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论文文献综述)
曹顺庆,张帅东[1](2022)在《比较文学学科重要话语:比较文学阐释学》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比较文学教材中所论述的方法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及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这些研究方法看似完备,实则尚未涵盖比较文学的所有实践。例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使用的"打通"之法以双向阐释实现了跨文明的比较,是全球化时代东西对话的有效途径;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论,使中西方的诗学在内容与结构上形成了可通约的契合。这些案例都是比较文学阐释学的具体应用,但它在理论层面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作为一个值得重视的学科理论新观点,比较文学阐释学应当被写入比较文学的教科书中。
张莎[2](2021)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作家们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学理念和经验,使中国文学充满活力。现代文学的作家几乎都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草原作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的草原小说作品中,可以看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草原小说的影响,草原作家模仿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技巧等,反映现代工业、商业化影响下的草原牧民及游牧生活,同时又创造性地将民族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为草原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本文探讨的是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于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通过对草原小说历史的溯源,结合草原文化、草原文学、蒙古族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内蒙古的草原小说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而内蒙古草原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在西方文学思潮盛行中国的时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或者显性影响,或者隐性影响。因此本论文对内蒙古草原小说所受影响这一现实进行研究,从游牧文化的开放包容性出发,进而确认草原小说继承这一传统,并自觉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交流,从而接受外来影响的这一系列过程。首先,论文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小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历史,以北方草原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为起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有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历史,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进入中国的时间在二十世纪初,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必然会对草原文学包括内蒙古草原小说产生影响,80年代后以蒙古族作家为主要创作群体的草原小说开始表现出了现代性与世界性。其次,通过对满都麦、阿云嘎、乌力吉布林等作家的创作生活经历与作品深入研究后,我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叙事结构、主题以及人物形象三方面产生了影响,草原作家运用情绪心理的叙事结构书写草原人物,通过人的异化揭示时代的变革以及人的思想信仰的巨变,塑造非传统形象,关注草原普通牧民的内心世界。最后,作家在接受影响后必定会超越影响,而显示出自己的独创性。通过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发现,草原作家拥有内蒙古草原强大的创作源泉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背景,创造性地将其与自己的创作理念及技巧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完美融合,形成独具魅力的草原小说,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文学中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李伟昉[3](2020)在《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文中提出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历史逻辑的必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体现了中国学者为世界学术作出贡献的远大志向。对跨文化研究和阐发研究等核心问题的争论,是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最持久的焦点。其突出特征表明,中国学派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创新都是在激烈争论中实现的,彰显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深层次的文化自信诉求。客观辩证地审视跨文化研究和阐发研究,正视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既有利于中国学派可持续健康发展,又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吴月颖[4](2020)在《莎士比亚罗马剧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领袖”形象的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领袖”群体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种典型人物,他们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期望,其行为容易受到更强烈的限制,因此对领袖人物的刻画是展现人物矛盾性与复杂性的一种突出表达。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科利奥兰纳斯都是古罗马社会中地位显赫的军事、政治领袖,作者在刻画其形象时以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以下简称《名人传》)为创作蓝本。《名人传》中鲜明的文学特征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提供了情节线索与人物形象的灵感来源。但莎士比亚借由对领袖人物的重点刻画,使罗马剧超越了普鲁塔克作品中道德宣教的核心目标,最终呈现为以人本意识为终极关怀的,将社会性与审美性高度统一的人文主义巨作。本文意在研究莎士比亚对三部以古罗马为背景的戏剧《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中的“领袖”人物,在普鲁塔克《名人传》的基础上做出了怎样的改编。全文共有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本文主体部分的概述以及对研究状况进行的总体把握。首先笔者将国内外对本题材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认清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并试图在接下来的撰文中填补些许空白。其次笔者将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探讨文学作品与戏剧文本之间改编的价值。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从而提升本文的学理价值。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名人传》与莎士比亚戏剧的关系探究。