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摸大师脉络,品尝艺术盛宴(论文文献综述)
冯译萱[1](2021)在《阿城论》文中提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孙玉洁[2](2021)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属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设计艺术学与积极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技术和工具,营建某种场景,通过刺激体验者的感觉和知觉,令其达到沉浸其间、忘却他物的状态的艺术设计类型。它是沉浸式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为研究范围,沉浸式(设计)为设计方式,场景设计为具体设计手段。其中,“场景”一词源于交互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提出的“基于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场景”这一戏剧表演要素用于分析、描绘一个应用被使用时用户最可能所处的情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相关定义以及历史、类型、特性等内容进行阐释,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对沉浸式设计进行美学溯源,指出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章分别从主题、时空、技术以及主体此四大因素解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之“场景”。第三章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进行观照,分别从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偕”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意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第四章透过各产业领域争相应用、信息时代典型社交媒体等“热闹”表象,冷静思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审美距离,艺术接受,策展、收藏等学术层面引发的新课题及给体验者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五章对当下及未来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文旅发展、艺术治疗、生态设计等多个场景应用进行分析;从设计师、体验者、产业者三个视角,对如何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向纵深发展给出建议。本论文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体验经济呼唤新型设计方式的结果。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曾先后出台《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部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予以扶持,以促进稳健推动、鼓励包括数字媒体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内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在相关产业“万物沉浸”的蓬勃表象下,有一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亟待成熟、认知亟需深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可说明本论文题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刘梦[3](2021)在《“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文中指出作为一部历史文化纪录片,《敦煌画派》是敦煌艺术书写的典型文本,同时又是敦煌艺术历史记录的重要影像文本,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敦煌画派》以历史阐释和影像表达相结合的传播方式,生动再现了一代代画家的艺术朝圣,凸显了其作为“朝圣”的艺术的显着特征,对敦煌艺术和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研究皆具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过程和影像表达手法,来发掘《敦煌画派》中历史与影像、艺术与真实、再现与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明确《敦煌画派》的艺术传播价值与历史文化意义。本文首先从艺术家与《敦煌画派》两方面介绍了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再现过程,接着从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两个方面,研究《敦煌画派》的历史再现方式与可视化的影像表现手法,最后深掘《敦煌画派》的历史传承意义与文化传播价值。研究发现,记录片《敦煌画派》通过影像再现历史的方式体现了“朝圣”的艺术,实现了历史真实、影像再现与文化传播三者的互动与交融,在传承历史文化、传播敦煌艺术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功能。具体而言,一方面,《敦煌画派》通过历史图景的再现、历史印记的佐证、历史记忆的建构三种方式再现了历史真实。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敦煌画派》又通过多重叙事的书写方式、跨越千年的书写时间、虚实结合的书写空间等方式实现了敦煌艺术的故事化书写,促进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增强了艺术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敦煌画派》采用艺术化的影像表达手法,通过极富真实性的画面语言、体现内心情感的镜头语言、彰显权威性的听觉语言、故事化的叙事特色等方式,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艺术魅力而又饱含文化底蕴的敦煌形象。尊重真实的历史书写方式与艺术化的影像表达手法在《敦煌画派》中共生共存,实现了历史文化传承与艺术传播效果的统一。《敦煌画派》以传承敦煌艺术为目标,以尊重历史、尊重真实为出发点,以历史书写与艺术再现相结合的方式,把敦煌建构成为一个集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为一体的艺术瑰宝形象,不仅唤醒和重建了大众对敦煌艺术的记忆空间,更通过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拉近受众情感距离的方式建构并增强了集体记忆,促进了受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敦煌画派》作为传播敦煌艺术的经典文本,以重视文化传承与尊重历史真实的方式体现了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共性,用艺术化的再现手法与传播方式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独特个性。