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台一张网 后台一条链──以市场链为纽带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论文文献综述)
谭小芳,张伶俐[1](2020)在《海尔集团战略演变与价值链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价值主张开始主导经济运行,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成本升高,同时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分离、企业运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运作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如何拓展企业利润空间,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成为大型企业价值链改造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海尔集团为例,研究其如何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实施与之相匹配的价值链管理,分析其价值链管理过程中双向流程再造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对控制生产运营成本,实现用户价值、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值提供一定的经验启示。
付洁芳[2](2013)在《价值链导向的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企业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无论是在管理手段或方法上都已经无法满足新经济环境下以顾客为主导的企业管理的需要,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起与市场经济适应的资金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更高效的在市场中运行。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不仅在管理理念、手段、方式和方法上等方面突破传统,而且还站在企业战略高度挖掘资金潜能,加强资金管理,建立新的与现代企业环境相适应的资金管理论体系,达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并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使资金得到最优回报并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达到实现企业的整合,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海尔集团为例,就如何从价值链角度提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水平进行实例研究,通过价值链思想在海尔集团内部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实现途径及由此得出的启示,从新的视角剖析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我国其他企业实施价值链导向的营运资金管理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和实施价值链导向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原因和模式,并针对海尔价值链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海尔实施变革的模式;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对海尔集团价值链导向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具体模式进行分析,即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再造、资金流再造和实施信息化;第四部分就是得出海尔集团实施的再造变革后的变化及重要保障;第五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得出海尔集团再造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彭家钧[3](2010)在《营运资金管理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欠缺,对中国情境下营运资金管理实践与创新的研究不足。本文以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体系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描述性案例研究的方法,在理论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体系的架构和实践创新的六个内容要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海尔集团通过战略和商业模式转型、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变革、文化和机制创新等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环境和体系进行创新,以及从优化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集约管理、供应链融资创新、国际营运资金管理等对营运资金管理实践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揭示了海尔营运资金管理创新实践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贡献和实践示范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海尔营运资金管理需要"持续改进"的问题。
刘强达[4](2009)在《基于资源整合的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现代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业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逐渐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WTO的加入,我国的物流业也有了迅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然而,我国的物流企业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物流业是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资源整合。这就要求我国物流企业加快步伐,紧跟世界物流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在整合各种资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本论文拟对技术创新理论和资源整合理论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从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出发,分析了技术创新的模式和过程,探讨了我国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和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策略,进而探讨和分析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同时,在基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模型的构建上,本论文着重构建供应链整合的技术创新模型和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模型。最后,对海尔基于资源整合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海尔整合创新的成功提炼出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中国其他物流企业具有借鉴价值的因素。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发现,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分为供应链层面的资源整合、信息层面的资源整合、组织管理层面的资源整合和客户资源整合,而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是在整合这四种资源要素的基础上展开的,四种资源要素相互依赖,紧密联结,以市场和环境为导向,以经济和技术为支撑,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关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的研究层出不穷。以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是最适合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来研究的。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会给物流企业带来多大的效应和启发?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本文将就这些问题,结合物流企业发展实践进行探讨。
