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无线因特网的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玲[1](2020)在《大规模星群系统无依托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通信在抢险救灾、国防安全、军事战役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夺取未来空间信息的关键要素,卫星通信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着力研究的热门领域。卫星根据轨道高度不同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两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轨位资源匮乏、端到端传输时延大的缺陷,而非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的低轨卫星与其相比,具备传输时延短、路径损耗小、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成为近几年卫星通信的研究重点。另外考虑到卫星研制周期、制作成本、信息全覆盖以及地面站建站困难等因素,大规模(低轨)星群系统无依托通信是未来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大规模星群系统无依托通信的关键技术是指不依赖地面站设施的星间、星地链路通信技术,包括网络层路由技术和链路层接入技术。但由于大规模星群系统具有节点移动速度快、通信距离远、拓扑结构高度动态等网络特点,直接采用现有的路由和接入协议会出现时延增加、路由开销大等问题,导致网络性能不佳,难以满足大规模星群系统的具体业务需求。因此,研究和设计出适合大规模星群系统无依托通信的路由和接入技术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立足于遥测数据下发需求,以地面移动自组织网络为参照,采取双层Walker星座为应用网络环境,研究和设计适用于大规模星群系统无依托通信的关键技术。其中,网络层路由技术采取OLSR(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为基础协议,本文结合子网划分机制、子网抽象机制以及分布式网关选举机制,提出了星间路由协议IS-OLSR(Inter-Satellite based OLSR)。该协议首先通过划分子网的方式实现分层网络结构,从而限制了MPR(Multipoint Relay,多点中继)节点的数量,减少了全网报文消息的洪泛量;另外,子网抽象机制通过将子网内拓扑结构合并,有效缩短了控制报文的长度,达到了降低网络路由开销的目的;最后,为了保证子网间的通信质量,IS-OLSR提出了分布式网关选举策略,综合考虑了信号强度和节点稳定度两个影响因素,通过动态选举网关节点,有效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在数据链路层,本文将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作为接入控制技术的研究基础,提出了星间长距离接入协议LD-CSMA/CA(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based CSMA/CA)。该协议与CSMA/CA相比,考虑了长传播时延针对随机接入协议可能产生的数据帧碰撞概率大幅增加的情况,并基于典型星间通信环境,动态调整了CSMA/CA协议中时隙时长、超时等待等相关内容,明显改善了接入协议在大规模星群系统中的时延、吞吐量等性能。本文在OPNET仿真软件中对IS-OLSR和LD-CSMA/CA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大规模星群系统网络场景中,IS-OLSR协议和LD-CSMA/CA协议能够分别在网络层和链路层提供相较于基础协议更优良的网络性能。
武壮[2](2020)在《基于C++的无线数据手套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机交互多元化的发展,基于数据手套的手势识别技术越发受到关注,该方法具有受环境干扰小,识别率高,实时性强等优势。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数据手套的手势识别的关键技术,依据软件工程的思想,设计各个模块,实现了数据手套的实时手势识别显示。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实现了基于RS-232串口和Wi Fi的无线数据手套通信。即基于RS-232串口协议和Wi Fi无线协议,通过系统编程,实现计算机RS-232接口对数据手套上单片机发来的WIFI无线信息的接收。(2)采集了大量实验数据,完成了数据手套传感器数据的标定及相应角度值的转换。(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归一化及滤波预处理,确定了最为有效的手势特征提取部分及阈值的选取。(4)实现了不同算法对数据手套的手势识别,并比较了它们的效果。首先利用matlab的径向基函数数值计算软件包,通过对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中心值和方差的调整,实现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的手势识别。然后通过自己编写的C++程序,实现了基于BP(Back Popagation)r算法的手势识别。最后通过比较传统方法(不使用算法)、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和基于BP算法的手势识别结果,最终选取最有效的BP算法实现数据手套手势的实时识别。
韩磊[3](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认证方案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无线Mesh网络因具高速率、大容量、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已经成为新一代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无线组网技术。然而在提供终端快速入网服务的同时,网络安全认证已经变得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Mesh节点之间通过多跳进行数据通信,无线信道暴露在外很易遭到攻击节点的监听、修改和窃取信息。因此亟需快速安全的认证协议来确保通信安全。现有的认证机制大体基于802.1协议的集中式认证和基于CPK基础的分布式认证上进行改进。其中集中式认证易造成认证服务器单点故障问题和多跳传输带来的认证延迟;基于CPK认证方案对网络拓扑敏感,当节点位置发生变化需要重新更新信任邻居列表,增加了网络负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区块链技术和Mesh网络安全问题为背景,实现Mesh节点认证的安全高效为目标,结合现有的无线网络认证机制的研究和缺陷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认证方案。