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特殊人群运动创伤的管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21)在《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正持续加深,形势十分严峻。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政策规划引领和市场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体医融合不断推进,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健康促进、体质评估、运动监控、运动康复等产品与服务不断形成,各种运动健康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运动健康服务逐渐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渠道。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MOA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运动健康服务、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理论,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了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各要素的内涵与维度,实证揭示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动健康服务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通过体医部门协同、技术融合、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运动干预慢性病、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运动健康服务具有产品混合性、对象广泛性、过程融合性、价值多样性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从功能属性和消费需求角度,运动健康服务可划分为健康修复类、健康维护类和健康促进类;从产业角度,运动健康服务运可划分为运动医疗服务、运动健身服务、运动信息服务、运动保险服务、运动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运动装备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等。运动健康服务作为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划分为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第二,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的顾客参与具有独特内涵,在参与方式上具有体育参与和服务参与双重属性,在服务生产方式上兼具合作生产和独自生产;其特征包括主动健康、全程参与、沉浸体验;在类型划分方面,按照参与动机可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按照参与强度可分为强参与和弱参与。企业不能直接提供价值,只能提供价值主张,顾客在价值共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投入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经验等资源;顾客价值内生于合作生产之中,并由顾客感知获得;顾客价值有着较为复杂的高阶结构,包括显性价值(如健康促进、慢病干预、愉悦身心、健康生活、休闲娱乐等)和隐性价值(包括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家庭和睦及社区和谐等)。第三,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涉及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5个核心范畴及其14个主范畴,其中,参与动机包括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参与机会包括地理可达性、内容可适性,参与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身体能力,顾客参与包括人际互动、信息分享和合作行为,顾客价值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三者均能显着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参与动机通过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间接作用与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逐渐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发展逻辑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转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转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由此建议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王磊[2](2021)在《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锻炼坚持状况,对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锻炼坚持是指个体持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规律锻炼并长期保持的行为,是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不但肩负体育教育职能,更兼具促进锻炼坚持、增强学生体质、建设校园体育、建树正确体育观的育人责任。但至今为止,大学生身体活动不足、锻炼坚持困难,依旧是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体育领域学者对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时发现,相关研究历经探索与奠基、起步与发展、成熟与融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对决策过程的关注;且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赋能大学生锻炼行为虚拟化,虚拟体育社交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享等,改变了传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场域,相关适应性研究稀缺。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挖掘、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研究历程梳理入手,结合虚拟锻炼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访谈资料的交互验证,识别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理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决策过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并细化锻炼坚持行为分类、制定促进策略,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受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认知自评、运动认知自评、个人投入、社会支持、锻炼氛围、场地器材、锻炼获益感知、锻炼风险感知、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锻炼坚持时间、锻炼坚持质量等13个因素的影响。这13个因素构成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的五大因素即健康自我评价、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坚持行为。(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五大因素之间存在“感知输入-决策-驱动-行为输出”的四层决策逻辑,形成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可归纳为具有五因素四层次的“SCeiP”行为模型。该模型是以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优化锻炼坚持相关因素及决策过程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因素作用及协同,促进大学生持续做出锻炼坚持决策的行为模型。(3)锻炼内驱力是锻炼坚持行为的动力来源,是“SCeiP”模型中的核心中介变量,且根据个体所处行为阶段不同,影响不同。模型内部两条促进路径和外部两条反馈路径,均遵循“客观-主观-客观”的作用逻辑,说明锻炼坚持是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结果,研究既要关注客观影响因素,更要关注主观作用机制。(4)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单次锻炼的效果感知与经验总结,会影响后续决策。锻炼坚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螺旋发展的系统,是个体针对“是否进行锻炼”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每次决策及行为输出结果均会反馈至输入层,影响新一轮决策。在虚拟锻炼社区调研中发现锻炼者偏好对锻炼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只有锻炼获益大于锻炼风险时,个体才会产生足够的锻炼内驱力,选择坚持锻炼。(5)虚拟锻炼社区汇集大学生锻炼坚持及衍生的锻炼知识共享与社交行为,锻炼坚持行为理论在虚拟化锻炼场域中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仍需不断拓展。大学生信息化锻炼虚拟社区与平台是新时代锻炼坚持行为叙述规则和价值逻辑建立的主战场,需要着力设计与打造。