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咨询”邮箱开通

“政策咨询”邮箱开通

一、“政策咨询”信箱开通(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斌[1](2021)在《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服务功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全球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新的一个阶段,一些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已经逐渐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甚至在改变着整个社会。而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的理念也逐渐改变着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大家最为关注的公共管理领域,这些新技术与政府管理形成了新的方式,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更为适合的工具。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职能转变的机会。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于创建智慧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来说非常重要,而政务平台的建设正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工具。本文以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台8年多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利用电子民生服务平台、服务政府与智慧政府、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理论对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的运行情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典型平台的运行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本文聚集于中小微企业对于民生平台的需求,利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全市中小微企业服务功能需求等进行了总结,为平台后续功能升级提供了参考。本文总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对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相关理论概述,本章对服务型政府理论、智慧政府理论和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理论等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为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的功能定位及服务现状,对平台建设背景和成效、功能定位、服务需求及挑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于平台企业服务的迫切需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平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国内外电子民生服务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对国内的济南、北京和国外的纽约等城市民生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得到了这些经验对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的建设经验借鉴。第六章为完善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的功能优化建议,从功能提升、整体规划、明确定位、政策引导、人员培训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平台功能优化的建议。最后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况,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建设思路。

李珍珍[2](2020)在《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对公共生活的渗透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各地方政府为公众开通了多种在线平台,公众可以登录这些平台对政府提出投诉、建议、咨询和求助。2016年以来,“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成为国家对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在这项“上网令”之后,各地方政府部门迅速建立和完善在线诉求平台的工作机制,平台答复率明显提高,引发了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繁荣的现象。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民留言规模在2015年不足15万件,而在2020年仅上半年度就超过30万件;青岛市政府信箱来信规模在2015年约为4万件,而在2019年超过9万件。公众线上诉求是政民互动的突出表现形式,可用来理解当代国家—社会关系。已有文献对公众诉求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性阶段,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公众线上诉求模式及其解释因素。公众线上诉求包含多个维度,本文重点研究该现象的四个维度,分别是发生规模、渠道使用、公开留言以及对政府回应的评价。发生规模指地区公众线上诉求总量;渠道使用指公众进入诉求平台所用的渠道;公开留言指公众在平台上选择将自身诉求内容对其他网民可见;回应评价指公众对政府答复其诉求的满意度评价。这些维度涉及到政治信任、国家信息收集、个体信息披露以及政治支持,是解读当代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角度。为了解释这四个维度,本项研究从政治、技术和议题三个方面探究理论线索。政治因素指政府和官员的意愿、动机和工作能力;技术因素指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议题因素指公众诉求的具体客观内容。三种因素作用于四个维度,构成公众线上诉求的政治逻辑、技术逻辑和议题逻辑。为检验公众线上诉求的四个维度与三种逻辑,本项研究收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和青岛市政府信箱的线上诉求痕迹大数据,并结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百度检索指数、政府热线评估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结构主题建模,研究发现如下。(1)地级市的公众线上诉求规模受到政治、技术和议题因素三重影响:在政治因素上,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感知越高,地级市线上诉求规模越大;在技术因素上,互联网扩散和规模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互联网扩散和回应性感知之间存在正向交互效应;在议题因素上,地方环境污染程度越高,环境保护议题越突出,因此线上诉求发生规模越大。(2)渠道使用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手机硬件和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公众逐渐转向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渠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使用甚至超过了对PC互联网渠道的使用;此外,由于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是仅以手机为上网设备的网民群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依赖性更高。(3)公开留言受到议题因素的影响:议题类型、议题领域、议题抱怨对象的公共性越强,留言就越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类型上,建议和投诉比咨询和求助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类型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领域上,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城市管理等领域比人事管理、计划生育、劳动保证等领域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领域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抱怨对象上,政府机构比单个政府官员的受众范围更广,因此抱怨对象为政府机构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4)回应评价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回应速度越快,公众越有可能满意;政府回应模式出现行动时,公众更有可能满意。公众线上诉求具备制度内参与和互联网络参与的双重特征,国家设置线上诉求平台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这种参与形式在理论脉络上衔接着四个核心内容:公众输入制度建设、网络国家能力、国家信息收集以及回应型政治。本项研究的意义是拓展了这四个核心讨论。第一,有助于把握我国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稳定的深层次制度逻辑。国家常常通过成立制度以促进稳定,我国线上诉求平台就是面向广泛公众的意见输入制度。第二,有助于理解我国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与信息技术演进的关系。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最初被视为“解放技术”,但是互联网也能被国家利用用来发动“有序的”政治参与以促进政治稳定,因此互联网络也可能是“巩固技术”。国家日益有能力控制、使用互联网络,发展出强大的网络国家能力,基于互联网络的有序参与就是国家实施网络国家能力的日常政治过程。第三,有助于了解我国国家信息收集的条件和过程。国家治理需要收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公众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的反馈是国家最重要的治理信息来源,常被用于政策制定、监督下级政府、评估社情民意。第四,有助于深刻把握我国国家治理中的抗争性政治到回应性政治的历史转型。抗争性政治表明,公众需求若无法通过制度内途径得到满足,势必以抗争的形式爆发,化解抗争性政治困境的方法是向回应型政治转型。本项研究结合了政府回应性来考察公众线上诉求,顺应了从抗争性政治到回应型政治的转型趋势,为回应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提出了一个包含政治、技术和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将公众诉求放置到“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填补了该主题研究分散、缺乏分析框架的不足;二是在实践层面上,助力国家信息治理能力建设、为打造回应性政府提供建设性意见;三是创新性地结合多源数据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我国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的特点、趋势与影响因素,为今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的量化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

