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板水电站大坝原型监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梁卫[1](2021)在《三峡库区秭归县阶跃型土质滑坡变形机理及潜在涌浪风险分析》文中指出三峡库区滑坡稳定性及潜在涌浪危害是地质专家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秭归县地处三峡库区,自蓄水后,众多滑坡越发活跃,威胁着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型涉水滑坡高速入水,激起的涌浪不仅威胁着河道沿程人民,对三峡大坝稳定性可能造成影响,涌浪一旦跃过坝顶,甚至影响下游人民。因此分析滑坡潜在涌浪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多年监测数据,从秭归县38处监测的滑坡中确定位移有明显阶跃型特征滑坡,通过累积位移变化图探究此类滑坡特性与共性;通过Geo-Studio软件对典型阶跃型滑坡稳定性模拟分析,以八字门滑坡和黑石板滑坡为对象,分析在2007年-2019年实际库水位变化下稳定性变化特征;用条分法计算出滑坡潜在最大下滑速度;用公式法和Surge软件分析涉水滑坡在145m和175m库水位下最大潜在首浪高度、对岸最大涌浪爬高、河道沿程传播浪高以及涌浪影响范围及程度。得出以下结论:(1)8处阶跃型滑坡中,累积位移曲线整体阶跃变形4处:八字门滑坡、白家包滑坡、白水河滑坡、谭家湾滑坡;局部阶跃变变形4处:黑石板滑坡、三门洞滑坡、树坪滑坡、卧沙溪滑坡,8处滑坡滑体均由黏土夹碎石组成。(2)在库水位周期变化下,八字门滑坡稳定系随着库水位下降数逐渐减小,黑石板滑坡稳定系数逐渐增大,八字门滑坡稳定系数随着库水位上升逐渐增大,黑石板滑坡稳定稳定系数逐渐较小;八字门滑坡属于退水滞后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潜在最大下滑速度为4.94m/s;黑石板属于蓄水滞后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潜在最大下滑速度为5.77m/s。(3)公式法计算出在175m库水位下八字门滑坡潜在涌浪首浪高度7.27m,黑石板滑坡9.79m;八字门滑坡对岸最大爬高为22.59m,黑石板滑坡30.42m;八字门滑坡涌浪影响范围约45km,黑石板滑坡17.6km;在145m库水位下八字门滑坡潜在涌浪影响较175m水位大,黑石板滑坡低水位时潜在涌浪影响较小。(4)对比公式法和数值模拟结果,前者计算的涌浪影响值较大。八字门滑坡失稳入水后会在香溪河河口对长江主干道行船产生威胁,黑石板滑坡在175m水位下潜在涌浪会影响长江主航道,145m水位下没影响,两滑坡潜在涌浪均不会对三峡大坝产生影响。
李俊杰[2](2020)在《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合应用复合材料的串并联模型、有限元数值模拟、回归分析、均匀设计法、BP神经网络、灰色聚类模型等理论与方法,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层面的模拟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某碾压混凝土坝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趋势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监测情况,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考虑,将仪器监测和外观形态项目作为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的评价对象,两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补充,构建了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了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等级的划分。(2)针对碾压混凝土坝的层面特性,在并层等效理论的基础上对间歇期的碾压缝面进行等效扩大化处理,使有限元模型得到简化。根据碾压混凝土坝粘弹性模型的本构关系,利用Fortran软件结合ABAQUS对粘弹性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与BP神经网络对碾压混凝土坝本体与层面的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3)根据评价指标不同,建立不同的安全监控模型,对受层面特性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采用有限元对水压分量进行计算,构建安全监控混合模型;对于其他评价指标,直接根据监测数据采用统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安全监控模型对未来短期内的效应量变化进行了预测。(4)针对综合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灰色聚类理论挖掘多指标、多层次之间的灰色关联,从而基于灰色聚类系数建立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不仅可以直观地得出综合评判结果,还能揭示各指标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全面监控碾压混凝土坝安全有重要意义。
李松林[3](2020)在《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河流岸坡两侧普遍会存在一些古滑坡和老滑坡。三峡库区一直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目前已查明库岸涉水古老滑坡达2600余处。2003年水库蓄水后,大量滑坡发生复活,对滑坡体上道路、房屋建筑等造成破坏,威胁河道航运。目前整个库区的涉水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缺乏全面系统分析。在水库第三期175m蓄水结束距今的10余年间,滑坡未再大量爆发,变形强度逐年减弱,这种变形自适应、稳定性自恢复特性目前也并未得到较好研究,这关系到滑坡对于加大水位扰动的承载力评价,以及能否通过提高库水位升降速率以解决水库综合效益提高和库区地质灾害降低两者间的矛盾。论文收集了三峡库区大量涉水滑坡相关资料,运用GIS分析了整个三峡库区的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关键控制因素。基于滑坡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古老滑坡的成因模式及其形成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建立相关地质概念模型,进而研究不同类型滑坡对于库水位变动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根据对滑坡长期变形演化特征分析,提出了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的变形自适应现象,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地表位移变形与地下水监测数据等,从应力条件和渗透性揭示了滑坡变形自适应机理,对水库滑坡长期演化预测、灾害防治以及水库调度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整个三峡库区涉水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在宏观上呈显着区域差异性和分带性特征,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为地层岩性。库区地层单元可划分为4类工程地质岩组,砂泥岩夹页岩岩组与泥灰岩岩组分别是库区内发育滑坡数量最多和密度最高的岩组。在相同岩组岸坡中,顺向坡与逆向坡中滑坡发育密度差异较大,是造成滑坡在空间分布上呈显着局部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2)在顺向坡中,缓倾斜坡主要以滑移—拉裂和滑移—剪切型破坏为主,而中陡倾角斜坡多为滑移—弯曲型破坏模式。在中陡倾角的逆向岸坡中,巴东组地层的斜坡易发育弯曲—拉裂型滑坡,而缓倾内的砂泥岩薄层状逆向坡则发育蠕滑—拉裂型滑坡。据此提出了库区滑坡4种典型滑动面形态,即弧形、直线形、靠椅形和折线形,并对其滑坡发育条件、代表性案例和主要分布范围进行了总结。(3)对木鱼包滑坡(浮托减重型滑坡)和八字门滑坡(动水压力型滑坡)两个典型案例的变形特征分析显示,木鱼包滑坡变形的最主要诱发因素是高水位蓄水,但其也并非总是受浮托减重效应影响,由于不同高程段的坡体结构差异导致渗透性不同,在160m水位以下,渗流压力占主导作用,受动水压力影响较大,而在160m水位以上,浮托力占主导作用。降雨对八字门滑坡变形影响显着,一般在降雨后3天便会发生变形响应,库水作用不仅与库水位下降速率有关,也与下降时长有关,如库水下降速率为0.2m/d需30天才诱发滑坡变形,0.65m/d仅需14天就诱发变形,下降速率与变形启动的最少天数呈负相关性。(4)水库自2003年蓄水至2017年的14年间发生显着变形的滑坡526处,蓄水内3年为滑坡复活高发期,蓄水后滑坡变形数量与程度均逐年减少减弱。弧形滑面滑坡和直线形滑面滑坡数量最多,主要为动水压力型滑坡,靠椅形滑坡次之,折线形滑坡数量最少,后两者主要为浮托减重型滑坡或复合型滑坡。库区滑坡的渗透系数大多分布于0.1m/d~2.6m/d之间,动水压力型滑坡的渗透性低于浮托减重型滑坡,主要集中于0.01~2m/d,浮托型滑坡集中在0.5~5m/d之间,复合型渗透特性主要分布区间跨度较大,为0.01~4m/d。