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的不平衡

论人与自然的不平衡

一、论人与自然的失衡(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1](2021)在《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物观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目前学术界对先秦时期动物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学史、动物文化史以及动物伦理学等方面,但有关先秦儒家动物观的内容、特征、实质等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先秦儒家动物观旨在探索先秦儒家如何认识动物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不仅要把握人类对动物的基本认识,而且要探索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道德、信仰等领域的作用和地位,考察动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先秦儒家对动物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动物的起源和动物的特征。先秦儒家从天地化育的宇宙论模式、动物的生殖以及化生现象等角度考察了动物的起源。动物与人类共享同样的起源方式和生殖模式,两者共存于统一的宇宙体系当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天地化育的产物,都是由血气构成的“血气之属”,都是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情感、有语言的生命体。但动物和人类有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是无仁无义、无社群组织、无劳动创造能力的生命体,只能依靠本能而生活,而人类独具有理性与道德的能力,能够建立有人伦秩序的国家与社会。先秦儒家所论人禽之辨一方面肯定了动物与人类在生物特征方面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确立起两者在道德领域内的差异,这深刻影响到两者的地位和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道德世界和信仰世界中。在两者的生活联系方面,动物能够广泛运用于饮食、衣物饰品、商品贸易、运输畜力、礼物交换、祭祀牺牲等活动中,是保障人类社会秩序的基本物质条件。动物管理是合理使用动物的重要条件。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到《周礼》动物职官体系的设置,动物管理逐渐纳入到人类社会制度体系中,使动物管理与人类社会管理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上,先秦儒家主张人类对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礼制的约束和道德的要求,这与西方动物福利论可能产生某种共鸣。在动物的法律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并没有赋予动物独立的法律地位,但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了人类对动物的职责和义务。人兽冲突实质上是礼法分歧,是一项政治管理问题。人类也是动物的保护者。先秦儒家注重从利益需求、王道政治、礼仪规范、仁义道德等方面提出保护动物的思想。动物的合理使用、有序管理、妥善保护,是先秦儒家王道政治的重要表现,也是圣王明君实现国泰民安的展现。动物与人类在道德方面有密切关联,这主要表现在动物的道德形象、道德地位及其道德教化等方面。在道德形象方面,禽兽是无仁无义的象征,但某些动物却可以因其生活习性、情感特征而升华成为仁禽义兽,由此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和道德含义。这种变化为动物敞开了道德领域的大门。在道德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尽物之性、仁民爱物的思想强调人们应当关爱动物,一方面扩展了道德的视野,使动物成为了儒家扩充仁心、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确立起人与动物的道德阶梯。仁民爱物与西方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敬畏生命的哲学不同,实是一种拓展式的伦理,本质上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家认为圣王明君不仅应当关爱动物,而且能够以仁爱道德驯化动物。儒家的乐教理论能够实现百兽共舞、游鱼倾听的场景,不仅能有效遏制动物的残暴之心,而且能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面上看,这是对动物兽性的遏制,实质上反映出儒家仁义道德的教化作用。动物还能够进入人类的信仰体系中,这主要集中在动物神灵、动物献祭与动物占卜等方面。动物神灵是人类神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拒斥精怪,排除淫祀,将动物神灵集中在农业动物神与灵禽瑞兽的范围内,表达出对农业的关注和对人文道德的重视。先秦儒家坚持动物献祭的仪式,同时悬置人神关系,在献祭对象、祭品样式、献祭仪式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动物牺牲由沟通神灵的媒介演变成象征礼仪秩序的符号。动物与占卜的关系主要涉及到龟甲占卜、占梦术、占星术等。先秦儒家批判了占卜的神秘成份,但继承了占卜的思维方式,经此转化,动物由沟通人神的工具转变为天道的承载者。先秦儒家虽然深受原始巫术的影响,但更强调人文的信仰,倡导神道设教。动物在先秦儒家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元素。先秦儒家动物观基本确定了儒家动物观的面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确定了中国古代动物观的基本状况。通过动物而思,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先秦儒家对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思考。

袁一平[2](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指出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许翠芳[3](2021)在《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国家富强之要在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之源在于治理完善,治理完善之本在于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达成,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人的社会关系冲突的外在表现,还是借鉴当代的西方社会的治理经验,以期在实践中进行矫正和达到动态平衡,实现“源头治理”,都必须首要关切和回应的现实问题就是治理现代化和人的发展问题。因为治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对象就是人的问题,人永远地在发展自身中发展着社会关系,在发展社会关系中丰富与完善着人本身。治理是实现人的发展之最高价值的人类目的性活动,其整个过程都应该体现人的在场。治理产生于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动机,内在包含着人的完善之目的,人的发展与治理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特定的社会需求,治理即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治理与人的发展问题,从经济层面看,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依靠治理实现共同富裕;从政治层面看,就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文化层面看,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并批判继承;从思想层面看,要引导人民树立与现代治理水平和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阐述治理的元问题,即治理“是什么”“因何而是”,进一步追溯人类治理活动的源初动机,治理实践在人类历史中是指所有人类为自身的完善所进行的社会性实践。社会形态不同,人类的治理方式和治理价值存在差异,不同的治理状态下,人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其次,论证治理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从治理主体的向度看,人是治理的主体,越提高人的治理主体地位,就越趋向人的完善目标,反之亦然。从治理方式的向度看,治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从治理的内在价值来看,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后,总结治理和人的发展问题的现实出路,就是治理要在人的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为人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社会场域,创造更多满足人的需求和发展的价值之物。一切社会活动都应该以人为目的,按照人的发展要求构建社会,不断形成适宜人的发展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治理样态。按照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选择合适的治理工具,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改善、更新。