本文重点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密码学算法实现相邻节点初始化双向认证,具体的对相邻节点进行区块链证书的签名认证并完成会话密钥交换,将区块链证书的哈希值加上时间戳保存在区块链账本上进行广播备份。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当新节点请求接入或者认证过的节点请求切换认证时,设计了高效的接入认证和切换认证协议,只需查询邻节点证书哈希值的方式来确定身份。不仅克服了对中心化的认证服务器具有强依赖性,还摆脱了移动节点对位置的依赖。对认证协议进行安全属性分析和性能分析,从完成节点双向认证和建立会话密钥过程中,通过减少节点之间通信次数和通信代价,能够以较少的时延完成认证过程。(2)设计了适用于本认证方案的区块链证书,利用智能合约系统来完成区块链证书的注册、更新及撤销,实现了对恶意节点的监控,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了现有的PBFT共识算法在节点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出现的性能瓶颈,引入信誉机制将全网共识拆分若干为子网共识,降低了算法时间复杂度。通过Fabric区块链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性能优于原有算法。(3)最后通过NS-3网络实验平台进行模拟分析,对比了现有的认证方案,本方案提出了基于区块链认证方案能够省去了与认证服务器之间的多跳传输,有效的减少了认证时延,并且通过改进共识算法,适合大规模节点接入,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
陈雨萌[4](2019)在《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MAC层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作为无线接入网中的一种新型组网技术,具有部署快捷、网络自组、自愈性高、兼容性强等特点,能够突破传统网络有线接入的局限性,实现非视距传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普遍使用的无线Mesh网络在物理层上采用全向天线进行收发,全向天线的信号传输效率偏低,同时存在相邻节点间的干扰,对网络容量带来限制。智能天线具有高定向性、高空间复用度、强抗干扰性的特点,在无线Mesh网络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助于提升网络容量和带宽利用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基于智能天线无线Mesh网络的研究现状,选择在目前相关研究资料较少的IEEE 802.16时隙调度型Mesh模式下开展工作。然后介绍了无线Mesh网络及IEEE802.16时隙调度Mesh模式的完整工作流程,并分析了智能天线的优势和引入智能天线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如何有效在时隙调度型WMN中使用智能天线技术,在原标准MAC层协议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智能天线并带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的协议SAQM(Smart Antenna based QoS MAC for Slot Scheduling WMN)。该协议主要涉及节点的网络接入过程、数据传输过程及可用资源更新过程,并对标准中指定的业务类型进行了区分以保障服务质量。SAQM解决了配备智能天线节点的天线信息存储及智能天线带来的聋节点问题和新隐藏终端问题,充分利用智能天线的优点提升网络性能。根据所提出的SAQM协议在Riverbed Modeler仿真平台上搭建相应的模型,通过网络性能的分析和对比,验证了SAQM的有效性。最后,为了投入实际应用,为Riverbed Modeler仿真平台中的代码移植成C语言提供了方案设计。
李吉[5](2019)在《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新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新的高度,目前卫星通信技术已经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利用,包括遥感、测量以及通信等方面,甚至在军事方面也受到广泛运用。卫星通信技术以其组网方便,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成为目前全球通信中的关键。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卫星通信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将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卫星通信技术的新发展。
刘思青[6](2018)在《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s,WMN)具有自组织、部署快速、服务可靠、扩展性强等特点,能够不依赖有线网络等预设措施就可以进行部署,扩展方便,因此无线Mesh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普遍应用的Mesh网络都是采用全向天线的无线收发信系统,全向天线通信不仅信号传输能量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多节点相互干扰问题,极大的限制了网络的有效容量。而智能天线拥有空间复用率高、抗干扰强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全向天线所带来的问题,提高带宽利用率和网络容量。论文以提高网络性能为目标,就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开展具体探索与研究。首先通过对无线Mesh网络构成与特点,智能天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无线Mesh网络带来的网络性能提升的全面探讨,论文展现了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并具体分析了采用智能天线所带来的问题,诸如邻居节点发现、网络连通性及路由选择受制约等。然后通过探索目前已有的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的优势及不足,论文给出了采用多波束智能天线(Multiple beam smart antennas,MBSAs)的无线Mesh网络实施方案,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束智能天线的多路径路由方法MPRMBSA(Multiple Paths Routing for WMN with Multiple Beam Smart Antennas)。