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美国“二次革命”的性质和对美国发展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朱梅莹[1](2012)在《开国先辈的共和观及其对美国早期内政外交的影响 ——以詹姆斯·麦迪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转变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理念传统。十三个殖民地在脱离英国之后,毫不犹豫地采用卓越而新颖的共和国蓝图,在这个意义上,美国的开国先辈们在探索建国的道路上,深谙共和思想和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反思、吸收古典共和思想的基础之上走出了一条别具匠心的共和创新之路。本文试图从共和主义的视角研究对美国早期国家构建及对外关系的影响。心向共和是当时开国先贤们的最重要的观念。在他们留下的不计其数的文献资料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从各个流派的思想家们身上汲取共和的力量,用于新国家的制度和思想构建。在美国国家构建的早期阶段,历经大陆会议、邦联国会、第一届联邦政府三个重要阶段,随着经济、政治危机的不断加深,美国在早期国家构建上分化不断加剧,但是建国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在为这个新生的国家探索一条适合发展的政治经济道路,也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碰撞之中,美国总是善于应时局而变,从而解决共和道路上的一道道难题。同时,在对外关系问题上,“自由”是美国人信奉的共和意识形态的核心,不仅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更影响了他们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如何处理内部与外部事务。对杰斐逊、麦迪逊等开国先辈来说,“自由帝国”的提出展示了美国希望迥异于传统意义上“帝国”内涵,不仅保障内部以“自由”为特征的共和制,而且向外将领土扩张与扩展自由相结合,因此他们对于如何巩固和发展新共和政体也影响了对外关系的处理。从1800年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到1812年战争爆发,共计十二年时间,美国在这场“自由帝国”的试验中跌跌撞撞,有成功更有失败,而当麦迪逊就任总统之时,通过“和平强制”影响英国和法国的希望彻底破灭,“共和主义处于危险之中”的无形压力导致了1812年战争的爆发。总之,美国在建国初期,共和国虽然表面摆脱了殖民束缚,赢得了独立,却是年轻而又根基未稳,而从美国立国衍生的共和主义思想始终影响着美国早期的内政外交并对此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警华[2](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所着美国通史着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对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撰写的美国通史类着作进行梳理。首先,对1978年以前大陆学者撰写的3部美国通史进行简单的回顾和点评。其中姚绍华主编的《美国史》是中国大陆学者编撰出版的第一本美国通史,尽管内容简明,学术价值不高,但本着的出版为以后的美国通史撰写奠定了基础。黄绍湘主编的《美国简明史》和《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823)》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两本美国通史着作,也是最早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编撰而成的美国通史,主要偏重于政治史和经济史。其次,对1978年以来大陆学者撰写的11部美国通史按照三个阶段进行详细的评述,这些着作都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完成,但每部着作特色鲜明。其中黄绍湘编着的《美国通史简编》和《美国史纲(1492-1823)》是对其前着《美国简明史》和《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823)》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完成的。两部着作成就斐然,但争论颇多,有的学者认为这两部着作存在着“教条化”的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有的学者认为两部着作还存在着偏重政治史和经济史的现象。杨生茂、陆镜生合着的《美国史新编》是一本为大学生撰写的教科书。特点是以政治线索为纲,按时间顺序,着重阐述经济、社会、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政策法令、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黄安年主编的《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和《二十世纪美国史》合起来为一部通史,本部着作在导言提出了我们学习和研究美国史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指导我们进行美国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顾学稼主持编写的《美国史纲要》文笔生动优美。