欧阳桃花,周云杰[5](2008)在《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三)——以海尔产品经理为案例》文中提出本文在前两篇研究中国企业产品技术开发模式创新(分别以海尔型号经理和模块经理为案例)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的另一侧面: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建立高效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式,不仅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高效的产品开发体系,还需构建高效的营销创新体系,并形成链接产品与市场的机制。在传统组织模式中,企业主要是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协作,来实现研发体系与营销体系的协调。这种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即每个部门似乎只关心本部门的工作绩效。本研究通过长期跟踪发现,海尔在传统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将营销流程再造视作营销创新的基本前提,构建了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营销体系。海尔的营销模式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海尔产品经理和海尔客户经理。本文旨在以海尔产品经理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流程再造理论,探讨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模式。本文所探讨的海尔产品经理的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提高大规模产品营销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丹[6](2007)在《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度量与模型分析》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中叶,信息技术开始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巨大潜力,并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上个世纪末,我国企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与业务创新的能力较弱。而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本论文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融合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融合度概念,建立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业务融合的层次模型,并且把融合与集成、匹配等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分。随后,提出了融合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和评分方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融合度的计算公式;并抽样调查了山东省企业的融合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了山东省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情况,同时检验了融合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在融合理论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的企业信息化演进模型,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演进模式,用于指导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最后,以海尔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和检验了本文所提出的各个模型。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1)定义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融合度的概念,建立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的层次模型;(2)建立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度的测度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和融合度的计算方法,并实证检验了融合度的测度指标体系;(3)建立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融合的演进模式,用以指导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融合。
李静芬[7](2006)在《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信息流重组与信息集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管理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和基本的经济活动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因此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和设计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变幻莫测、竞争日益激烈,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各种集成现象层出不穷,集成将是企业信息化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客户、股东、企业职员等利益集团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活动的总称,即产品生产、设计、营销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一系列互补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如产品的售后服务等),或称之为“增值活动”。基于价值的分析方法为寻找企业价值增值的关键环节提供了途径。当企业增值的关键环节确定后,具体的实用化过程就需要业务流程来完成了。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通过价值链分析,来重新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业务流程重组意味着立刻改变企业的许多要素,企业工艺流程将被重新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优化价值链的风险性很大。有鉴于此,我们坚持业务流程重组核心理论的前提下试图运用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理论寻求一种提高业务流程重组成功率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这就是信息流重组方法。以信息流重组理论来研究BPR是研究BPR的一个新视角,每一个独立的企业业务流程都内含着一个信息流,由于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作用,这些信息流是相互关联的。信息流依靠这种关联作用通过一个个结点进行聚集,并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一个个信息子系统,信息子系统也映射于相关业务流程。这样,企业信息流程图就成了企业业务流程结构的映射。在企业中先实施信息流程重组,减少信息冗余与不必要的信息流,促使信息流畅通。