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特点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涵[1](2021)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重叠越来越多,各个领域都需要更多的交叉学科人才。尤其在对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对医工交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增强前沿学科和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我国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践时间较短、经验不丰富,还存在较多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对我国改进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围绕跨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根据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其次对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学项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创新与设计项目、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等3个国外案例,从培养过程、条件支撑、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然后对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团队、资源配置、制度规范6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外案例经验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尚不明晰;培养过程有待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质量保障不够健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本文基于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采用了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索了国外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结论。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甘亚[2](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17年10月,“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弘扬了大健康和大医学的健康理念,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丰富和完善现代医学的内涵。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培养世界一流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校应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从关注个体健康转向关注群体健康,从关注疾病治疗到关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因此,加快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满足健康中国的人才需求,对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以提高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研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优化策略,力求为优化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健康中国视角出发,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剖析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各环节要素,进一步揭示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明确临床医学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医学技能、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其次,通过专家访谈法了解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步骤及结果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的分析,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健康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优化策略等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美国6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流医学院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了美国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第三章是国内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通过对10所双一流高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和特点,分析与“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差距,最后提出在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第四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通过对15名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优化措施方面进行专家深入访谈。归纳概括基于健康中国的背景理念,探讨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观点和建议。第五章是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从健康战略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以大健康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推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课程、临床思维与实践课程、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课程五大课程模块的构建,加强学生预防意识、群体健康维护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小组讨论、基于案例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方面,丰富考核形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优化研究,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出发,立足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提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丰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理论。
高强[3](2020)在《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设置研究》文中指出
匡秋潼[4](2020)在《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是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推动一批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打破了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医学院校长期独立办学的格局,从而形成了综合大学医学院与独立办学医学院校并存的高等医学教育办学模式。近年来,本科教育质量革命愈演愈烈,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步入内涵式发展。从“双一流”计划的一流大学到一流学科到“双万”计划的一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专业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和根本。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核心元素,一流专业是一流本科的基础,综合大学医学院专业数量少、培养规模小、奉行以培养研究型医学人才为主的精英教育模式,因此独立办学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值得关注。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是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步骤和必由之路。本研究选取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稳定的49所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进展,形成文献综述并界定相关概念。其次把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发展及其原因进行探究;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的专业数量、专业结构、专业类型、专业增设与撤销情况、一流专业建设情况等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对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的改变。二是分析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发现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专业数量发展不合理、专业撤销速度缓慢、学科覆盖过大过全、办学特色淡化等问题。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优化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调整专业数量,增加医学相关专业比重;二是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从供给侧出发优化专业结构;三是发挥学术权力在专业设置中的主导作用;四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调整多方监管机制。
