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硬”抓 硬件“精”抓(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黄响[2](2021)在《爪刺抓附足等压调控机制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仿生爪刺式爬壁机器人适应于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粗糙、多灰尘壁面环境,在灾难搜救、军事侦察、小行星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爪刺抓附足是决定爬壁机器人性能的关键,现有机器人爪刺足均基于柔顺结构的弹性变形来被动适应壁面形貌,真正有效抓附在壁面上的爪刺较少,且处于抓附状态上的爪刺的承载力与柔顺结构的弹性变形相关,负载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爪刺上。如何根据壁面的复杂形貌有效调控爪刺阵列的抓附状态,将负载均布在所有爪刺上,发挥爪刺足的最大抓附潜力,是提高仿生爪刺式爬壁机器人爬行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关键。本文基于生物液囊结构调控原理,设计了基于柔性薄膜结构的等压调控爪刺足结构,分析了爪刺阵列对粗糙壁面复杂形貌的适应性,研制了等压调控爪刺足样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生物液囊结构在足部适应复杂壁面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模仿生物液囊结构设计了爪刺足等压调控的薄膜结构,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仿生薄膜结构力学特性,开展了仿生薄膜结构制备工艺研究。(2)设计了被动等压调控爪刺足与被动弹性柔顺爪刺足结构,对比分析了两种抓附足的壁面形貌适应性与载荷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被动等压调控爪刺足设计具有更好的抓附性能。(3)设计了主动等压调控爪刺对抓足结构,分析了调控距离与壁面形貌对爪刺抓附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仿生串联弹性调控系统,开展了基于仿生薄膜内部驱动压强反馈信号的调控方法研究。(4)研制了被动与主动爪刺足原理样机,搭建了抓附性能实验测试平台,测试分析了爪刺阵列间的载荷分布,验证了仿生薄膜均布载荷的有效性。基于此,进一步测试分析了爪刺对爪足的抓附性能,验证了基于等压调控提高爪刺足抓附性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提高爬壁机器人爬行稳定性和壁面适应性奠定了基础。
张其宝[3](2021)在《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文中认为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云服务器的发展,远程监控终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其中以工业生产制造最具代表性。工业远程监控终端主要实现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数据上传、设备控制、远程告警等功能,现有的远程监控终端仅限于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无法对设备运行环境与操作人员进行实时性地可视化监测。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实现了可视化监测与传统的依靠数据传输测控的有机结合。该终端分为可视化子系统与工控接口子系统两个部分:(1)可视化子系统负责实现监控终端的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子系统以Zynq-7000So C FPGA为主控,嵌入了Linux操作系统。该子系统通过USB接口接收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流,进行视频编码后将文件保存至本地存储器;通过SPI通信接口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中的多种工控接口,并接收工控接口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LCD触控屏实现人机交互,LCD触控屏显示视频监控画面以及传感器数据,并获取操作人员对工控接口和视频监控的控制指令;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将本地监控视频流及工控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为了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帧校验功能的远程视频传输方法。(2)工控接口子系统负责工业现场感知数据采集及设备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以STM32 MCU为主控,采用Bare Metal形式提高实时性。该子系统通过SPI通信接口接收可视化子系统的控制指令,利用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等接口控制工业现场的执行设备;通过开关量输入、模拟量输入、RS-485总线等接口采集工业现场的感知数据,并将感知数据上传至可视化子系统;针对RS-485总线接线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帧有效性的RS-485总线极性自适应方法。采用标定方式提高工控接口的精度,为了方便对系统进行标定与配置,使用Qt集成开发环境设计了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本设计中,对该远程监控终端的原理图以及PCB进行了绘制,并对元器件进行了工装焊接,完成了样机制作;实现了可视化子系统、工控接口子系统以及上位机软件的编程工作,完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联合调试;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远程监控终端能够正常运行,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郭嘉星[4](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话语。2013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国家话语权”的明确要求。2016年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又一次阐述了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我国的话语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中国话语要具有鲜明的立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顺应大势,深刻指出:“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中国体育工作从国家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成为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也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树立了旗帜。中国体育话语权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中国体育赋予的宣传中国体育成就、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传承中国体育文化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党和人民寄予的展示中国繁荣强盛的伟大形象,维护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提升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时代重任。