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入世后高校涉外专业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肖嵩[1](2021)在《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人才金融服务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的争夺是当今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竞争的主要内容和决定发展前途的最主要因素。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随后各个地方省政府也根据该意见出台了本地的人才发展及服务政策。2017年初,武汉打响了全国人才争夺的第一枪,随后各个大城市都纷纷加入了争夺人才的战争,人才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各个城市的人才政策。为了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政府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人才本人,而是致力于对人才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为了建设更全的人才服务体系,人才金融服务也受到政府的重视。针对如何建设好人才金融服务体系这一问题,各地政府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人才金融服务是要求金融机构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随着人才金融服务概念的提出,人才服务银行的概念也孕育而生,人才服务银行并不是说成立一家新的商业银行,而只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商业银行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希望地方商业银行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的金融服务。目前,人才服务银行建设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2017年12月,江西人才服务银行揭牌成立,成为全国首家专门的人才服务银行;2019年浙江人才服务银行也揭牌成立;2020年9月,西安人才服务银行揭牌成立,而这些人才服务银行的陆续成立标志着人才服务银行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研究将立足于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综合方法。根据我国人才金融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为什么要建设专业的人才金融服务体系。人才服务银行是人才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根据人才服务银行的业务及绩效考核,提出建设什么样的人才服务银行,以及怎样才能建设出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的高层次人才金融服务银行等问题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深入探索江西人才服务银行的人才金融服务建设的问题,并根据其产生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及措施。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高层次人才的不同视角的研究。
吴杨伟,李晓丹[2](2020)在《西方霸权衰落下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文中指出西方霸权衰落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香港暴力事件、留学生辱华事件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所欠缺。作为涉外专业,高校财经类专业既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又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融合;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既涉及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又涉及意识形态的深度渗透。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因课制宜制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落实学生、教师、学校多方参与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多样化教学设计,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孙金辉[3](2020)在《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文艺思想形成于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转型时期,它既不是单纯的传统文艺思想,也绝非是欧美式的西方文艺理论,而是一种在“化合中西,传承古今”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文艺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包含的“文艺价值论”、“文艺批评论”、“文艺人才论”和“文艺管理论”等观点共同构筑了中华审美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本文紧紧抓住习近平文艺思想所体现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将其运用到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中,把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学科布局和专业发展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输入德才兼备的影视人才队伍,对于我们全面地把握新时代包括戏剧影视学科在内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创新性、民族性、时代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影视产业领域内呈现出对既懂产业管理又懂生产规律的高端经营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既善于应用新技术又精于影视制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显着需求、对既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又蕴藏巨大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多元需求,然而新时代对影视人才的新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间出现断裂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挖掘习近平文艺思想中的“文艺精神论”、“文艺传承论”、“文艺创新论”和“文艺育德思想”等内容,将这些思想理论具体地运用到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中,保证影视人才队伍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发展壮大。首先,“真善美”作为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要植根于戏剧影视艺术类人才的培根铸魂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人生观等。其次,融通中西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影视教育的先进经验,培养出富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影视学科人才。然后,构建以影视学科作为主体的“学科共同体”和多方合作的“产学研”育人平台,坚持艺术人才在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形成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在专业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尊重影视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提高专业艺术教育向大众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在此基础上发挥戏剧影视学科在高端艺术人才培养领域的高端引领作用。
沈骑[4](2019)在《中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40年回顾与前瞻(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外语能力建设就成为中国外语规划对接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服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40年来,国家外语能力建设顺应并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先后经历"引进来""供内需""促外向"和"走出去"4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分析与思考。本文首先厘清国家外语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基于语言资源规划理论,提出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规划分类,并以此为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成就与不足进行回顾与总结,提出新时代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新任务。