MPRMBSA路由包括由主路径与辅助路径两部分路由,主路径路由采用改进的AODV路由技术以构建一条拥塞概率最小的主路径,辅助路径有规律的围绕主路径构建使数据流在主路径上交汇并分离,能够有效地利用天线的多波束特性并有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波束方向性问题也通过修改hello消息处理机制以及建立并维护定向邻居表的方式得以解决。最后通过在OPNET平台上构建相应的仿真模型,对MPRMBSA路由方法开展了仿真分析,并与在相同模型下的定向AODV路由以及RDC路由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随机拓扑的无线Mesh网络场景中,采用MPRMBSA路由方案网络的吞吐量、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方面的统计性能都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刘杰[7](2018)在《战术无线自组网的数据链路层设计与仿真》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些特定场景如军事战场和抗震救灾的网络组建形式在不断演化和完善,无线自组网以其自组织性强、不依靠基础设施以及多跳型通信等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吸引了大量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网络中节点数据链路层的信道接入协议和网络层路由协议等。其中信道接入协议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竞争类协议,这类协议会带来网络节点的公平性缺失,因而在网络负载增大时,网络数据碰撞率上升会使得稳定性难以维持,相比较而言,时隙分配类协议则能保证更好的网络稳定性。本论文着重研究战术无线自组网中的数据链路层设计与仿真。首先选择时隙分配类协议为数据链路层的研究出发点,并以经典的TDMA协议为节点信道接入的设计基础,研究其原理机制并通过OPNET仿真平台进行编码实现;然后对其进行功能改造,一方面,设计符合多跳无线自组网场景的包格式,一方面,基于ICI通信实现包的数据封装与包的验证解封装,另一方面,通过全局注册方式实现MAC地址多样化分配并使得上下层协议栈建立有效数据通道,从而完善节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设计;最后通过设计针对性的仿真实验以验证最终所设计的节点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及功能可行性,以及其应用在多跳无线自组网时整个网络的链路质量和稳定性。
周逸凡[8](2018)在《蜂窝网中基站和流量的时空聚集分布及相应的缓存与多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蜂窝网络已经从第一代模拟通信发展到目前的第四代数字通信,其中不断优化的物理层技术大大提升了整体网络容量。随着物理层带来的技术收益逐渐饱和,无法继续满足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流量需求的快速增长,亟需通过挖掘移动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实现网络容量的跨越提升。近年来,学术界已开始使用实测数据来分析无线网络的基础设施部署和移动用户的流量需求,以便从更准确的模型描述中受益。同时,随着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兴起,数据驱动型服务被认为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工业界也越来越关注数据积累和相应的知识挖掘。因此,真实数据驱动的技术发展被认为是蜂窝网络的下一代演进方向。本文首先在第二章中全面回顾了学术界有关蜂窝网实测数据的研究成果,不仅说明了实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且介绍了多种可能的实测数据应用场景。顺着相应的研究脉络,基于来自蜂窝网络运营商的大量实测数据,第三章对基站的空间分布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际验证。根据相应的拟合结果发现,基站的空间布置呈现出聚集特征,而业内流行的泊松点过程模型并不能对此准确描述。而典型的聚类点过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提升模拟精度,但仍然不足以准确重现基站的实际分布规律,这也进一步引出了有关基站空间密度的研究内容。第四章致力于刻画实际的基站布置在空间上的密度特征以及流量需求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分布特性。和第二章中揭示的重尾分布现象相一致的是,分析表明α-Stable分布能够很好地模拟蜂窝网中基站以及流量的空间分布密度,并且大量的数据记录表明这两者之前存在统计上的线性相关性。此外,幂律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对于数据包长度和请求到达间隔的拟合准确度也被分别证实,这也进一步为α-Stable分布对蜂窝网内汇合流量的准确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实测数据得到的蜂窝网聚集性出发,第五章分别提出了基于基站空间聚集分布的协作式缓存策略,以及基于内容请求在时间上爆发到达特点的单播/多播混合传输策略。根据相应的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我们发现所提的簇内合作缓存策略能够明显降低用户获取内容的平均时延,并且在基站非均匀分布场景下效果更加显着。同样,所提的混合传输策略对于均匀或是爆发到达的用户内容请求,不仅能够降低内容请求的平均延迟,并且也可以减小基站服务的平均功耗。针对时刻变化的内容请求达到特点,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动态多播门限的混合策略,能够实现适配的用户延时及基站功耗的联合优化。为了实现大规模的实测数据采集以及高效服务策略的动态调整,第五章提出了 一个基于智能SDN(软件定义网络)的蜂窝网络服务框架。通过引进集中式的智能决策中心,这样一种新架构能够实现对流量需求变化的快速追踪,从而通过高性能算法的灵活配置能够实时地满足整个蜂窝网络的运营需求和移动用户的服务需求。总体来说,在本文揭示了蜂窝网络中各个维度上的聚集现象,并且基于这些实际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服务策略,从而将原本聚集性带来的运营挑战转化成为提升服务性能的机会。