基于“SCeiP”模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线上线下双循环促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巴纳姆效应理论,利用信息化平台知识共享塑造科学体育观导向,在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价值认同的聚合效应,以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6)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预测与导向内容推荐,实现分类促进策略,本研究选用PCA-GS-SVM算法训练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数据分类器,训练效率高且正确率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高于87%,能够满足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平台分类促进策略的应用要求,有效支撑“SCeiP”模型实践应用。将锻炼坚持行为分为八类,针对不同类别行为特点,制定具体分类促进策略。(7)设计实现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锻炼坚持促进提供平台策略及保障策略。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平台功能,将“SCeiP”行为模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融合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粘性强化等,设计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促进方法,为“SCeiP”行为模型的应用落地打造良好基础。并针对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从组织保障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监管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本研究创新性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引入管理学理论拓展锻炼坚持研究理论架构,拓宽现有锻炼行为研究的应用场景;第二,集成大数据研究方法,拓展虚拟锻炼社区用户分类和用户生成内容分析研究路径,丰富了锻炼坚持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自行发展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问卷,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量化研究提供有效量具及实证基础。
黄福成[3](2021)在《上海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上海市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问题倍受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已逐渐成为我国亟需应对的一项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一部分,在应对老龄化问题,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资源,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上海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特别是徐汇区老龄化水平较为严重,随着徐汇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球着名体育城市”和“卓越徐汇典范城区”目标的有序推进,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以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动态供给的方式不断提升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和供给的适配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徐汇区乃至上海市应对老龄化问题,促进老年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健康上海”和深度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本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描述了老年人在人口学特征、体育参与方面的需求特点,梳理了老年体育相关研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设计出具有徐汇区特色的量表类调查问卷,将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26个内容因子分成场地设施服务、健身指导服务、活动组织服务、体育信息服务和体质健康服务5大维度,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在需求、供给、供需匹配方面分别采用需求度、有效供给率、有效满意度、供需差作为量化指标,再结合实地调研、访谈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对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进行需求与供给匹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在宏观层面供需差距不大;中观层面各服务供需存在较大差距,服务之间呈现出分化状态;微观层面多个服务供需存在较大差距,具有显着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其次,徐汇区在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方面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供给资金不足、供给主体单一;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输送人才机制不完善;体质监测服务内容与老年人身心特点契合度低;关乎老年人健康的“体质健康服务”供需差距较大;体育信息服务宣传形式陈旧,内容丰富度不高;微观层次服务供需差距较大,精准化、个性化供给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提出要建立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持机制、多元混合供给机制;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多渠道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激发社区体育指导员潜能,完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充分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改进体质监测形式和内容;加大智慧健康驿站建设力度,践行“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改进体育信息宣传方式和内容,提高老年人健身锻炼意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建立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动态平衡机制。
秦东海[4](2021)在《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世卫组织2016年发布的《中国老龄化和健康国家评估报告》中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慢性病患病率将增加至少40%。面对严峻的健康威胁,尤其是由运动不足和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疾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与试点,我国体医融合服务开始由理念转化为实践。我国体医融合服务实践发展迅速,形成了几种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类型,但同样存在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当前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政策环境、社会背景、实践案例等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理清体医融合发展面临的机遇,认清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并提出建设性应对策略。在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中发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体医融合,在政策保障与管理服务、社会关注度、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各有作用,形成体医融合服务的发展合力,有效的推动了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发展;分析了群众的健康价值观念与科学健身观对体医融合服务发展的作用,认为健康价值观的嬗变科学健身观的形成作为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推动其快速发展;归纳分析了当前我国主要几种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案例,认为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主要以体质健康监测、体质健康报告、制定或选择运动处方、执行运动处方与效果评估为流程;通过高等教育体系和在职培训等路径,体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初见成效;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可穿戴设备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提供了多元技术支持。同时研究表明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在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现阶段我国体医融合服务供给的质与量均不高,供需矛盾显着;体育部门与医疗卫生部门的协作存在壁垒;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政策保障与供给有待加强;体医融合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不完善,监测指标不全面;体医融合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不足。为了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当前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完善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政策法规体系;2、深化体育与医疗等多部门协同治理,消除行业融合壁垒;3、健全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智库;4、规范体医融合服务供给的产业化发展,提高供给质量;5、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功能,建立运动处方库;6、加强体医融合心理健康促进相关研究与实践。
