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nic in the Barnyard!(论文文献综述)
朱美姝[1](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李敏[2](2021)在《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文中提出当下,全球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全球资本网络的建设,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性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跨国国界的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出了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动员。在这种跨国力量的簇拥之下,民族主义的情绪表达和政治实践,也不必然限定在特定的国家及其领土边界之内。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者也可以在想象的跨国空间中进行发挥。在历史学家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跨国民族主义自有其历史先例。1858年,爱尔兰政治流亡者为了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而在美国国土上建立的芬尼亚兄弟会,便是这一民族主义的典型例证。在19世纪中叶大西洋世界出现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之下,1848年起义流亡者承袭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跨国民族主义传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共和派组织,旨在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立。这一组织的跨国民族主义属性,不仅体现在组织目标的跨国性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的影响力方面。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1848年爱尔兰起义失败之后,爱尔兰裔美国人先于爱尔兰本土,第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组织。并且,该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力跨越了大西洋。这一在美国境内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推动了爱尔兰本土类似组织的建立。两个组织建立之初,即设定芬尼亚兄弟会定期向爱尔兰本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援。相比在此之前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组织,建立之初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属性非常突出。芬尼亚兄弟会建立之后的最初两年,该组织并没有得到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整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1857年经济危机使得经济能力有限的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该组织爱莫能助;19世纪40-50年代美国天主教会的扩张和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宣传,使其成为芬尼亚兄弟会最主要的竞争敌手;美国天主教会上层人士对芬尼亚兄弟会的批评,如反教权、秘密结社、暴力倾向等,都不利于该组织在爱尔兰裔美国人族裔社区内部进行宣传和征募会员。而1848年起义失败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深居美国的部分政治流亡者并不认为当时是建立民族主义、再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恰当时机,所以对该组织的兴趣不大。芬尼亚兄弟会建立的最初几年,并未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这能够从该组织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话语和当时美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契合性与非契合性之中得到解释。在公民民族主义层面,二者在人权、民族主权和批判旧政权等共和话语,如出一辙。但是在反对英国暴政问题上,两者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文化民族主义层面,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内战之前,美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排他性是以排外主义思想和实践展开的。无论是基于对新教以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还是基于外来激进分子的恐惧,都对信仰天主教和崇尚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的芬尼亚兄弟会而言都是莫大的阻碍。在族裔民族主义层面,美国内战之前,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未成型,种族话语限定在民族性格的含义范围之内,美国民族主义中对“生产者共和国”的强调使得以英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本土美国人更加强化了自己心中爱尔兰移民懒惰、堕落等族裔偏见。鉴于本组织发展迟缓,芬尼亚兄弟会在1861年组织了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政治葬礼。这一葬礼有效地激发了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对该组织的招募工作影响并不明显。对该组织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内战中芬尼亚兄弟会成员的勇猛作战。正是他们的鲜血和对联邦事业的贡献,促使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承认和认可该组织的存在。在相对宽松和受欢迎的社会舆论中,芬尼亚兄弟会组织在1863年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发展成果不仅得益于该组织的机构规范化和章程美国化,也得益于与其领导层的双重忠诚价值取向与内战时期美国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在保持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的目标追求上,更多地运用美国公民话语,构建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内战时期这种双重忠诚的民族认同模式,与组织初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战结束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民族主义正式从意识形态的构建转向跨国政治的军事作战实践,同时也开始从巅峰状态迅速跌入低谷模式。