(5)以直线形滑面滑坡为例,通过库水循环升降条件下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位上升时静水反压作用与渗流作用会提高滑坡稳定性。水位下降是导致滑坡变形的最主要原因,滑坡呈典型牵引式破坏,变形对库水位下降存在一定滞后性,同时库水渗流对坡体结构具有一定的侵蚀效应。水位首次下降时,滑坡变形模式为前部以水平向位移为主,同时牵引中后部产生变形,但中后部是以竖直向的固结压密变形为主。第二次水位下降时,滑坡前部沿原破裂带继续下滑,呈坡脚塌滑的变形模式,而中后部滑体无明显变形,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其与奉节、云阳等地该类滑坡原型的变形特征吻合。(6)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均表现为经历一定时长的变形后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大多数滑坡自适应的调整时长在2~4年,浮托减重型滑坡调整时间最短。直线形滑面滑坡的未涉水滑体区域在蠕滑过程中的竖直固结压密是其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弧形滑面滑坡的自适应机制主要是后部滑体下滑,推挤中前部滑体导致滑体的压密和下滑势能的释放;滑体受库水位循环升降导致坡体渗透系数增大,是某些渗透性本来较好的滑坡逐渐达到变形自适应的主要机制。
吴卓林[4](2020)在《溪洛渡库区星光三组变形体成因机制及蓄水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以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同时结合GNSS位移监测和INSAR位移监测,详细描述了星光三组变形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变形发育分布规律,基于离散元软件3DEC分析了星光三组变形体的成因机制,然后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星光三组变形体在库区蓄水条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变形体失稳后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星光三组变形体为上游桃耳坡沟和下游红岩沟之间的突出山脊,整体呈现出三面临空的状态,垂向分布范围为420m~1400m高程,高程1360m以上为缓坡平台,坡度约为5°,高程1000m~1360m间坡度为25°~30°,1000m以下至江边坡度为40°~45°,坡形较为顺直,坡面上第四系堆积物较薄,通过现场及平硐勘察,星光三组岸坡发生强烈的倾倒变形,岸坡由原本的顺向层状结构斜坡倾倒为反向斜坡,岩层产状由N5°~20°W/SW∠65°~85°变为N0°~30°W/NE∠25°~75°,根据监测资料及现场调查,星光三组变形体并不是传统的临空方向变形,而是斜向上游变形,且由上向下变形逐渐增大,根据变形体上典型平硐PD01、PD03揭露情况,强倾倒岩体底界水平埋深分别为252m、200m,强倾倒岩体总体积约为2.15×108m3。(2)库区蓄水后,岸坡地表变形破坏加剧,较大规模裂缝由5条增加至13条,且岸坡测点累计位移量呈持续增长状态,当库区水位上升或者下降时各测点平均变形速率明显高于库区水位稳定时的平均变形速率;根据对平硐内部岩体变形特征的调查统计,将内部岩体变形分为倾倒坠覆、倾倒-弯曲、倾倒-折断三种类型。通过对变形的相关指标统计及分析将星光三组岸坡倾倒变形划分为极强倾倒带、强倾倒带、弱倾倒带、正常基岩,同时结合INSRA监测平面形变分区,对星光三组变形体的岸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三维立体划分。(3)星光三组变形体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在倾倒变形初期,岸坡岩层以层内剪切错动变形为主;在倾倒变形中期,在地应力作用下,软岩发生塑性变形,向临空面倾倒弯曲,硬岩发生脆性变形,呈现出倾倒-折断现象;在倾倒变形后期,随着倾倒变形的加剧,软岩由塑性变形转向为脆性变形,岸坡内部岩体产生一系列断续拉裂面。(4)基于FLAC3D,当库水位由540m上升至600m时,岸坡稳定性系数由1.87下降至1.76,未发展成为贯通性剪应力增量集中带,岸坡总体处于稳定状态;在库水长期作用下,岸坡位移逐渐向极强倾倒区收敛,剪应变增量呈现出不断向后扩展的现象,当计算时间为25年时,极强倾倒区位移出现突变,最大位移量由169cm突增至1691cm,当计算时间为30年时,剪应变增量带在极强倾倒区已经完全贯通,此时岸坡稳定性系数由1.66下降至1.11,基于模拟结果,初步判断极强倾倒区域在自2018年8月20日后25~30年间存在失稳破坏的可能,若库水升降频繁,这一进程还将提前。(5)对变形体极强变形区失稳后的涌浪和堵江风险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滑坡落水处涌浪高度为11.43m,溪洛渡坝址处的涌浪高度小于1.4m,星光三组岸坡对岸居民区的涌浪高度约3.4m,涌浪对大坝等枢纽建筑物影响较小,可能对岸星光三组岸坡对岸居民区及其它设施造成影响;根据经验公式法,计算可得变形体失稳堵江所需的最小土石方量约为1.28×108m3,极强变形区总体积方量约5.31×107m3,同时基于3DEC堵江模拟分析,岸坡失稳后形成土石坝坝顶高度约100m,堵江可能性小。
祖福兴[5](2019)在《基于能量守恒和张量分析的复杂边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滑坡涌浪是滑坡体滑入江河湖海后,将所携带的能量在水体中进行充分转换,而激起的巨大波浪。滑坡涌浪是滑坡的次生灾害,但对涌浪生成区域和传播区域所造成灾害非常巨大,有时甚至超过了滑坡本身。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由于其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所造成的灾害往往更加严重。纵观滑坡涌浪从入水生成到传播扩散的整个过程,系统地研究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的机理,需要抓住三个关键节点:一是滑坡涌浪的首浪高度,它代表着滑坡涌浪的总能量,对整体的灾害程度起着控制性作用。二是滑坡涌浪的传播规律,它代表着滑坡涌浪的影响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最大灾害程度。三是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的作用规律,它代表着滑坡涌浪反射叠加程度,以及后续的传播方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针对滑坡涌浪的三个关键节点,即滑坡涌浪的首浪高度、传播规律、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作用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滑坡入水产生滑坡涌浪,滑坡的特征与后期涌浪的特征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本文首先以滑坡体的岩土结构、滑动面的力学特性入手,从滑坡启动、滑坡加速下滑、滑坡体入水准备等三个阶段研究河道型水库滑坡的运动机制,从滑坡特征分析涌浪的形成条件。以长江三峡库区典型弯曲河道为原型,概化成弯曲河道型水库模型,从滑坡的几何尺寸、内部散体构造、物理指标等方面对滑坡体进行模拟,以河道水深、滑面角度、滑体厚度、滑体宽度、临水状态、入水处河床坡度为试验参数,从凸、凹两岸滑坡入水,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分析首浪形态特征,统计首浪波高,从能量的守恒的角度出发,研究从滑坡启动到涌浪生成的能量转换过程,基于能量交换机理对滑坡涌浪的首浪高度进行研究。分析滑坡涌浪的传播特点,统计沿程各测点的最大波高,采用张量分析方法,研究滑坡涌浪传播与衰减的一般规律,准确判断滑坡涌浪的危害范围和沿程的最大危害程度。建立三维滑坡涌浪数值模型,针对不同的岸坡角度、不同的平面曲率、不同的波陡,开展复杂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传播作用的研究,以期得到反射波波高、波周期及传播方向的变化规律。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基于河道型水库滑坡的运动机制,推导出了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以波能流为主线,根据首浪波峰线的分布特征,推导出了首浪总波能。以物理模型试验为基础,推导出了能量转换系数与滑面角度、水深、入水面积的三维曲面模型。最终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与交换机理的滑坡涌浪首浪高度的计算模型。以能量的守恒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滑坡体入水后的首浪总波能、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和能量转换系数的三者关系。通过研究滑坡体从启动到入水前的滑坡运动特征,以滑坡体脱离滑槽为关键节点,通过岩土理论和牛顿运动定律,理论推导出滑坡动能公式和势能公式,建立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公式。通过等值线图分析首浪波峰线的分布特征,以波能流为主线,运用波能理论,分析波动能、波势能和压力做功,从理论上推导出首浪总波能公式。