余志森主编的《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所采用的插图都是手绘图,配以文字标注,形象生动。何顺果编着的《美国史通论》按四个阶段分为四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论述美国历史。刘绪贻和杨生茂主编的六卷本《美国通史》资料详实丰富,规模宏大,内容全面具体,论证严谨,无疑是迄今为止国内质量最好、成就最高的美国通史着作。白建才主编的《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的超级大国》突出体现了以史为鉴的史学思想。李庆余编着的《美国史—移民之邦的梦想与现实》,虽篇幅短小,内容简明,但作者从立法的角度来叙述罗斯福新政,同时又提出了“美国文明将何处去”这个问题,富有新意。王金虎主编的《美国历史》则尝试着用全球史观作为指导思想来论述美国史。最后,对1978年以来大陆学者编撰的美国通史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做出总结。其中成就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日益深化,并有所发展;研究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史料的搜集和应用愈加全面和丰富等。有待改进之处包括学者在美国通史的撰述当中,习惯从狭隘的民族立场出发;史学方法的运用上还有待完善;着作的趣味性不足。提出的建议包括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在观念上,打破狭隘民族主义的束缚,全面而又合理的撰述美国历史;此外,还要进一步挖掘史料;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努力提高“大众史学”的水平。
朱骅[3](2010)在《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学界从传教史和文化交流史角度对这一运动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占传教士主体的女传教士的微观研究却很不足,屈指可数的研究仅局限于美国“妇女研究”领域。女传教士研究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差会正式记录的匮乏,这是女传教士在传教界遭受性别歧视的历史结果。由此,本课题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观,探索女传教士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从女传教士的跨国书写切入相关的主题研究。在这一目的指引下,本课题选择了赛珍珠和何巴特这两位着述颇丰的女传教士作家,以她们的跨国写作为蓝本,力图揭示身处中美两种文化交汇的边疆带上的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边疆意识”。本课题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域下展开研究,综合使用女性主义批评、东方主义批评和揭示中产阶级女性与帝国共谋关系的“天定齐家”理论,以此建立研究的基本学理框架。在文本解读方法上借鉴赛义德提出并证明行之有效的权威分析法,即“策略性定位”和“策略性建构”,尽可能全面展示女传教士在协调国家身份、宗教文化身份、种族身份和性别身份过程中产生的“边疆意识”。全文以女传教士的性别身份为中心,以性别身份与其它三个强势身份的协调与对抗为脉络,展开下述七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探讨“天定齐家”与“天定使命”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历史语境。首先,分析“天定使命”话语内含的宗教激情与扩张主义指向,由此揭示新教来华传教的政治与宗教本质;其次,介绍特纳“边疆学说”的文化内涵;第三,探讨将女性束缚于居家空间的“纯正女性风范”话语和将女性送往海外的“天定使命”话语之间的逻辑矛盾,指出正是“家”与“国”概念在帝国主义思维中的可互换性,促成女传教士以“帝国的齐家者”身份奔赴海外,履行帝国进程中女性的“天定齐家”职责,同时又不挑战故国父权制的社会结构。第二章探讨美国在华传教边疆的女性空间。首先讨论“纯正女性风范”内含的虔诚、贞洁、温顺和齐家这几个主要参数在殖民语境中的变化,并以传记《流亡者》为蓝本,展示女传教士在华“帝国齐家”的文化策略;接着分析女传教士“双性同体”殖民身份的产生过程,仍然以凯丽的心路历程,分析不同女传教士对自然性属被帝国主义“异化”的态度;最后结合具体文本指出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有助于她们形成文化相对主义观念。第三章集中于何巴特特殊的跨界经历以及相关书写,探讨美国在华帝国事业的另一支——商业边疆,以及其中的两性空间分野,揭示个体拓疆者和国家意志之间欲拒还迎的复杂关系。首先揭示为商界“齐家”的“公司伴妻”们不得不附和帝国话语以证明自身在华“齐家”的合理性;接着分析美国商界男性在拓疆主体公司化后,个人主义边疆精神的凋零;最后分析男女两性在海外边疆中打破性别空间分野的可能性。第四章重点讨论女传教士与国家意志共谋的思想表现之一“恩扶主义”。首先,结合美国新教在华传教史,讨论赛珍珠和何巴特的跨国文本所不断倡导的,以基督教社会福音主义拯救中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其次,讨论二人设想的,以具有美国民主思想的留美学生走向群众,间接拯救中国的思想,最后讨论“恩扶主义”思想面对中国革命兴起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形态困境。第五章主要讨论国家身份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分析赛珍珠和何巴特如何以或隐喻或直白的方式,通过文本的审美建构,将中国边疆化为美国的海外领土。