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测定尿液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的相关性

三种测定尿液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的相关性

一、三种方法测定尿液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姜超[1](2021)在《α-淀粉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活性验证及改性设计》文中认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而长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糖代谢的紊乱甚至会引发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的方法之一是干扰葡萄糖的吸收和降低餐后血糖。α-淀粉酶负责催化淀粉的水解,是主要的消化酶之一。寻找与开发α-淀粉酶抑制剂,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途径。相关研究表明许多药食同源植物(MFHP)中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α-淀粉酶抑制作用,有开发为α-淀粉酶抑制剂、降低餐后血糖的潜能,目前尚未有对MFHP抗α-淀粉酶分子进行系统的筛选及机理研究。为此,本课题以延缓淀粉消化,降低餐后血糖为目的,以α-淀粉酶为靶标,通过分子对接对MFHP化学成分数据库进行α-淀粉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并对其延缓淀粉消化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同时通过酶法修饰进一步获得活性改善的新物质,扩大其作为膳食补充剂和营养补充剂在辅助治疗糖尿病,降低餐后血糖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结合体外α-淀粉酶抑制活性实验,快速鉴定了MFHP化学成分数据库中的α-淀粉酶抑制剂。首先建立MFHP化学成分数据库,将α-淀粉酶与MFHP化学成分数据库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应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排序后,选取前547个潜在活性化合物应用CDOCKER和Surflex-Dock进行二次交叉对接,综合考虑三种打分函数后筛选出24种潜在活性化合物进行验证。这24种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可被分为黄酮、黄烷-3-醇和异黄酮等,表明只有某些特定多酚是有效的α-淀粉酶抑制剂。层次聚类相互作用谱图结果显示His305,Asp300,Glu233,Val163,Tyr62,Gln63,Trp59是小分子活性化合物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α-淀粉酶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浓度下(0.5μmol/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原花青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9.98%,25.82%和21.33%,高于其他测试样品,说明黄烷-3-醇多酚具有良好的抗α-淀粉酶活性。证明虚拟筛选可以应用于α-淀粉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和鉴定中。从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和与淀粉的相互作用两个角度研究黄烷-3-醇多酚(ECG、EGCG和原花青素)延缓淀粉消化的机理。从酶抑制实验、抑制动力学类型、荧光光谱、和计算机模拟四个方面研究了黄烷-3-醇多酚与α-淀粉酶的相互作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ECG、EGCG和原花青素均为有效的α-淀粉酶抑制剂,其IC50值分别为172.21±0.22μg/m L、732.15±0.13μg/m L和504.45±0.19μg/m L,Lineweaver Burk双倒数曲线表明ECG、EGCG和原花青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类型分别是混合型抑制、非竞争型抑制和混合型抑制。荧光光谱显示ECG、EGCG和原花青素均能对α-淀粉酶产生静态猝灭。热力学参数、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氢键和范德华力是ECG和EGCG-α-淀粉酶复合物的主要驱动力,而原花青素-α-淀粉酶复合物是由疏水作用驱动。此外,通过淀粉-碘络合物光谱表明ECG和EGCG与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均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而原花青素与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均存在较弱的相互作用,其中EGCG对淀粉的相互作用强于ECG。Englyst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当EGCG,ECG和原花青素添加量为10%时,显着降低快消淀粉(RDS)含量(9.84%,3.64%,29.51%)和显着增加抗性淀粉(RS)含量(11.90%,6.18%,25.92%)。通过酶促合成ECG酰化衍生物并考察其对淀粉消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ECG衍生物酶促合成的最优条件为脂肪酶TL IM添加量为10%(w/w底物),底物摩尔比为50(乙/丁酸乙烯酯:ECG),50℃反应5天。在该条件下,ECG乙酰化转化率和ECG丁酰化转化率分别达到70.16%和72.73%。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ECG酰化衍生物,V(氯仿):V(甲醇):V(甲酸)=9:1:0.1的流动相进行洗脱。分离产物经核磁共振分别鉴定为5"-1-O-乙酰基ECG(1A-ECG),3",5"-2-O-乙酰基ECG(2A-ECG),5"-1-O-丁酰基ECG(1B-ECG),3",5"-2-O-丁酰基ECG(2B-ECG)。1A-ECG,2A-ECG,1BECG,2B-ECG对α-淀粉酶的IC50值分别为144.22±0.11μg/m L,426.96±0.24μg/m L,235.76±0.15μg/m L,545.34±0.27μg/m L。荧光光谱显示1A-ECG,2A-ECG,1B-ECG,2B-ECG均能对α-淀粉酶产生静态猝灭。热力学参数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氢键和范德华力是1A-ECG-α-淀粉酶复合物的主要驱动力,而2A-ECG,1B-ECG,2B-ECG与α-淀粉酶复合物是由疏水作用驱动。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相比较阴性对照ECG组,当添加量为10%时,酰化产物与玉米淀粉共同糊化能形成更多含量的抗性淀粉。其中ECG乙酰化产物形成的抗消化淀粉含量并不随加入量的增加而显着改变,而ECG丁酰化产物加入量增加会逐步提高抗消化淀粉的含量。这些结果表明酶酰化选择性取代可以提高ECG的抑酶活性,同时形成更多含量的抗性淀粉。

王闪[2](2021)在《酶法合成绿原酸酰化衍生物及其抗氧化和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绿原酸作为多酚类物质的一员,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糖代谢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由于绿原酸不稳定、低亲脂性,限制了其在生物体内的利用。本课题以绿原酸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对绿原酸进行分子修饰,制备出具有不同亲脂性的绿原酸酰化衍生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确定酰化位点,同时考察绿原酸衍生物的体外消化稳定性、体外抗氧化性及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绿原酸衍生物作为新型亲脂性抗氧化剂和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选用脂肪酶催化绿原酸和丁酸乙烯酯酰化反应,以绿原酸转化率为依据,对11种溶剂体系和9种脂肪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溶剂体系为10 m L甲基叔丁基醚,脂肪酶为Lipozyme RM。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丁酰化绿原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三种不同的组分。通过液质联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3-O-丁酰化绿原酸、4-O-丁酰化绿原酸和二丁酰化绿原酸,其中4-O-丁酰化绿原酸为主要酰化产物。随后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5℃、脂肪酶添加量:0.28 U/(mg绿原酸)、绿原酸和丁酸乙烯酯的摩尔比:1:10、反应转速:400 r/min、反应时间:4 d。不同碳链酰基供体实验发现酰基供体对绿原酸酰化的区域选择性影响最大,当酰基供体为月桂酸乙烯酯时,反应产物仅为4-O-月桂酰绿原酸。考察不同碳链修饰的4-O-单取代绿原酸衍生物的亲脂性,研究绿原酸衍生物的亲脂性对体外模拟消化稳定性、DPPH·和ABTS+·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细胞抗氧化活性(CAA)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绿原酸相比,在模拟胃消化阶段,绿原酸衍生物的稳定性有略微下降,在肠消化阶段,绿原酸衍生物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C4-CA的稳定性最好。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发现,除C4-CA外,其余衍生物的DPPH·清除能力显着低于绿原酸,但是仅C2-CA的ABTS+·清除能力显着下降。铁离子还原能力实验发现绿原酸衍生物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通过CAA实验证实,随着亲脂性的提高,绿原酸衍生物的跨细胞膜的能力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提高,C6-CA、C8-CA和C12-CA的细胞抗氧化活性显着高于绿原酸。研究不同碳链修饰的4-O-单取代绿原酸衍生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动力学和荧光猝灭对其抑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显示,C12-CA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效果最好,绿原酸衍生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均高于绿原酸,且随着亲脂性的提高而增大;但是仅有C8-CA和C12-CA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高于绿原酸。抑制动力学和荧光猝灭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及其衍生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和猝灭机制均相同,仅在竞争性抑制常数(Kic)、非竞争性抑制常数(Kiu)和荧光猝灭常数(KFQ)上存在差别,C12-CA的Kic值和Kiu值最小,KFQ值最大,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构象的影响最大。

王梦婷[3](2021)在《杨梅叶原花色素基于调控淀粉消化吸收和肝糖代谢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文中指出近年来,一些天然来源的原花色素提取物被陆续发现具有降血糖活性且毒副作用低,但相关机制研究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此外,目前研究的原花色素集中于以儿茶素为结构单元的原花青素类,如葡萄籽原花色素,存在原料获取繁琐、价格昂贵等局限性。而杨梅叶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 from bayberry(Morella rubra Sieb.et Zucc.)leaves,BLPs)是从杨梅叶片中分离提取出的一种以EGCG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原飞燕草素类原花色素,其中棓酸酯化的结构单元占比98%以上,具有来源丰富、易获取等优点。杨梅叶原花色素的独特结构可能使其具备更强的降血糖活性,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Caco-2细胞和Hep G2细胞模型、高糖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果蝇模型,从降低血糖生成和增加血糖利用两个维度,系统地研究了杨梅叶原花色素在淀粉消化-小肠葡萄糖吸收转运-肝糖代谢进程中的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理化性质、结构及消化性的影响基于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发现0.5%-5.0%添加量的BLPs可抑制体外淀粉酶解率,并将RDS含量从34.58%降低至5.50%-12.44%,将RS含量从31.29%提高至56.84%-69.71%,BLPs对淀粉消化性的抑制能力强于其他三种市售原花色素(葡萄籽、花生红衣、松树皮来源)。进一步地,通过碘量法和静态流变学实验确认了BLPs能与淀粉尤其是直链淀粉结合。分析DSC、XRD、FTIR、SEM和CLSM的实验结果可知,BLPs与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会降低淀粉的热稳定性和分子有序性、改变淀粉链的分布和排列、破坏淀粉的结晶结构,从而影响淀粉的消化性。(2)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体外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BLPs是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混合型抑制剂,IC50值的阿卡波糖当量分别为2.92 mmol AE/g和517.01 mmol AE/g。通过荧光光谱和热力学分析确认了BLPs与两种酶之间的静态荧光淬灭机制和非共价相互作用。分析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红外光谱和分子对接的实验结果可知,BLPs能与淀粉消化酶中的氨基酸残基(Tyr、Trp)结合,改变其所处微环境的极性,还能改变酶的二级结构(增大β/α比例),增大多肽链错误折叠几率,破坏酶的天然构象,解释了BLPs降低淀粉消化酶活性的原因。(3)杨梅叶原花色素对小肠葡萄糖吸收转运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利用透析法和Caco-2细胞葡萄糖吸收模型,发现BLPs能显着抑制葡萄糖扩散能力和Caco-2细胞葡萄糖吸收能力。通过构建自行分化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模拟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小肠葡萄糖跨膜转运过程,当转运120 min时,100μg/m L的BLPs将葡萄糖跨膜转运量分别降低了30.41%和41.49%。