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保工程示范区:苇河林业局(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泉[1](2020)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多、国有森工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为我国森林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经济陷入危困的境地。随着2014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全面停止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政策的推行,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主营业务相继萎缩,导致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迫切需要通过转型激发黑龙江国有森工的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18年6月30日成立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江森工集团)标志着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正式打破原有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转型成为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龙江森工集团及下属的林业局子公司如何进行转型发展是一件特别考验政府、企业和职工等经济主体智慧和勇气的事情。因此,选择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的分析研究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本研究以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综述作为指导,以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现状作为研究起点;结合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了解全面停伐政策出台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后的现状、企业转型的发展基础及转型的现实原因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感知—影响—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研究范式分析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要素,构建和提出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其次,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对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影响路径分析,提出从直接影响路径、间接影响路径和调节路径三个方面分析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路径,为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行为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再次,在对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直接影响路径的研究成果中,“转型动因→转型行为”影响显着,是所有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中最高的,达到0.666。“构建自有品牌方向→转型行为”的路径系数最大,达到了 0.349。“互联网时代组织平台化转型方向→转型行为”与“大数据转型方向→转型行为”的路径系数分别是0.147和0.149,与现实状况也比较符合。说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自有品牌的构建,与现实情况比较相符。“机会识别能力→转型行为”、“组织学习能力→转型行为”、“企业执行能力→转型行为”和“转型创新能力→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路径中,路径系数分别为0.315、0.296、0.06和0.411。说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转型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最大,对企业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最大。得出中介效应影响路径的研究成果中,当加入中介变量转型能力后,转型动因对转型行为的影响作用减弱(路径系数由0.67变为0.21),因此转型能力在转型动因与转型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机会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最大为0.219,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正处于市场化转型的起始阶段,非常重视对机会识别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企业和员工迅速融入市场环境中。得出调节效应影响路径的研究成果中,当加入调节变量转型程度后,转型程度在机会识别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与转型行为中存在调节作用,转型程度在企业执行能力和转型创新能力与转型行为中不存在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目标及对策建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的研究结果,从转型动因、转型能力、转型方向和转型程度四个方面提出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发展目标。根据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包括:顶层设计推进组织机构平台化转型、加速机制体制改革、合理定位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的关系、加强新兴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和推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为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未来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现实依据。
吴振江[2](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拥有着全国生态位最为重要的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的大部分。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温带明亮针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相对完整,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特色突出,是中国各大国有林区中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支持国家建设的需要,多年来的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导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低下、林业产业布局不合理、林区职工收入偏低、林区居民是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生态文明进程地不断推进,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决心以及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开始的国土绿化工程,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进入全面禁伐阶段,传统的林业产业随着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受到严重冲击。林业保护政策成为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路径需要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整,以适应国家政策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要求。本文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众多林业产业中选取种植养殖业、森林旅游业、林产工业、营林产业、北药业和木材采运业作为不同时期的林业富民产业,并选取在岗职工人数、林业投资完成、森林管护面积作为要素投入,林业总产值、林业增加值和林区职工人均工资作为林区发展目标。在第4章中,通过ADF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别刻画了 6大富民产业与3个目标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富民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怎样的带动能力。然而,由于“天保工程”、“全面禁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富民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将无法表达出来,因此,本文在第5章进一步将主要富民产业作为中介变量,分别探讨这些林业富民产业,在要素投入增长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带动过程中和林业总产值增长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增长带动过程中,哪些发挥了中介作用以及中介效应的贡献率;第6章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转型特征和区域集聚特征,从而未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展和富民产业建设明确新的方向。最后,第7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国家林业政策的实施情况,指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向林业富民产业有序过渡、并指明富民产业发展的路径应从:巩固国有林区林业基础,实现经济林多元化发展;强化国家林业政策作用,带动林产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森林游憩基建水平,增强林业经济带动效果;挖掘林区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优势林业医药产业;建立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林区清洁能源产业;发挥林区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林业富民产业融合;优化富民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林业经济增长动力;协调林区企业职工关系,带动林区居民增收致富方面进行富民路径发展和建设,为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提供建议。