首先分析了《大地》的“西部边疆”隐喻和赛珍珠思想中内化的杰斐逊主义边疆观;,继而分析何巴特的《满洲札记》如何通过不断与美国的拓殖史互文,直白地将中国看成等待美国征服的边疆;最后,讨论中国被边疆化而产生的唯美主义暴虐和帝国主义的怀旧。第六章主要讨论女性身份在获取他者知识方面的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对中国形象书写的影响。首先展示赛珍珠如何使用民族志写作手法重写中国形象,继而梳理赛珍珠为解构既有的华人刻板形象所做的学术努力,如中国小说译介和述评,最后补充指出像何巴特那样困守于“文化飞地”的美国女性,在创新“他者”形象方面的知识局限。第七章主要以赛珍珠为案例,研究女传教士回国后的身份定位。首先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展示赛珍珠如何利用白人种族身份的优势,以及公共言说空间华人知识分子的结构性空缺,确立自己的中国通权威身份,打破两性空间的藩篱;在此基础上,通过赛珍珠的非叙事类写作和社会活动,如建立“东西协会”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主持《亚洲》杂志的区域研究等,力图简要地勾勒出赛珍珠为种族平等、两性平等和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最后,归纳指出赛珍珠代言中国所无法摆脱的东方主义视域局限。以上七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显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既是地理实体,也是心理隐喻,她们的“边疆意识”产生于性别身份和强势的国家身份、宗教文化身份、种族身份间不断协调的过程,每一个女传教士都在性别与其它三种身份形成的张力场中为自己定位,努力在成就感与异化感之间寻求平衡。
李莎[4](2009)在《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 ——基于PISA测试科学素养指标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在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连续3次处于中等偏下成绩,其15岁以下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在2003年开始增加的科学兴趣一项测试中,美国学生表现出来的科学兴趣则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也就是说,美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成绩令人失望,但是他们的科学兴趣却排在世界前列。本文从PISA测试中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成绩入手,详细阐述美国科学教育的相关情况,分析美国科学教育理念层面和实践层面中各个环节因素的表现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相关问题,探究美国由来已久的能力主义与知识主义之争的原因,并且阐述美国近期开始的科学教育改革,分析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改革,以及能力主义和知识主义之间能否协调发展。美国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多次科学教育改革,仔细分析这些科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可以看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从培养精英到大冢普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科学教育的迅速推广。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科学课程内容就在不断地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科学课程的时间被缩短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开始反思美国学生相继在一些国际性评价项目中失利的原因,并对这些原因提出改革措施。这一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进入21世纪更加明显。美国政府颁布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高国家竞争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等一系列相关法案,强调科学教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增加科学教育的授课时间,加强科学教育师资培训,加大联邦政府对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改革科学课堂教学策略,重视科学教育评价。本论文的引言部分阐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价值、研究设计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是详细阐述了历次PISA测试中美国学生的表现,包括科学成绩和科学兴趣的情况,并且介绍了美国对于这一现状的反应。