司潇[5](2019)在《法治环境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也随之提高。随着国家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政策,中国与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越发密切。中国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持续提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潜力巨大。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的问题,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欠发达的中西部则相对较少。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影响的各项因素中,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度、劳动力成本等市场条件,制度因素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法治环境更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最近几年,中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司法体制改革也持续深入推进,国家为了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做出了一系列努力。2018年12月23日,外商投资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表明中国越来越重视保护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利益。因此,研究法治环境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如何改善法治环境促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在这一时点就产生比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法治环境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切中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国家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对以往国内外学者的文献研究中发现,法治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法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法治水平的提高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外学者对于法治环境的衡量大多考虑法律体系建设,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司法的角度对法治环境进行刻画。第二章是中国法治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分析。法治的内涵包括立法、执法和司法,本文对法治环境界定在司法保护角度。中国的法治进程分为恢复、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但东西部不平衡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本文旨在从区域不平衡的角度思考,法治环境的改善对不同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否有差别。第三章是法治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逻辑及检验假定。法治环境对投资预期、投资利益保护和投资效率不同方面的影响都会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提供良好稳定的预期,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公正的司法保护能够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力。清明的政商关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投资效率,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保障。第四章是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2010-2016年19个省份的数据,分别从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两个角度对法治环境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法治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单独衡量影响程度时有区域间的差别,符合假设。第五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对上述研究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并根据所得结论从提出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地方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构建、营造公平开放的政商环境、强化司法保障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张晨[6](2019)在《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境电商在经济新常态下,助力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由跨境电商而引致的全球普惠贸易发展趋势,让更多的小企业能够分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已成为我国进行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经济不发达,跨境电商起步晚,发展落后,至今未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如何在“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新疆跨境电商科学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此外,目前相关学者从发展环境视角对新疆跨境电商进行研究鲜有涉足,基于此,本文从发展环境视角对新疆跨境电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四章内容对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从全国和地区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条件。其次,本文对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评价方法进行了确立,并先后应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等层面,提出了优化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是:一方面,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综合因子评分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中位于第26位,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中位于第7位。其中,跨境电商核心发展环境(F1)因子得分在全国排在第14位,在西部排在第3位;跨境电商经济与制度发展环境(F2)因子得分在全国排在16位,在西部排在第4位;跨境电商配套发展环境(F3)因子得分在全国排在第30位,在西部排在第11位;跨境电商通关与信用发展环境(F4)因子得分在全国排在第13位,在西部排在第7位;跨境电商美丽生活发展环境(F5)因子得分在全国排在第27位,在西部排在第10位。另一方面,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二阶聚类分析、层次聚类分析以及K中心聚类分析基本得出一致的结果,即新疆与我国西部及部分东北省份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相似度较高,聚为一类较合适。本文综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评价结果,得出了如下结论。发展环境对地区跨境电商发展存在显着影响,从全国31省(市、自治区)来看,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欠佳,且与全国排名靠前的省市有很大的差距,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我国的西部12省(市、自治区)来看,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中等,虽然排名中等但与排名靠前的省市绝对值差距不是特别明显,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在我国西部地区具备一定的优势,发展潜力大。从跨境电商发展分类子环境的评分来看,新疆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教育投入不足,相关法制不完善,交通可达性低下以及运输能力水平欠佳造成了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在全国的落后。根据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评价结果,本文在政府层面提出了加强与新疆周边国家跨境电商的合作,努力申报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大新疆跨境电商教育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建立健全新疆跨境电商法律体系,多方面投入新疆跨境电商设施、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水平,加强新疆跨境电商企业的调研,结合新疆优势发展跨境电商扶贫的对策建议。在行业层面提出了尽早成立新疆跨境电商协会,做好新疆政府与企业的纽带、促进政企交流,加强实体经济、金融保险行业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强化跨境电商各行业交流努力实现规模经济的对策建议。在企业层面提出了企业应诚信合法经营、避免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强与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合作,主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加强内部员工技能培训与外部人才引进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发展环境视角,应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新疆乃至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进行实证分析,这是一个新的探索。本文的不足是一些可能影响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因素没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时由于横截面数据的限制,评价的动态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张轩[7](2019)在《1903-2018年中国体育学校发展历程的研究》文中认为体育学校是指我国从1903年建立的第一所“体操科”开始到体操学校,体育专修科,体育专门学校到现在的体育学院、体育大学和综合性与师范大学中体育院(系)的总称。清朝末期体育学校在发扬尚武,救亡图存、办学校、废科举的形式下广泛兴起,它是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的发展为背景产生的。本文从体育发展的角度切入,重点研究体育学校这一体育的核心形态,对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体育发展基础、体育学校的发展进行详细梳理。