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现代开放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现代开放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尤传露[1](2021)在《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工人教育日益成为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劳动力。产业工人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为真正实现新时期产业工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助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起的“求学圆梦行动”,广州市总工会在原来支持职工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工作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相关政策,加大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支持力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作为全国首个以地方工会牵头的产业工人教育新模式的表率,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建设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查法,明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基本内涵,呈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梳理并划分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阶段。再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教育学的角度剖析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式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教育受众单一,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不密切,产业工人对其缺乏了解,以及产业工人自我非职业技能素养认同感不高,各教育主体的合作效果不佳以及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教育目标定位与产业工人需求不匹配,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品牌效应尚未发挥作用,合作主体之间合作未达预期以及对合作教育经费监管不到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建议。研究认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应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上要从职业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举,这也将是产业工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紧跟这一目标趋势,要针对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各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不断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筛选高水准的教育合作伙伴,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产业工人教育接轨。

周紫艳[2](2021)在《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文中指出“爱比米修斯的过失”寓旨人必须依靠技术才能适应环境和后天生存,技术是人身体和大脑的分泌物,是构造人与世界的中间环节。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以及教育要素,教育技术与教育者具有相互规定性。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存在者,既要“向前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用,也要“向后寻视”追问教育技术何所是,即从经历“上手状态”转向追问生成过程。以身体器官为依附的身体技术展现了人身体和大脑信息,由此“原促创”了教育世界。语言文字符号外化和承载着人的信息,促使正式教育诞生。器具技术相对长久地保存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人类信息,为积累教育内容提供可能。造纸印刷术不仅让教育信息更加规范而且批量复制,催生了以学校为标志的正式教育机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教育实施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呈现方式以及教育评价模式,尤其是人工智能将至已至,“人机共生”的教育大片即将精彩上演。技术融入教育世界生成教育技术属于技术跨领域迁移,经历教育与技术的互相选择、孕育生成及应用推广过程,教育技术成为教育世界的“站出”者。教育在技术环境中孕育而生,技术规约了教育目标、丰富了教育形式和内容。技术通过“放大-简化”以及具身关系改变教育者经验教育世界的方式,通过器具范式、焦点实践等改变教育世界的存在方式。教育技术在建构教育世界过程中完善自身建构,逐渐成为自行规定的存在者,“意向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世界,以“后种系生成”特有方式积累本性。教育技术在大量注入信息过程中,逐渐微型化甚至透明化,实体逐步简化、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齐全、力量更为强大,并具有学习、适应以及自我修复能力,构建了内部强大的进化生态圈,从而具有生物乃至生命特征,加快了自主进化步伐。教育世界要不失时机地引进、原创新技术,促使教育技术在人性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更加生态、人性、系统的教育技术体系,迎接“人机共生”的教育新世界。

彭洁[3](2020)在《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远程教育领域当中,学习支持服务属于一个核心议题。远程教育最早发轫于英国开放大学,属国际上远程教育的先驱,该校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具有高质量特征。英国开放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及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精到的信息提供、图书馆在线服务的创新学习支持、辅导教师在高质量学习支持中的作用发挥和基于大数据的的优质高效工具支持等,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2020年2月以来,因为新冠肺炎的传播,全球多数国家采取了学校停课措施以遏制疫情的蔓延。全国范围的停课导致全球近70%学生无法继续学业;其他实施局部停课的国家亦有数百万学生受到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各国通过远程学习保持全民教育的连续性,使得远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将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为四个要素:信息、资源、人员和技术,分别分析和总结了四个要素系统的主要特点。再结合对我国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剖析,以SWOT分析折射出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难点。以英国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成功经验为翘板,对比分析我国远程开放大学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之路上的可操作性提升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英国开放大学在信息沟通方面具有高效性,能够确保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解决,其中包含的丰富学习资源能够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持,良好的网络支持平台可以将学生学习轨迹完整记录下来,高素质的辅导教师队伍使得师生互动效果突出。上述要素使得英国开放大学得以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是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的模范,为全球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姚佳佳[4](2020)在《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传统高校教学中生生之间较为缺乏深度对话互动的机会是其不足以促进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协作式学习是高校课堂中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加深学习投入的重要实现途径,对缓解高校教学互动现状和实现深度学习有较好的适用性。为了探索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本研究以基于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以及深度学习环路等重要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以此指导探究三种基于不同在线讨论工具(基础、增强、基础与可视化增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影响过程和效果。具体实践研究包括:(1)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94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9个小组,学期前三周(6个课时)仅进行无讨论活动的教师讲授,后五周(14个课时)在教师讲授基础上增加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活动设计,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2)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57位大二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期前六周(12个课时)的小组展示课使用电子问卷收集班级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或展示小组成员给予面对面回应,后六周(12个课时)在保持小组展示方式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将学生以电子问卷提问的方式改为通过增强在线讨论工具进行同伴提问与回应,且六周里逐次尝试三种不同可视化程度的实时互动界面,每种互动方式持续两周,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以及不同可视化程度的互动界面)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3)以《网络与远程教育》课程的11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3个小组,设计了持续八周(32个课时)的同伴对话反馈活动,包括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提问与回应、基于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小组协作问题解决以及小组展示与师生答疑交流等环节,每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在班级和组内来回转换同伴对话反馈角色,并从同伴处获得双层反馈,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探究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发现:(1)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浅表学习转向策略学习和深度学习,且对话反馈参与度越高,学习方法越深,尤其对浅表学习者作用较明显,对深度学习者可能存在负面效果。