分析q PCR和western-blot的实验结果可知,BLPs能显着下调GLUT2和SGLT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显着降低PLC和PKC的转录水平,说明BLPs对小肠葡萄糖吸收转运的抑制机理是抑制葡萄糖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并与PLC-PKC途径有关。(4)杨梅叶原花色素对肝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建立胰岛素抵抗的Hep G2细胞模型,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BLPs对肝糖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表明,BLPs能基于PI3K/AKT-GSK3β-GYS2路径促进肝糖原合成,100μg/m L的BLPs干预不仅使Hep G2细胞内糖原合成量增加了50.06%,还可将IR-Hep G2细胞的糖原合成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BLPs能基于PI3K/AKT-FOXO1-PEPCK/G6Pase路径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相比于空白对照组和IR模型对照组,100μg/m L的BLPs干预使PEPCK酶活分别降低37.69%和49.90%,而使G6Pase酶活分别降低51.64%和48.03%。由此可知,BLPs能增强肝细胞的葡萄糖利用能力,并改善胰岛素抵抗。(5)基于高糖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果蝇模型验证杨梅叶原花色素的降血糖作用用含30%蔗糖的高糖饲料喂养果蝇21天,可成功诱导胰岛素抵抗果蝇模型(记为HSD果蝇)。而BLPs干预(1-5 mg/m L)21天后,HSD果蝇的体质量最大减轻10.73%、总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最大降低46.78%和59.01%、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大降低27.79%和51.55%、糖脂代谢基因的表达异常现象改善(dilp2、dilp3、In R、d AKT、d TOR、d FOXO、PEPCK、MAPK、SREBP、FAS、E78和LSD基因表达下调)。说明BLPs可以有效缓解高糖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果蝇的生理指标紊乱、消化功能紊乱和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以上研究结果综合阐释了杨梅叶原花色素的降血糖作用机制,为后续研发降血糖天然药物或功能性食品奠定理论基础,从而提高杨梅副产物的再利用价值。

姚动邦[4](2021)在《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α-淀粉酶在芽孢杆菌中高效胞外表达的研究》文中提出α-淀粉酶(EC 3.2.1.1)是一种水解酶,能够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生成低分子量糊精、麦芽寡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产物。它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洗涤及医疗等行业中,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市场上用于淀粉喷射液化的高温α-淀粉酶主要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但其主要由国外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国内酶制剂公司难以与其竞争,导致其售价相对较高。本课题组前期获得了一个具有热稳定性对钙离子浓度依赖度低、催化率高(约为B.licheniformisα-淀粉酶的8倍)等优点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α-淀粉酶,且经分子改造获得了一个与B.licheniformisα-淀粉酶具有相似热稳定性的突变体,其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然而,该突变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存在胞外分泌差、易产生包涵体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针对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利用具有高效分泌蛋白能力的芽孢杆菌来胞外表达该来源的α-淀粉酶。首先,将其在可高效合成蛋白的短小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choshinensis)中进行胞外重组表达,并通过敲除胞外蛋白酶、共表达胞外伴侣蛋白以及筛选内源性强启动子提高了其胞外表达水平。然后,将其在可高密度发酵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进行胞外重组表达。基于本论文前期促进α-淀粉酶在B.choshinensis中高效表达的研究结果,率先考察了启动子对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胞外重组表达的影响,并通过优化信号肽、α-淀粉酶氨基酸序列、宿主菌胞外蛋白酶、发酵条件以及Sec分泌途径最终实现了其高效胞外表达。本研究加快了我国工业化低成本生产符合实际应用要求且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温α-淀粉酶的研究进程,并为促进其它目的蛋白在芽孢杆菌中实现高效胞外表达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重要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了α-淀粉酶在B.choshinensis中的胞外表达情况,并通过敲除胞外蛋白酶及共表达胞外伴侣蛋白提高了其胞外表达水平。以B.choshinensis HPD31-SP3为宿主,构建了含α-淀粉酶基因的重组菌BCWPS,挖掘了其基因组中的胞外蛋白酶基因bcp,建立了可用于B.choshinensis的CRISPR/Cas9n基因编辑系统。最终,通过敲除胞外蛋白酶基因bcp及共表达胞外伴侣蛋白基因prs Q获得的重组菌BCPPSQ,经摇瓶及3-L罐发酵后,胞外α-淀粉酶活性分别为6940.9和17925.6 U·mL-1,分别是重组菌BCWPS相应酶活的2.1和7.6倍。另外,重组菌BCCPSQ的3-L罐发酵酶活为目前文献报道的B.stearothermophilusα-淀粉酶在B.choshinensis中胞外表达的最高水平。(2)挖掘了B.choshinensis新内源性强启动子,并利用其提高了α-淀粉酶在B.choshinensis中的胞外表达水平。利用RNA-seq技术,获得了B.choshinensis的转录组数据。基于基因的转录水平及基因功能,筛选了高表达基因,并通过对其启动子进行预测及筛选,最终获得了两个新内源性强启动子PE和PF。在摇瓶发酵中,启动子PE和PF介导的α-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原始启动子P2的2.3和1.3倍。另外,通过3-L罐发酵及新的报告蛋白分别验证了内源性强启动子PE的效果及通用性。结果表明,在3-L罐发酵中,启动子PE介导的胞外α-淀粉酶活性是启动子P2的2.4倍。以蔗糖异构酶和角质酶为新的报告蛋白时,PE启动子介导的报告蛋白活性分别是P2启动子的2.3和1.3倍。(3)考察了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的胞外表达情况,并通过表达元件优化提高了其胞外表达水平。首先,通过启动子的种类与强度优化将重组菌摇瓶酶活提高至210.4U·mL-1。然后,通过信号肽种类优化,将重组菌摇瓶酶活提高至732.0 U·mL-1,但重组菌产生了大量的包涵体。经研究发现,优化后的信号肽降低了胞内α-淀粉酶前体的跨膜转运效率是其引起重组菌产生包涵体的原因。通过过表达胞内伴侣蛋白减少了包涵体的产生,并将重组菌摇瓶酶活提高至1039.4 U·mL-1。最后,通过优化α-淀粉酶氨基酸序列,将重组菌摇瓶酶活提高至1496.8 U·mL-1,是原始酶活的11.2倍。(4)考察了宿主菌胞外蛋白酶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发酵优化提高了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的胞外表达水平。将α-淀粉酶分别在具有不同胞外蛋白酶缺失型的B.subtilis宿主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发现保留了胞外蛋白酶基因wpr A和vpr的宿主菌B.subtilis WS9最适合α-淀粉酶胞外表达。在摇瓶上对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将重组菌胞外α-淀粉酶活性提高了40%。在3-L罐上对发酵培养条件、补料培养基中的碳源种类、碳源与氮源的比例及总浓度进行优化,最终将重组菌胞外α-淀粉酶活性提高至23801.3 U·mL-1,是优化前的2.9倍。(5)通过优化Sec分泌途径实现了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的高效胞外表达。首先,分别考察了Sec分泌途径中各个过程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胞内α-淀粉酶前体未折叠的可转运状态的维持及其跨膜转运效率是影响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限制性因素。然后,在过表达胞内伴侣蛋白及共表达细胞膜转运通道组分Sec YEG的基础上,通过筛选信号肽优化了α-淀粉酶的整个Sec分泌过程,获得的信号肽SPrpm G将重组菌摇瓶酶活提高了93%。最终获得的重组菌WHS9GSAB经3-L罐发酵后,胞外α-淀粉酶活性及产率分别为35779.5 U·mL-1和384.7 U·mL-1·h-1,分别是目前文献报道的B.stearothermophilus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最高表达水平的7.0和5.0倍。

张欢[5](2021)在《蒸煮方式对糙米多酚抗氧化性、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酚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作用。糙米具有降低结肠癌、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糙米必须经过加工才能食用,但由于糙米的口感粗糙,难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所以探讨一种不仅能改善糙米食味品质,还能保留其营养成分的加工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糙米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蒸煮方式(蒸制、电饭煲蒸煮、高压蒸煮、微波蒸煮)处理糙米,将熟化的糙米进行体外消化试验,探究蒸煮方式对糙米多酚抗氧化活性、抑制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不同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的质构特性和色泽测定。结果发现,四种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其硬度均显着性降低,其中高压蒸煮糙米的硬度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66.79%。而高压蒸煮糙米的颜色饱和度最高。不同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的多酚含量测定。结果发现,高压蒸煮糙米的多酚含量提高了15.58%,蒸制、电饭煲蒸煮、微波蒸煮糙米的多酚含量分别下降了2.93%、3.04%、6.21%。不同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的多酚释放量测定。结果发现,消化结束后,多酚释放量分别为高压蒸煮糙米9.10mg/g、电饭煲蒸煮糙米8.95mg/g、蒸制糙米8.64mg/g、微波蒸煮糙米8.63mg/g。不同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的多酚组成测定。结果发现,糙米单体酚酸组成为没食子酸、儿茶素、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体外消化后,4种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的单体酚酸组成均以没食子酸为主,其他酚酸未检出。不同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的抗氧化性测定。采用4种方法对样品进行抗氧化能力分析。结果表明4种蒸煮方式糙米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高压蒸煮糙米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不同蒸煮方式处理的糙米的α-淀粉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采用化学法探究糙米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蒸煮处理后的糙米多酚具有抑制α-淀粉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主要通过降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长淀粉消化的时间,延缓葡萄糖的产生。消化结束后,α-淀粉酶抑制活性范围在7.81%~21.19%,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范围在2.04%~27.85%。SPSS分析结果得出,4种蒸煮方式糙米的多酚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性存在差异性。