马丽华[5](2020)在《美国STEM教育中社会力量参与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全球化的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STEM领域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STEM教育发展。我国引入STEM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发展STEM教育,但在利用社会力量推动STEM教育发展方面仍处于初步阶段。而美国STEM教育的发展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且社会力量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研究美国利用社会力量推动STEM教育发展的实践,能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美国STEM教育中社会力量的参与进行研究。论文介绍了STEM教育的发展历程,即STEM教育的萌芽时期、勃兴时期和拓展时期。通过典型案例,详细介绍了美国社会力量在STEM教育政策制定、资金支持、教师培养、课程提供、教学改革及学生实习等领域开展的活动。此外,还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力量能够参与STEM教育的原因:从外部来讲,美国的社会力量有参与教育发展的传统,再加上美国社会的权力分配机制和特殊的教育体制,为其参与STEM教育提供了空间;美国政府出台的多项有关社会力量参与STEM教育的政策,为其参与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美国拥有对社会力量完善的监管体系,保证了其能规范地参与STEM教育发展。从内部来讲,社会力量自身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拥有专业的工作机制,并注重合作共赢,这赋予其有效参与STEM教育的能力。基于上述研究,论文总结了美国社会力量参与STEM教育特点,即广泛性、专业化、有效性,同时还指出其参与面临分散性、无序性的挑战。最后,本文就我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力量促进我国STEM教育发展得出以下启示:一是要解放思想,开放办教育;二是要适度扶持和培育社会力量;三是要加强社会力量自身能力建设;四是要组建联盟,加强跨部门协作;五是要完善对社会力量的监管体系建设。
王薇[6](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艾勇琦[7](2020)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认知执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某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对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的认知、情感以及参与研究时的行为表现,探讨影响其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的因素,找出研究生认知与情感、情感与行为表现不一致的原因,就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加以改善。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概念、生物医学科研伦理以及国内外在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方面的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拟定调查问卷。运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影响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对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认知、情感、行为表现的因素,结合信效度检验结果,确定调查问卷。对医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在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部分的得分,分别划分得分合格与不合格的人数。运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列联表资料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中介效应检验,从研究生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参与研究情况和发表研究相关文章情况四方面,分别研究影响研究生认知、情感、行为表现的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找出问题,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就研究生个体因素而言:女生对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的看法较男生积极;硕士生的看法较博士生积极;三年级研究生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均优于二年级研究生。就学习经历因素而言:参加伦理相关讲座的调查对象在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上均优于没有参加伦理相关讲座的调查对象。就参与研究因素而言:以受试者身份参与过研究的调查对象在认知和行为上表现更好;有参与研究经历的调查对象对伦理相关问题的看法更消极;身边研究人员的行为表现对调查对象本人的行为表现有正向影响。就发表研究相关文章因素而言:有无根据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发表学术文章、投稿时是否每次都被杂志社要求出具同意研究开展的伦理审查证明,对调查对象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均无影响。研究结论:根据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三个层面提出建议:高校层面,应加强伦理类课程建设、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伦理教育活动、丰富研究生实践内容;导师层面,应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端正研究生学习动机;学术环境层面,生物医学类期刊须把好学术期刊科研伦理关,同时高校可以尝试将科研伦理规范执行情况纳入到研究生的考评内容中。
郭书剑[8](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海涛[9](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叶晓芳[10](2019)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实现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竞争力、扩大办学影响力的根本路径,也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双一流”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2017年9月,由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有25所非“985”、“211”工程高校,H大学和N大学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两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考察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既有利于丰富“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体系,又有利于为其他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与启示。本研究通过实地访谈,对H大学和N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其主要经验包括,一是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二是注重学科建设的制度设计,三是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四是强调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五是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通过对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考察,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五大特性,一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二是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三是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四是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五是注重各项办学指标的国际化水平。当前,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学科方向不凝练、高层次人才紧缺、一流学科平台欠缺、学科经费支持不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结合国内外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地方综合性大学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第一,应以培养国家及地方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价值引领;第二,应注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第三,应加强凝练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第四,应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五,应加强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优化学科梯队;第六,应多途径拓宽经费来源;第七,应凝才聚力搭建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平台。
二、国外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特点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特点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 |
(二) 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研究 |
(三) 研究评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医工交叉 |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
(二) 系统科学理论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外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案例研究 |