凭借着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的传播方式,《敦煌画派》不仅生动再现了敦煌艺术的魅力,更为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图雅(Munkhtuya)[4](2021)在《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蒙古国的卫拉特蒙古族、中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蒙古卫拉族为范围,进行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比较研究,基于丰富的实地考察、民族音乐学家和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的研究资料。本文从卫拉特蒙古族的长调、仪式及综合研究出发,并对中国卫拉特蒙古族、蒙古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卫拉特蒙古族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目前,对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视角,很少直接从音乐学角度出发,并且民族音乐学家也没有对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进行过多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相对全面的研究,将民族音乐学与声乐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填补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的空白。笔者将卫拉特蒙古长调的抒情和旋律两个方面的分析相结合,并及唱歌仪式,宗教和环境研究。虽然卫拉特蒙古人散布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他们的传统,习俗和长调仍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演唱方法,歌词都一样。但卫拉特蒙古族也受到邻近民族的影响。笔者力求在论文中探及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卫拉特蒙古族包括土尔扈特部族、杜尔布特部族、把亚特部族、厄鲁特部族、扎哈亲部族、明安图部族、和硕特部族等少数部族。笔者选择了居住在中国新疆的土尔扈特部族、蒙古族的科布多省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居住的土尔扈特部族,在比较了他们的历史、传统、习俗和长调后,选择了他们流行的长调《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是在新娘亲朋好友的“哭泣的新娘”仪式中演唱的。这个仪式在中国新疆土尔扈特部族,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土尔扈特部族中仍然很常见。尽管土尔扈特部族相互分裂并相隔400多年,但他们的语言仍然是一样的。笔者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和蒙古科布多省以及中国新疆对《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都进行了实地研究。
韩秀[5](2020)在《基于电影建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且社会影响力也逐渐升高,如今电影这门艺术已经影响着很多行业,其中对于建筑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内外建筑师们寻找建筑与电影的跨学科的交融,因此出现“电影建筑学”这个新兴词汇。而国内对此的研究颇少且各方学者论点各抒己见,暂时没有较为清晰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诸多学者及前辈的理论基础上,归纳形成自己对此名词的理解及感悟,总结其结构框架并将此设计手法运用于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建筑中,提供一种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其中,历史文化街区,这个承载着中国文化与传统的建筑保护群,由于时间的洗涤、人为的破坏,过度的维新,部分街区丢失了原有的地域特色,街区中传统风貌与建筑的保护迷失在过度商业开发的街巷内。对此,将电影建筑学的设计手法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更新中,逐步探讨和摸索街区更新与改造的新方向。论文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电影建筑学及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文章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提出建筑与电影的关联性研究并陈述电影建筑学的专有名词的起源,综合提炼电影建筑学的概念及结构框架。第三章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为进一步分解电影建筑学的创作框架并拓展其设计方法。第五章为以电影建筑学的角度来剖析历史文化街区,总结分析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从电影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待群体建筑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并对今后的街区更新提供更加人情化的方法和策略。
向天一[6](2020)在《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文中提出莫言小说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既呈现在小说的外在形态上,一方面莫言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进行音乐形式的创作与小说音乐性的书写,另一方面莫言用音乐的戏曲腔调进行小说音乐性书写的借鉴与摹仿;同时,也体现在小说的内在结构中,莫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折射到小说结构的曲式呈现。就此,本论文以莫言部分具备音乐性特质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莫言的个人音乐观为研究依据,以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理论背景,试图透过跨艺术的视角从“小传统”——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传统戏曲音乐语言到“大传统”——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对莫言小说与音乐之间发生的微妙关系进行新的解读,对音乐与情感进行深层剖析。莫言是一位“用耳朵阅读”的小说家,音乐自然成为莫言生活与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亦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中音乐领域研究的动机所在。“自然声响”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一种音乐形式。