业学校教育引起国人的重视并被纳入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进程的过程和商科教育萌生期的概况;呈现出民国不同时期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制度的变迁,勾勒出民国商科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概况。其次论述了近代上海商科教育快速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上海开埠以后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快速兴起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上海商业教育萌生、发展的概况,揭示出上海高等教育多以商科为建校基础和发展重心。对上海各大学商科教育活动的深入考察是是本文的重点。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代表院校国立上海商学院(及其前身)、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及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各大学商科办学者和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实施活动、学校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活动、教育经费活动、学校管理活动、教师选聘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全貌,挖掘上海商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国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在郭秉文、杨杏佛和东南地方教育精英的联合推动下,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实现了向东南大学分设商科大学的华丽转身,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发的观念分歧、人事纠葛和政见冲突等,成为导致学校由盛转衰的关键,并给该院之后的发展命运埋下伏笔。在晚清和民国历届政府重视华侨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南洋华侨的实际需要,从黄炎培、姜琦直到郑洪年等校长掌校时期,以服务南洋、培养华侨子弟为宗旨的国立暨南大学(学校)始终以商科教育为学校的重心所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而且历届政府侨务政策的一致性使它能够比较平稳的度过历次危机,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侨生所形成的勇往直前、主张正义、关心国家命运的“暨南精神”却引起执政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忌惮,最终导致学校服务宗旨的悄然变化,该校的商科教育活动的也不再具有明显特色。因为主管部门等方面的独特性,不仅使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拥有较为充裕的办学经费,以及优秀的师资、生源等,更使它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在上海各商科院系中独树一帜。私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李登辉等留美教育家重视发展实用学科的办学理念以及私立大学在办学经费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等,都促使复旦大学等校的办学者适应社会需要,以上海工商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国内率先大力发展商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而由反帝爱国运动催生的复旦等私立大学所具有的革命、自由、独立的办学传统,也使得商科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特殊的气质。在教会大学商科教育活动方面:上海办学环境的客观需要、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教会教育的中国化等主客观因素,促使沪江等教会大学率先突破教会教育传统,在上海商科教育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在华人校长刘湛恩等的推动之下,以平民化、职业化为办学取向的沪江大学突破校园环境、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在商科教育活动中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高等商科夜校教育,取得辉煌成绩。在第四章里,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立上海商学院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对比分析,更加深入地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商科院校教育活动及其特征。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等国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所引起的持续动荡也影响到上海商学院的教育活动,引发校内人事、师资的变革和学生风潮的持续,最终导致该院的独立,也掩盖了该院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国民党政治智囊人物裴复恒掌校后,一方面实现了学院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学校训育和军事教育等活动的加强也使学校趋于消沉保守。主要靠学生学费赖以生存的私立复旦大学为了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扩招活动带来学校声誉受损等恶果,该校商科教育尤其遭到非议;而在国民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规范和控制过程中,原本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复旦大学师生并没有乖乖就范,结果学校几乎成为斗争的牺牲品,而商科教育尤其受到削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呈现出复杂多面的特征。在第五章里,对近代上海商科师生活动的进一步呈现和总结分析。通过对上海商科师生的构成特征的分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再现、学术和课余活动的还原,并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的合作活动为例,旨在生动描绘出商科教育的活动主体曾被历史湮灭乃至曲解的形象。