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一、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价值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川[1](2021)在《STEMI患者TIMI危险评分与PCI术中普通肝素抗凝达标情况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 STEMI(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TIMI(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与行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UFH(unfractionated heparin,普通肝素)的抗凝达标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分析TIMI危险评分对HR(heparin resistance,肝素抵抗)预测的价值,进一步探讨影响STEMI患者PCI术中肝素抗凝达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因STEMI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在手术中使用UFH抗凝的患者,以TIMI危险评分为主要依据,把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具体为:得分为0-3,低危组;得分为4-6,中危组;得分不低于7分,高危组;各组连续纳入患者各40例,共计120例。术前予以患者100U/kg的UFH治疗,在UFH给药后30min 时测量患者 ACT(activated clotting/coagulation time,活化凝血时间)水平。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例如年龄、性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PLT(Platelet,血小板)、hs-CRP(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超敏 C 反应蛋白)、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吸烟史、患病史等],分析TIMI危险评分与肝素抵抗的相关性,观察三组中的患者在接受PCI术治疗之后不超过30天的时间内出现的不良事件(死亡或缺血复发),以总结TIMI危险评分对肝素抵抗的预测价值,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中肝素抗凝达标的危险因素。结果:1.PCI术中UFH给药30min时,低危组的ACT测量值为345.18±88.86s,普通肝素抗凝达标率为92.5%,中危组的ACT测量值为319.35±78.94s,达标率为82.5%,高危组的ACT测量值为273.10±73.44s,达标率仅为50%,通过三组患者间的ACT测量值及达标率(ACT≧250s)配对比较发现,高危组分别与中危组、低危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危组与低危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术后30天内的不良事件中: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结局,出现缺血复发的人数中,高、中、低危三组分别为10 例(25%)、3 例(7.5%)、2 例(5%),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 2=8.686,P=0.013)。高危组人员出现缺血复发率要显着超过中、低危组(χ 2=6.275、P=0.012;χ2=4.501、P=0.034),而中危组人员中出现缺血复发情况的数量虽然比低危组稍高,但两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χ 2=0.213、P=0.644);3.三组共120例接受PCI手术的STEMI患者,术中肝素抗凝达标90例、未达标30例,分析PCI术中肝素抗凝达标情况与患者基线数据资料相关性显示,相对于未达标的患者,达标者在TIMI危险评分及评分内指标(killip分级、左束支传导阻滞)、PLT、hs-CRP及纤维蛋白方面与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IMI高危评分、kill ip达到2级、高PLT计数、高hs-CRP水平、高纤维蛋白原是PCI术中出现肝素抗凝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接受PCI的STEMI患者中,TIMI评分高危组的ACT测量值及达标率明显减低,术后缺血事件显着增加,TIMI危险评分可以辅助判定术中肝素抵抗及术后不良事件(缺血复发)的潜在风险;2.在已知低AT-Ⅲ(Antithrombin-Ⅲ,抗凝血酶Ⅲ)活性水平这个危险因素之外,TIMI高危评分、高Killip分级水平、高PLT计数、高hs-CRP水平、高纤维蛋白原同样也是可能导致PCI术中肝素抵抗的危险因素;3.针对TIMI高危评分,存在killip分级大于等于Ⅱ级、高PLT计数、高hs-CRP水平、高纤维蛋白原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PCI术中适当加大肝素剂量或换用其他抗凝机制的药物(如比伐芦丁、磺达肝葵钠、替罗非班),术后可适当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或者直接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

王艳,车彦玲[2](2018)在《不同剂量普通肝素对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普通肝素对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胎盘早剥的60例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和B组(n=30),两组普通肝素干预治疗剂量分别为0.3 mg/kg、0.1 mg/kg。比较两组疗效、肝素使用后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凝血指标。结果 A组治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A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肝素1、2 d后,两组PT及APTT均显着下降,FIB水平均显着升高,且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0.3 mg/kg普通肝素运用于胎盘早剥新生儿后,可以显着改善新生儿体内高凝状态,同时肝素使用中并未明显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