赵钦钦[4](2021)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论研究历来备受学界关注,成果也极其丰硕。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文心雕龙》创作思想的探索大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创作论的理论价值上,忽视了其在写作实践方面的指导性、规范性、标准性作用。实质上,《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观不仅仅是一种文论观念,在深层意义上更是一套作文准则,是刘勰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为文章写作确立的纲领,凝聚着刘勰全部的创作才情和为文理想,引导并规范着创作实践,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是在魏晋六朝儒学衰落、玄学兴盛、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面对“讹滥”的形式主义文风,刘勰的救治之策,就是以“标准”规范文学创作。刘勰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创作“标准”的原则性问题,即:文学有本、创作归正、文质彬彬;在基本原则制约下,做到:行文有术,通变有方。由于《文心雕龙》涉及文学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等方方面面,并非单纯论述创作标准,因而其理想“标准”蕴含在理论系统中,创作标准既隐而不显、表述分散,又自成系统、严谨清晰。《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家人格标准、思维建构标准、文本呈现标准和审美价值标准。作家人格标准要求作家不仅要有才、气、学、习等个体情性,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家国理想,达到艺术人格与社会人格的高度合一;思维建构标准就是创作时保持自然、虚静的精神状态,并利用思维意志将客观事物、主观情思、语言文辞(物、意、言)融为一体;文本呈现标准就是布局谋篇要遵守“情理设位,杂而不越”的原则,语言表现要学会“善术驭文,巧用修辞”的方法,令文章圆融通畅、情采兼备;审美价值标准在于思想内容里“风清骨峻,辞采华茂”的艺术风貌,即有“风骨”,也在于字里行间中“深文隐蔚,馀味曲包”的文外之旨,即能“隐秀”。《文心雕龙》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是一部优秀的骈文作品,其文本呈现本身就是刘勰对其创作标准的完美践行。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表现在文学特性和文体论的深入探索中,创作标准无论对于当下的应用写作还是文学写作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行文思路如下:第一章,探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缘由,分析这一标准的总原则及其和具体“标准”的关系。第二章,梳理《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具体内容,分别阐明它们的理论来源、具体内涵和重要影响。第三章,探究《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指出《文心雕龙》作为文学作品的实践品格和理论贡献,并阐明对文章写作的指导意义。

张爱丽[5](2021)在《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精神状况折射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教育也是如此。当下已有一部分教育学人关注教育的精神状况,认识到必须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来重新审视教育问题。鲁洁作为我国最早关注教育人学问题的学者之一,其教育人学的核心在于:教育的原点是育人。她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始终绽放着人性的光辉,是一个大写的“人”。顺着“人”这条线,探寻鲁洁对教育中的人的思考,梳理其教育原点哲学思想,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唤醒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原点”意识,重回教育本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入手,对鲁洁的口述史、访谈录等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其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治学之路息息相关。其次,对鲁洁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进行分析,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育人:教育的原点;其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其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其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最后,针对以上四点主张,总结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意蕴,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助推教育回归其本真样态,确立新时代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最终培养面向世界的新人。鲁洁对“人”的思考贯穿其思想始终,对时代的反思以及对本真教育的追问是其学术的意义所在。梳理鲁洁先生的教育原点哲学思想,以期让当代教育学人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并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这也是教育原点哲学研究的教育价值意蕴所在。

洪聪利[6](2021)在《易卜生后期三部戏剧中人物的自我意识研究》文中提出亨利克·易卜生是戏剧史上一位具有转折意义的剧作家,他开创的现代戏剧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关注并描摹人的性格、情感和命运是易卜生创作的基本特点,不同的人物在各自的生命舞台上登场、演出与落幕。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选取了易卜生后期创作的《建筑师》、《海达·高布乐》、《海上夫人》这三部剧作来探讨作家笔下戏剧人物的自我意识这一主题,以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去考察个体在成长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内心自我。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偏执与臆想:自我意识的失衡。通过梳理戏剧人物的台词、表情、动作等内容,本章旨在剖析人物的自我意识失衡的外部表征以及内在情感。人物对自我的观感主要体现在对成长经历和生存境遇认知上的困惑、迷惘和压抑,而这种认知上的谬误同时伴随着多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以及不同寻常的行为举止。第二章矛盾与冲突:自我意识失衡的归因。探求人物对自我的判断产生偏差的原因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使得人物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心理问题。本章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创作理念,试图以多元的视角领略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革。从社会与家庭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挖掘人物自我意识失衡的深层缘由。第三章省察与克治:自我意识的重建。戏剧人物在特定环境里重建自我的过程是曲折而又艰难的,但是他们并不因此放弃或是拒绝改变,反而以一种更为积极,甚至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强力投入到现实人生。他们在对秩序的破坏、对他人的抗争、对自我的追求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通过逐层地论述,本篇论文得出的结论是:人物在自我意识上出现的各种症候展现在个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个人命运,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易卜生并没有让剧作中的每个人物在结尾处都焕然一新,而是突显了人物在困境中执着探索、力求突围的精神品质,这也成了易卜生戏剧能够传演至今并鼓舞人心的一种力量。