结语部分,对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丁健[7](2011)在《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往的频繁,传统农商行政管理体制开始出现新的趋向。为了应付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不足,清政府增设了一些临时管理对外商务往来的行政机构,而商部的创设,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专门管理全国实业的中央机构诞生。后来由于职权过于宽泛、经费不足而改为农工商部。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为了促进全国实业的发展,设立了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司。袁世凯当选南北统一的临时大总统后,临时政府迁至北京,袁世凯及其北京政府十分重视实业的发展,在清农工商部和南京实业部整合的基础上成立了农商部,起初分立为农林、工商二部。相较而言,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之已不可同日而语。简言之,民初农商部建立在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之下,而清末商部、农工商部却仍为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其次,民初农商部的创新精神也是清末商部、农工商部所无法比拟的。民初农商部的组建经历一个不寻常的过程,它是辛亥革命以来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继续。其间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公开大论争,可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农商部成立后,自然就要发挥其组织领导和管理农工商矿各业发展的行政职能,这种职能是如何行使的呢?农商部发挥正常的农工商矿各业行政管理职能,既需要组织其所有职员的参与和协作,又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作为其运作的载体,还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其经济保障。只有三者同时具备,农商部才能够实现职权运作。农商部的职权运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牵涉的问题很广,不仅需要农商部领导者有高瞻远瞩的眼光,现代化的施政理念,也需要中央、省、县职能部门的配合,更需要从事实业者之身体力行。其中,农商部内部的组织机构及其主要人事构成,则是农商部的灵魂和核心,组织结构是从宏观上而言,人事构成却是微观范畴,如果说组织机构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那么人事就是这台机器的具体操作者,就是中枢指挥系统。农商部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较强地适应了民初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采用分科层治事的方式,分工明确,责有专人,是对传统模糊治事方式的扬弃,是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人事构成方面,其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性强、年轻有为的官僚队伍,尽管民初农商部总次长更迭较为频繁,但参事和司长群体们却相对比较稳定。参事的稳定有利于农商部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的稳定,司长的稳定有利于农商部处理日常事务的连续性。而运作过程既是农商部职权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农商部在民初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砝码。它主要有三种运作方式:行政方式,法律方式,协作方式。为了促进民初实业的发展,农商部不仅制定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工商矿各业经济政策,而且极力施行,取得了重大成绩,一时竟出现了被人们美誉的“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尽管其某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还未能尽如人意,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从而抹杀其在民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可惜的是,这种经济快速运转态势却因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而逐渐衰竭。

林庚,潘建国[8](2011)在《新文学略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言前奏曲启蒙运动一、《新青年》与文学革命二、文学革命的展开1.新旧之争2.新诗的尝试3.对于旧剧的攻击三、《新潮》与五四运动

黄华[9](2010)在《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国民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产国际东方战略是一个不成熟的革命战略,其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其局限性是中国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的主观原因。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题目的选择以及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基本内容并从东方战略的基本内容入手来剖析东方战略的积极性和局限性,从而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东方战略自身存在着两重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在华实施过程中,其积极性对于中国国民革命的推动: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援建黄埔军校、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促进工农运动发展、支持北方国民军等;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两重性引起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及在华工作人员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理解出现的分歧,主要围绕着国共两党合作方式、资产阶级和国民党认识、无产阶级独立性和共产党的作用三个方面展开了争论,由此形成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及在华工作人员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两种主张。