杜世超[6](2021)在《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穗发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究黑龙江省春小麦种植区适宜的收获时期、成熟期小麦穗发芽发生的温湿度条件、以及不同发芽进程和比例对面粉品质的影响效应,以本地区主栽小麦品种—龙辐麦1号、龙麦35、克春8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收获时期、收获期降雨情况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成熟期小麦穗发芽的影响;不同发芽类型子粒与正常小麦按重量比例混合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小麦植株个体穗重、穗粒重、收获指数均逐渐降低,其中晚熟品种龙麦35、克春8号降幅显着;收获期降雨显着降低了3个小麦品种植株个体穗重、穗粒重。2.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小麦千粒重呈降低趋势,产量显着下降,完熟期收获的龙辐麦1号、龙麦35、克春8号的产量较蜡熟末期分别降低了6.5%、7.0%、5.9%;收获期降雨显着降低了小麦千粒重和产量,雨后收获较雨前收获龙辐麦1号、龙麦35、克春8号的产量分别降低了8.6%、11.5%、11.5%。3.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龙麦35、克春8号茎叶含氮量显着升高,子粒含氮量显着下降,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差;粉质参数中,除吸水率、粉质质量指数之外,其余各项指标显着下降;拉伸参数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收获期降雨显着降低了3个品种小麦的容重、子粒含氮量、子粒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下降,其中龙辐麦1号、龙麦35降幅显着;面团流变学特性显着降低,除面团吸水率,公差指数升高外,其余各粉质参数下降幅度均较大,拉伸参数均显着降低。4.温湿度互作对成熟期小麦穗发芽进程有显着影响,在相同温度下,RH80%处理延缓了整穗水分变化速率、推迟了穗发芽开始时间,降低了穗发芽率、降低了α-淀粉酶活性,千粒重降幅趋缓;相同湿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整穗水分变化率逐渐降低、发芽开始时间延长、α-淀粉酶活性减弱、穗发芽率、发芽势降低、千粒重下降速度减缓。15℃RH90%(T1H3)处理显着提高了穗发芽率,在第3 d,龙麦35的发芽率达到46.77%,理论产量减少16.0%,龙辐麦1号发芽率达到20.61%,理论产量减少10.3%。25℃RH80%(T3H1)处理抑制了成熟期龙辐麦1号的穗发芽进程,第7 d的穗发芽率仅为15.32%。但龙麦35的穗发芽进程在25℃RH90%(T3H3)处理最缓慢,第7 d的穗发芽率仅为27.87%。15℃RH90%(T1H3)处理可以显着加快成熟期春小麦的整穗水分变化、增强α-淀粉酶活性、提高穗发芽率、发芽势,严重降低小麦穗发芽抗性。5.随着不同穗发芽类型子粒与正常小麦混合比例的增加,小麦品质逐渐降低。发芽小麦与正常小麦混合比例达到5%时,子粒淀粉含量显着下降;不同发芽进程小麦混合对子粒蛋白质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降低了蛋白质的品质。当浸水小麦的混合比例达到5%,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降幅显着;萌动和发芽类型的混合比例达到1%时,各项品质参数相比于对照的降幅显着;发芽类型子粒中,随着混合比例的增加,面筋指数、降落数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指标在各个混合处理间的降幅显着。综上所述,15℃RH90%(T1H3)是“塑料袋保湿法”测定春小麦穗发芽的最佳条件。收获期遇到持续降雨会显着降低小麦产量、影响小麦品质,浸水小麦(J)的混合比例达到5%时,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降幅显着;萌动(M)和发芽(F)类型的混合比例达到1%时,各项品质参数相比于对照降幅显着。

孔昊存[7](2021)在《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淀粉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延缓淀粉消化有助于维持血糖稳态和机体正常运转,已成为近年碳水化合物营养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淀粉分支酶(1,4-α-glucan branching enzyme,GBE,EC 2.4.1.18)能够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生线性短链,并将其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于受体链,引起淀粉分子发生糖苷键重构。这种生物改性淀粉的方法具有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不引入新的化学基团和其他类型糖苷键等独特优势,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没有研究直接证明GBE催化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的产物能够为机体带来健康益处,更不清楚其影响机体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因此,本论文利用来源于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ns STB02的GBE(Gt-GBE)催化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并结合体外和体内方法系统分析了糖苷键重构产物的消化特性,最终基于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深入探究了糖苷键重构产物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控糖思路和有效的饮食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利用Gt-GBE催化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并对产物精细结构进行全面表征。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糖苷键重构产物α-1,6糖苷键比例达到7.51%,相比于玉米原淀粉增加了135.4%,且未产生其他类型的糖苷键;体积排阻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糖苷键重构过程中,淀粉分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所得产物具有还原性(葡萄糖当量值为2.08),符合麦芽糊精的定义。综合分析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分支模式,发现其比玉米原淀粉包含了更多由2~8个葡萄糖单元聚合而成的短分支,且外链比例降低约14.8%;利用β-淀粉酶切除外链,进一步分析发现,糖苷键重构产物具有紧密的内链骨架,由3~6个葡萄糖单元聚合而成的短内链明显增多,平均内链长降低约16.6%。可见,基于GtGBE的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产物呈一种短簇状的分子结构,因此被命名为“短簇状麦芽糊精(short-clustered maltodextrin,SCMD)”。为了探究Gt-GBE催化的糖苷键重构对延缓淀粉消化、改善餐后血糖稳态的贡献,分别建立体外和体内评价方法,系统比较SCMD和一种与其水解程度相似的DE 2麦芽糊精(DE 2 maltodextrin,MD)的消化特性。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表明,MD的体外消化性与玉米原淀粉接近,而SCMD的快消化组分含量较玉米原淀粉降低了20.7%,慢消化组分含量增加了158.5%。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MD,SCMD由于具有紧密、高度分支的内链骨架,能够阻碍胰腺α-淀粉酶的结合和对内链的连续进攻,导致较多高聚合度、多分支α-极限糊精的残留。构建Caco-2单层细胞模型模拟小肠粘膜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发现这些α-极限糊精难以与小肠α-葡萄糖苷酶结合,造成SCMD在小肠粘膜阶段的消化和吸收减缓。在ICR小鼠模型中,摄入SCMD引起的餐后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波动均较等量MD显着减弱,说明餐后血糖稳态调节对胰岛素的需求程度降低。此外,摄入SCMD能够促进回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酪酪肽(peptide tyrosine-tyrosine,PYY)的持续释放,血浆GLP-1和PYY浓度在餐后4 h仍保持较高水平,较对照组(MD)分别高出27.4%和33.8%。GLP-1和PYY的持续释放能够调控ICR小鼠下一餐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第一餐摄入SCMD的小鼠,即使摄入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的第二餐,峰值血糖也较对照组降低了28.4%。为了进一步挖掘SCMD潜在的健康益处,以SCMD作为小鼠日粮的主要膳食碳水化合物,在充分验证饲料变更未对C57BL/6J正常小鼠的采食行为和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探究SCMD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糖脂代谢、肝肾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玉米淀粉,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显着降低了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有效修复了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功能,并最终改善了机体血糖稳态。此外,SCMD能够降低db/db小鼠血脂水平和机体炎症反应,充分缓解db/db小鼠的肝脏脂肪沉积,改善肝脏功能,激活棕色脂肪组织,增强机体能量消耗。进一步分析发现,SCMD有效遏制了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轻了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进而修复了肾小球功能。SCMD对db/db小鼠的肠道健康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丁酸含量相比对照组增加了26倍,Akkermansia(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一种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提升了232倍。为了深入探究SCMD平衡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分子机制,将麦芽糊精(MD)和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RD)以特定比例混合得到一种快消化组分含量与SCMD相当的复配糊精(MD+RD),剖析了膳食碳水化合物在小肠末端的消化吸收程度对机体血糖稳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D+R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对db/db小鼠血糖稳态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空腹血糖高达21.4 mmol/L,推测可能是由于MD+RD抵达小肠末端的组分难以被继续消化吸收,诱导回肠释放GLP-1的能力有限。相比之下,SCMD抵达小肠末端的组分,尽管含量与MD+RD接近,仍可继续被消化吸收,加速了回肠GLP-1的释放。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量释放的GLP-1显着增强了db/db小鼠的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功能,修复了胰岛组织形态,并通过缓解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胰岛素介导的肝脏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最终有效改善了机体糖代谢紊乱,空腹血糖降至9.3 mmol/L。根据这些结果推测,SCMD对小鼠血糖稳态的改善作用主要由GLP-1介导。最后,为了明确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必要性,以无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作为对照,着重比较两种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功能异常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显着改善了db/db小鼠的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并通过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肝脏糖原合成,抑制了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进一步分析发现,SCMD主要通过诱导回肠分泌GLP-1,缓解肝脏代谢功能的紊乱,不依赖于瘦素信号。相比之下,生酮饮食对GLP-1的分泌无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瘦素的释放。由于db/db小鼠缺乏瘦素受体,大量释放的瘦素无法发挥生物学作用,反而加速了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并阻断了三羧酸循环;膳食脂肪代谢产生的大量乙酰辅酶A导致酮体合成异常增强,加剧了肝脏代谢功能紊乱,造成db/db小鼠出现了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张贝贝[8](2021)在《小麦种子干旱胁迫下萌发成苗调控技术》文中指出高活力种子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生产潜力,生产供应高活力的种子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小麦种子萌发期遭遇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成苗产生不利影响。播种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种子预处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目前,有关小麦活力方面近十几年已经取得了相对较大的研究进展,但是对于如何有效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活力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用GABA、DA-6等调节剂,进行小麦浸种和拌种处理,筛选促进小麦种子干旱胁迫下萌发成苗的适宜处理方式,探究外源调节剂促进小麦干旱胁迫下萌发成苗的生理基础。为小麦萌发成苗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用GABA、DA-6和油菜素内酯三种生长调节剂并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对山农23号种子进行浸种、浸种-回干、拌种处理,随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1.5 mM GABA浸种、1.5 mM GABA浸种-回干、125 mg/L DA-6拌种处理能显着提高小麦种子活力。随后用筛选出的适宜处理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GABA浸种处理显着提高了山农16、济南17号、山农23号的发芽力和活力,其中山农16和济南17号GABA浸种的适宜浓度为0.5 mM~1.5 mM,对于山农23号,1.5 mM GABA是最适宜的处理浓度。DA-6拌种处理显着提高了山农23号、山农16、济南17号的发芽力和活力,不同小麦品种DA-6拌种的适宜处理浓度略有不同,125 mg/L DA-6对三个小麦品种都适宜。2.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用三种适宜的处理方式分别处理山农23号和山农27号种子,在正常条件和干旱条件下发芽,测定发芽活力指标。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方式均可显着提高山农23号种子正常条件下的发芽活力指标,在干旱条件下,GABA浸种和GABA浸种-回干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山农23号种子的发芽活力,而DA-6拌种处理对种子活力无显着影响。对于山农27号种子,GABA浸种处理显着提高正常条件下的发芽指数和根长,但GABA浸种、DA-6拌种处理分别导致单株干重、活力指数显着降低;在干旱条件下,GABA浸种处理显着提高了山农27号种子发芽活力。3.生长调节剂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生理基础用筛选出的三种处理方式(1.5 mM GABA浸种、1.5 mM GABA浸种-回干、125 mg/L DA-6拌种)处理山农23号和山农27号种子,进一步测定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山农23号种子,三种处理方式在正常条件和干旱条件下萌发72h的α-淀粉酶活性都显着高于对照;对于山农27号种子,GABA浸种处理在正常条件下萌发72h的α-淀粉酶活性、GABA浸种和GABA浸种-回干处理在干旱条件下萌发72h的α-淀粉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对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表明,对于山农23号,三种处理方式在正常条件下种子萌发24h、48h,干旱条件下萌发48h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对于山农27号种子,三种处理在正常条件下萌发48h、72h、干旱条件下萌发24h、48h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表明这些处理促进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分解转化,进而促进种子萌发成苗。总之,三种处理方式不论在正常水分条件下还是干旱条件下,都显着提高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同时发芽率、活力指数也显着提高,表明1.5 mM GABA浸种、125 mg/L DA-6拌种是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有效调控方式,能不同程度的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分解转化,最终促进种子萌发成苗。

