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鑫光 ST琼海德公布诉讼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征[1](2009)在《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基于法律环境的视角》文中提出中国股市建立近20年,已经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占据了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但中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层出不穷,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蒙受巨大损失,并阻碍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本研究聚焦在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市场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规律,探讨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特征及其监管处罚的变化规律,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行为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调整外部法律环境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和约束,并为高效配置有限的监管资源提供方向性的政策建议。法律环境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外部环境,对引导上市公司合规运作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但从既有的研究来看,对上市公司治理法律坏境的探讨缺乏深入的剖析。本研究提出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的“四构成论”,即将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分解为立法、执法、司法、法律宣传和教育四个基本构成,并依赖15年(1994-2008)的纵向数据,以及相关调查问卷,对此进行实证分析,这有助于形成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全面而客观的整体认识。传统的监管理论认为违法违规行为是监管体制下一种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这种解释流于表面化。本研究提出中小投资者“双重身份论”,并以此解释违法违规的根本原因。广大中小投资者作为社会公众股股东在我国股票市场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以上市公司治理主体身份出现的股东,二是购买了上市公司股票这种金融产品并期望获得资本利得这一产品效用的“消费者”。从市场现实来看,二者相比较,前一种身份属性虚化,后一种身份属性更加突出。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新兴加转轨”特征,控股股东普遍存在、国有股权比例较高,使得具有双重身份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在与控制性大股东以及高层管理人员为代表的内部人之间进行利益博弈时矛盾冲突性远大于协调一致性,并处于弱势地位,这是我国上市公司频发违法违规事件的重要根源。在现实应用方面,随着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不断加强,必然要求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更高的监管标准,以防范违法违规行为对投资者和市场经济稳定造成的损害。本研究通过揭示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违法违规,在主体、行业、地域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向投资者展示潜在的违法违规风险,并探索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果的制度路径,指出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的政策方向,从而为更加有效地监管股票市场开辟一个新的视角。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创新。本研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照“环境因素影响行为选择”这一逻辑展开论证。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对象、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研究创新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公司治理学和法律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主要有多重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控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第三章为文献综述。对违法违规现象的研究现状从法律环境、违法违规两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研究文献及主要结论,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改进、完善的方向。第四章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违法违规的经验研究。在本部分中,首先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发生的具体市场环境是国有股权占主要比重和大股东主导的市场。随后,从历史数据中充分挖掘,找出违法违规的规律,为本研究展开监管措施改进的建议提供实证研究的支持。第五章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研究。本部分首先是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的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的相关法律条目,并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的立法体制、执法环境、法院的民事司法活动,以及有关法律宣传和教育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这些共同构成了本研究对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的分析框架。第六章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对违法违规的影响。研究将从法律环境的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在立法上,即文本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司法,即实操意义上的法律活动,以及法律宣传和教育对违法违规产生的影响。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部分对于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阐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和违法违规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中国“新兴加转轨”的证券市场中所体现出的特殊性,并基于本文结论,提出了若干改进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的政策建议。
刘兵[2](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围绕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对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研究信用风险的基本要素、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结构式模型、简化式模型和二者的统一价差表达式进行分析;通过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其未来是否被ST或*ST建立预警模型,以此作为信用风险违约率计量的替代方法,构建了因子得分、多元判别函数、Logistic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模型对违约概率进行实证计量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指出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立银行组合信用风险模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和以RAROC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原则,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技术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分别针对银行和政府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和具体实施措施办法。
