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通用水泥质量等级(论文文献综述)
尤宇[1](2020)在《晚清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1889-1949)》文中认为水泥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市政工程、住宅建设、桥梁工程、水利建设等领域,被誉为现代建筑的“粮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889年唐廷枢从国外引进水泥制造技术,成立唐山细棉土厂,水泥工业在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当前,我国水泥工业年产量已达23.3亿吨,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水泥技术也位居世界先进水平。水泥工业技术作为中国在近代化早期引入的西方技术之一,它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最终奠定现代水泥工业发展的基石,这一过程值得被追溯。本文选择晚清民国时期的水泥工业及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历史资料,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以下问题:西方水泥技术是如何被引进与发展的?中国水泥工业建设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什么不同的特征?遇到过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期探寻水泥工业发展与水泥技术引进、革新、变迁之间的联系,丰富近代工业史及技术史的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我国传统胶凝材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水泥技术诞生及前期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探讨了我国水泥工业起步的背景、水泥烧制技术的引进、发展过程及结果。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门大开,国外水泥开始向中国输入,并逐步取代了传统胶凝材料。1889年,为满足官办工矿企业的建设需要,发展水泥工业,洋务派人士唐廷枢在河北唐山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民族水泥工厂——唐山细棉土厂,这是我国水泥工业的开端。在该厂创办过程中,通过从国外购买水泥生产设备和雇佣技师,水泥的烧制技术被引进。因企业经营策略不当和产业政策缺位,唐山细棉土厂仅仅经营了两年即宣告停业,但该企业为之后中国民族水泥工业的崛起打下了基础。本文第二部分梳理了近代水泥工业在发展阶段(1907-1936年)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情况,对该阶段水泥工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例,探讨了此时期水泥技术革新的成果。水泥工业在1907-1936年期间,因甲午战后工商矿业的快速发展、中华民国成立及“一战”爆发、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建设等因素的推动,得到了快速发展。启新、华商、中国等民族水泥企业纷纷建立并投产,水泥工业的实力大增,取得了不俗成绩。在此时期,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代表的水泥工厂,通过将水泥加工工艺由干法加工更新为湿法加工,升级水泥的生料加工、熟料煅烧和原动设备,提高了国产水泥的品质,我国水泥加工技术在此过程中得到革新。本文第三部分研究水泥工业在1937年至1949年存在的停滞现象和技术变迁。全面抗战的爆发使水泥工业蒙受了巨大损失,陷入停滞。与此同时,水泥的供求关系和水泥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变化。为保障抗战建国,政府开始引导并参与水泥工业生产。战时的水泥工业,虽为抗战建国做出了贡献,但因受到日军多次轰炸,加之进口设备渠道被封锁,产量始终未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战后,因外货倾销、内战爆发、水泥税复征等因素干扰,水泥工业的实际产量并未明显增加,产业发展停滞现象依旧没有得到改变。技术层面,因无法进口熟料煅烧设备,王涛、胡庆泉等人在抗战时期自行设计了半机械化立窑。此外,导淮委员会技士王鹤亭对从印度引进回国的灰土代水泥进行了技术改良,并加以生产和运用,成为波特兰水泥的替代解决方案,扩充了水泥工业产品的种类,在战时大后方,为水利和航运等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水泥标准方面,相关机构开始进行水泥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1947年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部水泥标准规范。总体而言,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在近代的发展极其艰难曲折。受战争破坏严重,政府的产业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初期缺位,但后期政府也曾出台过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水泥行业人员则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从技术到标准的本土化努力。在晚清民国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水泥工业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足,如过度依赖进口设备、产品品种不丰富和工业体系不健全等。尽管如此,近代水泥工业在工业布局、技术设备基础和人员储备方面,还是为新中国水泥事业提供了重要基础。
