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安地区仔猪水肿病调查与防治项目成效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荣茜[1](2017)在《“金青颗粒”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猪胃溃疡病是临床养猪业中发生频率高、诱发因素多、造成经济损失大的一种疾病,由于其诱发原因多、致病机制复杂不明,目前尚未有针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本研究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建立“金青颗粒”的组方,并通过评价其对四种急性胃溃疡模型的预防效果,及对一种胃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对其药效进行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猪源幽门螺杆菌的分离与鉴定。通过临床采集新鲜猪胃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16SrDNA基因核酸碱基序列比较分析法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猪源幽门螺杆菌。2、药物筛选及“金青颗粒”的组方建立。通过乙醇回流、超声波等方法提取金果榄等25味常用清热解毒药的抗菌活性成分,分别测定它们对猪源幽门螺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筛选出对猪源Hp具有良好体外抑菌效果的几味中药,并采用棋盘评价其体外联合抑菌作用。结果:黄连和青果的提取物对猪源Hp的MIC范围为1.56~6.25 mg/mL。金银花金果榄、大青叶、玄参、山豆根、白头翁、紫花地丁、大黄和蒲公英8味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为12.50~25.00 mg/mL。大血藤、虎杖、射干、忍冬藤、菊花、鱼腥草、连翘、板蓝根、益母草、诃子和白蔹12味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为50.00~100.00 mg/mL。升麻、绵马贯众、柴胡3味中药提取物的MIC≥200.00mg/mL。两两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青果和金果榄的联合抑菌指数(FICI)≤0.5,青果、金果榄与黄连的FICI≤1,黄连、青果、金果榄与金银花的FICI>2。结果:筛选出金果榄和青果两味中药进行组方。3、“金青颗粒”的提取优化及成型工艺研究。(1)金果榄和青果有效成分的提取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以乙醇为溶剂,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金果榄以浸膏得率、盐酸巴马汀含量为考察指标,青果以以浸膏得率、没食子酸含量为考察指标,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试验。结果:金果榄在固液比为1:10的70%乙醇溶剂内,提取0.5小时,提取2次的条件下,其有效成分盐酸巴马汀含量达到1.50 mg/g,综合评分为90.85,为最优提取方案;青果在固液比为1:8的70%乙醇溶剂内,每次提取1.5小时,提取3次的条件下,没食子酸的含量达到2.20 mg/g,综合评分为97.93,为最优提取方案。(2)制剂成型工艺研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颗粒的成型率、水分、吸湿性、堆密度、溶化时间为考察指标,考察以不同比例的蔗糖、糊精、乳糖、葡萄糖为辅料的制粒效果,筛选出“金青颗粒”的最佳颗粒成型工艺。结果:当药物选择蔗糖和糊精为辅料,且药物与辅料的比例为1:3时,得到的颗粒成型好,溶化时间和粒度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中对颗粒剂的规定,且不易吸湿,结合生产实际成本,确定其为本“金青颗粒”的配方。4、“金青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根据农业部《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2006-2011年)》中《兽用中药、天然药物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要求,对“金青颗粒”的质量标准进行制定,使其符合国家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结果:建立了科学、可行的“金青颗粒”的质量标准。5、“金青颗粒”的药效学研究。分别建立一种由猪源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的胃炎模型和三种不同因素造成的胃溃疡模型,观察“金青颗粒”的药效,并检测相关指标,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结果:“金青颗粒”对四种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防御和治疗效果,能够在胃溃疡发生过程中起到抗损伤、抗氧化、抗炎和抑菌的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有二:一是下调胃黏膜中TLR-4和NF-κBp65的表达;二是抑制bax基因,激活bcl-2基因,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比值。综上所述,“金青颗粒”对由猪源幽门螺杆菌诱发的小鼠胃炎和三种急性胃溃疡有防治作用,其工艺稳定,质量可靠,具有很好地开发潜能。
坤清芳[2](2017)在《兔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抗菌药物作为防治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菌株迅速出现,多重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己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对动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流行情况研究,有助于了解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为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14~2015年间,从四川地区不同家兔养殖场共采集136份样品,通过形态学、生化特性及PCR检测,共分离鉴定出97株大肠杆菌。采用CLSI推荐的K-B纸片法测定分离大肠杆菌对2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阿莫西林、头孢氨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超过50%,尤其是对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和四环素等3种药物呈现高度耐药,耐药率超过85.56%,对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率介于9.28%~29.89%。分离菌株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以6~17耐为主,占88.66%。