“三二○事件”之前,这两种主张基本上处于并存的状态,而且在客观上是互相补充,都在积极地全面贯彻着东方战略,推动着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三二○事件”之后,由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两种主张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尖锐起来,最后,两种主张的代表人物维经斯基和鲍罗廷的争论公开化,莫斯科支持鲍罗廷,从而完成了东方战略在华实践的重点转移——全面贯彻东方战略到不惜一切代价拉住资产阶级、维护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转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脱离中国实际的共产国际第七次执委扩大会议对中国国民革命的复杂形势盲目乐观,而对资产阶级的叛变缺乏警惕,因此,通过了脱离中国国民革命实际的决议。这个决议一方面要求中共急剧推进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尤其是土地革命,另一方面要求中共拉住资产阶级,依靠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来实现中国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其结果是加速了中国国民革命的失败。结束语中主要总结了共产国际东方战略指导中国国民革命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教训。

张立胜[10](2010)在《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家世、受教和交游,仕宦和幕僚生涯,政治思想,学术兴趣与成就,教育活动及主张,遗老活动及其心态等方面对劳乃宣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劳乃宣出身于浙江桐乡一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受劳家家学影响不显,主要得益于母亲沈蕊及沈家。同治十年(1871)劳氏成进士,为今后居官、入幕和从事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一生交游很广,笔者选取某些代表性的人士,略述他们之间的交往,以助于进一步了解劳氏的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光绪五年至二十六年(1879-1900)间,劳氏先后担任过直隶临榆等六个县的知县,颇具政声,三次被保荐“卓异”。而在因故不能任官时,他又曾入范梁、李鸿章、曾国荃、周馥、盛宣怀、李兴锐、端方等人的幕府,主要负责处理文案。笔者据《劳乃宣公牍手稿》对其在端方幕府所作的文案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由于在端方幕府的出色表现,劳氏才得以由幕而仕,担任朝廷正官,品级愈来愈高,最后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等职。这表明劳氏的游幕生涯和其担任正官相辅相成。劳氏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劳的变法主张虽然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及进入民国后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劳乃宣在义和团运动中,撰写了《义和拳教门源流考》等着述,始终坚持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实系邪教”的主张,由于劳氏论证中的粗疏、臆断等诸多原因,该主张没有被朝廷采纳而付诸实行。民国建立后,劳氏鼓吹所谓“共和思想”,即君幼不能行政,仿效周召共和,复辟清室,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并且一再强调“民主之制不适合中国”。劳乃宣作为近代一位涉猎广泛的学者,对于中学研究造诣较深,对于西学的认知也有一定的水平。笔者对劳氏的中学和西学的成就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劳乃宣的学术成就中,既有显着的进步性,又有一定的保守性,尤其是在民主政体的借鉴方面,因为劳氏溺古太深,难以突破“道则从古从旧,器则从今从新”的束缚,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劳乃宣又是清末的一位教育家,其教育活动涉及了从私塾、书院、简字学堂到近代学堂等诸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末教育新旧更替的特点。劳氏的教育活动既有促进近代教育发展的进步性,也有受时代和个人思想的局限而维护传统礼教的保守性。在多年从教的基础上,劳乃宣提倡蒙学教育、女子教育,提倡私家教育,主张普及教育,试图为实行君主立宪打下良好的基础。民国建立后,劳乃宣还是一位着名的“遗老”。他力主尊孔,效忠清室,敌视民国。其活动和想法,违背了历史潮流,结果仍是“劳而无功”。另一方面,劳氏帮助卫礼贤翻译《易经》等儒家经典,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近代社会变迁中,劳氏是一位政治保守型的学者,和传统士人有共性,以传统的价值观以依归,他又集县令、幕僚、学者、遗老于一身,在这一类型中又有其独特性。

二、北京建都纪念阙速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建都纪念阙速记(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时代下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洛阳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畸形发展
        四、洛阳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的紧迫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旅游纪念品概念与分类的辨析
        二、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
        三、旅游纪念品市场、纪念品营销的研究
        四、旅游纪念品购买行为的研究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二、需求层次论
        三、SWOT分析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洛阳市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析
    第一节 洛阳文化资源
    第二节 洛阳市旅游资源分析