袁士云[3](2010)在《甘肃省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分析林分经营模式评价及与其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技术进行了总结,遴选了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天然阔叶林抚育、天然阔叶林改造—人工更新、天然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及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等四个类型9个林分经营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以及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体系中引进与示范的天然阔叶林目标树单株经营模式和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体系中示范与推广的天然阔叶林林分结构优化调整模式等11个林分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地带性近原始林—锐齿栎天然阔叶混交异龄林为参照林分,对研究林分的现实状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完善了描述林分状态特征的指标体系。运用遗传距离和相对差异率方法,分析了经营林分与参照林分的状态特征差异。提出了基于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的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对11种模式进行了有效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小陇山次生林经营技术体系和典型模式的改进提出了建议。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构建了林分经营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运用改进的林分状态特征指标体系,描述研究林分的状态特征;运用遗传距离和相对差异率比较方法,对不同林分之间具有分布属性和非分布属性的结构状态特征差异性进行量化分析。以单位用工使经营林分接近自然生长林分(参照林分)的程度度量经营模式的技术合理性;以单位用工在经营林分中获取的木材数量度量经营模式的经济可行性;综合模式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林分经营模式的有效性。(2)给出了11个经营林分的平均差异性分析结果。以地带性近原始林为参照得知,天然阔叶林类型的模式,其林分的状态特征与参照林分更为接近,改造更新形成的人工林类型的模式则差异较大。天然阔叶林类型的模式中,“天然阔叶林皆伐—补植油松—则恢复模式”(模式1)的差异最小,天然阔叶林目标树单株经营模式(模式4)最大;改造更新类型的人工林类型模式中,“天然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油松—未抚育模式”(模式8)最小,“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日本落叶松-抚育模式”(模式11)最大。差异性分析结果与研究林分的现实状态基本一致。(3)研究结果显示,天然阔叶林类型模式的林分组成和空间利用程度与参照林分的差异较小;改造更新的人工林类型的模式,其林分与参照林分的差异则十分明显。以不同类别的指标分析经营林分状态与参照林分的差异性得出:模式1的林分组成与参照林分的差异最小,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油松-抚育模式(模式10)的差异最大。模式3的林分空间利用与参照林分的差异最小,模式11的差异最大。模式5的物种多样性与参照林分差异最小,模式11差异最大。模式1的林分活力与参照林分差异最小,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华山松-未抚育模式(模式7)差异最大。(4)通过单位用工使经营林分接近自然生长林分(参照林分)的程度度量林分经营模式的技术合理性,反映了林分经营模式的实施成本和模式实现经营目标的程度。评价结果为,“天然阔叶林林分结构优化调整模式”(模式3)的技术合理性最好,模式4次之,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模式均较差。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9个模式中,天然阔叶林择伐抚育模式(模式2)技术合理性最好,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人工更新油松-抚育模式(模式6)最差。(5)研究得知,小陇山林区林分经营成本主要为用工成本,以单位用工在经营林分中获取的木材数量度量经营模式的经济可行性,符合小陇山林区的实际。评价结果为,模式4经济可行性最好,模式3与模式4几乎相同,次生林综合培育体系的林分经营模式明显较差。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9个模式中,天然阔叶林抚育类型的模式经济可行性较好,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更新类型的模式经济可行性较差,灌木林带状改造-人工更新类型的模式没有木材产出,经济可行性最差。(6)模式有效性评价得出的量化表达结果,完全切合小陇山林分经营实际。以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综合评价模式有效性,结果如下:模式3技术有效性最好,模式4次之,次生林综合培育体系的模式有效性明显较差。次生林综合培育体系的9个模式中,天然阔叶林类型比改造更新形成的人工林类型更为有效。天然阔叶林类型中,模式2较好,模式1较差。改造更新形成的人工林类型中,天然阔叶林改造更新类型的模式有效性较好,天然灌木林全面改造更新类型次之,天然灌木林带状改造更新类型较差;其中模式8有效性最好,模式11有效性最差。(7)对小陇山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改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现有林分经营模式改进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7种林分经营模式改进示例。总之,以地带性近原始林为参照评价经营林分技术合理性的差异性分析方法,丰富了林分差异性比较研究内容。基于模式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评价林分经营模式有效性的方法,拓展了森林经营效果评价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姜洋[4](2010)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展生物质能源能够缓解能源危机,改善能源结构不合理状况,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调节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矛盾的必由之路。国有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林业生物质能源,顺应形势的变化,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国有林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国有林区发展林业生质物质能源为切入点,以制订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战略为手段,探索林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国有林区节约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增加职工群众收入,调节林区能源消耗结构,实现新的烧柴革命,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基础上,确立了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以国有林区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为研究核心的研究思路。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等为理论支撑,首先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灰色数列GM(1,1)模型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生物质能源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前景良好。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原则、战略规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方面构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体系。其中,运用超效率DEA模型确定了发展战略的二元梯度发展模式;运用QSPM矩阵法对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和林业剩余物的可持续利用系重点发展方向。第三,提出了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这两大战略重点的具体举措。提出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和生物质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的战略实施方案。