笔者先对莫言熟知的故乡高密自然声响进行外围梳理,认识到故乡的部分自然声响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而后进入到具体的小说文本研究之中,揭示出四种主要自然声响——“洪水声”、“马声”、“植物(高粱)声”与“蛙声”在文本中具备的外在音乐“表情”性特质,诠释出莫言如何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语言)对自然声响进行二次创作与音乐书写。为了凸显莫言音乐书写的独特性与独创性,笔者通过反复的文本细读,对这四种自然声响进行音乐性特质的深入发掘,初探到自然声响在文本中呈现出“标题音乐”与“自然乐声”(语言诗化)的特殊表现力,极大地增添了、丰富了音乐性呈现的文本效果。“插曲”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二种音乐形式。“插曲”介入莫言小说的方式类似于配置在电影或话剧艺术中的音乐歌曲,它是作为叙述内容与手段共同出现在小说之中,构成对文本外在音乐性特质的基本呈现。莫言对于传统歌曲有一套独特的音乐书写方式,他在小说叙事中——论文以《黑沙滩》、《十三步》、《天堂蒜薹之歌》以及《檀香刑》四部小说为主,惯用两种“插曲”排列组合方式——“单曲循环”、“多曲杂烩”,和一种“戏曲化”的传统唱段演事手段进行对歌曲契合文学创作的二次音乐书写。“插曲”不仅仅是莫言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作为一种隐喻手段影响小说叙事过程的表达。“戏曲腔”是莫言运用的一类特殊传统音乐手段及其小说中音乐性特质呈现的特殊内容。笔者通过莫言的两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与《红高粱家族》为代表进行戏曲“拖腔”的具体研究。“拖腔”属戏曲腔的一类表现范畴,“拖腔”介入文本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单一型与组合型,目的有二:既是为歌者情感的需要作出延伸,以放大歌者情感特征之表现,揭示歌者难以言表的情感内蕴;同时,也是指向“拖腔”为唱段本身营造出对包蕴其间重要主题事件的重申与展示。“唱腔”属戏曲腔的另一类表现范畴,笔者主要是从小说语言层面体现出来的节奏与韵律之“戏曲化音乐性”特质进行细读考察。戏曲唱腔形式繁多,在莫言小说中主要以念白中的贯口、哭头与叫头三种音乐形式共同制造出人物的“言”外之音。在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中,念白作为一种“无腔调”的贯口表现,戏曲的腔调隐匿在言语表达之间,言语的韵律隐匿在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叙述之间;在小说《檀香刑》中,念白作为一种“有腔调”的贯口表现,言语的韵律隐匿在戏曲的腔调之间,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充斥着浓浓的戏曲腔味,呈现出一股众声喧哗的“有声”语言氛围;在小说《檀香刑》中,“哭头”除了对人物情绪起到渲染的目的,更是为小说叙事作出准备,它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因素进行推动,对人物情感制造的行为方式进行演绎,对人物情感衍生的主题进行暗喻。“叫头”和“哭头”一样在叙事过程中不止充当着戏曲开场白的作用,它们还具备着“唱、念、做、打”的舞台效果,让整部小说的叙事形成一定的戏曲化风格。“曲式”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内在结构进行的一类文本音乐性特质探讨,主要透过莫言作为一位小说家持有的音乐观去理解其小说文体结构中存在着的对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本曲式的借鉴与摹仿痕迹。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是以“曲”谈“文”,而是以“文”论“曲”,在反复潜心“文本细读”的前提下,结合莫言个人的音乐(创作)观进行互文性曲式诠释与分析。其中,小说《红高粱家族》和《蛙》便契合莫言对“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创作观,明显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痕迹;小说《民间音乐》和《春夜雨霏霏》便契合莫言“牛羊歌手”与“触摸人的灵魂”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叠奏曲式的痕迹,另这两部小说内在结构的叙事方式也契合了叠奏曲式的基本特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与《天堂蒜薹之歌》便契合莫言“勾勾弯弯不断头”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循环曲式的痕迹,另在循环曲式中,笔者加入了音乐“复调”内容与“复二部曲式”内容作为延伸进循环曲式在文本中主题递进的情感把握与结构扩充。此外,笔者还结合大型传统音乐套曲曲式进行综合性论述,从小说《丰乳肥臀》的重要主题表现中流露出中国传统音乐套曲曲式渗入叙事过程的深刻内蕴,以及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溯型”进行曲式微观层面的论述。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作出如下结论:莫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创作进行有机交融最为深刻且“大踏步撤退”得最远的一位小说家。难怪莫言的挚友大江健三郎会由衷感慨到莫言作品中释放出的强烈音乐“能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言虽不是第一人,但无疑是最佳人。
孙悦如[7](2020)在《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在莫言广袤和深邃的文学世界中,有很多难以言状又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细节描写都是通过色彩的驾驭完成的。色彩不仅丰富了莫言小说中的感觉世界,还带给读者挥之不去的浓厚的色彩印象。色彩之于莫言,已经不单单是给作品增添诗意,更是丰富了文本思想、凝聚着作家的主体意识,因此对莫言色彩的研究也是解读莫言小说的重要切入点。但目前对莫言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学、魔幻色彩、民间角度、人物形象和语言等方面。虽然也有不少学者尝试在色彩的角度解读莫言的小说,但大多不够深入具体,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莫言小说中的色彩运用展开分析和探讨。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对莫言小说创作的主要经历、莫言色彩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以及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创新点和难点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从现代色彩心理学等角度,结合莫言创作的时间轨迹,分析莫言小说中色彩意象的寓意和寓意的变化过程,主要涉及莫言小说中的红色意象、绿色意象和蓝色意象。第二章主要对莫言小说中色彩语言的运用进行分析,包括继承传统小说写作中色彩的写实写法,利用色彩进行人物和景物描写。另外,莫言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色彩驾驭能力,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不同于物理世界的客观性,又将情绪、眼神等本来没有色彩的东西通过即时的感觉或好恶增添上色彩,展现了小说的魔幻特色。