付昌凤[5](2020)在《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钟南山先生说“锻炼像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对身体健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的全球肆虐,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都表明国家已经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对全民健身进行了全面的计划与部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目前国人还处在“思想上的勤者、行动上的懒汉”的行为观念上,如何引导大家“管住嘴、迈开腿”,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关键所在。随着大众健身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成为全民健身计划重要的骨干的指导队伍。面对大众健身的需要和社会指导员的紧缺,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将肩负起义不容辞的重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全面分析,探索其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优化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从就业角度将该专业划分4个方向,本文选取群众体育中基数最大,需求量最多,面向人群最广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为例,将高校培养与社会培训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内容进行对比,高校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的课程设置。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各校的基础课程设置大不相同,学时、学分分配不均,理论课与技能课比例不合理,各高校的基础课程设置各有千秋。2.各校必修课程自由发散,根据本校的优势和办学特点各校开设的课程侧重点不同,但是大部分高校都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3.高校专业选修理论课模块分类依据模糊不清,技能课内容缺乏连贯性,造成学生知识体系零散。4.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忽视专业方向划分;课程设置“贪大求全”;理论课自由发散;技能课零散不连贯;模块设置“杂乱无章”;重理论轻技能等问题。5.从就业角度将该专业划分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大众健身)、不同人群体育(老年体育、幼儿体育)、健身俱乐部方向、高校特色方向4个方向。6.将高校培养与社会培训课程内容进行比较,二者相互融合,“移植”高校、“借鉴”社会、“结合”《国标》优化高校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课程设置,重点将技能课设置为“模块捆绑式”,采用“1+X”学习模式。
李磊[6](2020)在《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损伤自护能力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围绕竞技体育运动损伤、自我康复护理的主题展开访谈,分析短道速滑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防护意识、防护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提出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的一系列干预措施,从而为提高我省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护水平以及延长有效运动寿命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1.量性研究: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长春冰上训练基地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70名短道速滑专业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护能力测定量表两部分。使用Excel导入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用x?s描述计量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短道速滑专业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长春冰上训练基地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6名短道速滑专业运动员进行质性研究。质性访谈围绕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防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应对运动损伤的措施等两个主题展开。采用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进行资料收集,参考Colaizzi七部分析法整理资料。结果:1.短道速滑运动员整体自护能力得分(x?s)为(110.88±18.27)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护能力四个维度得分情况分别为:自我概念维度(23.32±5.06)分、自护责任感维度(12.82±4.47)分、健康知识水平维度(41.43±7.24)分、自护技能维度(33.29±7.83)分;处于高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护技能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分别占67.2%,25.4%,34.3%,59.7%;自护责任感为制约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的短板。2.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摄取运动营养补剂情况、是否参加过运动损伤管理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培训、对学习和掌握运动损伤康复知识和技能的态度等三个因素对自护能力总水平得分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维度影响因素方面,运动营养补剂的摄取情况、运动损伤管理培训经历和对学习损伤防护知识的态度等3个因素对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有影响(P<0.05),其中培训经历对自护责任感和自护技能的影响,以及学习损伤防护知识的态度对自护技能的影响具有显着性(P<0.01),未发现对自我概念有影响的因素。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损伤管理培训经历、运动营养补剂食用情况和对损伤防护知识学习的态度(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排序)为影响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总体水平的主要因素;运动营养补剂摄取情况影响自我概念维度水平;在自护责任感维度中没有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队医配备情况和培训经历等2个自变量进入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健康知识维度水平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培训经历和对学习损伤防护知识的态度等2个自变量进入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自护技能维度水平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4.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水平高低影响因素还包括:教练员的教育艺术水平、队医的责任心和幽默感、运动员的支持系统、学业晋升等。提高损伤自护能力的措施包括:正念冥想、发掘运动兴趣与动力、提高运动员待遇水平、利用支持系统、信仰的力量等。结论:1.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整体自护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概念和自护技能水平较高,健康知识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护责任感是制约整体自护水平的短板维度。2.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多元化。综合差异分析和回归分析,自护总体水平影响因素为“营养”、“培训”、“态度”;运动营养补剂服用情况是自我概念维度影响因素;自护责任感维度、自护技能维度、健康知识水平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运动营养补剂服用情况、队医配备情况、培训经历和对学习损伤防护知识的态度等;同时,教练员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态度、队医的责任心和幽默感、现役和退役待遇问题、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学业晋升等因素也能够影响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水平的高低。3.除加强运动损伤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运动员对损伤防护重要性认识程度外,教练员的教学艺术、正念冥想、发掘运动兴趣与动力、利用支持系统、发挥信仰的力量也是有利于提高专业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的因素。
