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4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霞[1](2021)在《常熟地区298例新生儿低血糖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常熟地区新生儿低血糖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诊治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9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作为观察组,采集患儿的相关数据。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30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临床表现、检测血糖、血常规检查,对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及时做出诊断,采取口服葡萄液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的方式予以治疗。结果在新生儿低血糖患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宫内生长受限以及产妇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孕期糖耐量异常、喂养不当的患儿比例分别为49.33%、44.97%、19.79%、16.44%、13.09%、11.74%、12.08%,15.77%,显着高于健康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妊娠期糖尿病(OR=6.407)、妊娠期高血压(OR=5.531)、宫内生长受限(OR=3.292)、早产(OR=4.535)、低体重儿(OR=2.954)是引发新生儿低血糖的主要危险因素。经过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良好的改善。结论低体重儿、巨大儿、宫内生长受限以及产妇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糖耐量异常、喂养不当均是该地区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在诊治工作中,采取症状观察、血糖检测、血常规检查等方法,及时、准确检出疾病,通过口服葡萄液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纠正高血糖。明确诱发新生儿并发症的各类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刘达仪,陈明生,关燕芳[2](2021)在《早期洗胃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早期洗胃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洗胃,观察并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呕吐持续时间、粪便转黄时间以及患儿24 h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6.7%、83.8%,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X2=9.828,P=0.003);观察组呕吐持续时间、粪便转黄时间<24h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4 h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X2=17.568,P=0.000);观察组患儿24 h内低血糖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X2=11.656,P=0.001)。结论:通过加强早期洗胃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缩短患儿的呕吐持续时间,粪便转黄时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徐全能,计琴[3](2021)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防范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防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FMEA实施前(2017年12月—2018年7月)新生儿52例,FMEA实施后(2018年8月—2019年6月)新生儿68例。利用新生儿低血糖失效因素调查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人、机、法、料、环"五因素及鱼骨分析法对我院近3年新生儿低血糖失效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各失效因子风险优先数(RPN)值,针对得分较高的主要失效因子进行深入探讨,制定对策并持续改进方案。统计FMEA实施前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各主要失效因子的风险优先数(RPN值),另采用满意度工作调查表评价两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FMEA模式实施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EA模式实施后各主要失效因子RPN值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100.00%亦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0.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防范管理中应用FMEA模式切实可行,其不仅能有效降低临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且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张秋香,赵恒,庄颖,朱莉,包丽娟,郑雅宁[4](2020)在《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管理的品管圈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产科和新生儿科主导下,联合多部门、多学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现况,确定改善重点,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结果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由品管圈实施前的9.2%降至2.5%,护理人员对新生儿低血糖风险评估的知晓率、评估准确率、低血糖标准化护理措施的执行率、预防措施的执行率均较实施前提高。产妇和主要照顾家属对新生儿低血糖危害的知晓率以及高危儿个体化喂养方式掌握率也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多学科合作的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强了母婴安全,提高了科室优质护理品质。
张青花[5](2020)在《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探究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积极护理干预查看患儿低血糖发生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监测新生儿各时间段血糖值发现,0~2 h发生率为50.00%,3~6 h发生率为23.08%,7~12 h发生率为11.54%,13~24 h发生率为7.69%,25~48 h发生率为5.77%,49~72 h发生率为1.92%。其中新生儿出生0~2 h发生低血糖人数最多占50.00%,新生儿49~72 h发生低血糖人数最少占1.92%;52例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糖平均值与血糖恢复时间均符合临床护理要求。结论妊娠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无论是否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新生儿出生都需要在出生3 h以内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予以护理,改善新生儿低血糖病症。
张阳[6](2020)在《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综合干预模式与常规干预模式两种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影响,诣在找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高危儿的智力及生长发育水平,降低其致残率的早期干预方法,为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唐山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早期干预门诊就诊的高危儿完整病例128例,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唐山妇幼医院儿童保健科高危儿综合干预中心就诊的高危儿完整病例132例。将高危儿综合干预中心和早期干预门诊就诊的高危儿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综合干预组高危儿采用儿童保健专业、营养专业、眼科专业、耳鼻喉专业等联合随访的系统管理模式,常规干预组高危儿采用常规儿童保健传统管理模式,比较随访42天、3月龄、6月龄两组高危儿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五大能区发育商及其分布情况、体格发育指标(头围、身高、体重)及其等级评价、0~1岁20项神经系统查体的神经发育异常检出率,同时比较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自身的体格发育等级评价、发育商分布情况、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和随访18月龄时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及视网膜病变的疾病发生率。