第三章主要分析莫言小说中色彩的艺术特征,从色彩的对比和节奏、色彩的审美与审丑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莫言的小说通过强烈的补色对比、冷暖色并置等方式,给小说增添了张力和审美效果,并且用多种色彩的变化组合赋予了色彩调节叙事节奏的功能。其次,莫言的小说中呈现出审美与审丑并存的特点,这一点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也得到体现。第四章主要探析莫言小说色彩书写背后的原因。本章从生活经验熏染、与画家的交流以及莫言自身的色彩自觉和审美自觉三个角度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从莫言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原因所在。结语部分,总结莫言小说中色彩运用的整体特点,揭示色彩背后独特的文学价值。莫言小说中俯拾皆是的色彩词不仅仅让读者沉浸在视觉盛宴当中,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内涵,艺术化地展示了小说人物和情节,引人深思。他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作为设置色彩的首要原则,或是追求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色彩和意象搭配在一起,突破了自然中客观色彩的枷锁,给予色彩从未有过的表达自由。
梁燕[8](2020)在《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系列纪录片自诞生以来便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它灵活的系列化叙事方式,不仅能将其分集的内容进行独立化表达,还能在分集之间建立关联,从而丰富影片的内容,加深影片的含义,提升影片的高度,拓宽影片的范围,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新时期的影视追求快节奏、大流量,注重话题热度,系列纪录片也积极应变,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和传播策略。系列纪录片的改变很快得到大众认可,市场对系列纪录片需求量与日俱增,系列纪录片开始走向繁荣,也因此吸引商业入驻纪录片行业。高需求、快节奏的模式促生出众多主要以商业为目的的快餐作品和一味想要博人眼球的形式新颖的作品,这对发展尚未成熟的系列纪录片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虽然系列纪录片因此而一度成为时代热议话题,但它也使得系列纪录片的概念和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发展方向更加迷茫,逐渐出现批量化生产、套路化制作、系列化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对系列纪录片进行理论研究势在必行。相对于系列纪录片创作的兴盛,其理论研究略显弱势,相关创作看似满坑满谷,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切之要害的文献研究寥寥无几,多数文献只停留在赞赏阶段甚至仅仅发挥着诠释功能,在研究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模糊、理论支撑不足、体系归纳不完整等,这些问题对系列纪录片后续发展极其不利,亟待解决。由于系列化叙事能为系列纪录片理清脉络、丰富内容、深化主题,并最大化传递作品思想,所以研究系列纪录片的系列化叙事对于系列纪录片的制作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整理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系列纪录片的系列化叙事要素和系列化叙事结构,分析系列化组建的规则,以期对系列纪录片后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对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部分是系列纪录片及系列化叙事的概述。主要阐述了系列纪录片的概念、系列化叙事的概念,分析了系列纪录片热播的原因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系列纪录片的后续发展和理论研究做足功课,希望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第三部分为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要素。主要探究系列纪录片中系列化得以呈现所依靠的因素,解析它们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这也是后续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建构的重要依据。第四部分是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结构的剖析。好的叙事结构能够呈现清晰的故事脉络,是撑起一部影片的骨架。通过对经典系列纪录片的分析,笔者总结出系列纪录片的三种基本系列化叙事结构。第五部分内容是对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探索。日益进步的科技促使传播媒介发生改变,系列纪录片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精益求精。当下动画技术、VR技术的发展对于系列纪录片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系列纪录片在系列化叙事手段和技术上都要适应环境,不断提高。第六部分是笔者自制系列纪录片《传承》的导演阐述。实践才是硬道理,笔者将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总结创作经验,把实践引入理论中寻求不足。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步骤,对系列纪录片的创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希望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有助于系列纪录片日后创作的提升和完善,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体裁。
孙佳路[9](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认为《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刘春晓[10](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研究指明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触摸大师脉络,品尝艺术盛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触摸大师脉络,品尝艺术盛宴(论文提纲范文)
(1)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
1.2.2 争鸣与辨析 |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
2.1.3 无画处成妙境 |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
2.2.1 生活的音符 |
2.2.2 结构的旋律性 |
2.2.3 可读的节奏 |
2.2.4 对位法曲式 |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
2.3.3 电影化叙事 |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