一方面,该组织秘密谋划攻击加拿大,意在威胁英国政府用加拿大的领土交换爱尔兰的民族独立。1866年和1870年,芬尼亚兄弟会两次攻入加拿大境内,将于当时英美两国关系交恶,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阻止他们的偷袭行为。1871年该组织再次发动攻击时,格兰特政府对其进行了军事干预。该组织的一系列攻击加拿大的行为,并没有有效地推进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却激发了当地人民摆脱殖民地状态、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兴趣。另一方面,芬尼亚兄弟会参与和组织了爱尔兰1867年起义,大批美国内战老兵回到爱尔兰本土,实践跨国政治。这一时期,芬尼亚兄弟会领导层一改内战时期的双重忠诚取向,将民族认同问题集中在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上,一种激进的共和民族主义占据该组织思想意识上风,较少兼顾美国国内事务和美利坚民族认同。在美国民族主义的视野之下,美国内战其实暗流涌动的反芬尼亚情绪,终于在重建时代迸发出来。遭遇内战重创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接受该组织的暴力倾向。在大西洋世界范围内,该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悉数被塑造成血腥与暴力事件。这也是这一组织留给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事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遗产。
帕姆·杰诺芙,鞠薇[3](2020)在《在巴黎失踪的女孩》文中认为在战争时期,真相是如此可贵,需要用谎言来护卫。——温斯顿·丘吉尔第一章格雷丝1946年,纽约要不是犯了人生中第二个严重错误,格雷丝·希利永远不会发现那个手提箱。周二上午9点20分,格雷丝原本应该乘坐开往市中心的早班巴士,从"地狱厨房"街区的出租屋前往她工作的下东区办公室。她是在去上班的路上,但不是从那个称为"家"的方向过来,而是匆匆穿行在麦迪逊大街,边走边将头发绾成发髻。尽管天气寒冷,她还是迅速脱掉外套,扯下里面的薄荷绿开衫。她不想让弗朗基注意到她穿着和昨天一样的衣服,从而怀疑她昨晚根本没有回家。
杨磊[4](2020)在《法国绝对君主制转型的尝试 ——试论摄政王时期的改革(1715-1723)》文中提出本文试图以1715年至1723年摄政王时期的改革作为切入点来讨论法国绝对君主制的转型问题。学界通常认为法国的绝对君主制到了路易十六时期已经病入膏肓,但绝对君主制的危机并不是在其即将灭亡的时候才出现的,而是在路易十四时期达到顶峰之后就开始弊端初显。在这个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上,以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为首的贵族统治集团开始对法国的绝对君主制进行了改革,试图走出绝对君主制的困境。法国绝对君主制的困境在其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在中世纪时期,法国国王只是其领地上的“国王”,对于已经分封给贵族的领地无法进行直接的管辖,贵族在其领地上行使着与国王相类似的司法、税收和军事权利。这一时期的法国国王要想统治全国,必须依靠教会、贵族、行会团体等中间力量,中世纪法国王权相应地也要受这些中间团体的制约,因此国王在向全体臣民征税时必须要召开三级会议。这种封建君主制的弊端在于一旦某些大贵族的力量与国王相当或超过国王后,就会对王权产生威胁和挑战。十六世纪末的宗教战争正是因为法国国内天主教同盟和新教同盟的冲突所导致,两派势力表面上是因为宗教问题产生冲突,实际上也掺杂了贵族与国王的权力斗争,宗教战争导致的内战和动荡促使法国的政治思想家们开始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十六世纪末,让·博丹率先提出了君主主权理论。他认为主权是一个王国内至高无上的权力,主权不可分割且只属于国王一人,拥有主权的国王不但可以不受人为法律的约束,还可以通过立法权树立新的法则。十七世纪初,夏尔·卢瓦索进一步发展了博丹的主权理论,其创新之处在于证明了国王创立官职权力的合法性,通过官职买卖获得官职的持官者代表的是国王授予的公共权力,而不是封建领主的私人权力。勒布雷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家理性的思想,论证国王使用绝对权力的目的,并且对于冒犯君主的罪名进行了论证,使得国王的绝对权力进一步摆脱了限制。至此,法国国王已经从中世纪时期的秩序维护者,变成了带领国家前进的领航者,国王拥有了超过一切贵族、团体的绝对权力,三级会议、显贵会议和高等法院这些机构在理论上对王权的束缚越来越小,正因为如此,从1614年后法国国王再也没有召开三级会议来决定征税。但是,绝对君主制理论在发展实践中也面临着困境:国王的绝对权力在其使用范围、使用时间和目的上都越来越不受限制、不容置疑。尽管博丹、卢瓦索、勒布雷以及后来的博絮埃都认为国王应当在遵守神圣法律、自然法和王国基本法的前提下行使绝对权力,但是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具体的机构能够对国王进行约束。路易十四将绝对君主制的理论付诸实践,在政治上将大贵族排除在决策之外,任用中小贵族提供专业建议,最终由自己决策;同时大力推行督办官制度,用行政权力取代司法权力。路易十四在“朕即国家”的思想下,发动了长期的对外战争,他认为战争会给国王带来荣耀,也会给人民带来幸福。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路易十四发动的战争给法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路易十四统治末年,以费内隆、圣西蒙为代表的大贵族团结在未来法国王位继承人勃艮第公爵的周围,他们向这位未来的法国国王灌输国王的职责不是追逐个人的荣耀而是人民的幸福这一观念。他们希望未来的法国国王摆脱独断专行的个人统治,在大贵族的辅佐下公开治理国家,同时放弃对外战争,减轻法国人民的负担。之后他们提出了建立全国性的三级会议制度、将国家事务专业化分工的各部行政会议制等具体的改革措施。尽管勃艮第公爵由于早逝没能继承王位,这些改革思想和改革计划奠定了摄政王时期改革的基调。摄政王试图变革绝对君主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试图解决国王由于个人专断、重用少数亲信、无法掌握足够信息导致的决策失误问题。各部行政会议将国家政务分配给宗教、外交、战争、财政、海军、内政和商业七个委员会,每个委员会主要由大贵族构成。摄政王通过各部行政会议制赢得了贵族的支持,改变了路易十四遗嘱中对他个人权力的限制。不过,摄政王并没有将全部决策权授予给各部行政会议,各部委员会只发挥了咨询建议的作用。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各部行政会议成为了贵族之间权力斗争的场所,加上贵族长期脱离国家管理导致的治理能力不足,使得各部行政会议效率低下、无法与路易十四遗留下来的地方行政体系相适应,最终在实行三年之后被摄政王废除。摄政王在财政上任用了苏格兰经济学家约翰·劳进行纸币和银行改革,以此来解决法国严重的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与之前法国历任财政总监通过削减铸币成色、增加货币面值、超发铸币券等措施不同,约翰·劳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首先应当优先处理货币短缺的问题而不是偿还债务,为此建立了一个私人性质的通用银行,通过随时兑现和妥善经营赢得了广泛的信任,银行通过发放大量的纸币解决了货币短缺的问题,之后通用银行升级为皇家银行,纸币成为同铸币相同地位的法定货币;其次,约翰·劳成立具有贸易垄断权的西方公司,通过宣传公司预期中的高额利润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在股票价值一路上升后,约翰·劳又将法国数目庞大的公债转换为公司的股份解决了债务危机。