该文正是围绕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着重从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权阻碍和提升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实质内涵、本质作用、发展规律、自身特点、成就贡献、困难挑战和未来愿景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精准详实的论证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博大精深,具体体现在“真、柔、利、力”四个层面,主要是指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功夫、软实力、高价值和原动力。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载体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突出表现效果是举办北京奥运会时的“举重若轻”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时的“巩固提高”。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规律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进步一脉相承,先后经历了初步觉醒阶段、另起炉灶阶段、困难挑战并存阶段、积极进取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五大发展历程。新时代的中国体育话语权开启新征程,担负起体育强国建设的新使命,实施“六大方略”,构建“四大体制”,体现出人民性、全局性、文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五个时代特点。分析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不外乎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三个方面,国际上反华势力的阴谋破坏和涉台问题的干扰捣乱,国内困难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文革”期间的停滞不前以及自身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遇到困难挑战等。探索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重点包括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对外交流、扩大体育影响,创新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体育教育、培养体育人才,适应时代需要、建设体育强国等五大具体措施。总结中国体育话语权70年的伟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对未来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笔者充满信心、立足当下、放眼全球,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条思考建议,以冀中国体育话语权在新的征程上再创新佳绩,再铸新辉煌。
张永壮[5](2021)在《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现有的网络空间防御技术,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多是被动防御。虽然有许多研究提出了诸如蜜罐,移动目标防御(MTD)等主动防御技术,但都有各自的不足点。拟态防御提出了动态冗余异构(DHR)架构,从执行体池中动态随机选择若干异构执行体执行,并对各个执行体数据进行判决输出。DHR架构解决了上述各个防御技术的缺点,并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内生安全性和主动防御能力。光传输设备是光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增强光传输网络安全性的方法多是基于网络层面的,而对光传输设备的安全性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以拟态光传输系统的业务需求为背景,提出在光传输设备的管理控制系统中引入拟态防御中的冗余性和异构性,实现冗余异构多核架构,开发出一套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并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对Openflow协议进行扩展,以满足拟态光传输系统的业务需求。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光传输设备的管理控制系统中引入了拟态防御中的冗余性和异构性,实现冗余异构多核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享内存和中断机制的多核通信方案;并对设计的冗余异构管理控制系统建立攻击概率模型。设计的管控系统增强了系统的主动防御能力和抗攻击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为拟态防御技术向光传输设备的延伸提供了一种方案。(2)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对Openf low协议进行扩展,扩展内容包括端口扩展和消息扩展。端口扩展为自定义的光端口属性。消息扩展包括:修改已有消息类型,在Multipart消息中的Experimenter字段添加自定义的光端口信息;新增消息类型,添加T-opolrequest/Tpolreply,Pathmod/PathModreply,InquireP-erformance/InquirePeformanceReply,OpticalPortStatus 消息。实验验证了扩展的Openflow协议能满足冗余异构管理控制系统与控制器的通信要求。(3)开发的冗余异构管理控制系统经过仿真实验得出,当单次攻击持续时间是0.5时,单核管控系统被成功攻击的概率和安全增益分别是13.93%和1,三核管控系统被成功攻击的概率和安全增益分别是1.19%和1.148,五核管控系统被成功攻击的概率和安全增益分别是0.15%和1.160。因此,冗余异构多核管控系统的安全性能比单核管控系统有了明显的提升。性能测试显示单核管控系统的运行时间为26.55ms,三核管控系统的运行时间为60.21ms,五核管控系统的运行时间为74.34ms。多核管控系统虽然较单核管控系统运行时间稍长,却以较低的时间延迟换来安全性能的大幅增长。
彭家豪[6](2020)在《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机械手连杆抓取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化进程的大力推进,特别是在以高端装备为核心的工业4.0时代背景下,机器视觉行业正在飞速发展。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发展迅猛,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本文结合目前的市场需求,使用工业机器人结合双目立体视觉技术设计了一套针对任意摆放的机械连杆零件的抓取系统。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内容: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相机、镜头、光源等。根据现场的安装环境和机构运动行程选择合适的机械手型号。对工业相机的成像模型、双目相机的安装方式、双目标定以及手眼标定的算法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编写程序进行相机和机械手标定算法的实现并对最终的标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本文根据对连杆零件的表面特征的分析,决定使用散斑激光器来增强零件的表面纹理信息。通过对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获得目标物所在场景的视差图,并通过三维重构得到连杆零件的三维点云图。针对目标零件所在场景的点云信息过多导致后续点云配准速度过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轴方向坐标值的阈值分割方法对场景点云进行背景去除。研究了针对任意摆放的多个目标物体的三维位姿估计的问题,最终本文选择基于模型的点云配准方法对场景点云中的目标零件进行位姿估计。该点云配准算法首先对大量的点云数据计算每个点的法向量,然后提取特征点,对特征点进行特征描述,再将模板点云与场景点云进行初步的配准,再使用ICP算法进行点云精确配准并计算点对之间的旋转变换关系。最后结合之前手眼标定的结果可以得到目标在机械手基坐标系下的三维位姿信息。将得到的位姿信息发送给机械手,引导机械手进行连杆零件的抓取。结合软件和硬件完成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连杆抓取系统的设计,成功的实现了对任意摆放的连杆零件的机械手引导抓取,并对最终的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确认达到了项目的实际要求。实验结果证明本次项目能够准确快速的完成对目标工件的抓取,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符合实际生产制造环境的要求。
