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章雯颉[1](2019)在《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的决策及财务效果研究 ——基于东方雨虹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可转换债券是由普通债券发展而来的一种复合金融工具,它赋予了持有者在一定时间内按事先谈判好的条件将债券转为股票的权力。它结合了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具有融资成本低、延缓股权稀释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优势。可转债在国外起步早并发展迅速,作为一种灵活的融资工具,它在海外市场备受欢迎。但我国的可转债市场仍然发展不充分,相关研究也落后于其他融资方式。现随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的调整,我国可转债市场迅速扩容。什么情况适合可转债融资,可转债融资会给发行公司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如何使融资效果达到最佳,都是值得探讨的。对可转债融资的深入探讨,无论是对公司融资决策、金融工具的创新还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东方雨虹是我国建材防水行业的龙头企业,在2017年9月25日发行了国内首支信用申购的可转债,本文通过分析东方雨虹融资动机以及发行可转债的财务效果,希望帮助其他上市公司更好地了解可转债融资并提升可转债融资效果。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可转债融资的动因以及融资效果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并通过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对可转债融资的特点进行了深入了解。接着,分析可转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信用申购的概念,指出新机制下的可转债破发频频,有必要对新背景下的可转债进行研究。在案例介绍和分析部分,本文介绍了行业背景以及公司的发展情况,然后对可转债融资的动因、作用机理以及实际财务效果重点剖析。在结论部分,本文归纳总结了东方雨虹可转债融资的动因以及条款内容。接着,评价了可转债融资的效果:可转债融资方式在短期缓解了东方雨虹的资金压力、降低了融资成本并优化了资本结构,但是摊薄了业绩,对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没有太大的改善。由此引出对公司可转债融资的建议,分别从企业融资、可转债融资以及监管层职责三个角度出发,对何时适合可转债融资以及如何发挥可转债融资效果进行了分析: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财务指标、资本结构以及以前已采用的融资方式;公司在明确选择可转债融资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保证顺利发行,可转债的条款要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在获得资金后,要稳定企业业务水平,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还需要完善风险机制并提升偿债能力;在可转债大热的背景下,监管层更应该加强审核监督工作,完善评级系统,推动信息透明化,提升投资者信心。由于信用申购机制推出较晚,有关此背景下的可转债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首支采用信用申购的雨虹转债为研究对象,旨在帮助上市公司更加了解新政策下的可转债融资,使其在做融资决策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影响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因素以及发行可转债会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希望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可转债的了解程度。
王会波,何国杰[2](2012)在《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也蓬勃发展,房屋建筑防水材料由以前的茅草逐渐被新型防水材料所取代。文章分析了现代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的现状,并以此提出加强结构调整、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防水材料三个方面的对策。
何灼,张兆平[3](2007)在《防水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选用和应用》文中提出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因对防水材料选择的失误,造成防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导致返工、赔偿,是设计、施工人员经常遇到的事情。结合从事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多年经验,作者就一些防水材料的种类,建筑防水材料的选用和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谈些看法。
王孝华[4](2006)在《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前景》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种类以及发展,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列出了未来几年需重点发展的新型防水材料,预计2010年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比例将达到70%.
薛和岷[5](2006)在《四川海之科技股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四川海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之公司)虽然只有五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发展的过程中却经历了四次重大抉择。公司面对挑战,知难而上,确立了在西部市场一定的优势地位。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海之公司如何调整公司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使企业走出困境,谋求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公司面临的最现实和最紧迫的问题。本文以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为基础,以海之公司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海之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首先采用波特的五立模型分析法分析了海之公司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明确了公司内部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找到了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拟订了海之公司总体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并制定了公司各个阶段的具体计划和战略实施方法。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描述海之公司的概况,明确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内部环境方面,主要分析了公司现状、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资金状况等因素。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分析了行业状况和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五大因素;第三,在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的发展战略思路,明确了公司实现战略的阶段目标;第四,着重讨论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问题;第五,分析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控制体系;最后是本文的主要结论。总体上看,论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战略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实践,对四川海之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内部改革、企业管理和未来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牛光全[6](2004)在《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指出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已严重影响着防水材料产品的正常市场秩序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论述了发达国家防水材料标准的完备和科学性、规范性、呼吁各部门共同努力提高我国防水材料的总体水平。
牛光全[7](2004)在《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文中认为指出了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屋面防水材料与地下防水材料不加区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质量呈现明显劣化的趋势,高分子防水卷材发展偏离方向等等,以期引起行业人士的重视。
徐勤舫[8](1985)在《在全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科研、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国家建材局的领导下,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及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全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科研、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今天在烟台市召开了。今天参加我们这次经验交流会的有国家建
孙庆祥[9](1999)在《我国建筑防水迈入21世纪几个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建国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有了长足进步,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论是防水材料质量还是防水工程质量,都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结合我国建筑防水现状和协会工作特点,就几个涉及行业发展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与同行交流。1...