第三章 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
        一、对洛阳旅游纪念品种类的梳理
        二、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
    第二节 洛阳旅游纪念品市场需求的调查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第三节 洛阳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纪念品的品质问题
        二、旅游纪念品与洛阳地域文化资源问题
        三、旅游纪念品的营销、宣传问题
第四章 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优势(strength)
        一、旅游资源优势
        二、文化资源优势
        三、客源优势
        四、区位、交通优势
    第二节 劣势(weakness)
        一、洛阳轻工业基础较弱,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处于初级阶段
        二、洛阳旅游纪念品营销方式较传统且宣传不足
        三、洛阳旅游纪念品的质量、品牌化有待提高,市场占有率低
        四、旅游纪念品市场有很大的季节局限性
        五、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第三节 机遇(opportunity)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强劲
        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成为旅游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
        三、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四、洛阳“智慧旅游”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第四节 挑战(threat)
        一、国内其他“古都文化”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二、以花卉为主题的旅游节事市场竞争大
        三、国内其他城市“同质化”旅游纪念品竞争
    第五节 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旅游+”时代下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策略
    第一节 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应遵循的原则
        一、迎合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群体的层次性
        二、纪念性与实用功能相结合原则
        三、系列化与多样性原则
        四、“旅游+文化+创意+美学”的开发设计原则
        五、“旅游+新媒体”的营销原则
    第二节 “旅游+”时代下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策略
        一、在政府等非营利组织方面
        二、在相关企业方面
        三、在产品创新方面
        四、在营销方面
        五、积极吸收国内外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I 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清末民初湖北黄陂范氏父子宦学历程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家族史、家学渊源和范轼早期的宦学生涯
    第一节 黄陂范氏家族史
    第二节 家族学术渊源
    第三节 范轼早期的宦学之路
        一、自我形象和身份的建构
        二、下层士人的现实身份
        三、范轼科举的挫折与学幕生涯
第二章 清末范氏父子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戊戌变法中的范氏父子
        一、戊戌前后范氏父子的科举事业、国家之危机与知识群体的政治参与
        二、“百日维新”中的政治参与:司员士民上书议政的昙花一现
    第二节 清末新政和立宪中的范熙壬
        一、清末留日热潮中的范熙壬
        二、清末立宪改革中范熙壬的参与
        三、参加地方自治运动和社会团体活动
第三章 民国初期范熙壬在国会政治中的参与
    第一节 政党竞争和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议员选举
    第二节 范熙壬在国会制度中的作为
        一、议定《议院法》
        二、议院参政中采取国家主义的原则
    第三节 第一届国会断续中的坚守
        一、宪法期成会:维持第一届国会和宪法的努力
        二、第一届国会的恢复和再次中断
        三、第一届国会的再次恢复和曹锟贿选
    第四节 癸亥政变中的反应和留京反曹锟贿选的中坚人物
        一、癸亥政变的连锁反应
        二、在京津运作反对贿选的中坚人物
第四章 国会政治结束后范熙壬的政治动向
    第一节 临时执政政府时期挽救国会、维持法统的最后努力
        一、政变之初南北对于法统和国会的态度
        二、拒贿选议员与国会非常会议
        三、国会一时成为重大问题
        四、善后会议的举行和国会非常会议的消亡
    第二节 范熙壬和汉口惨案的处理
        一、“汉口惨案”和萧耀南的高压措施
        二、范熙壬、李书城等七代表回汉交涉
第五章 范氏父子的学术研究
    第一节 范轼的史地学研究
        一、范轼的史地研究
        二、范轼对湖北地方史地文化的研究和记录
    第二节 范熙壬的学术研究
        一、早年的史学习作
        二、对中国翻译史的研究
        三、范熙壬的经学思想
第六章 范轼、范熙壬的思想转型
    第一节 范轼的思想转型
        一、《德国兵制中国能否仿行说》:师古而又效西的军事改革方案
        二、《民教相安策》:如何处理西教东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三、《科场变法议》:科举改革
        四、《论变通泰西上下议院制》:政治改革
        五、《外洋各国报馆有益政事学术论》:以报馆弥补政治的颓敝
        六、《西国赛珍会有益民生国计说》:对博览会的认知
        七、《振兴商务论》:“以商还商”的经济思想
        八、《交邻必先自强说》——以自强为基础的外交思想
    第二节 范熙壬思想的转变
        一、范熙壬在清末的改良思想和教育经历
        二、留日期间形成的精英启蒙思想和宪政思想
        三、民国后的思想动向
第七章 范熙壬思想转型中的佛教情怀
    第一节 家庭、社会中的佛教氛围和范熙壬佛教情缘
    第二节 佛教复兴与范熙壬的救世情结
        一、范熙壬的听经读经感受
