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加快工业化进程

宜春:加快工业化进程

一、宜春:加速工业化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岳燕祥[1](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刘赢时[2](2020)在《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但能源效率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世界能源供应日趋紧缺,“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模式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日趋显现,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实现集约型、节能型经济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从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的假定出发,通过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收敛检验以及实证分析,层层递进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在地区之间存在时空分异性特征,二者存在空间相关并呈现同步收敛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别作用与能源效率,但二者产生的效应侧重点不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线性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技术进步情形下,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和门槛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国家制定宏观经济和产业调整政策以及分区域施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双重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以及研究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假说并进行检验。基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于收敛的现实条件和能源效率呈现收敛趋势的特征事实,从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作用、技术进步和扩散的推动作用、经济增长的目标倒逼作用、政府行为的制度溢出作用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同步收敛的内在关系。运用综合运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及俱乐部收敛方法,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各自收敛特征以及二者具有同步收敛性。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能源效率在2003-2017考察期内不存在σ收敛,但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层面都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各地区收敛态势以及各地区收敛速度不尽相同。第二,阐释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内在机理。兼顾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从作用机理、传导路径、效应分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作用于能源效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能源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一二三产业占比及产业内调整直接传导路径影响能源效率,通过经济增长、城市化等间接传导路径影响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效应可以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的效应侧重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的效应则侧重于技术效应,但二者均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结构效应。通过这些影响效应可以使得单位能耗产出增加和能源利用结构优化,最终同步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第三,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构建代表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评价指标并进行测算,运用ARCGIS绘制的空间趋势图和各区域空间趋势图分析时空差异,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时空之间、区域之间都存在不均衡发展的特征,东部产业结构高级化远高于其他地区。我国各城市的能源效率指数基本上呈现先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的能源效率仍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城市的能源效率最高,其他地区的能源效率显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关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能源效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与能源效率的关联关系具体在不同地区表现略有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两者的收敛性有关,收敛性越好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就越大。第四,采用城市数据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采用271个地级市2003-2017年的4065个样本数据,构建了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更微观地层面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周围地区的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更强,而中部地区的这种空间溢出效应较弱。进一步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和技术门槛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非线性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受技术进步水平影响,影响大小受门槛值不同而不尽相同。第五,基于收敛假说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现实启示。研究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由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互相作用并推动不断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更多来自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不同的区域的表现也不一致。需要关注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产业结构中资源错配、产业转移和劳动转移等,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收敛。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受技术进步门槛值的直接影响,需持续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影响。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余慧婷[4](2020)在《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耦合协调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进步必须要与其携头并进,新型城镇化不单单要强调发展速度,更重要的是侧重经济发展质量。我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中部六省之一,其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关注。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实证分析,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政策启示和参考借鉴。首先,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根据其“新”的特征从六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理论基础上展开内在机理分析和互动机制研究。熵值法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协调,总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发展态势。由因子分析法计算样本的综合得分,得分排名结果和熵值法的差异较小,也和实际相符。同样采用熵权法统一测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指数越高表明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越好。其次,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首先进行Granger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互为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更显着。为避免“伪回归”,对分析的数据进行单位根ADF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数据是平稳序列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再次,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基础上,考察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时间效应。