吴小丽,高志刚,丁亚兴,张颖,骆晓艳,陈维胜,李彦坤,陈伟[3](2020)在《天津市2019年公众预防接种相关舆情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天津市2019年公众预防接种相关舆情特征。方法通过政府热线电话或平台等收集2019年天津市公众预防接种相关舆情,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舆情分布特征。结果 2019年共收到预防接种相关舆情140件,其中3月份舆情占24.3%;市区、近郊区、滨海新区、远郊区舆情分别占68.6%、10.0%、6.4%、4.3%;咨询类、投诉类、建议类和其他类舆情分别占50.0%、45.0%、4.3%和0.7%,咨询类舆情主要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禁忌等问题,投诉类舆情主要为疫苗供应等问题。结论天津市2019年公众预防接种相关舆情以咨询类和投诉类为主;需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以解决公众反映的疫苗供应不足等重点问题。

吴梦娇[4](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建设在社会保障事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下,越发凸显出重要的社会地位。同时,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内在需要。随着当代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性条件。当前建立全民覆盖、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服务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信息体系,已经成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逐步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即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趋势下,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兴技术手段高速发展,信息化逐步实现了从影响业务到支撑业务再到引领业务的崭新发展阶段。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实现基层社会保障部门服务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工作的高效与透明,如何实现决策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社会保障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Z县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专业化的综合服务型体系,以“互联网+社会保障”为切入点,深化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了灵活就业不见面办理、企业参保只见一次面办理、建立咨询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取消手工发放业务、实现参保凭证电子化、拓展社会保障卡应用,形成构建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社会保障服务格局。同时,呈现出一些问题:“互联网+”应用不足、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是由于Z县社会保障部门“互联网+”意识不足、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保障不充分,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仍然处在探索阶段。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进程中需要破除困境,找到优化对策。为了更好的提高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并结合本地实际和问题,夯实“互联网+”建设基础、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互联网+”背景下人才队伍。