结果1两组抽取的高危儿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高危因素等基本资料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访42天两组高危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头围、身高、体重)及其等级评价、五大能区发育商(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及其分布情况、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儿随访3月龄和随访6月龄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的比较中:综合干预组除随访3月龄的语言及社交行为的发育商及其分布情况与常规干预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3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发育商分布情况、体格发育等级、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组内的比较中,随访6月龄、随访3月龄与随访42天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两组高危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均有所改善,两组高危儿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均有所降低。4随访至患儿18月龄时常规干预组的精神发育迟滞、视网膜病、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综合干预组(P<0.05)。结论1儿童保健科、儿童营养、耳鼻喉科、眼科等多专业联合的高危儿综合干预模式无论是在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及生长发育水平方面还是在预防高危儿并发症方面均优于传统单一的常规儿童保健科查体模式,应在医院中根据高危儿的特点建立多学科联合的高危儿综合干预团队,从而提高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2应多向家长宣教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好处,增加家长带患儿随访的依从性,以保证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干预的持续性。图6幅;表23个;参考文献97篇。
吴娉娉[7](2020)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对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对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产科明确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1例)、重度子痫前期组(52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12例)。回顾性对比四组新生儿临床资料,包括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 1min评分、Apgar 5min评分、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糖、甲功三项、心脏彩超、颅脑彩超、头MRI、听力筛查等检查结果,总结比较四组之间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动脉导管未闭(PDA)、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消化系统并发症、听力损伤的疾病发生率。研究结果:(1)四组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 1min评分、Apgar 5mi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 1min评分、Apgar 5min评分中均以重度子痫前期组最低;(2)四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35,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发生率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中发生率最低;(3)四组新生儿早产儿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发生率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中发生率最低;(4)四组新生儿中BPD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4,P>0.05);(5)四组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PIVH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78,x2=9.117;P<0.05),且均以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发生率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中发生率最低;四组间HI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4,P>0.05);(6)四组间PDA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2,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发生率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中发生率最低;(7)四组间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24,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发生率最高,妊娠期高血压组中发生率最低;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4,x2=2.318;P>0.05);(8)四组间新生儿低血糖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2,x2=3.184;P>0.05);(9)四组间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4,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发生率最高;(10)四组间听力损伤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P>0.05)。研究结论:(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影响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发生。(2)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PIVH、PDA、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升高。(3)因此应加强围产期管理,严密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重视孕期干预,降低疾病严重程度,减轻母儿损害。
冉宪俊[8](2020)在《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血糖指标接近(>0.05),护理后观察组新生儿血糖指标较理想,该组重症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低血糖问题和隐患,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病情,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邹倩雯,张志清,黄建花[9](2019)在《6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护理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6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出生后1、4、6、8、12 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后1、4、6、8、12 h血糖水平分别为(3.26±0.52)、(3.83±0.69)、(4.07±0.59)、(4.84±0.82)、(4.91±0.7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0.44)、(2.98±0.63)、(3.71±0.54)、(3.77±0.65)、(4.03±0.59)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患儿应密切监测病情,做好相关护理,以改善血糖水平。
向佳[10](2019)在《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诊疗的100例新生儿当作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满意度、干预前后血糖浓度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血糖浓度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浓度均高于干预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糖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对新生儿低血糖进行监测,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新生儿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二、84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4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常熟地区298例新生儿低血糖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评定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
2.2 新生儿低血糖的多因素分析 |
2.3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
3 讨论 |
(2)早期洗胃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 |
2.2 两组患儿呕吐持续时间、粪便转黄时间对比 |
2.3 两组患儿24 h内发生低血糖对比 |
3 讨论 |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防范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1.3.1 组建FMEA项目小组 |
1.3.2 分析影响新生儿低血糖失效的潜在风险因素制定对策并持续改进方案 |
1.3.3 病情监测 |
1.3.4 正确、科学喂养 |
1.3.5 保暖及预防感染护理 |
1.3.6 提高症状识别能力,强化防范意识 |