姚彤,陈芬,罗新辉[3](2017)在《儿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09年1月-2014年5月诊断为DIC11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10例DIC患儿中原发病为脓毒症80.9%(89/110),肿瘤性疾病占19.1%(21/110)。其中出血发生率9.1%(10/110),MODS发生率70.9%(78/110),休克发生率27.7%(30/110),溶血性贫血发生率0.9%(1/110),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100%。原发病为脓毒症及肿瘤性疾病的两组DIC患儿,在出血、多器官功能受损、休克、溶血性贫血发生率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IC患儿病死率为25.4%(28/110),死亡组在出血、MODS、休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儿童DIC的主要诱因为严重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可减少患儿死亡率。

赵波[4](2015)在《探讨急诊ICU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对策》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分析ICU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急诊科ICU收治的42例DIC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研究分析ICU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急诊ICU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病具有多样化、危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并发率高。结论急诊ICU医生应该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症状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出现相关症状应该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尽早进行治疗,以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致人死亡率,对危重患者应进行综合治疗,避免出现死亡。

万鹏,余旻,童华生,苏磊[5](2015)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Sonoclot分析仪)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个体化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37例显性DI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1,采用传统凝血指标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和Sonoclot组(n=116,采用Sonoclot分析仪指导替代和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抗凝、替代治疗以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Sonoclot组中使用肝素比例增加,抗凝时间缩短,肝素用量减少,局部出血比例下降,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用量减少(P<0.05),且ICU住院时间缩短,30d生存率显着改善(P<0.05)。结论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可对血液制品成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数量控制,同时还可有效指导抗凝治疗,降低抗凝治疗致的出血风险,降低DIC患者死亡率。