谭云丹[5](2020)在《科技政策智能问答系统架构及关键算法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政策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科技政策信息多源冗余的现状加速了公众对专业化、精准化信息的追求。如何为公众提供高效、精准且富有价值的政策知识,已成为政府在政策知识服务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将政策智能答疑功能嵌入电子服务平台,以加强与公众互动交流。但是,现有政策知识服务的问答原理较为简单,类似于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匹配,因而回答结果差强人意甚至答非所问。鉴于此,本文聚焦于科技政策知识服务领域,借助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设计一站式的知识集成、管理的智能问答系统架构。该系统通过完善科技政策知识服务功能,优化智能问答策略及技术,以期为公众“了解政策、理解政策和用好政策”提供高效精准的知识服务。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本文探讨了科技政策的相关研究及服务现状,知识服务的概念和特征,智能问答的概念、分类、模块及关键算法等知识背景,为设计科技政策智能问答系统架构和改进关键算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本文通过调研科技政策服务平台现状及用户需求,明确当前政策问答平台的优点和不足,掌握企业对科技政策知识需求特征。基于知识服务理论和现状需求分析,本文设计以智能问答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政策知识服务架构,指出所涉及的要素、特点及层次,并针对技术层设计包含闲聊、检索和推荐的问答策略。第三,本文针对系统架构中关键算法进行改进。由于现有SIF算法只关注句子的部分特点,忽略了句子中蕴含的其他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在SIF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词序和语义依存两种特征,并采用科技政策问答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SIF算法相比,F-度量值提高了9.21%。最后,本文在总结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科技政策智能问答系统实现的建议,以及阐述本研究尚存不足。

刘敏诗[6](2020)在《澳门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回顾澳门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历史发展,透过国内外的理论经验,概括回归前后澳门政府在推动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并且检视澳门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实际案例之成效以及政府、专家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价澳门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发展进程,显示在不同时期政府仍在探索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程度和方式,但大体上向着更开放和相互沟通的方向发展。

岳啸峰[7](2020)在《地方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实效性研究 ——基于南充市《领导留言板》的数据分析》文中指出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人数快速增长,网络不但影响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更渗透到了民众的政治生活之中,民众通过互联网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各方面诉求,以求得政府的有效回应。同时政府也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主动搭建各种网络问政平台,收集民众的诉求进行回应,从而形成了互联网中政民积极、良性互动的新趋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回应公民的网络诉求作为新兴领域,还面临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各种难题。如何保证公民的网络诉求得到有效的回应,是新时代网络诉求回应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保证政府更高效地服务于人民,增强群众对政府的向心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互联网中的政府回应在追求“有回应”、“快回应”的同时,是否注重了民众的满意度和诉求的有效解决?毕竟线上的回应终究是以线下的行动落实为基础的。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中四川省南充市市县两级领导信箱中的网民诉求与政府回应为样本数据,并结合相关理论开展研究。具体来说,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并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并结合现有理论对网络中的政府回应的应然状态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按照“公民网络诉求——政府回应——公民对政府回应评价”三回合式路径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概括出地方政府对公民网络诉求的回应在答复咨询类诉求、激发民众的参政议政热情、促进公职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推进基层单位政务公开等方面成效显着,同时也存在着网民无序表达损害政府有效回应、政府规避型回应、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政府与民众之间互动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政府回应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网民、制度环境三方面进行了制约因素分析。第五部分接续前一部分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设回应型政府、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等增强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安冉[8](2019)在《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构建服务型政府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地纷纷开通政府服务热线,政府服务热线在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提法,比如市长热线、市民热线、政务热线等。概括来讲,政府热线是由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或者公共企事业单位设立的非紧急公共服务呼叫系统,设立目的都是为了密切联系群众,并促进政府收集社情民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政策。2000年6月,昆明市设立了12345市长热线,并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服务。昆明市长热线的设立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和社会动态,监督政府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能和改进工作作风、维护社会公众合法权利、缓和社会矛盾等,带来积极的效果。但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政府重视不足、投入力度有限、财政保障薄弱、监督考核制度不完善等。论文以公共服务和公共沟通以及政府购买等公共管理理论为切入点,在对其他城市政府热线运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质量的对策。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对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包括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第三部分是济南、长沙和南京三个城市政府热线服务运行的现状和特色亮点,第四部分是通过分析原因,列出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质量的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语,主要对本篇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括。