主要研究中国体育学校发展的五个阶段:第一是1903年—1911年近代史研究阶段,第二是1912年—1948年民国时期研究阶段,第三是1949年—1977年解放初期研究阶段,第四是1978年—2000年改革开放研究阶段,第五是2001年—2018年中国加入世贸研究阶段,对1903年—2018年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体育发展为基础对体育学校的发展进行研究,注重以历史为鉴,并结合现实的思考,全面论述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历程。本文由前言、文献综述、研究对象与方法、分析与讨论、结论、研究的不足六个部分组成。分析与讨论是本研究的正文部分,首先从研究的五个不同时期开始,分别从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体育发展基础和体育学校的发展进行梳理和研究。其次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体育学校的发展历程下对中国体育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和体育学校专业设置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分析。最后对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体育、文化产生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引领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壮大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体育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何新哲[8](2018)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浪潮推动了各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国际交流、互动与合作。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进入了内涵发展的阶段,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实践。然而,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中国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更是“舶来品”和“新事物”,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和成功的经验借鉴,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多是模仿或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因而在实践中陷入了多方面的误区与困境。那么,新时代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究竟要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如何真正有效推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正式基于这样的问题和思考,研究者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借助协同学的理论建构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历史发展、现实问题、改革诉求、国际经验、理论模型、实践效果、问题反思和改进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发现有:一是从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出发,明确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应然诉求。通过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问题调查发现,现下中国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在实践模式上几乎全部都采用传统的三年制教育模式。这种传统的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以下问题:项目毕业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不够高、毕业生获得中外双毕业文凭的比例不理想、毕业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不明显。然而在全球化背景和新时代的时空环境内,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二是从国际经验的比较借鉴着力,探寻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经验启示。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已经非常丰富,本研究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国际化经验中,分解出最有借鉴价值的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经验,分别从日本、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明确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可借鉴启示: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标准和文化对接;实施多主体协同,共享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争取政府部门支持,营造国际化办学政策环境。三是从协同学理论观点运用入手,建构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五年制协同教育模型。在国际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引入协同学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序参量、协同支配原理、自组织原理等协同学核心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系统中相关子系统和要素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序参量支配下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运动规律;参照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核心要素和基本规律设计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型,并且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五年制教育模式实施策略,即多层主体合作、中外中高课程衔接和国际化特色文化协同。四是通过个案分析与实践调查,验证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的改革成效。在建构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理论模型后,本研究以全国第一家五年制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中澳合作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简称宁波TAFE学院)为个案调查研究,验证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模式的得失成败。个案分析表明,宁波TAFE学院是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型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以多层合作主体构建为基础,以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设计为核心,以国际化特色文化中高协同建设为保障,在学生英语能力培养、国际化专业技能提升和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较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三年制模式下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最后,基于实践问题和应然目标的对比,提出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改进策略与保障措施。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宁波TAFE学院五年制模式的实践问题与保障诉求,进而提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的中外高职协同、中高职协同、高职本科协同的“三维联动”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并就推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模式的应用提出具体建议:第一,鼓励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现有三年制合作项目通过中高贯通模式构建进行转型提升;第二,鼓励现有基础较好的中高贯通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进一步增加专业的吸引力和人才培养规格。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问题之上,借助国际经验和协同学理论,建构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五年制协同模型,然后以宁波TAFE学院为个案,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改革的成效实施调查研究,以实证分析的结果为基础,进行深度的实践反思,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协同模型的保障机制。这不仅是案例研究在实践中的运用,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探索。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以提升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现了多层合作主体协同、中外中高课程衔接与国际化特色文化的协同建设,不仅打破了当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单层次协同的瓶颈,而且延展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时间长度与效用空间。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不仅拓展了中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研究,而且指导了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实践。