张琰[7](2021)在《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致力于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过百年奋斗,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科学指导,人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更为实质性的进展。然而,在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渊源、内容、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困境、应对措施等,本论文即是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思考。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阐发其对认识和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意义,明确其为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述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展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做的理论努力和重大贡献;第四部分,分析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挑战;第五部分,从思维、理念、情怀等维度对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思考,论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思想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

范高高[8](20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以人的科学为基础,揭示人的存在中的自然、社会和精神要素间的辩证统一,这是人学发展的社会取向。20世纪80年代,有人试图利用《手稿》割裂早期的马克思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关系,将“异化”引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否定那个时期发展的一切成果,激起理论界对人道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争。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内学界对《手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关于马克思人学,国内文本研究重心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提纲》、《形态》以及《资本论》等文本居多,加之结合时代发展中人的生存境遇,如今对《手稿》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仍需要作些许补充。“异化”概念是作为早期马克思思想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主要发生在理论与方法层面,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主要将其规定为特定的历史现象,这两者不是对立,而是递进关系。本论文通过阐释《手稿》中通常意义上对“异化、复归、共产主义”理论的误读,展示出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本然之意,以期获得有关《手稿》人学研究新启示。论文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第一章主要说明《手稿》中人学思想的写作缘起,主要阐述了《手稿》中人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与写作背景。厘清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理论渊源,指明《手稿》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第二章突出人的主体性追问。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由于工人本身的身份地位,使其无论是处于社会财富上升时期,还是下降时期,工人都饱受剥削的现实境况。在工人和工资之间,工人对工资的追逐遮蔽了人的类本质,丧失了人的主体性。第三章详细论述了劳动异化四个规定性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并说明劳动异化的产生何以可能以及消除劳动异化的途径。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时刻旨向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第四章是对共产主义的本然样态进行论述,指明共产主义理论是对“人与自然”矛盾的化解,区分了通常意义上对马克思“异化、复归、共产主义”理论的“返源”曲解,并辨析从人的异化至人的复归,吸取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这是一种渐进化生成的历史过程。第五章突出《手稿》的四大贡献。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启发着当今社会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从而建设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本文旨在阐明《手稿》在马克思着作中的地位,指出青年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与成熟时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继替关系;试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客观分析当前中国人学的研究困境,探寻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新路径。本文采用文本解读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手稿》的本真之意出发,力求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真实性、本原性进行挖掘。试图在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手稿》人学思想中国化与竭力实现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源”与“流”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的异化、人的复归的考察,得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倾向的结论。随之,人的发展也从“单一化”过渡到“多元化”趋势,这就对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推动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发性意义,使得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高慧芳[9](2021)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思想。这些思想警句先后被归纳为“老三论”、“新十论”,甚至还被提炼为“三十八条”。然而,这种归纳式理解无法对麦克卢汉思想做出清晰的界定。