孙斌斌[9](2019)在《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中,城市形象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类媒介,媒介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在移动互联网、4G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态势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中有效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成为当下所有城市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对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研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探究全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间的联系,介绍了全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城市形象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全媒体对于城市形象传播提出的新要求,基于“5W”模式理论,分析了城市形象传播的5大要素。第三章梳理了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主体,进而详细阐述其在全媒体语境下的转变。第四章,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进行详尽阐述,并就其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做了客观分析。第五章从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第六章运用文献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剖析了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得出因传播声量不足、媒介利用不深使得目前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不佳的结论。第七章指出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所存在各种问题,并给出了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加强分众传播、拓展传播手段,深入挖掘媒体平台特性,强化媒介联动,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的应对策略。

袁颖[10](2019)在《服务型政府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网络问政作为政民互动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网络问政的渠道从最初的政府门户网站中的领导信箱、留言板,再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等一系列政务新媒体,可以说政务新媒体与网络问政的发展亦步亦趋。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深化,政务新媒体的网络问政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其中以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为主要平台的四种政务新媒体,已逐渐被广大网民接受,成为网民参与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问政渠道。虽然政务新媒体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其网络问政功能在内容建设、网民参与、服务效果、问政质量、平台发展、功能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网络问政、政务新媒体等相关文献,以目前使用最多、发展比较完备的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四种政务新媒体形态为基础,结合目前各级政府的实践案例,通过调查问卷法,了解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发展现状,分析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存在的六方面问题。一是互动型内容比例低,缺乏话题联动;二是协作整合度不高,整体化服务水平不足;三是平台发展不平衡,问政渠道宣传不够;四是回应与交流不足,网络问政质量低;五是问政功能设计不合理,用户体验不佳;六是网民无序参与,网络谣言众多。本文以参与式民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民参与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网络问政制度、机制、规划、人才队伍等方面深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完善治理策略,可为我国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推动网络问政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从加强网络问政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法律规制、完善网络问政长效机制、推进政务新媒体集成化发展、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网民网络问政素养六个方面着手治理,持续提升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的质量和效果,建设新时代高质量的网络问政。

二、“政策咨询”信箱开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策咨询”信箱开通(论文提纲范文)

