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的文学人才,繁荣文艺创作

培养新的文学人才,繁荣文艺创作

一、培养文学新人 繁荣文艺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妮[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文艺育德即文艺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借助文学艺术的形式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施以影响的理论或实践活动。文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育德功能具体表现为文艺的认识功能、调适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娱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艺育德工作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育德思想、中国古代的文艺育德思想以及毛泽东的文艺育德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领导人多次论述了文艺育德的地位、功能、原则、内容、路径和主体等相关理论,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文艺育德理论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理论体系,也为党开展文艺育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艺育德工作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党围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开展文艺育德实践活动;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围绕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开展文艺育德实践活动;十六大后,党的文艺育德工作围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目标,开展文艺育德实践活动;十八大以来,党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开展文艺育德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的艰辛探索,为新时代党开展文艺育德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文艺育德的首要条件,二是把握文艺育德的原则是实现文艺育德的基本遵循,三是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性是实现文艺育德的关键所在,四是增强文艺作品的观赏性是实现文艺育德的重要途径,五是提高文艺工作者的素质是实现文艺育德的人才保障。

赵子夜[2](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王光荣[3](2020)在《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指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家形象的亲和力等传递与表达出来的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都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创新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乎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应对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机遇和软实力发展的现实挑战,如何在全球交往中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经验,进而开拓国家软实力发展的实践路径;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双向建构。论文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依循理论前提、历史溯源、现实检视、方向瞻望与实现路径的基本逻辑思路展开。第一章廓清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理论,旨在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着眼于元理论建构,阐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内涵、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确立彰显本土特质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分析框架;拓展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中,探寻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阐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大综合国力、强化国家向心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回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程与经验,以期为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历史启发。回顾总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全面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文化事业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华文化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凝练概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宝贵经验,具体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第三章分析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意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针对性。立足国际竞争新态势,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重要机遇,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对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需要,理性审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境遇,客观面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等瓶颈问题。第四章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探寻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立足国情,明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即文化生产要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传承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播要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文化安全要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面向世界,批判借鉴其他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推动实现他者经验的本土转化;面向未来,不断拓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包括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第五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阐明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着眼于目标一致性、内容同构性、功能同向性等逻辑关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基础;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从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推进队伍建设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了阐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学科理念、拓展研究视域、开掘文化资源,在自身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阿茹娜[4](2020)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发展创新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并对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其中就要求文化兴盛和文艺繁荣必须与时代共脉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困难和矛盾,基于回答时代问题的需要,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要紧紧抓住文艺人民性这一主线,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据此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问题的回答之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立足于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指导我国人民文艺事业发展与建设的行动纲领,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本文深入研究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挖掘了其科学内涵及创新成果,探究了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理论基础,归纳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推进历程,以唯物史观视野研究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发展和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探究。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形成于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最早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文艺的人民性思想的主张,后经各时期的理论演进在苏联进一步丰富了文艺人民性思想,并进行了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具体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文艺人民性思想在带领和指导中国人民的文艺实践中取得了更为完善和体系化的理论总结。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展开和推进进行了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是在对各时期各种问题不断的历史回应中逐步展开和推进的。本文按照对文艺人民性思想逐步丰富和发展的历程,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进程大致划分了四个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左翼”作家联盟时期的“文艺大众化”思想开始萌发;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由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二为”方向确立下我国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在继承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新境界。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性和科学内涵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定了文艺与人民之间统一的密切联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了人民主体的文艺创作原则,以文艺的创作、反映、审美、评判等主体性姿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境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聚焦时代问题,总结历史经验,充分肯定、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坚持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追求,高度重视和推进人民文艺工作步入新的历程。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创新性进行了研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过程中,人民文艺事业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本文认为,习近平将文艺事业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进行功能定位,以发展的观念对文艺人民性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地阐释,充分展现了其时代内涵与实践品格,体现了其时代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将中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向了新的阶段,并科学指出了其强大的指导意义。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践行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时代困难和时代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文艺事业发展过程中将面对的来自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和挑战,同时要正视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立足当下深刻分析了问题原因,并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功能出发,对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既提出了应对新时期这些困难的一些对策性以及探索思考,又在研究其重要科学指导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邢琪[5](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认为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黄凡[6](2020)在《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80年代语境下的“文化寻根”诗群,或隐或显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现代史诗、“新边塞诗派”为寻根先导,在各省挖掘民族文化的实践中,不少地方青年诗作者或自觉加入其中,或不自觉地受其裹挟,后经由编辑有意地引导扶持,各地域性寻根诗群陆续以地方文学刊物为中心聚拢起来,诗坛形成继朦胧诗潮后浩荡的第二浪潮。寻根诗群从萌动、迸发到式微,秉守“传统、现代”的诗学导向,与政治、经济等现实场域有着复杂纠葛。大量诗篇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实验,但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病。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重回文艺现场,揭示“文化寻根”诗群的历史形态,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文学期刊运行实践下的寻根诗群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论文包含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下设四章:第一章:论述“文化寻根”前驳杂的语境,包括开放的文学空间、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分析新诗发展道路问题及其形成的社会影响。以杨炼的现代史诗为主要样本,分析“文化寻根”在初兴起阶段的“传统性”“现代性”特点。第二章:论述1981、1982年间“新边塞诗派”的实践,审视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造势行为。以及考察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步靠拢,突出《滇池》及三大青年诗人在这一阶段的艺术探索。第三章:论述以“清污”运动和受批评的“雪野诗派”为主要样本,探讨地方文学刊物的发展调整与文化实践,以及新诗与该阶段人道主义话语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现实的、历史的”成为安全的文艺选择。开拓文学,以高昂的调子响彻西北。第四章:论述1984、1985年地域性寻根诗群快速喷涌至落潮的过程。以各省级刊物与“红土诗派”“百越境界”“东海诗群”“黄河诗派”为主要样本,分析第二浪潮在“创作自由”环境中的运行状况,找寻诗群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1986年走向衰落的各方面原因与后续影响。通过对以上章节的详细梳理、论述,论文最后对“文化寻根”现象做了宏观上的把握和定位,思考了文化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待思考的新问题。