再加上,由于麦克卢汉本人不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这使得他的思想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结构而存在。对此,有学者提出,麦克卢汉思想早己超出常见的学科分类,而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思想场域。通过仔细甄别,学者们从这种场域中发现了近二十种思想。其中既有震人发聩的洞见,又有众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种独特的思想场域不仅极易造成他人的理解障碍,也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决定论”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国际学者们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麦克卢汉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技术人文主义。若要追本溯源,这种理解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麦克卢汉的第一次研究热潮。其中,有学者强调剑桥批评传统对麦克卢汉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在90年代的第二次研究热潮中,有学者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批评。直至,在本世纪的第三次研究热潮中,“三学科”(语法、辩证法、修辞术)与剑桥批评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共同构成一种用来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诗学基础,并从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相较于其他理解方式仅抓住麦克卢汉思想的一鳞半爪,这种新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通过观察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思想场域的整体特征。近年来,这种新方式不仅清晰地揭示出麦克卢汉思想场域的延伸方式,还从中发现了一种原创性诗学。相较于国际学界,尽管国内学界已经形成“媒介麦克卢汉”和“美学麦克卢汉”两种理解方式,但由于两种方式之间的理论对话不足,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思想的整合。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困境,国内学术界需要通过一种新方式,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再加上,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造成媒介文化的崛起,促使“读图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将会如何存在于媒介文化之中?这一问题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不仅是麦克卢汉思想从文学批评拓展到文化批评的主要原因,还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场域之中,成为一种关键性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麦克卢汉思想遗产,以便推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以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试图从媒介诗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因此,文中首先剖析媒介诗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结构,而后立足于该诗学的整体特征,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鉴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跨越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媒介生态研究三个领域,本文通过以下五章内容来进行相关阐释。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并交代发展中的三次转向。而后,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以便揭示出媒介诗学的三个主要面向。最后,第五章通过综合媒介诗学的整体特征和比较,进行相关理论反思。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回顾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他两次求学于剑桥大学英文系,并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英文教学,后又进入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借助生态隐喻,他不仅提出媒介定律,还完成关于媒介的形而上学思考。在研究中,他整合多种学科思想,并通过动态观察西方文化历史,从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这种研究始终围绕媒介与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从西方文化历史中发现媒介的效应,以此来理解媒介。然而,在理解过程中,媒介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它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与传播媒介,还被用来指代所有人工创造物,从而成为一种“泛媒介”理念。随着“泛媒介”的出现,媒介诗学不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还从文化批评进入媒介生态研究。第二章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受剑桥批评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于一体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这种文学批评以利维斯文化诗学和瑞恰兹实用批评为基础,并将“三学科”的历史视为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它将西方文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传统,再按照“三学科”的内部关系来划分这种文学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它揭示出,“三学科”的历史不仅催生出语法学家与辩证法家的对立,还孕育出西方文化中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分化。这种分化导致西方现代文化中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争”,并造成个体感受力的分离。另一方面,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批评通过关于意象的批评,来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群体意象命名为“风景”。然后,根据审美效应的差异,这种批评划分出“外部风景”与“内部风景”两种类别,揭示出自浪漫主义诗歌以来,诗歌审美特征已经从“外部风景”转向“内部风景”。由此,这种文学批评既完成了对文学历史的分期,又通过诗歌意象的批评,将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合二为一,并以此来实现剑桥批评传统的基本目标。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观。出于对文学与文化语境的综合考量,媒介诗学聚焦于语言与传播媒介的同一性,构建出一种基于“泛媒介”的文化批评。随着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现代传播媒介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催生出大量流行文化,从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语境,媒介诗学以搁置判断为前提,并通过理解媒介,来观察文化语境的变化。一方面,既然语言与传播媒介都可以实现人类经验的转换,那么二者便可被统称为“泛媒介”。尽管“泛媒介”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经验转换来延伸人体官能,并共同构成一种“类概念”。