估计结果表明:江西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有显着相关关系,且关系为负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等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从城镇化子系统来看,环保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城镇化的发展稳定推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进程,而人口、经济以及生活方式城镇化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且其负向作用超过前者的正向作用,导致城镇化的总体效应为负。进一步检验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因素效应,对两者进行耦合协调测度,结果表明:(1)2014—2018年,我省各地区的耦合值介于0.7~1之间,处于磨合阶段向高水平耦合发展的初始时期;协调值大部分稳定在2.5~5之间,属于轻度协调向中度协调的过渡阶段;(2)江西省11个地级市可分为快速提升、缓慢提升与发展稳定三种类型,赣中地区和上饶市属于快速提升型,除上饶市外的赣北地区属于缓慢提升型,赣南地区为发展稳定型;(3)各地级市耦合程度的发展水平有“赣北地区、赣南地区>赣中地区”的特征,协调程度的发展水平有“赣南地区>赣北地区、赣中地区”的特征。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通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概况和相互关系,为江西省各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建言献策。

哈雪丰[5](2020)在《宜春市税源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税源是税收的源泉,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大力推进税源培育,使其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通过政府决策和各项支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引入优质产业提升经济规模,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才能保持经济和税收的稳定增长。宜春市是江西省第四大经济体。近年来,该市抢抓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经济和税收持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该市税源增长缺乏后劲、税源结构不合理、县域税源不均衡、重点税源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2009—2019年十一年间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以及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和重点税源等方面,分析了2016—2019年尤其是近三年宜春市税源变化特点,并与江西省内其它设区市和2018年中部六省前十强城市经济税源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同时,通过聚类分析探索了宜春市的8个新兴税源行业。通过分析,阐明了宜春市税源中存在的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县域税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了问题背后存在的区域公共资源属性限制、政策环境影响、财政收入需求驱动下地方政府的决策偏好和对税源管理的干预、税源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性地从壮大税源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税收监管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宜春市税源培育的对策,以期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设区市级税源培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黄娇[6](2019)在《近代萍乡城市发展研究(1892-1945)》文中研究指明萍乡自古以来长期是县治所在,明清时期还是道治城市。萍乡一直以来便是一个传统的行政中心城市,由于受自然条件、政治地位等因素的限制,城市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落后于东南沿海其他城市。直至1892年张之洞开始运作萍乡的煤炭资源,1898年萍乡煤矿的创办开启了萍乡城市的近代化。1905年株萍铁路的建成,1908年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成立,这些都不断推动萍乡向新兴工矿业城市转型。尽管如此,萍乡也无法避免时代动乱造成的破坏,特别是抗日战争,萍乡城市各个方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主要以城市史研究为视角,同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理论对近代萍乡城市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以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为中心线索,通过对近代萍乡城市发展作长时段考察和分段研究,揭示近代萍乡工业化与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演进的脉络、过程和特点,进而揭示萍乡城市化及其近代化的根本动因。首章对萍乡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了简单说明,分析萍乡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萍乡城市发展历史沿革与城市建设;不同时期萍乡的行政区划变迁以及晚清以前萍乡城市的资源开发。第二、第三、第四章分别从萍乡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近代萍乡城市的兴起阶段(1892—1908)、近代萍乡城市的较快发展阶段(1909—1936)和近代萍乡城市的曲折发展阶段(1937—1945)进行论述。此外,本文还分别论述了这三个时期的城市公用事业,如通信方式、城市给排水、电灯、新式公共建筑物等。通过分析可以得知:萍乡城市近代化相对东南沿海其他城市起步较晚,城市发展不协调;煤炭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有重大比例,城市功能有着浓厚的产业色彩。最后的结语和余论也简要论述了影响萍乡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有促进其城市发展的铁路和煤矿事业的发展等积极因素,也有阻碍其城市建设发展的战争因素等。

施益军[7](2018)在《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方针,可以说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常态背景下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实现途径。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地域广大,区域差异显着,城镇化水平也存在着区域间的差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超前和滞后型地区并存。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是对各城镇现阶段综合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规模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的总体评价,通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以及区域内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一方面可以可以全面的认识我国当前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揭示当前阶段各城镇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化特征,从而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协调有序的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对策。因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科学有效的城镇化协调水平研究方法的构建对制定未来城镇化战略有着基础性作用,同时也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基础的夯实和拓展。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提出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对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本文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做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城镇化发展的基础研究、城镇化发展实证及评价研究和城镇化空间效应的研究三个方面总结和梳理了目前关于城镇化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尺度,同时从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及发展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现状;构建了基于城镇化发展质量与发展规模评估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QS模型),探讨了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和动态分析模型(DCLM)。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空间权重,构建以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差异模型为主的空间效应分析模型,并基于此进一步构建了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模型和驱动力分析模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基于构建的理论模型对全国286个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规模、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样本城镇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指数、偏离度指数和向好速率指数。