高乾[9](2018)在《高速移动场景自适应传输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而以保证各种交通服务信息高效可靠传输为目标的高速移动通信系统则是智能交通系统的“神经中枢”。车联网是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中的典型应用。通常来说,车联网包括面向公路交通的车联网和面向轨道交通的高铁移动通信系统。随着车联网的蓬勃发展,日益增长的移动通信业务需求与日趋不足的移动通信系统传输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标准为例,在普通步行速度条件下,20 MHz带宽可以提供大于100 Mbps的传输速率;而在高速移动条件下,例如:350km/h,系统的传输速率设计目标只能够提供100kbps的业务数据吞吐量,保守估计该吞吐量还达不到车辆通信所需总吞吐量的十分之一。系统传输能力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高速移动引起的快速时变信道和相对位移导致的多普勒效应。此外,因为车联网需要为不同移动速度的车辆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移动通信服务,所以车联网具有不同类型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差异化和不同移动速度用户信道特征差异化的特点。合理利用这些特点对于改善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起到显着的作用。因此,在高速移动场景中,研究能够有效提升系统通信性能的传输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和车联网在高速移动环境中传输能力不足的问题,面向快速时变信道、多普勒效应、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差异化和用户信道特征差异化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快速时变信道的时域相关性,设计适用于高速移动通信的自适应传输方案。在满足各种业务/用户的服务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显着提高了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首先,第2章考虑在高速移动环境中基站到列车之间多载波系统通信的场景,针对快速时变信道和多普勒效应,设计一种非理想信道信息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方案,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其次,第3章基于第2章的通信场景,利用不同种类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差异化的特点,设计一种非理想信道信息的分层调制多业务复用传输方案,提高了差异化多业务同传的频谱效率。然后,第4章根据第3章使用分层调制技术提供复用传输的思想,在车联网中,利用不同移动速度用户的信道特征差异化的特点,设计一种动态跨层资源管理策略,提高了基站向不同移动速度用户提供联合通信的吞吐量。最后,第5章考虑车联网中车辆双向通信能力不足的情况,研究车辆之间双向通信的频谱效率最大化问题。为了在有限的通信资源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双向通信的频谱效率,采用全双工技术提供车辆之间双向通信。设计一种非理想信道信息的自适应传输方案,提高了车辆之间双向通信的频谱效率。这四个章节的工作是针对前文描述的高速移动通信的特点,使用不同的通信技术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第2章研究在高速移动环境中基站到车辆之间多载波系统吞吐量最大化问题。本章采用以数据帧为最小发送单位。在快速时变衰落信道中,保证整个数据帧在车辆接收端能够准确地接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考虑多普勒效应带来的子载波间信号干扰的影响,利用快速时变信道的时域相关性,对非理想信道信息进行统计特征建模,得到不可逆的、形式复杂的误比特率表达式。随后给出一个紧致的误比特率上界,并且设计一种非理想信道信息的跨层自适应传输方案。该方案既满足业务丢包率要求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2)第3章研究移动多载波系统差异化多业务同传的频谱效率最大化问题。利用不同类型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差异化的特点,基于分层调制技术和非理想信道信息的统计特征,得到分层调制符号中不同比特的误比特率。由于误比特率的表达式十分复杂,经过科学分析和仿真验证,利用“主项近似法”给出了一个紧致的误比特率上界。此外,考虑子载波间信号干扰和多普勒频移,设计一种非理想信道信息的分层调制多业务复用传输方案,在满足不同类型业务丢包率要求的条件下,提高差异化多业务同传的频谱效率。3)第4章研究在车联网中基站向车辆用户和静态用户提供联合通信的吞吐量最大化问题。利用两类用户信道状态统计特征的差异化,设计一种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多用户复用传输方案。为了满足两类用户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和随机到达业务数据队列的稳定性,设计一种联合接入控制、用户调度和基于分层调制多用户复用传输的动态跨层资源管理策略。此外,针对多用户调度策略,给出了最优的穷举搜索算法和次优的启发式搜索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低复杂度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几乎能够达到和穷举搜索算法相同的吞吐量。4)第5章研究车辆之间双向通信的频谱效率最大化问题。车辆之间双向通信是一组对称的双向全双工通信。由于本侧的发射端不能瞬时地获得下一时刻对侧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这使得下一时刻对侧的信干噪比未知,从而不能保证本侧业务传输的准确性。通过对误比特率进行分析,给出了误比特率上界。仿真验证了该上界表达式的有效性。基于误比特率上界,考虑自干扰信号,构建一个频谱效率下界最大化问题。设计一种非理想信道信息的自适应传输方案。该方案通过最大化频谱效率的下界,提高系统的可达频谱效率。
万光耀[10](2018)在《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低功耗蓝牙Mesh组网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物联网产业成长迅速,它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家居和智能楼宇等领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接入物联网中的设备种类和数量正不断增多。当前应用较多的物联网实现技术主要是ZigBee技术和WiFi技术。虽然ZigBee技术有着低功耗,方便组网的优点,但是由于目前ZigBee技术的设备支持率不高,在完成基于ZigBee的组网之后,还需要专门考虑控制端设备的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组网的成本。WiFi技术在移动智能设备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WiFi组网的发展。