由此,媒介诗学便依据这种“类概念”,将各种媒介整合为一种关于“泛媒介”的延伸过程。基于延伸方式和媒介效应的不同,媒介诗学识别出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泛媒介”的效应,媒介诗学不仅将媒介与艺术视为两种并行文本,还将二者整合为一种复合文化文本。首先,这种文本通过媒介与艺术的界面,形成一种马赛克结构。其次,再借助各种界面的对比,这种复合文化文本被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口语文化文本、机械文化文本、电子文化文本。进而,通过对这些文化文本的批评,三种文化文本的审美特征依次被隐喻为“前欧几里德声觉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后欧几里德声觉空间”,并由此构建出一种涉及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空间隐喻。最后,通过这种空间隐喻,媒介诗学不仅预测出“地球村”的到来,还以它来隐喻电子文化文本。因此说,媒介诗学形成一种以“泛媒介”和复合文化文本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第四章重点分析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借助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将环境与反环视为一种媒介生态,还从二者的生态演变过程中发现媒介定律,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用来研究所有人工创造物的诗学思想。首先,受生态意识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媒介隐喻为环境,将艺术隐喻为反环境。因此,媒介文化便被视为媒介生态。新媒介作为新环境,可以将旧环境转变为反环境;艺术作为反环境,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新环境中的人类经验加工为反环境。环境与反环境之间不仅构成一种生态关系,还可以通过生态演变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其次,这种生态演变又被视为“原型”与“陈词”之间的转换过程。新媒介不仅是新环境,还是文化的新陈词;艺术则是关于新环境的旧陈词。二者共同促进文化“原型”的转变。再次,新陈词与旧陈词均源自人类诗性创造,并共同遵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共时性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媒介定律,从而将“泛媒介”进一步拓展为所有人工创造物。最后,基于媒介词源学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泛媒介”又被视为源自人类诗性创造的语词,并以人体为词源,遵循媒介定律的语法规则。由此,各种人工创造物便可以构成一种关于人类诗性创造的“泛文本”,而人类文化历史便成为一种持续的言语。因此说,通过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泛媒介”,还创造出一种关于“泛文本”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侧重于对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思考媒介诗学,本章通过将它与其它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理论综合。首先,本章依次选取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研究,将之分别与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进行对比。而后,本文提炼出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其中不仅区分出它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揭示出马赛克结构与“泛文本”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阐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不仅分析了环境与反环境的发现过程,还解释了媒介定律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该诗学如何实现诗学观念的拓展。再次,立足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它界定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源自剑桥批评传统,又开创媒介生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定位,本章既肯定了媒介诗学的理论超越与拓展,又指出它备受争议之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尚需完善之处。鉴于这种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综合性和拓展性,本文提出六种主要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启发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可以促进媒介文化研究。与此同时,相对于该媒介诗学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依然存在很多尚需完善之处。

夏承伯[10](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二、论人与自然的失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人与自然的失衡(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辨析
        (一)动物
        (二)动物观
    四、研究综述
        (一)动物学史的研究
        (二)动物文化史的研究
        (三)动物伦理学的研究
        (四)总体评价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起源
    第一节 天地化育万物
    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现象
    第三节 动物的化生现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生物特征
        一、“血气”的解说
        二、“血气之属”的生理特征
        三、“血气之属”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社会特征
        一、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道德属性之别
        二、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社会结构之别
        三、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劳动能力之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生活联系
    第一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利用
        一、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情况
        二、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理由
        三、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管理
        一、动物职官与儒家制度规范
        二、驯养动物与儒家统治艺术
        三、人兽冲突与儒家礼法之争
        四、动物管理与儒家政治理念
    第三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保护
        一、儒家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二、动物保护与儒家社会蓝图
        三、儒家动物保护的生态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道德关系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形象
        一、人类的禽兽化与禽兽的仁义形象
        二、仁禽义兽与凶禽猛兽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一、动物道德地位的依据
        二、儒家动物伦理的发展历程
        三、仁民爱物的等差秩序
        四、仁民爱物的伦理困境
    第三节 先秦儒家论“德化动物”