但是在劳的体系实际运转中,银行发行了远超于其储备金的纸币,导致纸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改革也触动了高等法院和金融家的利益,加上1720年马赛大瘟疫的影响,劳的纸币和银行改革也以失败收场。摄政王时期改革以失败告终标志着法国绝对君主制保守转型的失败。摄政时期的改革是在不否定绝对王权合法性的大前提下进行的,发起改革的大贵族希望通过增加贵族的政治参与将路易十四形成的个人专断式统治转变为国王与贵族共同治理的温和君主制。尽管摄政王的改革以失败告终,其改革思想和改革措施对后来的改革者和革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段戬[5](2020)在《《不要离开我》(第一、二、五章)翻译项目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翻译项目原文选自美国作家威利·维劳汀的小说《不要离开我》。笔者选取这部小说的第一、二、五这三个章节作为翻译材料。该部分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霍勒斯·霍珀放弃家乡的安定生活,选择追求拳击梦想的故事。本篇翻译项目文本属于通俗文学,这类文学作品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方便读者日常的娱乐消遣。因此,此次翻译实践中的重难点就是用中文通俗小说的语言风格来讲好这个故事,满足中文读者的内心期待。语言风格的再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从词汇方面来看,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口语化词汇、文化负载词和歌曲名称的翻译上;从段落方面来看,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人物对话、人物动作以及环境描写这四个方面的处理上。基于以上两大重难点,笔者以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两大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处理词汇和段落翻译方面的问题。此外,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笔者运用增词、减词、合译、分译等翻译技巧,来攻克段落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转换方面的困难。通过此次翻译项目实践,笔者意识到在翻译通俗文学作品时,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此可得,针对具体翻译问题灵活运用两种翻译理论作为指导,既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保留源语文化,又能够保证译文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
王燕丽[6](2019)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七个技巧》(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为《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7个技巧》(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7个技巧》这本书针对美国儿童阅读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本书不仅给老师和家长提出了如何教孩子学习阅读,并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有效方法,还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对我国儿童阅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因此具有很高的翻译和研究价值。译者选取了该书的前面两章进行翻译。第一章主要讲述培养终生阅读的习惯,第二章重点描述第一个技巧:心智图像。结合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分析理论来分析,本报告选取的原文属于信息型文本。本翻译项目的指导理论为交际翻译理论。交际翻译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注重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体验。译者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源语文本的教育术语、难译的词汇和长句进行分析。译者还阅读了相关领域的平行文本,借助网络资源获取相关的背景信息来完成该翻译实践报告。本翻译实践项目分为五个部分:翻译项目介绍、翻译指导理论、翻译过程、案例分析、翻译总结。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处理翻译遇到的困难,翻译方法包括文化替代、增补、词性转化、重组和切分,从而让译文准确、通顺和地道。
周齐林[7](2019)在《跪向土地》文中研究说明1大地一片荒芜,长久的暴晒,让大地的肌肤爆裂开来,呈现猩红的内里,那抹猩红又慢慢演变成坚硬的灰色。午后的空气潮湿、闷热,微弱的风像一尾蛇在村庄里四处游弋着。饥饿瘟疫般蔓延到了方圆十几里的村庄。祖母有气无力地坐在门槛前的石凳上,阳光打在她苍白的脸上,她的脸像一张单薄透明的纸,皮肤深处的血管清晰可辨。
郑亚爽[8](2019)在《《离岸人》(第一、二章)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报告是基于美国华裔作家丽莎·柯的英文小说《离岸人》第一、二章的翻译实践。该小说是一部典型的移民小说,主要介绍了一位母亲在孩子十岁的时候抛弃他,之后儿子又来寻找母亲的故事,反映了移民问题的混乱和复杂。本次翻译项目的文本为小说。整篇小说对话较多,传达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其文本类型是典型的表情型文本。结合文本类型,作者选取文本类型理论作为本次翻译项目的指导理论。报告以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为研究对象,从修辞和情感方面具体阐述翻译难点,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探究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最后总结出对人物对话、动作翻译时需充分考虑人物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文本以及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此次翻译实践的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工具和翻译理论的确定。第三部分是报告的重点章节,分析翻译过程中的难点。难点主要有人物情感的表达以及修辞的翻译,并结合实例分析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具体的方法和策略。第四部分进行总结。