薛卫洋[9](2018)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近些年来被誉为与公办高教、民办高教并列的国内高教“三驾马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者必须有中方教育机构,在高等教育领域即为我国的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通过数据查询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相较于公办高校,相对不足。民办高校是否需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缘何不足?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如何适应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这些问题构成了本研究的缘起。概括而言,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六方面研究。其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在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需要,“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教育新时期对外开放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与中外合作办学特殊价值定位以及跨境高等教育具有的复杂性、风险性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使然;民办高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则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和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需求,提高民办高校办学国际化水平,规避民办高校涉外办学风险。其二,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进行剖析。梳理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数量、年份变化、举办期、在办学机构和项目数,从办学层次、省份分布、学科专业、师资与课程等方面分析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结构,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外方高校进行相关分析,统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方式与规模、在学生和毕业生规模,学历学位颁发情况和预期培养人数。现状研究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呈现出整体规模较小、办学层次较低、校均设立或举办机构和项目数偏少;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递次发展局面,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匹配度不高。其三,对影响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从观念意识、管理体制机制、办学资源等方面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行内外部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四,分析讨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新机遇。研究得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公办高校的竞争、国内对于国际教育高端化的需求以及我国教育市场开放的冲击。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新机遇则在于跨境教育大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的合作办学新需求,和国家与地方支持民办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其五,对国外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反思——以马来西亚为例。在对马来西亚社会、其高等教育和私立高等教育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梳理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背景、历史脉络,总结其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研究发现,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呈现出:政府注重规划引导与服务、法律政策制度保障充分、注重质量保障和私立高校举办意愿强烈等特征。基于此,得出政府的支持态度与否,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前提;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的完善,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基础;完善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必要保障;能否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则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根本。其六,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作出趋势预判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未来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在不同办学形式和层次上仍将有所差距,在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未来的主体将是非营利性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和现实因素的考虑下,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维护教育主权、坚守公益性、特色差异化发展和保护学生权益等原则。建议我国政府未来从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办学地位、推进民办高校自身治理体系完善、适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分类发展、倡导民办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学等方面加强相关顶层设计。在推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举措上,建议:民办高校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声誉;提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认识、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拓宽办学主体、加强与国内外企业联合办学;地方政府可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设立专项支持项目。
张群[10](2018)在《县级公安机关境外人员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D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境外人员管理是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职责之一,兼具管理与服务两重含义。境外人员管理的影响力小到地方经济、文化对外交流,大到国家主权、国际形象,是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必须重视的一项行政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十九大召开后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将会驱使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外来人员到中国来发展。境外人员数量的持续增长将成为大势所趋。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趋利避害的管理好境外人员这个群体,让其更好地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行政执法机关应该考虑的问题。北京、广州和上海等我国最发达的城市的境外人员管理现状是最好的。因其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境外人员管理队伍健全,境外人员管理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机制。相比之下,因三、四线的城市境外人员现状特点不同于北上广等大城市,无论是在境外人员管理队伍还是在境外人员管理机制上都有极大的空间有待提升。D县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的一个县,有着丰富的水晶资源,已查明的水晶储备量居全国第一,水晶加工工艺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吸引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每年来D县境外人员达千余人次,常驻境外人员300余人,多来自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散居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困难、管理手段单一滞后、基层涉外管理存在盲点、境外人员管理信息化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演绎归纳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D县境外人员管理工作实践为例,以管理者的第一视角来探索解决以上问题。文章的正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介绍国内外出入境管理理论的阐述及我国现阶段境外人员管理面临的问题。其次,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先进经验的借鉴,吸取相关经验,再次分析D县境外人员现状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目前D县出现的问题,从行政执法的角度提出对D县管理服务境外人员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通过对D县境外人员管理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县级公安机关境外人员管理有其特点,完全照搬北上广经验,有时适得其反,在总结当地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先进经验予以有选择地借鉴,如境外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一站式”网络服务,纳入“实有人口”管理等。同时要对症下药,科学合理的解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问题,发挥出入境的“外管”中枢作用,又能做到权力有放有收,齐抓共管。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如D县推行的“6+6+6”管理服务模式,管理无盲点,服务不松懈。“内力”“外力”相结合,强化民警业务素质,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中国入世后高校涉外专业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入世后高校涉外专业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人才金融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人才与人才金融服务 |