栗巍[3](2007)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频发生,损害了广大报告使用者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他们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不足,破坏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将会使上市公司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加上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使财务报告舞弊更加复杂、隐蔽性更好,使得如何对企业管理当局财务报告舞弊进行早期预警,如何对财务报告舞弊进行有效地识别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研究背景、文章的组织结构、研究创新,并通过财务舞弊和反舞弊理论以及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特征及模型的研究回顾,提出了本文的整体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舞弊上市公司的研究,从会计和非会计两个角度对舞弊手段加以提炼,从管理、关系、行业、组织结构、财务结果及经营等五个层面对舞弊特征加以概括,在上述分析中结合了实际案例。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对财务报告舞弊手段的影响,提炼了新财务报表体系下报表风险科目的经验识别要点。第四部分在理论上证明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舞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选取样本和指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挖掘技术的识别效果进行了检验。第三和第四部分论述的两类识别技术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最后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王佳雯[4](2007)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和投资风险防范》文中指出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果的表现形式,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秩序,而且直接涉及到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切身利益。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类型、动因、机会及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防范会计舞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形式,主要调查个人投资者(散户)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的反应,以及该人群在分析上市公司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个人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提供参考。本文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博弈论角度揭示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问题上,不同利益主体如投资者、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各有其自身利益,它们之间利益冲突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信息披露失真正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冲突而不断博弈造成的结果,信息披露制度是博弈的均衡。要治理信息披露失真,实现理想的纳什均衡,便需要改变各博弈主体体现个体理性但不利于博弈中集休理性的因素。还需要通过对博弈规则的改变来影响博弈结果,主要从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完善会计制度方面来着手。
张远飞[5](2007)在《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投资者保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减少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资本市场的发展、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乃至最终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本文假设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的特点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并以2003—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控制权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间接的方法对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占的程度进行测量。以往研究中大多采用控制权溢价法计算控制权私人收益,直接把控制权溢价作为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害度的衡量,存在高估或低估的可能。本文在采纳控制权溢价法的同时,对这一方法做出一点改进,即将控制权溢价中包含的未来现金流量增量除去。根据这种改进的控制权溢价方法计算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私人收益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因素分析中,本文并没有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而是对不同的因素,结合不同影响机制仿具体分析。首先对新旧公司法下,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占程度进行方差分析,得出结论,新公司法实施后侵占度并无显着差异;并引入了一个新的影响因素,即控制性股东所拥有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度,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这个因素与控制权私人收益呈现出显着的相关关系,本文认为这个指标比以前研究中普遍采用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更为相关。另外还对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占程度和投资收益率做出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现出弱的相关性。最后对保护小股东利益提出政策建议,即夯实法律基础,强化中小股东的行权便利性以及加强信息披露和信息透明,并简单的讨论了我国资本市场引入优先股的可能性及其在保护小股东利益方面的作用。
肖平[6](2007)在《特别处理公告的信息含量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自1998年开始对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ST)制度,至今已有七年的历史。七年间,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特别处理制度的规范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是否具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含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特别处理公告以及信息含量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通过文献回顾为解决问题寻找思路。其次,对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信息含量进行了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分析,通过考察特别处理公告日前后的某个特定研究窗口的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偏离零的程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是否具有信息含量进行初步分析。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信息含量进行盈余反应系数分析,在样本和窗口选择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对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信息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具有与股价相关的信息含量,研究期间内不同年度特别处理公告存在差异,而不同行业则不具有差异。实证证明了随着年份的变化及特别处理制度的修订,我国股市特别处理制度的建设与市场反应显着相关。