高锋[7](2019)在《粤港澳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为粤港澳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人才、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历史契机,湾区成立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积极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之中,建言献策,出谋出力,为湾区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关于粤港澳高校体育方面的研究较少,湾区高校体育发展如何搭上时代发展的顺风车,逐步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院校体育人才的交流,打开体育学科之间的互通道路,已经成为当前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高等教育理论、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不同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比较,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各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差异性,以期能为湾区体育人才培养优势互补和更好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粤港澳大湾区共有9所高校开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数量总体较少且分布不均,尤其是广东地区,开设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全集中于广州市,这对今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发展较为不利。(2)在培养目标上,广东地区高校基本相似,都要求掌握系统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培养。香港地区3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虽区别较大,但也存在共同点,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明确职业导向—即为香港各行业培养高层次的体育应用型人才。澳门地区高校更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课程设置上,广东地区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等,课程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但选修课的占比相对较少;港澳地区课程设置更加注重选修课数量和学分比重,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各种不同的课程、不断扩大充实自身的知识面并及时更新,把握学科领域前沿,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更好的主动适应社会发展。(4)在培养过程上,首先,港澳地区的学习年限更富弹性,学习时间成本低,毕业快,但学生学费高,学习时间紧凑,压力大;其次,广东地区的师资队伍在导师数量、职称和学历结构等方面都远超过港澳地区,但港澳地区师资的国外学缘和外籍师资方面明显优于广东地区;最后,在毕业论文要求上,虽然香港地区毕业没有像广东和澳门地区那样必须写一篇毕业论文,但在课程考核方面非常严。(5)在招生制度上,广东地区招录的主要途径是以报名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为主,而港澳地区的招录过程是“个人申请→筛选→面试→是否录取”4段式。由此可见,港澳地区的招生入学标准相较于广东地区更加宽松、灵活、开放;在专业设置上,港澳地区相比广东地区较单一,但专业设置目的明确,注重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充分发挥了学校自身优势。(6)在质量评价上,广东地区和港澳地区院校都采用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其中,广东地区更注重总结性评价,港澳地区偏向于形成性评价。同时,港澳地区在质量评价上比广东地区更趋完善。
王慧超[8](2018)在《以“体医结合”理念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健康是人类永恒的需求,面对众多的“亚健康”人群,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积极倡导健康生活,并提出“体医结合”的理念;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体医结合”的专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满足社会需求,应主动适应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形成“体医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并分析了社会对健身指导人才的实际需求,并在总体把握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并运用特尔菲法进一步遴选课程并构建“体医结合”理念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最终得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结论:(1)健身俱乐部的康复训练意识正在苏醒,开始为康复训练服务的提供进行人才储备,但当前人才需求仍以健身指导为主。(2)随着健身指导人员的从业年限增长,接触到的康复需求逐渐增多,不少健身指导人员在健身指导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在保健学和推拿学欠缺较多,部分健身教练在训练学、营养学等领域也未完全满足市场需求。(3)健身人员的主要需求依然集中在身体形态的塑造方面,各年龄阶段均有运动损伤的情况出现,且随年龄增长,损伤人数占比越来越大,公民的康复需求也相应增多。(4)设计了“体医结合”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A:确定了培养以健身咨询与技术指导能力为主,具备一定康复与治疗能力的以及了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能够很好的适应健身行业发展的“会组织,精指导,能康复,懂管理”的一专多能的“体医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B:从人文与自然科学基本知识、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工作知识、健康管理与运动康复知识等知识结构层面,和工具知识运用能力、运动项目指导能力、体育康复与保健能力等能力结构层面以及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及身体素养等素养结构方面,对“体医结合”方向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设计。(5)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并运用特尔菲法,遴选了课程62门,按学科主要性质分为了知识、能力、素养三大类;并按学科来源,分为了人体科学、体育专业理论、体育运动项目、康复知识理论和康复方式方法等五类。(6)依据课程论的要求,对课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划定了专业基础、理论提高、方法技术、综合能力及目标实现五个层次。
许亚丽,石晓兰[9](2017)在《谈体育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必要性》文中认为国家对康复事业极为重视,但目前的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市场对康复治疗人才的需求,远远达不到服务于运动健身人群和康复人群的需要。因此,体育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不仅可以满足运动伤病对运动康复人员的需要,又可为我国庞大的慢性病、伤残、特殊人群的康复提供技术保障。
张琦[10](2015)在《从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分析我国体育科研的进展状况》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四年一届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较全面地反映了不同阶段体育科研成果,本文以第五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为视角,以探求全国体育科研发展的特点和趋向为目的。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2研究方法2.2.1历史文献查阅了第五届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论文集。并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100余篇相关资料的论文和会议报道,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2.2.2数理统计对第五届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按照研究领域、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按照18个学科门类进行归纳、分类、得到的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处理。2.2.3分类汇总对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按照研究领域进行了分类汇总,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按照18个学科门类进行汇总分析。2.2.4比较分析将上述分类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3研究结果3.1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从第五届的12个专题增加到第九届的22个,说明研究范围逐步扩大。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专题共84个,占专题总数184个的45.11%,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专题报告的论文共968篇,占专题论文总数1957篇的49.57%,全面的反映了我国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3.2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共184个,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专题占其中的57个,有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学术质量和应用价值。