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对全国286个样本城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进行分析,通过空间差异性分析对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实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通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化驱动机制分析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力。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总结本文研究主要结论,提出我国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关启示和建议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并根据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研究推进和深化做出展望。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全国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规模整体较为稳定,变化幅度较小,但地域间差异大,由东向西依次递减;(2)全国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质量水平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区间,但个别年份受到具体政策因素和宏观环境影响存在波动,不同区域间城镇化发展质量水平差异大,由东向西依次递减;(3)全国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维持在稳定区间内,整体上下浮动较小,并且整体协调水平在逐步提升,但区域间协调水平差异仍较大,由东向西依次递减;(4)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动态分布来看,城镇化进程中“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方式有所改变,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改善明显,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5)全国各样本城镇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和地区辐射效应;(6)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差异变化较小,收敛趋势和发散趋势均不明显;(7)全国各样本城镇的城镇化发展协调水平整体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演化的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在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变中,内源力是首要影响因子,其次是行政力水平和投资力水平的影响较大,市场力和外向力影响次之。

郭细根[8](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朱越浦[9](2016)在《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发展质量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且复杂的概念,如何全面考察城镇化发展质量,使评估结果准确、科学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一个直观的但又较难操作的问题。将协调性引入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不但使城镇化建设质量分析更趋于合理,符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还使城镇化建设质量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拓展,夯实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理论;也完善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城市发展理论的知识网络体系;为江西省乃至我国城镇化与其它“三化”协调互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指导。“十八大”以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多次提出将城镇化视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需所在;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发展将有力支撑并推动着省域间、地区间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来说,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发展空间仍较大,表现为发展速度较快但质量不高,往往导致城镇化质量落后于水平发展。因此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将为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促进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对此,以江西省为研究主体,以城镇化内部协调性为切入点,以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实际情况,探究其重要性和阻滞因素,并提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目标和措施。基于上述研究意义及思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系统梳理城镇化协调性、城镇化质量、城镇化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现阶段城镇化协调性研究缺乏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四者间的协调研究;同时,城镇化质量的定量测度研究主要是通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筛选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但指标体系中缺乏关于人口、经济等评价方面之间协调性的指标;因此,将内部协调性融入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将会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二,通过SD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江西省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渠道进行实证分析;明确了江西省发展城镇化的必要性,但须注重发展的质量,以提升其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然后,列举城镇化发展的代表性指标,分析指标数据的统计性描述并研究其时间序列演变和空间异化分布,总结江西省城镇化水平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建立DEA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现阶段江西省城镇化发展效率。通过对水平和效率两方面的科学分析,总结现阶段江西城镇化发展具有的特征。第三,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对发展质量的影响,强调协调的关键性。同时建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江西省及省内11设区市城镇化协调性,同样也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异化分析,并与中部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江西省城镇化协调性发展的现状。第四,引入耦合协调度指数,从人口、土地、经济及社会四类城镇化和城镇化内部协调性五个方面构建江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共同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分析结果,得出现阶段江西省及省内各市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找出影响整体质量的薄弱方面;同时与中部其余省份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总结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变化趋势。最后,选取江西省和典型发达地区——浙江省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总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差异。第五,建立城镇化质量与水平间协调性指数模型,测度江西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针对分析结果,给出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的思路。同时,针对城镇化质量及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方面,基于2000-2013年江西省市级面板数据,构建引入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水平和两者间协调性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sys-gmm计量方法,对城镇化质量、水平及两者间的协调性对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明确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强调质量与水平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后文提升江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对策的提出明确方向、提供思路。第六,基于前文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从经济、人口、土地、社会及协调性五个方面,分析梳理出影响江西省城镇化质量发展的阻滞因素。根据阻滞因素分析结果,联系城镇化质量分析结果;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强调改革创新,鼓励因地制宜;将未来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目标设为:1.以人为本,推进市民化进程;2.产城融合,促进经济就业双发展;等方面。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针对阻滞因素和发展目标,给出提升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措施:1.加快人口引入与落户,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2.强化产业培育与发展,推进产业空间合理布局;3.引入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撑城镇化有序发展;4.加强社会城镇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市民的福祉;5.保持环境资源优势,落实集约化发展;6.全面落实“多规合一”,提高城镇化内外部协调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7.加快改革创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基于上述7项对策,给出具体的执行措施。