李映东[7](2007)在《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有企业被改造为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公司治理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现代公司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会产生代理成本,而代理成本会降低公司价值,因此,对公司来说怎样降低代理成本就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公司治理正是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多个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机制。公司治理又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指股东、管理层、员工等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监督与制衡机制,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会等内部机构组成,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董事,基于信任而委托董事组成董事会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董事会则聘请职业经理人作为执行层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并且设计合适的激励机制使经理人员努力工作,同时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来制约经理以避免经理滥用职权。外部治理则是指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机构投资者等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所形成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发达的股票市场、经理市场的声誉效应、债权人的作用、政府监管以及并购的治理效应。并购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具有对内部治理的替代效应和警告效应,对中国企业来说,由于在公司化改造中的不规范和不彻底,比如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使得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并购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高我国公司治理的绩效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逻辑链条:现代公司具有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特征→产生代理成本→公司治理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公司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并购是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并购之后目标公司代理成本降低→目标公司绩效得到改善→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超常收益→中国的实证数据是否支持该结论→中国改革的深化(股权分置改革)带来怎样的新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这条逻辑链来研究“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利用并购机制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尤其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之后,如何运用并购机制提高治理效率和公司绩效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所在。本文在对公司治理和并购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基础上,试图重点回答三方面的问题:①怎样从理论上解释并购的治理效应?并购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存在什么问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并购行为有什么影响?②从理论上讲,并购改善了公司治理,进而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为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那么,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践支持这些理论结论吗?并购真的能使目标公司投资者获得超常收益吗?如果能够获得超常收益,那么超常收益仅仅来源于并购的治理效应吗?③联系我国公司实践,怎样发挥并购的治理效应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并购行为以及绩效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政府加强监管有何意义?在新形势下,政府应该怎样完善对公司治理与并购的监管?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是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问题进行界定。第二章则是对公司治理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对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述评,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本文另一个关键词-并购进行理论分析,讨论经济学家对并购动机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假说或理论,从中可以看出并购除开改善公司治理外,经济学家还提出了更多的解释。第四章则是对公司并购与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目的是阐明两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第五章是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并购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并购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实证检验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并购的租金假说来解释并购中目标公司股东超额收益的来源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理、并购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即第六章则是站在2005年5月以来股权分置改革大背景下来讨论未来公司治理、并购和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新的特征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对公司治理、并购监管的政策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利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得出的一些主要观点有:1、影响公司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公司行为,比如兼并收购、研究开发等行为,而影响公司行为的因素又可分为市场结构方面的因素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因素。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称为SCP范式,本文则把治理结构-行为-绩效称为GCP范式,在GCP范式下,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行为与绩效之间是一个双向的复杂的三角形关系。2、在现代公司制度下,不能只是片面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如果这种利润最大化是以损害其他利益主体利益为代价,那么就应采取一种平衡利益的次优方案。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市场交易成本在不断下降,企业在不断进行“瘦身运动”和“归核化”,通过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形成虚拟组织或网络组织,因此网络治理将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4、不管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还是外部治理机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包括并购虽然被认为是内部治理失败下的“最后法院”,但并购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仍然存在“搭便车”、“赢者诅咒”、管理层反收购等问题,因此,对一个公司的有效治理,应该是各种不同治理机制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5、在我国,国家控股的企业管理层容易反对被收购,机构投资者对于有利于股票升值的并购是赞成的,个人投资者则在并购中喜欢“搭便车”;股权集中程度高的企业容易被善意收购,而股权集中程度很低的企业则容易被敌意收购者袭击;管理层对于收购或被收购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报酬结构的影响。6、利用市场调整法对并购进行的事件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在事件期内[-40,40]能够获得显着大于零的超常收益,用市场调整法计算出的累积超常收益为5.54%。