进一步采用CLSI推荐的双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结果显示共检出69株产ESBLs菌,占分离菌的71.13%,对比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耐药性发现,产ESBLs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其中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差异显着(P<0.05),对新霉素、依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差异极显着(P<0.01);产ESBLs菌的多重耐药性也较非产ESBLs菌更为严重。通过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ESBLs基因:TEM、CTX-M、OXA、SHV;PMQR 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qnrVC、qepA、oqxA、oqxB、aac(6’)-Ib-cr;16SrRNA 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rmtE、npmA;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tetE、tetM、tetO、tetL、tetK;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cfr),结果显示,兔源大肠杆菌中共检出3种ESBLs基因TEM、CTX-M、OXA,其检出率分别为 44.33%(43/97)、45.36%(44/97)、16.49%(16/97),TEM、CTX-M、OXA进行亚型分析,TEM-1、CTX-M-14、OXA-1分别为各基因型的优势基因亚型;共检出5种PMQR基因qnrD、qnrS、aac(6’)-Ib-cr、oqxA、oqxB,其检出率分别为 59.79%(58/97)、59.79%(58/97)、80.41%(78/97)、63.91%(62/97)、51.54%(50/97),qnrD、qnrS进行亚型分析,qnrD1、qnrS1分别为各基因型的优势基因亚型;共检出两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检出率分别为4.12%(4/97)、3.09%(3/97):共检出3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检出率分别为61.86%(60/97)、84.54%(82/97)、16.49%(16/97),tetB是本研究中所有耐药基因中检出率最高的基因;氟苯尼考耐药基因中只检出floR,检出率为8.25%(8/97)。对比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多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产ESBLs菌携带的耐药基因数量明显多于非产ESBLs菌,且携带耐药基因数量越多的菌株其耐药率与多重耐药率均明显高于携带耐药基因少的菌株。
王振玲[3](2014)在《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相关病原调查及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的一类常见疾病,严重阻碍养猪业发展。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复杂多样,如非传染性病因和传染性病原感染等,其中以细菌和病毒感染较为常见,而且病原种类多,病情复杂,发病率高。为深入了解北京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原流行状况,本研究对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集的400份腹泻样本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测,并进一步对本实验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从采集的400份仔猪腹泻样本中成功分离到132株细菌,经生化特性检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分属于16个细菌种。相关病毒抗原PCR检测结果显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样本23份,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6份,猪轮状病毒(RV)58份,总计87份。其中,RV阳性率最高,为66.7%。采用胶体金法对部分时段的轮状病毒抗原调查结果显示,仔猪RV感染阳性率为17.7%,且每年的12月和次年1月份感染率最高,可达40%。0~7日龄仔猪易感,感染率为30.6%。用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成功分离到一株轮状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可引起细胞病变。采用抗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感染细胞质中存在特异性荧光。感染细胞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可见有典型的轮状病毒粒子。利用RT-PCR扩增病毒部分基因和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为A群G亚型轮状病毒。对初生仔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仔猪感染后表现为典型轮状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对分离到的64株大肠杆菌进行O抗原血清型分型,结果定型42株菌,22株未定型。定型菌株主要为8种血清型,分别为O101(18.8%)、O8(11.0%)、O20(11.0%)、O64(12.5%)、O45(4.6%)、 O149(4.6%)、O2(1.5%)、O89(1.5%)、对64株大肠杆菌携带的毒力因子进行PCR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携带的毒力因子为sta, stx2e, astA和eaeA等,50%菌株携带astA和eaeA因子,而30%以上的菌株携带sta和stx2e因子。选取携带多个毒力因子的两株大肠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菌株A基因组约为5.5Mb,菌株B基因组约为5.6Mb,两株菌分别含有5743和5829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对其进行蛋白注释发现两株菌膜转运蛋白的基因差异较大,菌种A为241个,菌种B为342个。进一步分析发现两株细菌膜蛋白基因差异主要体现在Ⅳ型结合转运系统(1ncl1型)。