在成功实施信息流程重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业务流程重组。本文以兰克施乐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信息流重组,及信息流重组后如何指导业务流程的重组。信息流的重组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企业中应用了很多相互分割、无联系的模块,管理的信息分布在网络环境下异构计算机系统中,为了实现信息流的畅通,实现价值增值,如何实现系统模块之间的集成是我们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括了信息集成的相关技术,并简要介绍了信息集成中核心环节—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最后以海尔为例介绍了海尔集团信息化过程中的流程重组及信息集成,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王大刚,席酉民,周云杰[8](2006)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人单合一》文中提出“人单合一”是海尔在未来的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取胜全球市场的发展模式。分析了海尔“人单合一”的基础、本质和实践,“人单合一”是流程再造创新与SBU战略目标一致的结合,“人单合一”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型号经理三种经营单元,是流程化的经营单元PBU。通过具体分析海尔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型号经理相互咬合实现订单的市场链机制指出:“人单合一”激励了企业从研发到生产过程每个职位每个员工的创新,为海尔参与并赢得国际市场竞争、成为真正的国际名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郭勇[9](2006)在《ERP实施成功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ERP思想的发展历程,结合其在不同时期的业务应用目标逐步揭示了ERP体系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接着介绍了BPR的概念和理论背景,通过分析ERP和BPR体现出的管理思想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依赖、互为成功因素的辨证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了目前国内上市公司ERP实施的情况,失败率高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实际上国内企业实施ERP的效果并不比国外的企业差。接着从实施单位和企业两个角度对共性的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ERP成功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两点:成功的BPR和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论。第三部分就对如何做到这两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为BPR的成功实施提出了四个关键原则,接着高度概括性的介绍了PMBOK项目管理方法论的内容,并把ER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映射到了方法论中的5个过程组和9个知识领域中,结合实践经验详细的对各个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一些指导意见。最后分别通过正反两个典型案例,结合BPR和项目管理方法论的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本文的观点给出了实证。
吴军[10](2006)在《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电信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公共基础行业,垄断经营的打破和加入WTO使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复杂,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客户需求的变化,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提高电信企业在新时期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入手,总结出电信企业的工作中心由“网络”转向“市场”并必将转向“服务”的三阶段发展趋势,认为建立在以“网络为中心”和以“市场为中心”之上的传统科层式职能管理体制是目前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以“客户为中心”,面向业务流程,实现流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确定了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分阶段、分层次持续进行流程管理变革的设想,设计出了实现这种设想的方法论模型,强调要围绕业务流程,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前提、合理设置运行机制为保障、完善信息化平台为手段、培养企业文化为基础,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流程管理变革。该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流程整合的方法论模型及流程规范化标准、流程整合原则等,指出流程管理的本质就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能循环、持续进行流程整合的组织机制和方法体系。针对企业管理变革的效果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出兰州移动公司管理变革效果综合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对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进行流程管理变革的实践证实了上述观点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前台一张网 后台一条链──以市场链为纽带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台一张网 后台一条链──以市场链为纽带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1)海尔集团战略演变与价值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海尔集团战略导向演变 |
(一)海尔集团发展战略演进 |
(二)海尔集团价值链管理的演进 |
三、价值链管理中责任中心与管理机制演变 |
(一)自主管理班组与质量管控 |
(二)战略事业单位与OEC管理模式 |
(三)MMC与市场链流程再造 |
(四)责任中心与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
(五)创客小微与人单合一共创共赢 |
四、价值链管理的双向运作机制 |
(一)生产运作体系从生产源头实现价值链的正向延申 |
(二)“人单酬”付酬机制形成价值逆向回流 |
五、价值链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
(一)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 |
(二)用户价值的非财务指标分析 |
(三)员工价值的SBU损益表 |
六、结论 |
(2)价值链导向的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价值链研究现状 |
1.2.3 价值链理论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内容和框架 |
1.4.1 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海尔集团价值链导向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
2.1 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 |
2.2 海尔集团价值链的特点 |
2.2.1 向价值链观念的转变 |
2.2.2 海尔“价值链”的涵义 |
2.3 海尔集团价值链运用的营运资金管理体系 |
2.3.1 营运资金管理目标:零营运资本 |
2.3.2 供应链管理的创新 |
2.3.3 渠道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创新 |
2.3.4 财务公司 |
2.3.5 国际营运资金管理创新 |
第三章 价值链导向的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 |
3.1 海尔集团的业务流程再造 |
3.1.1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和新流程观念确立的背景 |
