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井评价法在油气开采企业经济产量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郝彦鹏[1](2021)在《作业预算在E采油厂操作成本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我国油气开采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国外石油企业纷纷将预算管理优化作为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国内油气开采企业增储上产与操作成本控制的矛盾不断加剧。2018年12月国家财政部出台《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4号—作业预算》,该指引为我国油气开采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强化操作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E采油厂为案例企业,将作业预算法引入其预算编制流程中,在对作业预算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E采油厂生产管理实践,探讨作业预算法应用的可行性及实效性,力求改善传统预算约束软化现象,发挥预算在成本控制、执行纠偏、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功能,满足E采油厂日益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本文对E采油厂作业预算操作成本管理研究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第一章绪论,在背景分析和对国内外作业预算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研究角度和研究思路;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预算管理及作业预算基本理论的梳理,为下一步研究分析做理论铺垫;第三章主要介绍了E采油厂基本情况、业务流程及操作成本构成,分析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管理体系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作业预算目标和指标确定、作业中心划分及成本动因分析、执行控制和考评;第五章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体系应用,运用企业相关数据,对预算表进行编制,对预算差异和实际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保障措施;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观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作业预算法的应用可以帮助E采油厂加强操作成本控制,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刘斌[2](2020)在《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很多油田随着数十年的高速开采,特别是东部油田,浅中层油藏或被探明,或者正在开发,其中诸多区块已经处于特高含水期,储量的认识和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必须立足当前的客观实际,不断提高认识,掌握油气水储量状况,采取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储量增值保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的储量价值评价研究也显得迫切和极为重要。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开展特高含水期的储量价值评价,选择开发四十年并且综合含水大于90%的ZY油田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对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掌握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结合石油行业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目前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认真分析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发现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在充分考虑到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地质可靠性与经济可行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勘探维度、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定性维度的四个维度出发,筛选并确定了评价研究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确立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各层级关键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形成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标准。通过针对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较好地解决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确保综合评价结论能为ZY油田的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提升,以促使特高含水期的油田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陈溪子[3](2020)在《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石油产业的重组,对外开放成品油零售及批发市场,中石油也加入了多个国际项目。与此同时,中石油的国际竞争压力增大,国际油价对其的影响日益严重。XJ油田作为内陆油田的典型代表,面临资源劣质化、递减率加大,含水上升,单井日产低,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问题,硬性的成本增长难以遏制。与其他油田相比,其开发成本更高,成本分析及考核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其整体成本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亟待改善油田成本考核指标,建立更加完善的成本考核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石油石化行业实行降本增效的背景及油田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XJ油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关于XJ油田公司吨油成本考核指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再者,第二章介绍了吨油成本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后续章节提供理论指导。其次,本文第三章对XJ油田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主要分析了XJ油田资源开发及吨油成本考核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XJ油田成本考核存在考核制度落后、考核指标欠缺公平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客观理性的阐述。通过分析认为XJ油田目前已经完全具备进行吨油成本考核的条件。本文第四章对XJ油田公司的吨油成本考核指标进行了选取和优化,通过对吨油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产油阶段作为分析基础,进而通过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GM1.1灰度预测、产量-成本递增函数最终得出吨油成本考核指标,即产油阶段系数,并对其进行验证。本文第五章将吨油成本的产油阶段系数应用于XJ油田实际工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产油阶段系数适合XJ油田的实际情况,并设计了保证吨油成本考核指标实行的方案及保证措施,使XJ油田公司的吨油成本考核指标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使XJ油田在中石油“十三五”规划下取得更好的成就。
刘洋[4](2019)在《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中国现有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估算油气开采期间补偿标准,围绕制度构成要素,提出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明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等概念。从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角度阐释相关理论,总结主要基本理论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次,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和成本收益视角,进一步探寻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系机理,以上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对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对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探寻制度建立的阻碍和发展缺失。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德国等国在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方面上都具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明确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第四,分析了中国水土流失总体情况和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阐述油气资源开发作用生态因子的影响,对比研究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两个阶段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表现,说明两阶段应予以区别补偿。