论文共1957篇,社会科学领域占其中的553篇。仅次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位居第二位。3.3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领域专题共21个,论文共235篇。尽管学校体育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创新,在研究内容、方向上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深入。3.4第六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武术专题共10个,分别为1、2、3、4个。论文共86篇,占所有专题论文的5.43%,专题的论文数量从第六届的12篇增加到第九届的31篇,论文数量逐届上升。3.5计算机应用与体育信息、体育仪器器材的研制、体育建筑等领域作为新兴学科门类,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同时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待于全面发展。作为一项新兴学科“体育建筑”专题报告的论文在各届专题报告中依然是空缺。3.6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1199篇墙报交流和1783篇书面交流入选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范围大、主题新、涉及面广,集中展现了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丰硕的科研成果。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水平在提高,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最能体现我国当前体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体育科研方面的最高水平。4结论4.1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无论是专题报告的论文还是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充分反映了我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为体育科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4.2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专题报告的个数和论文数量都位居各届首位,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位居第二位。说明体育人体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占主导地位。4.3在所有的论文作者中,高等体育院校表现出来了绝对的优势和雄厚的实力,但是有关学校体育研究成果的专题报告和论文偏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入选论文甚少,婴幼儿体育研究不足,涉及残疾人学校体育研究不足,为使学校体育各领域均衡发展,应发展新兴和弱势体育学科。武术领域专题论文数量逐届上升。4.4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入选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依次是: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学、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学。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入选论文数量最少的学科依次是:体育建筑学、体育仪器器材、体育统计学、计算机应用。这些学科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同时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应注重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体育建筑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专题报告中还是空缺,值得我们思考。
二、社区特殊人群运动创伤的管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特殊人群运动创伤的管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诉求:人口老龄化急需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价值 |
1.1.2 现实审视:“体医融合”催生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模式 |
1.1.3 国际经验:全民参与是政府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政策主张 |
1.1.4 趋势研判:健康社区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阵地 |
1.2 研究问题 |
1.2.1 实践问题 |
1.2.2 理论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要点梳析: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内容检视 |
2.1.1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和科学健身的概念辨析 |
2.1.2 体医融合 |
2.1.3 运动健康意涵的演变历程 |
2.1.4 运动健康服务内涵的多视角审视 |
2.2 实践审视:国内外运动健康服务推进工作探索 |
2.2.1 政府在运动健康服务发展中富有成效的政策探索 |
2.2.2 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
2.3 总体概览:老年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剖析 |
2.3.1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
2.3.2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 |
2.4 他山之况:顾客参与研究回顾 |
2.4.1 顾客参与的内涵 |
2.4.2 顾客参与的维度构成 |
2.4.3 顾客参与水平 |
2.4.4 顾客参与的前因变量 |
2.4.5 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 |
2.5 理论基础 |
2.5.1 服务主导逻辑 |
2.5.2 MOA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基本理论 |
3.1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
3.1.1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的要素结构 |
3.1.2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要素分析 |
3.1.3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表达 |
3.2 运动健康服务的特征 |
3.2.1 产品混合性 |
3.2.2 对象广泛性 |
3.2.3 过程融合性 |
3.2.4 价值多样性 |
3.2.5 主动参与性 |
3.3 运动健康服务类型 |
3.4 运动健康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
3.5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5.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分析框架 |
3.5.2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参与内涵、特征与类型 |
3.5.3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动因的理论分析 |
3.5.4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案例选择 |
4.1.3 研究资料收集 |
4.2 案例介绍和研究发现 |
4.2.0 案例介绍 |
4.2.1 研究发现 |
4.3 案例研究结论 |
第5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质性分析 |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流程 |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2.1 研究设计 |
5.2.2 质性分析过程 |
5.2.3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
5.3 模型阐述 |
5.3.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前因变量分析 |
5.3.2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维度阐释 |
5.3.3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价值内涵及维度阐释 |
5.3.4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量化分析 |
6.1 研究假设推导 |
6.1.1 基于MOA理论的运动健康服务参与研究假设 |
6.1.2 顾客参与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
6.2 研究量表设计 |
6.2.1 初始量表设计 |
6.2.2 研究量表纯化 |
6.2.3 正式量表设计 |
6.3 调查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6.3.1 调查问卷设计 |
6.3.2 小样本测试 |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
6.4.1 数据收集 |
6.4.2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3 信度、效度检验 |
6.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7.2.2 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 |