然而,相比于ZigBee技术,WiFi技术在增大了通信距离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功耗,也违背了创建节能环保型社会的理念。如何在保证物联网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组网成本和网络功耗,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以目前主流的低功耗蓝牙技术为研究对象,结合Mesh组网的优势设计出一种可用于物联网的基于低功耗蓝牙的Mesh组网方案。相比于ZigBee技术和WiFi技术,低功耗蓝牙技术的支持率较高。另外,不断发展的低功耗蓝牙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功耗。实现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无线Mesh组网可以在减少组网成本的同时降低网络的整体功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出一套详细的组网通信报文。根据传统的无线通信协议以及低功耗蓝牙特有的通信协议,设计出控制端和设备端都能解析的报文,实现了控制端、设备端之间的“语言”共通。2.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组网方式。所设计的组网方式可以免去用户需要在所有待组网设备附近逐一组网的不便,借助于广播中继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完成网络的组建,且实现网络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维护。3.提出一种新型的分组控制方式。使用组别和组内序号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设备的组内地址,每个设备可以具备多个不同的组内地址存在于多个不同的小组中。另外,不同于传统的分组方式,本方案中提出的分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整组控制,还可以实现在小组中对单一设备的控制。4.分别设计出基于本文协议的Android控制端和低功耗蓝牙设备端的相应软件。使用Keil MDK ARM uVision IDE进行设备端的软件开发,并通过ULINK2进行设备端的代码仿真调试。使用Android Studio软件进行Android手机控制端对应的APP开发。所设计的功能主要有设备扫描、网络控制、分组操作等。通过结合手机控制端和设备端的软硬件联合调试,并利用SmartRF Packet Sniffer软件进行抓包分析,最终得出本文所设计的组网方案可以借助于用户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端智能设备进行网络控制。相比于ZigBee需要专门的控制端设计,低功耗蓝牙组网降低了传统组网的成本,同时与WiFi组网的高功耗相比,低功耗蓝牙组网将设备功耗降低到30mW左右,实现功耗的降低。
二、移动无线因特网的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无线因特网的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大规模星群系统无依托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大规模星群系统通信技术研究 |
2.1 网络架构研究 |
2.1.1 应用场景 |
2.1.2 网络通信类别 |
2.1.3 网络协议栈 |
2.2 网络层路由技术 |
2.2.1 卫星网路由技术 |
2.2.2 移动自组网路由技术 |
2.3 链路层接入技术 |
2.3.1 PPP协议 |
2.3.2 TDMA协议 |
2.3.3 CSMA/CA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3 星间路由协议IS-OLSR |
3.1 问题分析 |
3.2 子网划分机制 |
3.2.1 网络组织结构 |
3.2.2 子网划分方法 |
3.2.3 路由协议分析 |
3.3 网络通信机制 |
3.3.1 子网内通信机制 |
3.3.2 子网间通信机制 |
3.4 子网抽象机制 |
3.5 分布式网关选举机制 |
3.5.1 网关选举的影响因素 |
3.5.2 网关选举的评判参数 |
3.5.3 分布式网关选举策略 |
3.6 IS-OLSR协议设计 |
3.6.1 消息格式设计 |
3.6.2 本地维护表设计 |
3.6.3 路由算法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星间长距离接入协议LD-CSMA/CA |
4.1 问题概述 |
4.2 时隙计算方法 |
4.3 超时等待机制 |
4.4 帧间间隔计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
5.1 仿真工具介绍 |
5.2 仿真模型设计 |
5.2.1 网络模型 |
5.2.2 节点模型 |
5.2.3 进程模型 |
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IS-OLSR协议性能分析 |
5.3.2 LD-CSMA/CA协议性能分析 |
5.3.3 仿真结果分析总结 |
5.4 协议的可靠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C++的无线数据手套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数据手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手势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工作原理 |
2.1 系统组成 |
2.2 工作流程 |
2.3 RS-232通信协议/WIFI通讯协议 |
2.4 BP神经网络介绍 |
2.5 径向基神经网络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功能实现 |
3.1 数据手套串口通信的实现方法 |
3.2 数据手套手势识别 |
3.3 数据手套的手势选取与校准 |
3.4 数据处理 |
3.4.1 基本流程 |
3.4.2 采集数据归一化 |
3.4.3 数据的滤波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算法实现 |
4.1 传统手势识别 |
4.2 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 |
4.2.1 算法步骤和流程图 |
4.2.2 算法设计 |
4.2.3 中心值和方差的确定 |
4.3 BP神经网络算法 |
4.3.1 算法步骤和流程图 |
4.3.2 算法核心公式 |
4.3.3 参数的输入及处理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程序1串口通信 |
程序2手势识别 |
程序3数据获取与转换 |
(3)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认证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结构组织 |
第二章 无线Mesh网络与区块链技术 |