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单一或低级多元结构转变到中高级多元结构,但尚不能激发其思维水平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关联和抽象拓展结构,且更积极参与活动的深度学习者认知层次也并没有比浅表学习者提升更佳,尽管他们在带动浅表学习者参与互动和学习方法深化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2)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削弱学生的浅表学习方法倾向,但对深度学习方法倾向的强化效果不明显。不过,同伴对话反馈过程中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提问行为以及深层反馈层面的提问与观点发表类行为都比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观点发表类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浅表思维结构突破到深度思维结构,且适度增加可视化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层反馈行为的产生以及达到更深的认知层次。(3)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既能避免深度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浅化,又能促进浅表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突破到深度层次,且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与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深层认知初步回答行为密切相关,学生更多地在小组协作前期参与内容相关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有助于提升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初步回答行为认知层次。此外,小组在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导向、资料导向、任务导向三种同伴对话反馈行为模式,其对小组协作达到深度认知层次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但群体的深度协作并不能保证个体的深度学习,学生个体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更多来自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的影响,且学生动机与信念的提高是激发其实现深度学习最主要的机制。最后,研究总结了不同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与效果,作为对理论框架中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相关规律的补充完善;此外,研究还从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同伴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等七个环节提出了可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设计与实施要点,为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在混合教学情境下设计和实施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操作性指导。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视角聚焦到同伴对话反馈活动上,并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评价与同伴对话反馈具体行为的微观分析密切结合,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并丰富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从更系统的视角解释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为他人开展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2)设计并检验了高校混合教学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三种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干预方案,为高校教师开展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教学提供了实践案例参考以及相关策略优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林坤[5](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张艳超[6](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慧迎[7](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许欢[8](2019)在《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3年以来,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基本形成了“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在线课程建设体系,在促进优质资源汇集与共享,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面临着“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课题。同时也面临终身教育体系缺失、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足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等瓶颈问题。建设理念在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指向和推进行为的实践,意义至关重要。回顾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演化历程与践行现状,揭示建设理念演化的路径、规律与趋势,考察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指导现阶段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促进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内化机制,以构建“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本研究围绕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从两条线索展开论证。其一是在厘清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基础之上,从理念演化外显的课程形态演进、政策演变脉络、应用实效关联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构成理念演化的逻辑证据框架;其二是揭示建设理念演化外显实践形态之下的内隐学理,即从“人、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视角探寻建设理念演化的基本路径及核心驱动力,进而分析判断“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下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新取向。本研究首先以历史维度,从时代需求、技术演变、建设成效等方面回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发展阶段,并探讨在线课程形态的演进。其次分析在线课程建设的理论内涵及其演变脉络,为理念演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逻辑前提。三是对理念推动下的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重点探讨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四是利用文献分析、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在线课程的应用实效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建设理念与应用实效的关联影响进行解读。在理念演化逻辑分析的证据框架基础之上,系统梳理国内高校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理念核心、理念差异及理念承继,描绘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基本路径,并反思理念缺陷及消解可能。继而从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出发,提炼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最后,基于技术的生态观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性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应然取向以及理念指向下的教育政策和策略。研究发现,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既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外显形态。三者之间既有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也有在线课程发展的外延变化。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实现了从“重建轻用”到“建用一体”直至“建以致用”,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的演化路径。从建设之初关注课程资源聚集,以超链接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支撑而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渠道网络化,逐渐演化为以社会化交互软件为载体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论指向的在线课程普及共享,初步实现“资源思维”向“学习者思维”的转变。直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线课程建设聚焦“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精准化学习管理和动态化学习生成。建设理念从关注资源聚集转向聚焦在线课程应用。同时,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仍面临困境: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有效应用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从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出发,本研究认识到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逐渐从资源建设聚焦课程应用,其实质是教育主体对技术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认知发生迁移,是以“深度融合”替代“整合”理念。