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郴州:教师素质也定等(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张杰[2](2020)在《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湖南段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工作的国家战略,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基础差,学校体育更是学校教育的短板。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受重视程度低、场地器材缺额等“贫困”现状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长足发展。本研究以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为调查对象,从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体育贫困的角度,以实施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为突破点,研究主要运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的贫困问题深入调研。研究认为:1)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体育农村学校场地器材、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经费、体育观念等六个层面都存在一定的贫困现状。2)影响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有:物质资源因素:体育活动场所的缺失、器材配备不足、管理不善;人力资源因素:兼职体育教师缺乏管理、教师年龄老年化现象、待遇偏低、进修机会少;体育经费因素:来源单一、资金管理不科学;体育观念因素: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应试教育的压力。3)构建“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政府调控,构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教育精准扶贫助力体育教师激励制度;建立学校体育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的宣传力度。社会扶持,倡导社会(个人)助力学校体育发展;提升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采用社会化的方式为学校体育发展增资开源;转变社会对学校体育错误的观念;学校践行,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管理水平,提高使用率;资金科学合理配置;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崔瑾[3](2020)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文中指出1939年春,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组织下,十几位科学家与教授、知名社会文化人士在重庆中央大学大学发起成立“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1945年,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中华农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等学术组织和111位科技人员代表正式发起成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1948年,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协会章程完善,各项事业和组织日趋发展。1950年,协会在历史使命结束后宣告解散。在民国时期着名科学社团中,中国工作者协会虽成立时间最晚,但却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事业影响最直接且颇具贡献的综合性科学社团。通过对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发展的缘起、组织与活动、国际交流与影响及社团实质的考察,本文力图用宏观研究结合微观具体事件探究,纵向梳理结合横向分析,一方面对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发展历程作全景式勾画,另一方面对协会相关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与当时国际国内科学共同体发展变化及中共科技知识分子政策变迁运作之间的深刻联系,揭示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科学家工会”的组织构成与实质,突出了它作为中共外围组织,提倡和平、民主的本质。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走向世界,在美组织“留美科协”,为留美学生归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同时积极参与世界科协的创立,加入二战后科学团体左转的进程。在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立足于自身角色,进行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民主等等发挥科技团体社会功能的探索,主动进行左翼化的科学传播,这个模式也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科协的组织化雏形。
杜俊奇[4](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郭跃[5](2019)在《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法的精髓在于行政裁量,对行政裁量治理及其基准的研究一直是行政法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中学界对行政裁量基准的正当性、技术构造、程序控制、司法审查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行政裁量基准的理论框架,并为行政裁量权的治理以及行政裁量基准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行政裁量基准的研究成果,行政裁量基准的研究旨趣和具体实践领域仍局限于行政处罚,使得以行政处罚为例证而建立的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全面性、一般性不断受到质疑。行政行为的差异性构成了行政裁量基准差异性的根源,以行政处罚为典型的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以行政许可为典型的应申请行政行为的差异性构成了裁量基准差异性。我国现有的裁量基准理论与制度基本上都是以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例证而建立起来并主要应用于行政处罚裁量的治理,导致了裁量基准一般理论的“一般性”不足并使裁量基准陷入了全面实施的困境,由此形成了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研究的必要性。行政裁量基准一般理论具有体系化的功能,但是如果仅单一性研究裁量基准一般理论则会产生功能性缺陷。