在阐述两个方案的实施过程基础之上,以铁力林业局生产固体成型燃料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实例,以双丰林业局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为实例,进一步阐述和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给林区经济和林区职工生活质量所带来的改变。论文最后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过程中将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保障、技术保障、社会环境保障、人才支撑体系和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几个主要方面构建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本文中战略体系的构建从理论意义上拓展了国有林区发展林业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意义上推动了国有林区寻求新绿色革命的发展之路。同时保障措施的构建,保证了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的科学持续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发展战略体系。构建一套完整的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体系,给科学和生产企业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参考,同时为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理论借鉴,以期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科学可持续发展。
黄艳艳[5](2009)在《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食品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扶持力度,绿色食品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和分销网络。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区的木材减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林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了振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经济,增加林区群众的就业率,黑龙江省森工企业近年来开始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与绿色营销是密不可分的,绿色食品产业是绿色营销的载体,绿色营销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动力。分销渠道是绿色营销组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缓慢,其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是分销渠道不顺畅,产销脱节现象严重,滞后的经营销售方式制约着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进行重构,从而提高其分销渠道竞争力和分销的效率、效益。本论文在把握国内外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上,以分销渠道、消费者购买行为、交易成本和绿色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环境进行分析;剖析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进行重新构建;最后为重构后的绿色食品分销渠道提出保障实施的管理对策。希望本文能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马阿滨[6](2006)在《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森工林区是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林区社会的稳定、黑龙江省乃至更大尺度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黑龙江省和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研究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森工林区的发展对策,引导森工林区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对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林业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了概述。分析了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基本情况。认为按照《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总体要求,森工林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尽快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已是紧迫的任务。森工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同时也要满足区域自身的发展要求。分析认为黑龙江森工林区及其所属森工企业局与一般概念下的企业有一定的区别。除了具备一般企业的性质外,黑龙江森工林区及其所属森工企业局划有固定的行政管理区域,森工林区赋有几乎全部的社会管理职能。因此,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既要考虑行业的特性又要考虑区域的特点,同时又要重点的考虑区域和行业发展、生态和产业建设的共同基础——森林资源。并认为,实现森工林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工林区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以上讨论,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和经济的可持续,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本文据此提出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就是使森工林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平衡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森林生态效益、林业经济效益和林区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构建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指标选择的思路是根据对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充分理解,对森工林区的历史和现状的详尽了解,对制约森工林区发展的主导因素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反映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本质内涵的指标,以便科学、客观的进行评价工作。在指标选取上,本文综合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分析法三种方法。从有关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文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以及
韩松岭[7](2004)在《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林业作为我国大农业中的一部分,它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快林区小城镇建设,推进林区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当前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大力推进林业五大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林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的研究,为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重新构造林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落后的林业生产关系、加快林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为林区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丰富和发展了小城镇建设理论;为国有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和理论指导。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 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的具体特点,从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宏观背景入手,对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新林业战略背景下的林区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快林区小城镇建设是优化林区经济结构,促进林区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林区小城镇模式建立的原则及其指标体系;从构建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选取25项指标进行研究,进而为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判断和评估。 对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林业的发展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动力、林区工业化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动力、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后续动力。 