笔者先从“存同”的维度探寻莎士比亚与普鲁塔克互为契合的创作基调,之后分析莎士比亚“求异”的创作追求,从情节设置、形象研究和语言风格这三个方面探究莎翁对普鲁塔克的超越性。第二章为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的“领袖”形象的扩充与改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将选取《名人传》和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科利奥兰纳斯、凯撒与安东尼三组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结合普鲁塔克叙述中的罗马史实,将人物放置在当时罗马城邦的语境中,论证这些“领袖”在普鲁塔克的裁断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接着本文从具体的戏剧化处理角度,梳理并总结莎士比亚笔下的领袖形象特征。第三章为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领袖”改编的意蕴探析。本章着重探讨莎士比亚对《名人传》改编的内在含义。罗马剧中不乏作者对时局的批判,其深刻的社会性是作者创作的一大特征。但莎士比亚在创作时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层面的表达。在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作者破除阶级局限性,使艺术作品的审美性特征与社会性特征达成有机融合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一种包容、平衡的美感。在结语部分,笔者再次梳理了普鲁塔克与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从“存同”的角度分析了普鲁塔克史学作品中的文学特质,并探讨其特质为莎士比亚笔下的多元人物性格创作提供了怎样的素材。另外笔者又从“求异”的立场探寻莎士比亚对普鲁塔克道德教化目标的超越,并进而挖掘莎士比亚立足于人文关怀的戏剧理想。
张婷[5](2020)在《关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中日文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发展,如何正确把握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间的关系也成为重要的命题。文学研究不应将各个民族文学看成是封闭的、独立的单个个体,而该用比较的视野来理解、分析文学。在对不同文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方法也有很多,其中,"影响研究"是主要的手段之一。然而,本来就存在着密切关系的中国文学与其他东方民族文学,其间的相互影响我们还很少研究。因此,本文根据对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研究"方法具体在中日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在"影响研究"视角下对各民族及国家间文学进行研究时,自觉的以价值观为导向在文学交流中正确摆正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也成为至关重要的命题。价值观念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关系到世界文学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正确认识不同文学间的相互影响,对影响之后吸收、扬弃,及创新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各自文学的民族特色,才能在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中具有突出的意义。
黄秋硕[6](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指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冯俊[7](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曹顺庆[8](2018)在《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文中研究指明"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的确立,是从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的现状、文学发展的历史实践以及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拓展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的。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来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比较文学变异学,是中国比较文学在基本观念层面上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将对全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纪建勋[9](2018)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四十年学科方法论整体观》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1978年复兴以来,已经取得了40年的长足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和偏失。本文首先结合西方比较文学学科史与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新趋势,归纳与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相生相伴的两种不良倾向,那就是影响研究难免影响解读的囿限,造成所谓"影响研究的神话化",同时注意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美学品格共时研究的平行研究,也因选题随意、不注重可比性原则、失去文学性底线等原因而被"妖魔化"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有被对立起来的趋势。文章进而在梳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两者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比较文学的几种主要研究类型进行综合论述,重新界定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知识装备"两个重要概念;最后则尝试展望全球比较文学第三阶段样态与特点,表明中国比较文学历经40年跨越式发展,相对于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实践的蓬勃发展,我国学界在比较文学方法论建构上依然任重道远。
李桂全[10](2018)在《中国对比较文学基础理论的推进与贡献——以1978—2018历时性考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理论获得国际普遍认同,2019年世界比较文学大会也将在中国召开,这些足以说明中国比较文学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力。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学人推动了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巨大进步,早已突破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局限而把比较文学推进到新的领域。因此,本文从可比性、跨文明、变异学三个角度梳理中国在比较文学基础领域的推进,并把这些推进放到整个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空间中,思考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创新的学术生成机制以及带来的启迪意义。
二、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1)比较文学学科重要话语:比较文学阐释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比较文学阐释学正名 |
二、中国早期的跨文明翻译阐释:格义的阐释比较 |
三、“打通”的平行阐释比较 |
四、多元标准的以西释中阐释法 |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内蒙古草原小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 |