        二、以佛救世的思想和社会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近代山东节日习俗与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近代以前山东节日习俗概述
    一、 山东传统节日习俗的分类
        (一) 庆典性节日
        (二) 纪祀性节日
        (三) 时令性节日
    二、 山东传统节日习俗的特点
        (一) 小农经济特色浓厚
        (二) 儒家思想贯穿其中
        (三) 家族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四) 迷信色彩随处可见
        (五) 形式繁琐
第二章 传统节俗的变化与新式节俗的兴起
    一、 山东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化
        (一) 历法改革与节俗变化
        (二) 节俗的简约化趋向
        (三) 迷信成分的减少与分化
    二、 新式节日习俗在山东的兴起
        (一) 西方节日在山东的出现与发展
        (二) 民国时期新式节日的勃兴
第三章 山东节日习俗与政治变迁
    一、 晚清政治变革与山东节俗的变化
    二、 民国政府与山东节俗改革
        (一) 北洋政府时期爱国节日的兴起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党国政治对节俗的影响
        (三) 乡村建设运动与山东风俗改良
    三、 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节俗新景象
第四章 山东节日习俗与中西文化融合
    一、 山东节俗与中西文化冲突
        (一) 礼仪之争
        (二) 一神信仰与多神信仰
        (三) 祭祖祀孔与反对偶像崇拜
        (四) 山东非基督教运动
    二、 山东节俗与中西文化融合
        (一) 山东传统节俗娱乐方式的近代化
        (二) 山东传统节俗的科学化
        (三) 山东节俗与人权运动
        (四) 洋节的本土化
第五章 近代山东节日习俗的地域差异
    一、 山东自然地理环境与节俗差异
        (一) 鲁东沿海地区
        (二) 鲁中南地区
        (三) 鲁西南地区
        (四) 鲁西北地区
    二、 山东人文地理环境与节俗差异
        (一) 运河区
        (二) 贫富差别——以儿童节为例
        (三) 城乡差别
        (四) 士民差别
第六章 山东节俗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4)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1 选题价值与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学术价值
        1.1.3 现实意义
    1.2 资料的发掘与整理
        1.2.1 档案资料
        1.2.2 史料选编及汇编
        1.2.3 地方史志资料
        1.2.4 相关论着
        1.2.5 相关杂志与报纸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3.1 大陆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3.2 台湾地区研究情况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背景
    2.1 近代江苏省地域特点
        2.1.1 地域范围
        2.1.2 独特的地域特征
    2.2 近代江苏省文化与教育
        2.2.1 文化
        2.2.2 教育
    2.3 电化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2.3.1 对国外视听教育新思潮与经验的引介
        2.3.2 知名人士对电化教育的提倡
3 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概况
    3.1 十年发展黄金期(1927—1937)
        3.1.1 电影教育
        3.1.2 播音教育
        3.1.3 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事业
    3.2 战争环境下的艰难发展(1937—1949)
        3.2.1 抗战时的艰难维持
        3.2.2 抗战后的缓慢重建
    3.3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4 江苏电化教育人才培养与组织管理
    4.1 高校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与专门人才的培养
        4.1.1 金陵大学
        4.1.2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4.1.3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4.2 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电化教育培训及江苏扮演的角色
    4.3 江苏省电化教育组织管理
        4.3.1 推行的机关
        4.3.2 计划、措施、法令的制定与实施
5 江苏省电化教育学术探讨研究
    5.1 相关期刊与研究论文
        5.1.1 《民众教育通讯》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5.1.2 《教育与民众》月刊及其相关论文
    5.2 重要电化教育专着
        5.2.1 《教育电影实施指导》
        5.2.2 《电化教育概论》
    5.3 其他期刊与着述
        5.3.1 《教育电影半月刊》
        5.3.2 电影教育实施法
6 江苏省电化教育推广与交流活动研究
    6.1 国内开展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6.1.1 省内各县巡回活动
        6.1.2 江苏与外省的电化教育交流
    6.2 参加国际电化教育交流活动
7 电化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
    7.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创新
        7.1.1 电影及播音技术的引进
        7.1.2 电影及播音教育的最初应用
    7.2 幻灯技术改进及创新
        7.2.1 幻灯技术传入我国
        7.2.2 幻灯技术与社会教育结合
        7.2.3 相关技术改进
8 江苏省电化教育重要人物研究研究
    8.1 陈果夫对电化教育的倡导与推动
        8.1.1 重视并积极推行教育电影
        8.1.2 建广播电台,推进教育播音
        8.1.3 倡导和推行电化教育