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与裁量基准一般理论的互动推动了裁量基准一般理论与制度的创新和改革,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研究为裁量基准理论完善与制度构建提供了路径、有助于提取“中度抽象水准”的研究论题、可以重新审视行政法上行政许可行为的利益分布并为新型行政行为提供注解。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正当性的证成侧重于对制定许可裁量基准权力的来源以及运用的考量,核心是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命题。然而学界仍存在认为裁量基准不具有正当性的观点,认为行政许可裁量基准违背了法律保留原则而不具有合法性,认为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性质、形成和构造特点使其失去了合理性基础。从一般性证成和具体性证成两条进路来回应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质疑。晚近几年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大量涌现为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对象,通过对五十部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规范考查,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存在较为严重的象征性“立法”问题。然而象征性许可裁量基准并不符合许可裁量基准功能主义的要义,因具有象征性而使许可裁量基准失去了部分规范的功能,并且因执行力不足而损害了许可裁量基准实用主义的功效。克服行政许可裁量基准象征性“立法”缺陷必须回归许可裁量基准的制定目的,充分衡量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必要性,从制定技术上避免对法律文件设定的许可条件的直接复制,才能实现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制定从形式主义走向实质主义。技术构造是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灵魂,效力是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核心。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技术构造的认识是基于行政裁量一元论的总结,同时必须依据行政特许和普通许可的差异来构造许可裁量基准技术的总体面貌,分别建立对许可裁量基准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的技术构造。法律要件的构造包括对法定许可条件的细化、对法定许可条件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行政许可规范与事实的等置等;法律效果的构造包括对期限、申请材料、程序和许可结果的效果构造。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具有相同性质和强度的对内效力,这是基于许可裁量基准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作为行政自治规范共同属性的总结,非因特定情形并履行特定程序而不得逸脱。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对外效力具有差异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作为行政机关的审批标准和相对人准备标准具有“二元性”以区别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主要作为行政机关处罚标准的“一元性”,由此形成了许可裁量基准强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对外效力。许可裁量基准不仅具有基于平等性原则和行政惯例形成的对相对人间接的对外效力,还因具有“二元性”取得了对相对人直接的对外效力。科学性是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的核心话语。科学制定许可裁量基准应遵循必要性、合规律性、合法性、合目的性、相对一致性的科学化标准。针对目前存在的对科学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阻滞因素,应参考立法科学化的要求、遵循“自下而上”的科学化的逻辑进路、基准的制定与清理并重的科学化方法、先行制定规制要求后制定许可裁量基准文件的“立法”顺序,才能制定出具有科学性的行政许可裁量基准。行政许可裁量基制定的制度化有利于实现规范体系的统一性,应围绕制定权限和制定程序两方面内容展开。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作为执法活动的性质从一般性上要求赋予了所有的行政主体享有制定许可裁量基准的权利能力,但是从现实性和可能性上应限制部分主体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行为能力。应建立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的正当程序,包括公众参与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应公开、建立基准制定的听证制度,同时要完善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变更和废止的程序。《行政诉讼法》将规章以外的行政规则全部排除于司法审查依据或参照的范围之外。应着力于合理性的基础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司法审查地位作出科学性判断,笔者倡导将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作为司法审查的“参照”。当然必须认识到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作为司法审查的“参照”,不同于法律、行政法规作为司法审查的依据,也不同于规章作为司法审查的参照。司法审查“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是一种相对性“参照”,即原则性“参照”并建立合法性许可裁量基准的逸脱制度。作为司法审查“参照”的前提是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基准进行审查,包括对是否符合实质性条件和程序性条件两方面的审查。实质性条件的审查要求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必须合法和有效;程序性条件的审查要建立以相对人申请为发起条件的许可裁量基准“附带”审查机制、建立“参照”许可裁量基准的说明理由制度、建构不予“参照”许可裁量基准的后续处理程序等。然而建立许可裁量基准可以作为司法审查的“参照”的诉讼地位在目前仍然面临一些法律制度的障碍,为维护法制统一与权威,应对我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文件作出适当修订,以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吴泽霖[6](2018)在《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一项重要措施,即招收高素质,高素质的大学生参军。有利于改善我军士兵队伍学历结构,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也是国防动员系统的重要使命。