笔者选择此篇小说作为翻译材料,旨在为国内读者展现华人在国外的生活状况,以及为其他译者在翻译此类文章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姚茜[9](2019)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朝海之盐》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的翻译材料是立陶宛裔美国作家鲁塔·塞皮提斯的小说《朝海之盐》,该书荣获2017年度卡耐基文学奖,目前未有中译本面世。小说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二战背景之下,放下各自人种和国别的偏见,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故事。这部小说文化负载词丰富,包括习语、谚语等,还有一些其他文化信息词。句子语段结构多样化,口语化偏多,以上内容也成了此次翻译实践中的难点。考虑到交际翻译理论强调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以及对译文读者的照顾,译者采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朝海之盐》中文化负载词翻译。通过对原文分析,本篇翻译报告展现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致力于有效展现原文文体风格和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许多翻译策略,比如厚译法,释义法和文化替代法。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作者发现交际翻译可用于指导流行小说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减少文化差异,增强翻译文本的可读性。本翻译报告分五个部分:在第一章介绍原文作者及其作品,作品的文体风格以及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章介绍《朝海之盐》的翻译过程。第三章介绍本篇报告理论框架,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一般分类,交际翻译及其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适用性。第四章,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翻译文化负载词中主要采用的翻译方法。第五章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总结。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10](2018)在《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记忆是90年代德国埃及学者扬·阿斯曼首次提出。其内容涉及到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或带有宗教性的仪式等方面。据本文所述,20世纪的中国和泰国的稻谷起源神话研究基本上是基于母题分析、原型和故事形态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仅限于文本的,是共时性的维度。然而,神话还有口头性的一面。当神话被重新讲述的同时,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这就表明了神话是富有历时性的维度,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因考虑到神话的活态性,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为研究的重要参考,试图把神话的历时维度也考虑在内。但是,文化记忆作为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尚有不完善之处,但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研究问题,尤其是文化记忆对身份认同的作用。从民俗学和文化记忆的深层结构去探究发现,民俗既是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支柱,而意识形态构成的前提乃是文化记忆。本文通过对神话文本的研究,分析其母题的核心内容,再次引用文化记忆理论分析其文本之经典化的趋向,加上对与神话文本相辅相成的仪式和信仰等进行思考,最终取得的成果包括神话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的解读,如80-90年代与当下搜集到的神话文本的母题之间所产生的微小变化、两国稻谷起源神话形成的推论、巴利语在泰国民间招稻谷魂仪式的使用、两国神话文本经典化的趋向、中国古文物中的鸟纹分析、泰国招稻谷魂仪式的意义、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个案分析及其对神话传承的影响,以及个体记忆造成神话或文化记忆失传的可能性。通过文化记忆,几千年的回忆得以展现。文化记忆通过各种仪式、规范、传统和教育等方式来构建和塑造个人的特征和文化身份。与此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文化记忆的主要功能来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他们对这些仪式的反应也有利于文化记忆的稳定性,并如此循环下去。神话已经回答了我们归属的问题。如同稻谷起源神话一样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世界观。而既然我们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知道了自己是谁,就不会再迷失方向了。
二、Panic in the Barnyar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nic in the Barnyard!(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
一、国内研究简介 |
二、国外研究简介 |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
一、口述史的方法 |
二、历史文献方法 |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
第五节 逻辑框架 |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一、缘起 |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
一、他的童年 |
二、他的家庭 |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
一、严厉的母亲 |
二、友好的父亲 |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
二、向西部拓殖 |
三、富饶与浪费 |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
三、士气大增 |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
一、穿越大平原 |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
第二节 幸运之神 |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
结语 |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
二、把根扎进土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学术理路 |