7、如果把流通股股东在事件期内获得超额收益定义为并购租金,那么这种并购租金来源于三个方面:整合租金、治理租金和信息租金。在我国的并购租金中,在并购事件正式公告前信息租金所占比例比较大,整合租金和治理租金从长期来看并不高。8、股权分置改革是对上市公司影响深远的一项制度变革。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由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公司治理将更加规范,企业并购活动也将更加活跃,公司绩效将得到明显改善,公司股东将获得制度性溢价。9、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并不是就万事大吉,相反,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治理与并购行为将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应该大力加强政府监管和监管体系的建设,政府监管应遵循三大原则:利益平等原则、非对称监管原则和分散化监管原则。10、后股权分置时代,股票的全流通为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因此,应特别注意对外资通过并购进行“斩首行动”的监管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提出了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行为-公司绩效三者关系的GCP范式。2、提出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并购治理机制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应该是内部治理结构与并购治理机制的合理组合。3、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并购的租金假说来解释并购事件公告后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即并购租金的来源,认为并购租金来源于整合租金、治理租金和信息租金。4、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制度性溢价”的观点。5、提出了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对公司治理与并购行为进行监管应遵循的三原则:利益平等原则、非对称监管原则和分散化监管原则。6、提出了应在中小投资者对违法违规上市公司或大股东的诉讼中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刘庆华[8](2006)在《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传统财务理论中持续经营假设逐渐松动,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企业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屡见不鲜。事实上,企业陷入困境是一个逐步恶化的过程,这通常从财务上可以看出来。适时、准确的对企业财务进行预警分析是市场竞争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财务预警系统可以为企业胜利到达彼岸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属于微观经济预警的财务预警系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处于一种前沿性和探索性的研究阶段。企业财务预警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企业经营的指示灯,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国外理论界对财务预警系统已做了许多研究,主要着眼于如何开展财务预警的方法分析以及预警模型和指标的研究。国外的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在方法上以实证为主,但在企业财务预警原理和构建财务预警系统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国内对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弱点。随着一系列会计丑闻事件的曝光,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问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惑,对应计制会计收益信息甚至产生了否定态度。而现有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权责发生制”条件下的财务指标,易被经营者人为操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的流行,现金流量信息受到了普遍关注。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现金流量在财务困境企业与非财务困境企业之间有显着差异,现金流量具有财务预警能力。运用现金流量指标进行财务困境预警是基于理财学的基本原理:公司的价值应等于预期的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而且又无其他途径获得资金时,公司最终将破产。过去和现在的现金流量应能很好地反映公司的价值和破产概率。从目前国内关于现金流量的研究来看,多集中在对现金流量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论证上,真正研究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不多,而且普遍地
孔丽娜[9](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务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破产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学者已经开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研究。近五十年来,从多元判别分析等线性预测模型,到以神经网络模型为代表的各种非参数预测模型,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国内对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其主要原因是1993年7月1日之前我国并没有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缺乏可靠的规范的研究数据。因此,研究如何利用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企业破产作出准确的预测,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对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司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构建了一套包括7个方面30个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此外,本文选取了我国深、沪两市A股2002-2004年间首次被ST的公司92家和配对财务健康公司92家作为训练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其一,我国上市公司预警指标不服从正态分布,因而不适宜使用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也不适宜用t检验筛选变量;其二,组合预测模型集合了统计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的优点,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发生前3年准确率85.9%,财务危机前2年准确率86.5%,财务危机前1年准确率87.0%。该模型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
史弘[10](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从世界范围看,“盈余管理”是困扰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过度的盈余管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并希望加以规范和治理的焦点问题。 我国财会界乃至整个经济界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危害和解决办法已从各个层面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企业盈余管理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彻底解决企业盈余管理的危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石的现代财务理论模型因与市场情况不完全相符而受到质疑,由此产生了行为财务学,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财务学的研究。在国外,行为科学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把行为科学运用于财务决策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在对盈余管理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证实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配股行为”、“微利行为”和“巨额冲销行为”等盈余管理行为。 