湖南省积极响应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号召,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从近十年的实践来看,优惠政策的实施确实提高了湖南省大学生的招生水平,激发了大学生参军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影响了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文采用史密斯模型、问卷调查法、现地访谈法等方法对湖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此前的大学生招生工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工作,分析了政策本身,政策实施组织,目标群体和自愿环境。着重梳理大学生征兵过程中的问题矛盾,查找剖析大学生征兵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适应的对策,以期达到为大学生征兵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的目的。调查期间,选择湖南省本专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选取省市区三级征兵办工作人员和高校武装部工作人员作为访谈对象,了解征兵过程中存在的客观情况和问题症结。通过研究发现,现行的征兵政策综合效益低,与吸引高素质高学历大学生初衷不适应;在征兵工作期间很难形成合力,影响征兵工作的效率;适龄大学生渴望成长进步的期望与退役大学生再就业保障实际不适应,参军入伍难以成为适龄大学生主要选择方向;意愿环境受社会不良风潮影响严重,适龄大学生所处环境参军入伍氛围不高。最后提出了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招生的对策。
王娇[7](2018)在《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湖南同整个近代社会一样历经苦难,连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和战乱兵灾威胁着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西方宗教伴随着列强侵略进入湖南,并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占领信仰空间,对湖南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样的新局面,使拥有辉煌历史的湖南佛教面临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巨大的社会苦难摧残着民众的精神世界,为了继续生活人民有了向宗教寻求精神慰藉和力量的强烈渴望,这为佛教文化的复兴提充了广大的信众,另一方面,携带先进文明的西方信仰强势入侵给佛教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如何改善僧材凋零、宗风不振等问题进而进行近代化转向,成为了湖南佛教必须面对的问题。居士佛学的兴起是湖湘佛教文化开始复兴的一个标志。近代的居士佛学已经不同于过去依附于寺院佛学的小打小闹,佛学研究机构、居士林团体、刊印佛学经典、组织佛学法会等活动都是以居士为主,在家与出家共建的方式进行。另外湖南居士队伍中有不少官居要位政治人士,且信教热情浓厚,有的人甚至利用职权为佛教发展提供保障。居士群体已经成为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力量。复兴佛教的另一大主力当然是出家佛教徒。近代湖南文化风气开放,再加上湖南佛教历来与外地都有较频繁的沟通,使得佛教界接受新文化、新思潮的熏陶较其他内地省份程度要深。在当时佛教革新人物特别是寄禅、太虚的影响下,湖南佛教徒在精神层面上首先进行了革新。这是佛教复兴的前提。庙产兴学风波是湖南近代佛教发展一个不得不重点提及的内容。湖南庙产兴学涉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全国都是较为罕见。社会对庙产的侵占对佛教界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徒不得不了解国家法令政策,积极入世同俗界进行抗争以赢得生存条件。更重要的是,这次风波促进了湖南佛教力量的团结,给佛教各项事业的进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湖南佛教文化复兴概括起来主要包含革除弊端、发扬传统、近世转向三个方面的内容。他们创建新佛教团体,采取现代化方式,聚集佛界力量,规范佛教管理,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开办僧学校,吸收近现代科学知识,培养新式僧才;国难当头,毅然担当起国民义务,进行保国保教的努力,这些都涉及了革故鼎新、近世转向。而中兴沩山,继起沩仰宗是复兴传统佛教文化的表现。近代湖南居士和僧众们为图佛教在近代社会的生存发展,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使其成为既保留有传统佛教形式与内核,又与近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化。湖南佛教文化以继承传统又作相应转化的方式复兴,也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廖异苗[8](2018)在《湖南省初中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的方式,掌握湖南省初中少先队组织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分析成因,提出发展对策。少先队的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少先队工作。少先队事业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工作对象的主体集中在小学,一直以来,小学少先队工作是湖南省学校少先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初中少先队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工作覆盖面不广,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而初中是团队组织意识教育衔接的关键时期,少先队工作重在初中、薄弱环节也在初中。本文通过选取不同经济水平的5个市州200所初中,进行样本调查,通过回收样本进行分析;并通过对部分县市区团委、教育行政部门、少工委等工作人员和学校校长、大队辅导员等进行访谈。发现了当前湖南省初中少先队组织建设中存在领导不力,辅导员配备结构不科学、作用发挥不够,少先队员遭遇组织教育真空期,大队不规范、中队无特色、小队如虚设,小干部民主化建设薄弱、主体弱化,教育阵地缺乏、作用发挥有限,活动创新不够、效果不明显,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认同感弱,团队组织意识衔接不紧等问题。分析出领导层难以形成领导合力,少先队教育在学校缺乏制度约束和考核激励,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缓慢,学校教育者对少先队教育认识不深、理念不科学,家庭的支持配合不够等原因。提出了团、教深入合作,学校探索建立少工委等形成领导层合力;推进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聘“双线晋升”;以大队规范化、中队特色化、小队活跃化为抓手加强队集体建设;以评价为关键,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发扬民主、体现主体,加强小干部小骨干建设;推进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等建议。以期一定程度上促进全省初中少先队工作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少先队员团队组织意识的衔接、组织教育的延续。