由仅仅关注如何把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演化为更多地关心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在线课程潜能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要基于技术对于教育本质的创新,而创新的实现最终归结于本土化、区域化、情景化的应用实践。“深度融合”是实现技术超越并促进技术本质与人的精神融合从而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技术推动教育创新的着力点从人的认知产物,即知识的掌握逐渐转向人类自身。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内化为“教育内的技术”,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才能影响教育本质力量的发展,技术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创造实现,“信息技术与人、教育”才能形成自我进化的生态系统。这是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研究认为,“融合创新”是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理念趋向。“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基础和创新要素,为构建“融合创新”的教育新生态体系提供给了理论给养和外部支撑,为我国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基于技术的生态观,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应借势“互联网+”,从“资源共享”逐步转向“智慧共生”而实现“三重融合创新”:一是创新教学模式,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新兴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要素重新解构的基础,提升技术应用于创新教育的自适应服务能力,以实现“教育与技术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二是创新服务模式,要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的载体,推动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创新,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三是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重教”和“重学”相融合的教与学激励、保障、支持体系,以实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

冯永华[9](2018)在《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慕课在建设与应用共享中发展迅速,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慕课开发作为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焦点问题,亟需系统、深入地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然而,慕课开发实践先行,缺乏理论澄清与理性推动;而且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独特性,难以嵌套现成的理论框架;在慕课开发实践中也存在过度沿承现代课程开发模式而缺失对主体、情境及意义观照的问题,出现慕课开发与多元学习诉求、学习体验相冲突的困境与矛盾。因此,慕课开发研究既要指向本体意义的理论问题研究,又要指向实践问题研究,以解决慕课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慕课开发属于课程开发范畴。泰勒原理为慕课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撑。但是,解决慕课开发理论与实践困境同时需要宏大叙事研究与体现开放性、差异性、多元性的微型叙事研究。我们需要超越一元视域而转变为融合泰勒原理在内的多元视域。课程理解鼓励个体对课程的本源性意义重建与自传式的多元理解,它为慕课开发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指导。因此,本研究以泰勒原理所体现的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为理论基础,基于慕课开发问题,对慕课开发进行改造、完善,实现新形式的慕课开发,促进在慕课开发实践中探讨关系、过程、意义与多样性的建构,在多元化理解中反思慕课开发。慕课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本研究从课程形态变迁的内在逻辑澄清慕课、慕课开发的“为人”属性;同时澄清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慕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需要在开发中重视建构的知识观、学习者主体观、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以及生成的过程观,澄清历史图景以观照慕课开发现实。全面审视慕课开发实践、探寻关键症结是澄清慕课开发问题的关键。本研究调研发现当前慕课开发存在如下问题: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慕课设计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且评价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慕课开发主体失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是问题背后的原因。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为慕课开发理论分析提供指导。基于视域融合,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是基于关联的隐喻,其价值取向是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的慕课开发环境、凸显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动态生成的课程文本、非线性连通的运行过程,以及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是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的样态。基于当前慕课开发基本程序的分析、问题诉求以及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建构了“FLTC”慕课开发模式,“FLTC”分别代表了教师(Facilitator)、学习者(Learner)、文本(Text)、情境(Context)。“FLTC”慕课开发模式是对慕课开发的核心旨向、要素、活动及其关系的规定,它基于慕课平台、社会性软件等信息技术环境,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以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为关键要素,以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在线教学活动、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为主要课程开发活动。其中,教师是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与学习者共同构成了慕课开发主体,学习者的主体性渗透于要素、活动、关系、意义的相互关联中,在主动参与中实现个性化的“转变”。实现“FLTC”的慕课开发需要一项新的操作程序。需要组建教师团队—发布课程公告—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组织在线教学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但是,慕课开发并非是线性流程,而是慕课开发要素与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不断迭代、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慕课开发中,还需要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重视学习交互中的网络连通,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在人的主体性发挥中,实现慕课开发在实践基础上的建构、在开发过程中的理解,促进实践与理性的和谐统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从一种理论模式到实践落实,还需要教育框架与技术框架共同提供支持保障。慕课开发教师应具备慕课开发素养,真正成为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学习者应具备慕课学习素养,真正成为自治的学习主体;技术应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课程的专业性定制提供支持;同时在开发过程应处理好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以及预设与创生的关系。最后,本研究选取典型慕课案例,在视域融合的指导下,分析该慕课开发的优势、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促进慕课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沟通。

易凌云[10](2017)在《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领域的变革,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自然反应,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最近一次技术变革,是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重构了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教育变革的内外动力。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文明的洗礼。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迎来了教育变革的新时代。作为教育信息化现阶段主要形态的互联网教育,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的大变革中推动教育的变革?这是本文的主线,也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互联网教育事业和互联网教育产业两个维度来论述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冲击和影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给教育体系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各个因素变革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初步的构想。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争鸣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社会体系和教育体系两个层面介绍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相遇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并从事业的视角和产业的视角对变革进行了了望。