第二章主要是分析美国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理念,首先分析了PISA测试中所体现和反映出来的科学素养要求,然后分析美国科学教育中的理念,分别从综合课程观、学生中心主义、课堂教学策略、能力主义的评价观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三章分析了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主要从美国科学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第四张重点介绍了美国当前实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相关措施,以及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何更好地解决能力主义和知识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否能够使这两者协调平衡发展。
喻冰[5](2003)在《评美国“二次革命”的性质和对美国发展的意义》文中提出美国的“二次革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和发展中的两次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结束后三十多年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正是美国“两次革命”战争的胜利保证了美国走上了真正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并获得飞速发展的道路 ;正是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排除了封建制度和种植园奴隶制度的阻力 ,从而保证了十九世纪美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评美国“二次革命”的性质和对美国发展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美国“二次革命”的性质和对美国发展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开国先辈的共和观及其对美国早期内政外交的影响 ——以詹姆斯·麦迪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 语境与历史解释的特殊性、多样性 |
二、 共和修正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
三、 意识形态与美国早期对外关系史研究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
第四节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从古典共和主义到现代共和主义的演变 |
第一节 古典共和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 古典共和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二、 解读古典共和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 |
第二节 美国立国背景下共和主义思想的传承流变 |
一、 共和思想的孕育与现代共和制度的创立 |
二、 对古典共和主义的改造、创新 |
第二章 共和主义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 |
第一节 开国先辈们的美国心灵 |
一、 76' 年原则之精神 |
二、 美国开国先辈们的共和思想 |
第二节 共和主义与早期国家构建的难题 |
一、 自由贸易及其困境 |
二、 政治危机与“1800 年革命” |
第三章 共和主义与“自由帝国”的建立 |
第一节 美国对外关系中意识形态 |
一、 “意识形态”释义的复合性困境及美国人的意识形态 |
二、 关于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之间关系的争论 |
第二节 共和主义与“自由帝国”观 |
一、 共和主义与美国早期对外关系的处理 |
二、 杰斐逊“自由帝国”观的内容与实践 |
第四章 麦迪逊的共和观及其对内政外交的影响:个案分析 |
第一节 麦迪逊的共和主义思想与“大共和国”理念 |
一、 制宪会议之前:麦迪逊的共和主义思想 |
二、 制宪会议之后:麦迪逊的“大共和国”理念 |
第二节 “麦迪逊悖论”与美国对外关系上的内外交困 |
一、 麦迪逊与汉密尔顿在对外关系上的分歧肇始 |
二、 麦迪逊、汉密尔顿的分道扬镳及美国一系列外交危机 |
第三节 共和主义与 1812 年战争 |
一、 对英战争决策的选择:国家荣誉抑或国家利益 |
二、 《根特和约》与梦想拓荒:美利坚合众国的新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2)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所着美国通史着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对象、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78年以前中国大陆学者所着美国通史着作的概况 |
一、姚绍华编着的《美国史》 |
二、黄绍湘编着的《美国简明史》 |
三、黄绍湘编着的《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823)》 |
四、小结 |
第二章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所着美国通史着作研究 #12——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9年 |
一、黄绍湘编着的《美国通史简编》 |
二、黄绍湘编着的《美国史纲(1492~1823)》 |