郑玲[6](2014)在《肝素缓释膜材料的制备、理化性质及部分生物学性质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肝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生理功能主要有抗凝血,抗血栓,抑制血小板粘附,调节血脂,并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另外,研究发现肝素具有抗炎作用,且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及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后囊混浊的发生,在眼科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由于肝素在体内不稳定,需频繁注射,因此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给药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肝素缓释材料能维持给药部位的肝素浓度,且对患者损伤小,载肝素组织工程目前已应用到人工血管、心肌梗死、白内障的治疗中。但目前所应用的材料受到机械强度、缓释速率、缓释时间、降解速率、免疫排斥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本实验旨在筛选优良载体制备肝素缓释材料,以期获得一种有一定机械强度、肝素缓释能力持久、生物相容性好、可逐步降解的肝素缓释材料,为肝素缓释给药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以1,4-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制备了肝素-羟乙基壳聚糖膜片及肝素-明胶膜片,对膜片的机械强度、吸水率、溶胀比和肝素结合率进行评价,筛选较优的载体材料。(2)选取较优载体与肝素混合交联铺膜,制备不同交联度、不同原料比的膜片,对膜片的机械强度、吸水率、溶胀比及肝素结合率进行评价,采用甲苯胺蓝法测定膜材料的肝素体外缓释性质,选出较优的交联度与原料比。(3)评价较优膜片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降解性,即膜片的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和动物组织相容性及在大鼠皮下和腿部肌肉中的降解速率。结果:(1)肝素-明胶缓释膜片在机械强度、肝素结合率方面优于肝素-羟乙基壳聚糖膜片,因此本实验选取明胶作为缓释载体。(2)经筛选,a#(明胶:肝素=3:2,交联度10:1)、b#(明胶:肝素=3:2,交联度20:1)两种配比的膜片,其机械性能好,肝素缓释效果持久,31d肝素累积缓释浓度分别为401μg/mL、635μg/mL。(3)a#、b#膜片细胞毒性均为1级,符合体内植入的要求,膜片表面能显着抑制L929细胞的生长,膜片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在大鼠体内完全降解时间为12周左右。结论:本实验制备了一种可降解肝素缓释膜材料,该膜材料制作方法简单,机械性能较好,肝素缓释速率高、缓释效果持久,且组织相容性良好,能显着抑制L929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预计其在眼科组织工程材料方面将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万鹏[7](2014)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试验设计,将具有DIC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疑诊为DIC患者,依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科学标准化学会(SSC)显性DIC评分标准分为显性DIC组(DIC评分≥5分)、非显性DIC组(DIC评分<5分)。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及血常规、常规凝血试验(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D-二聚体定量检测等资料,同时进行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量化指标(激活凝血时间(ACT)、纤维蛋白凝结速率(CR)、血小板活性(PF))检测。比较显性DIC组、非显性DIC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各指标间的差异,寻找可能有助于诊断DIC的指标;同时对显性DIC亚组(早期:6小时内、中期:6-12小时、晚期:12小时后)进行分析,探讨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为不同阶段DIC诊断及病情判断相关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基于上述临床数据,分析Sonoclot指标与其他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诊断性试验的相关方法,绘制不同时间段各凝血功能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在不同时间段各凝血指标诊断DI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探讨各指标预测DIC的最佳阈值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共4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52.5±19.8岁,其中男性362例(72.7%),女性136例(27.3%)。①结果提示组间哪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用于DIC诊断。显性DIC组与非显性DIC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400和0.453),具有可比性。显性DIC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24.8±6.0分、ISTH评分5(5,8)分,显着高于非显性DIC组18.5±5.5分,3(0,4)分(P<0.01)。显性DIC组、非显性DIC组患者APTT、 PT、ACT以及INR分别为(76.6±46.2秒,55.7±40.1秒)、(21.4±9.5秒,16.1±3.3秒)、(231.1±165.4秒,134.8±71.3秒)、(2.2±1.1,1.5±0.7),显性DIC组明显延长(均P<0.001);显性DIC组D-二聚体为5880.2±2733.5ng/L,较非显性DIC组3695.0±2510.3ng/L明显升高(P<0.01);显性DIC组纤维蛋白原含量2.5±2.1g/L、血小板计数54.5±38.1×109/L以及PF1.1(0,4.6)均较非显性DIC组4.2±2.1g/L、154.1±90.4×109/L、2.4(0.1,6.7)下降(均P<0.001)。②结果提示,针对组间有差异的指标,初步判断哪些指标用于哪个阶段可能更有价值?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传统的凝血指标(APTT、P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INR)以及Sonoclot指标(ACT、CR、PF)与患者是否发生DIC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传统的凝血指标还是Sonoclot指标的P值均<0.001,说明凝血相关指标与DIC的发生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SPSS产生0-1均匀分布的随机数,选择70%样本作为训练样本,30%样本为验证样本。将传统的凝血指标(APTT、PT、INR,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计数)是否发生DIC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强迫进入法。模型的拟合R Square值为0.551,模型方程为Log(P/1-P)=-2.586-0.226PT+0.675INR-0.233FIB+0.000D-二聚体-0.037血小板计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将ACT序贯性引入该模型,新模型拟合R Square值为0.540,模型方程为Log(P/1-P)=-3.066+0.171PT+0.521INR-0.226FIB+0.000D-二聚体-0.031血小板计数+0.006ACT,曲线下面积上升为0.845;将CR引入模型,新模型拟合R Square值为0.559,模型方程为Log(P/1-P)=-3.843+0.200PT+0.487INR-0.216FIB+0.000D-二聚体+0.010ACT-0.022CR,ROC曲线下面积较前无明显变化,仍为0.845;将PF引入模型中,新模型拟合R Square值为0.454,模型方程为Log(P/1-P)=-2.827+0.OO0D-二聚体+0.009ACT+0.069PT+0.498INR-0.401FIB-0.449PF-0.002血小板计数,ROC曲线下面积上升为0.876。③Sonoclot指标与其他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别在诊断DIC中的价值比较。Sonoclot指标与传统的凝血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R与血小板呈负相关(r=-0.154,p=0.018),PF与APTT呈负相关相关(r=-0.134,p=0.039),PF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r=0.189,p=0.003);在各显性DIC组亚组Sonoclot指标与传统的凝血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2小时后亚组内血小板计数与PF呈明显正相关(r=0.513,p<0.00)。