在Ⅳ型转运系统中,菌株B携带的VirB3蛋白编码基因,可参与细菌纤毛侵袭宿主细胞膜的过程,与菌种A存在一定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较全面的了解了北京地区仔猪腹泻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相关致病病原,并通过对主要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进一步明确了主要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北京地区仔猪腹泻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的仔猪腹泻性疾病疫苗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雷彬[4](2008)在《如东县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文中研究指明仔猪水肿病影响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疾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死亡率较高,常见的血清型有0138,0139和0141等,由于各血清型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而且各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不尽相同,所以疫苗免疫效果并不理想,了解其流行的血清型对防治该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如东县14头疑似水肿病仔猪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对如东县九个乡镇1183头仔猪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仔猪水肿病在当地流行的病原和诱发因素,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国内外对仔猪水肿病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原学研究,对组织病理学研究相对较少,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如东县九个乡镇进行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仔猪水肿病病猪和死亡不久仔猪的器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深入研究仔猪水肿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无菌采取病猪和新死猪肠内容物或粪便,用麦康凯培养基对病原进行分离及纯化,将分离到的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生化发酵试验,结果显示14株细菌均为肠杆菌科细菌,符合大肠杆菌的基本生化特性。将分离的14株菌分别接种普通肉汤于37℃培养24h后分别腹腔接种14组小鼠进行攻毒,对照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攻毒组的56只小鼠攻毒后陆续出现后肢瘫痪,6h后开始死亡,48h内全部死亡,并从死亡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感染的大肠杆菌,而4只对照组小鼠均未见异常。用大肠杆菌标准抗O血清对所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的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如东县九个乡镇仔猪水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14个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为0139,0141,0138和048,其中有9个是0139型血清型,其次,饲养管理不良,饲料营养成分过高,断奶应激,生长过快是重要的诱病因素。对饲料营养成分的调查结果发现,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越高,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就越高,分析结果显示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79,双尾显着性检验为0,提示这些地区许多仔猪发生水肿病很可能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高有关。病理学检查主要是发现仔猪多个器官有出血和水肿,尤其是脑,小肠,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浆液性非化脓性脑炎,浆液性胃炎,浆液性出血性淋巴结炎,出血性肠炎,浆液性出血性肺炎,浆液性肾炎。
孙晓锴[5](2007)在《重庆市仔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仔猪黄白痢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其耐药性在全球普遍呈迅速上升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对仔猪黄白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积累了翔实的仔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流行资料,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仔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传播规律,这些研究对所在地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市关于仔猪源大肠杆菌的研究较少,尤其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传播仍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为此,我们对重庆市不同地区仔猪源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对其血清学分型和耐药谱及基因分型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基因分型和表型分型的相关性。1、仔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从重庆市8个地区发生疑似仔猪黄白痢的猪场和散养户,无菌采集临诊表现典型的患病仔猪的肛拭粪样及死亡仔猪只的心血和肝脏等病料样本。对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特征、染色特性和生化试验及小白鼠感染试验,鉴定出173株致病性仔猪源大肠杆菌。通过对这173株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共鉴定出91株菌的血清型,占鉴定菌株的52.6%,82株未能定型,占鉴定菌株的47.4%。结果表明:重庆市仔猪源大肠杆菌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O101(16.5%)、O8(15.4%)、O20(12.1%)、O64(11.0%)、O45(8.8%)、O149(7.6%)共65株,占定型菌株的71.4%,占试验菌株的37.6%。除此之外,还有O2,O9,O54,O60,O89,O111,O119,O137,O138,O141,O147等12种血清型。