指出制度创新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它将提高林区小城镇经济发展效率,促进林区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且提出制度供给不足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个深层约束;从林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林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林区小城镇就业制度的创新、林区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等方面,构建出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制度框架。 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原则,明确指出要把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纳入林区经济和林区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保障林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运用城市经济学和林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系统阐述了林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阶段经济分析论证的目的和内容,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结构以及对林区小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和数学计量模型。 结合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现状及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提出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原则和基本框架;提出构建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确定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和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建立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通过研究,提出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对策。 本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从新的视角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小城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概括了其特点,提出了森工林区小城镇模式建立的原则及其指标体系,创新了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机制,构建了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制度框架,确定了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
吴凤楼[8](2004)在《梨树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多资源开发经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和文献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大量梨树沟林场各方面资源、贮量、利用价值等资料,分析其可持续利用年限以及现有的经营模式,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发现本林场现有林术资源已经不适应现有的经营模式,现有林木占80%以上的为幼、中龄林,其余均为近熟林,成林极少。从森林类型、龄组结构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场森林资源恢复到合理林分结构约需100年时间。对当地自然资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林木资源以外,该地区的非林木资源储量丰富,如中草药、食用菌、山野菜等再生性林副产品;森林自然风光、冰雪、海浪河漂流、原始森林、偃松林、石海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按现有开发利用水平,2003年收入可达283万元,高于2002年人均收入(3000元)。对现有非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保证当地群众生活水平,而且能够保证现有林木资源得到恢复。总之,对现有非林木资源的合理开发既能够持续地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又为林木资源的恢复赢得了时间,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
吴志文[9](2003)在《实施天保工程与发展林(社)区经济》文中研究表明 天然林是指未经人为措施而自然起源的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主要包括:大江、大河源头山地、丘陵的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内陆、沿海、江河中下游的山地、丘陵的天然次生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原始林和大然次生林。我国现有天然林1.07亿hm2。1 全国各地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成绩、经验、问题、对策1.1 主要成绩
吴志文[10](2002)在《实施天保工程与发展林(社)区经济——浅析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 一、全国各地实施天保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1.主要成绩。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全面停止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工程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加强管护,推行个体承包,落实责任制。妥善分流安置与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至2001
二、天保工程示范区:苇河林业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保工程示范区:苇河林业局(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企业转型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1.3.2 国内企业转型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1.3.3 国内国有森工企业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2.1.1 研究范围界定 |
2.1.2 国有森工企业转型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2.1.3 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2.2 企业转型行为理论体系 |
2.2.1 企业转型理论 |
2.2.2 企业行为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3 制度变迁理论体系 |
2.3.1 产权理论 |
2.3.2 政府规制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基础及现实原因 |
3.1.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整体概况 |
3.1.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基础 |
3.1.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现实原因 |
3.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现状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3.2.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水平测度分析 |
3.2.4 聚类分析 |
3.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体制机制改革不彻底 |
3.3.2 政府与企业定位模糊 |
3.3.3 市场化组织机构转型举步维艰 |
3.3.4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和基础薄弱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及模型构建 |
4.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目标及驱动力分析 |
4.1.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目标解析 |
4.1.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驱动力分析 |
4.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要素分析 |
4.2.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动因 |
4.2.2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能力 |
4.2.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程度 |
4.2.4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方向 |
4.3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 |
4.3.1 转型动因对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机理 |
4.3.2 转型方向对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机理 |