§2.1 无线Mesh网络 |
§2.1.1 无线Mesh网络结构 |
§2.1.2 无线Mesh网络优势 |
§2.1.3 无线Mesh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
§2.2 区块链技术 |
§2.2.1 区块链技术组成 |
§2.2.2 区块链类型 |
§2.2.3 Hyperledger Fabric |
§2.3 无线网络安全认证协议 |
§2.3.1 有线等效保密协议(WEP) |
§2.3.2 IEEE802.11i认证协议 |
§2.3.3 基于CPK认证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认证协议设计 |
§3.1 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认证协议设计 |
§3.1.1 认证方案说明 |
§3.1.2 邻节点认证协议设计 |
§3.1.3 接入认证协议设计 |
§3.1.4 切换认证协议设计 |
§3.2 认证协议方案分析对比 |
§3.2.1 安全属性分析 |
§3.2.2 认证协议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认证方案的设计 |
§4.1 区块链证书的设计 |
§4.1.1 数字证书 |
§4.1.2 区块链证书 |
§4.2 智能合约的设计 |
§4.2.1 证书注册合约设计 |
§4.2.2 证书更新合约设计 |
§4.2.3 证书撤销合约设计 |
§4.3 共识算法的设计 |
§4.3.1 PBFT共识算法 |
§4.3.2 RPBFT共识算法 |
§4.3.3 实验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方案实现 |
§4.4.2 模拟性能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MAC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智能天线无线Mesh网络研究现状 |
1.2.1 基于IEEE802.11 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认知无线网络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IEEE802.16 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线Mesh网络与智能天线基础 |
2.1 无线Mesh网络概述 |
2.2 IEEE802.16 协议Mesh模式 |
2.2.1 网络接入过程 |
2.2.2 数据调度过程 |
2.2.3 控制消息发送时间的确定 |
2.3 智能天线技术概述 |
2.3.1 智能天线类型及应用于WMN的优点 |
2.3.2 智能天线应用于WMN带来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天线的QoS MAC协议——SAQM |
3.1 协议基本假设 |
3.1.1 天线模型假设 |
3.1.2 其他假设 |
3.2 时隙调度型WMN的智能天线针对性设计 |
3.3 基于智能天线的QoS时隙调度型WMN协议SAQM |
3.3.1 网络接入过程 |
3.3.2 数据传输过程 |
3.3.3 资源更新规则 |
3.3.4 QoS保障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AQM协议仿真与结果验证 |
4.1 仿真平台简介 |
4.2 仿真模型 |
4.2.1 天线模型 |
4.2.2 节点模型 |
4.2.3 进程模型 |
4.3 网络性能仿真及结果 |
4.3.1 参数设置 |
4.3.2 性能统计参数 |
4.3.3 仿真场景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隙调度型WMN的 C语言实现方案 |
5.1 系统设计 |
5.2 函数及参数设计 |
5.2.1 函数设计 |
5.2.2 参数设计 |
5.3 验证与优化 |
5.3.1 验证方案 |
5.3.2 优化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新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卫星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历程 |
2 卫星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3 卫星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3.1 卫星宽带通信技术 |
3.2 在IP基础上融合多种通信的网络 |
3.3 自适应的信道分配技术 |
3.4 天基路由技术 |
3.5“动中通”技术 |
4 结语 |
(6)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汇总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无线MESH网与智能天线概述 |
2.1 无线Mesh网络概述 |
2.1.1 无线Mesh网络分类 |
2.1.2 无线Mesh网络特点 |
2.1.3 无线Mesh网络关键技术 |
2.2 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 |
2.2.1 先验式路由 |
2.2.2 反应式路由 |
2.3 智能天线概述 |
2.3.1 智能天线及分类 |
2.3.2 智能天线性能分析 |
2.3.3 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研究现状 |
3.1 智能天线路由技术的挑战 |
3.2 智能天线路由技术及分类 |
3.3 智能天线主要路由技术 |
3.3.1 DRP方法 |
3.3.2 DAPR方法 |
3.3.3 LSR方法 |
3.3.4 RDC方法 |
3.3.5 相关技术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智能天线的节点相交多路径WMN路由方案 |
4.1 智能天线方案 |
4.2 路由原理及设计 |
4.3 路由发现方法 |
4.3.1 关键技术 |
4.3.2 主路径发现 |
4.3.3 辅助路径发现 |
4.4 路由维护方法 |
4.4.1 Hello消息处理机制 |
4.4.2 路由表过期处理机制 |
4.5 数据传输分配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与结果验证 |
5.1 OPNET仿真工具概述 |
5.2 仿真模型建立 |
5.2.1 天线模型 |
5.2.2 节点模型 |
5.2.3 进程模型 |
5.3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5.3.1 参数设置 |
5.3.2 性能统计参数 |
5.3.3 仿真场景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战术无线自组网的数据链路层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SMA/CA |
1.2.2 TDMA |
1.2.3 FDMA |