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打通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互联网教育还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并凭借其所特有的免费、开放、共享等互联网时代的基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第二章从价值坐标的角度,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变革进行了阐述。从个人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从社会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时代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章从课程的变革来看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影响。通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的多元视角,来分析教育变革背景下课程目标取向和价值重塑。未来的课程必将向智慧性的课程发展,并介绍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设计与的课程组织形式。第四章从教师变革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第五章重点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的变革,包括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重组、教学空间的重构、教师角色的重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构建了网络智慧教学模式,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较好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彼此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究与提高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与平台。第六章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学习变革。互联网教育带给学生个性化学习、双回路学习、社交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的无缝学习,从而开启学习三个维度的变革。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互联网教育在发展中重点关注和思考的。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第七章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评价体系变革的内外因素,在分析和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评价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概括了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智能评价为方向的未来互联网教育评价模式,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评价模型和互联网混合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过程模型。结语对互联网教育与未来教育进行了展望。可穿戴、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给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新的联想和展望,未来教育将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迎来教联网时代。要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重回教育本质。“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我们正在通向未来的教育。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评价与反思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1.产业工人
        2.产业工人教育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
        1.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动
        2.广州传统产业工人教育模式问题重重
        3.用工主体和产业工人急需更为有效的教育模式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进程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开端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拓展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深化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完善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目标
        1.学会认知
        2.学会做事
        3.学会共同生活
        4.学会生存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课程设置
        1.各教育主体联合开发课程
        2.多教育载体组织实施课程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教学方式
        1.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线上远程教学
        2.基于学习中心和企业学院的线下教学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师资组成
        1.遴选企业优秀教师
        2.聘请高校、行业专家教师
        3.设立网络班主任及辅导教师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保障
        1.多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保障
        2.多方协同的运行管理保障
        3.工会三级联动的财政保障
        4.多渠道的舆论宣传保障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成效调研
    (一)调研结果
        1.调研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3.产业工人学员的学习体验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反馈
    (二)调研结论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实施成效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的问题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与优化
    (一)调整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定位
        1.产业工人教育要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2.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应从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重
    (二)优化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1.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2.加大非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比重
        3.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丰富师资来源并强化师资质量
        5.完善产业工人教育的运行保障
    (三)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
        1.筛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合作伙伴
        2.广泛吸纳国内国际优质产业工人教育资源
结语
附件1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2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二章 教育与技术相伴而生
    第一节 教育缘起及界说
    第二节 技术缘起及界说
    第三节 技术与教育相伴而生
第三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历程
    第一节 身体技术融入教育
        一、身体器官融入教育
        二、语言文字技术融入教育
    第二节 器具技术融入教育
        一、造纸和印刷术融入教育
        二、物化技术融入教育
    第三节 视听技术融入教育
    第四节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二、系统方法技术融入教育
    第五节 智能技术融入教育
        一、教育大数据
        二、“互联网+”重塑教育领域
        三、“AI+”赋能教育
第四章 信息技术时代技术融入教育的机制
    第一节 教育技术选择
        一、建构教育世界的现实需要
        二、技术发展的潜在需要
    第二节 教育技术生成
        一、教育与技术“整合”生成论
        二、教育与技术“融合”生成论
    第三节 教育技术应用
        一、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世界
        二、教育技术在应用中创新推广
第五章 技术融入教育的哲学意涵
    第一节 教育技术是教育世界的“站出者”
        一、作为“源出于……”意义上的“站出”
        二、作为“站入到……”意义上的“站出”
    第二节 教育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一、教育技术“原促创”了教育世界
        二、技术建构了教育世界
    第三节 教育技术具有自主性
        一、教育技术是自行规定的存在者
        二、教育技术自我进化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远程教育
        1.3.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1.3.3 开放大学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国内研究综述
        1.4.3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理论基础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参与观察法
        1.5.3 案例研究法
        1.5.4 比较研究法
2 信息服务支持
    2.1 课程选择
    2.2 教学资源素材匹配
    2.3 课程基础信息推送
    2.4 学习参考资源提供
    小结
3 学习资源支持
    3.1 优质的课程资源
    3.2 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3.3 强大的图书馆资源