高政[9](2021)在《毛头鬼伞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糖尿病肾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同时兼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是毛头鬼伞多糖,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子实体多糖,而对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降血糖活性、糖尿病肾损伤修复及其机制等方面研究甚少。本课题首先对毛头鬼伞菌丝体粗多糖(Crude C.comatus mycelia polysaccharides,C-CMP)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了2种组分CMP和N-CMP;其次通过体外抗氧化及模拟消化试验,筛选了进入体内发挥效应的多糖组分(CMP);之后对CMP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分析了其体外降糖潜力,探讨其发挥生物效应的构效联系;最后,用CMP干预治疗糖尿病小鼠,研究了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能量代谢紊乱以及对高血糖引起的肾损伤的修复作用与潜在机理,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开发提供线索,同时也为食用菌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获得毛头鬼伞菌丝体,生物量为2.23±0.43g/L;对菌丝体进行脱脂、热水抽提得到粗多糖C-CMP,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得到2个组分,分别命名为CMP和N-CMP,其中CMP与N-CMP的得率分别占C-CMP的29.4%和15.8%。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分析表明CMP与N-CMP的重均分子量大小分别为495.86kDa和1.12kDa。(2)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组分CMP对羟基及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达到0.98mg/mL和1.09mg/mL,显着优于组分N-CMP。体外消化试验结果发现,在经过模拟口腔、胃部、小肠的三级消化之后,组分CMP所受影响较小,其分子量从491.48kDa降至423.09kDa,还原糖含量由0.395mg/g增加至0.877mg/g;但N-CMP在三级消化过程中不能稳定存在,其重均分子量由1.120k Da降至171Da,接近单糖水平,而还原糖含量由0.449mg/g增加至2.480mg/g,表明组分CMP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具备进入体内发挥生物效应的潜能。(3)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IC)测定结果显示组分CMP由岩藻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中半乳糖占比最高,可能是多糖糖链中的主要成分;甲基化及红外(FT-IR)测定结果表明CMP中糖苷键类型主要包括→6)-Galp-(1→,→2,6)→Manp(1→,-Galp-(1→,三者占比合计超过78%,且主链中存在α型糖苷键及吡喃型糖环;原子力电子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扫描结果显示CMP以多分支网状结构存在于溶液之中,其主链长度介于50-200nm之间,单链厚度在2-6nm左右,宽度为16nm左右。(4)采用体外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试验评价了组分CMP的体外降糖能力。结果发现,CMP对上述2种酶的活性均存在显着抑制,CMP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分别达到6.84mg/mL和2.26mg/mL,经双倒数作图法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进行分析发现,CMP对2种葡萄糖代谢酶的抑制类型均属于可逆性抑制中的混合型抑制,表明CMP具备降糖活性,具备进一步研究的价值。(5)采用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经CMP连续60d的干预之后,结果表明CMP可显着改善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能量代谢,抑制肾功能障碍,减轻肾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修复肾脏足细胞损伤,延缓肾纤维化过程。具体表现为:(1)CMP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小鼠体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和胰岛素稳态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2)CMP可以减少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 glycerols,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减少血脂的积累,发挥降血脂效应。(3)CMP可以上调能量代谢中枢因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血清中瘦素(Leptin,LEP)的含量,增加脂连素(Adiponectin,ADPN)水平,从而纠正糖尿病小鼠体内存在的能量代谢紊乱。(4)CMP可以通过Nrf2/Keap1途径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mRNA表达量,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代谢物水平,减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肾脏造成的损伤。(5)CMP能够抑制TLR4/NF-(?)B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b(Interleukin 1b,IL-1b)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释放,改善肾脏中的炎性应激状况。(6)CMP还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PTEN蛋白的表达,负性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同时也可以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β-catenin在细胞质中的积累,减轻高糖环境对肾足细胞造成的损伤。(7)CMP通过抑制TGF-β1/Samd3信号通路的转导,降低纤维化相关因子如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转化生长因子b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的释放,进而阻止或逆转肾脏的纤维化进程。综上所述,CMP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降糖物质具备进一步开发成为糖尿病肾病预防及治疗药物的潜能。

黎钧铸[10](2021)在《卡拉胶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α-淀粉酶是食品加工中的常用酶,催化完成后残留对终产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影响,需要钝化酶。热力灭酶技术是目前工业最常用手段,但食品受强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造成其色、香、味、组织结构的劣变以及营养品质的下降。高压脉冲电场作为一项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在高效灭酶的同时能保存食品原有品质,然而高压脉冲电场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与机理,规律还未有定论,α-淀粉酶在外电场处理过程中空间结构的变化尚不清楚。本论文研究了不同高压脉冲电场参数对α-淀粉酶活性和结构的影响,从分子空间结构去折叠角度观察,构建钝化酶效果与酶空间分子结构的构效关系;以及通过添加λ-卡拉胶,从而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的过程。此外,对高压脉冲电场的热效应带来的酶分子结构变化也进行了考察,并通过模拟欧姆热处理评估电场处理过程中的多场强耦合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高压脉冲电场对α-淀粉酶(0.2 mg/m L)有较为显着的钝化效果,且在电场强度20 k V/cm,脉冲宽度40μs,频率1.06 k Hz,循环5次的条件下能达到最佳钝化效果。控温(~40℃)电场处理α-淀粉酶残留酶活为90%,而非控温(~60℃)电场处理α-淀粉酶残留酶活为50%。钝化酶过程中观察到α-淀粉酶内源荧光强度下降90%,三级结构充分展开,分子内部疏水区域暴露,表面疏水性显着增大。圆二色谱结果显示电场处理后α-淀粉酶分子中的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增大。推测高压脉冲电场是通过破坏α-淀粉酶分子二级、三级结构来钝化酶活。此外,钝化酶实验还发现在电场强度为15 k V/cm时,α-淀粉酶变性过程存在熔球态状态。(2)添加λ-卡拉胶会显着影响高压脉冲电场钝化α-淀粉酶的效果。当α-淀粉酶/λ-卡拉胶=100:1时,少量的λ-卡拉胶对钝化酶影响较小;增大比例至1:1,过量λ-卡拉胶与α-淀粉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并在电场处理过程中保护了α-淀粉酶的结构,使其酶活性基本不发生变化。10:1的添加比例则会显着增强高压脉冲电场的处理效果,通过α-淀粉酶结构表征发现,添加了λ-卡拉胶后,二级结构的变化程度显着大于原酶单独处理时的变化程度。(3)高压脉冲电场的热效应在钝化酶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模拟热效应发现在相同温度下处理15 min,热效应钝化效果明显优于高压脉冲电场。添加λ-卡拉胶可以显着抑制α-淀粉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聚集,α-淀粉酶/λ-卡拉胶=10:1与1:1两种比例在加热全程无明显聚集,粒径维持在300 nm左右。推测是α-淀粉酶与λ-卡拉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改变了α-淀粉酶的热变性温度。

二、三种方法测定尿液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方法测定尿液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α-淀粉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活性验证及改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α-淀粉酶的概述
        1.1.1 α-淀粉酶的生物学功能
        1.1.2 α-淀粉酶的催化机理
    1.2 α-淀粉酶抑制剂概述
        1.2.1 α-淀粉酶抑制剂的降糖机理
        1.2.2 天然产物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3 α-淀粉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
    1.3 虚拟筛选概述
        1.3.1 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
        1.3.2 虚拟筛选常用数据库介绍
    1.4 天然产物抑制α-淀粉酶机理研究进展
    1.5 黄烷-3-醇多酚的改性设计概述
        1.5.1 黄烷-3-醇多酚在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1.5.2 黄烷-3-醇多酚分子修饰方法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计算分析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三种分子对接软件的测试
        2.2.2 α-淀粉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研究
        2.2.3 α-淀粉酶活性抑制实验
        2.2.4 黄烷-3-醇多酚的抗α-淀粉酶活性
        2.2.5 黄烷-3-醇多酚对淀粉消化的影响及与淀粉的相互作用研究
        2.2.6 ECG衍生物的酶促合成及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三款分子对接软件的比较
    3.2 基于分子对接的α-淀粉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3.2.1 α-淀粉酶初始结构的获得
        3.2.2 分子对接程序的验证
        3.2.3 α-淀粉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3.3 命中分子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3.4 黄烷3-醇多酚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的探究
        3.4.1 三种黄烷-3-醇多酚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
        3.4.2 黄烷-3-醇多酚对α-淀粉酶的抑制动力学
        3.4.3 黄烷-3-醇多酚对α-淀粉酶的荧光猝灭作用
        3.4.4 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
        3.4.5 分子对接
        3.4.6 分子动力学模拟
    3.5 黄烷-3-醇多酚延缓淀粉消化机制
        3.5.1 黄烷-3-醇多酚与淀粉的相互作用