同一地区存在多种血清型,大多数地区有本地的优势血清型。不同地区优势血清型有的相同,有的不同。2、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采用纸片扩散方法(即Kirby-Bauer的菌液涂布法)对173株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26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7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有132种耐药谱,对多类药有交叉耐药。抑菌作用最强的是头孢拉定,敏感菌株有150株;其次为先锋必,敏感菌株有134株;其它依次为先锋V、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头孢氨苄、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氟嗪酸、氟哌酸、环丙沙星、痢特灵、氯霉素、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受检菌株存在广泛的耐药性,以多重耐药性为主,最少的是9耐的分离菌株,最高的可达25耐,其中主要有10耐(28.8%),22耐(12.7%),19耐(11.6%)、20耐(11.6%)、21耐(11.0%)、15耐(8.1%),13耐(6.4%)、18耐(5.8%),12耐(5.2%),17耐(4.6%),14耐(3.5%),23耐(3.5%)、24耐(1.7%),25耐(1.7%),9耐(1.7%)共16种情况。3、仔猪源大肠杆菌基因分型及其与表型的相关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仔猪源大肠杆菌进行研究,并将其结果与表型(血清型、耐药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已鉴定血清型的91株大肠杆菌进行基因分型,能够分型的68株菌可分为A、B、C、D共4型,分散于重庆市各个地区,其中A型为流行菌株,共有60株,分为3个亚型,其中A1型27株,A2亚型10株,A3亚型23株。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和耐药谱对比,试验表明它们之间无对应关系。
马应战,徐喜格[6](2006)在《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从陕西省周至县5个乡镇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死猪体内分离到8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8株分离菌中有5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能致死小鼠和引起断奶仔猪发病。血清学鉴定ZH1、ZH3和ZH7分离株为O138,ZH6分离株为O141,ZH4分离株为O8,其中O138为优势血清型。
闫祖书,魏拣选,张彦明,王晶钰[7](2005)在《陕西省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文中提出从陕西省汉中、咸阳、宝鸡等地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死猪体内分离到16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为大肠杆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其中1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能致死小鼠。血清学鉴定出O139、O8、O2、O141共4种血清型,其中O139和O8为优势血清型。
闫祖书[8](2004)在《仔猪水肿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免疫防制研究》文中提出从陕西省的汉中、咸阳、宝鸡等地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死猪体内分离到16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为大肠杆菌。动物致病力试验表明,其中1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能致死小鼠。血清学鉴定出O139、O8、O2、O141共4种血清型,其中O139和O8为优势血清型。用分离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与标准菌株制备出多价灭活苗,免疫仔猪后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临床调查显示保护率达99%以上。免疫猪群每隔1周随机采血,仔猪在注苗后7d凝集抗体阳性率达100%。免疫后14d凝集抗体滴度可达高峰,抗体阳性率至少维持6周以上。实验表明,免疫猪血清大肠杆菌凝集抗体水平与其保护力呈正相关,水肿病多价大肠杆菌灭活苗免疫仔猪,效果可靠。
张孝全,李立,涂吉云,杨宗祥,苟得学,李全清[9](2000)在《雅安地区仔猪水肿病调查与防治项目成效总结》文中研究指明
黄克和[10](1994)在《硒增强鸡对马立克氏病抵抗力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检测了肿瘤型MD鸡血清、全血或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硒水平。统计结果表明,肿瘤型MD鸡血清中T—sOD、Mn—SOD与CuZn—SOD活性均显着地低于健康鸡(p<0.01),肿瘤组织的T—SOD极显着地低于正常组织(p<0.01),红细胞中的CAT活性显着地低于健康鸡(p<0.05),血清中的MDA水平极显着地高于健康鸡(p<0.01),血硒水平显着地低于健康鸡(p<0.05),而GHS—Px活性在肿瘤型MD鸡与健康鸡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作者初步认为,氧自由基介入了肿瘤型MD的发展过程,肿瘤型MD与硒有一定关系。
二、雅安地区仔猪水肿病调查与防治项目成效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雅安地区仔猪水肿病调查与防治项目成效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金青颗粒”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第一部分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猪胃溃疡病的研究概况 |
2. 中药抑制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概述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猪源幽门螺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主要溶液的配置 |
2 方法 |
2.1 猪胃黏膜标本采集 |
2.2 Hp的分离培养 |
2.3 Hp的鉴定 |
3 结果 |
3.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3.2 生化鉴定结果 |
3.3 16SrDNA菌种鉴定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药物筛选及“金青颗粒”的组方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菌株 |