张露[9](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周素萍[10](2013)在《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中认为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现代技工教育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工院校则是实施技工教育的主体机构。技工院校承担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综合素质的培养正在成为技工教育的当代主题。本文探讨的是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研究的内容,以及形成的观点与结论如下:第一,综合素质及其培养的理论依据。综合素质即多种素质的有机结合,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条件。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同时带有通识教育的色彩,从STW理论来看,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第二,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对学生来说能够促进其生涯的持续发展;对学校来说能够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其内涵发展;对技工教育本身来说,能够拓展其人才培养目标并丰富其内涵。第三,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探寻有效的途径,对技工院校来说,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行动的框架,培养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另外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要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并诉诸于学生的主体性和责任感。第四,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典型案例。郴州技师学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具有典型性。它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了一个详细的行动框架,同时,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制度。从整体上看,郴州技师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具有可操作性和行动感,并且具有养成教育的色彩,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各技工院校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这一课题需要各院校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二、郴州:教师素质也定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郴州:教师素质也定等(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湖南段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个人小结及见解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理论基础 |
2.1 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 |
2.1.1 贫困地区的概念 |
2.1.2 学校体育概念及内容 |
2.1.3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 精准扶贫理论研究 |
2.2.1 精准扶贫的意义 |
2.2.2 教育精准扶贫的概论、内涵 |
2.2.3 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 |
2.3 教育精准扶贫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探究 |
2.3.1 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 |
2.3.2 农村学校体育对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湖南段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
3.1 经济发展水平 |
3.2 教育发展水平 |
3.3 卫生与健康水平 |
3.4 社会保障与就业概况 |
第四章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湖南段农村学校体育现状 |
4.1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现状 |
4.1.1 学校基本运动场现状调查 |
4.1.2 学校常用体育器材数量情况 |
4.1.3 学校体育类图书现状 |
4.2 学校体育师资现状 |
4.2.1 学校体育教师数量基本情况 |
4.2.2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次数情况 |
4.2.3 体育教师年龄、学历结构的基本情况 |
4.2.4 体育教师待遇的基本情况 |
4.3 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现状 |
4.3.1 学校体育设置与开课情况 |
4.3.2 体育卫生健康教育理论课开设情况 |
4.3.3 体育课程内容基本情况 |
4.3.4 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基本情况 |
4.4 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
4.4.1 学校体育体质测试情况 |
4.4.2 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及体育竞赛开展情况 |
4.5 学校体育资金现状 |
4.6 学校体育观念和意识现状 |
第五章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体育贫困的影响因素 |
5.1 物质资源因素 |
5.2 人力资源因素 |
5.3 体育经费因素 |
5.4 体育意识因素 |
第六章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实现路径 |
6.1 政府调控 |
6.1.1 构建长效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
6.1.2 建立教育精准扶贫体育教师激励制度 |
6.1.3 建立学校体育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机制 |
6.1.4 政府加大对学校体育的宣传力度 |
6.2 社会扶持 |
6.2.1 倡导社会(个人)精准帮扶学校体育发展 |
6.2.2 提升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 |
6.2.3 采用社会化的方式为学校体育发展增资开源 |
6.2.4 转变社会对学校体育错误的观念 |
6.3 学校践行 |
6.3.1 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提高使用率 |
6.3.2 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 |