一、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医学工程或医学物理学(MEMP)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统筹管理 |
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创新与设计项目(IDP)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质量保障 |
三、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 |
(一) 背景概况 |
(二) 培养过程 |
(三) 条件支撑 |
(四) 质量保障 |
四、经验与启示 |
(一) 培养目标明确,注重医工交叉专业人才培养 |
(二) 医工交叉课程设置合理,科研实践训练扎实 |
(三) 医工交叉条件支撑配套,集结全方位资源 |
(四)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
(一) 问卷概况 |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证分析 |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
(三) 医工交叉影响因素分析 |
(四) 相关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章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和提升建议 |
一、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
(一) 培养目标尚不明晰 |
(二) 培养过程有待完善 |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
(四) 质量保障不够健全 |
二、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
(一) 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 |
(二) 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 |
(三) 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 |
(四) 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2)“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
2.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3 讨论与启示 |
第三章 国内高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 |
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 |
4.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4.2 定性研究的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 |
5.1 指导思想 |
5.2 优化原则 |
5.3 优化思路 |
5.4 优化策略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医学教育模式与他国医学教育模式存在差异 |
1.1.2 “新医科建设”为医学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
1.1.3 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对医学教育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
1.3.2 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
2.1 独立办学医学院校 |
2.2 专业与学科 |
2.3 专业设置 |
第三章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演进 |
3.1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演进 |
3.1.1 建立阶段(1862-1949) |
3.1.2 探索阶段(1949-1976) |
3.1.3 调整改革阶段(1977-1992) |
3.1.4 发展优化阶段(1993-至今) |
3.2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 |
4.1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数量分析 |
4.1.1 专业种数 |
4.1.2 专业布点数 |
4.2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类型分析 |
4.2.1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类型的总体情况 |
4.2.2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类型的具体分布 |
4.3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专业结构分析 |
4.4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新增与撤销专业分析 |
4.4.1 近五年新增与撤销专业数量分析 |
4.4.2 近五年新增与撤销专业类型分析 |
4.4.3 近五年新增与撤销专业结构分析 |
4.5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一流专业建设分析 |
4.6 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4.6.1 专业设置数量发展不合理 |
4.6.2 学科门类全,特色优势专业不足 |
4.6.3 缺少学科融合专业,专业设置受利益驱动 |
4.6.4 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调整反应滞后 |
第五章 对策 |
5.1 合理调整专业数量,增加医学及相关专业比重 |
5.2 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从供给侧出发优化专业结构 |
5.3 发挥学术权力在专业设置中的主导作用 |
5.4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调整多方监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美国STEM教育中社会力量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1.1 STEM教育全球重要性地位的持续提升 |
1.2 美国STEM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社会力量起举足轻重作用 |
1.3 在我国,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改革发展已获政策认可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相关概念界定 |
3.1 STEM教育 |
3.2 参与美国STEM教育的社会力量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1 国内研究现状 |
4.2 国外研究现状 |
5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5.1 研究方法 |
5.2 治理理论 |
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6.1 研究内容 |
6.2 创新点 |
第一章 美国STEM教育的发展历程 |
1.1 萌芽时期 |
1.2 勃兴时期 |
1.3 拓展时期 |
第二章 社会力量参与美国STEM教育的领域及其活动 |
2.1 政策制定领域 |
2.2 资金支持领域 |
2.3 教师培养领域 |
2.4 课程提供领域 |
2.5 教学改革领域 |
2.6 学生实习领域 |
第三章 社会力量能够参与美国STEM教育的原因 |
3.1 外部原因 |
3.1.1 美国社会的权力分配 |
3.1.2 社会力量参与的传统 |
3.1.3 美国特殊的教育体制 |
3.1.4 美国政府不断地号召 |
3.1.5 对社会力量监管到位 |
3.2 内部原因 |
3.2.1 社会力量自身社会认可度 |
3.2.2 社会力量专业的工作机制 |
3.2.3 社会力量注重合作共赢 |
第四章 社会力量参与美国STEM教育的特点、挑战与启示 |
4.1 社会力量参与美国STEM教育的特点 |
4.1.1 参与的广泛性 |
4.1.2 参与的专业性 |
4.1.3 参与的有效性 |
4.2 社会力量参与美国STEM教育的挑战 |
4.2.1 参与的分散性 |
4.2.2 参与的无序性 |
4.3 社会力量参与美国STEM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4.3.1 解放思想,开放办教育 |
4.3.2 适度扶持和培育社会力量 |
4.3.3 加强社会力量自身能力建设 |
4.3.4 组建联盟,加强跨部门协作 |
4.3.5 完善对社会力量的监管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专业硕士学位 |
(三)第一职业学位 |
(四)专业认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认知执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某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医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生物医学研究提出更高要求 |
1.1.2 国家对生物医学研究伦理规范工作日益重视 |
1.1.3 伦理失范事件频发为生物医学研究事业敲响警钟 |
1.1.4 研究合乎伦理规范已成为研究成果获得世界认可的必要条件 |
1.1.5 医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是今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人才来源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区分 |
1.4.1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与临床治疗 |
1.4.2 医学相关专业 |
1.4.3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问题 |
1.5 理论基础 |
1.6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规范与失范事件 |
1.6.1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规范 |
1.6.2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失范事件 |
1.7 国内外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7.1 国内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 |
1.7.2 国外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 |
1.7.3 国内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 |
1.7.4 国外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调查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思路 |