    小结
4 个性化人员支持
    4.1 交流工具
    4.2 支持服务内容
    4.3 支持方式
    4.4 支持服务团队
    小结
5 技术支持
    5.1 高效的档案管理工具——VOICE
    5.2 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学生支持工具
    5.3 全方位、个人化的支持页面——学生之家
    小结
6 比较与启示
    6.1 我国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6.1.1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基本情况
        6.1.2 规划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6.1.3 规范的学习支持服务
        6.1.4 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6.2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SWOT分析
    6.3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短板
        6.3.1 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水平低
        6.3.2 教师队伍有待优化
        6.3.3 “关注学习者”理念的渗透度不高
        6.3.4 新媒体技术的综合性运用不高
    6.4 英国开放大学的启示
        6.4.1 通过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提升
        6.4.2 通过保障机制推动学习资源建设发展
        6.4.3 以人工支持服务队伍建设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性
        6.4.4 以导学助学服务为先导树立全员服务意识
        6.4.5 以加强数据分析为支撑强化“持续关注理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高校教学中的浅表互动问题
        1.1.2 高等教育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3 同伴对话反馈作为高校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的可能性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单组前后测实验法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内容分析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深度学习
        1.5.2 同伴对话反馈
        1.5.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
        1.5.4 基础在线讨论工具
        1.5.5 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1.5.6 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1.6 研究思路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实验设计及策略干预教学方案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评价研究
        2.1.1 深度学习的内涵辨析
        2.1.2 面向过程的深度学习评价
        2.1.3 面向结果的深度学习评价
        2.1.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2.2 深度学习的促进机制、策略及效果研究
        2.2.1 深度学习常见的促进机制
        2.2.2 关注个体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3 关注个体深化理解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4 关注同伴合作学习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5 关注同伴交互反馈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2.2.6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2.3 同伴对话反馈的策略、效果及分析框架研究
        2.3.1 基于面对面口头讨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2.3.2 基于在线讨论工具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2.3.3 同伴对话反馈的典型分析框架
        2.3.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
    3.1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3.1.1 社会建构主义
        3.1.2 联通主义
        3.1.3 ICAP深度学习框架
    3.2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依据
        3.2.1 基于SAL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3P模型
        3.2.2 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
        3.2.3 DELC深度学习环路
    3.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内容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4.1 研究设计与实施
        4.1.1 课程的介绍
        4.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4.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4.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4.2 数据收集与分析
        4.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2.2 认知层次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2.3 学生Moodle讨论区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4.3 研究结果与发现
        4.3.1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整体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4.3.2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不同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4.3.3 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同伴对话反馈参与度差异分析
        4.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4.4 研究讨论与结论
        4.4.1 主要结果讨论
        4.4.2 结论与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5.1 研究设计与实施
        5.1.1 课程的介绍
        5.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5.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5.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2.2 学生的提问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2.3 学生Padlet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5.3 研究结果与发现
        5.3.1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5.3.2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提问认知层次的影响
        5.3.3 学生班级同伴对话反馈行为与其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关联
        5.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5.4 研究讨论与结论
        5.4.1 主要结果讨论
        5.4.2 结论与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6.1 研究设计与实施
        6.1.1 课程的介绍
        6.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6.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6.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6.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2 学生Tronclass讨论区与会议桌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3 小组协作成果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4 学生反思报告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2.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6.3 研究结果与发现
        6.3.1 混合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6.3.2 学生个体在不同层面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表现
        6.3.3 小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对其协作成果认知层次的影响
        6.3.4 学生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情况
        6.3.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6.4 研究讨论与结论
        6.4.1 主要结果讨论
        6.4.2 结论与启示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结论
    7.2 启示与建议
    7.3 创新点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附件1 ASSIST学习方法倾向测量问卷(缩减版)
    附件2 ASSIST(缩减版)评分规则
    附件3 研究一的学生主观题测试
    附件4 研究三的学生反思提纲
    附件5 研究三的小组协作作品
    附件6 研究三的学生同伴对话反馈内容实例
作者简历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核心概念
        (一)苗族文化
        (二)课程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一)苗族文化课程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四、文献综合评述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一、样本学校深描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一)技术标准