        一、恩及禽兽与德化鸟兽
        二、百兽共舞与儒家乐教
        三、万舞翼翼与墨子“非乐”
        四、沉鱼落雁与道家天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信仰联系
    第一节 动物神灵与儒家信仰体系的建构
        一、山川精怪
        二、灵禽瑞兽
        三、农业动物神
        四、人兽变形
    第二节 动物献祭与儒家祭祀礼仪的转向
        一、动物献祭的传统
        二、动物祭品的道德化
        三、动物献祭仪式的变革
    第三节 动物占卜与儒家天命观念的转型
        一、龟甲占卜
        二、动物与占梦术
        三、动物与占星术
    第四节 动物与神道设教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内容
    二、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特征
    三、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理论动因
        1.1.2 现实动因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脉络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意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关于治理的研究
        1.2.2 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治理
        2.1.2 人的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治理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治理观
        2.2.3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2.3 作为分析框架的治理
        2.3.1 治理主体
        2.3.2 治理目标
        2.3.3 治理效果
    2.4 当代人的发展之面向
        2.4.1 人的需要的发展
        2.4.2 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2.4.3 人的能力的发展
    2.5 治理的元问题
        2.5.1 人是价值之源
        2.5.2 治理的本质
3 治理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3.1 治理的人的发展维度
        3.1.1 人性前提:治理模式的依据
        3.1.2 人的全面发展:治理的最终目的
    3.2 人的发展的治理维度
        3.2.1 治理主体:不同形态的人
        3.2.2 治理目标:解决人的生存困境
        3.2.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素质
    3.3 治理与人的发展的互构
4 治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1 治理促进了人的需要的发展
        4.1.1 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与发展
        4.1.2 人的精神需要的丰富与提升
        4.1.3 人的发展的可持续
    4.2 治理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4.2.1 人的交往空间
        4.2.2 人的交往方式
        4.2.3 人的交往内容
    4.3 治理促进了人的能力的提升
        4.3.1 人的智力水平
        4.3.2 人的创造潜能
        4.3.3 人的治理能力
5 人的发展对治理的意义
    5.1 人的发展为治理提供动力支持
        5.1.1 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为治理完善提供保障
        5.1.2 人的素质对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
        5.1.3 人的发展是治理的内在价值
    5.2 人的发展程度是治理评估的标准
        5.2.1 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5.2.2 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
        5.2.3 人的能力的提升程度
6 历史中的治理样态及人的境况
    6.1 传统社会中秩序导向型治理
        6.1.1 治理主体:君为主导
        6.1.2 治理目标:免于饥饿形成秩序
        6.1.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协作能力
    6.2 现代社会中效率导向型治理
        6.2.1 治理主体:政府主导
        6.2.2 治理目标:效率基础上的公平
        6.2.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竞争能力
7 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7.1 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
        7.1.1 治理主体多样性不足
        7.1.2 治理目标偏离人的发展
        7.1.3 治理效果缺少人的价值维度
    7.2 治理纠偏对策
        7.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7.2.2 激励人民参与治理
        7.2.3 构建生存关怀的考核体系
8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性
第一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及原则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
        一、关于文学创作标准的界定
        二、文学创作标准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总原则
        一、文章本源——因文明道
        二、思想标准——执正驭奇
        三、文质标准——衔华佩实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文术标准——心总要术,遵体循规
        二、文变标准——凭情会通,负气适变
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作家人格标准
        一、社会人格——树德建言,奉时骋绩
        二、艺术人格——才由天资,学慎始习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思维建构标准
        一、创作准备——虚以待物,静以养气
        二、思维状态——情貌无遗,神与物游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文本呈现标准
        一、谋篇布局要求——情理设位,杂而不越
        二、语言表现手段——执术驭篇,巧用修辞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标准
        一、审美价值诉求——风清骨峻,辞采华茂
        二、艺术形象特征——深文隐蔚,馀味曲包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实践品格
        一、 “谋篇布局”与《文心雕龙》之结构体系
        二、 “文质标准”与《文心雕龙》之文质并重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
        一、创作标准下“文学特性”的深入探索
        二、创作标准下“文体之论”的渐趋成熟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写作指导意义
        一、创作标准对应用类文章写作的指导
        二、创作标准对文学类文章写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教育原点”释义
    一、何谓“原点”
    二、何谓“教育原点”
    三、为何“教育原点”
第二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来源
    一、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学生时期的成长经历
        (二)真正意义上的治学之路