陈军红[10](2011)在《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证明,区域内经济发展、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引起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在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期间,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仍持续不断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也逐渐成为产业转移主体之一。江西省作为承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省份在地理区位、工业发展基础、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另外,《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给予江西在承接产业转移明确的政策导向。基于此种背景之下,江西省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点,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实施方案。因而,研究和探讨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进取方向,有助于各地区把握好大有作为的机遇期,这对加速实现江西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对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思路和结构作了介绍,紧接着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和研究成果按其形成与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本文借鉴了产业转移的梯度理论及其延伸的相关研究。其次,从述评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与现实基础着手,阐述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成本优势、产业基础和较低经济梯度等优势和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现状。基于产业转移时企业考虑的各种因素,借鉴经济梯度评价体系,选取合理相关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并确定其主成分因子;继而在引力模型和本文研究问题的实际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指标构建模型,并将主成分分析结果导入梯度评价引力模型,计算出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引力。最后,综合模型输出结果和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政策与措施。

二、宜春:加速工业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春:加速工业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结构
2 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化
        2.1.2 城市旅游化
        2.1.3 城市效率
    2.2 文献分析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3.2 研究方法
        3.2.1 定性研究
        3.2.2 定量研究
    3.3 样本与数据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4.2.1 权重分配
        4.2.2 数据处理
        4.2.3 测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6.1 方法说明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6.1.2 协整检验
        6.1.3 误差修正模型
    6.2 数据预处理
    6.3 时间关系分析
        6.3.1 平稳性检验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7.1 分析说明
        7.1.1 分析模型构建
        7.1.2 城市分类说明
    7.2 空间关系分析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7.2.3 交叉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
    8.1 研究内容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8.2 研究见解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8.3 研究创新
        8.3.1 概念的创新
        8.3.2 理论的创新
        8.3.3 策略的创新
    8.4 研究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2.1.1 产业结构变动与优化的研究
        2.1.2 产业结构调整测度的研究
        2.1.3 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关联的研究
    2.2 能源效率的相关研究
        2.2.1 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的研究
        2.2.2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2.2.3 能源效率区域差异性的研究
    2.3 收敛性的相关研究
        2.3.1 经济收敛的研究
        2.3.2 能源效率收敛的研究
        2.3.3 产业结构调整收敛的研究
    2.4 关于产业结构与能源效率关系的研究
        2.4.1 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2.4.2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3.1.2 能源效率的概念及界定
        3.1.3 收敛性的概念及内涵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产业结构理论
        3.2.2 经济增长理论
        3.2.3 收敛假说的理论基础
        3.2.4 能源效率的理论来源
    3.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
        3.3.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传导路径
        3.3.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
    3.4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假说的提出
        3.4.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于收敛的现实条件
        3.4.2 我国能源效率呈现收敛趋势的特征事实
        3.4.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的内在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测度与时空格局演化
        4.1.1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的构建
        4.1.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4.1.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4.2 我国能源效率的测度与时空差异特征
        4.2.1 我国能源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4.2.2 我国能源效率测度结果与时空差异
    4.3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时空关联表现
        4.3.1 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2 东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3 中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4 西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5 东北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关联
        4.3.6 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线性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5.1 收敛检验方法
    5.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收敛性检验
        5.2.1 产业结构合理化σ收敛检验
        5.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绝对β收敛检验
        5.2.3 产业结构合理化条件β收敛检验
        5.2.4 产业结构合理化俱乐部收敛检验