第五,综合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区域内典型油气田所在省域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并考虑落地原油污染问题折损测算油气资源开采期单位产量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68~10.88元/t/a之间,平均2.08/t/a,为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第六,基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框架体系。在现有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基础上,仅仅围绕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优化,具体包括:(1)明确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补偿主体包括补偿给付主体、补偿接受主体和补偿实施主体。(2)确认补偿客体。补偿客体即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此部分生态利益可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衡量。(3)确定补偿标准。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中油气项目建设期间依据油田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计征是比较合理的。开采期间则应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折损计算,用单位产能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衡量更加科学。(4)拓宽补偿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具有油气行业特点的生态补偿基金,鼓励油气企业进行自助补偿等拓宽补偿途径。(5)增加补偿方式。在政府纵向补偿基础上提出运用横向市场补偿,依照市场化规则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惩戒,对环境保护者进行奖励和补偿等。同时,以《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核心进行完善修订,在其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体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具体规定,增加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等,重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监督能力等,跟进制度保障。
宁龙[5](2019)在《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油气能源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能源。当前国内油气产量远低于消费量,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必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增加新的地质储量,提高油气产量。勘探开发经济评价作为勘探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油田勘探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有助于油田及时把握勘探开发的经济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正处于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高采出,产量递减较快,加之油价的低迷不振,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更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取得。为此,油田企业有必要从勘探开发全流程视角,分析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建立一体化经济评价体系,开展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以客观评价油田勘探开发现状,找出不足,获得针对性的效益提升对策,支持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综合评价等方法,开展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分析了油田勘探开发的经济特性以及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各阶段的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油田经济评价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当前评价偏于项目评价、偏于事前评价、偏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依次经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2)按照构建原则与思路,通过专家调查与统计筛选,最终确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融合单一评价模型、事前事后检验和组合评价模型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其中,指标赋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粗糙以及熵值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单一评价模型包括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评价、TOPSIS评价三种模型;组合评价模型包括简单平均、熵权、最满意、偏移度和Shapley值等。同时,结合组合评价模型结果,提出了油田聚类分析、分类规则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深入分析方法。(3)通过胜利油田43个油田的实例分析,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体系的科学性、适用性。同时,将43个油田划分为8类区域;给出了三条分类规则,说明了生产经营评价对总体评价的重要性;分别分析得到影响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经营经济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结合每类区域的特点提出了胜利油田提高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对策。(4)提出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包括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数据采集、制定配套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建立专业人才队伍等。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较为全面、一致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传统的勘探、开发、生产各自独立的评价指标进行完善,构建了油田(区块)勘探开发全过程的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涵盖油气勘探、油气开发、生产经营三个方面,融合了资源、经济、环境、风险、技术等效益测度维度,包括38个具体的三级指标,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一致性的指标体系基础。(2)建立了系统、顺序的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体系,即单一评价→事前检验→组合评价→事后评价的基本范式,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模型建模思路与步骤。这为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提供了比较客观的集成化方法体系。(3)建立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结果的深层次挖掘分析模型,包括聚类分析、基于粗糙集的分类规则分析以及基于偏相关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为油田(区块)的共类分析、提升经济效益的重点对策提出提供了现实的参考导向。
张凌霄[6](2019)在《辽河油田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建设项目后评价能够全面综合地对项目的论证、实施、效益和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从而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水平,指导同类项目的开发建设,节约项目投资,降低开发风险。石油行业是我国的能源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油气田开发伴随着高投入高风险,工程量大,项目繁琐,并且随着资源开发的逐渐深入,剩余未开发资源的数量将减少,使得开采难度和生产成本也将增加。因此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已成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XL古潜山油藏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下属辽河油田分公司的重要产油区块,其含油幅度达2325m,这种巨厚裂缝型油藏的开发在国内十分罕见。2010年形成开发方案,2010—2012年进行产能建设,动用石油地质储量7351.31×104t,年产油量达到102.11×104t,达到了建百万吨产能指标。本次研究通过对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后评价分析,旨在建立适合此类巨厚裂缝型油藏的综合后评价模型,总结项目论证、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使得今后在开发同类型油藏过程中避免遇到类似的问题,实现更高效的开发建设。