        3.5.2 黄烷-3-醇多酚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3.5.3 Englyst体外模拟消化
    3.6 ECG衍生物的酶促合成和对延缓淀粉消化影响研究
        3.6.1 ECG衍生物的酶促合成研究
        3.6.2 ECG衍生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3.6.3 ECG衍生物延缓淀粉消化的机制研究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分子对接软件测试所需蛋白质信息
附录3:活性集分子结构式及活性值

(2)酶法合成绿原酸酰化衍生物及其抗氧化和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及应用局限性
    1.2 绿原酸亲脂性分子修饰研究现状
        1.2.1 化学法分子修饰
        1.2.2 酶法分子修饰
    1.3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1.3.1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的消化吸收和稳定性
        1.3.2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研究
    1.4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的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1.4.1 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1.4.2 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机制
    1.5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绿原酸酰化衍生物的酶法合成及其结构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绿原酸转化率的测定
        2.3.2 溶剂体系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3 脂肪酶种类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4 温度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5 酶添加量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6 底物摩尔比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7 转速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8 反应时间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9 酰基供体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3.10 绿原酸衍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制备
        2.3.11 红外光谱分析
        2.3.12 液质联用分析
        2.3.13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3.1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溶剂体系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4.2 脂肪酶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4.3 丁酰化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和制备
        2.4.4 LC-MS分析丁酰化绿原酸
        2.4.5 FTIR分析丁酰化绿原酸
        2.4.6 NMR确定单酰化绿原酸酰化位点
        2.4.7 温度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4.8 酶添加量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4.9 底物摩尔比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4.10 转速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4.11 反应时间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4.12 酰基供体对绿原酸酰化反应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碳链取代的绿原酸衍生物的制备
        3.3.2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脂溶性研究
        3.3.3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消化稳定性研究
        3.3.4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
        3.3.5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清除ABTS~+·能力的测定
        3.3.6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
        3.3.7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细胞毒性研究
        3.3.8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细胞抗氧化活性(CAA)研究
        3.3.9 细胞抗氧化活性测定
        3.3.10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脂溶性研究
        3.4.2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消化稳定性研究
        3.4.3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
        3.4.4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清除ABTS~+·能力的测定
        3.4.5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
        3.4.6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细胞毒性研究
        3.4.7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细胞抗氧化活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原酸及其衍生物抑制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不同碳链取代的绿原酸衍生物的制备
        4.3.2 α-淀粉酶活性抑制研究
        4.3.3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
        4.3.4 α-淀粉酶活性抑制动力学
        4.3.5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动力学
        4.3.6 荧光猝灭分析不同衍生物对α-淀粉酶的影响
        4.3.7 荧光猝灭分析不同衍生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α-淀粉酶活性抑制研究
        4.4.2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研究
        4.4.3 α-淀粉酶活性抑制动力学
        4.4.4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动力学
        4.4.5 荧光猝灭分析不同绿原酸衍生物对α-淀粉酶的影响
        4.4.6 荧光猝灭分析不同绿原酸衍生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实验相关附图
附录 Ⅱ: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杨梅叶原花色素基于调控淀粉消化吸收和肝糖代谢的降血糖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杨梅叶原花色素研究概况
        1.1.1 原花色素的定义与分类
        1.1.2 杨梅叶原花色素的结构鉴定
        1.1.3 杨梅叶原花色素的生物活性评价
    1.2 糖尿病以及降血糖机制研究概况
        1.2.1 糖尿病现状
        1.2.2 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1.2.3 降血糖机制
        1.2.3.1 淀粉消化特性与餐后血糖水平
        1.2.3.2 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肝糖代谢与血糖调节
        1.2.3.3 降糖药的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
    1.3 原花色素的降血糖活性研究进展
        1.3.1 原花色素对体外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1.3.2 原花色素对小肠葡萄糖吸收转运的调控作用
        1.3.3 原花色素对肝脏葡萄糖代谢的调控作用
        1.3.4 原花色素对其他胰岛素抵抗靶点的调控作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理化性质、结构及消化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原花色素-淀粉样品的制备
        2.3.2 体外淀粉消化性的测定
        2.3.3 淀粉-碘结合能力的评价
        2.3.4 静态流变学性质的测定
        2.3.5 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2.3.6 XRD扫描
        2.3.7 FTIR扫描
        2.3.8 SEM观察
        2.3.9 CLSM观察
        2.3.10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原花色素对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2.4.2 原花色素对淀粉-碘结合能力的影响
        2.4.3 原花色素对淀粉静态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2.4.4 原花色素对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2.4.5 原花色素对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
        2.4.6 原花色素对淀粉官能团结构的影响
        2.4.7 原花色素对淀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2.4.8 原花色素-淀粉的结合情况观察
        2.4.9 原花色素-淀粉相互作用模式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设备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淀粉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3.3.1.1 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3.3.1.2 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3.3.2 淀粉消化酶抑制类型的判断
        3.3.2.1 α-淀粉酶抑制类型的判断
        3.3.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的判断
        3.3.3 荧光光谱的测定
        3.3.4 圆二色谱(CD)扫描
        3.3.5 红外光谱(FTIR)扫描
        3.3.6 分子对接模拟
        3.3.6.1 分子对接原理
        3.3.6.2 分子对接操作步骤和参数
        3.3.7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4.2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抑制类型的判断
        3.4.3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3.4.4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
        3.4.5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三维荧光光谱的影响
        3.4.6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圆二色谱的影响
        3.4.7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淀粉消化酶红外光谱的影响
        3.4.8 杨梅叶原花色素与淀粉消化酶的结合情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小肠葡萄糖吸收转运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设备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葡萄糖扩散能力和吸附能力的测定
        4.3.2 细胞培养及传代
        4.3.3 细胞毒性实验
        4.3.4 Caco-2 细胞葡萄糖吸收能力的测定
        4.3.5 Caco-2 细胞葡萄糖转运能力的测定
        4.3.5.1 Caco-2 细胞单层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3.5.2 细胞分组及处理
        4.3.5.3 葡萄糖转运率的测定
        4.3.6 葡萄糖转运体(SGLT1和GLUT2)的m RNA表达
        4.3.6.1 细胞分组及处理
        4.3.6.2 总RNA的提取
        4.3.6.3 逆转录反应
        4.3.6.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q PCR)
        4.3.7 葡萄糖转运体(SGLT1和GLUT2)的蛋白表达
        4.3.7.1 细胞分组及处理
        4.3.7.2 总蛋白的提取
        4.3.7.3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4.3.7.4 western blot分析
        4.3.8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葡萄糖扩散能力和吸附能力的影响
        4.4.2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Caco-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4.4.3 杨梅叶原花色素抑制Caco-2 细胞葡萄糖吸收能力