    5.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收敛性检验
        5.3.1 产业结构高级化σ收敛检验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绝对β收敛检验
        5.3.3 产业结构高级化条件β收敛检验
        5.3.4 产业结构高级化俱乐部收敛检验
    5.4 我国能源效率收敛性检验
        5.4.1 能源效率σ收敛检验
        5.4.2 能源效率绝对β收敛检验
        5.4.3 能源效率条件β收敛检验
        5.4.4 能源效率俱乐部收敛检验
    5.5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同步收敛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能源效率的空间计量分析
    6.1 计量模型构建
    6.2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3 变量选择和统计量
        6.1.1 产业结构调整变量
        6.1.2 能源效率变量
        6.1.3 其他控制变量
        6.1.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4 空间相关性检验
    6.5 不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6.5.1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
        6.5.2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
    6.6 考虑空间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6.6.1 全国层面分析
        6.6.2 东部地区分析
        6.6.3 中部地区分析
        6.6.4 西部地区分析
        6.6.5 东北地区分析
    6.7 稳健性检验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
    7.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7.2 变量选取
        7.2.1 主要变量
        7.2.2 技术进步变量
        7.2.3 控制变量
        7.2.4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7.3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分析
    7.4 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能源效率影响的门槛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基于全国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8.2.2 基于区域层面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B 研究数据
致谢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耦合协调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文献综述
        1.2.2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生态环境质量
    2.2 理论基础
        2.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协同发展理论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机理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3.2 新型城镇化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内在机理
        3.2.1 居民素质
        3.2.2 产业结构升级
        3.2.3 资源环境压力
    3.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互动机制
        3.3.1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积极和约束作用
        3.3.2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破坏效应
第四章 指标体系构建、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新型城镇化指标
        4.1.2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4.1.3 其他指标测算方法
    4.2 模型的设定
        4.2.1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4.2.2 STIRPAT模型
        4.2.3 耦合协调模型
    4.3 数据预处理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5.1 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
        5.1.1 熵值法
        5.1.2 因子分析
    5.2 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评价
        5.2.1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5.2.2 生态环境质量区域差异分析
        5.2.3 时间滞后效应分析
    5.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模型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相关检验
        5.3.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6.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测算
    6.2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
    6.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时间特点
    6.4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空间差异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宜春市税源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税源
        2.1.2 新兴税源
        2.1.3 税源结构
        2.1.4 税源质量
        2.1.5 税源培育
    2.2 理论基础
        2.2.1 财政分权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税源培育的应然性
        2.2.2 税源的作用与影响因素
3 宜春市税源现状分析
    3.1 总体税源情况分析
        3.1.1 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呈现赶超态势,转入中高速增长
        3.1.2 税收总量稳定增长,增速前高后低
    3.2 税源结构分析
        3.2.1 产业结构分析
        3.2.2 县域结构分析
    3.3 重点税源产业分析
    3.4 新兴税源分析
4 当前宜春市税源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税源规模不足
        4.1.2 税源结构不合理
        4.1.3 县域税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4.2 原因分析
        4.2.1 区域公共资源属性限制
        4.2.2 政策环境影响
        4.2.3 财政收入需求驱动下地方政府决策偏好及对税源管理的干预
        4.2.4 当前税源管理模式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5 宜春市税源培育对策
    5.1 助力经济增长,壮大税源规模
    5.2 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健康发展
    5.3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资本吸引力
    5.4 提升监管效率,加强税源管控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近代萍乡城市发展研究(189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近代中国个案城市的研究
        (二)关于近代萍乡城市发展的研究
    三、研究框架体系分析
    四、研究对象的时间与空间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萍乡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萍乡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
        一、萍乡自然环境概况
        二、自然环境对萍乡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历史条件
        一、历史沿革与城市建置
        二、行政区划的变迁
        三、晚清以前萍乡城市的资源开发
第二章 近代萍乡城市的兴起阶段(1892—1908)
    第一节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工业化的发韧
        二、工业化的扩展
        三、近代工业连锁创办
    第二节 近代交通、邮电事业的初步发展
        一、萍安铁路的修筑与延伸
        二、萍河水运的开发
        三、邮政、电信事业的兴起
    第三节 近代商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
        一、传统商业概况
        二、近代商业的初步发展
        三、商帮和商会的出现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初起
        一、电灯、路灯的使用
        二、给水、排水
        三、新式公共建筑物之修建
第三章 近代萍乡城市的较快发展阶段(1909—1936)
    第一节 近代工业的发展
        一、汉冶萍公司的成立
        二、工业化从重工业向轻工业扩展
    第二节 近代交通、邮电事业的进步
        一、交通业的继续发展
        二、邮政、电信事业的长足发展
    第三节 近代商业的繁荣
        一、商业的兴盛
        二、萍乡商会的变迁