1.2 药材 |
1.3 培养基 |
1.4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2.2 细菌菌悬液的制备 |
2.3 药敏试验及结果判定 |
2.4 MIC测定 |
2.5 体外联合抑菌试验及结果判定 |
3 结果 |
3.1 25味清热解毒中药提取物对猪源HP的体外抑菌活性 |
3.2 金果榄等4味中药提取物对猪源HP的体外联合活性 |
4 讨论 |
第三章 “金青颗粒”的提取优化及成型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金果榄和青果有效成分的提取优化 |
2.2 “金青颗粒”的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果榄和青果有效成分提取优化结果 |
3.2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4 讨论 |
第四章 “金青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药 |
2 实验方法 |
2.1 性状检查 |
2.2 鉴别 |
2.3 含量测定 |
2.4 “金青颗粒”质量标准草案确定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青颗粒”的性状检查 |
3.2 鉴别结果 |
3.3 “金青颗粒”的含量测定结果 |
3.3.1 “金青颗粒”中古伦宾的含量测定 |
3.3.2 “金青颗粒”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
3.4 “金青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
4 讨论 |
第五章 “金青颗粒”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金青颗粒”对三种小鼠急性胃溃疡模型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品 |
1.3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造模方法 |
2.3 标本采集 |
2.4 指标检测 |
2.5 “金青颗粒”抗胃溃疡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胃黏膜组织形态观察 |
3.2 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 |
3.3 “金青颗粒”对溃疡面积、溃疡面积比和溃疡抑制率的影响 |
3.4 “金青颗粒”对胃组织中SOD、MDA、GSH-Px的影响 |
3.5 “金青颗粒”糖原染色结果 |
3.6 “金青颗粒”对结扎模型的胃液指标的影响 |
3.7 “金青颗粒”对乙醇模型的胃组织COX-1的影响 |
3.8 “金青颗粒”对应激模型的胃组织Hsp70的影响 |
3.9 “金青颗粒”抗溃疡作用机制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金青颗粒”对猪源幽门螺杆菌致小鼠胃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菌株 |
1.3 主要药品 |
1.4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菌悬液的制备 |
2.2 培养基的制备 |
2.3 模型建立 |
2.4 模型评价 |
2.5 分组及给药 |
2.6 标本采集 |
2.7 指标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青颗粒”的体内抑菌率 |
3.2 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 |
3.3 “金青颗粒”对胃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 “金青颗粒”对胃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
3.5 “金青颗粒”抗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创新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2)兔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文献综述 |
1.1 大肠杆菌概述 |
1.2 大肠杆菌耐药性 |
1.3 大肠杆菌耐药机制 |
1.3.1 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
1.3.2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3 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4 四环素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5 氟苯尼考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兔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抗菌药物 |
1.1.4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样本采集及分离纯化 |
1.2.2 形态特性 |
1.2.3 生化特性 |
1.2.4 特异性PCR鉴定 |
1.2.5 药物敏感性测试 |
1.2.6 分离大肠杆菌产ESBLs特性的检测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
2.1.1 形态学特征 |
2.1.2 生化鉴定 |
2.1.3 特异性PCR鉴定 |
2.2 抗菌药物敏感性 |
2.2.1 兔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2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
2.2.2 兔源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情况 |
2.2.3 不同地区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比较 |
2.2.4 不同地区兔源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性比较 |
2.3 分离大肠杆菌产ESBLs性 |
2.3.1 产ESBLs大肠杆菌的检出情况 |
2.3.2 产ESBLs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3 讨论 |
3.1 97株兔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3.2 兔源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分析 |
3.3 不同地区兔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分析 |
3.4 产ESBLs大肠杆菌与非产ESBLs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兔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质粒提取及电泳检测 |