卢文达[2](2019)在《磷石膏制备α高强石膏的晶相调控与绿色制造研究》文中认为磷石膏(Phosphogypsum,PG)是磷化工中大量副产的固体废弃物,湿法磷酸(磷化工的主流工艺)中,每生产1吨产品(P2O5计)会排放4.5-5.5吨PG。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G副产国,磷石膏累计堆存逾4亿吨,每年新排超8000万吨,利用率仅30%左右,导致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PG进行综合利用有显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700904)与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5ACA060),针对PG高值化利用的研究目标,提出PG为原料常压水热制备α高强石膏的技术路径,系统研究了相关制备中的晶相转变、产物(α-半水石膏,简称α-HH)形貌、宏观性能的调控机理,并研究了反应介质废液与废弃石膏的循环利用,提升了整体工艺的绿色化水平。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系统探明了多因素条件下“PG-α-HH”的晶相转变规律,提出了反应高效调控方法。在热重法定量表征α-HH转化率的推导中,首次引入基于PG原料特性的修正因子,建立了适用于“PG-α-HH”晶相转变的转化率计算式(R={36.03·[1-σ(t)]-172.17·LTG}/{27.02·[1-σ(t)]-27.02·LTG})。基于上述表征方法,探明了“PG-Ca Cl2溶液”常压水热反应体系下多因素(温度、Ca Cl2浓度、p H值、杂质、液固比、媒晶剂掺量)对晶相转变过程与产物形貌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揭示了PG高酸性、高杂质含量的原料特性,会使其晶相转变的诱导期、晶体生长期缩短,同时造成产物晶体尺寸变小、晶体表面微米级别体缺陷增多。借助FTIR、XPS、EDS等测试方法,探明了媒晶剂阴离子基团(R-(COO)nn-)在α-HH表面的化学吸附行为,进而从“选择性吸附”角度阐释了晶体长径比的调控机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优选得到了适用于“PG-Ca Cl2溶液”反应体系的高效调控方法:以温度、Ca Cl2浓度调控反应速率和产物晶体尺寸,以媒晶剂掺量调控产物晶体长径比。上述方法的提出,为后续的反应调控提供了理论指导。(2)综合评价了α-HH的性能与合成效率,并进行了常压水热反应的过程优化。基于PG常压水热反应特点及工业实际需求,从硬化体强度、过滤性能、合成效率三个维度,综合评价α-HH的制备工艺。探明了在本文研究范围内,α-HH硬化体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平均长径比,长径比在1-2时强度最高;过滤性能主要受晶体尺寸影响,整体晶体尺寸越大、小粒径晶体(≤10μm)占比越小,则过滤性能越好;但是较优的强度与过滤性能一般对应较低的合成效率。基于产物性能与合成效率的矛盾,通过逐级升温的方式进行反应过程优化,与对照组相比,该方法制得的α-HH产物硬化体强度与过滤性能方面无明显劣化,合成效率有明显提高(反应时间缩短>20%)。(3)实现了PG常压水热体系中反应介质的多次循环利用。针对本工艺中反应介质用量大、排放压力大的问题,对反应介质多次循环利用进行了探索。探明了反应介质直接循环利用时,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硬化体强度显着劣化:循环利用6次后,2 h抗折强度、3 d抗压强度分别降低66%、85%,6组实验中,仅有1组产物的强度可达JC/T 2038-2010标准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逐级提高媒晶剂掺量的调控方式,建立了掺量与循环次数的经验关系式(M=0.086wt%+0.057 wt%·N);经6次循环验证,相对于未调控组,调控后的强度劣化程度明显减小,产物强度均超过JC/T 2038-2010标准要求,实现了反应介质的多次(≥6次)循环利用。基于实验室结果,进行了工业中试,证实了反应介质循环利用的工业可行性;工业中试的物料衡算结果表明,与未循环利用相比,反应介质循环利用时Ca Cl2用量降低约80%,废液排放量降低约84%,整体工艺在低成本、绿色化方面有显着提升。(4)探明了“废弃石膏-再生α-HH”的晶相转变规律,实现了废弃石膏的再循环利用。针对α高强石膏产品的生产与服役过程中易产生废弃石膏的问题,从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废弃石膏常压水热再循环利用路径。揭示了废弃石膏的原料特性(晶粒细碎、残留R-(COO)nn-基团)会引发产物晶体细碎化,进而导致其硬化体强度、过滤性能显着劣化。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提高反应介质酸性的方式,来削弱R-(COO)nn-基团对晶相转变的负面影响,从而获取结晶完整性更好、宏观性能更优的再生α-HH。探明了p H控制在4-5时,产物的综合性能良好,其中2 h抗折强度与3 d抗压强度分别为4.1±0.4 MPa与29.2±0.9 MPa,高于JC/T 2038-2010标准要求,实现了再生α高强石膏的常压水热制备。
刘雨冰[3](2019)在《不同土质条件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用地资源的紧张是当前工程建设的一大矛盾,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了热点,深基坑工程开始朝着高深度、高难度、大规模的趋势发展。深基坑支护体系中广泛应用的三轴搅拌桩与高压旋喷桩等,作为地下结构中用于提高地基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软土地基变形、阻止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最终形成一道连续的防渗帷幕,其基本材料由水泥土组成,因此在工程领域中常将其称为防渗帷幕水泥墙。在工程建设中,防渗帷幕最重要的力学指标即为其渗透系数。渗水是贯穿深基坑施工、使用及交付过程中最重大的问题,而近年来有关污水进入土壤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防渗帷幕能将污染土体围封,使得污染土体与外界环境隔离,达到阻止污染物扩散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然而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场地条件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尚未有防渗效果的明确判断标准,因而为了研究防渗帷幕的止水效果,通常是通过研究防渗帷幕基础材料水泥土的强度指标,侧面分析和评估防渗帷幕的功能性,从而指导实践工程。