    第四节 近代金融业的发展
        一、典当业
        二、钱庄
        三、银行业
    第五节 城市建设的开展
        一、城市管理机构的逐步健全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新建设
第四章 近代萍乡城市的曲折发展阶段(1937—1945)
    第一节 近代工业的畸形发展
        一、重工业的畸形发展
        二、陶瓷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其他轻工业有所发展
    第二节 近代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与萎缩
        一、交通业的逐渐完善
        二、邮电业的萧条
    第三节 近代商业、金融业的曲折发展
        一、商业的发展
        二、金融业的发展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深入与停滞
        一、城市管理机构的强化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进展
结语及余论
参考文献
附图附表目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和转型期
        1.2 我国城镇化协调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
        1.3 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国家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
        1.4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是城镇化研究的基础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主要内容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镇化发展相关研究及评述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概念界定
        1.2 理论基础
    2 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基础研究
        2.1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2 城镇化发展内容研究
        2.3 城镇化发展方向研究
        2.4 城镇化发展经验总结研究
        2.5 小结
    3 城镇化发展评价及实证相关研究
        3.1 城镇化规模评价
        3.2 城镇化质量评价
        3.3 城镇化水平评价
        3.4 城镇化协调性评价
        3.5 小结
    4 城镇化空间效应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城镇化发展现状
    1 研究范围和研究尺度界定
    2 我国城镇化发展概况
        2.1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2.2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2.3 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理论模型的构建
    1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理论模构建
        1.1 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体系构建
        1.2 城镇化发展规模测度体系构建
        1.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确定
        1.4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1.5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布动态分析模型
    2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及其格局演化驱动力分析
        2.1 空间权重的确定
        2.2 空间相关性分析模型
        2.2.1 空间全局自相关模型
        2.2.2 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
        2.3 空间差异性分析模型
        2.4 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力分析
        2.4.1 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2.4.2 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1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与分析
        1.1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测度
        1.2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分析
        1.2.1 整体变化趋势
        1.2.2 水平值区间划分及分布
        1.2.3 地域空间分布
    2 中国城镇化发展规模测度与分析
        2.1 城镇化发展规模的测度
        2.2 城镇化发展规模的分析
        2.2.1 整体变化趋势
        2.2.2 水平值区间划分及分布
        2.2.3 地域空间分布
    3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3.1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耦合度测度与分析
        3.2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3.2.1 整体变化趋势
        3.2.2 水平值区间划分及分布
        3.2.3 地域空间分布
    4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4.1.1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路线拟合
        4.1.2 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指数
        4.1.3 城镇化协调发展偏离程度指数
        4.1.4 城镇化协调发展向好速率指数
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及其驱动力分析
    1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和确定
    2 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
        2.1 城镇化发展空间相关性分析
        2.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2 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3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3.1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分析
        3.2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3.2.1 城镇化协调发展演变动力机制探讨
        3.2.2 理论模型与变量选取
        3.2.3 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演变驱动力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主要结论、启示及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启示和建议
        2.1 稳步推进城镇发展规模的有序增长
        2.2 推进城镇发展提质升级,着力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2.3 提升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促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
    3 可能的创新点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各类数据及代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 可行性分析及技术路线图
        1.3.1 论文的可行性分析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城镇化的协调性研究
        2.1.1 城镇化协调性的定性研究
        2.1.2 城镇化协调性的定量测度研究
        2.1.3 研究述评
    2.2 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研究
        2.2.1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意义研究
        2.2.2 城镇化质量的定量测度研究
        2.2.3 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等的协调性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城镇化的影响研究
        2.3.1 城镇化对人口方面影响
        2.3.2 城镇化对经济方面影响
        2.3.3 城镇化对社会方面影响
        2.3.4 城镇化对环境方面影响
        2.3.5 研究评述
第3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3.1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3.1.1 基于SD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分析
        3.1.2 基于分地区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3.1.3 结论与对江西省的启示
    3.2 江西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分
        3.2.1 江西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分析
        3.2.2 江西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