周莹[7](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杨晨[8](2020)在《铁路停车顶在线检测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铁路停车顶广泛应用于货运编组站中,它的主要作用是货运列车的停车防溜。目前停车顶技术的制造与安装使用已经十分成熟,但与之配套的自动化检测装置的研发和应用却未实现。当前使用的检测方法需要固定场所和高昂建设经费,现场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检测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发了停车顶检测小车,设计了机械结构且确定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控制系统方案。控制核心部件选用STM32F103ZET6,外围设备采用HMI触摸屏、RFID射频读卡器、伺服控制系统、数据传输单元4G DTU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电机等组件。对于人机交互接口,使用标准Modbus通信协议实现参数设置、按钮控制以及数据传输检测结果保存功能。为了提高工业应用可靠性,论文主要探讨了工控系统中嵌入式硬件接口电路、多任务程序开发和实时操作系统任务调度的实现及数字滤波等内容。在硬件方面,完成外部开关输入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分压电路的设计。在软件方面,下位机程序移植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并对各模块任务进行划分,利用任务调度提高程序运行的实时性,并对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探索,利用Simulink信号处理工具观察其滤波效果;上位机程序结合下位机使用的4G DTU模块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上位机实现数据解析,数据显示和数据存储查询功能。实验和现场使用表明,停车顶检测车能完成设计预期的检测工作,检测得到的力学性能曲线图是一项非常直观和重要的判断依据。论文研究工作对于智能装备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录全[9](2019)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上殷实、安定的小康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向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目标。自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首次用“小康”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以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保持了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连续性,而且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小康,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采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举措,不断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说到底还是需要人来实现的。农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既需要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也需要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村要解决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首先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素质,使其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为背景,以当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状况为出发点,以促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政治素质为落脚点,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和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方法,针对我国农业农村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研究,以期对提高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有所助益。本文绪论部分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研究现状做出梳理和述评,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论文内容共六章。第一章概述篇,主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及特点进行解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理论基础篇,主要从学理上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其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第三章历史考察篇,主要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小康社会建设初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的社会背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要求,以及各个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状况的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第四章现状篇,主要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归纳总结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已取得的进展,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主要原因。第五章认知策略篇,主要提出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路径,即提高领导干部、思政工作者、广大农民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第六章实践策略篇,主要提出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即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工作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构建社会环境。