        (二)元数据规范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一)课程导航作用
        (二)课程导航内容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五)智慧教学模式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三、生态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开放
        (二)教育资源
        (三)开放教育资源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一、慕课的产生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1.1 在线课程全球范围内兴起
        0.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应用困境
        0.1.3 “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面临挑战
    0.2 相关概念界定
        0.2.1 开放教育资源
        0.2.2 在线课程
        0.2.3 理念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1 国外研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综述
        0.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0.4 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及方法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思路
        0.4.3 研究内容
        0.4.4 研究方法
第1章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历程及其形态演进
    1.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国际背景
        1.1.1 开放教育资源时代
        1.1.2 MOOC时代
        1.1.3 后MOOC时代
    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三个阶段
        1.2.1 精品课程建设阶段
        1.2.2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
        1.2.3 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
    1.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形态演进
        1.3.1 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
        1.3.2 从单一性到多元化
        1.3.3 从静态传授到动态生成
第2章 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及其演变脉络
    2.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
        2.1.1 在线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2.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论形成
    2.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论演变脉络
        2.2.1 从问题范式向理论范式转变
        2.2.2 从媒体论向系统论转变
        2.2.3 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第3章 建设理念推动下的政策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3.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关政策梳理
        3.1.1 探索确立:精品课程建设政策
        3.1.2 整体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政策
        3.1.3 全面深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政策
    3.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政策演变
        3.2.1 建设目标:从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
        3.2.2 建设内容:从示范引领到教学相融
        3.2.3 服务面向:从教师中心到面向大众
        3.2.4 建设模式: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支持
        3.2.5 运行管理:从评选驱动到应用驱动
    3.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
        3.3.1 以需求为驱动的政策形成机制
        3.3.2 以资源最优化为取向的政策价值
        3.3.3 以制度规范为保障的过程指向
第4章 建设理念指向下的应用实效及其关联影响
    4.1 精品课程应用实效分析
        4.1.1 基于国家精品课程应用数据分析
        4.1.2 精品课程应用实效文献分析
    4.2 精品开放课程应用实效分析
        4.2.1 基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应用数据分析
        4.2.2 精品开放课程应用实效文献分析
    4.3 国内高校MOOC应用实效现状分析
        4.3.1 学习者应用实效定量分析
        4.3.2 学习者应用实效定性研究
        4.3.3 教师应用实效定量分析
        4.3.4 教师应用实效定性研究
    4.4 应用实效与建设理念的关联影响
        4.4.1 理念与实践的哲学关联
        4.4.2 理念与实践的现实影响
第5章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路径
    5.1 重建轻用: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异化
        5.1.1 精品课程建设理念的确立
        5.1.2 建用脱节: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偏差
        5.1.3 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偏差根源分析
    5.2 建用一体: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路径
        5.2.1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形成
        5.2.2 突出开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变迁
        5.2.3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困境分析
    5.3 建以致用:国内高校MOOC建设理念核心
        5.3.1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共识
        5.3.2 聚焦应用: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趋势
        5.3.3 应用导向国内高校MOOC建设
    5.4 自下而上:国内高校微课建设的理念转向
        5.4.1 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微”视野
        5.4.2 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动因分析
        5.4.3 自下而上:契合应用动机的建设理念
    5.5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演化的趋向
        5.5.1 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
        5.5.2 从精品示范到开放共享
        5.5.3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第6章 从整合到融合: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
    6.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
        6.1.1 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途径
        6.1.2 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支架
        6.1.3 应对教育安全问题的抓手
    6.2 教育和技术的“整合”与“融合”
        6.2.1 教育与技术:主客体实践关系
        6.2.2 教育与技术的整合
        6.2.3 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6.2.4 融合驱动教育与技术互构
    6.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内在逻辑
        6.3.1 技术变革教育的着力点回归人类自身
        6.3.2 技术变革教育的内生动力源于触发应用实践
        6.3.3 技术变革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技术的融合
第7章 从共享到共生: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新取向
    7.1 国际在线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7.1.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国际比较
        7.1.2 国际在线课程建设的经验借鉴
    7.2 融合创新: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趋势
        7.2.1 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向
        7.2.2 融合创新促进教育革新
        7.2.3 融合创新构建教育信息生态
    7.3 “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7.3.1 教育文化影响教学模式变革
        7.3.2 教育条件阻碍服务模式创新
        7.3.3 教育管理限制应用效益提升
    7.4 消解困境:建设理念从“资源共享”到“智慧共生”
        7.4.1 教育与技术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7.4.2 学校内与学校外融合,创新服务模式
        7.4.3 “重教”与“重学”融合,创新管理模式
结论与反思
    研究结论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期成果

(9)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深入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现实需求
        (二)澄清慕课开发理论困惑的需要
        (三)破解慕课开发实践中困境与矛盾的必然诉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分析