2.1.1 人才 |
2.1.2 人才服务 |
2.1.3 人才金融服务 |
2.2 人才金融服务产生与发展 |
2.2.1 人才金融服务的萌芽阶段 |
2.2.2 人才服务金融的产生 |
2.2.3 人才金融服务的发展 |
2.3 人才服务银行 |
2.3.1 人才服务银行的概念与特点 |
(1)人才服务银行的概念 |
(2)人才服务银行的特点 |
2.3.2 人才服务银行的主要业务 |
2.3.3 影响人才服务银行运营的因素 |
2.3.4 人才服务银行绩效标准 |
第3章 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人才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 |
3.1 江西人才服务银行简介 |
3.1.1 江西人才服务银行成立背景 |
3.1.2 江西人才服务银行的简介 |
3.1.3 江西人才服务银行的人才金融服务业务 |
3.1.4 江西人才金融服务产品与其他银行相关产品的区别 |
3.2 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人才金融服务的状况 |
3.2.1 取得的成效 |
3.2.2 存在的问题 |
(1)江西人才服务银行品牌知晓度不高 |
(2)江西人才服务银行的宣传渠道有效性不足及内容有待优化 |
(3)人才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
(4)人才金融产品政策兑现需提升 |
(5)人才服务银行审批流程太复杂,审批条件苛刻 |
(6)产品众多,但能符合人才实际需求的较少 |
3.3 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人才金融服务的问题成因 |
3.3.1 政府只是授牌,但并未配套相应的政策支持 |
3.3.2 领导仅把人才金融服务作为企业社会责任 |
3.3.3 传统的考核制度不适应人才金融服务考核制度 |
3.3.4 人才服务银行人才缺乏 |
3.3.5 银行内部品牌意识不足 |
第4章 完善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人才金融服务的对策举措 |
4.1 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集聚合力打造江西人才服务银行 |
4.1.1 政府可以对江西银行采取激励政策 |
4.1.2 政府成立相关的人才创业引导基金及风险准备金 |
4.1.3 促进银行与非银行机构合作,集聚合力打造江西人才服务银行 |
4.2 调整业务方向,把人才金融服务作为业务发展方向 |
4.2.1 把人才服务银行打造成为江西银行的“名片” |
4.2.2 维护好人才客户带来的“流量” |
4.2.3 人才服务银行可以作为政银关系的“接口” |
4.3 建立完善人才服务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 |
4.3.1 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更新现有绩效考核制度 |
4.3.2 改变单纯追求规模、利润的经营理念 |
4.4 加快产品创新,满足人才需求 |
4.4.1 银行内部产品创新的措施 |
4.4.2 依托互联网技术作为人才服务银行产品创新的突破口 |
4.4.3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推行产品经理制与客户经理制 |
4.4.4 人才服务银行与保险、证券及其他金融机构研发组合产品 |
4.5 提升创新动力,重视人才培养 |
4.5.1 加强存量人才培养,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
4.5.2 通过外部招聘、人才引进等扩大人才增量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性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西方霸权衰落下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一)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实施西化和教育殖民 |
(二)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 |
(三)财经类专业的学科特色 |
二、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
(一)政策引领 |
(二)移动互联技术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手段 |
(三)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色 |
三、财经类专业课程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
(一)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需要与思政教育融合 |
(二)“报关实务”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 |
四、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中实行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
(一)深度挖掘财经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
(二)落实多方参与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
1.以学生为本 |
2.以教师为核心 |
3.以学校为保障 |
(三)多样化教学设计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
1.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利于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 |
2.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置 |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
4.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
5.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
(3)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理论意义 |
1.1.2 选题实际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性研究现状综述 |
1.4.2 国内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研究现状述评 |
第2章 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概述 |
2.1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思想是形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源泉 |
2.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实践的理论指引 |
2.1.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培植习近平文艺思想的良田沃土 |
2.2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 |
2.2.1 “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导向 |
2.2.2 党的领导是文艺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
2.3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现实意义 |
2.3.1 提升民族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 |
2.3.2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
第3章 融入高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
3.1 新时代对戏剧影视人才的新需求 |
3.1.1 新时代对影视创意人才的全方位需求 |
3.1.2 新时代对基础影视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
3.1.3 新时代对影视传播人才的显着需求 |
3.2 作为戏剧影视人才“供给侧”的高等影视教育面临的难题 |
3.2.1 学科规制尚不健全 |
3.2.2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
3.2.3 影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 |
第4章 融入高校戏剧影视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
4.1 培根铸魂——“创造美”与“追求真”的有机融入 |
4.1.1 习近平文艺精神论的价值 |
4.1.2 “创造‘美’与“追求‘真”的和谐统一 |
4.1.3 “创造‘美’”与“追求‘真”的融入路径 |
4.2 融通中西——“民族情怀”与“全球意识”的有机融入 |
4.2.1 习近平文艺传承论的内涵 |
4.2.2 “民族情怀”与“全球意识”的多元交融 |
4.2.3 “民族情怀”与“全球意识”的融入路径 |
4.3 行稳致远——“人才定位”与“学科基础”的有机融入 |
4.3.1 习近平文艺创新论的实质 |
4.3.2 “人才定位”与“学科基础”间的强大合力 |
4.3.3 “人才定位”与“学科基础”的融入路径 |
4.4 正本清源——“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入 |
4.4.1 习近平文艺育德思想的意义 |
4.4.2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互为表里 |
4.4.3 “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入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40年回顾与前瞻(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家外语能力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2.1 国家外语能力的概念厘定 |
2.2 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构成要素 |
3 我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40年的成就与不足 |
3.1“引进来”阶段: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恢复期 |
3.2“供内需”阶段: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调整期 |