1.3.7 质量控制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实施前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各失效因子RPN值比较 |
2.3 两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4)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管理的品管圈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 |
2 方法 |
2.1 组建品管圈团队 |
2.2 现况调查 |
2.3 确定目标值 |
2.4 原因解析与真因验证 |
2.5 对策拟定及实施 |
2.5.1 加强妇产科科护理人员系列培训及考核。 |
2.5.2 修订我科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诊断标准及干预阈值,科学合理定义新生儿低血糖,避免过度喂养。 |
2.6 效果确认 |
2.7 标准化过程 |
2.8 检讨与改进 |
3 讨论 |
(5)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注重保暖 |
1.2.2 喂养护理 |
1.2.3 静脉滴注葡萄糖 |
1.2.4 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 |
1.2.5 监测新生儿血糖 |
1.2.6 预防感染 |
1.3 临床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时间表 |
2.2 新生儿护理干预后血糖平均值血糖恢复时间 |
2.3 低血糖发生因素分析 |
2.3.1 新生儿因素 |
2.3.2 低体温 |
2.3.3 母亲患有糖尿病 |
3 讨论 |
(6)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评估工具和方法 |
1.1.4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
1.1.5 统计学处理 |
1.1.6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两组高危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
1.2.2 42天时两组高危儿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
1.2.3 两组高危儿3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
1.2.4 两组高危儿6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
1.2.5 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自身比较 |
1.2.6 两组高危儿远期并发症比较 |
1.3 讨论 |
1.3.1 高危儿综合干预模式优于常规干预模式 |
1.3.2 高危儿采用综合管理模式的意义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高危儿的病因、评估方法及早期干预简述 |
2.1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
2.2 临床上常见的影响高危儿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的高危因素 |
2.2.1 母亲孕期感染 |
2.2.2 孕妇接触不良因素 |
2.2.3 多胎妊娠 |
2.2.4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
2.2.5 过期产儿 |
2.2.6 新生儿窒息 |
2.2.7 缺血缺氧性脑病 |
2.2.8 新生儿颅内出血 |
2.2.9 病理性黄疸 |
2.2.10 新生儿低血糖 |
2.3 高危儿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方法 |
2.3.1 神经运动发育测查 |
2.3.2 心理行为发育测查 |
2.4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
2.4.1 适合高危儿的大运动促进方法 |
2.4.2 手功能训练 |
2.4.3 婴幼儿科学按摩和中医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
2.4.4 个体化的营养喂养指导 |
2.4.5 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高危儿药物治疗的探讨 |
2.5 高危儿的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0-6岁小儿神经心理行为量表 |
附录 B 0-1岁20项神经系统查体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对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HDCP概论 |
2.2 HDCP对新生儿疾病的影响 |
2.2.1 HDCP严重程度对新生儿疾病影响 |
2.2.2 HDCP与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 |
2.2.3 HDCP与早产儿 |
2.2.4 HDCP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2.2.5 HDCP与神经系统发育 |
2.2.6 HDCP与心脏功能 |
2.2.7 HDCP与血液系统 |
2.2.8 HDCP与内分泌系统 |
2.2.9 HDCP与消化系统 |
2.2.10 HDCP与听力损伤 |
2.3 小结与展望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选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相关标准 |
3.3 研究方法 |
3.4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
4.2 四组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 |
4.3 四组新生儿中早产儿发生率的比较 |
4.4 四组新生儿中BPD发生率的比较 |
4.5 四组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HIE、PIVH发生率比较 |
4.6 四组新生儿中PDA发生率的比较 |
4.7 四组新生儿中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的比较 |
4.8 四组新生儿中新生儿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比较 |
4.9 四组新生儿中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
4.10 四组新生儿中听力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HDCP与胎儿生长受限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
5.2 HDCP与早产儿发生率 |
5.3 HDCP与 BPD发生率 |
5.4 HDCP与新生儿窒息、HIE、PIVH发生率 |
5.5 HDCP与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 |
5.6 HDCP与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 |
5.7 HDCP与新生儿低血糖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 |
5.8 HDCP与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 |
5.9 HDCP与听力损伤发生率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6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护理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监测与治疗 |
1.2.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采取的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浓度水平对比 |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3 讨论 |
四、84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常熟地区298例新生儿低血糖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治分析[J]. 赵晓霞. 中外医疗, 2021(26)
- [2]早期洗胃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J]. 刘达仪,陈明生,关燕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07)
-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模式防范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的研究[J]. 徐全能,计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03)
- [4]母婴同室新生儿低血糖管理的品管圈实践[J]. 张秋香,赵恒,庄颖,朱莉,包丽娟,郑雅宁. 护理学报, 2020(18)
- [5]妊娠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J]. 张青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4)
- [6]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D]. 张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7)
- [7]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对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影响[D]. 吴娉娉. 吉林大学, 2020(08)
- [8]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冉宪俊. 人人健康, 2020(06)
- [9]68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护理措施分析[J]. 邹倩雯,张志清,黄建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8)
- [10]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效果[J]. 向佳. 心理月刊, 2019(16)
标签:低血糖论文; 新生儿低血糖论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论文; 新生儿护理论文; 血糖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