4.3.3 转型能力对转型行为的直接影响机理 |
4.3.4 以转型能力为中介在转型动因与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 |
4.3.5 以转型程度为调节效应在转型能力与转型行为的影响机理 |
4.4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
4.4.1 理论模型构建 |
4.4.2 各变量间的假设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模型验证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2 问卷预调研 |
5.1.3 正式问卷数据的收集 |
5.2 结构方程模型简析 |
5.2.1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
5.2.2 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 |
5.2.3 结构方程模型调节效应分析 |
5.3 研究变量的选取与度量 |
5.3.1 变量选取与描述 |
5.3.2 前因变量的度量 |
5.3.3 中介变量的度量 |
5.3.4 调节变量的度量 |
5.3.5 因变量的度量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5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5.1 信度检验 |
5.5.2 效度检验 |
5.6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7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7.1 测量模型分析 |
5.7.2 结构模型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影响路径分析 |
6.1 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1 转型动因对转型行为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2 转型方向对转型行为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3 转型动因对转型能力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1.4 转型能力对转型行为的直接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2 中介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3 调节效应影响路径分析 |
6.4 路径分析讨论及假设检验结果 |
6.4.1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讨论 |
6.4.2 假设检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目标及对策建议 |
7.1 推进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发展目标 |
7.1.1 转型动因方面 |
7.1.2 转型方向方面 |
7.1.3 转型能力方面 |
7.1.4 转型程度方面 |
7.2 提升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的对策建议 |
7.2.1 顶层设计推进组织机构平台化转型 |
7.2.2 加速机制体制改革 |
7.2.3 合理定位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的关系 |
7.2.4 加强新兴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 |
7.2.5 推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3个林业局子公司相关指标数据 |
附录B 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研究调查 |
附录C 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数据整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情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情况 |
1.3 研究范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业产业 |
2.1.2 富民产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森林多功能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2.2.4 互联网+ |
2.2.5 绿色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现状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1 林区职工人均工资 |
3.2.2 林业产业总产值 |
3.2.3 林业产业增加值 |
3.3 主要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现状 |
3.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富民产业整体概况 |
3.3.2 种植养殖业 |
3.3.3 森林旅游业 |
3.3.4 林产工业 |
3.3.5 营林产业 |
3.3.6 北药业 |
3.3.7 木材采运业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与林区经济社会的互动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的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分析方法 |
4.2.1 相关分析 |
4.2.2 ADF检验 |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2.4 向量自回归模型 |
4.2.5 脉冲响应函数 |
4.3 富民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
4.3.1 相关分析 |
4.3.2 ADF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3.5 富民产业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带动分析 |
4.3.6 富民产业对林业产业增加值的带动分析 |
4.3.7 富民产业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的带动分析 |
4.3.8 富民产业对黑龙江省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的中介效应分析 |
5.1 中介效应方法 |
5.2 富民产业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 富民产业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的主成分排序与聚类分析 |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研究方法 |
6.2.1 主成分排序图 |
6.2.2 系统聚类分析法 |
6.3 实证分析结果 |
6.3.1 主成分排序图结果 |
6.3.2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对策 |
7.1 巩固国有林区林业基础,实现经济林多元化发展 |
7.2 强化国家林业政策作用,带动林产工业转型升级 |
7.3 提升森林游憩基建水平,增强林业经济带动效果 |
7.4 挖掘林区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优势林业医药产业 |
7.5 建立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林区清洁能源产业 |
7.6 发挥林区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林业富民产业融合 |
7.7 优化富民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林业经济增长动力 |
7.8 协调林区企业职工关系,带动林区居民增收致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甘肃省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森林经营理论与实践 |
1.2.2 森林经营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1.2.3 与森林经营技术评价有关的研究进展 |
1.2.4 经营技术评价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资源状况 |
2.2 研究材料 |
2.2.1 天然原始林(参照林分) |
2.2.2 典型经营林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调查方法 |
2.3.2 评价方法 |
2.3.3 评价指标 |
第三章 现有林分类型与经营技术 |
3.1 小陇山植被类型 |
3.1.1 小陇山现有植被类型 |
3.1.2 小陇山主要森林类型 |
3.2 现有森林经营技术 |
3.2.1 小陇山次生林经营历史回顾 |
3.2.2 小陇山现有森林经营技术 |
3.2.3 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与林分类型 |
3.3 典型林分经营模式与林分类型 |
3.3.1 典型林分经营模式选择 |
3.3.2 研究选择的林分经营模式与林分 |
第四章 不同经营模式林分状态特征分析 |
4.1 参照林分的状态特征 |
4.2 经营林分的状态特征 |
4.2.1 林分结构 |
4.2.2 林分的物种多样性 |
4.2.3 林分活力 |
第五章 林分经营模式评价 |
5.1 林分经营技术的合理性评价 |
5.1.1 经营模式林分与参照林分的状态特征差异 |
5.1.2 林分经营模式技术合理性评价 |
5.2 林分经营模式经济可行性评价 |
5.3 林分经营模式的有效性评价 |
5.4 小陇山次生林综合培育技术体系的改进建议 |
5.4.1 技术体系构成层次的功能改进 |
5.4.2 技术体系各层次的类型划分 |
5.5 小陇山现有主要林分经营模式的改进 |
5.5.1 林分经营模式的概念 |
5.5.2 林分经营模式的改进方法 |
5.5.3 林分经营目标规划 |
5.5.4 运用模式评价结果改进现有林分经营模式 |
5.5.5 典型林分经营模式改进示例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1.3.1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3 研究的边界界定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生物质能源的相关概念 |
2.1.1 生物质能源的概念 |