2.3.5 声画合一 |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
第二节 “古”化语言 |
3.2.1 字词的复位性 |
3.2.2 半文言风貌 |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
3.3.1 阿城的诗性观 |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
4.1.2 限度、维度、超越 |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
4.2.1 艺术起源论 |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
4.2.3 “巫”与文化基因 |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
结语 |
附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2)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必要性 |
一、沉浸式设计疾速发展的时代性 |
二、提升个人幸福、构建人际和谐 |
三、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综述 |
一、本文相关范畴研究现状 |
二、本文特色、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世今? |
第一节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体与回身 |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理论依据 |
二、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幻觉本质 |
第二节 基于心流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
一、沉浸隐含其间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变历程 |
?、多且杂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
三、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为重 |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协同要素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题 |
一、一般主题 |
二、根本主题 |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时空 |
一、时间再造 |
二、空间构建 |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技术 |
一、VR引领 |
二、裸眼沉浸 |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体 |
一、主体交互 |
二、联觉感知 |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重意境 |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情景交融 |
一、仰俯自得,化景为情 |
二、景真情切,是为境界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虚实相? |
一、写境为主的实景与造境为主的虚景 |
二、意境美学的虚实与技术美学的虚实 |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意与境偕 |
一、有我之境 |
二、无我之境 |
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双生效应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热”表象 |
一、相关产业的“万物沉浸” |
二、信息时代的典型社交媒体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冷”思考 |
?、 极致消减审美距离 |
二、 “成瘾”负面效应 |
三、传播及展藏难题 |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立体走向 |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元化 |
一、为文旅发展贡献新思路 |
二、为艺术治疗提供新方法 |
三、为生态设计增添新内容 |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纵深化 |
一、设计师:适度设计、分层设计 |
二、体验者:精心品味、深度学习 |
三、产业方:打造IP、构建系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艺术的朝圣与“朝圣”的艺术 |
第一节 艺术的朝圣:70 年“本土西行” |
一、艺术圣地:敦煌石窟 |
二、“朝圣”事件:本土西行 |
三、精神诉求:保存与传承 |
第二节 “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 |
一、艺术创作:三年锤炼 |
二、艺术精品:《敦煌画派》 |
三、精神诉求:立言立论·复兴·创新 |
第二章 《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 |
第一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一、历史图景:人物与场景的真实再现 |
二、历史见证:时间的印记 |
三、历史记忆:口述与情节的共同建构 |
第二节 历史事件的故事书写 |
一、书写方式:故事化叙事 |
二、书写顺序:正叙为主多种叙述手法相结合 |
三、书写时间:千年传承史 |
四、书写空间:地理·艺术·精神 |
第三节 艺术关怀与价值诉求 |
第三章 《敦煌画派》的影像表达 |
第一节 视听语言 |
一、画面语言 |
二、听觉语言 |
第二节 叙事特色 |
一、“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
二、真实再现与“虚”“实”共生 |
第四章 意义追问和价值沉潜:历史、影像和传播 |
第一节 历史的书写 |
一、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
二、集体记忆唤醒与建构 |
第二节 影像表达 |
第三节 文化传播 |
一、历史传承 |
二、世界认同 |
图标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前人的研究 |
(一)蒙古国的卫拉特长调研究现状 |
(二)中国卫拉特蒙古长调研究 |
(三)俄罗斯的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 |
(四)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其他语言研究 |
二、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概述 |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历史 |
一、卫拉特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
二、卫拉特蒙古历史 |
三、卫拉特部族们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婚礼习俗 |
一、结婚年龄 |
二、选择一个新娘 |
三、求婚 |
四、给彩礼和拿嫁妆 |
五、制作蒙古包 |
六、婚礼告别歌曲 |
七、教育歌曲 |