(一)草原小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基础 |
(二)新时期草原小说的发展 |
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 |
(一)叙事结构的影响 |
1.借鉴情绪心理叙事模式 |
2.消解传统叙事逻辑 |
(二)异化主题的影响 |
1.物质欲望导致人性异化 |
2.社会发展导致集体异化 |
3.社会矛盾导致关系异化 |
(三)非传统的人物形象 |
三、内蒙古草原小说的超影响研究 |
(一)本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 |
(二)叙事结构的独创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缘起与发展 |
(一)缘起 |
(二)发展 |
二、创立学派的争论焦点:“跨文化研究”与“阐发研究” |
(一)“跨文化研究”是中国学派的基本理论特征吗 |
(二)“阐发研究”是中国学派的基本方法吗 |
三、问题透视与规律探寻 |
(一)问题透视 |
(二)规律探寻 |
1.学派:国际学术影响力的表征 |
2.民族性:走向世界性的基础 |
3.广纳与创新:文化自信的根本 |
结 语 |
(4)莎士比亚罗马剧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领袖”形象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对莎士比亚罗马剧研究回溯 |
(二)国内外于普鲁塔克对莎士比亚罗马剧的影响研究回溯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名人传》与莎士比亚戏剧的关系探究 |
第一节 相互契合的创作基调 |
一、超自然因素与人性的关系辨析 |
二、失落的道德在新时代的复归 |
第二节 互为融通的艺术承载形式 |
一、结构:从编排意识到布局设置 |
二、人物:从性格描写到心理分析 |
三、着述风格:散文体到文体混用 |
第二章 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的“领袖”形象的扩充与改写 |
第一节 《名人传》中的“领袖”叙述 |
一、普鲁塔克视角中的“领袖”形象 |
二、普鲁塔克政治观对“领袖”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 |
第二节 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领袖”形象叙述 |
一、凯撒——重构荣誉观念的绝对王者 |
二、安东尼——重构世俗观念的反叛者 |
三、科利奥兰纳斯——重构自我意志的放逐者 |
第三章 莎士比亚对《名人传》中“领袖”改编的意蕴探析 |
第一节 莎士比亚罗马剧中的社会形态反思 |
一、对罗马单一价值观念的批判 |
二、政治理想的表达——为政治灵魂塑形 |
第二节 以人为尺度的审美本质 |
一、罗马剧中领袖人物的双重“主动性” |
二、对人类精神完整性的探求 |
第三节 艺术典型——社会性与审美性的有机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关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中日文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于“影响研究”方法的认识 |
2 “影响研究”方法在中日文学中的应用 |
3 “影响研究”方法论的应用策咯 |
3.1 自觉地以价值观为导向 |
3.2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
1.2 本论文的意义 |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
1.3.1 基本思路 |
1.3.2 基本方法 |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
2.1.2 无韵散文体 |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
2.2.1 古英语半诗体 |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
2.3.3 还原“兮”字句式 |
小结 |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
3.1 本土化初探 |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
3.2.1 内容的准确性 |
3.2.2 内容的可读性 |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
3.4 陌生化的消弭 |
3.4.1 “信、达、雅” |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
小结 |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
小结 |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
5.1.1 错误的理解 |
5.1.2 历史性误读 |
5.1.3 创造性误读 |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
5.2.1 经典化过程 |
5.2.2 研究局限 |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
小结 |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
小结 |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
小结 |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
8.2.1 《楚辞》问题研究 |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
小结 |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
9.1.1 香草体系 |
9.1.2 巫神体系 |
9.1.3 男女关系体系 |
9.1.4 求索体系 |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
致谢 |
(8)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文学现有学科理论的缺憾 |
二、影响研究的特点与面临的困惑 |
三、平行研究的特点与面临的困惑 |
四、比较文学变异学提出的相关学术背景 |
五、比较文学变异学提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六、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的提出 |
七、变异学的理论核心:“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可比性基础 |
八、比较文学变异学:整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
九、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范围 |
十、比较文学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 |
四、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较文学学科重要话语:比较文学阐释学[J]. 曹顺庆,张帅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内蒙古草原小说的影响研究[D]. 张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J]. 李伟昉.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9)
- [4]莎士比亚罗马剧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领袖”形象的改编研究[D]. 吴月颖. 河南大学, 2020(02)
- [5]关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中日文学为例[J]. 张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5)
-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
- [8]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J]. 曹顺庆.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18(02)
- [9]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四十年学科方法论整体观[J]. 纪建勋. 学术月刊, 2018(10)
- [10]中国对比较文学基础理论的推进与贡献——以1978—2018历时性考察为例[J]. 李桂全.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