        4.4.4 杨梅叶原花色素抑制Caco-2 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能力
        4.4.5 杨梅叶原花色素抑制 PLC-PKC 并下调葡萄糖转运体 GLUT2/SGLT1 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肝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设备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及传代
        5.3.2 细胞分组及给药处理
        5.3.3 细胞毒性实验
        5.3.4 HepG2 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测定
        5.3.5 HepG2 细胞糖原含量的测定
        5.3.6 PEPCK和 G6Pase酶活的测定
        5.3.7 肝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5.3.7.1 细胞分组及处理
        5.3.7.2 总RNA的提取
        5.3.7.3 逆转录反应
        5.3.7.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q PCR)
        5.3.8 肝糖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5.3.8.1 细胞分组及处理
        5.3.8.2 总蛋白的提取
        5.3.8.4 western blot分析
        5.3.9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杨梅叶原花色素对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5.4.2 杨梅叶原花色素增加HepG2 细胞葡萄糖消耗量
        5.4.3 杨梅叶原花色素通过激活GSK3β磷酸化增强HepG2 细胞糖原合成
        5.4.4 杨梅叶原花色素抑制糖异生关键酶PEPCK和 G6Pase活性
        5.4.5 杨梅叶原花色素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肝糖代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高糖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果蝇模型验证杨梅叶原花色素的降血糖作用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果蝇种系及来源
        6.2.2 试剂
        6.2.3 设备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果蝇饲养
        6.3.2 实验分组及处理
        6.3.3 成虫果蝇的体质量的测定
        6.3.4 血糖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6.3.5 淀粉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6.3.6 淀粉酶基因及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6.3.6.1 果蝇中总RNA的提取
        6.3.6.2 逆转录反应
        6.3.6.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q PCR)
        6.3.7 统计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杨梅叶原花色素减轻高糖膳食果蝇的体质量
        6.4.2 杨梅叶原花色素缓解高糖膳食果蝇的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症状
        6.4.3 杨梅叶原花色素降低高糖膳食果蝇的淀粉消化酶活性
        6.4.4 杨梅叶原花色素改善高糖膳食果蝇的糖代谢紊乱
        6.4.5 杨梅叶原花色素改善高糖膳食果蝇的脂代谢紊乱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α-淀粉酶在芽孢杆菌中高效胞外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α-淀粉酶的概述
        1.1.1 α-淀粉酶的分类
        1.1.2 α-淀粉酶的来源
        1.1.3 α-淀粉酶的生产
        1.1.4 α-淀粉酶的应用
    1.2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概述
        1.2.1 表达宿主
        1.2.2 表达载体
        1.2.3 启动子
        1.2.4 跨膜转运
        1.2.5 胞外蛋白酶
        1.2.6 伴侣蛋白
        1.2.7 增强芽孢杆菌分泌表达胞外蛋白的策略
        1.2.8 短小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简介
        1.2.9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简介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胞外蛋白酶及伴侣蛋白对α-淀粉酶在B. choshinensis中胞外表达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与质粒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2.4 分子生物学操作
        2.2.5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α-淀粉酶在B. choshinensis HPD31-SP3中的胞外重组表达
        2.3.2 胞外蛋白酶敲除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2.3.3 共表达胞外伴侣蛋白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2.3.4 胞外蛋白酶敲除及伴侣蛋白共表达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 choshinensis内源性强启动子的挖掘及其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与质粒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2.4 分子生物学操作
        3.2.5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RNA-seq技术的B.choshinensis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3.3.2 基于B.choshinensis转录组数据的内源性强启动子挖掘
        3.3.3 内源性强启动子介导α-淀粉酶重组表达的研究
        3.3.4 内源性强启动子PE介导α-淀粉酶高效胞外表达的效果验证
        3.3.5 重组菌BCPEPSQ胞外表达α-淀粉酶的研究
        3.3.6 含原始启动子P2 的重组菌胞外50 kDa附近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3.3.7 内源性强启动子PE的通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达元件优化提高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胞外表达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与质粒
        4.2.2 试剂和仪器
        4.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4.2.4 分子生物学操作
        4.2.5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启动子优化提高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胞外表达的研究
        4.3.2 信号肽优化提高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胞外表达的研究
        4.3.3 重组菌WS11YS包涵体产生及其胞外酶活提高的机理研究
        4.3.4 过表达胞内伴侣蛋白对重组菌包涵体及胞外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3.5 α-淀粉酶氨基酸序列优化提高其在B.subtilis中胞外表达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 subtilis胞外蛋白酶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及发酵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与质粒
        5.2.2 试剂和仪器
        5.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5.2.4 分子生物学操作
        5.2.5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B.subtilis宿主菌胞外蛋白酶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5.3.2 重组菌WS9YSA的摇瓶发酵优化
        5.3.3 重组菌WS9YSA的3-L罐发酵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Sec分泌过程提高α-淀粉酶在B.subtilis中胞外表达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与质粒
        6.2.2 试剂和仪器
        6.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6.2.4 分子生物学操作
        6.2.5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胞内伴侣蛋白过表达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6.3.2 胞内蛋白前体跨膜转运效率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6.3.3 dltD基因敲除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6.3.4 整个Sec分泌过程的优化对α-淀粉酶胞外表达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蒸煮方式对糙米多酚抗氧化性、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糙米资源
        1.1.1 资源情况
        1.1.2 糙米的开发利用
    1.2 糙米活性物质研究现状
        1.2.1 糙米的营养价值及功能性
        1.2.2 抗氧化活性物质
        1.2.3 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应用
    1.3 糙米的加工现状
        1.3.1 物理特性
        1.3.2 营养特性
        1.3.3 消化特性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煮方式对糙米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方法
        2.3.1 糙米蒸煮工艺
        2.3.2 糙米质构的测定
        2.3.3 糙米色泽的测定
        2.3.4 糙米多酚含量测定
        2.3.5 多酚组成的测定
        2.3.6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3.7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糙米的质构测定
        2.4.2 糙米的色泽测定
        2.4.3 糙米多酚提取量
        2.4.4 糙米的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
        2.4.5 DPPH法测定糙米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
        2.4.6 ABTS法测定糙米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
        2.4.7 羟基自由基清除法测定糙米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
        2.4.8 FRAP法测定糙米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
        2.4.9 糙米多酚与抗氧化性的相关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外消化对糙米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方法
        3.3.1 模拟胃肠液的配制
        3.3.2 体外模拟消化
        3.3.3 糙米多酚释放量的测定
        3.3.4 糙米多酚组成、含量的测定
        3.3.5 糙米多酚抗氧化性的测定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体外消化对糙米多酚释放量的影响
        3.4.2 体外消化对糙米多酚组成及其含量的影响
        3.4.3 体外消化对多酚释放率的影响
        3.4.4 体外消化对糙米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5 糙米多酚与抗氧化性的相关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外消化对糙米多酚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方法
        4.3.1 样品处理
        4.3.2 溶液的配制
        4.3.3 体外消化的测定
        4.3.4 糙米多酚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4.3.5 糙米多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4.3.6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糙米多酚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4.4.2 糙米多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4.4.3 比较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4.4.4 糙米多酚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穗发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收获时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2 收获期间降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3 小麦穗发芽研究方法和选择依据