    二、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学观
        (二)从教育社会哲学角度对现代教育的批判
        (三)源于人学的以人为本之教育学的建构
第三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主张
    一、育人:教育的原点
        (一)世纪分裂症:失真的教育
        (二)精神分裂症:缺失的人性
        (三)教育分裂症:塑造知识人
    二、关系中的人:教育原点的展开
        (一)整体性存在:人的依附关系
        (二)单子式存在:物的依赖关系
        (三)共生性存在:人的共生关系
    三、人的超越与超越的人:教育原点的深化
        (一)人的超越性
        (二)教育的超越性
        (三)超越性的人
    四、走向世界历史的人:教育原点的目标愿景
        (一)“世界历史的人”
        (二)现时代人之转型
        (三)走向世界历史的人
第四章 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一、唤醒迷茫的教育原点
        (一)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的人
        (二)“人”是教育的根本诉求
    二、回归教育的本真样态
        (一)作为关乎人之引出的教育
        (二)作为追寻人之整全的教育
        (三)作为寻求人之自由的教育
    三、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
        (一)教育的原动力和古典教育的回归
        (二)知识的整全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教育的自由性和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培育面向世界的新人
        (一)教育的乌托邦精神
        (二)作为公共生活之一员
        (三)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一员
结语:回到教育原点的哲学之思
    一、铭记教育姓氏和教育原点
    二、确立以教育原点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易卜生后期三部戏剧中人物的自我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自我意识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偏执与臆想:自我意识的失衡
    第一节 人物对自我成长的认知
        一、“小大人”希尔达
        二、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错位
        三、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错位
    第二节 人物对自我情感的体验
        一、自我的重量:自恋状态里的人物
        二、失却的自我:自卑与病理性利他
        三、孤独与恐惧:无处安放的自我
    第三节 人物对自我存在的叩问
        一、“失乐”的局外人
        二、池鱼笼鸟的囚徒生活
        三、“山妖”还是迷狂?
第二章 矛盾与冲突:自我意识失衡的归因
    第一节 社会里的自我:教育、职业与阶层
        一、平民教育与贵族修养对人的区分
        二、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对人的区分
        三、阶级意识与阶层流动对人的区分
    第二节 家庭里的自我:婚恋、隐私与责任
        一、物质与供给:等价交换的婚姻交易
        二、隐秘与隔阂:难以言喻的自我意识
        三、规约与束缚:责任名义下的亲情
    第三节 想象中的自我:蛊惑、挟持与谎言
        一、白日梦:空中楼阁与不可能事件
        二、犹疑: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困境
        三、说谎:兜转在人群里的自我保护
第三章 省察与克治:自我意识的重建
    第一节 徘徊与试探:十字路口里的自我救赎
        一、触动心弦:暗涌着的内在良知
        二、再现价值:重塑自我时的多面性
        三、浅尝辄止:不完满的自我完善
    第二节 反叛与抗争:精神世界里的理想自我
        一、顿悟:直面死亡的游戏者
        二、自燃:向上登临的勇士
        三、溯古:英雄式的贵族情怀
    第三节 接纳与融合:自我意识重拾理性与自由
        一、自主选择:两性互助的开始
        二、把握当下:人生道路的新垦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一)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是人的本质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的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的超越
        (一)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人的发展阶段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的人的发展阶段
        (三)“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人的发展阶段
    三、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一)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共产主义“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
        (三)共产主义能“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
第二章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
        (一)一切为了人民
        (二)一切为了人民的全面发展
        (三)一切依靠人民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
        (一)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观
        (二)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观
        (三)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经济观
        (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观
        (五)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观
第三章 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成就和挑战
    一、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成就
        (一)人的劳动能力持续提升
        (二)人的社会关系日益合理、丰富
        (三)人的“自由个性”不断彰显
        (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更加充分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二、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二)部分领域环节改革不深入、不到位
        (三)人类和平发展面临威胁
第四章 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
    一、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运用精准思维重点深化教育、医疗改革
        (一)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二)深化医疗领域改革,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坚持以人类情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推动构建有序统一的命运共同体
        (二)推动构建和平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三)推动构建层次多样的命运共同体
        (四)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写作缘起