7.2.3 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7.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2 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3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理论 |
2.1.4 文献述评 |
2.2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管理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健康自我管理与行为决策 |
2.2.3 综合集成思想与TEI@I方法论 |
2.3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2.3.1 大数据支持体育行为记录与干预 |
2.3.2 用户生成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主题发现 |
2.3.3 行为特征的聚类 |
2.3.4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行为特征分类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与结构 |
3.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研究设计 |
3.1.1 因素筛选方法 |
3.1.2 研究过程 |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1.4 资料初步分析结果 |
3.2 因素界定 |
3.2.1 基于文献的相关关键词界定 |
3.2.2 基于UGC内容的因素提取 |
3.3 模型因素一致性检验 |
3.3.1 回访专家过程及数据选择 |
3.3.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
3.4 因素结构分析 |
3.4.1 锻炼坚持行为五因素 |
3.4.2 锻炼效果感知双向作用拆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假设与验证 |
4.1 锻炼坚持行为分析框架 |
4.2 研究假设 |
4.2.1 健康行为自评、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2 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
4.2.3 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行为 |
4.2.4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链式中介 |
4.2.5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调节变量 |
4.3 问卷设计原则与题目类型 |
4.3.1 问卷题目类型 |
4.3.2 问卷设计原则 |
4.3.3 问卷题目设计 |
4.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验证 |
4.4.1 预调研 |
4.4.2 正式调研 |
4.4.3 结果分析 |
4.5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SCeiP”模型 |
4.5.1 “SCeiP”模型逻辑与特征 |
4.5.2 “SCeiP”模型内部促进双路径 |
4.5.3 “SCeiP”模型外部反馈双路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策略 |
5.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思路、指导原则与目标 |
5.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总体思路 |
5.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指导原则 |
5.1.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目标 |
5.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与结果 |
5.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需求分析及过程 |
5.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结果 |
5.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特点 |
5.3.1 锻炼行为数据分类偏差分析 |
5.3.2 不同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
5.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因材施教”策略 |
5.4.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方式 |
5.4.2 不同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类别促进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及保障策略 |
6.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设计与实现 |
6.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设计 |
6.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实现 |
6.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保障策略 |
6.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组织保障策略 |
6.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制度保障策略 |
6.2.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监督反馈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管理因素构成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权重专家调查表 |
附录3 预调研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汇总 |
附录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5 移动应用爬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6 用户生成内容话题识别程序展示(部分) |
附录7 Mplus程序部分展示(部分) |
附录8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与应用关键代码(部分)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上海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1.1 “健康中国”对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
1.1.2 上海市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
1.1.3 深度老龄化对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
1.1.4 社会快速进步促进了老年人体育需求的发展演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老年人 |
2.1.2 老年公共体育服务 |
2.1.3 需求与供给 |
2.1.4 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 |
2.1.5 有效供给率与有效满意度 |
2.1.6 供需差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地考察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徐汇区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基本情况 |
4.1.1 性别比例 |
4.1.2 年龄分布 |
4.1.3 职业分布 |
4.1.4 收入情况 |
4.1.5 健康状况 |
4.1.6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
4.2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
4.2.1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意愿分析 |
4.2.2 徐汇区老年人场地设施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
4.2.3 徐汇区老年人健身指导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
4.2.4 徐汇区老年人活动组织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
4.2.5 徐汇区老年人体育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
4.2.6 徐汇区老年人体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
4.2.7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差距分析 |
4.2.8 徐汇区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情况的满意度 |
4.3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存在的问题 |
4.3.1 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资金不足、供给主体单一 |
4.3.2 基础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
4.3.3 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输送人才机制不完善 |
4.3.4 体质监测服务内容与老年人身心特点契合度低 |
4.3.5 关乎老年人健康的“体质健康服务”供需差距较大 |
4.3.6 体育信息服务宣传形式陈旧,内容丰富度不高 |
4.3.7 微观层次服务供需差距较大,精准化、个性化供给不足 |
4.4 上海市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优化对策 |
4.4.1 建立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持、多元混合供给机制 |
4.4.2 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多渠道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