以试验数据和计算分析为基础,建立了能量转换系数与滑动面角度、库区水深、滑坡体入水面积的三维曲面模型和能量转换系数公式。最后推导出基于能量守恒和交换机理的首浪高度计算模型。(2)基于张量分析方法,推导出了最大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呈负指数函数、与方位角呈二次函数、与工况(初始波高与水深比值)呈线性函数的张量表达式,建立了最大波高传递率与工况、方位角、相对距离的四维模型,形成了一个覆盖整个传播区域,全面反映涌浪最大波高沿程变化的经验波场。在试验分析滑坡涌浪传播特点和统计沿程测点最大波高的基础上,对弯曲河道滑坡涌浪经验波场区域划分。在对沿程最大波高、初始最大波高、河道水深、方位角、传播距离无量纲化的基础上定义了研究指标。首先建立了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的二维模型,得出了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呈负指数曲线分布的规律,随着相对距离的增大,波高传递率呈单调递减关系;其次建立了波高传递率与方位、相对距离的三维模型,得出了波高传递率与方位角、相对距离呈负指数曲面分布的规律;最后建立波高传递率与工况、方位角、相对距离的四维模型,形成了一个覆盖整个传播区域,全面反映滑坡涌浪最大波高沿程变化的经验波场,得到了滑坡涌浪在弯曲河道型水库中各个区域的传播与衰减规律。(3)探寻了顺直河道、凹岸和凸岸对滑坡涌浪反射波传播方向的作用规律。建立了波谱强度与频率关系图,得出了岸坡坡度、平面曲率和圆弧角度对涌浪反射波周期的作用规律。推导出了波高反射率与平面曲率、岸坡坡度、波陡、糙渗系数的径向基函数表达式,建立了弯曲河道滑坡涌浪反射波波高的计算模型。建立了滑坡涌浪三维数值模型,经与物理模型试验验证符合性较好。按照滑坡入水点位于河道直线段、弯道凸岸顶点、弯道凹岸顶点三种工况,得到了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反射波传播方向和反射波周期的作用规律。按照不同的弯曲河道平面曲率、不同的河道岸坡坡度、不同的滑坡入水点开展研究,得了河道边界单因素对反射波波高的影响规律,波高反射率与河道平面曲率、岸坡放坡系数和波陡均呈负指数曲线关系,随着平面曲率、岸坡放坡系数、涌浪波陡的增大,波高反射率呈单调递减的关系。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建立了弯曲河道滑坡涌浪反射波波高计算模型。
李洋[6](2019)在《筑坝河流鱼类产卵生态流量研究 ——以锦屏大河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水电工程在能源、防洪、农业灌溉和航道运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河流生物栖息地产生了长期性、累积性和潜在性的影响。特别是位于梯级水电开发前中段的引水型水电站,极大地改变了河段的天然水文情势,在闸址与厂房之间形成的减(脱)水河段,对河流栖息地产生了一系列的伴随效应和阻隔效应。作为重要栖息地之一的鱼类产卵场,受水文情势变动和河流连通性降低等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迁移、破碎化甚至消失的现象。因此,如何科学地制定生态流量下泄方案满足鱼类产卵水文过程需求是当前生态流量研究的热点。然而,缺乏鱼种繁殖习性与水文水动力学条件动态响应关系研究,成为制约科学性制定生态流量下泄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锦屏大河湾减水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观测、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鱼类产卵行为、环境因子适宜度曲线和产卵场生境恢复的生态水文过程表征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鱼类产卵的生态流量确定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了坝下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技术框架。基于鱼类产卵与水文过程关键指标之间响应关系缺乏系统研究的现状,本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鱼类产卵不同阶段的水文过程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坝下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的概念,构建了“过程线”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2)建立了面向鱼类产卵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基于筑坝建库对鱼类产卵行为及产卵场生境的综合作用机制研究,建立了评估坝下鱼类产卵的健康指标体系。首先,从水文情势、水动力条件、水质、河流地形地貌和水生生物(鱼类饵料)五个方面,分析了筑坝建库对鱼类产卵行为和产卵场生境造成的直接、间接和累积影响等多重影响机制;其次,构建了面向鱼类产卵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6大类共21项指标并确定了各个参数的评价标准和定性或定量评价方法;再次,采用上述指标体系对锦屏大河湾减水河段的圆口铜鱼和裂腹鱼产卵生境开展了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恢复水文过程是改善鱼类产卵生境的重要手段之一。(3)针对锦屏大河湾下泄流量存在的现实问题,基于IFIM法原理,筛选出锦屏大河湾目标保护鱼类——圆口铜鱼和裂腹鱼类。通过模拟筛选出目标鱼类繁殖期代表性水文过程,开展目标鱼类产卵的环境因子(水温、流速、水深和底质)适宜度曲线研究,进而利用River2D计算得出锦屏大河湾圆口铜鱼和裂腹鱼类产卵的适宜生态流量峰值(圆口铜鱼为1220 m3/s,裂腹鱼类为432 m3/s),为后续的生态流量过程线研究提供支持。针对山区河流鱼类产卵保护生态流量研究需求和河流地形调查困难的现实矛盾,基于R2CROSS法,调整相关参数为水位上涨率、流速和相对湿周百分比,进行了参数标准修订,并应用于锦屏大河湾圆口铜鱼产卵期生态流量峰值阈值底限研究(298m3/s),利用传统水文学方法Tennant法和River2D数值模拟对生态流量结果进行验证。(4)开展了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技术研究,构建了鱼类产卵生态水文指标集。基于不同繁殖种类鱼类的生态流量需求,开展了鱼类产卵保护的生态流量过程线研究,提出了“过程线”研究的原则和流程,改进了鱼类产卵保护水文指标集。“过程线”形成技术的步骤主要包括:1)目标鱼类筛选,2)目标鱼类产卵适宜性条件研究,3)产卵生态水文指标集参数确定,4)单目标生态流量过程线的绘制,5)多目标生态流量过程线的拟合。其中,鱼类产卵生态水文指标集的指标主要包括:流量脉冲峰值流量、峰值持续天数、涨水初始日期、涨水发生的日内时间、流量脉冲发生次数、日流量上涨率、涨水持续天数、流量脉冲过程持续天数、流量脉冲结束流量和流量脉冲结束流量持续天数,共10项指标,并结合鱼类繁殖生态学,给出了各指标的生态学意义和确定方法。(5)研究确定了锦屏大河湾圆口铜鱼和裂腹鱼类的生态水文指标集参数,设定了面向鱼类产卵的生态流量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鱼类产卵生境修复的主要方向和措施,包括:1)合理调节水温,保证鱼类性腺成熟和产卵时间;2)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的下泄时间和生态流量过程的结束流量值及其持续天数,保证漂流性卵的所需的流速和漂程;3)加大潜在鱼类产卵场的保护和人为改造力度。
孙松林[7](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马娜娜[8](2018)在《龙江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气候变化,近年来山洪灾害频发。山洪灾害不仅造成基础设施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已经成为山区、丘陵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小流域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切实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防洪安全保障水平,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结合世行贷款项目“井冈山市龙市镇龙江河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针对龙江河流域乔林水库下游人口密集区域,开展了龙江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在分析龙江河流域乔林水库下游山洪致灾原因、致灾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超标准洪水、闸门不能正常开启、基础弱化等因子导致乔林水库大坝漫坝、溃坝的致灾过程,并计算确定了超标准洪水、基础弱化等主要致灾因子的阈值。(2)基于水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溃坝洪水演进分析模型,并利用河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成果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计算分析了大坝各种可能溃决方式、溃口形状、溃口出流方式的洪水演进过程。(3)应用事件树法对龙江河流域山洪致灾风险率进行了分析,估算了大坝瞬间全溃模式可能造成的下游人员生命财产损失情况。基于风险率和致灾后果的分析成果,进行了致灾风险分析,确定了流域内各区域的风险度。(4)根据龙江河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流域内各区域的风险度等,制定了以水位、基础弱化程度、雨量等为预警指标,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级预警的龙江河流域乔林水库下游人口密集区域山洪灾害预警方案。