(1)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服务功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电子政务服务功能与范畴的研究
        1.2.2 国内有关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服务功能的定位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环节与12345 服务热线的功能优化方向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思维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电子民生平台
        2.1.2 服务政府与智慧政府
        2.1.3 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
第三章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运营现状
    3.1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的建设背景
        3.1.1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的建设背景
    3.2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的功能定位与运行现状
        3.2.1 平台服务功能及其架构
        3.2.2 平台机构的设立及其功能定位
        3.2.3 平台的服务特点
        3.2.4 12345 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与服务情况
        3.2.5 12345 服务平台的保障机制建设
    3.3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运营存在的问题
        3.3.1 平台利用率低导致其现有功能未充分发挥应有效能
        3.3.2 平台服务功能系统性较差且缺乏时效性
        3.3.3 平台资源共享不足影响用户反馈积极性
        3.3.4 平台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
    3.4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取得的成效
第四章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运营问题原因分析
    4.1 12345 民生平台服务需求及问题的问卷调查设计
        4.1.1 调研设计
        4.1.2 调查问卷设计
        4.1.3 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方法选择
        4.1.4 调研结论
    4.2
        4.2.1 平台功能定位选择中缺乏需求分析的过程
        4.2.2 平台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与灵活性
        4.2.3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影响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主动发挥
        4.2.4 政府对公共物品投入的财务能力低下制约了硬件设施建设的质量
        4.2.5 专业人才的匮乏限制了地方政府对大数据信息的利用能力
第五章 国内外电子民生服务平台的经验借鉴
    5.1 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经验介绍
        5.1.1 济南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
        5.1.2 北京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
        5.1.3 纽约311 政府服务热线
    5.2 典型案例对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建设的经验借鉴
        5.2.1 须由政府统一规划、主导推动
        5.2.2 完善平台建设是基础
        5.2.3 加强机制建设是关键
        5.2.4 通过立法进行保障和规范
第六章 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 热线)服务功能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6.1 功能提升,建立需求分析机制
    6.2 整体规划,建立平台统一标准
        6.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2 加强数据交换及安全建设
        6.2.3 建立应用和安全基础平台
        6.2.4 建设集约化的平台支撑体系
    6.3 明确定位,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6.4 完善政策引导,增强平台自身造血能力
    6.5 提升人员素质,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2)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网络时代的公众与政府互动
        1.1.2 理论背景: 网络空间的公众诉求研究不足
    1.2 研究问题: 公众线上诉求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数据和技术
    1.5 研究创新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公众诉求、线上诉求以及相关概念
    2.2 公众诉求的发展:从线下到线上
        2.2.1 信访制度与群众信访
        2.2.2 电子政务建设与线上诉求
        2.2.3 网络群众路线及其践行
    2.3 公众诉求的特征、功能与后果
        2.3.1 公众诉求的特征
        2.3.2 公众诉求的政治功能
        2.3.3 公众诉求的政治后果
    2.4 制度、技术与参与空间
        2.4.1 参与空间划分
        2.4.2 制度内参与
        2.4.3 互联网络内参与
        2.4.4 制度内线上空间
    2.5 公众线上诉求研究的方法论
        2.5.1 问卷调查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2.5.2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2.5.3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文本分析
    2.6 文献评价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公众线上诉求: 维度及具体问题
        3.1.1 发生规模
        3.1.2 渠道使用
        3.1.3 公开留言
        3.1.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
    3.2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整合的分析框架
        3.2.1 政治的逻辑: 政府回应性
        3.2.2 技术的逻辑: 互联网扩散
        3.2.3 议题的逻辑: 环境问题和公共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数据
        4.1.1 线上诉求的痕迹数据介绍
        4.1.2 领导留言板数据
        4.1.3 青岛市政府信箱数据
        4.1.4 其他数据
    4.2 变量与模型设定
        4.2.1 发生规模: 变量与模型设定
        4.2.2 渠道使用: 结构主题模型
        4.2.3 公开留言: 变量与模型设定
        4.2.4 评价回应: 变量与模型设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发现与主要结果
    5.1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型结果
        5.1.1 模型1: 诉求规模的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
        5.1.2 模型2: 诉求渠道的使用模式与影响因素
        5.1.3 模型3: 公开留言的策略选择与影响因素
        5.1.4 模型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与影响因素
    5.2 实证结果的三种解释逻辑
        5.2.1 政治的逻辑
        5.2.2 技术的逻辑
        5.2.3 议题的逻辑
        5.2.4 三种逻辑之间的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发现与反思
    6.2 对政府治理的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领导留言板部分爬虫程序
    附录2 青岛市政府信箱部分爬虫程序
    附录3 山东省网民投诉类留言的主题关键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互联网+”背景下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
        2.1.2 “互联网+社会保障”
        2.1.3 社会保障信息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诺兰模型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现状
    3.1 Z县社会保障服务概况
    3.2 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发展历程
    3.3 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取得的成绩
        3.3.1 实现灵活就业业务不见面办理
        3.3.2 实现企业参保只见一次面办理
        3.3.3 建立咨询服务平台
        3.3.4 全面取消手工发放业务
        3.3.5 实现参保凭证电子化
        3.3.6 拓展社会保障卡应用
第四章 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4.1 信息化现状评价调查
        4.1.1 需求调查的目的和形式
        4.1.2 调查结果分析
    4.2 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4.2.1 “互联网+”应用不足
        4.2.2 信息安全风险
        4.2.3 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4.2.4 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
    4.3 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互联网+”意识不足
        4.3.2 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4.3.3 人才队伍保障不充分
第五章 提升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5.1 夯实“互联网+”建设基础
        5.1.1 培养“互联网+”思维
        5.1.2 提高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能力
        5.1.3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1.4 完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5.2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5.2.1 整合社会保障内部资源
        5.2.2 建立信息共享标准
        5.2.3 依托基层大数据中心
    5.3 建设“互联网+”背景下人才队伍
        5.3.1 培养复合型人才
        5.3.2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5.3.3 健全人才培育机制
        5.3.4 完善人才考核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A
    附件B
致谢
作者简介