    四、概念界定
        (一)视域融合
        (二)课程
        (三)慕课
        (四)课程开发与慕课开发
    五、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图景:课程形态变迁与慕课开发诉求
    一、课程形态变迁与内在逻辑
        (一)课程形态变迁
        (二)内在逻辑:满足人的学习需求
    二、慕课: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一)两种慕课形态
        (二)慕课基本特性:大规模、开放、在线
        (三)慕课提供完整的课程体验
        (四)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分析
    三、慕课开发诉求
        (一)重视建构的知识观
        (二)重视学习者主体观
        (三)重视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
        (四)重视生成的过程观
第二章 实践审视:慕课开发现状、问题与归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测试
        (一)调查问卷编制的前期咨询
        (二)调查问卷基本结构的确定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四)调查对象情况说明
        (五)慕课开发量表的预测试与正式测试说明
    二、慕课开发现状分析
        (一)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导向
        (二)学习者期待教师了解学习需求
        (三)多数教师能切分知识点
        (四)课程教学活动以线上为主
        (五)在线论坛、QQ群是核心交互工具
        (六)学习进度记录工具是常见的学习支持工具
        (七)测验与作业兼有客观题与主观题,自动反馈较多
    三、慕课开发问题分析
        (一)慕课开发观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
        (二)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
        (三)慕课设计的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
        (四)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
        (五)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
        (六)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
    四、慕课开发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慕课开发主体失衡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三)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
        (四)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
第三章 理论寻径: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
    一、泰勒原理与课程理解: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与方法论依据
        (一)泰勒原理: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
        (二)课程理解:重构慕课开发的方法论依据
    二、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促进“理解”的慕课开发
        (一)视域融合是慕课开发的根本需要
        (二)视域融合指导慕课开发
    三、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理论分析
        (一)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基于关联的隐喻
        (二)慕课开发的价值取向:促进个性化学习
        (三)慕课开发样态的探寻
第四章 模式建构:视域融合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与内容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内容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核心与构成
        (一)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
        (二)慕课开发主体与要素
        (三)慕课开发的主要活动
    三、“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操作程序分析
        (一)组建教师团队
        (二)发布课程公告
        (三)课程设计与迭代
        (四)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
        (五)组织在线教学活动
        (六)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七)学习分析与评价
    四、“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侧重点
        (一)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
        (二)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
        (三)重视慕课开发的学习网络连通
        (四)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
第五章 支持诉求:“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条件保障
    一、教师:以慕课开发素养成为促进者
        (一)教师应具有教育立场
        (二)教师应树立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慕课开发观
        (三)教师应具有慕课创生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四)教师应具有反思实践能力
        (五)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者:以慕课学习素养成为自治主体
        (一)学习者应具有主动性与自制力
        (二)学习者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学习者应具有反思能力
    三、技术支持:促进个性化学习
        (一)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二)为课程提供专业性的定制支持
        (三)慕课平台应提供诚信识别支持
    四、“FLTC”慕课开发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在互动中协商与转化
        (二)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我─你”交往中的融合
        (三)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连续、互动的有机整体
        (四)预设与创生的关系:连续中的辩证统一
第六章 案例分析:对慕课《模型思维》开发的分析
    一、《模型思维》基本信息
        (一)学习者对《模型思维》的评价
        (二)《模型思维》主要模块
    二、《模型思维》开发的思路
    三、《模型思维》开发的优势
        (一)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构成开发要素
        (二)注重分析学习者起点与了解学习者需求
        (三)以慕课开发活动推动《模型思维》开发
        (四)基于生活化的情境促进文本理解
    四、《模型思维》开发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课程设计的预设性,缺失学习者主体性与迭代
        (二)缺乏在线教与学活动的触发事件,影响课程生成
        (三)社区交互缺乏知识网络的连通机制,教师引导不足
        (四)课程团队的学习支持不足,缺乏“学伴”引导
        (五)目标导向与学习评价单一,缺乏主体参与及个性化反馈
        (六)课程活动与要素之间缺乏互动,过程性与生成性不足
    五、《模型思维》开发的改进策略
        (一)建构学习者模型,促进个性化学习
        (二)发挥学习者主体性与教师的“促进者”,促进生成与连通
        (三)重视慕课在线教学活动,凸显实施过程
        (四)重视学习评价个性化,促进人文关怀
        (五)构筑关系网络,促进对话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三、慕课开发未来展望:增强学习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 D: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 理论诉求:互联网教育正在参与未来教育的重大变革
        (二) 实践归纳:互联网教育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 价值追问:解决教育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上位概念、中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三) 概念间的关系分析
        (四) 理论基础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萌芽: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变革的开启
        (二)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拓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教学变革
        (三)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深入: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变革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从总到分与由分到总
        (二) 研究方法:实践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
第一章 互联网与教育相遇:开启教育变革的大门
    第一节 社会系统视角:社会体系的变革对教育体系冲击
        一、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体系的变革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变革
        三、教育系统变革的内外动力
    第二节 教育系统视角:教育系统内的共融共荣共促
        一、互联网技术革新迫使教育系统变革势在必行
        二、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
        三、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共荣
        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共促
    第三节 事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整体性的变革
        一、孕育教育变革的互联网基因