3.3“促外向”阶段: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变革期 |
3.4“走出去”阶段: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转型期 |
4 新时代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新任务 |
4.1 从全球治理高度规划国家外语能力 |
4.2 从话语规划角度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
4.3 从全球素养维度推进外语教育规划 |
5 结语 |
(5)法治环境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法治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法治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 |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的法治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分析 |
一、中国的法治进程与现状 |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1979年-1984年) |
(二)成长阶段(1985年-1991年) |
(三)发展阶段(1992年-1996年) |
(四)调整阶段(1997年-2000年) |
(五)恢复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 |
三、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
(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分布 |
(三)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
第三章 法治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逻辑及检验假定 |
一、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提高投资预期 |
二、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增强投资利益保护 |
三、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提升投资效率 |
第四章 法治环境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一)指标选取的理由 |
(二)数据来源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四、主要结论及解释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
一、完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 |
二、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
三、坚持司法独立性,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
四、优化投资产业结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关于跨境电商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新疆跨境电商的研究 |
四、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条件 |
第一节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一、中国跨境电商的宏观市场分析 |
二、中国跨境电商的地区发展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
一、新疆跨境电商的所在地、企业性质及经营规模 |
二、新疆跨境电商的对外地理方向及应用内容、提供服务 |
三、新疆跨境电商与全疆整体、其他行业及历年在线交易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行业条件 |
三、企业条件 |
第三章 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实证分析的基础 |
一、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二、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评价方法的确立 |
三、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指标的地区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因子分析法的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实证分析 |
一、因子分析的数据检验 |
二、因子分析的过程 |
三、因子分析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聚类分析法的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实证分析 |
一、二阶段聚类分析 |
二、层次聚类分析和K中心聚类分析 |
三、聚类分析的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评价的结论 |
一、发展环境是影响新疆未获批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因素 |
二、在全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较差且与发展靠前省市差距较大 |
三、在西部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中等且与发展靠前省市差距较小 |
四、教育、法制及物流是造成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落后的重要因素 |
第四章 优化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与新疆周边国家跨境电商的合作 |
二、努力申报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
三、加大新疆跨境电商教育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 |
四、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建立健全新疆跨境电商法律体系 |
五、多方面投入新疆跨境电商设施、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水平 |
六、加强新疆跨境电商企业的调研 |
七、结合新疆优势发展跨境电商扶贫 |
第二节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尽早成立新疆跨境电商协会 |
二、做好新疆政府与企业的纽带、促进政企交流 |
三、加强新疆实体经济、金融保险行业与跨境电商的融合 |
四、强化新疆跨境电商各行业交流努力实现规模经济 |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诚信合法经营、避免产品同质化竞争 |
二、加强与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合作 |
三、主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 |
四、加强内部员工技能培训与外部人才引进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间成果 |
(7)1903-2018年中国体育学校发展历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体育及体育学校 |
2.2 中国近代体育史关于体育学校的研究综述 |
2.3 中国现代体育史关于体育学校的研究综述 |
2.4 中国近现代体育学校的研究综述 |
2.5 中国体育学校发展的关节点 |
2.5.1 早期体育师资的培养(1903年—1911年) |
2.5.2 民国时期体育师资培养(1912年—1948年) |
2.5.3 开基创业绘新图(1949年—1957年) |
2.5.4 曲折的历史道路(1958年—1966年) |
2.5.5 动乱中的十年(1967年—1977年) |
2.5.6 开创体育历史的新局面(1978年—2000年) |
2.5.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体育的新挑战(2001年—现在)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研究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4.分析与讨论 |
4.1 近代史研究阶段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1903年—1911年) |
4.1.1 社会背景 |
4.1.2 体育发展的基础 |
4.1.3 体育学校的发展 |
4.2 民国时期研究阶段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1912—1948年) |
4.2.1 社会背景 |
4.2.2 体育发展的基础 |
4.2.3 体育学校的发展 |
4.3 解放初期研究阶段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1949—1977年) |
4.3.1 社会背景 |
4.3.2 体育发展的基础 |
4.3.3 体育学校的发展 |
4.4 改革开放研究阶段中国体育学校的发展(1978年—2000年) |
4.4.1 社会背景 |
4.4.2 体育发展的基础 |
4.4.3 体育学校的发展 |
4.5 中国加入世贸后体育学校的发展(2001年—2018年) |
4.5.1 社会背景 |
4.5.2 体育发展的基础 |
4.5.3 体育学校的发展 |
4.6 中国体育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 |
4.7 中国体育学校专业设置的发展 |
4.8 中国体育学校对我国社会、经济、体育、文化产生的作用 |
4.8.1 体育学校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产生的作用 |
4.8.2 体育学校的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作用 |
4.8.3 体育学校的发展对我国体育产生的作用 |
4.8.4 体育学校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产生的作用 |
5.结论 |
6.研究存在的不足 |
7.参考文献 |
8.致谢 |
(8)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中外合作办学 |
三、五年制教育模式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动力与价值研究 |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模式研究 |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与原因研究 |
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改进与保障研究 |
五、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评论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问题分解 |