6.3.3 实施学校体育经费的精确管理 |
6.3.4 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前身:“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 |
一、“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创立探源 |
二、中共中央南方局与“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 |
三、“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的主要活动 |
第二章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历史演化 |
一、从“座谈会”到“协会” |
二、协会发展与活动 |
三、使命完成 |
第三章 组织结构变迁 |
一、协会内部结构变迁 |
二、领导层与会员分析 |
第四章 走向世界 |
一、参与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活动 |
二、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 |
结语组织化实质与功能 |
一、左翼性质及政治化成因 |
二、社会功能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表格 |
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大事记 |
致谢 |
(4)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5)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研究与裁量基准一般理论的互动 |
第一节 具体行为裁量基准与裁量基准一般理论的关系 |
一、“个别”与“一般”关系原理 |
二、两者可比照性关系原理 |
第二节 全面认识裁量基准一般原理的逻辑前提 |
一、依职权行为与应申请行为的划分 |
二、两者划分意义:全面认识裁量基准的前提 |
第三节 裁量基准一般理论的体系性功能及功能性缺陷 |
一、裁量基准一般理论的体系化功能 |
二、单一性研究裁量基准一般理论的功能性缺陷 |
第四节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研究的可能性贡献 |
一、推动裁量基准理论完善与制度构建 |
二、重新审视行政法上行政许可行为的利益分布 |
三、提取“中度抽象水准”的研究论题 |
四、为新型行政行为提供注解 |
小结 |
第二章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正当性及象征性“立法”缺陷 |
第一节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正当性 |
一、正当性证成——行政法理论与制度的逻辑前提 |
二、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质疑 |
三、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一般性证成 |
四、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具体性证成 |
第二节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象征性“立法” |
一、引言:象征性立法的缘起与进路 |
二、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制度边界 |
三、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文本评析 |
四、行政许可裁量基准象征性“立法”的成因 |
五、象征性“立法”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功能的损害 |
六、行政许可裁量基准从形式主义走向实质主义面临的障碍 |
七、象征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规避 |
小结 |
第三章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构造和效力 |
第一节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构造 |
一、引言:技术构造是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灵魂 |
二、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一元论结构 |
三、基于差异化而构造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总体面貌 |
四、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要件裁量的构造技术 |
五、行政许可裁量基准效果裁量的构造技术 |
第二节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效力 |
一、基于双维度而研究行政许可裁量基准效力的必要性 |
二、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内部效力 |
三、对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外部效力的质疑及其缘由 |
四、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具有外部效力的证成 |
五、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外部效力的特点 |
六、尊敬与惧诫:着力于全面性效力前提下的许可裁量基准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制定 |
第一节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的核心话语 |
一、科学性的寓意 |
二、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对科学性的诉求 |
三、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科学性标准 |
四、科学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阻滞因素 |
五、科学制定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权限和程序的完善 |
一、正义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的价值取向 |
二、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制定的制度化 |
三、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制定权限 |
四、完善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应遵循的正当程序 |
五、完善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变更和废止的程序 |
小结 |
第五章 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司法审查 |
第一节 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缘由和解释 |
一、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缘由 |
二、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解释 |