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非经常性损益指标的实证检验,提出并证明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监管制度、会计准则的关系,应用行为财务学理论解释了上市公司“配股行为”、“微利行为”和“巨额冲销行为”发生的理论根源。寻找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合理性基点,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也体现了选题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之后,本文运用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工具,针对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因,给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各章安排如下: 第一章,分析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对盈余管理与行为财务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提出研究的总体思路。 第二章,从本文的研究角度对盈余管理进行界定,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进行比较和区分,得出“盈余管理实质上是利润管理的行为,但不同于利润操纵”的结论。对行为财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梳理,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非经常性损益的统计数据分析,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配股行为”、“微利行为”和“巨额冲销行为”
二、ST鑫光 ST琼海德公布诉讼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鑫光 ST琼海德公布诉讼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基于法律环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对象、范围和主要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司治理学 |
第二节 法律经济学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原因 |
一、从公司治理结构出发探讨原因 |
二、从利益驱动角度分析原因 |
三、从契约的视角研究原因 |
四、从声誉机制探讨违规原因 |
五、从盈余管理角度探讨违规动因 |
第二节 违法违规与上市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对违法违规的监管研究 |
第四节 公司治理法律环境与违法违规的关系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违法违规的经验研究 |
第一节 违法违规的市场环境:对中国A股市场特征的解读 |
第二节 违法违规行为的历史回顾与总体状况 |
第三节 违法违规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及其理论解析 |
一、处理人及作出的处罚次数 |
二、历年违法违规的次数 |
三、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类型及各家次数 |
四、主要的违法违规类型 |
五、按主体来看违法违规 |
六、按分行业来看违法违规 |
七、按大股东性质来看违法违规 |
八、从各省份来看违法违规 |
第五章 法律环境: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外部治理环境 |
第一节 法律环境与证券市场发展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的总体状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违法违规的影响 |
第一节 公司治理法律环境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相关立法对违法违规的影响:实证研究之一 |
第三节 监管执法对违法违规的影响:实证研究之二 |
第四节 司法介入对违法违规的影响: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节 法律宣传和教育对违法违规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研究展望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与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论文内容与结构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信用风险研究基本要素 |
2.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义和特征 |
2.2 信用风险量化因子 |
2.3 信用风险关键要素 |
第3章 信用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
3.1 国外银行信用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
3.2 国内银行信用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
第4章 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研究 |
4.1 银行信用风险计量传统模型 |
4.2 结构式模型 |
4.3 简化式模型 |
4.4 结构式与简化式模型的统一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证研究 |
5.1 样本公司和财务指标 |
5.2 基于因子得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 基于多元判别函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
5.4 基于Logisitic 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5.5 基于ANN 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 |
6.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来源 |
6.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
6.3 新巴塞尔协议及其启示 |
6.4 经济资本与RAROC 业绩度量 |
6.5 信用风险组合模型及资产证券化 |
第7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建议 |
7.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
7.2 对商业银行的建议 |
7.3 对政府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2.1 舞弊与反舞弊理论 |
1.2.2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特征的研究 |
1.2.3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的研究 |
1.2.4 国内外文献回顾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及特征分析 |
2.1 现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 |
2.1.1 会计手段 |
2.1.2 非会计手段 |
2.2 现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特征 |
2.2.1 管理层面特征 |
2.2.2 关系层面特征 |
2.2.3 行业层面特征 |
2.2.4 组织结构层面特征 |
2.2.5 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新财务报表体系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经验识别 |
3.1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的影响分析 |
3.1.1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舞弊的遏制 |
3.1.2 实施新会计准则创造的舞弊空间 |
3.2 基于新财务报表中风险科目的经验识别 |
3.2.1 资产负债表风险科目分析 |
3.2.2 利润表风险科目分析 |
3.2.3 现金流量表风险科目分析 |
3.2.4 三大报表勾稽关系分析 |
3.2.5 财务比率分析 |
3.3 基于非财务信息的经验识别 |
3.3.1 基本层面分析法 |
3.3.2 审计意见分析法 |
3.3.3 表外信息分析法 |
3.3.4 剔除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 |
4.1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必要性分析 |
4.2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可行性分析 |
4.3 基于SEMMA的数据挖掘识别流程 |
4.3.1 数据抽样(Sample) |
4.3.2 数据特征探索、分析和预处理(Explore) |
4.3.3 数据调整(Modify) |
4.3.4 模型的选择和建立(Model) |
4.3.5 模型的综合分析与评价(Assess) |
4.4 数据挖掘识别技术的拓展研究——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
4.4.1 专家系统的特点 |
4.4.2 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