    8.2 刘之常对电化教学的开拓性探索
        8.2.1 主持推进电播教学
        8.2.2 探索开展电影教学
        8.2.3 编写电化教育教材
    8.3 赵光涛对电化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
        8.3.1 主持民众教育馆电化教育
        8.3.2 结合电化教育实践深化理论研究
    8.4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实践
        8.4.1 陈汀声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
        8.4.2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探讨
        8.4.3 陈汀声对电化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8.5 其他电化教育人物研究
        8.5.1 俞庆棠创办电化教育专修科
        8.5.2 赵鸿谦与镇江民众教育馆的电化教育
        8.5.3 戴公亮的电化教育实践
        8.5.4 孙明经与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活动
9 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回顾与总结
    9.1 江苏省电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9.2 政府与教育机构对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大力推动
    9.3 江苏省电化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活动
    9.4 江苏省电化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话题
        2. 历史的观照
        3.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不足之处
    三、概念及研究范围的厘定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恐慌与应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滥觞
    一、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1. 历史悠久的中国商业教育传统
        2. 传统商业教育的局限
    二、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萌生过程
        1.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对新式商业教育的认识与引入
        2. 清末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生
    三、民国时期高等商科教育的兴起
        1. 民初高等商科教育的初兴
        2. 20-30年代中国商科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上)
    一、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区位优势及概况
        1.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基础
        2. 高校云集,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兴起
    二、先声夺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的兴起
        1. 从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到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
        2. 南高师商业专修科与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概况
    三、服务南洋:国立暨南大学商科的发展
        1. 暨南学校商科的兴办
        2. 暨南上海商科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3. 暨南大学商学院的发达
第三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下)
    一、百花争妍:复旦大学等私立大学商科教育的发达
        1.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2. 商科之设,风气之先
    二、另辟蹊径:沪江大学商科的办学新模式
        1. 沪江大学商科早期发展概况
        2. 沪江大学商学院的辉煌
    三、独树一帜: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1. 交通大学管理学系的早期概况
        2. 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壮大
第四章 国立VS私立:国立上海商学院与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的对照解读(1927-1937)
    一、国立上海商学院浮沉
        1. 内外交困,发展受挫
        2. 独立建校,别具一格
    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兴衰
        1.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
        2. 作育商士,屹立东南
第五章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特征总结
    一、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学生活动分析
        1. 商科学生的构成特征分析
        2. 商科学生的学习、学术和课余活动
    二、近代上海高等商科院校教员活动特征分析
        1. 商科教员的教学活动
        2. 商科教员的教学“中国化”活动
    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的典范——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参与合作运动为例
结语:近代上海商科教育活动反思
参考文献

(7)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简要回顾
    三、主要资料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商管理机构设置之历史沿革
    第一节 清末商部创设前之农商管理机构概述
        一、户部、工部、内务府