1.2.2 耐药基因检测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耐药基因检测 |
2.1.1 ESBLs基因检测 |
2.1.2 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 |
2.1.3 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 |
2.1.4 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测 |
2.1.5 氟苯尼考耐药基因检测 |
2.2. 不同地区耐药基因分布情况 |
2.3 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
2.4 兔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
2.4.1 β-内酰胺酶类药物耐药表型与ESBLs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
2.4.2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表型与PMQR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
2.4.3 四环素类药物耐药表型与四环素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
2.4.4 多重耐药性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兔源大肠杆菌ESBLs基因的流行特征 |
3.2 兔源大肠杆菌PMQR基因的流行特征 |
3.3 兔源大肠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流行特征 |
3.4 兔源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 |
3.5 兔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 |
3.6 不同地区耐药基因分布情况 |
3.7 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
3.8 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相关性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3)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相关病原调查及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病原概述 |
1.1.2 仔猪源大肠杆菌 |
1.1.3 猪轮状病毒 |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二章 北京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相关病原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1.1 调查范围 |
2.1.2 主要试剂 |
2.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2.1.4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例来源及检测 |
2.2.2 细菌学检测 |
2.2.3 病毒学检测 |
2.3 试验结果 |
2.3.1 细菌学检测 |
2.3.2 病毒学检测 |
2.3.3 混合感染检测 |
2.4 讨论与分析 |
2.4.1 细菌性仔猪腹泻 |
2.4.2 病毒性仔猪腹泻 |
第三章 北京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因子检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分离毒株及参考毒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菌分离及纯化 |
3.2.2 待检菌株的生化鉴定 |
3.2.3 大肠杆菌O血清型鉴定 |
3.2.4 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因子检测 |
3.3 试验结果 |
3.3.1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与形态特征 |
3.3.2 大肠杆菌生化特性 |
3.3.3 血清型鉴定 |
3.3.4 毒力因子检测 |
3.4 讨论与分析 |
3.4.1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
3.4.2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 |
第四章 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分离毒株及参考毒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4.1.4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细菌分离及纯化 |
4.2.2 细菌基因组提取 |
4.2.3 细菌测序方法 |
4.2.4 基因组序列拼接及质检标准 |
4.2.5 基因预测和注释 |
4.2.6 基因组多序列比对 |
4.2.7 两株细菌膜蛋白功能相关基因比较 |
4.3 试验结果 |
4.3.1 基因组拼接结果统计 |
4.3.2 两株细菌比较特异基因分析 |
4.3.3 两株细菌ORF注释及基因功能分析 |
4.3.4 两株细菌SNP和InDel分析 |
4.3.5 基因组多序列比对分析 |
4.3.6 两株细菌膜蛋白基因分析 |
4.4 讨论与分析 |
第五章 北京地区猪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5.1 试验材料 |
5.1.1 调查范围 |
5.1.2 主要试剂 |
5.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5.1.4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病例来源及检测 |
5.2.2 病猪的临床症状 |
5.2.3 病猪的病理变化观察 |
5.2.4 病猪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5.3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5.3.1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季节及发病日龄调查 |
5.3.2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 |
5.3.3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 |
5.3.4 猪轮状病毒感染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
5.4 讨论与分析 |
第六章 北京地区猪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1.1 细胞及病料来源 |
6.1.2 主要试剂 |
6.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