本文在对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的工作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的各环节后评价内容建立了综合后评价模型。选取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前期工作后评价、油藏工程后评价、工程建设后评价、投资与经济效益后评价和影响与持续性后评价等5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构建为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多名专家意见确定了指标权重系数。选取了适合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到成功度评价法中,通过累加法得到项目各环节和总体的成功度评分,总体评分中0.712为第一个大于0.5的值,结果为比较成功。同时结合各环节后评价内容,总结了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中的主要经验,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刘慧[7](2018)在《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油气资源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近年来,随着开发力度的日益加大,日常开发及突发性海洋溢油事故造成的生态损害呈加重趋势。然而,由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外部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复杂性以及生态保护的结构性政策缺位,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明显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多方统筹协调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代价无法得到有效补偿。如何协调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容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以外部性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生态价值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情景分析、案例分析和博弈分析的方法,围绕“评估——设计——实施”三个层面加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首先,生态损害是生态补偿的前提,在客观分析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损害的基础上,分情景分类型构建相应的补偿价值评估框架、指标和模型,并分别将模型运用到具体的案例研究中,深入解决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价值评估”;其次,对补偿机制进行有效设计,明确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揭示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为保障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从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多元监管和法律保障方面提出补偿机制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促进海洋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通过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完成了三方面研究:一是区分了海洋油气资源日常开发和突发性溢油事故的不同情景,分情景分类型构建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价值的评估模型,并分别进行典型案例的研究与运用,对不同情景和类型下的评估框架、指标、方法以及评估结果予以说明和解释;二是形成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清晰设计,明确界定和分析了构成要素,揭示了补偿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三是深入研究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多元监管和法律保障的问题,对应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路径。
杨林[8](2018)在《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工程项目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复杂多样等特点,较高的管理成熟度能够帮助石油企业降低项目成本、控制项目风险、提升项目利润。在当今世界石油行业不景气、国际油价低迷、经营利润下滑的大环境下,石油企业深入研究项目管理成熟度是提高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实现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以石油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为研究重点,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文以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塔里木、大港、辽河、吉林、冀东、延长等多个油田分析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要素管理、集成管理三种不同的管理成熟度现状;运用文献阅览法、现场调查法获取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初步影响因素,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法综合确定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最终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分析多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引入DEMATEL模型对多因素间的强弱程度展开进一步分析。基于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围绕系统性、适应性、合理性、导向性等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的原则,在借鉴与参考OPM3等现有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石油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建立包括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类型层次、项目环境管理在内的四维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拟将其成熟度等级划分为混乱级、简单级、规范级、精益级、持续改进级五大等级,并且分别对每一个维度进行分析,探讨每个维度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影响机制。依据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价原则,通过文献分析与资料整理,确定所需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熵权法,建立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网络分析法和集值统计,建立石油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基于逼近理想点,建立石油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以雷达图为依托,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后,以陕甘宁盆地某区域石油钻井项目为例,对建立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进行应用。研究表明:建立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对认清石油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与进一步提升具有十分显着的作用,本文对X公司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评价结果与其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由此证明评价模型的适用性与可靠性。立足石油企业提高项目管理能力与水平的内在需求,综合考虑石油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直接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从组织学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入手,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升路径进行深入探究,提出标杆瞄准、案例借鉴、短板改进等多种切实有效的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提升办法。最后,期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对石油企业项目管理起到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促进我国石油企业整体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高。