    (一)《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1.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康德的“人是目的”
        2.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前提:黑格尔的“劳动是人的本质”
        3.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奠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
    (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写作背景
        1.直接动因:现实斗争的需要
        2.写作目的:实现人的解放
二、人的主体性追问:工人生存境遇与主体性丧失
    (一)工人的依赖对象
        1.资本家
        2.工资
    (二)工人的现实处境
        1.社会财富衰落时期:茹毛饮血
        2.社会财富繁荣时期:荆棘满途
        3.社会财富顶峰时期:乞哀告怜
    (三)工人的惨恻局面
        1.遮蔽了人的类本质
        2.丧失了人的主体性
三、人的异化:劳动与资本的对立
    (一)从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异化
        1.“对象化”与“异化”的区分
        2、劳动对象化到劳动产品异化何以可能
    (二)从劳动产品异化回溯到劳动本身异化
        1.物的异化与自我异化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的表现
    (三)从劳动本身异化到人的类本质异化
        1.关于人的本质初阐述
        2.人的本质力量变成生产的手段
    (四)从人的类本质异化到人与人的异化
        1.人的异己力量的归属
        2.人与物的关系实质
    (五)从需要、生产、分工的异化到人的异化
        1.需要异化
        2.生产异化
        3.分工异化
        4.人的异化
四、人的本质复归:共产主义
    (一)对以往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流派的扬弃
        1.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2.对政治形式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3.对经济形式的共产主义的扬弃
    (二)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1.异化的人向社会的人复归辨析
        2.共产主义对社会结构的全面改造
    (三)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开始
        1.共产主义不是社会发展的终点
        2.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渐进过程
五、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1.揭示人的意识能动性
        2.从人的“存在方式”出发界定人的本质
        3.从人类社会演进动态性考察人的历史发展轨迹
    (二)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1.人与自然和解,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2.优化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3.建设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思想起源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
        二、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基础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三次转向
        一、从文学批评转向广告意象批评
        二、从广告意象批评转向媒介文化批评
        三、从媒介文化批评转向“泛文本”批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思想缘起
        一、剑桥批评传统
        二、源自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三学科”背景的文学分期
        一、前奥古斯丁时期
        二、自奥古斯丁至阿伯拉时期
        三、自阿伯拉至伊拉斯漠时期
        四、自托马斯·纳什以来的时期
    第三节 关于诗歌意象的批评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二、诗意过程中的群体意象
        三、群体意象的两种主要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关于流行文化的批评
        一、古代智慧的现代复兴
        二、广告意象批评
    第二节 关于“泛媒介”的模式识别
        一、“泛媒介”的提出
        二、“泛媒介”延伸的模式识别
        三、“泛媒介”效应的模式识别
    第三节 基于“泛媒介”的复合文化文本
        一、复合文化文本的生成
        二、复合文化文本的三种主要类型
        三、关于复合文化文本的空间隐喻
        四、“地球村”的多维度隐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
    第一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一、源自生态意识的环境与反环境
        二、环境的双重隐喻
        三、环境的双重效应
    第二节 源自环境与反环境的媒介生态
        一、环境中的艺术家
        二、作为反环境的艺术
        三、关于环境与反环境的生态隐喻
    第三节 关于媒介生态演变的媒介定律
        一、生态演变中的形式因
        二、基于形式因的媒介定律
        三、关于媒介定律的媒介词源学
        四、基于媒介词源学的诗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
        一、媒介诗学与原型批评的比较
        二、媒介诗学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比较
        三、媒介诗学与洛根媒介生态研究的比较
    第二节 关于媒介诗学整体特征的理论综合
        一、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
        二、媒介诗学的思想成果
        三、媒介诗学的理论定位
        四、媒介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二、研究述评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回顾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论人与自然的失衡(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D]. 刘怡. 西北大学, 2021(12)
  • [2]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D]. 许翠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D]. 赵钦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鲁洁教育原点哲学思想研究[D]. 张爱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6]易卜生后期三部戏剧中人物的自我意识研究[D]. 洪聪利.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7]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 张琰.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研究[D]. 范高高.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9]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D]. 高慧芳. 山东大学, 2021(11)
  • [10]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论人与自然的不平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