杨涛[10](2019)在《基于CODESYS的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流水线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引进,以人力为主的物料装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生产效率。如何实现物料生产线与运输线的快速对接,已经成为了国内生产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研发出一套稳定、可靠的自动装车流水线控制系统,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企业委托项目“自动装车流水线系统”,以企业需求为前提,设计研发了一套“基于CODESYS的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流水线控制系统”。首先,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企业对自动装车流水线的要求,在保留原有运输皮带与物料打包机的前提下,提出了装车流水线的总体设计方案:通过皮带输送机将拆垛机、打包机、装车机联系起来,构成装车流水线。通过对不同机械结构的机器人进行对比,确定了直角坐标系机器人为拆垛机和装车机的主体机械结构。结合装车流水线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对驱动方式、减速器以及传动方式进行了选型,同时,根据袋装物料的码放特点提出了物料排版及装车机运动策略。然后,对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设计,提出了基于CODESYS的软件型运动控制器+EtherMAC总线的控制方案,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驱动系统进行选型。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了控制系统干扰来源,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电源、各驱动设备进行了电气电路设计。其次,为了解决装车机与运输车辆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问题,对装车机的定位方案以及视觉处理算法行了设计,并针对传统Hough直线检测算法存在的缺点:检测速度随检测精度升高而降低,提出了一种递进形式的Hough直线检测方法。最后,利用CODESYS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的编程思想对控制系统软件部分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自动运行模块、手动运行模块、停止模块以及相关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完成了自动装车流水线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之后,在企业现场对自动装车流水线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对整套控制系统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最终通过装车实例应用验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二、软件“硬”抓 硬件“精”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件“硬”抓 硬件“精”抓(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爪刺抓附足等压调控机制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爪刺抓附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爪刺抓附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关键问题 |
1.4 课题的主要结构和研究内容 |
2 爪刺阵列等压调控仿生原理与结构设计 |
2.1 壁面随机分布特性试验分析 |
2.1.1 壁面接触强度 |
2.1.2 壁面形貌的空间分布 |
2.2 生物液囊调控原理 |
2.3 爪刺阵列等压调控薄膜结构设计与分析 |
2.3.1 爪刺阵列调控原理分析 |
2.3.2 爪刺阵列薄膜结构设计 |
2.3.3 薄膜材料特性分析 |
2.3.4 爪刺阵列薄膜变形力分析 |
2.4 爪刺阵列等压调控薄膜结构制备与实验分析 |
2.4.1 模具结构设计 |
2.4.2 薄膜成型工艺 |
2.4.3 爪刺阵列薄膜实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爪刺阵列被动调控系统设计与分析 |
3.1 弹性柔顺结构设计与抓附机理 |
3.1.1 柔顺结构爪刺设计 |
3.1.2 爪刺壁面抓附机理 |
3.2 被动调控系统结构设计与分析 |
3.3 被动爪刺阵列抓附性能分析 |
3.4 仿生柔顺爪刺足结构设计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爪刺阵列主动调控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主动等压调控爪刺对抓足结构设计 |
4.2 主动调控系统抓附性能分析 |
4.2.1 主动调控系统抓附强度分析 |
4.2.2 主动调控系统结构优化 |
4.3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 |
4.3.1 等压结构主动调控系统抓附状态感知原理 |
4.3.2 仿生串联弹性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4.3.3 仿生串联弹性驱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4.3.4 仿生串联弹性驱动控制系统硬件搭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爪刺阵列足抓附实验分析 |
5.1 爪刺阵列足样机 |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3 被动调控系统爪刺阵列足抓附性能实验与分析 |
5.3.1 被动爪刺足载荷分布特性实验与分析 |
5.3.2 被动爪刺足抓附力实验与分析 |
5.4 主动调控系统爪刺阵列足抓附性能实验与分析 |
5.4.1 爪刺足载荷分布特性试验与分析 |
5.4.2 主动爪刺足抓附力实验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远程监控终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需求分析 |
2.2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设计指标 |
2.3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2.4 主控芯片选型 |
3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硬件平台设计 |
3.1 可视化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1.1 摄像头接口电路 |
3.1.2 LCD驱动电路 |
3.1.3 本地存储模块 |
3.1.4 远程通信接口电路 |
3.2 工控接口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2.1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接口电路 |
3.2.2 模拟量采集与输出电路 |
3.2.3 温度采集电路 |
3.2.4 I/O控制接口电路 |
3.2.5 北斗/GPS授时与定位 |
3.3 系统电源设计 |
3.3.1 工控接口子系统 |
3.3.2 可视化子系统 |
3.4 印刷电路板设计 |
4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框架 |
4.2 可视化视频监控方案 |
4.2.1 可视化视频监控软件框架 |
4.2.2 基于时间的终端视频文件检索方法设计 |
4.2.3 基于图片空间域的数字盲水印设计 |
4.3 可视化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3.1 开发环境搭建 |
4.3.2 视频监控程序设计 |
4.3.3 LCD显示驱动设计 |
4.3.4 LCD触控屏界面开发 |
4.4 工控接口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4.1 模拟量与温度采集程序 |
4.4.2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通信 |
4.5 远程通信程序设计 |
4.6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软件设计 |
4.7 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设计 |