2.1.2 林业生物质能源概述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循环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
3.1 国外发展生物质能源立法的相关经验 |
3.1.1 美国 |
3.1.2 英国 |
3.1.3 荷兰 |
3.1.4 丹麦 |
3.1.5 日本 |
3.2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相关经验 |
3.2.1 政府引导、扶持、推动市场化进程 |
3.2.2 注重规范市场发展与制定生物能源产品标准化 |
3.2.3 重视技术研发 |
3.3 欧盟发展生物质能源相关政策经验 |
3.3.1 刺激生物柴油需求 |
3.3.2 更加重视环境效益 |
3.3.3 扩大生物柴油生产 |
3.3.4 确保生物柴油原料供给 |
3.3.5 提升生物柴油国际贸易 |
3.3.6 鼓励生物柴油技术研发 |
3.4 国际经验的借鉴 |
3.4.1 立法经验借鉴 |
3.4.2 产业化发展经验借鉴 |
3.4.3 政策措施经验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
4.1.1 林业生物质资源现状 |
4.1.2 生物质能源资源利用现状 |
4.1.3 生物质能源开发现状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思想认识方面 |
4.2.2 体制产权方面 |
4.2.3 技术创新方面 |
4.2.4 政策法规方面 |
4.2.5 生产建设方面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的定性分析 |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环境分析 |
5.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战略环境的定性分析 |
5.1.1 政治环境 |
5.1.2 经济环境 |
5.1.3 自然环境 |
5.1.4 技术环境 |
5.1.5 社会环境 |
5.1.6 市场环境 |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战略环境的定量分析 |
5.2.1 SWOT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2.2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SWOT分析 |
5.2.3 SWOT分析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体系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思路、原则和目标 |
6.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思路 |
6.1.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原则 |
6.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模式 |
6.2.1 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6.2.2 发展战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6.2.3 二元梯度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 |
6.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定性分析 |
6.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定量分析 |
6.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主导产品定位 |
6.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及战略步骤 |
6.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6.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 |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之一——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 |
7.1.1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
7.1.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方案 |
7.1.3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的效益分析 |
7.1.4 案例分析 |
7.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之二——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 |
7.2.1 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
7.2.2 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方案 |
7.2.3 油料能源林基地建设的效益分析 |
7.2.4 案例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风险分析及制定保障措施 |
8.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风险 |
8.1.1 内部环境风险来源 |
8.1.2 外部环境风险来源 |
8.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8.2.1 组织及运营构架措施 |
8.2.2 政策及激励措施 |
8.2.3 技术保障措施 |
8.2.4 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
8.2.5 完善信息化及服务平台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三剩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模型分析过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分销渠道理论 |
2.1.1 分销渠道的概念和功能 |
2.1.2 分销渠道的流程 |
2.1.3 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的内涵 |
2.1.4 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的特征 |
2.2 分销渠道重构的基础理论 |
2.2.1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绿色营销理论 |
2.3.1 绿色营销的概念 |
2.3.2 绿色营销的特征 |
2.3.3 绿色营销与绿色分销渠道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的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经济环境分析 |
3.1.2 技术环境分析 |
3.1.3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3.1.4 社会和文化环境分析 |
3.2 微观环境分析 |
3.2.1 竞争环境分析 |
3.2.2 市场需求环境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概况 |
4.1.1 饮品 |
4.1.2 食用菌 |
4.1.3 山野菜 |
4.1.4 山野果及果酒 |
4.1.5 特种养殖产品 |
4.2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现状 |
4.2.1 分销渠道的结构 |
4.2.2 分销渠道的具体模式 |
4.3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4.3.1 渠道模式单一、缺乏效率 |
4.3.2 渠道冲突严重 |
4.3.3 渠道信息流通失真、速度较慢 |
4.3.4 部分中间商缺乏绿色营销观念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重构的总体设计 |
5.1 重构的指导思想 |
5.2 重构的原则 |
5.2.1 效益最优化原则 |
5.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
5.2.3 系统整体性原则 |
5.2.4 渠道扁平化原则 |
5.3 重构的流程 |
5.4 分销渠道的重新构建 |
5.4.1 渠道重构的总体结构选择 |
5.4.2 重构后的分销渠道模式 |
5.5 渠道成员的选择 |
5.5.1 渠道成员的选择标准 |
5.5.2 渠道成员的选择步骤 |
5.6 重构后分销渠道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 |
5.6.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6.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6.3 模糊层次分析评价 |
5.6.4 评价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重构保障实施的对策 |
6.1 分销渠道成员的管理 |
6.1.1 加强对渠道成员的控制 |
6.1.2 进行高效的渠道成员培训和考评机制 |
6.1.3 进一步加强对渠道成员的激励 |
6.2 分销渠道冲突的管理 |
6.2.1 渠道成员的选择上要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 |
6.2.2 企业与渠道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
6.2.3 合理控制渠道成员数量、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包装 |
6.2.4 加强电视渠道、网络渠道与传统渠道的整合 |
6.3 分销渠道信息流的管理 |
6.3.1 建立合理的信息沟通制度 |
6.3.2 采用现代的信息沟通手段 |
6.3.3 实现企业决策层和渠道成员的沟通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
1.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
1.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
1.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1.1.3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
1.2 可持续林业 |
1.2.1 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