三、小结 |
第三章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所着美国通史着作研究 #25——第二阶段:1989年至1999年 |
一、杨生茂、陆镜生合着的《美国史新编》 |
二、黄安年编着的《美国的崛起17~19世纪的美国》和《二十世纪美国史》 |
三、顾学稼等合着《美国史纲要》 |
四、余志森编着的《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 |
五、小结 |
第四章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所着美国通史研究 #40——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 |
一、何顺果编着的《美国史通论》 |
二、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的《美国通史》 |
三、白建才等着的《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 |
四、李庆余编着的《美国史—移民之邦的梦想与现实》 |
五、王金虎、侯学华编着的《美国历史》 |
六、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一、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美国通史研究中的优点 |
二、中国大陆学者通史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 |
三、中国大陆学者美国通史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其它资料来源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女传教士写作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女传教士"边疆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第四节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第五节 课题理论框架的建构和分析法的选用 |
第一章 "天定使命"与"天定齐家":美国来华女传教士的多重身份 |
第一节 "天定使命"话语与美国新教的海外边疆开拓 |
一、"天定使命"话语的扩张主义指向与"边疆学说"的形成 |
二、"天定使命"话语的宗教激情与传教士在华的拓疆使命 |
第二节 "天定齐家"话语与女传教士的拓疆者身份定位 |
一、"纯正女性风范"与女传教士来华的逻辑关联 |
二、"天定齐家":女传教士的"天定使命" |
三、"妇女工作为妇女":帝国边疆带中的女传教士 |
四、性别化边疆意识与跨国写作 |
第三节 赛珍珠与何巴特的生平创作简介 |
一、赛珍珠:拓疆者女儿与永远的"边疆人" |
二、何巴特:传教边疆与商业边疆的跋涉者 |
第二章 美国在华传教边疆的女性空间 |
第一节 "天定齐家"与帝国文化的共谋 |
一、"纯正女性风范"与"女性空间"的产生 |
二、"纯正女性风范"在中国语境中的参数变化 |
三、女传教士在华齐家的内容与策略 |
四、"帝国齐家者"凯丽:美国家庭的海外移植与维护 |
第二节 女传教士的社会性属与自然性属 |
一、双性同体:女传教士自然性属的帝国主义异化 |
二、灵魂流亡者凯丽:自然性属对神性的质疑 |
第三节 边疆的文化对话与女传教士的视域突破 |
一、传教运动与贬抑的中国话语传统 |
二、赛珍珠对基督教文化偏执的批评 |
三、何巴特对宗教间求同互补的展望 |
第三章 美国在华商业边疆的两性空间分野 |
第一节 公司伴妻的"天定齐家"空间 |
一、《满洲札记》的安家之难 |
二、《长沙城边》的齐家之累 |
三、《南京城内》的弃家之痛 |
四、《不羁之江》的守家之苦 |
第二节 男性拓疆者的"天定使命"空间 |
一、埃本:长江上萦回的个人主义哀歌 |
二、斯蒂芬:拓疆主体公司化的牺牲品 |
第三节 文化理念的两性视域共融 |
一、"黄祸"隐喻中的两性话语共谋 |
二、女性视域下文化互识的阶段推进 |
第四章 边疆意识中的恩扶主义中国话语 |
第一节 "天定使命"与恩扶主义 |
一、恩扶主义的话语内涵 |
二、恩扶主体的双性同体视域 |
第二节 社会福音救中国论 |
一、《青年革命者》:为革命疗伤的救世"耶稣" |
二、《阳与阴》:启蒙中国的基督奉献精神 |
第三节 留美学生救中国论 |
一、中国的希望:走向群众的知识分子 |
二、《分家》:成长小说的国家隐喻 |
三、《同胞》:海归知识分子与战后重建 |
第四节 中国革命与恩扶主义的话语困境 |
一、改良思想与革命暴力的对立 |
二、殖民者视域中的暴民革命 |
三、《天真梦想者》:冷战视野中的中国革命史 |
第五章 国家身份与中国图景的边疆化呈现 |
第一节 赛珍珠思想中的杰斐逊主义边疆观 |
一、美国重农主义传统在赛珍珠跨国书写中的呈现 |
二、《大地》的"农业中国"原型和"边疆"隐喻 |
第二节 何巴特思想中拓疆精神的中国再现 |
一、国家意志驱动的来华拓疆者 |
二、《满洲札记》的西部边疆投影 |
第三节 唯美化中国图景与帝国主义的怀旧 |
一、美国文学传统中的异域情调化中国 |
二、边疆化"农业中国"的唯美主义暴虐 |
三、现代性危机与帝国主义的怀旧 |
第六章 女性身份与中国人形象的跨国呈现 |
第一节 1930年代前美国文学呈现的中国人形象 |
一、排华运动与"黄祸"语境中的华人形象 |
二、华人形象刻板化的话语策略 |
第二节 赛珍珠的田野经验与中国形象创新 |
一、性别优势与"民族志"写作手法 |
二、美国女性小说与中国家族演义的跨国融合 |
第三节 反中国形象刻板化的学术努力:译介与评述中国文学 |
一、《水浒传》的翻译与雄性中国形象传递 |
二、《中国小说》对诗化中国形象的颠覆 |
三、中国白话小说对赛珍珠创作的影响 |
第四节 何巴特的伴妻局限与中国形象的互文性 |
一、象征中国国民性的仆人性格 |
二、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氤氲鸦片 |