刘卫国[9](2018)在《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原油市场的中低油价进入常态化,我国油田区块逐渐步入生产开发的中后期,新的内外部环境决定我国油田生产经营必须算细账,算效益账,算未来账。油田企业在其开发管理决策中面临一些列的问题:低效益的单井、单元、区块是否需要停产?要不要上作业措施?对某个具体的作业对象,哪种作业措施效益最好?对于一个开发单元,哪种开发方案效益最优?要不要打新井?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有油田开发管理决策的具体内容。要对如上问题进行科学决策,仅仅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是不行的,还必须考虑效益方面的可行性。仅仅考虑过去的历史数据是不行的,还必须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显得尤为必要而且重要。本文首先对油田开发、油藏经营以及效益评价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对中外学者在油田开发管理决策及油田开发效益评价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述评。进而分析了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基础,包括单井单元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投入—产出”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油田开发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情况。在理论分析和技术、数据基础分析的基础上从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和基本要素等方面构建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框架,从决策主体与决策对象、决策情景与决策方案、决策标准与决策根据、决策方式与决策程序等方面设计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具体内容。最后选取xx油田xx油藏区块,结合该区块近年的基础数据,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输出的结果,采用决策支持系统为该区块的生产进行相关决策指标的测算,为生产开发决策提供支持,实现了油田开发管理决策知悉系统的具体应用。
杨林[10](2018)在《油田开发后期矿场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及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矿场原油储运系统是连接油田开采和下游石油炼化的中心关键环节,满足油田原油开采、存储、计量和外输需求是其首要任务。但随油田开采的深入,原油产量递减,导致矿场原油储运系统对油田生产的适应能力有所降低,储运系统输储油调度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显着下降。因此,准确把握原油储运系统的运行状态,尤其是明确原油储运系统对油田生产的适应性水平,揭示制约其适应性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原油储运系统的优化或调整改造措施,对于油田开发后期改善原油储运系统的适应性、提高其生产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提出了矿场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的概念,明确了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的对象和评价内容,构建了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的体系结构和具体评价模型。为了实现对原油储运系统的适应性评价,建立了原油储运系统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并根据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适应性评价方法。其次,为了实现对原油储运系统外输管道的适应性评价,建立了输油管道流动安全性指标及其对评语集隶属度的确定方法,以输油站平均能量利用率和单位输油周转量综合能耗为依据建立了输油管道管输经济性指标及其对评语集隶属度的确定方法,形成了完整的对原油储运系统外输管道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对评语集隶属度的确定方法。将原油库按照不同的工艺流程和工作任务分为收储油子系统和外输油子系统,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黑箱”、“灰箱”分析模型对两个子系统的用能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外输油子系统和收储油子系统的单耗和能量利用率计算模型,并以其作为对原油库系统适应性评价的核心指标,形成了对原油库系统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对评语集隶属度的确定方法。最后,以大庆油田矿场原油储运系统为对象,借助层次分析法明确了影响该油田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的各子系统的权重,其相对重要程度为:原油库系统的适应性>外输管道系统的适应性>原油储运系统生产调度的协同性>辅助生产系统的适应性,进一步揭示了各基础指标因素对原油储运系统总体适应性水平的影响权重。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大庆油田原油储运系统的总体适应性水平为“一般”,且其适应性水平处于“较差”状态的隶属度达到了0.166,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其适应性水平。为了提高矿场原油储运系统的适应性水平,以原油库的总能耗费用最低为目标,原油库的主要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原油库收储油子系统、外输油子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储运系统的协同调度水平,以储运系统多座油库和管道的协同调度方案为优化对象,建立了原油储运系统的多油库多层次协同调度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以分层优化法为主体,融合了遗传算法和罚函数法等非线性优化算法的混合优化求解策略,进而根据优化结果以提高储运系统的经济性为途径提高原油储运系统的总体适应性水平。
二、油井评价法在油气开采企业经济产量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井评价法在油气开采企业经济产量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业预算在E采油厂操作成本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预算管理 |
2.1.1 预算定义及功能 |
2.1.2 预算组织体系 |
2.1.3 预算管理体系 |
2.2 作业预算 |
2.2.1 作业预算产生背景 |
2.2.2 作业预算理论依据 |
2.2.3 作业预算基本概念 |
2.2.4 作业预算编制步骤 |
2.2.5 作业预算管理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E采油厂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生产特点及业务流程 |
3.1.3 操作成本构成及项目 |
3.2 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现状 |
3.2.1 预算组织机构 |
3.2.2 预算编制原则 |
3.2.3 预算编制方法 |
3.2.4 预算指标分解 |
3.2.5 预算执行调整 |
3.2.6 预算监控考核 |
3.3 E采油厂操作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预算认识不够全面 |
3.3.2 指标测算不够科学 |
3.3.3 成本控制不够精细 |
3.3.4 考评激励不够完善 |
3.4 E采油厂操作成本实施作业预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4.1 E采油厂操作成本实施作业预算的必要性分析 |
3.4.2 E采油厂操作成本实施作业预算的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管理应用设计 |
4.1 作业预算应用思路及内容 |
4.2 作业预算目标及指标 |
4.2.1 作业预算目标确定 |
4.2.2 作业预算指标分解 |
4.3 E采油厂作业中心划分 |
4.3.1 采油生产作业中心 |
4.3.2 注水生产作业中心 |
4.3.3 集输生产作业中心 |
4.3.4 井下作业中心 |
4.3.5 其他辅助生产作业中心 |
4.3.6 动态监测作业中心 |
4.4 E采油厂操作成本动因分析 |
4.4.1 采油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2 注水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3 集输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4 井下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5 其他辅助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4.6 动态监测作业操作成本动因 |
4.5 作业预算执行控制 |
4.5.1 作业预算控制步骤 |
4.5.2 作业预算控制内容 |
4.6 作业预算考评 |
4.6.1 考评体系 |
4.6.2 指标选取原则 |
4.6.3 考评指标构建 |
4.6.4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4.6.5 作业预算考评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应用 |
5.1 作业预算表编制 |
5.2 作业预算执行差异分析 |
5.3 作业预算实施效果 |
5.4 E采油厂操作成本作业预算应用保障措施 |
5.4.1 重视成本文化建设 |
5.4.2 加强基础计量工作 |
5.4.3 调整预算管理机构 |
5.4.4 完善预算考评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1.4 储量价值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油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石油储量分类与分级 |
2.1.1 石油储量概念 |
2.1.2 石油储量分类及分类结构图 |
2.2 储量价值评价内涵 |
2.3 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 |
2.3.1 地质因素 |
2.3.2 开发因素 |
2.3.3 经济因素 |
2.4 储量价值评价相关方法 |
2.4.1 国外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
2.4.2 国内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
2.4.3 储量价值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ZY油田简介 |
3.1.1 ZY油田石油地质概况 |
3.1.2 ZY油田地层岩性特征 |
3.1.3 ZY油田开发概况 |
3.2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分析 |
3.2.1 评价依据和指标确定 |
3.2.2 评价指标体系 |
3.2.3 评价结果 |
3.3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
3.4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必要性 |