第二节 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实质和结果 |
一、法院“参照”的实质是附条件的司法审查依据 |
二、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结果 |
第三节 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条件 |
一、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实质性条件 |
二、法院“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程序性条件 |
三、修改与完善“参照”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法律制度设计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政策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学生士兵 |
2.1.2 大学生征兵 |
2.2 公共政策执行 |
2.3 激励期望理论 |
2.4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基本内容 |
2.5 相关政策 |
2.5.1 国家大学生征兵政策 |
2.5.2 湖南省大学生征兵政策 |
第三章 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大学生征兵基本情况 |
3.1.1 湖南省大学生征兵潜力情况 |
3.1.2 湖南省大学生征兵现状 |
3.1.3 湖南省征兵机构现状 |
3.2 调查问卷设计及访谈提纲设计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受访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3.3.2 受访大学生是否对入伍参军感兴趣及其原因分析 |
3.3.3 大学生征兵政策吸引力分析 |
3.3.4 机构执行情况分析 |
3.3.5 目标群体分析 |
3.3.6 意愿环境分析 |
3.4 湖南省大学生征兵政策执行效果 |
3.4.1 促进了大学生入伍率逐年提升 |
3.4.2 提高了社会对军人职业的认同感 |
3.4.3 形成了适应大学生特点的新宣传模式 |
第四章 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存在的问题 |
4.1.1 法规政策有缺陷,难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
4.1.2 执行过程存问题,征兵政策难落实 |
4.1.3 目标群体差异大,征兵政策难入心 |
4.1.4 意愿环境待提高,社会家庭有阻碍 |
4.2 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问题原因分析 |
4.2.1 以提高征兵效益为导向,完善征兵法规及政策 |
4.2.2 以落实政策为导向,提升征兵机构效率 |
4.2.3 以强化国防意识为导向,提升目标群体报国信念 |
4.2.4 以营造参军入伍氛围为导向,提升社会家庭的认同感 |
第五章 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对策 |
5.1 提升政策整体效益 |
5.1.1 完善相关征兵工作规范 |
5.1.2 增强政策吸引力 |
5.2 推进执行机构的建设 |
5.2.1 发挥职能部门统合作用。 |
5.2.2 构建“人岗匹配”征兵模式 |
5.2.3 优化征兵工作体制 |
5.2.4 建立普通高校军事学科体系 |
5.3 强化目标群体的引导 |
5.3.1 提升国防和兵役意识 |
5.3.2 全面客观的引导 |
5.4 营造良好的意愿环境 |
5.4.1 依托湖湘文化特有资源,营造拥军尚武征兵氛围 |
5.4.2 依托社区(村)网格化管理,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A 湖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调查问卷 |
附件B 湖南省大学生征兵现状访谈提纲 |
(7)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近代湖南佛教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近代湖南自然灾害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主要自然灾害 |
二、近代湖南的兵灾 |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湖南侵扰 |
(二)民国时期的战乱 |
三、外来信仰的入侵 |
(一)湖南民众反洋教行动 |
(二)基督教传教活动 |
第二章 近代湖南佛教发展的宗教环境 |
一、佛教在古代湖南发展概况 |
二、晚近湖南名寺名僧 |
(一)长沙、岳阳两地名寺 |
(二)恒志、默庵二法师事迹 |
三、湖湘佛教与湖湘文化 |
(一)湖湘学派形成 |
(二)湖湘文化与佛教交涉 |
第三章 居士佛学的兴起 |
一、居士团体与居士活动 |
(一)居士团体概况 |
(二)居士团体的特点 |
(三)居士主要活动 |
二、唐生智与湖南佛化运动 |
(一)社会的佛化 |
(二)僧伽的社会化 |
(三)佛化运动对湖南佛教的影响 |
第四章 湖南佛教革新思潮产生 |
一、革新思潮先驱——寄禅大师 |
(一)为保教护宗入世抗争的精神 |
(二)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
二、武昌佛学院与湖南佛教界 |
(一)武昌佛学院创办和维持 |
(二)佛学院中的湖南新僧 |
(三)革新思想的萌发 |
三、革新思潮主要内容 |
(一)僧伽整理问题 |
(二)对外界攻击的回应 |
第五章 湖南的庙产风波 |
一、民国时期湖南政教关系 |
(一)1911—1928年民国初立至北洋政府时期 |
(二)1928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三)1937—1949年抗战爆发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
二、庙产纠纷类型及案件 |
(一)武力夺产而引发的纠纷 |
(二)寺庙公私产划分而起的纠纷 |
(三)法令前后不一而引起的纠纷 |
(四)反复提充及因提充比例而引起的纠纷 |
三、佛教徒的护产活动 |
(一)集体请愿 |
(二)创办佛教组织 |
第六章 佛教团体的创建 |
一、湖南佛教会的演变 |
(一)中华佛教湖南联合会 |
(二)湖南省佛教会 |
二、公益慈善团体的创办 |
(一)佛教慈育团体 |
(二)佛教医疗团体 |
三、佛教团体对教务的整顿 |
(一)寺庙登记 |
(二)教产改革 |
第七章 佛教育的发展 |
一、湖南佛教教育机构的创办情形 |
(一)长沙地区的佛教教育机构 |
(二)南岳地区的佛教教育机构 |
(三)其他地区的佛教教育机构 |
二、高僧大德的佛教教育贡献 |
(一)空也僧教育实践 |
(二)善因与佛学教科书 |
(三)唐大圆的唯识学教育 |
第八章 沩山中兴 |
一、沩山佛教的历史地位 |
(一)密印寺沿革 |
(二)宗法的传承 |
二、太虚任沩山密印寺方丈 |
(一)太虚赴沩山经过 |
(二)太虚整顿密印寺举措 |
(三)太虚大师对沩山中兴事业的影响 |
三、修复沩山过程及成果 |
(一)沩山中兴所遭受的困境 |
(二)密印寺建筑修复 |
(三)僧教育与农僧制的实行 |
第九章 国难与湖南佛教界 |
一、佛教徒的抗日宣传 |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呼声 |
(二)对日本佛教界的忠告 |
(三)佛教徒抗战立场 |
二、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创建及其抗日活动 |
(一)创办因缘及筹备过程 |
(二)团体活动 |
三、战后佛教整理 |
(一)日军对佛教的破坏 |
(二)各佛教团体的恢复 |