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实际需要,防渗帷幕水泥土的配比可以说是不可胜举。为了研究不同土质条件下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的优化研究,本文依托于杭州市数个工程项目,一方面以软粘土为母土代表,设计不同的水泥土配置方案,模拟不同土质条件,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试验及直剪试验,探究了不同配置水泥土在不同龄期下的强度及其变化;另一方面以复合土为母土代表,对工程现场水泥土展开渗透试验,对加固后土体的渗透系数进行了总结;此外,首次提出了置换土的置换率公式,并依托于黄山市某工程项目,利用理论置换率公式进行了工程项目置换率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对比总结,验证了推导公式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以帮助工程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有更全面的把控。本文在结合实践工程项目的背景下,通过试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水灰比及水泥掺量的变化都将会直接影响水泥土的力学强度,本文研究范围内,水泥土的力学强度与水灰比成反相关,与水泥掺量呈正相关;(2)在水泥土中掺入外加剂,本文研究范围内,如膨润土、沸石粉、标准砂,均能使得水泥土的强度得到增强,并且其强度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但不同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对水泥土的增强效果也有所不同;(3)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和直剪试验建立了大量的数学模型,以深化对不同配置条件下水泥土性能变化的认识;(4)本文研究范围内,基于TRD工法工艺的技术条件下,工程建设施工的防渗帷幕水泥土墙的渗透系数可以达到10-7cm/s的数量级;(5)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得到工程现场外运置换土的置换率关系:(?)
张庆华,戴平,崔健,张格[4](2019)在《2018年中国水泥质量分析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作为重要的安全性产品,水泥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人民财产安全,而且也与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由高速发展期步入调整期,水泥行业目前已进入产能严重过剩阶段,在国家大力推进化解水泥产能过剩政策的同时,水泥产品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仍是水泥行业、水泥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水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各省市水泥质量抽查结果、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日常委托检验结果、全国水泥大对比情况和风险监测情况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18年我
范一坤[5](2018)在《利用矿渣制备生态透水砖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矿渣是在冶炼生产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一种废渣,矿渣的产量是生铁产量的25%-50%。矿渣常常应用在修路、回填、生产混合材料和水泥,然而矿渣的整体使用利用率不高,剩余部分没有什么用途,还会侵占土地,致使河道、交通堵塞,毁坏生态环境。目前,水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尤为严重。中国是降水量少但是也会发洪水的国家。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了解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建设海绵城市而言,可渗透路面的配套设施就是关键。对于这些严重缺水的城市而言,透水砖的推广使用在保护地下水位起到了积极作用。雨水天气,雨水可以通过透水砖快速渗入地下,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使地下水得到及时补充。在查询相关文献与研究后得出利用矿渣制作生态透水砖要比用于代替现浇混凝土中的石质原料在技术上更为可靠一些。利用矿渣制作生态透水砖大量利用了废渣,阻止出现资源的浪费、土地的侵占、土壤、水资源和空气环境的污染等现象,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本文根据生态透水砖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现状,对透水砖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物理力学性能和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综合考虑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和强度两方面的影响,试验采用体积法进行生态透水砖配合比设计;(2)透水砖的配合比设计:研究各个参数(水灰比、砂粒径、硅灰含量、减水剂含量、压制荷载)对透水砖的性能(透水性能、抗压性能、抗折性能、耐磨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透水砖最优水灰比大约在0.3-0.4之间,硅灰含量取适宜的比例(水泥质量的2%)。在保证混凝土透水砖强度的情况下,减水剂越少,透水效果更佳,透水砖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递减,混凝土透水砖试样的抗冻性能越好。压实荷载大小与透水性能成反比,压实荷载越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越高,磨坑长度减小,耐磨性能提高,抗冻性能越好;(3)分别介绍了透水性砖面层、找平层、基层、垫层、土基和排水的设计及技术要求,对透水性砖路基的开挖、垫层的铺设、基层的铺设、找平层的铺设和面层铺设的铺装工艺进行了说明。