4.4.3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舞弊识别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舞弊样本与控制样本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和投资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路线 |
2 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2.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概念及其分类 |
2.2 国外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现状 |
2.4 国内外舞弊理论的现实意义 |
3 国内外舞弊现状分析 |
3.1 国外舞弊现状分析 |
3.2 国内舞弊现状分析 |
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法 |
4.1 上市之前财务舞弊手法 |
4.2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财务舞弊手法 |
4.3 利润表主要项目财务舞弊的手法 |
4.4 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财务舞弊手法 |
4.5 其他财务舞弊手法 |
5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形成机理分析 |
5.1 博弈论概述 |
5.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博弈论分析 |
5.3 结论 |
6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投资风险防范 |
6.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技术 |
6.2 证券市场监管 |
6.3 结论 |
7 结束语 |
附录一: 证券投资者(散户)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证券投资者(散户)调查报告1-股权分置之前(2006年1-2月) |
附录三: 证券投资者(散户)调查报告2-股权分置之后(2007年2-3月) |
附录四: 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评级 |
附录五: 被上海证交所谴责的上市公司名单 |
参考文献 |
(5)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2 有关概念界定 |
1.2.1 公司治理 |
1.2.2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界定 |
1.2.3 控制股东 |
1.3 有关公司治理的文献回顾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2 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形式与测量 |
2.1 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主要方式 |
2.1.1 虚假出资、出资不实 |
2.1.2 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2.1.3 滥用关联交易 |
2.1.4 虚假信息、业绩操纵,误导中小投资者 |
2.2 控制股东对小股东侵害度的测量方法 |
2.2.1 控制权溢价测量的意义 |
2.2.2 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测量方法 |
2.2.3 对控制权溢价法的改进 |
2.3 控制股东对小股东侵占程度的测量 |
参考文献 |
3 控制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因素的分析 |
3.1 法律与公司治理 |
3.2 股权结构 |
3.3 控制权与所有权的不对称程度 |
3.4 控制股东对企业价值、时间价值的偏好 |
3.5 其他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4 控制权私人收益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新旧公司法对PBC影响的方差分析 |
4.2 PBC与γ的相关分析 |
4.3 PBC与ROE的相关分析 |
参考文献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保护小股东的建议 |
5.3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表中项目及计算方法解释 |
附表1. PBC计算表 |
附表2. 侵害度影响因素表 |
(6)特别处理公告的信息含量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概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特别处理制度和文献综述 |
2.1 我国特别处理制度的发展过程 |
2.2 特别处理公告与信息含量的相关概念 |
2.3 文献综述 |
3. 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信息含量的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基本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样本的选择 |
3.2.2 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3 研究方法的确定 |
3.2.4 未预期盈余的计算 |
3.2.5 累计超额报酬的计算 |
3.3 盈余反应系数分析模型的设定 |
4. 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信息含量的 CAR 分析 |
4.1 2002-2005年所有年度全部样本的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分析 |
4.2 分年度样本的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分析 |
4.3 分行业样本的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分析 |
4.4 长时间窗口的累计平均超额报酬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公告信息含量的盈余反应系数分析 |
5.1 假设1的检验 |
5.2 假设2的检验 |
5.3 假设3的检验 |
5.4 假设4的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建议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公司治理的产生与内涵 |
二、并购是一种外部治理机制 |
三、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本文研究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观点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管家理论(Steward Theory)的公司治理 |
第二节 基于股东利益至上的公司治理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不完全合约理论 |
第三节 基于相关利益者的公司治理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相机治理理论 |
第四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新发展 |
一、证券设计与公司治理 |
二、网络治理理论 |
第五节 公司治理理论述评与小结 |
第三章 公司并购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并购的基本类型 |
一、横向、纵向与混合并购 |
二、善意收购与敌意收购 |
三、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 |
四、并购支付方式的差异 |
第二节 中美并购简史 |
一、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 |
二、我国企业并购简史 |
第三节 西方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
一、协同效应 |
二、战略性重组 |
三、多元化经营 |
四、市场价值低估 |
五、税收效应理论 |
六、信息理论 |
七、代理成本理论 |
八、无效率的管理者 |
九、管理者自大假说 |
十、交易成本理论 |
十一、市场力量假说 |
十二、再分配理论 |
十三、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十四、绕开进入壁垒 |
第四节 并购理论述评与小结 |
第四章 公司并购与治理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并购的治理效应 |
一、并购的治理效应及其争论 |
二、非并购的治理机制的缺陷分析 |
三、并购治理效应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并购作为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中的“搭便车”问题 |
二、“赢者的诅咒”问题(winner’s curse) |
三、管理层的反收购问题 |
四、并购者的代理问题 |
第三节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
一、股权性质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
二、股权集中程度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
三、经理报酬结构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上市公司并购与绩效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公司并购与绩效实证研究述评 |