5 系统测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5.1 可视化子系统测试 |
5.1.1 电源测试 |
5.1.2 可视化视频监控测试 |
5.1.3 盲水印性能测试 |
5.1.4 LCD触控屏测试 |
5.1.5 远程通信接口测试 |
5.1.6 存储器读写测试 |
5.2 工控接口子系统测试 |
5.2.1 精度测试 |
5.2.2 实时性测试 |
5.2.3 RS-485 总线通信测试 |
5.3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测试 |
5.4 功耗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建国70载,体育强中国 |
1.1.2 立在新潮头,奋斗新时代 |
1.1.3 用好体育指挥棒,建设体育新强国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权力”与“权利” |
2.1.1 “权力” |
2.1.2 “权利” |
2.2 “话语”与“话语权” |
2.2.1 “话语”的概念界定 |
2.2.2 “话语权”的起源与发展 |
2.2.3 “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 “体育话语权” |
2.3.1 “体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2.3.2 “体育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
2.3.3 “体育话语权”的重要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历史研究法 |
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3.3.1 研究创新 |
3.3.2 研究不足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国体育话语权及其构成要素 |
4.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内涵 |
4.1.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真” |
4.1.3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柔” |
4.1.4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利” |
4.1.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力” |
4.1.6 小结 |
4.2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重要表现——奥运会 |
4.2.1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会 |
4.2.2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重若轻” |
4.2.3 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
4.2.4 小结 |
4.3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阶段划分 |
4.3.1 初步觉醒阶段(1949—1958 年) |
4.3.2 另起炉灶阶段(1958—1978 年) |
4.3.3 困难挑战并存阶段(1978—1990 年) |
4.3.4 积极进取阶段(1990—2001 年) |
4.3.5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12 年) |
4.3.6 小结 |
4.4 中国体育话语权新时代 |
4.4.1 新时代伟大历史发展新阶段 |
4.4.2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任务 |
4.4.3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特点 |
4.4.4 新时代中国体育话语新道路 |
4.4.5 小结 |
4.5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阻碍和提升策略 |
4.5.1 中国体育话语权的发展阻碍 |
4.5.2 中国体育话语权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 |
4.5.3 中国体育话语权提升策略 |
4.5.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国体育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成就,为祖国争光 |
5.1.2 中国体育话语权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为祖国添彩 |
5.1.3 中国体育话语权传播中国体育经验,为祖国增色 |
5.1.4 小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拟态防御技术 |
1.1.2 Openflow技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拟态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
1.3.2 Openflow技术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
2.1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1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2.1.2 拟态光传输系统总体架构 |
2.1.3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总体模型 |
2.2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多核通信设计 |
2.2.1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多核架构 |
2.2.2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共享内存和中断通信机制 |
2.3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2.3.1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OFA分层结构 |
2.3.2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软件模块化设计 |
2.4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 |
2.4.1 业务分类 |
2.4.2 拓扑发现流程 |
2.4.3 业务建立流程 |
2.4.4 性能查询流程 |
2.5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攻击概率模型设计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Opeflow协议扩展 |
3.1 Openflow协议 |
3.1.1 Openflow端口 |
3.1.2 Openflow流表 |
3.1.3 Openflow消息 |
3.2 Openflow协议扩展需求分析 |
3.3 Openflow协议扩展设计 |
3.3.1 端口结构体扩展 |
3.3.2 消息体扩展 |
3.4 实验验证 |
3.4.1 实验目的 |
3.4.2 实验环境搭建 |
3.4.3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开发与测试 |
4.1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开发 |
4.1.1 环境搭建 |
4.1.2 软件开发流程 |
4.2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网管App测试 |
4.2.1 环境搭建 |
4.2.2 App测试结果 |
4.2.3 SDK输出调试 |
4.3 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与性能测试 |
4.3.1 系统异构度计算 |
4.3.2 系统攻击仿真 |
4.3.3 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机械手连杆抓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现状 |