石颖,韩明爽,赵瑞芳,汪澜[6](2015)在《开展环境标志水泥产品认证,促进水泥工业低碳与环保协同发展》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环境问题,解读了环境保护部发布的HJ2519-2012《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泥》标准内容,分析了开展环境标志水泥产品认证对我国水泥工业低碳与环保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姜胜平,袁伟,王生文[7](2014)在《对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反思与建议》文中提出0引言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是在大量研究试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时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对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六大水泥标准进行规范和整合,于2007年11月9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实施以来,为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促进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水泥工业的迅猛发展,行业面临着
丁美荣,黄忠卫[8](2014)在《论当前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等若干问题——兼与《通用硅酸盐水泥国标的反思与建议》作者商榷》文中研究指明编前语:根据国务院2013年41号文"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工信部的要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在近期完成的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对于取消复合32.5水泥,引发热议,业界看法不一,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取消复合32.5水泥将大大减少水泥产量,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粉磨站产能,进而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矛盾";但也有人认为:"通过取消32.5复合水泥的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毫无作用且无任何科学依据"。话不说不清,理不辨不明。修改标准是行业的大事,每次标准的修订都要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实事求是、集思广益,才能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本刊编发丁美荣、黄忠卫撰写的《论当前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等若干问题》一文,旨在希望通过专家的讨论、热议,表明各自的观点和理由,从而对水泥标准的修订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实现水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姜胜平,袁伟,王生文[9](2013)在《对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反思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引言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是在大量研究试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时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对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六大水泥标准进行规范和整合,于2007年11月9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实施以来,为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促进水泥工业
石颖,赵瑞芳,汪澜,魏丽颖[10](2013)在《环境标志水泥标准研究与实施,促进水泥工业低碳与环保协同发展》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我国水泥工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与二氧化碳减排需求,解读了环境保护部发布的HJ 2519-2012《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泥》标准内容,分析了标准研究与实施对我国水泥工业低碳与环保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通用水泥质量等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通用水泥质量等级(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188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前人研究综述 |
1.3 研究资料及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水泥工业的起步与技术引进(1889-1906) |