八、献祭长调 |
第三节 卫拉特蒙古的宗教信仰的关系 |
一、卫拉特蒙古的宗教 |
二、卫拉特蒙古宗教长调《沙斯惕尔道长调》 |
第二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长调概述 |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民间口头艺术、乐器、舞蹈 |
一、民间口头艺术 |
二、民间乐器 |
三、卫拉特蒙古舞蹈 |
第二节 卫拉特长调分类,形式特点 |
一、长调的名称和起源 |
二、长调分类 |
第三节 旋律特点 |
一、长调旋律的结构、形式 |
二、长调旋律音阶、调式 |
三、长调旋律音调和动作 |
第四节 节奏特点 |
第五节 歌词特点 |
一、卫拉特蒙古语言 |
二、卫拉特蒙古歌词的节与行 |
三、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修辞 |
四、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韵律 |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歌词的意义 |
第三章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的特征及《美丽的棕灰色走马》长调分析 |
第一节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
一、中国境内的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
二、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 |
三、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
四、国外土尔扈特长调研究 |
第二节 土尔扈特部族历史和特点 |
一、土尔扈特名称含义 |
二、土尔扈特蒙古族历史由来 |
第三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唱的环境和仪式 |
一、奉献长调 |
二、教育长调 |
三、哭嫁长调 |
第四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歌词分析 |
第五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旋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电影建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课题研究 |
1.2.1 国内外电影建筑学课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电影建筑学理论研究 |
2.1 电影与建筑的艺术交集 |
2.1.1 建筑的艺术 |
2.1.2 电影的艺术 |
2.1.3 电影与建筑的交融 |
2.2 电影建筑学的起源与概念 |
2.2.1 电影建筑学的起源 |
2.2.2 电影建筑学的概念 |
2.3 电影建筑学的适用范围与结构框架 |
2.3.1 适用范围 |
2.3.2 结构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阶段和研究现状 |
3.1 历史文化街区演变 |
3.1.1 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程 |
3.1.2 历史文化街区的记忆解读 |
3.1.3 历史文化街区的叙事表达 |
3.2 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分析 |
3.2.1 资源开发不均性 |
3.2.2 地方记忆丢失 |
3.2.3 居住环境不完善 |
3.2.4 物质消解有待改善 |
3.3 历史文化街区的机遇和挑战 |
3.3.1 国家层面对街区重视度 |
3.3.2 公众参与对街区的重要性 |
3.3.3 街区自身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影建筑学方法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模式中运用 |
4.1 体验空间:穿过时间的空间意识 |
4.1.1 听觉体验空间 |
4.1.2 视觉体验空间 |
4.1.3 触觉体验空间 |
4.1.4 嗅觉体验空间 |
4.1.5 体验空间框架 |
4.2 记忆产生:存储空间经验的场所 |
4.2.1 自然经验记忆 |
4.2.2 人类交流记忆 |
4.2.3 记忆产生框架 |
4.3 创造能量:物质性的体现 |
4.3.1 掌握能量 |
4.3.2 释放能量 |
4.3.3 能量媒介 |
4.3.4 创造能量框架 |
4.4 叙事艺术:人为干预的生活秩序 |
4.4.1 叙事目的 |
4.4.2 叙事手段 |
4.4.3 叙事结构的运用 |
4.4.4 叙事成果展示 |
4.4.5 叙事艺术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案例应用—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资料 |
5.1.2 项目现状分析 |
5.1.3 项目设计方法 |
5.2 街区整体空间的协调与统一 |
5.2.1 交通空间的协调 |
5.2.2 整体景观的空间表达 |
5.2.3 建筑群体风格的空间表达 |
5.3 街区个体建筑的大众与特性 |
5.3.1 建筑物的创新与演绎 |
5.3.2 建筑环境原真与表达 |
5.3.3 建筑细部还原与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莫言小说与音乐”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难点、对象、方法与内容 |
上篇 莫言小说“腔调”叙述的外在音乐性特质 |
第一章 莫言的音乐观 |
第一节 莫言谈“音乐感受” |
第二节 莫言谈“音乐与小说” |
第三节 莫言谈“音乐创作”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自然声响 |
第一节 故乡地理版图的“自然声响” |
第二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
第三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渗透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插曲 |
第一节 小说《黑沙滩》之“单曲循环” |
第二节 小说《十三步》之“多曲杂烩”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与《檀香刑》之“戏曲化”唱段演事 |
小结 |
第四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拖腔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单一型”拖腔 |
第二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组合型”拖腔 |
小结 |
附:茂腔《西京》唱段(片段) |
第五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唱腔 |
第一节 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之“无腔调”贯口 |
第二节 小说《檀香刑》之“有腔调”贯口 |
第三节 小说《檀香刑》之“叫头”与“哭头” |
小结 |
下篇 莫言小说内在结构的音乐性“曲式”特质 |
第一章 无再现单三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蛙》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章 叠奏曲式 |