6.1.4 主要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病料的采集 |
6.2.2 病毒的分离培养 |
6.2.3 病毒的鉴定 |
6.2.4 对仔猪致病性试验 |
6.3 试验结果 |
6.3.1 轮状病毒的分离 |
6.3.2 轮状病毒的鉴定 |
6.3.3 轮状病毒感染仔猪试验 |
6.4 讨论与分析 |
6.4.1 病料的采集时间 |
6.4.2 胰酶浓度摸索 |
6.4.3 细胞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
6.4.4 猪轮状病毒基因序列测定与比对 |
第七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菌株B中69个特有参与膜转运相关基因序列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如东县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1 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 F18ab的作用机制 |
1.2 SLT IIe的作用机制 |
2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进展 |
2.1 诊断和治疗 |
2.2 预防 |
3 仔猪水肿病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
3.1 仔猪水肿病的病理解剖学变化 |
3.2 仔猪水肿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
4.仔猪水肿病与饲料营养关系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正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调查材料 |
1.1.2 病原菌及病理组织 |
1.1.3 试剂 |
1.1.4 仪器设备 |
1.2 方法 |
1.2.1 流行病学调查 |
1.2.2 病原学鉴定方法 |
1.2.3 饲料营养成分调查 |
1.2.4 病理学检查 |
2.结果 |
2.1 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 |
2.1.1 仔猪水肿病发病情况 |
2.1.2 发病季节与气候 |
2.1.3 发病日龄与体重 |
2.1.4 断奶应激 |
2.1.5 饲养管理 |
2.1.6 预防免疫 |
2.2 病原学鉴定 |
2.2.1 病原菌分离 |
2.2.2 病原菌形态及染色特性 |
2.2.3 生化鉴定 |
2.2.4 致病性实验 |
2.2.5 血清学鉴定 |
2.3 饲料营养成分调查结果 |
2.3.1 不同发病率组间营养成分 |
2.3.2 相关分析 |
2.3.3 饲料里营养成分水平与仔猪水肿病发病率 |
2.4 病理学检查 |
2.4.1 临床症状 |
2.4.2 病理解剖病变 |
2.4.3 病理组织学变化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重庆市仔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仔猪源大肠杆菌的概述 |
1.1.1 分类及主要特征 |
1.1.2 致病力与毒力因子 |
1.1.3 O抗原群与致病性 |
1.2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1.2.1 耐药现状 |
1.2.2 耐药机理 |
1.3 大肠杆菌的分型检测 |
1.3.1 表型分型方法 |
1.3.2 基因分型方法 |
1.4 仔猪黄白痢 |
1.4.1 仔猪黄白痢的危害性 |
1.4.2 传播途径及流行特点 |
1.4.3 引起仔猪黄、白痢增多的原因 |
1.5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 |
1.5.1 加强饲养管理 |
1.5.2 疫苗防治 |
1.5.3 药物治疗 |
1.6 结语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市仔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待检菌株的培养特性与形态特征 |
3.2.3 致病性试验 |
3.2.4 血清型试验 |
3.3 讨论 |
3.3.1 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3.3.2 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
第4章 仔猪源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73株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4.2.2 173株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 |
4.2.3 173株仔猪源大肠杆菌对26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情况 |
4.2.4 不同地区大肠杆菌菌株敏感药物差异 |
4.3 讨论 |
4.3.1 仔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4.3.2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4.3.3 大肠杆菌耐药性对人类的危害 |
4.3.4 控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策略 |
第5章 大肠杆菌PFGE分型及与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
5.1 材料 |
5.1.1菌株来源 |
5.1.2 PFGE主要试剂 |
5.1.3 脉冲场凝胶电泳溶液配制 |
5.1.4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脉冲场凝胶电泳 |
5.2.2 PFGE图谱、耐药谱及血清型的相关性比较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大肠杆菌PFGE结果 |
5.3.2 大肠杆菌PFGE图谱、耐药谱及血清型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大肠杆菌的PFGE分型 |
5.4.2 PFGE图谱与耐药谱及血清型的比较 |
第6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文章 |
(8)仔猪水肿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免疫防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猪水肿病研究进展 |
1 流行特点 |
2 发病机理 |
2.1 致病菌及其毒素 |
2.2 致病机理 |
3 临床症状 |
4 病理变化 |
4.1 临床病理剖检变化 |
4.2 病理组织学变化 |
5 诊断 |
5.1 病原菌分离鉴定 |
5.1.1 病料采集 |
5.1.2 分离培养 |
5.1.3 生化试验 |
5.2 鉴别诊断 |
5.3 Dot-ELISA |
6 综合预防措施 |
6.1 抗病选育 |
6.2 控制传染源 |
6.3 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 |
6.4 疫苗免疫 |
6.5 应用微生态制剂 |
7 治疗措施 |
7.1 药物治疗 |