1.1 中国传统的胶凝材料 |
1.1.1 气硬性胶凝材料 |
1.1.2 水硬性胶凝材料 |
1.2 西方水泥技术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1.3 第一个民族水泥厂的创立与水泥技术的引进 |
1.3.1 唐山细棉土厂创立背景 |
1.3.2 唐山细棉土厂创立过程 |
1.3.3 水泥烧制技术的引进 |
1.3.4 唐山细棉土厂的失败及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及技术更新(1907-1936) |
2.1 水泥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2.1.1 甲午战争后的设厂热潮 |
2.1.2 民国成立及“一战”爆发 |
2.1.3 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建设 |
2.2 水泥工业的发展 |
2.2.1 水泥工厂陆续建立 |
2.2.2 水泥的供给总体状况 |
2.2.3 水泥工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
2.3 水泥技术的更新——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例 |
2.3.1 水泥生料加工技术及设备的更新 |
2.3.2 熟料煅烧设备的发展——普通立窑与回转窑 |
2.3.3 原动设备及其他设备升级 |
2.3.4 水泥质量控制与品质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水泥工业的萎缩与技术变迁(1937-1949) |
3.1 全面抗战时期的水泥工业 |
3.1.1 战时水泥工业损失与水泥供求关系变化 |
3.1.2 后方水泥工厂的增设与水泥工业布局的调整 |
3.1.3 工业统制下的水泥生产 |
3.2 特殊时期的水泥技术 |
3.2.1 半机械立窑 |
3.2.2 灰土代水泥 |
3.3 抗战胜利后的水泥工业 |
3.3.1 战后初期水泥工业迎来新局面 |
3.3.2 水泥工业萎缩终成定局 |
3.4 水泥标准规范的讨论与草拟 |
3.4.1 水泥标准的讨论 |
3.4.2 各机构拟定的水泥生产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晚清民国时期水泥工业及技术变迁的评析 |
4.1 水泥工业及技术的总体评价 |
4.1.1 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特点 |
4.1.2 水泥工业及技术作出的贡献 |
4.1.3 水泥工业及技术存在的不足 |
4.2 近代水泥工业发展对新中国水泥事业的影响 |
4.2.1 形成新中国水泥工业布局基础 |
4.2.2 奠定新中国水泥工业设备基础 |
4.2.3 为新中国水泥事业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磷石膏制备α高强石膏的晶相调控与绿色制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磷石膏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2 α高强石膏的应用与制备现状 |
1.2.3 常压水热法制备α高强石膏的研究现状 |
1.2.4 废弃石膏的再循环利用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课题思路与关键问题 |
1.3.1 课题思路的提出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磷石膏 |
2.1.2 其它原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常压水热法制备α-HH |
2.2.2 α-HH的性能及合成效率的测定 |
2.2.3 反应介质循环利用 |
2.2.4 废弃石膏的再循环利用 |
2.3 测试方法 |
2.3.1 固体样品测试 |
2.3.2 液体样品测试 |
2.3.3 有害物质含量测定 |
第3章 PG制备α-HH的晶相调控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晶相转变过程与晶体形貌的表征方法 |
3.2.1 晶相转变过程的定性表征 |
3.2.2 晶相转变过程的定量表征 |
3.2.3 晶体形貌及媒晶剂吸附行为的表征 |
3.3 常压水热反应的晶相转变规律 |
3.3.1 PG常压水热反应的过程描述 |
3.3.2 常压水热反应热力学基础 |
3.3.3 PG常压水热反应的动力学推导 |
3.4 不同因素对晶相转变的影响规律及机理 |
3.4.1 温度对晶相转变的影响 |
3.4.2 CaCl_2浓度对晶相转变的影响 |
3.4.3 PG酸化效应对晶相转变的影响 |
3.4.4 PG杂质效应对晶相转变的影响 |
3.4.5 液固比对晶相转变的影响 |
3.5 产物α-HH的晶体形貌调控及机理 |
3.5.1 α-HH的晶体长径比调控 |
3.5.2 α-HH的晶体尺寸调控 |
3.5.3 杂质效应对α-HH形貌调控的影响 |
3.6 常压水热反应高效调控方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α-HH性能与合成效率的评价及优化 |
4.1 引言 |
4.2 磷基α-HH产物性能与合成效率的综合评价 |
4.2.1 磷基α-HH的硬化体强度 |
4.2.2 磷基α-HH的过滤性能 |
4.2.3 磷基α-HH的合成效率 |
4.2.4 性能与合成效率的综合评价 |
4.3 磷基α-HH制备过程的优化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应介质的循环利用及工业中试 |
5.1 引言 |
5.2 反应介质多次循环利用的研究 |
5.2.1 反应介质溶液特性的经时变化规律 |
5.2.2 循环次数对反应介质溶液特性的影响 |
5.2.3 循环次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
5.2.4 循环次数对产物特性的影响 |
5.2.5 逐级调控中循环次数对产物特性的影响 |
5.3 工业中试 |
5.3.1 工业中试的设计与流程 |
5.3.2 工业中试中的反应介质循环利用 |
5.3.3 工业中试中的物料平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废弃高强石膏制品的再循环利用 |
6.1 引言 |
6.2 硬化石膏粉料的原料特性 |
6.3 再生α-HH的制备及调控 |