第四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设计 |
4.1 评价优化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评价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
4.3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1 勘探价值维度 |
4.3.2 技术价值维度 |
4.3.3 经营价值维度 |
4.3.4 定性价值维度 |
4.3.5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
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4.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4.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
4.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5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
4.5.1 评价油藏的选取 |
4.5.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5.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
4.5.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确保精细认识 |
5.2 采取调整与挖潜措施落实分类治理 |
5.3 强化经营管理实现成本有效管控 |
5.4 创新管理方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论文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吨油成本的相关概述 |
2.1.1 国内外油田生产成本的界定 |
2.1.2 吨油成本的含义 |
2.1.3 油田区块完全成本特性分析 |
2.2 责任成本理论 |
2.3 成本动因理论 |
第三章 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XJ油田基本介绍 |
3.1.1 历史背景 |
3.1.2 组织管理机构 |
3.1.3 油田资源及开发现状 |
3.2 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现状分析 |
3.2.1 吨油成本现状 |
3.2.2 吨油成本考核现状 |
3.3 吨油成本考核问题分析 |
3.3.1 成本考核数据差异过大 |
3.3.2 油田考核制度不完善 |
3.3.3 吨油成本考核方法单一 |
3.3.4 对吨油成本考核的认知不够 |
第四章 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的优化 |
4.1 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4.2 影响吨油成本的主要因素 |
4.2.1 区块的资源条件 |
4.2.2 区块所处的开发阶段 |
4.2.3 区块产量及工作量 |
4.2.4 区块管理水平 |
4.2.5 材料价格 |
4.3 吨油成本指标优化—基于开发阶段的视角 |
4.3.1 油田开发阶段的划分 |
4.3.2 不同开发阶段油田吨油成本的差异分析 |
4.3.3 不同开发阶段与吨油成本之间的关系 |
4.3.4 不同开发阶段产量-成本递增函数的确定 |
4.3.5 不同开发阶段吨油成本修正系数的确定 |
第五章 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后的应用及实施保障 |
5.1 XJ油田优化吨油成本指标的应用 |
5.2 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后的实施 |
5.2.1 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后的考核程序 |
5.2.2 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后的考核计分方法 |
5.2.3 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后的考核兑现政策 |
5.2.4 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后的专项奖励设置 |
5.3 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后的实施保障措施 |
5.3.1 成本核算精细化 |
5.3.2 成本考核制度化 |
5.3.3 建立全面信息系统网络 |
5.3.4 加强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 |
5.3.5 加强结果运用及跟踪调整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4)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油气资源开发 |
2.1.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
2.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
2.1.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
2.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2.3.3 稀缺性理论 |
2.3.4 生态价值理论 |
2.3.5 生态伦理理论 |
2.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机理 |
2.4.1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
2.4.2 基于补偿主体行为选择视角的博弈分析 |
2.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及实践分析 |
3.1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
3.1.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沿革 |
3.1.2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
3.1.3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特点 |
3.1.4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
3.2 中国油气企业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分析 |
3.2.1 防治措施 |
3.2.2 防治效果 |
3.3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
3.3.1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 |
3.3.2 对我国的启示 |
3.4 小结 |
第4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及影响表现 |
4.1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
4.1.1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特征 |
4.1.2 东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
4.1.3 中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
4.1.4 西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
4.1.5 西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
4.2 油气资源开发作用于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 |
4.3 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
4.3.1 两阶段的工作内容 |
4.3.2 两阶段的影响表现 |
4.3.3 两阶段的影响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
5.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依据 |
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
5.2.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
5.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
5.2.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
5.3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
5.3.1 参数的确定 |
5.3.2 估算方法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及保障 |
6.1 优化的基本原则 |
6.2 优化的目标 |
6.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 |
6.3.1 明确补偿主体 |
6.3.2 确认补偿客体 |
6.3.3 确定补偿标准 |
6.3.4 拓宽补偿途径 |
6.3.5 增加补偿方式 |
6.3.6 重构法律制度体系 |
6.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
6.4.1 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 |
6.4.2 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
6.4.3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
6.4.4 增设地方油气环保专门监督机构 |
6.4.5 搜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相关信息 |
6.4.6 监督水土保持相关费用使用效果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
1.2.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研究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2 经济评价理论的界定 |
2.1 经济评价的概念 |
2.1.1 经济评价的内容构成 |
2.1.2 经济评价的阶段划分 |
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概念 |
2.2.1 勘探开发的界定及特征 |
2.2.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定义与特点 |