一、并购实证研究总体概述 |
二、国外对并购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情况 |
三、国内对并购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样本特征 |
一、有效样本的选取 |
二、样本特征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事件研究法的步骤 |
二、计算预期收益的三种方法 |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 |
一、事件期内股票平均价格走势 |
二、均值调整法的实证结果 |
三、市场模型法的实证结果 |
四、市场调整法的实证结果 |
五、实证检验的主要结论 |
第五节 并购超常收益的理论分析:并购租金假说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一个前瞻性的初步研究 |
第一节 股权分置及其改革 |
一、股权分置是一个历史的产物 |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 |
三、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到来 |
第二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 |
一、股权分置带来的问题 |
二、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治理 |
三、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并购 |
四、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的绩效 |
第三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对公司治理与并购的监管 |
一、后股权分置时代更需要政府合规的监管 |
二、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 |
三、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监管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实证研究有效样本一览表 |
后记 |
(8)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目的 |
0.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0.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0.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0.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0.5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1.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评述 |
1.1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内涵和监控对象的界定 |
1.1.1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内涵 |
1.1.2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监控对象的界定 |
1.2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
1.2.1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基础理论 |
1.2.2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相关理论 |
1.2.3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创新理论 |
1.3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评述 |
1.3.1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分析方法评析 |
1.3.2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模型变迁 |
1.3.3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局限性 |
2. 现金流量:企业财务的报警器 |
2.1 现金流量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
2.1.1 现金的概念 |
2.1.2 现金流量的概念 |
2.1.3 现金流量的性质 |
2.1.4 现金流量的特性 |
2.2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信息的载体 |
2.2.1 现金流量表的历史变迁 |
2.2.2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的地位 |
2.3 现金流量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
2.3.1 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2.3.2 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
2.4 现金流量信息功能:企业财务的报警器 |
2.4.1 国内外关于现金流量信息功能的研究 |
2.4.2 企业财务预警制度呼唤现金流量 |
2.4.3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功能验证 |
2.4.4 现金流量:企业财务的报警器 |
2.5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现状 |
2.5.1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理论依据 |
2.5.2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研究现状 |
3.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实证方法分析 |
3.1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实证分析的问题 |
3.1.1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实证理论 |
3.1.2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实证方法的运用 |
3.1.3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判别精度的设定 |
3.2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研究样本的设计 |
3.2.1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ST 样本公司设计 |
3.2.2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配对样本公司(非ST 公司)设计 |
3.2.3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研究样本所属期间选择 |
3.3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变量的选择 |
3.3.1 财务预警变量选择的理论基础 |
3.3.2 本论文有关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 |
3.4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实证研究思路与方法 |
3.4.1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实证研究思路 |
3.4.2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实证研究方法 |
4.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实证模型构建 |
4.1 现金流量项目困境特征分析 |
4.1.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 |
4.1.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 |
4.1.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 |
4.1.4 现金净流量变动额分析 |
4.2 现金流量比率困境特征分析 |
4.2.1 获现能力分析 |
4.2.2 偿债能力分析 |
4.2.3 盈利质量分析 |
4.2.4 发展能力与财务弹性能力分析 |
4.3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模型构建 |
4.3.1 现金流量单变量预警模型 |
4.3.2 现金流量多变量预警模型 |
4.3.3 选择数据的现金流量多变量预警模型 |
4.3.4 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
5. 构建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 |
5.1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探析 |
5.1.1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定义 |
5.1.2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
5.2 建立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原则和程序 |