1.2.2 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 |
1.2.3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1.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1.3.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定义 |
1.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 |
1.3.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2 黑龙江森工林区背景分析 |
2.1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自然概况 |
2.2 生态背景 |
2.2.1 土地 |
2.2.2 气候 |
2.2.3 水 |
2.2.4 土壤 |
2.2.5 植被与动植物 |
2.3 森林资源背景 |
2.3.1 森林资源的现状 |
2.3.2 森林资源面积变化情况 |
2.3.3 森林资源蓄积变化情况 |
2.3.4 森林资源消耗结构 |
2.3.5 森林资源结构变化 |
2.3.6 森林资源变化特点 |
2.4 黑龙江森工林区社会经济和企业经营概况 |
3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地位和作用 |
3.1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历史发展 |
3.1.1 解放前对森林资源的采伐利用 |
3.1.2 解放后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
3.2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战略地位 |
3.2.1 黑龙江森工林区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
3.2.2 黑龙江森工林区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
3.3 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发展取向 |
4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问题 |
4.1 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4.2 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4.2.1 可持续林业的基本内涵 |
4.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战略目标 |
4.3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属性 |
4.3.1 区域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属性 |
4.3.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 |
4.3.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4.4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与指标体系 |
4.4.1 一般评价原理 |
4.4.2 建立森工林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
4.4.3 构造指标体系的原则 |
5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特征 |
5.1.1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特征 |
5.1.2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5.2 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建立指标体系的具体原则 |
5.2.2 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 |
5.2.3 指标体系的结构 |
5.3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 |
5.3.1 评价方法 |
5.3.2 指标的赋值 |
5.3.3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
6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讨论 |
6.1 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道路的思考 |
6.1.1 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道路问题 |
6.1.2 黑龙江森工林区改革的探索 |
6.2 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道路的选择 |
6.2.1 建立森林生态经济体系的基本思路 |
6.2.2 建立森林生态经济体系的基本原则 |
6.2.3 建立森林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目标 |
6.3 黑龙江森工林区建立森林生态经济体系的措施与对策 |
6.3.1 改革思维方式,提高市场经济意识 |
6.3.2 发展与保护森林资源,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6.3.3 强化体制改革,转变森工企业经济运行机制 |
6.3.4 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6.3.5 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申请学位期间获奖成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7)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林区小城镇概念的界定和分类 |
1.2.1 小城镇的产生和定义 |
1.2.2 林区及林区小城镇的界定 |
1.2.3 本文林区小城镇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逻辑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2 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宏观背景 |
2.1 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
2.1.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轨迹及现状分析 |
2.1.2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
2.2 新林业战略背景下的林区小城镇建设 |
2.2.1 林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林区小城镇建设注入活力 |
2.2.2 新林业战略为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明方向 |
2.3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
2.3.1 林区历史欠帐过多,企业社会负担沉重 |
2.3.2 林区债务缠身,企业负债经营 |
2.3.3 林区主导产业萎缩,替代产业不兴 |
2.3.4 国家财税新体制,增加林区企业税负 |
2.3.5 林区科技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
2.3.6 人口压力增大,林区社会稳定受影响 |
2.3.7 林区小城镇缺乏“聚集力”和“扩散力” |
2.4 本章小结 |
3 林区小城镇模式建立的原则及其指标体系 |
3.1 小城镇建设模式内涵 |
3.2 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类型与比较 |
3.2.1 模式的类型 |
3.2.2 模式的简单比较 |
3.3 林区小城镇模式建立的原则 |
3.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3.2 因地制宜的原则 |
3.3.3 生态优先的原则 |
3.3.4 市场主导的原则 |
3.3.5 区域一体化原则 |
3.4 林区小城镇模式的选择 |
3.4.1 资源加工型 |
3.4.2 生态建设型 |
3.4.3 森林旅游型 |
3.4.4 综合发展型 |
3.5 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指标体系 |
3.5.1 构建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的意义 |
3.5.2 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
3.5.3 对林区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中主要指标的说明 |
3.6 本章小结 |
4 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机制 |
4.1 林业的发展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动力 |
4.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拉动林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
4.1.2 林业五大转变为林区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机遇 |
4.2 林区工业化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动力 |
4.2.1 工业化特殊的经济本性促进林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
4.2.2 林区工业化对林区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
4.3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后续动力 |
4.3.1 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
4.3.2 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 |
4.3.3 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坚强后盾 |
4.3.4 管护经营责任制吸引山上居民向林区小城镇聚集 |
4.4 本章小结 |
5 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制度支撑 |