以非参数法构建不同时间段的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各凝血指标在DIC不同的时间段诊断DIC的ROC曲线下面积,并计算不同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显示:在早期(6小时内),传统的凝血指标中APTT、PT、D-二聚体以及INR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0.759、0.635、0.762(均P<0.001),Sonoclot指标中ACT曲线下面积为0.765(P<0.001),均优于随机猜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同时,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R以及PF 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5(P<0.001),预测准确度较差,经转化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0.896、0.682、0.603(P<0.001)。与传统的凝血指标相比,ACT诊断早期显性DIC患者患者的敏感性度较差仅为50.6%,特异度达到95.9%。以“0”表示非显性DIC组,“1”表示显性DIC组,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强行进入法建立Sonoclot联合指标的预测概率模型并计算预测概率。结果显示:ACT联合CR的模型方程为P=exp(-2.265+0.021ACT-0.046CR)/1+exp(-2.265+0.021ACT-0.046CR),模型拟合度检验卡方为7.310(P=0.504),模型拟合较好;ACT联合CR以及PF预测概率模型为:P=exp(-1.517+0.022ACT-0.041CR-0.398PF)/1+exp(-1.517+0.022ACT-0.041CR-0.398PF),模型拟合度检验卡方为6.001(P=0.647),模型拟合较好。利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分析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提示ACT联合CR,以及ACT、CR、PF联合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达到0.814,0.828(P<0.001)。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84.9%,特异度为87.8%,诊断的综合效能较好。6-12小时内,传统凝血指标中APTT、PT、INR以及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4、0.768、0.713、0.736(均P<0.001)。Sonoclot指标中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48,无统计学意义(P=0.269),A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优于随机猜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01)。同时,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以及PF 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5(P<0.001),预测准确度较差,经转化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870、0.712(P<0.001)。ACT联合CR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变量CR无统计学意义(P=0.420),预测概率模型为:P=exp(-3.197+0.022ACT)/1+exp(-3.197+0.022ACT),模型拟合度检验卡方为12.538(P=0.129),模型拟合较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P<0.001);ACT联合CR、PF预测概率模型为:P=exp(-2.810+0.023ACT-0.041CR-0.804PF)/1+exp(-2.810+0.023ACT-0.041CR-0.804PF).模型拟合度检验卡方为5.903(P=0.658),模型拟合较好。联合ACT、 CR以及PF后曲线下面积达到0.846(P<0.001)。与传统的凝血指标相比,ACT诊断的敏感度仅为63.3%,低于传统的凝血指标,但特异度达到88.9%,联合ACT、CR、PF后,特异度为87.8%,敏感度上升至84.9%。与DIC早期及中期相比,后期(12小时后)APTT、PT、D-二聚体以及INR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8(P<0.001),而ACT曲线下面积仅为0.733。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R以及PF 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5(P<0.001),预测准确度较差,经转化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907、0.688、0.826(P<0.001)。ACT联合CR、ACT联合CR, PF的Logistic回归分析均提示变量CR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33、0.058)。预测概率模型为:P=exp(-0.856+0.006ACT)/1+exp(-0.856+0.006ACT),模型拟合度检验卡方为5.208(P=0.735),模型拟合较好。ACT联合CR、PF预测概率模型为:P=exp(1.145+0.003ACT-0.979PF)/1+exp(1.145+0.003ACT-0.979PF),模型拟合度检验卡方为1.964(P=0.982),拟合较好。ROC结果显示当ACT联合CR及PF后,曲线面积达到0.839(P<0.001),尽管诊断的特异性(72.5%)小于传统的凝血指标,但敏感性(85.2%)达到最高,优于传统的凝血指标。结论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作为一种即时凝血功能监测仪器,能够对临床工作中并发DIC的患者发生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做出判断。在显性DIC患者中,Sonoclot分析仪较传统的凝血实验更能准确的诊断启动后并进入消耗性低凝期的DIC患者。随着DIC病程的进展,联合Sonoclot指标诊断的综合效能均优于传统的凝血指标。由于Sonoclot分析仪具有快速、全面、耗材低等优点,可考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作为DIC诊断的常规手段。第二部分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后判断价值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试验设计。以ISTH评分标准确诊的显性DIC(ISTH评分≥5分)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及凝血功能指标、Sonoclot各项指标,并随访患者预后,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传统的凝血指标(PT、APTT、IN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计数)、Sonoclot指标(ACT, CR、PF)、ISTH评分、APACHE Ⅱ评分、是否具有DIC临床症状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等探讨Sonoclot指标对DIC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共237例患者纳入研究。①一般情况:平均年龄为51.7±17.6岁,其中男性176例(74.2%),女性61例(25.8%),死亡91例(38.4%),存活146例(61.6%),出现器官功能不全103例(43.5%),具有DIC临床症状的患者有13例(5.4%)。②组间比较,描述哪些指标可能对预后判断有价值: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971和0.088)。死亡组患者出现DIC临床表现比例、合并MODS比例、ISTH评分以及APACHE Ⅱ评分均显着高于生存组患者(均P<0.05),出现DIC临床表现比例分别为13.6%、0.1%,合并MODS比例分别59%、34.2%,ISTH评分分别为6(5,8)分、5(5,8)分,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25.9±6.3分、24.1±5.7分。在凝血相关指标中,两组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6471.5±2565.9ng/L,5511.6±2778.3ng/L,死亡组中较生存组明显升高(P=0.008)=ACT分别为289.5±200.5秒、194.6±126.8秒,PF分别为1.2±0.9、1.6±1.2,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ACT明显延长,PF明显缩短(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何种因素影响预后?