顾磊[9](2017)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中国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如信息流动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文化的融合、城市空间的重构、地域之间的联系多样化等等。与此同时,中国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转折,这种转变发生在各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为了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基于“整体论”视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并遵循“概念建构-理论梳理与构架-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的研究脉络,采用长时间的参与观察法与实地访谈法所获得的大量原始资料与文献所获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明确了城市涉水景观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首先在对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按阶段分析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政治经济背景以及城市政体,探析了转型中资本的循环与累积,以及行动者网络中多元化的参与角色及其联盟,最后尝试构建了转型的“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第三到第四章,以兰州与成都为案例,综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通过多案例研究法分别研究了各自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城市水设施景观转型、城市水文化景观转型。第五章在对兰州与成都案例深度透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对“水景观”一词的深度梳理和剖析,提出了对城市涉水景观内涵的新认识,即这个概念兼具“视觉性”、“地方性”、“实体性”、“文化性”、“政治性”等综合特质。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涉水景观分为三个层次: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城市水设施景观和城市水文化景观。(2)中国城市水景转型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呈现出合作性与冲突性、全球化与地方性、路径依赖与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混合特质。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在受到宏观结构力量驱动的同时,近几年一些个体与组织的微观行动在某些领域也能发挥显着的作用,同时一些偶然性、地方性与冲突性事件亦间接推进了城市水景的转型。城市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兰州市城市涉水景观中的商业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成都市除了商业性以外,还同时趋于公益性。(3)水体及其水岸景观、水设施景观、水文化景观这三类城市水景的转型过程不尽相同,在构成了自身“水-社会之循环网”同时,这几类景观网络彼此也互有交叉融为整体的网络。水体及其水岸景观转型与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关系紧密,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投资建设与管理由单一的行政逻辑逐渐转为政企合作逻辑。城市设施景观大多为公益性工程,随科技进步和政府投入的驱动而增长,政企合作逐渐开展,部分设施也会间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城市水文化景观从以前政府主导走向了多种形式并存,其中部分因地产或旅游开发趋于商业化,也有因民间社团的加入走向公益化道路。(4)中国城市水景转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以工业化和初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设施建设保障工业与城市的安全与繁荣,却疏远了人水关系,水体遭到填埋或污染,水文化开始没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发展,水体污染与填埋加剧。另外,一些河流整治工程开始修复河流与河岸,逐渐改变了城市水景的面貌。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1990年代末期至今,城市化发展加速,水设施建设加快,水域填埋与人工湿地建设并存,部分设施与复兴的水文化景观促进了房地产的兴起、绅士化进程以及新经济的转型。此外,部分城市涉水景观还出现了公益化的趋势,以及2012年开始在国家生态文明政策倡导下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新发展态势。(5)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府为主的动员、投资与管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引领下的政企合作、官民合作、乃至多层级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实际上处于传统“指令式”和“协作式”治理模式之间的混合状态。此外,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策略上应更要注重地方性、偶然性、可持续性、冲突性与兼容性,以促进多方共赢的局面,迈向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包容发展。
瞿仕波[10](2013)在《大坝变形实时监测设备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飞速发展,如何确保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目前各大水电站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水电站中,对大坝安全进行实时监测是保障其经济效益和人民安全的重要手段,而变形监测在大坝安全监测体系中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监测设备将坝体、坝基和坝肩的变形量及时进行反馈,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对水电站运行情况做出评估和预测是确保水电站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并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工程隐患的必要措施。本文根据水电站对大坝变形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VC的大坝监测设备。设备采用电荷耦合元件测量线体位置变化,从而实现大坝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形变的实时监测。设备将最终结果在工业级LCD上进行显示,并可通过按键或上位机软件的操作进行显示数据和测量参数的调节和控制。本文通过硬件电路的改进、边缘检测算法的改进以及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实时性以及测量精度。首先,设备在硬件电路上通过对CCD信号噪声的预处理、通信模块的隔离和阻抗匹配等措施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性;通过对电源电路进行自我保护设计,不仅加强了对于设备的异常处理和自恢复能力,也同时将数据传输的误码率降低至10-6以下,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其次,论文对CCD信号进行相关双采样及AD转换并根据图像特点采用了改进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同时对检测数据进行直线拟合进行边缘点的确定,从而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确度。最后,论文对μC/OS-II操作系统进行裁剪和移植,实现了对每个细分任务的切换和调度,优化了系统功能模块的软件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本文所设计的大坝实时监测系统从监测精度、监测稳定性、监测智能化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已经达到并远远优于《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中的要求。