        3.2.3 江西土地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对比分析
        3.2.4 江西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对比分析
    3.3 江西省城镇化效率评价
        3.3.1 江西省城镇化效率评价方法
        3.3.2 江西省城镇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3.3.3 评价结果分析
    3.4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内部耦合协调度分析
    4.1 协调性对质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4.1.1 城镇化发展系统
        4.1.2 城镇化内部协调性的内涵及其对质量的影响
    4.2 江西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
        4.2.1 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
        4.2.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西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评价分析
    5.1 协调性视角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建立
        5.1.1 质量评价的内容
        5.1.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5.1.3 权重设定
    5.2 城镇化发展质量时空分析评价
        5.2.1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5.2.2 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与东部省份——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质量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6.1 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测度
        6.1.1 测度方法
        6.1.2 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水平的协调性系数分析
    6.2 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协调性的类型划分分析
        6.2.1 研究方法和类型划定
        6.2.2 评价结果分析
    6.3 质量与协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6.3.1 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6.3.2 模型建立
        6.3.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分析
    7.1 江西省城镇化质量阻滞因素探究
        7.1.1 人口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7.1.2 经济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7.1.3 土地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7.1.4 社会城镇化方面阻滞因素
        7.1.5 城镇化协调性方面阻滞因素
    7.2 江西省城镇化质量提升的目标
        7.2.1 以人为本,推进市民化进程
        7.2.2 产城融合,促进经济就业双发展
        7.2.3 要素集约,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
        7.2.4“多规合一”,实现城镇化协调规划发展
        7.2.5 区域协调,强调互补互动合作式发展
        7.2.6 开放创新,鼓励走进来走出去
    7.3 提升江西省城镇化质量的对策
        7.3.1 加快人口引入与落户,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
        7.3.2 强化产业培育与发展,推进产业空间合理布局
        7.3.3 引入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撑城镇化有序发展
        7.3.4 加强社会城镇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市民的福祉
        7.3.5 保持环境资源优势,落实集约化发展
        7.3.6 全面落实“多规合一”,提高城镇化内外部协调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7.3.7 加快改革创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保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的不足
        8.2.2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视角与思路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视角
    1.3.3 思路结构 第二章 产业转移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1.1 产业转移研究的古典理论基础
    2.1.2 区位理论及其有关研究
    2.1.3 雁形模式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2.1.4 基于国际投资理论的相关研究
    2.1.5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研究
    2.1.6 其他研究
2.2 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2.1 理论研究
    2.2.2 实证研究
    2.2.3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与现实基础
3.1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分析
    3.1.1 新型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之一
    3.1.2 国际产业转移结构层次逐步提高且具多元化
    3.1.3 金融危机下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有所变化
3.2 我国承接产业转移背景分析
    3.2.1 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状
    3.2.2 我国产业转移现状
3.3 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现实依据
    3.3.1 区位优势
    3.3.2 资源条件
    3.3.3 成本优势
    3.3.4 产业基础
    3.3.5 经济梯度水平
3.4 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3.4.1 政策导向明确
    3.4.2 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在提速
    3.4.3 承接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
    3.4.4 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加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梯度评价与引力模型
4.1 区域经济发展广义梯度理论分析
    4.1.1 广义梯度概念及内涵
    4.1.2 广义梯度评价的选取依据
    4.1.3 江西省各地区经济梯度评价变量指标选取原则
    4.1.4 江西省各地区经济梯度评价的指标选取
4.2 江西省各地区经济梯度分布评价
4.3 引力模型
    4.3.1 引力概念及内涵
    4.3.2 引力模型应用
    4.3.3 引力模型的选取依据
4.4 基于梯度评价的引力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模型应用
5.1 数据来源
5.2 江西省各地区经济梯度评价
    5.2.1 相关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5.2.2 各地区单一因素优势分析
    5.2.3 经济梯度评价
5.3 基于梯度评价的引力模型
    5.3.1 引力模型
    5.3.2 "质量"的确定
    5.3.3 产业来源地的选取
    5.3.4 "距离"的确定
    5.3.5 梯度评价引力模型
5.4 模型的应用
    5.4.1 计算"质量"
    5.4.2 计算"距离"
    5.4.3 计算引力强度
    5.4.4 计算结果说明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论研究结果与承接产业转移现状比较分析
6.1 南昌
6.2 景德镇
6.3 萍乡
6.4 九江
6.5 新余
6.6 鹰潭
6.7 赣州
6.8 吉安
6.9 宜春
6.10 抚州
6.11 上饶
6.1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宜春:加速工业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2]基于收敛假说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研究[D]. 刘赢时.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耦合协调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余慧婷.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5]宜春市税源培育研究[D]. 哈雪丰.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近代萍乡城市发展研究(1892-1945)[D]. 黄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D]. 施益军. 南京大学, 2018(06)
  •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9]江西省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 朱越浦. 南昌大学, 2016(02)
  • [10]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D]. 陈军红.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宜春:加快工业化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