        1.2.4 环境条件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
        1.2.5 穗发芽对小麦穗部及子粒性状的影响
        1.2.6 穗发芽对小麦子粒中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1.2.7 不同穗发芽程度子粒与正常小麦混合后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2.2 不同小麦品种的穗发芽鉴定
        2.2.3 不同穗发芽进程及比例对小麦品质的研究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单株性状调查
        2.3.2 产量测定
        2.3.3 品质指标
        2.3.4 穗发芽指标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单株性状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3.1.1 小麦单株性状
        3.1.2 小麦收获指数
    3.2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3.2.1 小麦千粒重
        3.2.2 小麦产量
    3.3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3.1 小麦容重
        3.3.2 小麦营养品质
        3.3.3 小麦加工品质
    3.4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
        3.4.1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整穗水分变化率的影响
        3.4.2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发芽开始时间的影响
        3.4.3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3.4.4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发芽势的影响
        3.4.5 温湿度处理对穗发芽过程中小麦子粒α-淀粉酶的影响
        3.4.6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穗发芽过程中千粒重的影响
        3.4.7 温湿度处理对小麦理论产量的影响
    3.5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5.1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3.5.2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2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4.2.1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4.2.2 收获期降雨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4.3 温湿度环境对小麦穗发芽的影响
    4.4 温湿度环境对小麦α-淀粉酶的影响
    4.5 穗发芽类型和混合比例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与人类膳食
    1.2 淀粉消化与血糖稳态
        1.2.1 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2.2 淀粉消化与餐后血糖波动
        1.2.3 血糖稳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2.4 淀粉消化性能在2 型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1.3 淀粉消化性能的调控手段
        1.3.1 影响淀粉消化性能的内在因素
        1.3.2 延缓淀粉消化的方法
    1.4 基于淀粉分支酶的淀粉生物改性
        1.4.1 淀粉分支酶概述
        1.4.2 淀粉分支酶催化的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
        1.4.3 糖苷键重构对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Gt-GBE的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精细结构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工艺
        2.3.2 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
        2.3.3 DE值的测定
        2.3.4 体积排阻色谱分析
        2.3.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6 异淀粉酶脱支率的测定
        2.3.7 β-淀粉酶水解率的测定
        2.3.8 β-极限糊精的制备
        2.3.9 链长分布的测定
        2.3.10 碘结合能力分析
        2.3.11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工艺的确定
        2.4.2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水解程度分析
        2.4.3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α-1,6 糖苷键比例分析
        2.4.4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分支模式分析
        2.4.5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内链结构特征分析
        2.4.6 Gt-GBE催化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的途径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消化特性及餐后血糖应答水平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制备
        3.3.2 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
        3.3.3 猪胰腺α-淀粉酶催化的水解过程监测与产物结构分析
        3.3.4 Caco-2 细胞模型模拟消化与转运试验
        3.3.5 ICR小鼠餐后血糖的测定
        3.3.6 ICR小鼠餐后血浆胰岛素和肠道激素的测定
        3.3.7 ICR小鼠餐后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的测定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体外消化性
        3.4.2 胰腺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3.4.3 小肠粘膜葡萄糖释放和转运过程
        3.4.4 ICR小鼠餐后血糖应答水平
        3.4.5 ICR小鼠餐后血浆胰岛素含量
        3.4.6 ICR小鼠餐后肠道激素释放情况
        3.4.7 ICR小鼠第二餐消化过程和血糖应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对db/db小鼠生命健康的改善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与结晶结构分析
        4.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4.3.3 口服糖耐量试验
        4.3.4 胰岛素耐量实验
        4.3.5 代谢速率和活动行为监测
        4.3.6 尿液收集与生化指标分析
        4.3.7 粪便收集与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
        4.3.8 16S rRNA基因测序
        4.3.9 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4.3.10 肝脏与脂肪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4.3.11 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
        4.3.12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糖苷键重构工艺对淀粉结晶结构的破坏
        4.4.2 SCMD对 C57BL/6J正常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
        4.4.3 SCMD对 db/db小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和存活率的影响
        4.4.4 SCMD对 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影响
        4.4.5 SCMD对 db/db小鼠脂代谢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4.4.6 SCMD对 db/db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4.4.7 SCMD对 db/db小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4.4.8 SCMD对 db/db小鼠肠道健康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平衡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四种糊精样品的制备
        5.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5.3.3 ICR小鼠餐后血糖和GLP-1 释放的分析
        5.3.4 db/db小鼠餐后血糖应答水平的测定
        5.3.5 db/db小鼠自由采食下随机血糖的测定
        5.3.6 口服糖耐量试验
        5.3.7 胰岛素耐量实验
        5.3.8 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5.3.9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5.3.10 组织胞浆蛋白与膜蛋白提取
        5.3.11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5.3.12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5.3.13 组织总RNA提取与评价
        5.3.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3.15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麦芽糊精与抗性糊精复配比例的选择及性质分析
        5.4.2 四种糊精在ICR小鼠体内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和GLP-1 释放情况
        5.4.3 四种糊精在db/db小鼠体内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和回肠GLP-1 释放情况
        5.4.4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摄食行为和食欲的影响
        5.4.5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5.4.6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5.4.7 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对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缓解db/db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功能异常的机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制备
        6.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6.3.3 口服糖耐量试验
        6.3.4 胰岛素耐量实验
        6.3.5 丙酮酸耐量实验
        6.3.6 能量代谢速率监测
        6.3.7 血清与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6.3.8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6.3.9 组织胞浆蛋白与膜蛋白提取
        6.3.10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6.3.1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6.3.12 组织总RNA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3.13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体重的影响
        6.4.2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6.4.3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6.4.4 饮食模式对肝脏酮体生成的影响
        6.4.5 饮食模式对GLP-1 及瘦素释放的影响
        6.4.6 GLP-1 及瘦素释放对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6.4.7 GLP-1 及瘦素释放对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6.4.8 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对肝脏代谢功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小麦种子干旱胁迫下萌发成苗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种子活力的定义
    1.2 种子活力的重要性
    1.3 种子活力的形成与保持
    1.4 小麦种子萌发成苗调控
        1.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生理作用
        1.4.2 种子处理
    1.5 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成苗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
        2.2.2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
        2.2.3 生长调节剂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生理基础
    2.3 试验方法
        2.3.1 DA-6、GABA、油菜素内酯处理方式
        2.3.2 种子发芽活力指标测定