三、中国形象的互文性沿袭 |
第七章 女性身份与"回身"传教士的新边疆 |
第一节 知识体系中的性别越界 |
一、"中国通"身份的策略性定位 |
二、"东西协会"的大众定位与文化交流 |
三、《亚洲》杂志的区域研究 |
第二节 女性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 |
一、两性空间分野的抨击者 |
二、人权、种族平等与世界和平的扞卫者 |
第三节 言说空间最大化与东方主义视域局限 |
一、华人在美国知识体系中的"结构性空缺" |
二、"中国通"的东方主义局限 |
结论:实体边疆与隐喻边疆的两位一体 |
一、基督教文化身份与女性身份的张力 |
二、国家身份与女性身份的张力 |
三、种族身份和女性身份的张力 |
参考书目 |
参考书目一:赛珍珠出版物 |
长篇小说书目 |
戏剧书目 |
青少年读物书目 |
翻译作品 |
短篇小说集书目 |
传记与自传书目 |
评论合集书目 |
期刊文章要目 |
参考书目二:何巴特出版物 |
参考书目三:英文参考书目 |
参考书目四:中文专着与编着 |
参考书目五:中文译着 |
参考书目六:中文期刊论文 |
后记 |
(4)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 ——基于PISA测试科学素养指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应用价值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对于PISA 的研究 |
(三) 对美国科学教育的研究 |
(四) 总结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学生在PISA 测试中的科学素养表现 |
一、历次PISA 测试中美国学生的科学素养表现 |
(一) 2000 年 |
(二) 2003 年 |
(三) 2006 年 |
二、美国对PISA 成绩以及科学教育的反应 |
三、对于美国教育者反思的分析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念 |
一、PISA 测试科学素养指标体现出的基本理念 |
(一) 科学知识 |
(二) 科学态度 |
(三) 科学过程 |
二、美国科学教育的理念 |
(一) 综合课程观 |
(二) 学生中心主义 |
(三) 科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策略 |
(四) 能力主义的评价观 |
三、美国科学教育理念中的问题 |
(一) 科学课程的变革 |
(二)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病 |
(三) 科学教育中的师生因素 |
(四) 能力主义影响下科学教育的评价 |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 |
一、美国科学教育课程中的问题——课堂授课的缺陷 |
(一) 课堂授课时间的减少 |
(二) 自然科学门类之间概念的模糊 |
二、美国科学教育内容上的问题——对基础知识的忽视 |
(一) 对基础知识的忽视 |
(二) 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
三、美国科学教育实施上的问题——探究学习和教师作用中的问题 |
(一) 对学生自主性的把握 |
(二) 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作用 |
四、美国科学教育评价上的问题——评价标准统一性的模糊 |
五、美国科学教育管理上的问题 |
(一) 联邦教育部 |
(二) 州政府对学校实施的指导 |
第四章 当前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 |
一、改革背景 |
二、改革的一些相关政策 |
(一)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项目 |
(二) 美国大型企业团体对加强数学、科技和工程教育的呼吁 |
(三) 《提高美国竞争力计划》关于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建议 |
三、改革举措 |
(一) 对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
(二) 改进评价制度 |
四、能力主义和知识主义之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评美国“二次革命”的性质和对美国发展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战争 |
二、南北战争 |
三、结束语 |
四、评美国“二次革命”的性质和对美国发展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国先辈的共和观及其对美国早期内政外交的影响 ——以詹姆斯·麦迪逊为例[D]. 朱梅莹. 南开大学, 2012(06)
- [2]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学者所着美国通史着作研究[D]. 周警华. 扬州大学, 2011(04)
- [3]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D]. 朱骅. 复旦大学, 2010(12)
- [4]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 ——基于PISA测试科学素养指标的分析[D]. 李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 [5]评美国“二次革命”的性质和对美国发展的意义[J]. 喻冰.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