二、石板水电站大坝原型监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板水电站大坝原型监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库区秭归县阶跃型土质滑坡变形机理及潜在涌浪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变形机理研究 |
1.2.2 滑坡运动速度研究 |
1.2.3 滑坡首浪理论研究 |
1.2.4 滑坡涌浪模型研究 |
1.2.5 滑坡涌浪数值模拟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滑坡成因机理探究 |
1.3.2 滑坡最大速度求解方法探究 |
1.3.3 潜在涌浪风险探究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三峡库区秭归县阶跃型土质滑坡统计及分析 |
2.1 阶跃型滑坡数据统计 |
2.1.1 阶跃型滑坡监测数据统计 |
2.1.2 阶跃型滑坡分类 |
2.1.3 阶跃型变化机理初步分析 |
2.2 典型整体阶跃型滑坡 |
2.2.1 八字门滑坡 |
2.2.2 白家包滑坡 |
2.3 典型局部阶跃型滑坡 |
2.3.1 黑石板滑坡 |
2.3.2 三门洞滑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库水位作用下阶跃型滑坡稳定性分析 |
3.1 三峡水库水位变化特点 |
3.2 滑坡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1 八字门滑坡模型的建立 |
3.2.2 黑石板滑坡模型的建立 |
3.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3.3.1 八字门滑坡稳定性分析 |
3.3.2 黑石板滑坡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涌浪公式法计算及分析 |
4.1 滑坡速度计算方法的探讨 |
4.1.1 工程地质类比估算滑坡速度 |
4.1.2 公式法计算滑坡体下滑速度 |
4.1.3 传统方法计算滑坡速度 |
4.2 滑坡涌浪公式法探讨 |
4.2.1 潘家铮法 |
4.2.2 修正的潘家铮公式 |
4.2.3 Noda法 |
4.3 八字门滑坡涌浪计算 |
4.3.1 八字门滑坡首浪高度计算 |
4.3.2 八字门滑坡涌浪对岸爬高计算 |
4.3.3 八字门滑坡涌浪沿程传播计算 |
4.4 黑石板滑坡涌浪计算 |
4.4.1 黑石板滑坡首浪高度计算 |
4.4.2 黑石板滑坡涌浪对岸爬高计算 |
4.4.3 黑石板滑坡涌浪沿程传播计算 |
4.5 滑坡涌浪计算结果分析 |
4.5.1 滑坡速度结果对比分析 |
4.5.2 首浪高度结果对比分析 |
4.5.3 滑坡涌浪对岸爬高结果对比分析 |
4.5.4 涌浪沿程传播高度公式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5章 基于Surge软件对滑坡涌浪数值模拟分析 |
5.1 软件系统框架结构 |
5.1.1 系统组成结构 |
5.1.2 系统数据结构 |
5.2 滑坡涌浪高度数值模拟分析 |
5.2.1 八字门滑坡潜在涌浪数值模拟 |
5.2.2 黑石板滑坡潜在涌浪数值模拟 |
5.3 公式法计算与数值模拟涌浪结果对比分析 |
5.4 滑坡涌浪危险分区 |
5.4.1 分区标准 |
5.4.2 涌浪影响程度及范围 |
5.4.3 滑坡潜在涌浪风险对比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评价对象与方法 |
1.2.2 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分析方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1 构建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1.2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2.1 定性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
2.2.2 定量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碾压混凝土坝变形安全评价 |
3.1 碾压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及评价方法 |
3.1.1 变形监控模型 |
3.1.2 变形状态评判 |
3.2 碾压混凝土坝材料本构模型及变形等效计算方法 |
3.2.1 材料本构关系 |
3.2.2 层面变形等效计算方法 |
3.3 变形参数反演分析 |
3.3.1 粘弹性力学参数反演原理 |
3.3.2 反演优化方法 |
3.4 工程实例 |
3.4.1 变形参数反演分析 |
3.4.2 变形安全监控模型计算 |
3.4.3 变形指标安全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安全评价 |
4.1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安全监控及评价方法 |
4.1.1 渗流监控模型 |
4.1.2 渗流状态评判 |
4.2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计算模型 |
4.2.1 碾压混凝土坝的渗流特性 |
4.2.2 碾压混凝土坝稳定渗流场有限元分析 |
4.2.3 层面渗流等效处理 |
4.3 工程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5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 |
5.1 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
5.1.1 定性指标等级划分 |
5.1.2 定量指标等级划分 |
5.2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工作状态综合评价 |
5.2.1 不确定系统的特征 |
5.2.2 灰色聚类理论 |
5.2.3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 |
5.3 工程实例 |
5.3.1 效应量监控模型分析计算以及灰类等级划分 |
5.3.2 灰色聚类分析模型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空间发育规律与成因模式 |
1.2.2 水库滑坡的复活变形响应规律 |
1.2.3 水库滑坡的长期变形演化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第2章 三峡库区工程地质环境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 岸坡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三峡库区滑坡空间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 |
3.1 三峡库区滑坡发育规律 |
3.2 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 |
3.2.1 地层岩性 |
3.2.2 斜坡结构 |
3.2.3 地形地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成因模式 |
4.1 概述 |
4.2 典型滑坡实例及其成因模式 |
4.2.1 木鱼包滑坡 |
4.2.2 石榴树包滑坡 |
4.2.3 长屋滑坡 |
4.2.4 白衣庵滑坡 |
4.2.5 白家包滑坡 |
4.2.6 向家湾滑坡 |
4.2.7 草街子滑坡 |
4.3 不同成因模式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滑坡的复活变形特征及其诱发机理 |
5.1 概述 |
5.2 木鱼包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
5.2.1 滑坡专业监测网络与工程地质结构 |
5.2.2 滑坡宏观变形特征 |
5.2.3 滑坡变形监测结果 |
5.2.4 变形影响因素与复活机制 |
5.3 八字门滑坡复活变形响应特征与变形机理 |
5.3.1 八字门滑坡概括 |
5.3.2 滑坡复活变形演化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 |
6.1 概述 |
6.2 三峡库区滑坡复活的时空分布规律 |
6.3 库水作用下滑坡复活变形类型 |
6.4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
6.4.1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分布特征 |
6.4.2 不同滑面形态滑坡复活规律 |
6.4.3 不同滑面滑坡对库水位升降的变形响应机制 |
6.5 不同渗透特性的滑坡复活变形规律 |
6.5.1 滑坡现场渗透试验 |