(5)科技政策智能问答系统架构及关键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科技政策
        2.1.1 科技政策相关研究
        2.1.2 科技政策知识服务现状
    2.2 知识服务
        2.2.1 知识服务概念
        2.2.2 知识服务特征
    2.3 智能问答系统
        2.3.1 智能问答系统概念
        2.3.2 智能问答系统分类
        2.3.3 智能问答系统模块
        2.3.4 智能问答系统关键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政策智能问答平台现状及需求分析
    3.1 科技政策智能问答平台现状分析
        3.1.1 现状分析
        3.1.2 问题及原因
        3.1.3 优点借鉴
    3.2 科技政策知识服务需求分析
        3.2.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3.2.2 需求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政策智能问答系统架构设计
    4.1 系统架构要素
    4.2 系统架构设计
        4.2.1 资源层
        4.2.2 技术层
        4.2.3 应用层
    4.3 系统架构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技政策智能问答系统中关键算法改进
    5.1 算法介绍
    5.2 算法改进
        5.2.1 基于关键词的句子相似度算法
        5.2.2 基于词序的句子相似度算法
        5.2.3 基于语义依存的句子相似度算法
        5.2.4 多特征融合的句子相似度算法
    5.3 算法验证与分析
        5.3.1 实验设计与实施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现状需求分析
        6.1.2 系统构架设计
        6.1.3 关键算法改进与验证
    6.2 系统架构实现对策
    6.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科技政策知识服务需求调查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6)澳门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与意义
    1.6 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更新的定义
        2.1.2 公众参与的定义
    2.2 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国际理论框架
        2.2.1 美国Sherry R.Arnstein的公民参与阶梯
        2.2.2 政府主导和掌控规划决策
        2.2.3 政府和公众分享规划决策
        2.2.4 公众主导和掌控规划决策
    2.3 小结
第3章 澳门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的发展
    3.1 萌芽期:澳门在1999年回归前的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
    3.2 实验期:澳门回归后至2016年的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
        3.2.1 澳门旧区重整委员会
    3.3 推行期:澳门2016年起至今的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
        3.3.1 澳门都市更新委员会
        3.3.2 澳门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
        3.3.3 都市更新暂住房及置换房法律制度
    3.4 小结
第4章 澳门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的案例剖析
    4.1 新桥街区的案例剖析
        4.1.1 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的「新桥区整治方案初步概念构思」方案
        4.1.2 交通整治案例情况
        4.1.3 土地工务运输局委托新桥坊会及民间规划师展开的“新桥公众参与街巷空间改造系列研究计划”
        4.1.4 业主自发重建倾斜危楼
        4.1.5 新桥街区的案例剖析
    4.2 佑汉旧区的案例剖析
        4.2.1 “佑汉重建区用地规划”构思和「佑汉新村居民现状问卷调查」
        4.2.2 兴建「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佑汉临时办事处」
        4.2.3 佑汉重整规划工作正式开展
        4.2.4 政府撤回《旧区重整法律制度》法案、佑汉新村重整亦随即暂停
        4.2.5 佑汉街区的案例剖析
    4.3 路环旧市区的案例剖析
        4.3.1 优化路环旧市区相关研究
        4.3.2 路环旧市区详细建设规划内容
        4.3.3 荔枝碗船厂工业遗址保育发展
        4.3.4 路环旧巿区荔枝碗规划研究内容简述
        4.3.5 路环旧市区的案例剖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新桥街区的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事件时间表
    附件二、佑汉旧区的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事件时间表
    附件三、路环旧市区的城市更新和公众参与事件时间表
个人简介