5.2.1 建立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原则 |
5.2.2 建立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程序 |
5.3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
5.3.1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基础机制 |
5.3.2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的运行机制 |
5.4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
5.4.1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
5.4.2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背景 |
1.2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要点 |
第2章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概述 |
2.1 财务危机的定义 |
2.2.1 国外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2.2.2 我国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2.2 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概述 |
2.2.1 财务危机的定性预测方法概述 |
2.2.1.1 风险分析调查法 |
2.2.1.2 资金周转表分析法 |
2.2.1.3 四阶段症状分析法 |
2.2.1.4 流程图分析法 |
2.2.1.5 管理评分法 |
2.2.2 财务危机的定量预测方法概述 |
2.2.2.1 单变量分析 |
2.2.2.2 多元判别分析模型(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MDA or DA) |
2.2.2.3 线性概率模型(Linear Probablity Model,LPM) |
2.2.2.4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 Model)和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Probit Model) |
2.2.2.5 递归分割算法(Recursive Partitioning Algorithm,RPA) |
2.2.2.6 生存分析 |
2.2.2.7 专家系统 |
2.2.2.8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
2.3 国内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概述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3.1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
3.2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 |
3.2.1 组合预测方法 |
3.2.1.2 线性组合预测法 |
3.2.1.3 非线性组合预测法 |
3.2.2 BP神经网络 |
3.2.2.1 BP神经网络结构 |
3.2.2.2 BP学习算法 |
3.2.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 |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非线性组合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设计 |
4.1.1 样本选取的方法 |
4.1.1.1 财务危机(即ST)样本的选取方法 |
4.1.1.2 配对样本(即非ST公司,正常公司)的选择方法 |
4.1.2 样本及数据来源 |
4.1.2.1 样本的确定 |
4.1.2.2 样本数据的选择 |
4.1.2.3 样本及数据来源 |
4.2 财务预警指标的筛选 |
4.2.1 预警指标的正态性检验 |
4.2.2 预警指标的显着性检验(Wilcoxon符秩检验) |
4.2.3 财务预警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
4.2.3.1 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
4.2.3.2 因子分析 |
4.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
4.3.1 Fisher二类判别分析模型实证分析 |
4.3.2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
4.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模型预测实证 |
4.3.4 模型结果的比较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存在的问题 |
1.1.2 找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理论根源 |
1.1.3 提供有效识别和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1.2.2 行为财务学研究现状 |
1.2.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盈余管理理论概述 |
2.1.1 盈余管理的定义 |
2.1.2 盈余管理的特征 |
2.1.3 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区别 |
2.2 行为财务学理论概述 |
2.2.1 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 |
2.2.2 行为财务学的涵义 |
2.2.3 行为财务学的研究主题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 |
3.1 中国上市公司“配股现象”的实证分析 |
3.1.1 研究假设 |
3.1.2 样本选取 |
3.1.3 统计描述 |
3.1.4 统计结论 |
3.2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微利行为”的实证分析 |
3.2.1 研究假设 |
3.2.2 样本选取 |
3.2.3 统计描述 |
3.2.4 统计结论 |
3.3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巨额冲销行为”的实证分析 |
3.3.1 研究假设 |
3.3.2 样本选取 |
3.3.3 统计描述 |
3.3.4 统计结论 |
第四章 从行为财务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
4.1 “配股现象” |
4.2 “微利行为” |
4.3 “巨额冲销行为” |
第五章 规范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 |
5.1 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 |
5.1.1 减弱盈余信息的真实性 |
5.1.2 危害企业的长远利益 |
5.1.3 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
5.1.4 妨碍诚信社会的形成 |
5.2 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
5.2.1 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 |
5.2.2 建立全方位会计监督体系 |
5.2.3 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ST鑫光 ST琼海德公布诉讼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基于法律环境的视角[D]. 曹征. 南开大学, 2009(07)
-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D]. 刘兵. 吉林大学, 2008(07)
- [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D]. 栗巍. 沈阳工业大学, 2007(03)
- [4]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和投资风险防范[D]. 王佳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5]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实证研究[D]. 张远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6]特别处理公告的信息含量实证研究[D]. 肖平. 暨南大学, 2007(01)
- [7]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D]. 李映东.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3)
- [8]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 刘庆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9]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 孔丽娜. 暨南大学, 2006(06)
- [10]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 史弘.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标签:盈余管理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 财务预警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