        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洋大臣、北洋大臣
        三、商务局、农工商局
    第二节 商部及其改组为农工商部
        一、商部创设之酝酿
        二、商部的设立及其机构设置
        三、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
    第三节 商部、农工商部主要活动评述
        一、农业方面
        二、工商业方面
        三、路矿方面
        四、对外贸易和交流方面
第二章 民初农商部的设立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一、设立之历史根源
        二、设立之社会基础
    第二节 农林、工商部之成立
        一、设立过程中之权力纠葛
        二、农林、工商二部之筹建
    第三节 农林、工商部合并为农商部
        一、合并之缘由
        二、具体之经过
        三、简要之评价
第三章 民初农商部之组织架构
    第一节 官制
        一、农林部官制
        二、工商部官制
        三、农商部官制
        四、农商部分科治事制度的完善
        五、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置
    第二节 人事
        一、人事制度
        二、主要人事赓续
        三、关键人物及其施政理念
    第三节 经费
        一、民国元年(1912年)
        二、民国二年(1913年)
        三、民国三年(1914年)
        四、民国四年(1915年)
        五、民国五年(1916年)
第四章 民初农商部的职权运作及其绩效
    第一节 运作方式
        一、行政方式
        二、法律方式
        三、协作方式
    第二节 运作过程
        一、制定实业政策
        二、对农工商矿各业的管理
        三、对农工商矿各业的调查研究和改良
        四、组织召开两次重要的全国性实业会议
        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第三节 绩效
        一、农商部与民初农业的发展
        二、农商部与民初工商矿业的发展
        三、农商部与民初对外贸易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新文学略说(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前奏曲启蒙运动
        一、《新青年》与文学革命
        二、文学革命的展开
        三、《新潮》与五四运动
    新文学的独立
        一、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二、新文学运动的热狂
        三、学衡派的复古
        四、国故的整理
        五、翻译的工作
        六、《语丝》与《晨报副刊》
        七、《甲寅周刊》
        八、“五卅”惨案与创造社
        九、《诗刊》
        十、文学运动的被干涉
    文学与革命
        一、太阳社的活跃
        二、创造社的分散与文艺论战
        三、左翼作家联盟与文学研究会的胜利
        四、“九一八”国难的影响
        五、《现代》杂志
        六、《论语》的风行
        七、剧团公演与影坛
        八、国防文学
        九、文学研究会的分散
        十、京派与海派
序言
前奏曲
启蒙运动
    一、《新青年》与文学革命
    二、文学革命的展开
        1.新旧之争
        2.新诗的尝试
        3.对于旧剧的攻击
    三、《新潮》与五四运动
新文学的独立
    一、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二、新文学运动的狂热
        1.出版界的勃兴
        2.长篇小说的出现
        3.外来影响的吸收
    三、学衡派的复古
    四、国故的整理
    五、翻译的工作
    六、《语丝》与《晨报副刊》
    七、《甲寅周刊》
    八、“五卅”惨案与创造社
    九、《诗刊》
    十、文学运动的被干涉
文学与革命
    一、太阳社的活跃
        一
        二
    二、创造社的分散与文艺论战
        1.新写实主义
        2.语丝派
        3.文学研究会
        4.新月派
    三、左翼作家联盟与文学研究会的胜利
    四、“九一八”国难的影响
    五、《现代》杂志
    六、《论语》的风行
    七、剧团公演与影坛
    八、国防文学
    九、文学研究会的分散
    十、京派与海派

(9)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1.4 论文的框架和结构
    1.5 文献研究综述
第2章 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
    2.1 东方战略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2.1.1 东方战略的提出
        2.1.2 东方战略的基本内容
    2.2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的两重性
        2.2.1 东方战略的积极性
        2.2.2 东方战略的局限性
    2.3 东方战略在华实施的主要机构
        2.3.1 共产国际、联共(布)之间的关系
        2.3.2 东方战略在华实施机构——三驾马车
第3章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对中国国民革命的推动
    3.1 东方战略与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3.1.1 越飞建议放弃孙吴联盟设想
        3.1.2 马林提出国共“党内合作”
        3.1.3 鲍罗廷帮助国民党改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3.2 东方战略与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
        3.2.1 鲍罗廷支持孙中山北上开展国民会议运动
        3.2.2 共产国际“二月指示”推动工农运动发展
        3.2.3 俄共(布)援建黄埔军校并支持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3.2.4 俄共(布)支持北方国民军
第4章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两重性对中国国民革命的影响
    4.1 东方战略两重性与中国革命问题认识上的矛盾
        4.1.1 围绕国共合作方式上展开的争论
        4.1.2 围绕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看法上的摇摆