3.1.2 构建内部业务流程 |
3.1.3 流程整合 |
3.2 海尔集团的组织结构再造 |
3.2.1 海尔再造前的组织结构 |
3.2.2 海尔组织结构再造 |
3.3 海尔集团的资金流程再造 |
3.3.1 营运资金流入业务流程 |
3.3.2 营运资金流出业务流程 |
3.4 海尔集团实施信息化 |
第四章 海尔集团实施价值链导向营运资金管理的启示 |
4.1 业务流程再造是海尔现金能力充足的首要保障 |
4.1.1 衡量指标说明 |
4.1.2 指标分析 |
4.2 组织结构再造是海尔经营效率提高的保证 |
4.2.1 衡量指标说明 |
4.2.2 指标分析 |
4.3 资金流程再造使海尔偿债能力提升 |
4.3.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4.3.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4.4 实施信息化使海尔运作效率提高 |
4.4.1 实施信息化使海尔运作效率提高 |
4.4.2 海尔实施信息化启示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资源整合的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 |
1.1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
1.1.1 技术创新的涵义 |
1.1.2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过程 |
1.1.3 技术创新的模式和分类 |
1.2 资源整合相关理论 |
1.2.1 企业物流 |
1.2.2 资源整合的基本概念 |
1.2.3 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
2 基于资源整合的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
2.1 我国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动因分析 |
2.1.1 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分析 |
2.1.2 技术创新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2.1.3 我国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 |
2.2 我国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策略 |
2.3 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
3 物流企业基于资源整合的技术创新模型 |
3.1 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 |
3.1.1 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模型 |
3.1.2 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下的模式 |
3.2 基于资源整合的技术创新模型 |
3.3 供应链整合 |
3.3.1 电子商务对供应链整合 |
3.3.2 供应链内部外部整合 |
3.4 信息资源整合 |
3.4.1 物流企业信息化概述 |
3.4.2 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 |
3.4.3 信息资源整合的原则 |
3.4.4 客户资源整合 |
4 海尔基于资源整合的技术创新分析 |
4.1 海尔发展历程 |
4.2 海尔的整合创新体系 |
4.2.1 海尔的整合创新体系的内容 |
4.2.2 海尔物流的SWOT 分析 |
4.3 海尔的业务流程再造 |
4.3.1 海尔组织结构调整 |
4.3.2 市场链流程再造――信息化、网络化、扁平化 |
4.3.3 海尔物流整合创新――“一流三网” |
4.3.4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 |
4.4 海尔的启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三)——以海尔产品经理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文献研究与分析框架 |
三、海尔市场营销创新:产品经理案例 |
(一) 海尔营销组织与流程再造 |
(二) 产品经理产生的背景 |
(三) 产品经理的营销活动 |
1. 产品经理的职能 |
2. 产品经理营销流程再造 |
3. 产品经理营销团队 |
4. 产品经理对直销员的培训职责 |
5. 产品经理与型号经理的沟通 |
(四) 产品经理评价机制 |
1. 产品经理SBU资源损益表 |
四、案例分析:产品经理与营销创新 |
五、研究结论与今后的课题 |
(6)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度量与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创新之处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的影响 |
2.1.1 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业务的影响 |
2.1.2 BPR的相关理论 |
2.2 信息化水平的度量方法 |
2.2.1 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的信息经济算法 |
2.2.2 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数模型 |
2.2.3 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
2.3 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型 |
2.3.1 诺兰阶段理论 |
2.3.2 MIT模型 |
2.3.3 企业信息化世界银行模型 |
2.3.4 三阶段模型 |
2.3.5 四阶段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ITMF)层次模型 |
3.1 ITMF与融合度的概念 |
3.1.1 ITMF概念 |
3.1.2 融合度的概念 |
3.2 ITMF的层次模型 |
3.2.1 ITMF的静态层次模型 |
3.2.2 ITMF的动态层次模型 |
3.3 ITMF与匹配、集成的区别与联系 |
3.3.1 ITMF与匹配的区别与联系 |
3.3.2 ITMF与集成的区别与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TMF的度量 |
4.1 融合度的测度方法 |
4.1.1 指标体系 |
4.1.2 权重的确定 |
4.1.3 融合度的计算 |
4.2 ITMF度量的实证分析 |
4.2.1 调查背景 |
4.2.2 调查的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TMF演进模式 |
5.1 国内外信息化演进模型的归纳分析 |
5.2 ITMF演进模式 |
5.2.1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情况 |
5.2.2 ITMF演进模式 |
5.2.3 ITMF演进模式的优缺点 |
5.3 ITMF演进模式与ITMF度量之间的关系 |
5.3.1 ITMF整体模型与融合度之间的关系 |
5.3.2 ITMF阶段模型与融合度之间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 |
6.1 海尔集团及其信息化实施的基本情况 |
6.1.1 海尔集团的基本情况 |
6.1.2 海尔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 |
6.2 海尔融合度的度量及其所处的层次 |
6.2.1 ITMF的静态层次模型分析 |
6.2.2 ITMF的动态层次模型分析 |
6.2.3 海尔集团的融合度估计 |
6.3 海尔集团ITMF的过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已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信息流重组与信息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写作背景 |
1.1.2 论文写作意义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1.2.1 目前研究现状 |
1.2.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3 本文逻辑框架 |
第2章 价值链理论 |
2.1 价值链的概念 |
2.2 企业价值链分析 |
第3章 基于价值链的信息流重组 |
3.1 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重组 |
3.1.1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质与原则 |
3.1.2 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流程重组 |
3.2 基于价值链的信息流重组 |
3.2.1 信息流重组的概念与特点 |
3.2.2 基于价值链的信息流重组模型 |