6.3.1 再生α-HH的表征与分析 |
6.3.2 常压水热制备再生α-HH的反应过程 |
6.4 再生α-HH性能与合成效率的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不同土质条件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水泥土应用的发展历史 |
1.3 水泥土的研究现状 |
1.3.1 水泥土的强度研究 |
1.3.2 水泥土的渗透研究 |
1.3.3 水泥土的外加剂研究 |
1.3.4 水泥土的微观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室内试验用基本土的物理性质探究 |
2.1 试验用基本土的选配方法 |
2.1.1 试验用基本土的选取原则 |
2.1.2 试验用基本土的选取来源 |
2.1.3 试验用基本土的重塑方法 |
2.2 试验用基本土的土力学性质试验 |
2.2.1 比重试验及结果 |
2.2.2 颗粒分析试验及结果 |
2.2.3 界限含水率试验及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塑水泥土的配置概况 |
3.1 重塑水泥土的配比细化 |
3.2 重塑水泥土的制备方法 |
3.3 不同配制条件下的各重塑水泥土观感分析与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塑水泥土的抗压试验 |
4.1 重塑水泥土抗压试验概况 |
4.1.1 抗压试验模具选择 |
4.1.2 抗压试验用仪器 |
4.1.3 抗压试验步骤概述 |
4.2 无侧限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配比条件下的重塑水泥土抗压试验破坏描述 |
4.2.2 水灰比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3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4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影响的验证 |
4.2.5 膨润土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6 膨润土对失效水泥颗粒正向补偿作用的提出与探讨 |
4.2.7 沸石粉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8 标准砂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塑水泥土的直剪试验 |
5.1 重塑水泥土直剪试验概况 |
5.1.1 直剪试验模具选择 |
5.1.2 直剪试验用仪器 |
5.1.3 直剪试验步骤概述 |
5.2 直剪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配比条件下的重塑水泥土抗压试验破坏描述 |
5.2.2 水灰比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5.2.3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5.2.4 水泥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影响的验证 |
5.2.5 膨润土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5.2.6 沸石粉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5.2.7 标准砂及其掺量变化对重塑水泥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现场防渗帷幕水泥土墙的渗透试验 |
6.1 防渗帷幕种类概述 |
6.2 TRD工法概述 |
6.2.1 TRD工法原理 |
6.2.2 TRD工法施工工艺 |
6.2.3 TRD工法与传统工艺比较的主要技术特点 |
6.2.4 TRD工法技术总结 |
6.3 防渗帷幕水泥土的渗透试验概况 |
6.3.1 现场试验用土取样制样方法 |
6.3.2 渗透试验用仪器 |
6.3.3 渗透试验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现场外运置换土的置换率关系推导 |
7.1 外运置换土的置换率研究意义概述 |
7.2 置换率推导涉及符号说明 |
7.3 置换率推导过程及结果 |
7.4 实际工程项目置换率测定与推导 |
7.4.1 测试项目工程概况 |
7.4.2 施工参数概述 |
7.4.3 工程项目理论与实际置换率的测算及对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2018年中国水泥质量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水泥标准体系和许可证制度的变化 |
1. 即将全面取消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 |
2. 新版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细则发布实施 |
二、2018年水泥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
1. 水泥氯离子含量不合格原因和危害 |
2. 水泥烧失量不合格原因和危害 |
3. 水泥强度不合格原因和危害 |
三、2018年全国各省市地区水泥监督抽查情况 |
四、水泥产品委托检验结果统计综述 |
1. 生产企业委托检验质量情况 |
2. 使用企业委托检验质量情况 |
五、全国水泥大对比结果分析 |
六、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风险提示 |
七、水泥包装袋产品质量风险提示 |
八、总结及建议 |
1. 强化对比验证检验工作, 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 |
2. 大力推广全国水泥大对比和水泥检验工职业大赛,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力 |
3. 开展水泥包装袋专项监督和风险监测 |
4. 完善水泥行业铬污染控制标准体系, 加快铬污染控制的技术创新 |
5. 水泥企业应强化质量意识, 加强水泥生产过程智能化质量控制 |
九、结语 |
(5)利用矿渣制备生态透水砖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矿渣的研究及利用近况 |