        2.3.3 胚根突出率测定方法
        2.3.4 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2.3.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
        3.1.1 不同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活力的影响
        3.1.2 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活力的影响
        3.1.3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
    3.2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成苗调控作用
        3.2.1 GABA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成苗的作用
        3.2.2 DA-6 拌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成苗的作用
    3.3 生长调节剂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成苗的生理基础
        3.3.1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干旱条件下小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3.2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干旱条件下小麦种子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生长调节剂处理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4.2 生长调节剂处理与干旱胁迫下种子活力的关系
    4.3 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成苗的生理作用
5 结论
    5.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小麦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
    5.2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成苗的调控作用
    5.3 生长调节剂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成苗的生理基础
参考文献
致谢

(9)毛头鬼伞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糖尿病肾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毛头鬼伞菌概述
    1.2 毛头鬼伞的营养成分
        1.2.1 多糖
        1.2.2 蛋白质与氨基酸
        1.2.3 脂类
        1.2.4 维生素与无机盐
    1.3 食用菌多糖
        1.3.1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
        1.3.2 食用菌多糖的纯化
        1.3.3 食用菌多糖的结构表征
        1.3.4 食用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1.4 糖尿病简介
        1.4.1 糖尿病类型
        1.4.2 糖尿病并发症
    1.5 糖尿病肾病
        1.5.1 糖尿病肾病与氧化应激
        1.5.2 糖尿病肾病与慢性炎症
        1.5.3 糖尿病肾病与纤维化
        1.5.4 糖尿病肾病与足细胞损伤
    1.6 食用菌多糖与糖尿病肾病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
    2.3 试验试剂与仪器
    2.4 方法
        2.4.1 毛头鬼伞菌种活化及液体培养
        2.4.2 毛头鬼伞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2.4.3 毛头鬼伞粗多糖的制备
        2.4.4 毛头鬼伞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2.4.5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4.6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消化能力
        2.4.7 毛头鬼伞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作用
        2.4.8 毛头鬼伞多糖结构测定
        2.4.9 毛头鬼伞多糖抗糖尿病肾病活性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毛头鬼伞多糖的分离纯化
    3.2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
        3.2.1 还原力
        3.2.2 清除羟基自由基
        3.2.3 清除DPPH自由基
        3.2.4 清除ABTS自由基
    3.3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消化模拟
        3.3.1 口腔模拟过程
        3.3.2 胃部模拟过程
        3.3.3 小肠模拟过程
    3.4 CMP的结构特征
        3.4.1 单糖组成
        3.4.2 分子量大小
        3.4.3 红外光谱特征
        3.4.4 甲基化分析
        3.4.5 原子力电镜观察
    3.5 毛头鬼伞多糖体外降糖能力
        3.5.1 CMP对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及抑制动力学参数
        3.5.2 CM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及抑制动力学参数
    3.6 毛头鬼伞多糖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3.7 毛头鬼伞多糖对糖尿病肾病的抑制活性
        3.7.1 CMP对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影响
        3.7.2 CMP对糖尿病血脂紊乱的抑制
        3.7.3 CMP对糖尿病能量代谢的改善
        3.7.4 CMP对糖尿病肾功能指标的恢复
        3.7.5 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3.7.6 CMP对肾脏氧化应激的抑制
        3.7.7 CMP对肾脏炎症的改善
        3.7.8 CMP对肾脏足细胞的保护
        3.7.9 CMP对肾纤维化进程的延缓
4 讨论
    4.1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4.2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消化特性
    4.3 毛头鬼伞多糖的体外降糖效应
    4.4 毛头鬼伞多糖CMP的体内降糖活性
    4.5 CMP经 Keap1/Nrf2 途径发挥抗氧化效应
    4.6 CMP经 TLR4/NF-(?)B途径发挥抗炎活性
    4.7 CMP经PTEN/PI3K/AKT及 Wntβ/b-catenin途径保护肾足细胞
    4.8 CMP经TGF-β/Samd3途径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4.9 CMP构效关系初步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卡拉胶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蛋白质的变性与失活
        1.1.1 蛋白质的变性与失活概述
        1.1.2 α-淀粉酶在物理场诱导下的变性与失活
    1.2 高压脉冲电场钝化酶的研究进展
        1.2.1 高压脉冲电场工作原理
        1.2.2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钝化酶中的应用
        1.2.3 高压脉冲电场钝化酶的影响因素
    1.3 多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性质的影响
        1.3.1 蛋白质与多糖相互作用种类
        1.3.2 静电复合的影响因素
        1.3.3 静电复合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4.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创新点
2 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α-淀粉酶的纯化
        2.3.2 α-淀粉酶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2.3.3 α-淀粉酶的酶活测定
        2.3.4 内源荧光分析
        2.3.5 圆二色谱分析
        2.3.6 表面疏水性分析
        2.3.7 粒径与电位分析
        2.3.8 蛋白凝胶电泳分析
        2.3.9 数据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α-淀粉酶的纯化
        2.4.2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酶活性变化
        2.4.3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内源荧光图谱
        2.4.4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圆二色谱图谱
        2.4.5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表面疏水性分析
        2.4.6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粒径与电位分析
        2.4.7 α-淀粉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SDS-PAGE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卡拉胶对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制备
        3.3.2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3.3.3 α-淀粉酶的酶活测定
        3.3.4 内源荧光分析
        3.3.5 圆二色谱分析
        3.3.6 表面疏水性分析
        3.3.7 粒径与电位分析
        3.3.8 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
        3.3.9 数据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酶活性变化
        3.4.2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内源荧光的变化
        3.4.3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圆二色谱的变化
        3.4.4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3.4.5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粒径与电位的变化
        3.4.6 α-淀粉酶/λ-卡拉胶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SDS-PAGE分析
        3.4.7 α-淀粉酶与λ-卡拉胶在电场运动中的相互作用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λ-卡拉胶对模拟欧姆热处理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4.3.2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的热处理
        4.3.3 α-淀粉酶的酶活测定
        4.3.4 粒径测量
        4.3.5 浊度测定
        4.3.6 蛋白质凝胶电泳分析
        4.3.7 数据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经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后酶活变化
        4.4.2 α-淀粉酶/λ-卡拉胶复合物经热处理后酶活变化
        4.4.3 高通量热扫描法(HTTS)
        4.4.4 不同比例复合物热处理后的粒径分析
        4.4.5 不同比例复合物热处理后的浊度分析
        4.4.6 不同比例复合物热处理后的SDS-PAGE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三种方法测定尿液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α-淀粉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活性验证及改性设计[D]. 姜超. 江南大学, 2021(01)
  • [2]酶法合成绿原酸酰化衍生物及其抗氧化和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D]. 王闪. 江南大学, 2021(01)
  • [3]杨梅叶原花色素基于调控淀粉消化吸收和肝糖代谢的降血糖作用机制[D]. 王梦婷. 浙江大学, 2021
  • [4]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α-淀粉酶在芽孢杆菌中高效胞外表达的研究[D]. 姚动邦. 江南大学, 2021(01)
  • [5]蒸煮方式对糙米多酚抗氧化性、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研究[D]. 张欢.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6]收获期降雨对春小麦穗发芽和产量品质的影响[D]. 杜世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7]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D]. 孔昊存. 江南大学, 2021
  • [8]小麦种子干旱胁迫下萌发成苗调控技术[D]. 张贝贝.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毛头鬼伞菌丝体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糖尿病肾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初探[D]. 高政.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10]卡拉胶调控高压脉冲电场诱导α-淀粉酶去折叠过程的研究[D]. 黎钧铸.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三种测定尿液α-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