4.4.3 激发社区体育指导员潜能,完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
4.4.4 充分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改进体质监测形式和内容 |
4.4.5 加大智慧健康驿站建设力度,践行“体医融合”服务模式 |
4.4.6 改进体育信息宣传方式和内容,提高老年人健身锻炼意识 |
4.4.7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动态平衡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A:调查问卷 |
附件B:老年人访谈提纲 |
附录C:行政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D: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E:专家效度检验表 |
致谢 |
(4)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1 体医融合 |
2.1.2 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及分类 |
2.2 文献综述 |
2.2.1 有关体育健康促进相关研究 |
2.2.2 有关体医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3 有关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评述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第4章 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现状 |
4.1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体医融合服务 |
4.1.1 政府较好的履行了政策保障与管理服务职能 |
4.1.2 社会组织的参与增加了社会关注度 |
4.1.3 市场的良性运作提高了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活力 |
4.2 健康观与健身观的嬗变推动了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发展 |
4.2.1 健康价值观的转变推动了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形成 |
4.2.2 科学健身观的形成丰富了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类型 |
4.3 体医融合服务供给实践逐渐丰富 |
4.3.1 社区主体体医融合服务模式 |
4.3.2 医疗机构主体体医融合服务模式 |
4.3.3 体育机构主体体医融服务模式 |
4.3.4 其他主体体医融合服务模式 |
4.4 体医复合型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
4.4.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成果显着 |
4.4.2 在职培训途径发展迅速 |
4.5 现代科学技术助力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探索 |
4.5.1 现有科学技术资源的下沉 |
4.5.2 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 |
第5章 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体医融合服务供给的质与量均不高,供需矛盾显着 |
5.2 体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存在协作壁垒 |
5.3 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细分政策保障有待加强 |
5.4 体医融合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
5.4.1 体育类与医疗类人才培养口径不一致 |
5.4.2 就业门槛较高,转行现象普遍 |
5.5 国民体质监控体系不完善,监测指标不全面 |
5.6 体医融合心理健康促进服务模式研究不足 |
第6章 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的优化对策研究 |
6.1 完善体医融合服务模式的政策法规体系 |
6.2 深化体育与医疗等多部门协同治理,消除行业融合壁垒 |
6.3 健全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人才智库 |
6.4 规范体医融合服务供给的产业化发展,提高供给数量与质量 |
6.5 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功能,建立运动处方库 |
6.6 加强体医融合心理健康促进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 |
2.1.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概念 |
2.1.2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2.1.3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
2.1.4 关于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研究 |
2.1.4.1 社会体育指导员概念 |
2.1.4.2 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概念 |
2.1.4.3 关于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研究 |
2.1.4.4 关于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的研究 |
2.1.4.5 关于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研究 |
2.2 国外研究 |
2.2.1 日本 |
2.2.2 美国 |
2.2.3 英国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3.1 调查对象 |
3.2.3.2 调查内容 |
3.2.3.3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3.4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3.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4 比较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4.1.1 6所高校开设基础课程对比分析 |
4.1.1.1 基础课程内容对比分析 |
4.1.1.2 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对比分析 |
4.1.1.3 基础课程理论课与技能课对比分析 |
4.1.2 6所高校开设必修课程对比分析 |
4.1.2.1 必修课程内容对比分析 |
4.1.2.2 必修课程理论课与技能课对比分析 |
4.1.3 6所高校开设选修课程对比分析 |
4.1.3.1 选修课程内容对比分析 |
4.1.3.2 选修课程理论课与技能课对比分析 |
4.2 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4.2.1 忽视专业方向划分 |
4.2.2 课程设置“贪大求全” |
4.2.3 理论课自由发散 |
4.2.4 技能课零散不连贯 |
4.2.5 模块设置“杂乱无章” |
4.2.6 重理论轻技能 |
4.3 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以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为例 |
4.3.1 课程设置优化依据 |
4.3.1.1 以《国标》为导向 |
4.3.1.2 以人才质量为硬核 |
4.3.1.3 以社会需求为产出 |
4.3.2 课程设置优化原则 |
4.3.2.1 打好“坚厚实”基础 |
4.3.2.2 注重“多层次”就业 |
4.3.2.3 突出“一体化”指导 |
4.3.3 课程设置目标的优化 |
4.3.4 课程设置内容的优化 |
4.3.4.1 理论课程设置优化 |
4.3.4.2 技能课程设置优化 |
4.3.4.3 高校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的课程设置表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6)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相关概念 |
1.1 运动损伤的概念 |
1.2 自护能力概述 |
1.3 短道速滑运动及场上防护概述 |
2 研究现状 |
2.1 短道速滑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 |
2.2 短道速滑运动损伤防护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运动损伤防护科医体系 |
2.4 运动损伤护理观的变革 |
2.5 运动损伤自护的适宜技术 |
3 小结 |
调查研究 |
1 量性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的估算 |
1.3 抽样方法 |
1.4 研究方法 |
1.5 质量控制 |
1.6 研究工具 |
2 质性研究 |
2.1 访谈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量性研究 |
1.1 短道速滑运动员一般资料 |
1.2 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评分状况 |
1.3 短道速滑运动员一般情况资料对自护能力总体水平的影响 |
1.4 短道速滑运动员一般情况资料对自护能力各维度水平的影响 |
1.5 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多元回归分析 |
2 质性研究 |
2.1 质性研究一般资料 |
2.2 导致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 |
2.3 提升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的策略 |
讨论 |
1 量性研究讨论 |
1.1 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一般情况分析 |
1.2 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水平现状 |
1.3 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1.4 ESCA对运动员的适用性问题 |
2 质性研究讨论 |
2.1 专业运动队的社区属性与自护能力相适应 |
2.2 “专业”、“赞美”、“沟通”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自护能力 |
2.3 运动队适合开展质性研究 |
2.4 关于影响因素中队医“落选”的思考 |
2.5 访谈中提到的一个概念——“正念” |