6.5.2 三峡库区滑坡渗透特性 |
6.5.3 渗透性对三峡水库水位下降速率调控的影响 |
6.5.4 不同渗透特性滑坡复活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滑坡变形演化研究 |
7.1 概述 |
7.2 岸坡原型 |
7.3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 |
7.3.1 试验原理 |
7.3.2 试验设备与装置 |
7.3.3 试验模型设计 |
7.3.4 试验材料与模型制备 |
7.3.5 试验监测方案 |
7.3.6 试验工况条件 |
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4.1 滑坡宏观变形演化特征 |
7.4.2 位移量变化 |
7.4.3 孔压变化 |
7.4.4 土压变化 |
7.4.5 含水率分布特征 |
7.4.6 渗流侵蚀效应分析 |
7.4.7 变形演化模式 |
7.5 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三峡库区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自适应性研究 |
8.1 概述 |
8.2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特征分析 |
8.2.1 库区滑坡变形演化趋势类型 |
8.2.2 库区滑坡变形自适应调整时长 |
8.3 滑坡体固结压密对变形自适应的影响 |
8.3.1 滑体在竖直方向的压密变形 |
8.3.2 滑体在滑动方向上的压密变形行为 |
8.4 滑坡体渗透系数逐步增大 |
8.4.1 溪沟湾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
8.4.2 溪沟湾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
8.4.3 滑坡渗透性变化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溪洛渡库区星光三组变形体成因机制及蓄水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倾倒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倾倒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倾倒变形体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1.1 气象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溪洛渡库区蓄水调度 |
第3章 星光三组岸坡倾倒变形发育特征分析 |
3.1 星光三组变形体概况 |
3.2 岸坡地表变形特征 |
3.2.1 坡表宏观变形特征 |
3.2.2 岸坡蓄水变形响应特征 |
3.2.3 岸坡平面变形分区 |
3.3 岸坡深部变形特征 |
3.3.1 平硐布置概况 |
3.3.2 岸坡深部岩体变形特征 |
3.4 岸坡空间变形范围与区划 |
3.4.1 边坡倾倒变形分带 |
3.4.2 边坡倾倒变形空间结构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星光三组倾倒变形体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
4.1 倾倒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4.2 离散元计算模型设定与参数选取 |
4.3 倾倒变形体形成演化因素分析 |
4.3.1 河谷下切作用影响分析 |
4.3.2 构造挤压作用影响分析 |
4.3.3 岩性组合影响分析 |
4.3.4 岩体结构影响分析 |
4.4 倾倒变形体形成演化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星光三组倾倒变形体长期蓄水稳定性评价 |
5.1 长期库水作用下岸坡岩体劣化规律 |
5.1.1 干湿循环作用下岩体力学性质 |
5.1.2 长期饱水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质 |
5.2 计算模型、参数赋值与研究方案 |
5.2.1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5.2.2 参数赋值 |
5.2.3 研究方案 |
5.3 长期蓄水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5.3.1 稳定蓄水位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5.3.2 库水位长期作用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变形体极强变形区失稳危害性分析 |
6.1 极强变形区失稳涌浪危害分析 |
6.1.1 失稳涌浪高度计算 |
6.1.2 失稳涌浪危害性分析 |
6.2 极强变形区失稳堵江分析 |
6.2.1 经验公式法堵江计算分析 |
6.2.2 基于3DEC堵江模拟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基于能量守恒和张量分析的复杂边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滑坡涌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初始涌浪高度研究现状 |
1.2.2 滑坡涌浪传播规律研究现状 |
1.2.3 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传播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河道型水库滑坡特性及涌浪形成条件研究 |
2.1 河道型水库滑坡的分类特征 |
2.2 河道型水库滑坡的岩土结构 |
2.2.1 滑坡体的岩土结构 |
2.2.2 滑面土的岩土特征 |
2.3 河道型水库滑坡的运动机制 |
2.3.1 滑坡启动阶段 |
2.3.2 滑坡加速下滑阶段 |
2.3.3 滑坡体入水准备阶段 |
2.4 滑坡涌浪的形成条件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 |
3.1 试验目的及方法 |
3.2 试验模型设计 |
3.2.1 模型比尺 |
3.2.2 河道型水库模型 |
3.2.3 滑坡体模型设计 |
3.3 仪器设备 |
3.3.1 波浪水位采集系统 |
3.3.2 滑架 |
3.3.3 滑槽 |
3.4 试验工况的确定 |
3.4.1 三峡水库 145m工况 |
3.4.2 三峡水库 155m工况 |
3.4.3 三峡水库 175m工况 |
3.5 物理模型试验 |
3.5.1 凸岸模型试验 |
3.5.2 凹岸模型试验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守恒的滑坡涌浪首浪高度研究 |
4.1 初始涌浪特性分析 |
4.2 首浪的定义 |
4.3 滑坡体入水的能量守恒原理 |
4.4 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分析 |
4.4.1 滑坡体入水前的运动特征分析 |
4.4.2 滑坡体入水前的动能分析 |
4.4.3 滑坡体入水前的势能分析 |
4.4.4 滑坡体入水前的总机械能计算模型 |
4.5 滑坡体入水后产生的首浪波能分析 |
4.5.1 首浪波能分布 |
4.5.2 首浪波能计算模型 |
4.6 滑坡体入水前后的能量转换系数 |
4.6.1 研究指标的定义 |
4.6.2 滑坡体入水前后的能量转换因素分析 |
4.6.3 滑坡体入水前后能量转换系数的确定 |
4.6.4 滑坡体入水前后能量转换的机理分析 |
4.7 基于能量交换机理的首浪高度计算模型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张量分析的滑坡涌浪经验波场研究 |
5.1 滑坡涌浪经验波场研究目的和方法 |
5.2 弯曲河道滑坡涌浪经验波场区域划分 |
5.3 研究指标的定义 |
5.4 张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
5.5 基于张量分析的滑坡涌浪经验波场研究 |
5.5.1 波高传递率与相对距离的二维模型 |
5.5.2 波高传递率与方位、相对距离的三维模型 |
5.5.3 波高传递率与工况、方位、相对距离的四维模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复杂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传播的作用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方法 |
6.2 试验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6.2.1 试验模型的建立 |
6.2.2 试验模型的验证 |
6.3 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方向的影响规律 |
6.3.1 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传播方向作用的数模试验 |
6.3.2 顺直河道边界作用下的涌浪传播方向 |
6.3.3 凸岸顶点入水凹岸边界作用下的涌浪传播方向 |
6.3.4 凹岸中点入水凸岸边界作用下的涌浪传播方向 |
6.4 复杂河道边界作用下的滑坡涌浪反射波波高研究 |
6.4.1 复杂河道边界对涌浪反射波波高作用的数模试验 |
6.4.2 河道边界单因素对反射波高的影响规律分析 |