7.2 高免血清治疗 |
7.3 中医疗法 |
第二章 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 |
1.1 病料 |
1.2 标准菌株及标准抗“O”血清 |
1.3 试验动物 |
1.4 培养基 |
2 方法 |
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染色特性检查 |
2.2 生化试验 |
2.3 分离菌的血清型鉴定 |
2.4 动物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 |
3.1 形态染色特性 |
3.2 培养特性 |
3.3 生化特性 |
3.4 血清型鉴定 |
3.5 致病性试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其他材料 |
1.4 大肠杆菌增殖及灭活 |
1.5 灭活疫苗的制造 |
1.6 疫苗的检验 |
1.7 动物免疫 |
1.8 微量凝集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1.8.1 抗原的制备 |
1.8.2 待检血清 |
1.8.3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立 |
1.8.4 反应术式和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疫苗的无菌检验与安全试验 |
2.2 微量凝集试验最佳反应条件 |
2.3 免疫猪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
2.4 猪场仔猪水肿病免疫防制前后发病情况 |
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硒增强鸡对马立克氏病抵抗力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马立克氏病的研究概况 |
1.病原学 |
2.发病机理 |
3.防制 |
二、自由基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自由基的基础知识 |
2.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
3.自由基与肿瘤 |
三、硒与免疫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硒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功能 |
2.硒与免疫 |
3.硒与肿瘤 |
第二章 马立克氏病肿瘤临床病例的自由基生物学研究 |
摘要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动物来源 |
2.样品采集与制备 |
3.主要仪器试剂及用水 |
4.测定项目及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1.关于抗氧化酶活性 |
2.关于脂质过氧化作用 |
3.关于血硒含量 |
4.关于MD免疫抑制的机理 |
五、小结 |
英文摘要 |
第三章 硒增强鸡对马立克氏病抵抗力的作用及自由基的动态变化 |
摘要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2.试剂与材料 |
3.测定项目与方法 |
三、结果 |
1.攻毒后各组鸡MD的发病与死亡情况 |
2.各组鸡血硒水平的动态变化 |
3.各组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各组鸡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5.各组鸡血浆丙二醛水平的动态变化 |
四、讨论 |
1.关于硒添加量的选择 |
2.关于硒增强鸡对MD抵抗力的作用 |
3.关于硒增强鸡对MD抵抗力的机理 |
4.关于用疫苗接种与补硒的关系 |
五、小结 |
英文摘要 |
第四章 硒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摘要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2.试剂与材料 |
3.测定方法 |
三、结果 |
1.各组鸡不同日龄时的平均体重 |
2.各组鸡的血硒含量和GSH—Px活性 |
3.淋巴细胞转化 |
4.NK细胞活力 |
四、讨论 |
1.关于雏鸡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H-TdR掺入法 |
2.关于硒对雏鸡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
3.关于硒对雏鸡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4.关于硒增强雏鸡免疫的机理 |
五、小结 |
英文摘要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鸣谢 |
四、雅安地区仔猪水肿病调查与防治项目成效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金青颗粒”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D]. 荣茜.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2]兔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研究[D]. 坤清芳.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3]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相关病原调查及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特性的研究[D]. 王振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4]如东县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D]. 雷彬.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9)
- [5]重庆市仔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的研究[D]. 孙晓锴. 西南大学, 2007(06)
- [6]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J]. 马应战,徐喜格. 动物医学进展, 2006(09)
- [7]陕西省部分地区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J]. 闫祖书,魏拣选,张彦明,王晶钰. 动物医学进展, 2005(07)
- [8]仔猪水肿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免疫防制研究[D]. 闫祖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3)
- [9]雅安地区仔猪水肿病调查与防治项目成效总结[J]. 张孝全,李立,涂吉云,杨宗祥,苟得学,李全清. 中国动物检疫, 2000(01)
- [10]硒增强鸡对马立克氏病抵抗力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 黄克和. 南京农业大学, 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