1.3 透水砖的研究及利用近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2.1 水泥 |
2.2 矿渣 |
2.3 砂 |
2.4 外掺料硅灰 |
2.5 外加剂减水剂 |
2.6 水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备生态透水砖试验方法 |
3.1 试验总体流程图 |
3.2 试验仪器 |
3.3 制备生态透水砖试验步骤 |
3.4 性能测试方法 |
3.4.1 外观质量的检测 |
3.4.2 透水性能的检测 |
3.4.3 抗压强度的检测 |
3.4.4 抗折强度的检测 |
3.4.5 试件耐磨性能的检测 |
3.4.6 试样抗冻性能的检测 |
3.5 生态透水砖配合比设计 |
3.5.1 体积法的步骤 |
3.5.2 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 |
3.6 生态透水砖配合比设计 |
3.6.1 面层配合比设计 |
3.6.2 基层配合比设计 |
3.7 试验配合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透水砖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透水性能的影响 |
4.2.1 水灰比对透水性的影响 |
4.2.2 硅灰对透水性的影响 |
4.2.3 减水剂对透水性的影响 |
4.2.4 压实荷载对透水性的影响 |
4.3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抗压性能的影响 |
4.3.1 水灰比对抗压性的影响 |
4.3.2 硅灰对抗压性的影响 |
4.3.3 减水剂对抗压性的影响 |
4.3.4 压实荷载对抗压性的影响 |
4.4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抗折性能的影响 |
4.4.1 水灰比对抗折性的影响 |
4.4.2 硅灰对抗折性的影响 |
4.4.3 减水剂对抗折性的影响 |
4.4.4 压实荷载对抗折性的影响 |
4.5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耐磨性能的影响 |
4.5.1 水灰比对耐磨性的影响 |
4.5.2 硅灰对耐磨性的影响 |
4.5.3 压实荷载对耐磨性的影响 |
4.6 不同参数对透水砖的抗冻性能的影响 |
4.6.1 水灰比对抗冻性的影响 |
4.6.2 硅灰对抗冻性的影响 |
4.6.3 减水剂对抗冻性的影响 |
4.6.4 压实荷载对抗冻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透水砖的铺装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铺装设计及技术要求 |
5.2.1 面层 |
5.2.2 找平层 |
5.2.3 基层 |
5.2.4 垫层 |
5.2.5 土基 |
5.2.6 排水 |
5.3 制备与成型工艺 |
5.4 产品性能测试 |
5.5 铺装工艺研究及技术要求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对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反思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通用水泥生产和使用现状 |
2 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
2.1 32.5级水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2.2 水泥品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
2.2.1 混合材品种和掺量的影响 |
2.2.2 水泥高细化的影响 |
2.2.3 助磨剂的影响 |
2.3 国内外水泥标准比较 |
3 讨论与建议 |
3.1 取消32.5级通用水泥 |
3.2 规范混合材的使用 |
3.3 合理设置细度和颗粒级配选择性指标 |
3.4 限制助磨剂的使用 |
3.5 建立与混凝土性能相适应的水泥检验方法 |
3.6 修订2011版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
3.7 增设水泥保质期的规定 |
4 结束语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通用水泥质量等级(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水泥工业及技术的发展(1889-1949)[D]. 尤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磷石膏制备α高强石膏的晶相调控与绿色制造研究[D]. 卢文达.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 [3]不同土质条件深基坑防渗帷幕水泥掺量优化研究[D]. 刘雨冰.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4]2018年中国水泥质量分析报告[J]. 张庆华,戴平,崔健,张格. 中国水泥, 2019(02)
- [5]利用矿渣制备生态透水砖的试验研究[D]. 范一坤.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8(02)
- [6]开展环境标志水泥产品认证,促进水泥工业低碳与环保协同发展[A]. 石颖,韩明爽,赵瑞芳,汪澜.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7]对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反思与建议[A]. 姜胜平,袁伟,王生文. 水泥新政新标、实用技术与市场分析实用参考手册, 2014
- [8]论当前通用水泥标准修订等若干问题——兼与《通用硅酸盐水泥国标的反思与建议》作者商榷[J]. 丁美荣,黄忠卫. 中国水泥, 2014(03)
- [9]对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反思与建议[J]. 姜胜平,袁伟,王生文. 水泥, 2013(12)
- [10]环境标志水泥标准研究与实施,促进水泥工业低碳与环保协同发展[A]. 石颖,赵瑞芳,汪澜,魏丽颖. 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