3.2.3 核心信息流的识别及简化 |
3.3 价值链驱动的信息流重组实例分析—兰克施乐 |
3.3.1 兰克施乐简介 |
3.3.2 兰克施乐的分销现状 |
3.3.3 兰克施乐分销的信息流重组 |
3.3.4 信息流重组指导业务流程重组 |
第4章 信息集成 |
4.1 信息集成的概念 |
4.2 信息集成技术 |
4.2.1 企业信息集成传统技术 |
4.2.2 信息集成核心技术—Web Service技术 |
4.2.3 基于Web Service的信息集成构架 |
4.3 建立以流程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平台 |
4.3.1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企业信息网络规划 |
4.3.2 面向流程的信息集成平台 |
第5章 案例—海尔的流程再造与信息集成 |
5.1 海尔简介 |
5.1.1 海尔面临的挑战 |
5.1.2 流程再造理论的提出 |
5.2 流程重组 |
5.2.1 海尔组织结构重组 |
5.2.2 业务流程重组 |
5.3 信息集成 |
5.3.1 核心流程与支持流程的信息集成 |
5.3.2 物流与分供方的信息集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ERP实施成功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ERP 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一、20 世纪50 年代的订货点法 |
二、20 世纪60 年代的时段式MRP |
三、20 世纪70 年代闭环MRP |
四、20 世纪80 年代的MRPII阶段 |
五、20 世纪90 年代的ERP |
六、ERPII及后期发展方向 |
七、ERP管理思想和系统的演进过程 |
第二节 ERP 和BPR 的关系 |
一、BPR 的定义 |
二、BPR 的本质 |
三、ERP 和BPR 之间的辨证关系 |
第二章 国内ERP 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国内企业ERP 应用现状 |
第二节 国内企业ERP 实施失败原因分析 |
一、企业方面的问题 |
二、实施单位的问题 |
三、实施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ERP 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成功的BPR 是ERP 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
一、业务流程变革一定要自上而下的进行 |
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变革的试点 |
三、激进的变革方法并不适合国内企业 |
四、流程变革必需充分利用IT 系统的优势 |
第二节 先进的PMBOK 项目管理方法论是成功的保障 |
一、PMBOK 项目管理方法论概述 |
二、ERP 实施在9 大知识领域中的关键成功因素 |
三、ERP 项目管理中的职业道德因素 |
第四章 成功和失败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海尔集团信息化的成功案例 |
第二节 某机械制造企业失败的ERP 实施案例 |
第三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1.4 论文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流程管理应用研究现状 |
2.3 流程管理方法研究现状 |
2.4 文献评述 |
3 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3.1 兰州移动公司管理变革的背景分析 |
3.1.1 政策环境变化的需要 |
3.1.2 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
3.1.3 电信市场竞争的需要 |
3.1.4 人力资源提升的需要 |
3.1.5 差异化竞争的需要 |
3.2 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现状分析 |
3.2.1 网络规模的发展情况 |
3.2.2 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 |
3.2.3 组织结构的演变情况 |
3.2.4 运行机制的基本情况 |
3.3 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存在的弊端 |
3.3.1 工作效率低 |
3.3.2 本位主义严重 |
3.3.3 信息失真 |
3.3.4 执行力低 |
4 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设计 |
4.1 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的确立 |
4.1.1 建立基于流程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的现实基础 |
4.1.2 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网络运行维护体系变革的总体原则 |
4.1.3 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网络运行维护体系变革的实施设想 |
4.2 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流程整合的方法设计 |
4.2.1 实践流程管理的应用方法研究 |
4.2.2 兰州移动公司流程整合的方法论建模 |
4.2.3 S-A 框架描述 |
4.2.4 流程规范化标准 |
4.2.5 流程整合原则 |
4.3 分析工具改进及评价方法设计 |
4.3.1 ASME 方法及改进 |
4.3.2 效果评价方法设计 |
5 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变革的实证举例 |
5.1 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质量投诉处理流程实例分析 |
5.1.1 流程评价 |
5.1.2 流程规范化诊断 |
5.1.3 流程整合方案 |
5.1.4 组织结构转换 |
5.1.5 运行机制转换 |
5.2 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其它实例分析 |
5.2.1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绩效 |
5.2.2 优化运行机制提高工作绩效 |
5.2.3 流程管理在临时任务中的应用 |
5.3 兰州移动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体系流程管理变革的效果评价 |
结论 |
(1)本文结论 |
(2)尚待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
附表二 |
四、前台一张网 后台一条链──以市场链为纽带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尔集团战略演变与价值链管理研究[J]. 谭小芳,张伶俐. 财会通讯, 2020(08)
- [2]价值链导向的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D]. 付洁芳. 兰州大学, 2013(11)
- [3]营运资金管理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案例研究[A]. 彭家钧. 中国会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营运资金管理论坛论文集, 2010
- [4]基于资源整合的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 刘强达.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5]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三)——以海尔产品经理为案例[J]. 欧阳桃花,周云杰. 管理世界, 2008(02)
- [6]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度量与模型分析[D]. 李丹. 山东大学, 2007(03)
- [7]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信息流重组与信息集成[D]. 李静芬.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8]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人单合一[J]. 王大刚,席酉民,周云杰.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10)
- [9]ERP实施成功因素研究[D]. 郭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2)
- [10]兰州移动公司基于流程的网络运行维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D]. 吴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