2.3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系统构成与步骤 |
2.3.1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系统构成 |
2.3.2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步骤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4.2 系统理论 |
2.4.3 油藏经营管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及其评价现状分析 |
3.1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特性 |
3.1.1 勘探开发的整体经济特性 |
3.1.2 勘探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3 油气开发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4 生产阶段经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 油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分析 |
3.2.1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现状 |
3.2.2 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1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4.2.2 指标筛选 |
4.3 评价指标的具体涵义 |
4.3.1 油气勘探指标 |
4.3.2 油气开发指标 |
4.3.3 生产经营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5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模型构建 |
5.1 评价模型选取 |
5.1.1 基于单一方法的评价模型 |
5.1.2 基于多方法融合的组合评价模型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5.2.2 指标的主观赋权 |
5.2.3 指标的客观赋权 |
5.2.4 指标的组合赋权 |
5.3 单一评价模型 |
5.3.1 模糊综合评价 |
5.3.2 灰色关联评价 |
5.3.3 TOPSIS评价 |
5.4 组合评价模型 |
5.4.1 简单平均组合评价 |
5.4.2 熵权组合评价 |
5.4.3 最满意组合评价 |
5.4.4 偏移度组合评价 |
5.4.5 Shapley值组合评价 |
5.5 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5.5.1 聚类分析 |
5.5.2 分类规则分析 |
5.5.3 偏相关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实例分析 |
6.1 评价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1 胜利油田简介 |
6.1.2 评价对象选取 |
6.1.3 数据来源与总体特征 |
6.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1 主观赋权 |
6.2.2 客观赋权 |
6.2.3 组合赋权 |
6.3 基于单一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
6.3.1 模糊综合评价 |
6.3.2 灰色关联评价 |
6.3.3 TOPSIS评价 |
6.4 基于组合评价的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 |
6.4.1 油气勘探组合评价 |
6.4.2 油气开发组合评价 |
6.4.3 生产经营组合评价 |
6.4.4 总体组合评价 |
6.4.5 最优组合评价结果 |
6.5 最终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6.5.1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 |
6.5.2 评价结果分类规则分析 |
6.5.3 评价结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6.6 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效益的提升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7 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的保障措施 |
7.1 完善经济评价组织管理体系 |
7.2 规范经济评价基础数据归集 |
7.3 制定经济评价制度体系 |
7.4 搭建经济评价信息共享平台 |
7.5 建立专业的经济评价人才队伍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8.1 结论 |
8.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辽河油田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工作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工作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工作与取得成果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论文取得成果 |
2 项目后评价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后评价的相关理论 |
2.1.1 项目后评价的含义 |
2.1.2 项目后评价的目的 |
2.1.3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2.1.4 项目后评价与项目前评价、中期评价的关系 |
2.2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相关理论 |
2.2.1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
2.2.2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2.2.3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含义及流程 |
2.2.4 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方法 |
3 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概况及各环节后评价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3.1.2 勘探开发建设历程 |
3.1.3 产能建设情况 |
3.2 各环节后评价内容 |
3.2.1 前期工作后评价 |
3.2.2 油藏工程后评价 |
3.2.3 工程建设后评价 |
3.2.4 投资与经济效益后评价 |
3.2.5 影响与持续性后评价 |
4 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
4.1 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4.2 综合后评价方法 |
4.2.1 构建判断矩阵并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
4.2.2 基于成功度评价法的专家评定 |
4.2.3 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并确定隶属度 |
4.2.4 综合评价 |
5 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 |
5.1 综合后评价过程 |
5.1.1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5.1.2 指标成功度的专家评定 |
5.1.3 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并确定隶属度 |
5.2 综合后评价结论分析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7)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补偿价值评估的研究 |
1.2.2 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研究 |
1.2.3 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损害 |
2.1.2 生态补偿 |
2.1.3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
2.1.4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3 海洋生态价值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损害分析 |
3.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 |
3.1.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产量 |
3.1.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发展态势 |
3.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产生的污染损害 |
3.2.1 海洋油气资源日常开发产生的污染损害 |
3.2.2 突发性海洋溢油事故产生的污染损害 |
3.3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 |
3.3.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直接损害 |
3.3.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间接损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洋油气资源日常开发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 |
4.1 日常开发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框架 |
4.1.1 日常开发的生态损害类型 |
4.1.2 日常开发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指标 |
4.2 日常开发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方法 |
4.3 日常开发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模型 |
4.3.1 海洋生物资源直接损失价值 |
4.3.2 海洋受损生物资源修复费用 |
4.3.3 海洋大气调节服务损失价值 |
4.3.4 海洋污染处理服务损失价值 |
4.3.5 出海捕捞的机会成本 |