一、移民跨国民族主义与双重忠诚 |
二、从政治史研究范式到移民同化研究范式 |
三、族裔性研究范式为主导的时代 |
第二节 跨国主义与同化取向 |
一、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引入 |
二、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践 |
三、同化模式的回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
一、政治精英人物的复归 |
二、远距离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 |
三、作为方法的跨国比较研究 |
第一章 芬尼亚兄弟会跨国民族主义的根基与起源 |
第一节 民族的春天 |
一、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民族主义 |
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三、美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美国国土上的爱尔兰人 |
一、爱尔兰大饥荒移民 |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 |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白人种族认同 |
第三节 美国爱尔兰裔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一、从托恩到米切尔 |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的建构性 |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双重忠诚传统 |
第二章 美国内战之前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
一、1848 年起义的政治流亡者 |
二、建立初期的缓慢发展 |
三、进展缓慢的多重原因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视野中的爱尔兰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
一、共和与自由 |
二、历史与宗教 |
三、暴力与奴隶制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 |
一、共和主义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
二、美国排外主义的双重面相 |
三、作为“族裔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 |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期间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与双重忠诚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
一、麦克马努斯的政治葬礼 |
二、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
三、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双重忠诚 |
一、公民、忠诚与反英话语 |
二、双重忠诚的历时性 |
三、松散的种族与暴力话语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
一、作为征兵宣传工具 |
二、作为英美外交工具 |
三、美国排外主义的弱化与回升 |
第四章 内战结束之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与艰难存续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 |
一、屡攻加拿大边境 |
二、踏上爱尔兰之地 |
三、跨国民族主义的艰难存续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公民话语与恐怖行动 |
一、双重忠诚话语的式微 |
二、作为谈判工具的美国公民身份 |
三、恐怖行动与暴力形象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艰难存续 |
一、海外美国人的公民权 |
二、中立主义外交原则 |
三、爱国话语的双重面相 |
结语 |
一、结局:持续衰落与最终解散 |
二、尾声:外交障碍与恐怖形象 |
三、同化:忠诚话语与政治分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在巴黎失踪的女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格雷丝 |
第二章埃莉诺 |
第三章玛丽 |
第四章格雷丝 |
第五章玛丽 |
第六章埃莉诺 |
第七章玛丽 |
第八章格雷丝 |
第九章玛丽 |
第十章格雷丝 |
第十一章玛丽 |
第十二章格雷丝 |
第十三章埃莉诺 |
第十四章玛丽 |
第十五章格雷丝 |
第十六章埃莉诺 |
第十七章玛丽 |
第十八章埃莉诺 |
第十九章玛丽 |
第二十章格雷丝 |
第二十一章玛丽 |
第二十二章埃莉诺 |
第二十三章格雷丝 |
第二十四章埃莉诺 |
第二十五章埃莉诺 |
第二十六章玛丽 |
第二十七章埃莉诺 |
第二十八章埃莉诺 |
第二十九章格雷丝 |
第三十章埃莉诺 |
第三十一章格雷丝 |
第三十二章格雷丝 |
(4)法国绝对君主制转型的尝试 ——试论摄政王时期的改革(1715-172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4 论文思路与框架结构 |
2 从主权至上到朕即国家:法国绝对君主制的理论构建 |
2.1 博丹的君主主权理论 |
2.2 卢瓦索的绝对主义官职理论 |
2.3 勒布雷对“冒犯君主”的阐释 |
2.4 小结 |
3 从危机到改革:路易十四末期改革者对绝对君主制的反思 |
3.1 路易十四末年的统治危机 |
3.2 勃艮第公爵集团的改革思想:以费内隆为例 |
3.3 勃艮第公爵集团的改革计划 |
3.4 小结 |
4 贵族政治回归的实践:各部行政会议制的创立和解体 |
4.1 各部行政会议制计划草案的提出及其缺陷 |
4.2 奥尔良亲王与各部行政会议制 |
4.3 各部行政会议制废除及其原因 |
4.4 小结 |
5 建立国家信用体系的革命性尝试:约翰·劳的银行和纸币改革 |
5.1 约翰·劳的两种角色:赌博者和经济学家 |
5.2 约翰·劳的货币理论和土地银行计划 |
5.3 在约翰·劳之前解决国家财政困境的尝试 |
5.4 建立国家信用的改革:约翰·劳的体系 |
5.5 约翰·劳的体系崩溃原因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不要离开我》(第一、二、五章)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项目介绍 |
1.1 项目来源 |
1.2 项目意义 |
1.3 项目文本分析 |
1.3.1 关于作者 |
1.3.2 原作版本 |
1.3.3 关于原文 |
1.4 项目结构 |
第二章 任务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处理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翻译重难点与问题 |
3.2 翻译理论阐述 |
3.3 翻译理论应用 |
3.3.1 词汇翻译 |
3.3.2 段落翻译 |
第四章 实践结论 |
4.1 翻译启示 |
4.2 翻译教训 |
4.3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致谢 |