2.1.3 研究方法 |
2.1.4 研究内容 |
2.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2.2.1 咨询专家情况 |
2.2.2 问卷编制 |
2.2.3 问卷说明 |
2.2.4 问卷赋值 |
2.2.5 问卷预调查与信效度检验 |
2.2.6 问卷正式调查 |
2.3 知情同意与质量控制 |
2.3.1 知情同意 |
2.3.2 质量控制 |
2.4 研究工具 |
2.4.1 调查工具 |
2.4.2 统计分析工具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结果 |
3.1.1 个人基本信息 |
3.1.2 学习和参与研究情况 |
3.1.3 对生物医学科研伦理相关问题认知、情感以及研究行为的统计描述 |
3.2 统计分析结果 |
3.2.1 个人基本信息对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表现的影响 |
3.2.2 学习和参与研究情况对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表现的影响 |
3.2.3 不同的学术文章发表情况下调查对象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的差异 |
3.2.4 身边研究人员行为表现对调查对象行为表现的影响 |
3.2.5 调查对象认知、情感与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 |
3.3 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
第4章 讨论与建议 |
4.1 讨论 |
4.1.1 对调查对象学习、开展研究以及科研伦理问题态度现状的分析 |
4.1.2 调查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对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表现影响的分析 |
4.1.3 调查对象学习经历对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表现影响的分析 |
4.1.4 调查对象参与研究情况对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表现影响的分析 |
4.1.5 调查对象发表学术文章情况对认知、情感以及行为表现影响的分析 |
4.2 结论与建议 |
4.2.1 结论 |
4.2.2 建议 |
第5章 创新点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9)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需要 |
2.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选择 |
3.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较具代表性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 |
2.国外研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比较研究法 |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综合性大学 |
2.一流学科 |
3.一流学科建设 |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特性 |
1.战略性 |
2.长期性 |
3.系统性 |
4.示范性 |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
1.提高人才质量 |
2.提升科研水平 |
3.扩大社会影响 |
(四)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
1.学科方向建设 |
2.一流学科队伍建设 |
3.一流学科平台建设 |
(五)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模式 |
1.学科带头人引领型 |
2.特色优势学科拓展型 |
3.学科交叉融合型 |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调查研究 |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方案 |
1.访谈背景 |
2.访谈提纲的编制 |
3.访谈对象的选取 |
(二)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
1.H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
2.H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
3.H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
(三)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分析——以力学学科为例 |
1.N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概况 |
2.N大学力学学科建设路径 |
3.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
(四)H大学和N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 |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 |
2.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
3.以多主体共同参与为支撑 |
4.做好学科建设制度设计 |
5.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动力 |
四、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
(一)学科方向 |
1.追求整齐划一,忽视优势特色 |
2.脱离区域发展,对地方发展贡献少 |
(二)人才培养 |
1.地理位置受限,优势生源不足 |
2.国际交流合作不足,国际学生数量少 |
(三)师资队伍 |
1.人才引进难度大,流失严重 |
2.学科领军人才紧缺,学科梯队不合理 |
(四)学科资源 |
1.本科教育“体量”大,教育资源有限 |
2.重大项目欠缺,科研经费较少 |
3.办学声誉有限,社会捐赠少 |
(五)学科平台 |
1.资源配置不足,平台建设缺少保障 |
2.一流平台紧缺,国际化水平滞后 |
五、国外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 |
(一)哈佛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生物学学科为例 |
1.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况 |
2.哈佛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路径 |
(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案例分析——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例 |
1.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概况 |
2.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路径 |
(三)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启示 |
1.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 |
2.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为基础 |
3.以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为支撑 |
4.以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保障 |
5.以办学指标的国际化为追求 |
六、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理念引导层面 |
1.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 |
2.以实现“一流”为目标取向 |
3.以学术自由为精神追求 |
(二)制度设计层面 |
1.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制度 |
2.创建多方共赢的教学助理制度 |
3.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
(三)学科方向建设 |
1.立足区域优势,凸显优势特色 |
2.促进交叉融合,发展新兴学科 |
(四)人才培养层面 |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强化科研指导 |
2.倡导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
3.开展学科竞赛,激发创新活力 |
(五)师资队伍建设 |
1.提供优厚条件,引进领军人物 |
2.倡导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能力 |
3.重视博士引育,储备师资力量 |
(六)经费来源层面 |
1.申请国家课题,获得更多科研经费 |
2.面向区域发展,获取地方资金支持 |
3.传承感恩文化,发挥校友支持作用 |
(七)学科平台建设 |
1.整合校内资源,搭建优势学科平台 |
2.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平台支持力度 |
3.产学研相结合,联合创建科研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河南H大学访谈记录 |
附录2 浙江N大学访谈记录 |
致谢 |
四、国外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特点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王思涵.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D]. 甘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3]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设置研究[D]. 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4]我国独立办学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优化研究[D]. 匡秋潼.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1)
- [5]美国STEM教育中社会力量参与研究[D]. 马丽华. 河北大学, 2020(08)
- [6]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7]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科研伦理认知执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某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为例[D]. 艾勇琦.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10]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调查研究 ——以H大学和N大学为例[D]. 叶晓芳. 湖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