4.3.6 海水养殖的机会成本 |
4.3.7 居民的健康损失价值 |
4.3.8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总价值 |
4.4 案例研究——渤中19-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 |
4.4.1 渤中19-4项目概况 |
4.4.2 渤中19-4日常开发的生态损害 |
4.4.3 渤中19-4日常开发生态损害的补偿价值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突发性海洋溢油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 |
5.1 突发性海洋溢油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框架 |
5.1.1 突发性海洋溢油的生态损害类型 |
5.1.2 突发性海洋溢油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指标 |
5.2 突发性海洋溢油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方法 |
5.2.1 等价分析法的含义 |
5.2.2 等价分析法的参数说明 |
5.2.3 生境等价分析方法 |
5.2.4 资源等价分析法 |
5.3 突发性海洋溢油生态损害的补偿价值评估模型 |
5.3.1 应急处置及清污费用 |
5.3.2 海洋生物资源损失价值 |
5.3.3 海洋生物资源修复费用 |
5.3.4 海洋环境容量损失价值 |
5.3.5 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价值 |
5.3.6 海洋生境修复费用 |
5.3.7 海洋溢油监测评估费用 |
5.3.8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总价值 |
5.4 案例研究——蓬莱19-3溢油事故 |
5.4.1 蓬莱19-3溢油事故回顾 |
5.4.2 蓬莱19-3溢油事故的生态损害 |
5.4.3 蓬莱19-3溢油事故的生态损害补偿价值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 |
6.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主体 |
6.1.1 支付补偿主体 |
6.1.2 接受补偿主体 |
6.1.3 补偿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博弈分析 |
6.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标准 |
6.2.1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价值的量化-评估 |
6.2.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价值的博弈-协商 |
6.3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方式 |
6.3.1 资金补偿 |
6.3.2 政策补偿 |
6.3.3 实物补偿 |
6.3.4 自然补偿 |
6.3.5 技术补偿 |
6.3.6 股权补偿 |
6.4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手段 |
6.4.1 政府补偿手段 |
6.4.2 市场补偿手段 |
6.4.3 社会补偿手段 |
6.5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流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 |
7.1 财政支持方面的实施困境与路径 |
7.1.1 财政支持方面的实施困境 |
7.1.2 财政支持方面的实施路径 |
7.2 市场运作方面的实施困境与路径 |
7.2.1 市场运作方面的实施困境 |
7.2.2 市场运作方面的实施路径 |
7.3 多元监管方面的实施困境与路径 |
7.3.1 多元监管方面的实施困境 |
7.3.2 多元监管方面的实施路径 |
7.4 法律保障方面的实施困境与路径 |
7.4.1 法律保障方面的实施困境 |
7.4.2 法律保障方面的实施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现状 |
1.2.2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内容结构 |
1.4.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石油工程项目含义及类型层次 |
2.1.2 石油工程项目特点 |
2.1.3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含义及表征 |
2.1.4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2.1.5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 |
2.1.6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作用 |
2.2 研究基础 |
2.2.1 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 |
2.2.2 项目评价理论 |
第3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
3.1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现状及问题 |
3.1.1 现状及问题分析的目的与角度 |
3.1.2 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成熟度现状 |
3.1.3 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成熟度现状 |
3.1.4 石油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成熟度现状 |
3.1.5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存在问题 |
3.2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调查 |
3.2.1 影响因素获取途径 |
3.2.2 影响因素的初选 |
3.2.3 调查问卷设计 |
3.2.4 调查过程及数据处理 |
3.2.5 影响因素的确定 |
3.2.6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3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结构化分析 |
3.3.1 结构关系模型 |
3.3.2 结构模型解释 |
3.4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的DEMATEL模型分析 |
3.4.1 DEMATEL方法实施步骤 |
3.4.2 影响因素DEMATEL分析 |
第4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
4.1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的原则和依据 |
4.1.1 指导原则 |
4.1.2 形成依据 |
4.2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框架 |
4.2.1 模型维度 |
4.2.2 成熟度等级 |
4.2.3 关键过程域 |
4.2.4 多维度综合模型 |
4.3 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维度分析 |
4.3.1 过程周期阶段划分 |
4.3.2 周期各阶段管理任务及行为持性 |
4.3.3 行为特性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作用 |
4.3.4 周期管理对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 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维度分析 |
4.4.1 石油工程项目知识管理体系 |
4.4.2 基于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管理要素识别 |
4.4.3 管理要素对项目成熟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4.5 石油工程项目环境管理维度分析 |
4.5.1 石油工程项目环境变量 |
4.5.2 环境维度对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4.6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管理维度分析 |
4.6.1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划分 |
4.6.2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与项目管理成熟度关系分析 |
第5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 |
5.1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的原则与思路 |
5.1.1 评价原则 |
5.1.2 评价思路 |
5.1.3 评价步骤 |
5.2 石油工程项目过程管理成熟度评价 |
5.2.1 过程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
5.2.2 过程管理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3 石油工程项目要素管理成熟度评价 |
5.3.1 要素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
5.3.2 基于熵权的多要素评价模型 |
5.4 石油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 |
5.4.1 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
5.4.2 环境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网络分析法 |
5.4.3 基于集值统计的评价指标量化模型 |
5.5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管理成熟度评价 |
5.5.1 石油工程项目类型层次表征 |
5.5.2 项目类型层次管理成熟度评价 |
5.6 石油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 |
5.6.1 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概述 |
5.6.2 基于逼近理想点的综合管理成熟度评价 |
5.7 基于雷达图的评价结果分析 |
5.7.1 雷达图介绍 |
5.7.2 评价结果分析 |
5.8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应用 |
5.8.1 案例背景 |
5.8.2 模型应用 |
5.8.3 案例启示 |