李阳[10](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的决策及财务效果研究 ——基于东方雨虹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贡献与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动因 |
2.1.1 国外研究理论 |
2.1.2 国内研究理论 |
2.2 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效果 |
2.2.1 国外研究理论 |
2.2.2 国内研究理论 |
2.3 文献述评 |
3.可转债的理论概述与发展 |
3.1 理论基础 |
3.1.1 资本结构理论 |
3.1.2 信息传递理论 |
3.1.3 啄食顺序理论 |
3.2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及特征 |
3.3 可转换债券条款内容与核心 |
3.4 可转债与其他再融资方式的比较 |
3.5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 |
3.5.1 可转债的发展现状 |
3.5.2 信用申购 |
4.案例介绍 |
4.1 案例选取的原因 |
4.2 东方雨虹进行可转债融资的背景 |
4.2.1 行业背景 |
4.2.2 公司概况 |
4.3 雨虹转债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
4.4 雨虹转债的发行过程及基本条款 |
4.4.1 发行过程 |
4.4.2 雨虹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
5.案例分析 |
5.1 可转债融资决策的动因 |
5.1.1 突破产能瓶颈需要大量资金 |
5.1.2 内部资金难以满足融资需求 |
5.1.3 债务融资可以平衡公司资本结构 |
5.1.4 在建工程形成偿债压力 |
5.1.5 寻求低成本高收益的“股权”融资 |
5.1.6 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 |
5.2 可转债融资的作用机理分析 |
5.2.1 可转债的“债”性与公司债及银行贷款比较 |
5.2.2 可转债的“股”性与定增及配股比较 |
5.3 雨虹转债顺利发行的原因 |
5.3.1 商业模式成熟及业绩亮眼 |
5.3.2 募资项目受国家政策支持 |
5.3.3 隐性条件基本满足 |
5.4 可转债融资的财务效果 |
5.4.1 缓解短期资金压力 |
5.4.2 优化资本结构 |
5.4.3 降低融资成本 |
5.4.4 财务指标变化分析 |
5.4.5 市场反应 |
5.5 转股情况的影响分析 |
6.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对企业融资的思考 |
6.2.2 对可转债融资的思考 |
6.2.3 对监管层职责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2)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房屋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历史 |
1.1 古代建筑防水材料 |
1.2 近代建筑防水材料 |
1.3 现代建筑材料 |
2 建筑防水材料的现状 |
2.1 建筑防水材料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 |
2.2 行业科技水平低, 高品质产品所占的比例偏小 |
2.3 防水材料市场不规范 |
3 建筑防水材料的对策及建议 |
3.1 加强结构调整, 保证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 |
3.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为市场的规范提供有力的保障 |
3.3 发展绿色建筑防水材料, 建设节约型社会 |
(4)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 |
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发展概况 |
1.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发展概况 |
1.2.1 三元乙丙防水卷材 (EPDM) |
1.2.2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CPE) 防水卷材 |
1.2.3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
1.2.4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PVC) |
1.2.5 其它高分子防水卷材 |
1.3 防水涂料的发展概况 |
1.4 密封材料的发展概况 |
1.5 刚性止水堵漏材料的发展概况 |
2 我国新型防水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 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前景 |
4 结 语 |
(5)四川海之科技股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 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意义、原则和依据 |
2.1 海之公司的发展历程 |
2.2 实施战略管理的意义 |
2.3 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
第3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2 企业行业环境分析 |
3.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现状及内部环境 |
4.2 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
第5章 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5.1 战略目标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
5.2 海之公司战略SWOT 分析 |
5.3 海之公司战略目标体系 |
5.4 海之公司战略的实施 |
5.4.1 战略实施的原则 |
5.4.2 战略实施的策略 |
第6章 战略评价与控制体系的构建 |
6.1 战略评价与战略控制的作用 |
6.2 战略评价与控制的原则 |
6.3 战略实施中的评价与控制体系 |
6.4 战略评价与控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的决策及财务效果研究 ——基于东方雨虹的案例分析[D]. 章雯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2]建筑防水材料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王会波,何国杰. 四川建筑, 2012(05)
- [3]防水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选用和应用[J]. 何灼,张兆平.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02)
- [4]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及前景[J]. 王孝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6(S1)
- [5]四川海之科技股份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薛和岷.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6]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牛光全. 建材发展导向, 2004(06)
- [7]当前我国防水材料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 牛光全. 中国建筑防水, 2004(09)
- [8]在全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科研、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开幕会上的讲话[J]. 徐勤舫.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 1985(04)
- [9]我国建筑防水迈入21世纪几个问题的思考[J]. 孙庆祥. 中国建筑防水, 1999(01)
- [10]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