1.2.2 双目立体视觉的研究现状 |
1.3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研究难点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视觉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机器视觉系统硬件介绍 |
2.1.1 相机和镜头选型 |
2.1.2 光源的选择 |
2.1.3 工业机械手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器视觉系统的标定 |
3.1 双目标定 |
3.1.1 相机成像模型和标定原理 |
3.1.2 双目标定 |
3.1.3 立体校正 |
3.2 相机与机械手的标定 |
3.2.1 手眼配置结构 |
3.2.3 手眼标定的原理 |
3.3 视觉系统的标定实验 |
3.3.1 双目标定实验 |
3.3.2 手眼标定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体匹配算法 |
4.1 立体匹配基本原理 |
4.1.1 视差和视差图 |
4.1.2 匹配基元和约束准则 |
4.2 立体匹配算法 |
4.2.1 匹配代价计算 |
4.2.2 匹配方法及策略的选择 |
4.2.3 立体匹配算法的选择和实现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重构和位姿估计 |
5.1 三维重构 |
5.1.1 三维重构原理 |
5.1.2 三维重构实验结果 |
5.2 三维位姿估计 |
5.2.1 三维位姿估计方法介绍 |
5.2.2 点云的粗略配准算法 |
5.2.3 点云的精配准算法 |
5.3 工件位姿估计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械手定位抓取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实验 |
6.1 机械手定位抓取系统的方案设计 |
6.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6.3 目标零件抓取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铁路停车顶在线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停车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停车顶检测车的结构设计 |
2.1 检测车总体结构布局 |
2.1.1 检测车结构布局设计 |
2.1.2 车架的设计 |
2.2 加载机构的设计 |
2.2.1 电动缸的设计选型 |
2.2.2 伺服电机的选型计算 |
2.2.3 减速器的选型 |
2.2.4 同步带的传动设计 |
2.2.5 加载机构的验算 |
2.3 抓轨机构的设计 |
2.3.1 抓轨机构方案设计 |
2.3.2 柔性滑块的设计 |
2.3.3 抓轨臂的自锁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检测车控制系统方案及硬件设计 |
3.1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控制系统方案 |
3.1.1 系统方案需求分析 |
3.1.2 系统总体方案提出 |
3.1.3 中央控制单元选型 |
3.1.4 人机交互HMI模块选型 |
3.2 开关电路以及传感器 |
3.2.1 外部开关输入 |
3.2.2 位移传感器 |
3.2.3 压力传感器 |
3.3 分压电路和通信接口 |
3.3.1 压力变送器的分压电路输入 |
3.3.2 RS-232通信 |
3.3.3 RS-485通信 |
3.4 伺服驱动模块设计 |
3.4.1 伺服电机控制模式 |
3.4.2 驱动系统电流环和速度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控制软件总体架构 |
4.1.1 预期功能需求分析 |
4.1.2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总体软件方案 |
4.1.3 系统软件总体工作流程 |
4.2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
4.2.1 μC/OS-Ⅱ体系结构与移植准备 |
4.2.2 μC/OS-Ⅱ移植内容 |
4.2.3 μC/OS-Ⅱ初始化与启动 |
4.3 控制系统任务处理程序设计 |
4.3.1 主任务设计 |
4.3.2 HMI人机交互任务 |
4.3.3 伺服系统数据交换任务 |
4.3.4 压力传感器采集任务 |
4.3.5 定时器和程序监控任务 |
4.3.6 任务调度 |
4.4 滤波器设计与应用 |
4.4.1 卡尔曼滤波的基本原理 |
4.4.2 经典卡尔曼滤波算法 |
4.4.3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4.4.4 卡尔曼滤波的平滑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程数据传输及上位机开发 |
5.1 远程数据传输方案 |
5.1.1 DTU简介和选型 |
5.1.2 DTU传输模式和总体框架 |
5.1.3 透明传输和通信链路建立 |
5.2 上位机软件总体架构 |
5.2.1 预期功能需求分析 |
5.2.2 上位机软件总体框架 |
5.3 上位机通信处理 |
5.3.1 本地计算机串口监听实现 |
5.3.2 数据解析过程实现 |
5.3.3 检测结果显示界面实现 |
5.4 上位机信息管理 |
5.4.1 数据存储 |
5.4.2 检测结果分类查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实验测试 |
6.1 样机制造及实验设计 |
6.2 检测车功能测试 |
6.2.1 RFID编号和安装高度 |
6.2.2 测试点油气反力和油气反力曲线 |
6.2.3 检测耗时 |
6.3 上位机运行测试 |
6.3.1 测试结果显示 |
6.3.2 测试数据查询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五)研究框架及基本思路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述 |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 |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
1.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概念 |
2.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象 |
3.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点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
2.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素质保证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2.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1.毛泽东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2.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
3.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 |
(一)小康社会建设初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1979 年-2002 年) |
1.小康社会建设初期社会发展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2.小康社会建设初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 |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2002 年-2012 年) |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2012 年-今) |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原因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展 |
1.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比较健全 |