6.4.3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复杂河道边界作用下的涌浪反射波波高研究 |
6.5 复杂河道边界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5.1 岸坡坡度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5.2 弯曲河道凹岸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5.3 弯曲河道凸岸对滑坡涌浪周期的影响规律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筑坝河流鱼类产卵生态流量研究 ——以锦屏大河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生态流量研究 |
1.2.1 生态流量概念 |
1.2.2 生态流量特征指标 |
1.2.3 生态流量的谱系划分及其生态意义 |
1.2.4 生态流量的划分 |
1.2.5 生态流量研究方法 |
1.3 坝下河流栖息地的生态响应 |
1.3.1 筑坝建库对河流栖息地的影响 |
1.3.2 水文情势变动-生态响应关系研究 |
1.3.3 坝下鱼类栖息地的生态响应评价 |
1.4 鱼类繁殖生态学 |
1.4.1 产卵机理 |
1.4.2 产卵季节 |
1.4.3 外在主要环境条件需求 |
1.5 鱼类产卵场保护 |
1.5.1 产卵适宜性条件研究 |
1.5.2 生态流量研究的应用与实践 |
1.5.3 鱼卵输移模拟 |
1.5.4 产卵场生态修复 |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技术体系框架 |
2.1 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 |
2.1.1 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的概念与内涵 |
2.1.2 研究重点 |
2.2 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的技术体系框架 |
2.2.1 研究尺度 |
2.2.2 关键理论与技术 |
2.3 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技术流程 |
2.3.1 坝下鱼类产卵场现状调查和目标鱼类筛选 |
2.3.2 筑坝建库对鱼类产卵的综合影响 |
2.3.3 鱼类产卵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2.3.4 目标鱼类产卵水文与水力学适宜性条件研究 |
2.3.5 鱼类产卵生态水文指标集 |
2.3.6 生态修复措施比选与效果预测 |
2.3.7 鱼类产卵保护措施实施与适应性管理 |
2.4 小结 |
第三章 锦屏大河湾概况及水生态保护现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雅砻江下游流域规划及水电开发梯级状况 |
3.1.2 锦屏大河湾 |
3.2 水生态保护措施及现状 |
3.2.1 水生态保护措施 |
3.2.2 水生态保护现状 |
3.3 水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 |
3.3.1 下泄流量方案 |
3.3.2 鱼类产卵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鱼类产卵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
4.1 筑坝河流对鱼类产卵行为的综合影响 |
4.1.1 水文情势 |
4.1.2 水动力条件 |
4.1.3 水质 |
4.1.4 河流地形 |
4.1.5 生物因子 |
4.2 坝下鱼类产卵健康指标体系 |
4.2.1 目的与意义 |
4.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3 构建总体布局 |
4.2.4 评价原则 |
4.2.5 评价方法 |
4.3 锦屏大河湾鱼类产卵健康评价研究 |
4.3.1 现场调查 |
4.3.2 水文情势变动 |
4.3.3 水动力条件 |
4.3.4 河流地形地貌 |
4.3.5 水环境 |
4.3.6 鱼类资源现状 |
4.3.7 生物因子 |
4.3.8 鱼类产卵健康评价结果表 |
4.4 小结 |
第五章 鱼类产卵的生态流量研究 |
5.1 IFIM法概述 |
5.1.1 IFIM法计算生态流量的研究方法 |
5.1.2 IFIM法研究进展 |
5.1.3 River2D模型简介 |
5.2 锦屏大河湾鱼类产卵生态流量峰值研究 |
5.2.1 目标鱼类筛选 |
5.2.2 圆口铜鱼产卵适宜性条件研究 |
5.2.3 裂腹鱼类产卵适宜性条件研究 |
5.2.4 目标鱼类产卵适宜生态流量研究 |
5.3 基于改进R2CROSS法的生态流量研究 |
5.3.1 改进R2CROSS法原理 |
5.3.2 R2CROSS的改进 |
5.3.3 圆口铜鱼产卵生态流量峰值阈值底限研究 |
5.3.4 改进R2CROSS法检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鱼类产卵的生态流量过程线研究 |
6.1 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研究 |
6.1.1 构建原则 |
6.1.2 研究流程 |
6.2 鱼类产卵保护水文指标集 |
6.2.1 鱼类繁殖类型 |
6.2.2 时间尺度 |
6.2.3 指标筛选 |
6.2.4 指标的生态学意义 |
6.2.5 指标集参数技术方法 |
6.3 锦屏大河湾鱼类产卵生态流量过程线研究 |
6.3.1 圆口铜鱼 |
6.3.2 裂腹鱼类 |
6.4 生态流量过程线拟合 |
6.4.1 拟合方法 |
6.4.2 鱼类产卵适宜生态流量过程线 |
6.4.3 下泄生态流量可行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锦屏大河湾鱼类产卵生境修复研究 |
7.1 大河湾鱼类栖息地保护现状 |
7.1.1 鱼类栖息地保护措施及实施情况 |
7.1.2 存在问题 |
7.2 大河湾鱼类产卵保护生态修复建议 |
7.2.1 生态修复原则 |
7.2.2 可行性分析 |
7.2.3 产卵场生态修复措施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龙江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山洪灾害防治研究进展 |
1.2.2 溃坝水流理论研究 |
1.2.3 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研究 |
1.2.4 溃坝风险分析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龙江河流域山洪致灾模式分析 |
2.1 概述 |
2.2 致灾原因分析 |
2.2.1 流域概况 |
2.2.2 致灾原因分析 |
2.3 致灾模式分析 |
2.3.1 洪水漫坝 |
2.3.2 溃坝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龙江河流域乔林大坝溃决洪水演进分析 |
3.1 概述 |
3.2 洪水演进计算模型 |
3.2.1 基本方程 |
3.2.2 计算方法 |
3.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2.4 有关参数的确定 |
3.2.5 计算断面的确定 |
3.2.6 模型验证与可靠性分析 |
3.3 溃坝洪水演进分析 |
3.3.1 大坝溃决方式分析 |
3.3.2 大坝全溃洪水演进分析 |
3.3.3 大坝 1/2 溃决洪水演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江河流域山洪致灾风险分析 |
4.1 概述 |
4.2 致灾风险率分析 |
4.2.1 计算方法 |
4.2.2 风险率分析 |
4.3 致灾后果估算 |
4.3.1 经济损失 |
4.3.2 生命损失 |
4.4 致灾风险分析 |
4.4.1 风险性评价 |
4.4.2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江河流域山洪风险预警 |
5.1 概述 |
5.2 溃坝洪水风险预警 |
5.2.1 预警技术 |
5.2.2 溃坝洪水预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参加科研情况 |
(9)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水与城市的复杂关系 |
1.2.2 中国城市转型与城市涉水景观 |
1.2.3 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碰撞的城市涉水景观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进展 |
1.4.2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案例地选择及资料来源 |
1.6.1 案例地选择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构架 |
2.1 理论梳理 |
2.1.1 城市政治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政体理论与增长机器理论 |
2.1.3 尺度政治理论 |
2.1.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理论 |
2.1.5 从科层制到治理理论 |
2.1.6 现代性理论 |
2.1.7 后现代性理论与后现代城市 |
2.1.8 空间的生产与第三空间理论 |
2.2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转型的理论模式建构 |