(7)地方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实效性研究 ——基于南充市《领导留言板》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定量、定性研究法
第二章 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
    一、相关概念
        (一)公民网络诉求
        (二)政府回应
    二、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相关理论
        (一)政治沟通理论
        (二)回应型政府理论
第三章 地方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实证分析
    一、相关数据
        (一)数据来源
        (二)南充市回应公民网络诉求概况
    二、公民网络诉求分析
        (一)公民网络诉求数量
        (二)公民网络诉求的领域分布
        (三)公民网络诉求的类别分布
    三、政府回应分析
        (一)政府回应率
        (二)政府回应速度
    四、公民对政府回应评价分析
        (一)参评率
        (二)参评诉求的领域分布
        (三)参评诉求的类别分布
        (四)参评诉求的回应速度
    五、地方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取得的成效
        (一)咨询类诉求回应效果优良
        (二)激发民众的参政议政热情
        (三)促进公职人员转变工作作风
        (四)推进基层单位政务公开
    六、地方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存在的不足
        (一)网民无序表达损害政府有效回应
        (二)政府的规避型回应时有发生
        (三)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
        (四)政府与民众之间互动不足
第四章 地方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回应主体制约:政府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传统行政理念的桎梏
        (二)现行条块管理体制的束缚
        (三)地方政府公职人员缺乏网络素养
    二、回应客体制约: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弊端
        (一)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性
        (二)我国网民群体属性结构的制约
        (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不足
    三、制度环境制约:关键机制的缺失
        (一)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机制
        (二)考核指标不健全
        (三)外部监督机制缺失
第五章 提升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一、建设回应型政府
        (一)培育回应型行政文化
        (二)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三)提升政府公职人员的网络素养
    二、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一)加强网络立法
        (二)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三)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素养
    三、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一)构建研判协调机制
        (二)完善考核问责机制
        (三)引入群众、媒体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1、公共沟通理论的相关研究
        2、公共服务理论的相关研究
        3、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理论
        4、述评
    (四)概念工具与理论基础
        1、概念工具
        (1)公共服务
        (2)公共沟通
        (3)政府购买服务
        2、理论基础
        (1)沟通技能理论
        (2)安全阀理论
        (3)新公共服务理论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的创新点
二、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发展历程及取得成效
    (一)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起步阶段(1999—2004 年)
    (二)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规范阶段(2004—2011 年)
    (三)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政府购买探索阶段(2011—2015 年)
    (四)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完善阶段(2015 年—至今)
    (五)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特色及取得的成效
三、国内其他城市市长热线服务运行的现状
    (一)济南市12345 市民服务热线运行现状
    (二)长沙市12345 市民服务热线服务运行现状
    (三)南京市12345 政务热线服务现状
四、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重视力度不足,缺乏充足的财政保障
    (二)政府部门自身监督机制不全,造成热线服务质量不高
    (三)考核制度不完善,热线服务经办部门主动性不足
    (四)在数据共享方面滞后,牵制了热线问题信息化办件的步伐
    (五)新媒体运用不完善,导致热线重复反映频次较高
    (六)受理范围与政府部门职能不统一,热线办理存在空白地带
    (七)创新性不足,专项诉求平台和特色服务较少
五、提升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质量的对策
    (一)加大重视力度,确保财政投入充足
    (二)健全监督机制,发挥市长热线的平台功能
    (三)严格管理考核制度,加强结果运用
    (四)利用热线数据,推进政府服务信息化
    (五)借力网络,强化舆情预警处置
    (六)联动党群部门,实现市长热线受理范围全覆盖
    (七)细化服务分类标准,加大服务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有关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设计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2 全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
    2.1 “全媒体”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
        2.1.1 全媒体概念
        2.1.2 全媒体特征
    2.2 “城市形象”的概念及内涵
    2.3 全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2.3.1 基于“5W”模式的城市形象传播要素
        2.3.2 “全媒体”对城市形象传播提出的新要求
3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研究
    3.1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构成
        3.1.1 城市政府
        3.1.2 城市企业
        3.1.3 普通市民及城市来访者
    3.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发展
        3.2.1 池州城市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角色转变
        3.2.2 池州城市企业及居民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主力
4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研究
    4.1 池州城市形象内容组成
        4.1.1 历史文化形象
        4.1.2 经济形象
        4.1.3 政府形象
        4.1.4 市民形象
        4.1.5 旅游形象
    4.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呈现
        4.2.1 池州市积极开展节事活动促进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4.2.2 政务新媒体积极探索新媒体内容传播城市形象
        4.2.3 全媒体语境下媒体机构对池州城市形象全景式呈现
        4.2.4 城市企业媒体中的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4.2.5 个人自媒体中的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5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媒介研究
    5.1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传统媒体
        5.1.1 池州日报
        5.1.2 池州广播电视台
    5.2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新媒体
        5.2.1 网站中的“池州站群”
        5.2.2 池州市政务新媒体矩阵
        5.2.3 池州市企业及居民个人自媒体
6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6.1 “池州”等关键词百度指数及官方双微互动数据分析
        6.1.1 “池州”等关键词百度指数分析
        6.1.2 池州市政府政务微博微信账号数据分析
    6.2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问卷调查
7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7.1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不足
        7.1.1 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不完整
        7.1.2 与受众互动不足
        7.1.3 媒体利用不够深入
        7.1.4 缺乏媒体联动
    7.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对策
        7.2.1 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7.2.2 加强分众传播,拓展传播手段
        7.2.3 深入挖掘媒体平台特性,强化媒介联动
        7.2.4 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
8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调查问卷
    附录二 :池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征集方案
    附录三 :关于池州市体验旅游活动策划
        文化旅游体验活动
        生态旅游体验活动