1.2.4 CDMA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自组网及其链路层传输介绍 |
2.1 无线自组网 |
2.1.1 分类 |
2.1.2 特点 |
2.1.3 应用场景 |
2.1.4 主要问题 |
2.2 无线自组网中的数据传输 |
2.2.1 ARP表的建立 |
2.2.2 链路层数据帧封装 |
2.2.3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解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MAC子层协议选型和建模 |
3.1 MAC子层协议选型 |
3.2 TDMA协议时隙划分机制 |
3.2.1 TDMA协议时隙划分方式 |
3.2.2 典型的TDMA协议时隙分配原理 |
3.3 OPNET平台简介和仿真机制 |
3.3.1 平台简介 |
3.3.2 仿真机制 |
3.3.3 建模机制 |
3.3.4 OPNET的通信方式 |
3.4 基于OPNET的TDMA协议建模 |
3.4.1 建模思路 |
3.4.2 具体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DMA的数据链路层MAC子层功能改造 |
4.1 MAC层模型的改造方案 |
4.2 MAC层与ARP层建立数据联通 |
4.2.1 节点MAC地址分配 |
4.2.2 MAC层传输连接信息到ARP层 |
4.3 MAC层中数据包的封装与解封装 |
4.3.1 MAC层包格式的设计 |
4.3.2 对ARP层数据包的封装 |
4.3.3 对物理层数据包的解封装 |
4.4 改造后的MAC层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仿真与分析 |
5.1 仿真场景建模 |
5.1.1 进程模型 |
5.1.2 物理层模型 |
5.1.3 节点模型 |
5.1.4 网络模型 |
5.2 仿真和分析 |
5.2.1 各节点时隙分配 |
5.2.2 目标节点接收包 |
5.2.3 路由寻路发送数据包 |
5.2.4 各节点信噪比 |
5.2.5 各节点吞吐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蜂窝网中基站和流量的时空聚集分布及相应的缓存与多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内容 |
1.3 主要贡献及结构安排 |
2 蜂窝网中的实测数据研究 |
2.1 背景介绍 |
2.1.1 蜂窝网架构简介 |
2.1.2 实测数据的重要性 |
2.2 蜂窝网流量数据分析 |
2.2.1 流量的时间域描述 |
2.2.2 流量的空间域描述 |
2.2.3 流量的内容偏好现象 |
2.3 不同维度上的联合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基站位置的空间分布建模 |
3.1 引言 |
3.1.1 背景介绍 |
3.1.2 相关研究 |
3.1.3 方法和结论 |
3.2 基站数据和分布模型介绍 |
3.2.1 实测基站位置数据 |
3.2.2 空间点过程模型介绍 |
3.3 拟合方法和评价指标 |
3.3.1 点过程拟合方法 |
3.3.2 拟合评价指标 |
3.4 拟合结果分析 |
3.4.1 小范围样本分析 |
3.4.2 大规模随机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蜂窝网中基站和流量的聚集特性 |
4.1 引言 |
4.1.1 背景介绍 |
4.1.2 相关研究 |
4.1.3 方法和结论 |
4.2 相关数学背景 |
4.2.1 重尾分布 |
4.2.2 稳定α-Stable分布 |
4.3 基站分布的空间密度 |
4.3.1 数据介绍 |
4.3.2 拟合分析 |
4.4 流量需求的空间密度 |
4.4.1 数据介绍 |
4.4.2 拟合分析 |
4.4.3 基站和流量的空间相关性 |
4.5 流量需求的时间描述 |
4.5.1 数据介绍 |
4.5.2 拟合分析 |
4.6 小结和讨论 |
4.6.1 蜂窝网中α-Stable分布的普遍性 |
5 基于聚集特性的蜂窝网缓存和多播服务策略 |
5.1 引言 |
5.1.1 背景介绍 |
5.1.2 相关研究 |
5.1.3 方法和结论 |
5.2 接入网的协同缓存策略 |
5.2.1 问题和目标 |
5.2.2 模型介绍和问题描述 |
5.2.3 概率型的合作式缓存策略 |
5.2.4 性能评价 |
5.2.5 小结 |
5.3 基于聚集特性的多播策略 |
5.3.1 问题和目标 |
5.3.2 泊松到达下单播/多播策略的性能分析 |
5.3.3 爆发到达下单播/多播策略的性能分析 |
5.3.4 小结 |
5.4 基于智能SDN的蜂窝网服务架构 |
5.5 小结和讨论 |
6 结论和展望 |
6.1 成果和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简历 |
(9)高速移动场景自适应传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常用数学符号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高速移动通信研究意义 |
1.1.2 典型高速移动通信系统 |
1.2 高速移动场景中自适应传输综述 |
1.2.1 高速移动场景中无线通信特点 |
1.2.2 高速移动场景中自适应传输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主要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创新工作 |
1.3.2 章节安排 |
2 保障服务质量的跨层自适应传输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2.1 移动OFDM通信系统 |
2.2.2 高速移动场景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 |
2.3 吞吐量最大化问题构建 |
2.3.1 可变速率可变功率自适应调制设计 |
2.3.2 满足丢包率要求的信噪比分析 |
2.3.3 满足丢包率要求的吞吐量最大化问题 |
2.4 跨层自适应传输设计 |
2.4.1 连续速率的跨层自适应传输优化 |
2.4.2 离散速率的跨层自适应传输优化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1 仿真设置 |
2.5.2 仿真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服务质量差异化多业务的联合传输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分层调制传输方案设计 |
3.3.1 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分层调制 |
3.3.2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分层调制 |
3.4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业务复用传输设计 |
3.4.1 基于分层调制的多业务数据分配策略 |
3.4.2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多业务复用传输优化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仿真设置 |