2.2.1 转型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城市政体 |
2.2.2 转型的资本视角:循环与累积 |
2.2.3 转型的行动者网络视角:角色多元化与结盟网络化 |
2.2.4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水-社会之循环网”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3.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3.1.1 穿城而过: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3.1.2 与河争地:人与洪水的游击战 |
3.1.3 政府主导下的水岸开发:黄河风情线及沿岸域的变迁 |
3.1.4 市政府控制下的中小型河道:填埋、利用与整治 |
3.1.5 被遗忘的水景观:滩滩相连的候鸟天堂 |
3.1.6 河谷型城市特殊的水景观:排洪沟、山洪、泥石流与滑坡 |
3.1.7 美中不足:公众感知的兰州城市河流及其沿岸景观 |
3.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3.2.1 兰州供水历史回顾:从溥惠渠到刘家峡 |
3.2.2 政府失职与企业失责:兰州城市供水事故的频发 |
3.2.3 城市水源地的隐患与监督:水电业的霸权与NGO的努力 |
3.2.4 黄土山上造青山:自上而下的南北两山绿化上水工程 |
3.2.5 理不清的污水、雨水与洪水:城市排水曲折的现代化进程 |
3.2.6 迈向公私合伙:滨河交通设施的跨越发展 |
3.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3.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3.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3.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 |
4.1 城市水体及其水岸景观的变迁 |
4.1.1 溯流而上:城市与水的历史回顾 |
4.1.2 政府主导下的治河工程:里程碑式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4.1.3 政企合作的进阶与退二进三的开端:沙河综合整治工程与东调工程 |
4.1.4 NGO发起的反河流填埋运动:西郊河事件 |
4.1.5 社区发起的城市湿地保留运动:大观堰事件 |
4.1.6 企业插手下的市政郊野公园:城市绿化水系网络的非均衡发展 |
4.1.7 新时代的绿色治理体制:环城生态圈以及人工湿地打造 |
4.1.8 豪华的“腐烂河”:公众感知的成都城市河流及其水岸景观 |
4.2 城市水设施景观的变迁 |
4.2.1 供水历史的转折:从都江堰到李家岩 |
4.2.2 公众反坝运动的第一次胜利:杨柳湖水电站事件 |
4.2.3 城市生命线上广泛的反水电联盟:柏条河事件 |
4.2.4 国家的回归与地方的失落:城市排污设施的演进过程 |
4.2.5 雨洪管理专家话语的转变:从灰色设施到绿色设施 |
4.2.6 被各种设施阻碍的水路交通:撑不起的城市航运 |
4.3 城市水文化景观的变迁 |
4.3.1 传统的水文化景观 |
4.3.2 当代的水文化景观 |
4.3.3 艺术作品与媒介表征的城市水景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治理模式 |
5.1 科层制的固守与超越:兰州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1.1 中国涉水事务的科层制 |
5.1.2 涉水事务的地方层级 |
5.2 网络、冲突与尺度政治: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深度透视 |
5.2.1 水景行动者网络及其冲突 |
5.2.2 成都城市涉水景观的尺度政治视角 |
5.3 中国城市涉水景观治理模式 |
5.3.1 协作式治理:能力与局限 |
5.3.2 治理的谱系:从兰州到成都 |
5.3.3 治理的拓展:治理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大坝变形实时监测设备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坝变形监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大坝变形监测发展现状 |
1.2.2 大坝变形监测发展趋势 |
1.3 大坝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 |
1.3.1 大坝水平位移监测技术 |
1.3.2 大坝垂直位移监测技术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基础 |
2.1 变形监测系统基本原理 |
2.1.1 液体静力水准法 |
2.1.2 引张线法 |
2.2 大坝变形测量方法 |
2.3 CCD 传感器 |
2.3.1 CCD 基本原理 |
2.3.2 CCD 芯片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坝变形实时监测设备总体结构与硬件设计 |
3.1 大坝变形监测设备总体结构设计 |
3.1.1 设备设计要求与性能指标 |
3.1.2 监测系统整体设计 |
3.2 电源模块设计 |
3.3 核心控制模块 |
3.4 图像采集模块 |
3.4.1 预处理电路 |
3.4.2 相关双采样及 AD 转换 |
3.5 通信模块设计 |
3.6 时序驱动模块设计 |
3.6.1 CCD 驱动 |
3.6.2 相关双采样时序 |
3.6.3 驱动时序仿真 |
3.7 人机接口及输出模块设计 |
3.7.1 LCD 显示 |
3.7.2 外部按键中断 |
3.8 存储模块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坝变形实时监测设备软件设计 |
4.1 大坝变形实时监测设备软件平台构建 |
4.1.1 μC/OS-II 内核分析 |
4.1.2 μC/OS-II 移植整体设计 |
4.1.3 μC/OS-II 源代码的修改 |
4.1.4 工程编译及移植验证 |
4.2 大坝变形监测设备软件总体设计 |
4.3 大坝变形监测设备子任务设计 |
4.3.1 系统主程序 |
4.3.2 看门狗任务 |
4.3.3 通信协议解析任务 |
4.3.4 按键扫描任务 |
4.3.5 LCD 显示任务 |
4.3.6 数据存储及读取任务 |
4.4 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
4.4.1 边缘检测原理 |
4.4.2 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任务设计 |
4.5 大坝变形监测任务间通信 |
4.5.1 设备任务触发信号量 |
4.5.2 消息队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坝变形实时监测设备测试与分析 |
5.1 变形监测设备稳定性测试 |
5.1.1 变形监测设备稳定性测试平台及方法 |
5.1.2 变形监测设备稳定性测试结果及结论 |
5.2 变形监测设备精度测试 |
5.2.1 变形监测设备精度测试平台及方法 |
5.2.2 变形监测设备精度测试结果及结论 |
5.3 变形监测设备组网测试 |
5.3.1 变形监测设备组网测试平台及方法 |
5.3.2 变形监测设备组网测试结果及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附录C 部分原理图 |
附录D 电路 PCB 版图 |
附录E 部分移植代码 |
附录F 部分应用程序代码 |
四、石板水电站大坝原型监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库区秭归县阶跃型土质滑坡变形机理及潜在涌浪风险分析[D]. 梁卫. 三峡大学, 2021
- [2]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D]. 李俊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3]三峡库区涉水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变形响应及其自适应性研究[D]. 李松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溪洛渡库区星光三组变形体成因机制及蓄水稳定性研究[D]. 吴卓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能量守恒和张量分析的复杂边界河道型水库滑坡涌浪机理研究[D]. 祖福兴.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6]筑坝河流鱼类产卵生态流量研究 ——以锦屏大河湾为例[D]. 李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7]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龙江河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D]. 马娜娜. 南昌工程学院, 2018(06)
- [9]中国城市涉水景观的转型与治理 ——以兰州市和成都市为例[D]. 顾磊. 兰州大学, 2017(03)
- [10]大坝变形实时监测设备的设计与应用[D]. 瞿仕波. 湖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