以“0”表示存活,“1”表示死亡,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拟合模型的卡方值为39.999(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合并DIC临床症状、APACHE Ⅱ评分、ISTH评分、ACT以及PF是DIC患者重要的死亡风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509、1.042、1.422、1.002、0.761(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异常Sonoclot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在237例患者中,7例患者ACT、CR、PF均正常,均存活(100%)。78例患者有一项指标异常,67例患者存活(85.9%);102例患者有2项指标异常,59例存活(57.8%);50例患者ACT、CR、PF均异常,20例存活(4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仅一项指标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好(均P<0.05),两项指标异常的患者与三项指标异常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6)。进一步分析,根据ACT、CR及PF的正常范围,分为ACT延长组(ACT>195秒)及缩短组(ACT<119秒),CR延长组(CR>23Sig/min)及缩短组(CR<7Sig/min),PF缩短组(PF<1.5),分析不同变量的30天生存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CR指标异常时的生存率与CR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ACT正常组相比,ACT及PF异常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指标正常组(均P<0.05),ACT缩短组与延长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13)。以非参数法构建不同时间段的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各凝血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诊断DIC的ROC曲线下面积,并计算不同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显示:ISTH评分、APACHE Ⅱ评分、A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3,0.601,0.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ACT敏感度为69.2%,ISTH评分特异度为87.7%,但敏感度较差,仅为28.6%。APACHE Ⅱ评分特异度(80.1%)低于ISTH,但敏感度较低仅为40.7%。P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20(P=0.039),预测死亡的准确度较差,经转化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580(P=0.039)。以“0”表示存活,“1”表示死亡,将ACT联合PF进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度较差(P=0.007)。当ACT联合PF. ISTH时,结果显示PF无统计学意义(P=0.110),预测概率模型:P=exp(-3.918+0.004ACT+0.502ISTH),该拟合模型的卡方值为14.590(P=0.068),拟合度尚可。通过计算联合预测概率,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CT联合PF、ISTH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17,预测的特异性(78.1%)尽管小于ISTH评分,但是敏感性上升至为64.8%。结论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作为一种即时凝血功能监测仪器可以有效的评估DIC的严重程度及预后,随着ACT延长,PF缩短,DIC患者死亡风险也随之增加。通过联合Sonoclot指标与ISTH评分,可以有效弥补ISTH评分在DIC预后评价中的不足,综合预测效能优于APACHE Ⅱ评分及ISTH评分。由于Sonoclot仪器量化指标易于获得,能够全面反映凝血阶段的整个过程,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预测DI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工具。第三部分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指导治疗作用目的探讨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ISTH评分标准确诊并具有替代及抗凝治疗指针的显性DIC (ISTH评分≥5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21例)与Sonoclot治疗组(n=116例),对照组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标准委员会(ISTH)2009年DIC的治疗指南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确定治疗方案;Sonoclot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结合Sonoclot量化指标确定治疗方案。观察传统凝血指标指导治疗与Sonoclot凝血分析仪指导治疗对患者替代治疗的种类、剂量及替代治疗时间、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37例患者,研究过程中无剔除以及退出者。①基线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PACHE Ⅱ评分以及ISTH评分、肾脏替代患者比例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和Sonoclot组患者治疗前传统凝血指标(APTT、PT、INR、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Sonoclot仪器指标(ACT, CR、PF)、临床表现为出血、紫癜或肢端出血的患者比例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②两组之间抗凝治疗效果比较:Sonoclot组使用肝素比例为38/116(32.76%)高于对照组比较(23/121,19.01%),有统计学差异(P=0.018)。两组肝素使用的时间分别为11.0±7.2天、5.2±3.4天,肝素用量分别为65739.1±43322.5U、31263.2±20222.7U,与对照组相比,Sonoclot组患者肝素抗凝时间明显缩短,肝素用量显着减少(P均为0.001)。对照组中有10例(43.4%)患者出现局部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组(5例,13.1%)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两组患者均未使用鱼精蛋白。在肾脏替代治疗中抗凝比较结果显示,纳入本部分研究的患者中,共有116例患者行CRRT治疗,其中50例患者行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20例(36.3%),Sonoclot组30例(49.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64)。两组肝素使用的时间分别为11.5±7.5天、4.9±3.6天,肝素用量分别为69000.0±45257.2U、294000.0±21393.8U,与对照组相比,Sonoclot组患者抗凝时间明显缩短,用量显着减少(P均为0.001)。对照组中有7例(35%)患者出现局部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组(3例,10%)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9)。两组患者均未使用鱼精蛋白。两组之间替代治疗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用量分别为:(1760±1757.1ml,1104.6±762.7m1).(44.2±50.9u,25.7±15.1u).(42.4±36.6u,29.9±24.3u),与对照组相比,Sonoclot组患者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的用量显着减少(P均<0.05),红细胞悬液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替代治疗的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06)。患者DIC症状的改善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76)。与对照组相比,Sonoclot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0(1,124)天,9(1,213)天,P=0.009)),ICU内死亡率明显下降(22.4%,12.4%,P=0.0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onoclot分析仪指导的替代和抗凝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显着改善了30天生存时间(P=0.001)。结论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作为一种即时凝血功能监测仪器较传统的凝血功能检测能更精确对血液制品成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数量的控制,减少了替代治疗的数量和时间。同时,它还有效指导抗凝治疗,显着降低抗凝治疗致出血的风险,降低DIC患者死亡率。