(10)服务型政府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
    2.1 相关概念
        2.1.1 服务型政府
        2.1.2 政务新媒体
        2.1.3 网络问政
    2.2 理论基础
        2.2.1 参与式民主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公民参与理论
第三章 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发展现状分析
    3.1 政府网站网络问政现状分析
    3.2 政务微博网络问政现状分析
    3.3 政务微信网络问政现状分析
    3.4 政务APP网络问政现状分析
第四章 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4.1.1 互动型内容比例低,缺乏话题联动
        4.1.2 协作整合度不高,整体化服务水平不足
        4.1.3 平台发展不平衡,问政渠道宣传不够
        4.1.4 回应与交流不足,网络问政质量低
        4.1.5 问政功能设计不合理,用户体验不佳
        4.1.6 网民无序参与,网络谣言众多
    4.2 网络问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网络问政制度与机制的不健全
        4.2.2 网络问政缺少整体规划、部门协作不顺畅
        4.2.3 网络问政服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4.2.4 网民网络问政素养不高
第五章 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治理策略
    5.1 加强网络问政顶层设计与规划
        5.1.1 以服务型政府基本理念为指导
        5.1.2 以制度化、规范化运作为原则
        5.1.3 以协调投入、平衡发展为方向
    5.2 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法律规制
        5.2.1 建立网络问政信息公开制度
        5.2.2 建立和完善网络问政责任与考评制度
        5.2.3 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的监督制度
    5.3 完善网络问政长效机制
        5.3.1 完善网络问政中舆情的收集、研判、引导机制
        5.3.2 完善网络问政的回复和处理机制
        5.3.3 完善网络问政的交办和督办机制
    5.4 推进政务新媒体集成化发展
        5.4.1 发展矩阵协同式政务新媒体
        5.4.2 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5.4.3 云计算助力网络问政平台整合
    5.5 加强网络问政人才队伍建设
        5.5.1 提升网络执政能力
        5.5.2 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5.6 提升网民的网络问政素养
        5.6.1 加强法治建设,培养网民的守法意识
        5.6.2 构建公共领域,促进网民民主素质提升
        5.6.3 强化网民的媒介素养,提高网民问政质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四、“政策咨询”信箱开通(论文参考文献)

  • [1]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12345热线)服务功能优化研究[D]. 王成斌. 兰州大学, 2021(12)
  • [2]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D]. 李珍珍. 山东大学, 2020(06)
  • [3]天津市2019年公众预防接种相关舆情分析[J]. 吴小丽,高志刚,丁亚兴,张颖,骆晓艳,陈维胜,李彦坤,陈伟.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0(06)
  • [4]“互联网+”背景下Z县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D]. 吴梦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5]科技政策智能问答系统架构及关键算法研究[D]. 谭云丹.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6]澳门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 刘敏诗. 华侨大学, 2020(01)
  • [7]地方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实效性研究 ——基于南充市《领导留言板》的数据分析[D]. 岳啸峰.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昆明市长热线服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 安冉. 云南大学, 2019(02)
  • [9]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孙斌斌.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7)
  • [10]服务型政府视域下政务新媒体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策略研究[D]. 袁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政策咨询”邮箱开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