二、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
三、技术路线与方法运用 |
四、研究创新与主要局限 |
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背景 |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 |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传统办学模式的不足与创新诉求 |
一、三年制模式下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调查 |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应然定位与模式创新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与经验 |
一、日本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
二、日本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
三、日本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经验 |
一、澳大利亚先进职业教育体系 |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
三、澳大利亚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高职教育国际化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借鉴 |
一、通过对接国际标准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
二、通过多主体协同共享教育资源 |
三、通过构建人才成长立交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
四、通过争取政府部门支持营造国际化政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的协同学求解 |
第一节 协同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与方法借鉴 |
一、协同学的主要思想 |
二、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
三、协同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
第二节 协同学理论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
一、协同学应用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二、协同学应用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模式创新的协同学理论借鉴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协同分析框架 |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结构系统分析 |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系统的序参量分析 |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系统的运行规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模式的系统设计 |
第一节 基于协同学原理的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型创建 |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型的构建原则 |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型的设计思路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模式“三位一体”构建策略 |
一、合作主体协同 |
二、五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三、国际化特色文化建设协同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模式的主要特征 |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的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模式的实践成效——以宁波TAFE学院为分析个案 |
第一节 个案分析的研究设计 |
一、个案研究的目标与研究问题 |
二、个案研究的对象与选择说明 |
三、个案进入的方式与研究伦理 |
四、资料收集的方法与研究工具 |
五、个案研究的效度与局限说明 |
第二节 个案分析的过程与结果 |
一、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 |
二、课程协同与人才培养 |
三、跨文化融合与协同 |
第三节 讨论与结论 |
一、主要经验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保障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的协同保障 |
第一节 建立“三维联动”的运行机制保障 |
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三维联动”运行机制模型的构建 |
二、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三维联动”运行机制的实施 |
第二节 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法律政策保障 |
一、高职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保障历史演进 |
二、高职院校实施中高职协同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历史演进 |
三、高职本科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
五、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的法律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提供师资保障 |
一、高职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项目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与结论 |
一、研究工作总结 |
二、研究发现与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理论分析的局限 |
二、实证探索的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项目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五 用人单位访谈提纲 |
附录六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七 跨文化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办高校及其相关概念 |
二、中外合作办学及其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对民办高校发展的研究 |
二、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研究 |
三、对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研究 |
四、对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背景 |
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
二、“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教育新时期对外开放 |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与中外合作办学价值定位 |
四、跨境高等教育的复杂性、风险性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意义 |
一、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
二、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推动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需求 |
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推进民办高校职能国际化发展 |
五、规范跨境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规避涉外办学风险 |
第三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剖析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数量及相关情况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数量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年份变化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举办期和在办机构、项目数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结构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层次分布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各层次机构和项目的省份分布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专业结构 |
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结构与课程结构 |
第三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外方高校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方高校分析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高校分析 |
第四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在学与毕业 |
一、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方式 |
二、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规模 |
三、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在学生规模 |
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规模 |
五、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学位证书颁发情况 |
六、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预期培养总人数 |
第五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特征分析 |