杨锐,魏莱,洪梅,杨焰,魏文宁,胡豫[8](2009)在《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危重病并发D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用免疫法、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分别测定36例危重病并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本组36例危重病患者并发DIC,治愈15例,好转9例,死亡12例;DIC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D-D含量明显增高,AT:A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其中AT:A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率(94.4%),且12例死亡病例均发生明显减低(阳性率达100%)。结论危重病患者DIC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治疗关键是祛除原发病,密切观察早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危重病患者的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梁卉,刘华林,刘瑞海[9](2008)在《小剂量肝素早期应用在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价值的探讨》文中认为

王以照,王慈修,金友礼[10](2008)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超早期诊治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49例DIC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符合临床DIC诊断标准;观察组23例,符合超早期DIC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DIC的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二、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价值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价值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STEMI患者TIMI危险评分与PCI术中普通肝素抗凝达标情况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内容及方法
2.研究结果
3 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抗凝药物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2)不同剂量普通肝素对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胎盘早剥高凝状态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新生儿肝素使用后大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新生儿治疗不同时间的凝血指标比较
3 讨论

(3)儿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原发疾病分布
    2.2 不同基础疾病DIC患儿临床表现比较
    2.3 实验室指标异常特点
    2.4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儿临床表现的比较
    2.5 直接死因
3 讨论