        4.1.3 围绕无产阶级独立性和共产党作用的争论
    4.2 东方战略两重性与在华实践中的两种主张
        4.2.1 关于中国革命实践的两种主张
        4.2.2 两种主张的实践影响
    4.3 东方战略在华实践中的重点转移
        4.3.1 加拉罕“地段论”代表联共(布)内部的妥协倾向
        4.3.2 联共(布)正式提出“争取喘息时间”的妥协方针
        4.3.3 “争取喘息时间”导致组织和军事上的妥协
        4.3.4 维经斯基与鲍罗廷的分歧公开化,莫斯科支持鲍罗廷
第5章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国民革命的失败
    5.1 国民革命紧急关头的东方战略
        5.1.1 脱离中国实际的共产国际第七次执委扩大会议决议
        5.1.2 斯大林“挤干柠檬”主张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5.1.3 鲍罗廷“西北论”埋伏下国民革命失败的隐患
    5.2 汪精卫集团公开“分共”,国民革命失败
        5.2.1 武汉地区形势恶化,鲍罗廷与中共以妥协来挽救危机
        5.2.2 共产国际“五月指示”与中共中央改组
        5.2.3 “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10)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写作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家世、受教与交游
    第一节 家世和受教
        一、官宦世家、书香门第
        二、良好的教育
    第二节 交游
        一、与国内人士
        二、与外籍人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仕宦与幕僚生涯
    第一节 知县生涯
        一、近二十年知县生涯
        二、对劳氏知县生涯的评价
    第二节 游幕生涯
        一、游幕经历及幕中活动
        二、屡次入幕的原因
    第三节 所作文案举隅
        一、与各国领事、过境外国军官招待事宜等涉外文案
        二、与中国驻和(即荷兰)公使及华侨事务相关的文案
        三、与北京各部及某些京官的文案
        四、与辖区外之督抚司道等的文案
        五、办理属内抚、道及其他相关人员等的文案
        六、其他文案
    第四节 由幕而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治思想
    第一节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的变法主张
        一、洋务运动时期
        二、清末新政时期
        三、民国建立以后
    第二节 鼓吹“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说
        一、“义和拳乃白莲教之支流”说的提出及其论证
        二、劳氏镇压义和团的具体措施
        三、劳氏“义和拳乃白莲教支流”说的传播和影响
    第三节 所谓的“共和思想”
        一、简析《共和正解》与《续共和正解》
        二、分析《君主民主平议》
        三、与梁启超、孙中山主张之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术兴趣与成就
    第一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一、致力于“义理之学”
        二、倾心于“礼学经世”
        三、潜心于语言文字学研究
        四、长期从事于古筹算学研究
        五、力图倡导近代图书馆事业
    第二节 对西学的认知和选择
        一、编辑《各国约章纂要》
        二、对西学的迎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活动与主张
    第一节 教育活动
        一、设塾、课士等传统的教育活动
        二、创办和领导简字学堂、高等学堂或大学堂等新式教育活动
    第二节 教育主张
        一、提倡蒙学教育及女子教育
        二、提倡私家教育
        三、主张普及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老活动及其心态
    第一节 遗老活动
        一、屡次拜谒光绪帝陵寝
        二、隐居涞水、青岛等地,以遗老自命
    第二节 遗老心态
        一、始终坚持忠于清室,复辟帝制
        二、鼓吹“尊孔”,推崇曾国藩
        三、使用干支纪年、鼓吹彝伦节义
    第三节 去世之影响及沦为遗老之原因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劳乃宣自定年谱》正误及补遗
    附录二:《劳乃宣公牍手稿》条目一览表
    附录三:《桐乡劳先生遗稿》版本简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北京建都纪念阙速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时代下洛阳旅游纪念品开发创新研究[D]. 乔凤芹. 河南科技大学, 2018(11)
  • [2]清末民初湖北黄陂范氏父子宦学历程考论[D]. 张祥干.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3]近代山东节日习俗与社会变迁研究[D]. 王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4]民国时期江苏省电化教育发展研究[D]. 杜光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1)
  • [5]中国民办教育调查[J]. 铁流,徐锦庚. 中国作家, 2012(22)
  • [6]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D]. 赵永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7]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 丁健.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8]新文学略说[J]. 林庚,潘建国.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01)
  • [9]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国民革命[D]. 黄华. 吉林大学, 2010(08)
  • [10]县令·幕僚·学者·遗老 ——多维视角下的劳乃宣研究[D]. 张立胜. 北京师范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北京首都纪念阙速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