一、整体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校均设立或举办机构和项目数偏少 |
二、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递次发展局面,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匹配度不高 |
第四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办学理念与实践及认识 |
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 |
三、办学资源支撑 |
第三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社会认识 |
二、行政管理 |
三、办学资源获取 |
第五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 |
一、《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带来的影响 |
二、公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竞争 |
三、整体办学实力、水平与高端化国际教育需求间的差距 |
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下教育市场开放的冲击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迎来的新机遇 |
一、跨境教育大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合作办学新需求 |
二、国家与地方支持民办高校持和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发展 |
第六章 国外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概述与特征分析——以马来西亚为例 |
第一节 马来西亚社会及其高等教育体系概述 |
一、马来西亚的社会 |
二、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体系 |
三、马来西亚的私立高等教育 |
第二节 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情况 |
一、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背景与历史脉络 |
二、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发展特点 |
一、政府注重规划引导与服务 |
二、法律政策制度保障充分 |
三、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完善 |
四、私立高校举办意愿强烈 |
第四节 对马来西亚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的经验反思 |
一、政府的支持态度与否,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前提 |
二、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国合作办学发展的基础 |
三、健全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
四、不断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私立高校跨境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第七章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趋势研判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趋势走向 |
一、办学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
二、不同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的发展仍将有所差异 |
三、非营利性是未来发展的主体 |
第二节 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
二、维护教育主权原则 |
三、坚守公益性原则 |
四、秉持合理定位原则 |
五、特色差异化发展原则 |
六、保护学生权益原则 |
第三节 推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一、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办学地位 |
二、推进民办高校自身治理体系完善 |
三、适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分类管理 |
四、倡导民办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办学 |
第四节 促进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具体举措 |
一、加强办学质量建设,提高社会声誉 |
二、提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认识,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 |
三、鼓励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设立专项支持项目 |
四、拓宽办学主体,加强与国内外企业联和办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县级公安机关境外人员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D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及选题依据 |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
(二)本文的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出入境管理理论综述 |
(二)国内出入境管理相关研究 |
(三)评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案例分析法 |
(二)理论分析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四)演绎归纳法 |
四、论文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境外人员管理相关理论及实践探索 |
一、境外人员管理概念概述 |
(一)境外人员管理的含义 |
(二)境外人员的分类 |
(三)境外人员管理的内容 |
二、国内外境外人员管理经验和做法 |
(一)国外境外人员管理经验 |
(二)国内境外人员管理做法 |
三、境外人员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
(二)公安管理 |
第三章 D县境外人员现状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D县境外人员的基本情况 |
(一)境外人员流动性较大,出入境频率较高 |
(二)常住境外人员数量有所下降 |
(三)常住境外人员居住地分布较为集中 |
(四)常住境外人员来D县事由较为单一 |
(五)境外人员来源地趋于复杂 |
二、目前D县境外人员违法行为现状及特点 |
(一)非法居留人数多且复杂呈藏匿式散居 |
(二)非法入境隐蔽性强且查处难度大 |
(三)非法就业情况复杂且入境人员受教水平不高 |
三、D县境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散居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困境 |
(二)管理被动,手段单一 |
(三)基层涉外管理机制和队伍有待加强 |
四、D县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 |
(二)境外人员基础管理信息的收集、服务功能不完善 |
(三)境外人员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
(四)基层外管警力专业化程度不高 |
(五)管理不是十分到位,打击防范的力度不够强 |
第四章 完善D县境外人员管理的对策 |
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化 |
(一)完善管理构架,强化出入境“外管中枢”作用 |
(二)建强三支队伍,确保境外人员管理有人抓落实 |
(三)进行机构合并,大胆创新 |
(四)构建涉外管理全方位管控建设 |
二、加强县一级境外人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
(一)警企双联,提高信息系统的共享性 |
(二)公安信息系统联网制,跨地域情报一体化 |
(三)对社区外国人进行“一站式”对应网络服务 |
(四)落实境外人员信息常采常新措施 |
三、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效便捷的工作机制 |
(一)实行实有人口区别制登记管理 |
(二)日常管理动态化,充分发挥人机结合作用 |
(三)在重点地区建立外国人管理服务站,实行“6+6+6”管理服务模式 |
(四)落实境外人员分层管控措施 |
四、提高业务素质,提升队伍整体能力和战斗力 |
(一)强化公安民警自身业务素质的修养 |
(二)完善外国人管控工作“捆绑型”激励考核机制 |
(三)升级转型境外人员管理队伍 |
五、落实涉外违法犯罪防范打击措施 |
(一)建立外国人“三非”案件预防管控机制 |
(二)建立外国人“三非”案件查处工作机制 |
(三)完善外国人“三非”案件查处工作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入世后高校涉外专业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人才服务银行人才金融服务问题的研究[D]. 肖嵩.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西方霸权衰落下高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探讨[J]. 吴杨伟,李晓丹.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05)
- [3]习近平文艺思想融入高校戏剧影视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D]. 孙金辉. 南昌大学, 2020(01)
- [4]中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40年回顾与前瞻(1978—2018)[J]. 沈骑. 中国外语, 2019(04)
- [5]法治环境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 司潇. 山东师范大学, 2019(10)
- [6]中国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评价研究[D]. 张晨.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7]1903-2018年中国体育学校发展历程的研究[D]. 张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8]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制教育模式研究[D]. 何新哲.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D]. 薛卫洋. 厦门大学, 2018(06)
- [10]县级公安机关境外人员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D县为例[D]. 张群. 河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