(4)探讨急诊ICU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因及其相关并发症
    1.3 临床症状
    1.4 相应指标检测与诊断
    1.5 治疗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肝素缓释膜材料的制备、理化性质及部分生物学性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肝素的结构
    2 肝素的生理功能
        2.1 抗凝血与抗血栓生成
        2.2 肝素的抗炎症活性
        2.3 肝素的抗平滑肌增殖活性
        2.4 肝素的抗肿瘤活性
        2.5 肝素的抑菌活性
    3 肝素的应用
        3.1 肝素在降血脂中的应用
        3.2 肝素在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
        3.3 肝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
        3.4 肝素在治疗烧伤中的应用
        3.5 肝素在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4 肝素缓释材料的应用
        4.1 载肝素材料在生长因子控制释放中的应用
        4.2 肝素缓释微囊
        4.3 肝素缓释材料在人工血管方面的应用
        4.4 肝素缓释支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4.5 肝素缓释系统在眼科中的应用
    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5.1 选题意义
        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肝素缓释膜材料的制备及优化
    1 实验材料和试剂
        1.1 材料与试剂
        1.2 试剂的配制方法
    2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材料的纯化
        3.2 肝素缓释膜材料的制备与优化
    4 实验结果及讨论
        4.1 膜片材料的选择
        4.2 膜片交联度的优化
        4.3 膜片材料比例的优化
        4.4 载肝素膜片的体外缓释性质
        4.5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肝素-明胶缓释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1 实验材料和试剂
        1.1 材料与试剂
        1.2 试剂的配制方法
    2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肝素钠标准溶液对 L929 细胞生长的影响
        3.2 细胞毒性实验
        3.3 MTT 法评价膜片的细胞相容性
        3.4 膜片在大鼠体内的组织相容性及降解速率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肝素钠标准溶液对 L929 细胞生长的影响
        4.2 细胞毒性实验
        4.3 MTT 法评价膜片的细胞相容性
        4.4 膜片在大鼠体内的组织相容性及降解速率
        4.5 讨论
    5 本章小结
总结、创新点及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DIC诊断中的价值
    引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DI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DIC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ng words)
附录
致谢

(1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超早期诊治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
        1.3.1 一般治疗
        1.3.2 病因治疗
        1.3.3 小剂量肝素治疗
    1.4 实验室检查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
    2.2 两组治愈率、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3.1 超早期诊断
    3.2早期治疗
        3.2.1病因治疗
        3.2.2小剂量肝素治疗
        3.2.3综合治疗

四、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与治疗中价值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STEMI患者TIMI危险评分与PCI术中普通肝素抗凝达标情况的相关性研究[D]. 王川.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不同剂量普通肝素对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王艳,车彦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33)
  • [3]儿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姚彤,陈芬,罗新辉. 新疆医学, 2017(03)
  • [4]探讨急诊ICU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对策[J]. 赵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9)
  • [5]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万鹏,余旻,童华生,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08)
  • [6]肝素缓释膜材料的制备、理化性质及部分生物学性质评价[D]. 郑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7]即时凝血功能监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价[D]. 万鹏.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1)
  • [8]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J]. 杨锐,魏莱,洪梅,杨焰,魏文宁,胡豫. 血栓与止血学, 2009(05)
  • [9]小剂量肝素早期应用在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价值的探讨[J]. 梁卉,刘华林,刘瑞海.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8(05)
  • [1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超早期诊治临床分析[J]. 王以照,王慈修,金友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18)

标签:;  ;  ;  ;  ;  

普通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