(三)僧伽参加生产劳动的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湖南省初中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的研究 |
1.2.2 国内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初中少先队组织概述 |
2.1 少先队组织的性质、特点与任务 |
2.1.1 少先队组织的性质 |
2.1.2 少先队组织的特点 |
2.1.3 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 |
2.2 少先队组织的建设 |
2.2.1 少先队组织的领导层建设 |
2.2.2 少先队组织的辅导层建设 |
2.2.3 少先队组织的主体建设 |
2.2.4 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和活动课程建设 |
2.3 初中少先队组织特点 |
第3章 湖南初中少先队建设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 调查访谈方案及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内容设计 |
3.1.4 调查与访谈实施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领导层:重视不够、支持不多 |
3.2.2 辅导层:结构合理性、职业认可度不高 |
3.2.3 主体层:民主建设弱、作用发挥不强 |
3.2.4 配套建设:教育阵地缺乏 |
3.2.5 效果:组织归属感、团队衔接不够强 |
第4章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团委、教育部门、少工委难形成合力 |
4.2 少先队教育在学校缺乏制度约束和考核激励 |
4.3 大队辅导员内生动力不强 |
4.4 中队辅导员专业能力不深 |
4.5 家庭的认识和配合不力 |
第5章 初中少先队建设发展的对策 |
5.1 团教深化合作,形成领导合力 |
5.1.1 将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畴 |
5.1.2 将少先队工作活动经费纳入预算 |
5.1.3 探索建立学校少工委 |
5.2 加快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
5.2.1 由团教聘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
5.2.2 实施职称评聘“双线晋升”制度 |
5.2.3 分级全员培训少先队辅导员 |
5.2.4 提高少先队辅导员各方面待遇 |
5.3 加强小干部队伍民主建设 |
5.3.1 坚持民主选举 |
5.3.2 坚持轮换制度 |
5.3.3 设置多种快乐服务小岗位 |
5.3.4 抓好队长学校 |
5.4 建设规范、创新、活跃的队集体 |
5.4.1 开展星级集体评选,加强大队规范化建设 |
5.4.2 实施“一队一品”,提高中队创新水平 |
5.4.3 推进家校融合,提升小队活跃程度 |
5.5 推动初中团队一体化改革 |
5.5.1 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
5.5.2 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
5.6 以评价激励推进少先队建设发展 |
5.6.1 对少先队员的评价 |
5.6.2 对少先队集体的评价 |
5.6.3 对少先队辅导员的评价 |
5.6.4 对学校的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湖南省初中少先队组织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湖南省初中少先队组织建设访谈提纲 |
(9)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行动研究法 |
第二章 综合素质的内涵及其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 综合素质的内涵 |
2.1.1 素质 |
2.1.2 综合素质 |
2.2 素质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2.3 通识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2.4 STW理论视野下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第三章 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意义 |
3.1 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个体生涯发展 |
3.2 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
3.3 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技工教育的内涵 |
第四章: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
4.1 建立行动框架 |
4.2 贴近学生生活 |
4.3 结合学校德育 |
4.4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第五章 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案例分析 |
5.1 郴州技师学院概况 |
5.2 郴州技师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案 |
5.3 郴州技师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制度保障 |
5.3.1 修订了与综合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 |
5.3.2 针对学生制订了校园文明公约 |
5.4 郴州技师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简要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郴州技师学院班主任考核办法 |
附录2:郴州技师学院学生工作处各岗位的职责划分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郴州:教师素质也定等(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湖南段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研究[D]. 张杰.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3]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研究[D]. 崔瑾.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研究[D]. 郭跃. 东南大学, 2019(01)
- [6]政策执行视角下湖南省大学生征兵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泽霖.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研究[D]. 王娇.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湖南省初中少先队组织建设与发展研究[D]. 廖异苗. 湖南大学, 2018(02)
- [9]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10]现代技工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D]. 周素萍.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