        二、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重构教和学的时间空间
        四、倒逼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
    第四节 产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产业为教育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一、互联网教育产业资本驱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教育公平
        三、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增强了与教育产业之间的吸附性
        四、互联网教育产业增加了教育行业的科技含量
第二章 教育目标变革:新人文教育观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第一节 教育目标变革的价值坐标
        一、个人价值坐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二、社会价值坐标:培养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目标变革
        一、教育的个人担当:要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二、教育的社会担当:要承担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使命
        三、教育的时代担当: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人文教育观
    第三节 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一、以个人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二、以社会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以新人文教育观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家国情怀人才的培养
第三章 课程变革:对课程新生态的重构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新图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观
        一、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基于互联网视野下的多元视角
        二、课程目标价值重塑: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内容—技术”二元融合的视角
        三、课程观的重构:基于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和需求
    第二节 课程形态的新探索:走向个性化和智慧性的教育课程
        一、课程形态:微课和慕课
        二、课程特征:“融合”与“联合”
        三、课程体系:“适”与“微”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创新: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合力的产物
        一、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
        二、互联网教育的内容设计:以个性化服务为重点的资源共享
        三、互联网教育的课程形式设计: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人性化设计
    第四节 互联网教育课程的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一、互联网教育课程:问题同样存在
        二、个性化定制:创建个人的“播放列表”
        三、后MOOC时代的课程:SPOC
        四、未来的课程:流动和无所不在
第四章 教学变革:走向智能化智慧性的教学
    第一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一、物联网:智能化教学
        二、人工智能:个性化的智慧教学
        三、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
        四、教学游戏APP:教学游戏化、娱乐化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重组:组织模式的变革
        一、教学过程的生态模式:形成多元化交互学习共同体
        二、教学过程重组的实践案例:翻转课堂
        三、组织模式变革:走向虚拟化、分散合作化和智能化
    第三节 教学空间的重构:没有界限的多维教育空间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空间
        二、虚实结合无处不在的教学空间
        三、注重文化传承和审美的的教学空间
    第四节 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智慧教学模式
        一、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
        三、网络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五章 教师角色的重塑: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师权力去中心化
        一、教师权利的转变: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
        二、教师职业是否消亡:不会消亡且作用更加重要
        三、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重构: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师生互为主体
        一、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解体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交互的多元化与师生互为主体
        三、教师内涵与角色的再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发展变化与拥抱新技术成长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期待
        二、教师专业成长: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三、实践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未来的学校:共同体和生命成长的地方
第六章 学习变革: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学习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个性化和多样化
        一、个性化学习:一人一张课程表的私人订制
        二、双回路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社交化和扁平化学习:在分享与交互中学习
        四、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微”学习
    第二节 渐进的革命:学习变革的三个维度
        一、时间维度:泛在学习与学习生活化
        二、空间维度:虚拟课堂与虚拟校园
        三、目标维度: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第三节 智慧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
        一、个性化智慧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情景化学习体验
        二、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
    第四节 拓展创造的边界:新技术与未来学习的展望
        一、可穿戴设备:信息融入人体本身
        二、3D打印技术:学习者的个性化创造
        三、脑电波技术:更好的关联教与学
        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走进未来教育
第七章 评价与管理变革:多元评价和智慧管理
    第一节 多元化评价: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辩证统一
        一、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克服“一元式”评价方式的不足
        二、注重创新评价:彰显和引领时代创新精神
        三、注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视角、宽领域的综合评价模式
    第二节 全面评价:教学评价方法体系的变革
        一、前置评价:诊断性评价
        二、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三、结果评价:总结性评价
        四、教学评价模型:构建过程性和总结性有机统一的评价模式
    第三节 互联网混合教学评价: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评定
        一、以大数据为基础和导向
        二、“生评生”和“机评生”
        三、混合教学中的全面多元教学评价
    第四节 管理智能化: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
        二、教学管理:智能决策与控制
        三、学习管理:学历认证与“学分银行”
        四、教育资源管理:智能检索与共建共享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育变革
        (一) 技术与教育:顺势而为与守正创新
        (二) 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更需关注教育的本真存在
        (三) 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义教育和学习
    二、展望: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一)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超越的五个维度
        (二)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三) 从物联网到教联网:重构了三种新的互联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D]. 尤传露.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技术融入教育历程、机制及其哲学意涵研究[D]. 周紫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D]. 彭洁.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3)
  • [4]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姚佳佳. 浙江大学, 2020(04)
  • [5]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D]. 许欢. 西南大学, 2019(01)
  • [9]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D]. 冯永华. 河南大学, 2018(12)
  • [10]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 易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现代开放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