3.5.2 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节 |
4 移动速度差异化多用户的联合传输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跨层资源管理 |
4.2.2 两类用户的信道模型 |
4.3 多用户复用传输跨层资源管理问题构建 |
4.3.1 物理层的分层调制方案 |
4.3.2 MAC层的队列稳定性 |
4.3.3 跨层优化问题构建 |
4.4 多用户复用传输跨层资源管理方案设计 |
4.4.1 跨层优化问题等价变换 |
4.4.2 基于李雅普诺夫漂移-惩罚函数的问题变形 |
4.4.3 跨层优化问题求解 |
4.4.4 资源分配和用户调度方案设计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1 仿真设置 |
4.5.2 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双向全双工通信的自适应传输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与优化问题构建 |
5.2.1 车辆之间的信道模型 |
5.2.2 全双工系统频谱效率最大化问题构建 |
5.3 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自适应传输方案 |
5.3.1 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连续速率传输方案 |
5.3.2 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离散速率传输方案 |
5.4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自适应传输方案 |
5.4.1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连续速率传输方案 |
5.4.2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离散速率传输方案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仿真设置 |
5.5.2 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低功耗蓝牙Mesh组网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Mesh网络 |
2.1 无线Mesh网络概念及结构 |
2.1.1 无线Mesh网络概念 |
2.1.2 无线Mesh网络结构分类 |
2.1.3 无线Mesh网络特点 |
2.2 常用路由方式 |
2.2.1 路由协议分类 |
2.2.2 Mesh网络路由协议 |
2.3 常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
2.3.1 BLE组网技术 |
2.3.2 ZigBee组网技术 |
2.3.3 WiFi组网技术 |
2.3.4 其它无线通信技术 |
2.3.5 对比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LE无线Mesh组网协议设计 |
3.1 通信报文设计 |
3.1.1 BLE通信报文 |
3.1.2 自定义报文结构设计 |
3.1.3 通信数据组成 |
3.2 状态切换及组网过程 |
3.2.1 设备工作状态切换 |
3.2.2 无线Mesh组网过程 |
3.3 控制指令设计 |
3.3.1 分组控制研究 |
3.3.2 分组控制设计原理 |
3.3.3 具体分组控制指令设计 |
3.3.4 删除指令设计 |
3.4 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
3.4.1 移动控制端数据处理流程 |
3.4.2 BLE设备端数据处理流程 |
3.5 其它相关设计 |
3.5.1 Mesh网络的路由选择 |
3.5.2 降低功耗相关 |
3.5.3 网络安全相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网方案实现 |
4.1 硬件实现 |
4.1.1 设备端硬件设计 |
4.1.2 蓝牙协议分析仪说明 |
4.1.3 控制端硬件选择 |
4.2 设备端软件开发 |
4.2.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
4.2.2 设备端软件结构设计 |
4.2.3 BLE协议栈配置 |
4.2.4 设备端代码运行流程及实现 |
4.3 控制端软件开发 |
4.3.1 Android客户端开发平台简介 |
4.3.2 Android客户端软件结构设计 |
4.3.3 Android客户端运行流程及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网方案功能验证及性能分析 |
5.1 BLE Mesh网络整体功能验证 |
5.1.1 广播数据包格式验证 |
5.1.2 组网过程验证 |
5.1.3 设备控制验证 |
5.2 BLE Mesh网络性能测试 |
5.2.1 功耗测试 |
5.2.2 路由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移动无线因特网的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规模星群系统无依托通信技术研究[D]. 李慧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2]基于C++的无线数据手套软件设计[D]. 武壮.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区块链的无线Mesh网络认证方案的研究[D]. 韩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4]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MAC层技术研究[D]. 陈雨萌. 东南大学, 2019(06)
- [5]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新发展分析[J]. 李吉. 通讯世界, 2019(01)
- [6]基于智能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技术研究[D]. 刘思青. 东南大学, 2018(05)
- [7]战术无线自组网的数据链路层设计与仿真[D]. 刘杰. 东南大学, 2018(05)
- [8]蜂窝网中基站和流量的时空聚集分布及相应的缓存与多播策略研究[D]. 周逸凡. 浙江大学, 2018(01)
- [9]高速移动场景自适应传输优化研究[D]. 高乾.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1)
- [10]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低功耗蓝牙Mesh组网方案设计[D]. 万光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