2.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聚焦于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
4.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
5.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尽力贴近农民生活 |
6.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不断丰富 |
7.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较明显实效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
1.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
2.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还不足 |
3.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载体亲和力还不够 |
4.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体现不明显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尚需提高 |
2.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还难以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要求 |
3.新时代农村农民的变化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
4.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
5.社会各方面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不够 |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策略 |
(一)提高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1.提高领导干部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2.提高思政工作者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3.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
(二)明确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
1.促进农民素质现代化 |
2.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 |
(三)遵循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1.坚持以农民为中心 |
2.解决思想问题与利益问题相结合 |
3.喜闻乐见、简便易行 |
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策略 |
(一)丰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1.以“五信”为主线的理想信念教育 |
2.以“三大战略”为重点的形势政策教育 |
3.以“三治结合”为体系的乡村治理教育 |
4.以“两山”理论为导向的生态文明教育 |
(二)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
1.在现代村规民约重构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2.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作 |
3.在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4.利用新媒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和实效性 |
(三)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1.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 |
2.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机制 |
3.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 |
(四)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 |
1.新时代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
2.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主要途径 |
(五)构建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环境 |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2.加强农村党的领导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
3.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4.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
5.加强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CODESYS的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流水线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装车流水线研究现状 |
1.3 运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自动装车流水线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方案确定 |
2.2 机械结构确定 |
2.3 装车策略设计 |
2.4 驱动方案设计 |
2.5 小结 |
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2 驱动系统选型设计 |
3.3 电气系统设计 |
3.4 小结 |
4 车厢定位系统研究 |
4.1 定位系统方案设计 |
4.2 图像处理 |
4.3 直线检测 |
4.4 小结 |
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CODESYS开发平台 |
5.2 主要程序模块设计 |
5.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4 小结 |
6 现场安装与调试 |
6.1 电气安装 |
6.2 运动模块调试 |
6.3 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软件“硬”抓 硬件“精”抓(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爪刺抓附足等压调控机制与系统研究[D]. 黄响.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D]. 张其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话语权的历史演进研究[D]. 郭嘉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永壮.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机械手连杆抓取系统[D]. 彭家豪.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7]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铁路停车顶在线检测系统设计[D]. 杨晨.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张录全.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8)
- [10]基于CODESYS的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流水线控制系统研究[D]. 杨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