2.6 护理哲理与“佛医”思想的融通 |
3 量质结合讨论 |
4 建议 |
5 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7)粤港澳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时代发展战略 |
1.1.2 基于对粤港澳地区体育硕士培养研究的完善 |
1.1.3 基于粤港澳地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思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粤港澳大湾区 |
2.1.2 专业学位 |
2.1.3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
2.1.4 培养模式 |
2.1.5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2.1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
2.2.2 国内学者关于国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研究 |
2.2.3 国内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高等教育理论 |
2.3.2 系统科学理论 |
2.3.3 小结 |
第三章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3.1.1 研究内容 |
3.1.2 基本思路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粤港澳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概况 |
4.1.1 澳门地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概况 |
4.1.2 香港地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概况 |
4.1.3 广东地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概况 |
4.2 粤港澳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4.2.1 粤港澳高校培养目标概述 |
4.2.2 广东地区培养目标的比较 |
4.2.3 香港地区培养目标的比较 |
4.2.4 澳门地区培养目标的比较 |
4.2.5 小结 |
4.3 粤港澳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比较分析 |
4.3.1 招生制度 |
4.3.2 培养年限 |
4.3.3 专业设置 |
4.3.4 师资特征 |
4.3.5 课程设置 |
4.3.6 实践环节 |
4.3.7 毕业论文 |
4.3.8 设施条件 |
4.4 粤港澳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价的比较分析 |
4.4.1 课程考核 |
4.4.2 生源质量 |
4.4.3 导师情况 |
4.4.4 就业状况 |
4.4.5 协作平台 |
4.4.6 国际交流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以“体医结合”理念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
2.1.1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现状的研究 |
2.1.2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
2.1.3 关于“体医结合”的研究 |
2.2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的研究 |
2.2.1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定位的研究 |
2.2.2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特尔菲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医结合”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
4.1.1 健身者康复需求分析 |
4.1.2 健身俱乐部运动康复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4.1.3 健身教练运动康复指导水平分析 |
4.1.4 社会体育指导员方向康复人才需求分析 |
4.2 基于“体医结合”理念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
4.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
4.2.2 人才培养规格设计 |
4.2.3 课程遴选 |
4.2.4 课程关系梳理及层次设定 |
4.2.5 “体医结合”方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运动康复专业的区别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特尔斐法首轮评分表 |
附录3:特尔菲法第二轮评分表 |
附录4:专家信 |
(9)谈体育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人才培养现状及市场需求 |
3. 运动康复专业在体育院校开设的必要性 |
3.1 运动伤病对运动康复人员的需要 |
3.2 慢性病和特殊人群的康复需要 |
小结 |
(10)从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分析我国体育科研的进展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目的 |
1.3 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第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2 第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3 第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4 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5 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6 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7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8 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9 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历史文献 |
2.2.2 数理统计 |
2.2.3 分类汇总 |
2.2.4 比较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名称上的变化 |
3.2 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 |
3.3 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征集和录用论文的统计和参会人数 |
3.4 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形式变化的分析 |
3.5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形式论文分析 |
3.6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七个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1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2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3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学校体育”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4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武术”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5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计算机应用 |
3.7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和书面交流论文分析 |
3.8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体现了衔接性和和紧扣性 |
3.9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全部由高等体育院校承办 |
4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社区特殊人群运动创伤的管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D]. 李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0)
- [3]上海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D]. 黄福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我国体医融合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秦东海.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 付昌凤.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6]吉林省短道速滑运动员损伤自护能力的调查研究[D]. 李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粤港澳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 高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以“体医结合”理念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王慧超. 聊城大学, 2018(12)
- [9]谈体育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必要性[J]. 许亚丽,石晓兰. 才智, 2017(34)
- [10]从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分析我国体育科研的进展状况[D]. 张琦. 山东体育学院,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