第6章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升路径 |
6.1 提升原因分析 |
6.2 组织学习 |
6.2.1 基于标杆瞄准的组织学习 |
6.2.2 基于项目实践案例的经验分析 |
6.2.3 基于短板改进的重点管理 |
6.2.4 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及应用 |
6.3 技术创新 |
6.3.1 常规油气资源项目的技术创新 |
6.3.2 非常规油气资源项目的技术创新 |
6.3.3 石油工程项目技术协同创新 |
6.4 管理创新 |
6.4.1 将项目管理成熟度纳入组织战略 |
6.4.2 将项目管理成熟度纳入绩效考核 |
6.4.3 将关键过程域的实现纳入组织目标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油田开发理论 |
2.1.2 油藏经营理论 |
2.1.3 效益评价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油田开发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 |
2.2.2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方面的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2.3.1 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 |
2.3.2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基础 |
3.1 单井单元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1 单井单元效益评价的基本理念 |
3.1.2 单井单元效益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
3.2 “投入—产出”基础数据的积累 |
3.2.1 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
3.2.2 成本数据的归集与分配 |
3.3 油田开发数值模拟技术的推广 |
第4章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
4.1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框架 |
4.1.1 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理念 |
4.1.2 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 |
4.1.3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的基本要素 |
4.2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具体内容 |
4.2.1 决策主体与决策对象 |
4.2.2 决策情景与决策方案 |
4.2.3 决策标准与决策依据 |
4.2.4 决策方法与决策程序 |
第5章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
5.1 XX油田及XX油藏区块简介 |
5.2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xx的应用 |
5.2.1 数值模拟数据输出结果 |
5.2.2 决策基础数据及其来源 |
5.2.3 评价指标测算结果 |
5.2.4 应用分析 |
5.3 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后续应用建议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油田开发后期矿场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及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生产系统适应性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复杂生产系统能耗评价及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复杂生产系统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矿场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 |
2.1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的含义及内容 |
2.1.1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含义 |
2.1.2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内容 |
2.2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
2.2.1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模型构建 |
2.2.2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2.3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2.3.1 模糊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
2.3.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
2.3.3 评价因素的权重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输管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及其隶属度确定方法 |
3.1 外输管道流动安全性指标确定方法 |
3.1.1 外输管道安全输量计算方法 |
3.1.2 外输管道热力特性表征方法 |
3.1.3 外输管道水力特性表征方法 |
3.1.4 外输管道输量统计方法 |
3.1.5 外输管道流动安全性指标计算方法 |
3.2 外输管道管输经济性指标确定方法 |
3.2.1 单位输油周转量综合能耗 |
3.2.2 输油站平均能量利用率 |
3.3 外输管道热力系统适应性指标确定方法 |
3.4 外输管道动力系统适应性指标确定方法 |
3.5 外输管道供电系统适应性指标确定方法 |
3.6 外输管道工艺系统适应性指标确定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油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及其隶属度确定方法 |
4.1 原油库系统调度过程经济性评价 |
4.1.1 原油库系统能量分析模型 |
4.1.2 原油库系统经济性指标确定 |
4.1.3 原油库系统经济性指标对评语集的隶属度 |
4.2 原油库系统调度过程的安全性指标 |
4.3 原油库系统适应性的其他评价指标确定 |
4.3.1 工艺系统适应性指标 |
4.3.2 供电系统适应性指标 |
4.3.3 动力系统适应性指标 |
4.3.4 热力系统适应性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庆油田矿场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 |
5.1 基础数据资料 |
5.2 适应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1 原油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外输管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3 辅助生产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4 原油储运系统生产协同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5 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6 三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5.3 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确定 |
5.3.1 外输管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确定 |
5.3.2 原油库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矿场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水平的优化方法研究 |
6.1 原油库外输油子系统运行方案优化技术研究 |
6.1.1 优化数学模型 |
6.1.2 求解算法 |
6.1.3 优化实例 |
6.2 原油库收储油子系统运行方案优化技术研究 |
6.2.1 优化数学模型 |
6.2.2 求解算法 |
6.2.3 优化实例 |
6.3 原油储运系统多油库多层次协同调度优化 |
6.3.1 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
6.3.2 求解算法研究 |
6.3.3 优化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着作论文 |
致谢 |
四、油井评价法在油气开采企业经济产量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业预算在E采油厂操作成本中的应用研究[D]. 郝彦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D]. 刘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3]XJ油田吨油成本考核指标优化及应用研究[D]. 陈溪子.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4]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5]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经济评价研究[D]. 宁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6)
- [6]辽河油田XL古潜山油藏产能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研究[D]. 张凌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8]石油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研究[D]. 杨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油田开发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刘卫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10]油田开发后期矿场原油储运系统适应性评价及优化技术研究[D]. 杨林.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