5.1 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制度障碍 |
5.1.1 计划经济体制下林区小城镇落后的思想观念 |
5.1.2 林业产权制度不明晰、产权配置不合理 |
5.1.3 林业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
5.2 现代林业的制度创新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 |
5.2.1 对现代林业制度创新的认识 |
5.2.2 制度创新是提高林区小城镇经济发展效率的必然要求 |
5.2.3 制度创新促进林区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5.2.4 制度供给不足是林区小城镇建设中的一个深层的约束 |
5.3 构建林区小城镇建设的制度框架 |
5.3.1 林区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5.3.2 林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5.3.3 林区小城镇就业制度的创新 |
5.3.4 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林区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经济分析论证 |
6.1 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概述 |
6.1.1 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涵 |
6.1.2 林区小城镇规划的误区 |
6.1.3 林区小城镇综合发展规划 |
6.2 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
6.2.1 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问题 |
6.2.2 解决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问题的对策 |
6.3 林区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原则 |
6.3.1 总体衔接原则 |
6.3.2 规模适度原则 |
6.3.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6.3.4 以人为本的原则 |
6.3.5 绿色规划的原则 |
6.3.6 科学决策的原则 |
6.4 林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的经济分析与论证 |
6.4.1 林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阶段经济分析论证的目的 |
6.4.2 林区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阶段经济分析论证的主要内容 |
6.5 本章小结 |
7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
7.1 我国林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 |
7.1.1 林业可持续发展 |
7.1.2 城镇可持续发展 |
7.2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指导思想 |
7.2.1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7.2.2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3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 |
7.3.1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
7.3.2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
7.4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7.4.1 构建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
7.4.2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 |
7.4.3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7.4.4 林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成 |
7.5 本章小结 |
8 林区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对策研究 |
8.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林区小城镇 |
8.1.1 编制林区小城镇发展体系规划 |
8.1.2 林区小城镇内各项规划的衔接 |
8.2 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林区小城镇建设投资的多元化和经营的市场化 |
8.3 发展林区小城镇经济 |
8.4 改善林区小城镇的环境质量 |
8.4.1 林区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和保护 |
8.4.2 林区小城镇污染综合治理 |
8.5 加强林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林区城镇功能 |
8.6 建立新型的林区小城镇管理体制 |
8.7 实现林区小城镇资源可持续利用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或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8)梨树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多资源开发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综述 |
1.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情况 |
1.3 现阶段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1.4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
2.1 区域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条件 |
2.1.3.1 水文 |
2.1.3.2 气象 |
2.1.4 土壤特点 |
2.1.5 植被特点 |
2.2 区域社会经济情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梨树沟林场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的收集与整理 |
3.1.1 梨树沟林场林木资源数据调查与收集 |
3.1.2 梨树沟林场林木资源变化数据的整理 |
3.2 梨树沟林场非林木资源情况的收集与整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梨树沟林场林木资源及其动态评价 |
4.1.1 林木资源动态变化 |
4.1.2 林木资源现状评价 |
4.1.3 林木资源恢复期预测 |
4.1.3.1 合理林分结构分布特点 |
4.1.3.2 现有林分结构分布特点 |
4.1.3.3 达到合理林分结构的措施 |
4.1.3.4 达到合理林分结构的恢复期 |
4.2 梨树沟林场非林木资源评价 |
4.2.1 梨树沟林场非林木资源种类 |
4.2.1.1 野生植物资源 |
4.2.1.2 野生动物资源 |
4.2.1.3 食用菌资源 |
4.2.1.4 种籽资源 |
4.2.1.5 矿产资源 |
4.2.1.6 湿地资源 |
4.2.1.7 森林旅游资源 |
4.2.2 梨树沟林场非林木资源利用现状 |
4.2.3 梨树沟林场非林木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
4.2.4 梨树沟林场非林木资源利用建议和调整 |
4.2.5 建议开发利用模式 |
5 结论 |
5.1 |
5.2 |
5.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实施天保工程与发展林(社)区经济——浅析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国各地实施天保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
1. 主要成绩。 |
2. 经验。 |
3. 问题。 |
4. 对策。 |
二、广元市实施天保工程情况、经验、问题与对策 |
1. 情况。 |
2. 经验。 |
3. 问题。 |
4. 对策。 |
四、天保工程示范区:苇河林业局(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转型行为影响机理分析研究[D]. 刘清泉.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D]. 吴振江.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甘肃省小陇山现有林分经营模式评价研究[D]. 袁士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1)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研究[D]. 姜洋.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
- [5]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绿色食品分销渠道重构研究[D]. 黄艳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6]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马阿滨.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7]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研究[D]. 韩松岭.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8]梨树沟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多资源开发经营研究[D]. 吴凤楼.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9]实施天保工程与发展林(社)区经济[A]. 吴志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 2003
- [10]实施天保工程与发展林(社)区经济——浅析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吴志文. 林业科技管理,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