(6)《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七个技巧》(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1 Text Type Theory |
2.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3.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3.1.2 Reading Parallel Texts |
3.1.3 The Translator's Tools |
3.2 Text Translation |
3.3 Revision of the Target Text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of Educational Terms |
4.2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4.2.1 Adaptation |
4.2.2 Adding |
4.2.3 Conversion |
4.3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4.3.1 Recasting |
4.3.2 Cutting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7)跪向土地(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8)《离岸人》(第一、二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原文 |
译文 |
翻译报告 |
1 任务介绍 |
1.1 作者简介 |
1.2 原文文本与节译文本介绍 |
1.3 翻译项目的现实意义 |
2 翻译实践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审阅原文 |
2.1.2 翻译工具 |
2.2 文本类型理论的介绍 |
2.3 翻译实践阶段 |
3 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 |
3.1 翻译难点 |
3.1.1 修辞 |
3.1.2 情感表达 |
3.2 翻译方法 |
3.2.1 省译法 |
3.2.2 增译法 |
3.2.3 拆分法 |
3.2.4 重组法 |
4 译后总结 |
4.1 翻译实践心得及意义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9)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朝海之盐》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he Author and Source Text |
1.2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2 Translation Procedures |
2.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to Culture-loaded Items |
3.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Items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Thick Translation |
4.2 Cultural Substitution |
4.3 Amplification |
4.4 Paraphrase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ranslated Text |
(10)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稻谷起源神话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稻谷起源神话及其分类 |
第一节 稻谷起源神话分类 |
第二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稻谷起源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二节 中西神话学之论述 |
第三节 神话与原型批评 |
第四节 神话与民间文学 |
第三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母题”“互文性”和“经典化”:破解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密码 |
第二节 在道教宇宙观之内展翅高飞: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从“帕拍素”到“彭苏女神”:泰国稻谷起源神话的佛教宇宙观 |
第四节 两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四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和中国鸟信仰之流传及演变 |
第二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三节 两国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五章 稻谷起源神话之民俗型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生活相:民俗深层结构的本真性 |
第二节 记忆链:文化记忆的运作模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相互连接的概念 |
第四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新研究方法的可能性 |
第六章 文化记忆之外延:稻谷起源神话的传承与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何为文化发展和传承 |
第二节 变形的形态:中国鸟信仰的演变 |
第三节 导致文化记忆链发生改变的现象: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案例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四、Panic in the Barnyard!(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D].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在巴黎失踪的女孩[J]. 帕姆·杰诺芙,鞠薇. 译林, 2020(04)
- [4]法国绝对君主制转型的尝试 ——试论摄政王时期的改革(1715-1723)[D]. 杨磊. 浙江大学, 2020(01)
- [5]《不要离开我》(第一、二、五章)翻译项目报告[D]. 段戬. 安徽大学, 2020(08)
- [6]《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七个技巧》(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王燕丽. 海南大学, 2019(05)
- [7]跪向土地[J]. 周齐林. 长城, 2019(05)
- [8]《离岸人》(第一、二章)翻译报告[D]. 郑亚爽. 河南大学, 2019(01)
- [9]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朝海之盐》翻译实践报告[D]. 姚茜. 扬州大学, 2019(05)
- [10]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D].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