第一节 小说《民间音乐》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春夜雨霏霏》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三章 循环、复调与复二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循环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生死疲劳》之“复调”特质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之“复二部曲式”特质 |
第四章 小说《丰乳肥臀》之“套曲曲式”特质 |
第一节 生存单曲 |
第二节 灾祸单曲 |
第三节 生机单曲 |
第四节 孕育单曲 |
第五章 莫言小说“曲式”发展手法:“溯型” |
“曲式”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7)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拟突破的难题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一节 红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二节 绿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三节 蓝色意象的寓意及其变化 |
第二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语言的继承与创新 |
第一节 写实色彩的运用 |
第二节 语像色彩的丰富与突破 |
第三章 莫言小说中色彩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设置对比与节奏 |
第二节 审美与审丑并举 |
第四章 莫言小说色彩书写的原因探析 |
第一节 生活经验的熏染 |
第二节 印象派绘画的启发 |
第三节 作家的色彩自觉和审美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作品类 |
二、专着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四、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系列纪录片的美学研究 |
(二)系列纪录片的创作特色研究 |
(三)系列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
(四)新媒体下系列纪录片发展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系列纪录片及系列化叙事概述 |
第一节 系列纪录片及系列化叙事的概念 |
一、系列纪录片的定义 |
二、系列化叙事的含义 |
三、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含义 |
四、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范畴 |
第二节 系列纪录片的现状 |
一、系列纪录片热播的原因分析 |
二、系列纪录片创作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要素 |
第一节 人物——寻因探果呈现一体化 |
一、运用人物形象塑造打造一体化 |
二、运用人物情感走向打造一体化 |
第二节 时间——梳理线索串联分集 |
一、排列时间顺序串联分集 |
二、整合特殊时间线索串联分集 |
第三节 空间——重置信息建构系列 |
一、同一空间建构系列 |
二、不同空间建构系列 |
第四节 解说——整合碎片建立关联 |
一、串联信息组成系列 |
二、建立统一模式组成系列 |
第五节 主题——形成引力凝聚分集 |
第六节 节奏——营造“系列”氛围 |
一、统一分集内部节奏营造“系列”感 |
二、设计分集间叙事节奏营造“系列”感 |
第三章 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结构 |
第一节 阶梯递进式结构 |
一、事件因果叙事逻辑形成递进 |
二、事物被认知的逻辑顺序形成递进 |
第二节 聚合式结构 |
一、主题聚合 |
二、视点聚合 |
三、人物聚合 |
第三节 板块式结构 |
一、主题集结 |
二、题材集结 |
三、作者化的创作手法集结 |
第四章 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的探索 |
第一节 系列化叙事方式的挖掘 |
一、全面“系列化” |
二、打破系列化叙事结构的局限 |
三、线性与非线性混搭 |
第二节 系列化叙事的技术融合 |
一、运用动画技术辅助系列化叙事 |
二、运用VR技术增强系列化叙事 |
结语 |
作品链接 |
参考文献 |
参考视频 |
附录 系列纪录片《传承》导演阐述 |
一、《传承》概况 |
(一)《传承》选题背景 |
(二)《传承》价值 |
二、作品创作阐述 |
(一)《传承》的拍摄计划与叙事策略 |
(二)拍摄与剪辑 |
三、《传承》的创作反思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一、影片 |
二、论文 |
致谢 |
(9)《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突破的难题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影视艺术理论 |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
一、反应事件全貌 |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
一、展现民风民俗 |
二、展现地貌特征 |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
一、展现服饰文化 |
二、展现饮食文化 |
三、展现住所文化 |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一、道德意识 |
二、和谐意识 |
三、理想主义 |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
二、增强文化交流 |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
第二节 意境美 |
一、情景交融 |
二、虚实结合 |
第三节 真实美 |
一、客观真实美 |
二、艺术真实美 |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触摸大师脉络,品尝艺术盛宴(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D]. 孙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朝圣”的艺术:纪录片《敦煌画派》的历史书写与影像表达[D]. 刘梦. 兰州大学, 2021(02)
- [4]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D]. 图雅(Munkhtuya).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5]基于电影建筑学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研究[D]. 韩秀.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8)
- [6]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 向天一. 吉林大学, 2020(08)
- [7]论莫言小说中的色彩书写[D]. 孙悦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系列纪录片系列化叙事研究[D]. 梁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