陈曦[7](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艺是一个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并且可以成为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成果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建设工作,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文艺建设的具体实际,深刻地总结了文艺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指引文艺建设的新战略与新理念,系统的阐释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对文艺建设工作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发展道路。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为主题,对文艺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要作出更大的历史贡献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推动文艺事业与文艺产业共同繁荣发展,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精品。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以“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小主题,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这一系列讲话逐渐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新篇章,开创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新局面。但是面对着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之间加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艺对国家软实力的彰显越来越突出,以及我国文艺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新状况与新问题,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分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了系统介绍。第二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相关概念概述。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例如什么是文艺、什么是社会主义文艺、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接着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特征,有本质特征、时代特征、显着特征与基本特征。最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现实背景。分别是:文艺现代化的实践转向、文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文艺市场化的趋势明显。第三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理论资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形成的理论依据大致有四个,分别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的优秀文艺精神和理念,以及对西方文艺理论的批判借鉴。第四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构成体系。这是该论文的核心要点,在这一章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构成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分别是:本质层面、内容层面、价值层面以及功能层面。本质层面主要分为三点: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成果惠及人民。内容层面主要分为文艺创作、文艺批评以及文艺政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价值层面主要是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四个方面展开。功能层面主要分为: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凝聚功能和教化功能。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现状。发展现状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实践成效,从文艺主体、文艺课题、文艺本体、文艺中介、文艺环境、文艺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的阐述。其二是从本体内容、创作主体、环境氛围、作品影响四个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面临的问题。其三是从思想观念、人才支持、外部环境、制度设计等方面找出了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四个原因。第六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路径选择。这是整篇论文的重点也是精华,也体现出了本文是以问题为出发点,最终要解决实际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路径从四个维度展开,这也是针对第五章中文艺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第一是从文艺本体出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处理好三对基本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文艺发展中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艺市场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最后要处理好文艺继承中守本固源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二是要培养立足中国文艺发展的人才队伍,要充分发挥文艺群体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发挥人民群众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有生力量以及发挥“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坚定力量;第三是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制度建设,要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维护文艺建设的正确方向,保持文艺领域法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相协调,实现文艺制度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统一;第四是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话语体系,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民族性”标准,提炼立足中国文艺经验的标识性话语,构建基于民族审美之上的现代审美范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选题视角的创新,相对于传统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研究而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深刻回答了文艺工作的时代之问,绘制了文艺发展的蓝图,深入学习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以为新时代文艺更好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引,这是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的实践补充;可以有利于促进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海艳[8](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张欣欣[9](2020)在《习近平文艺观及其时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文艺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集中呈现,优秀文艺更是民族的精神火炬、时代的前进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文艺对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带动和引领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创生出各种各样的文艺,文艺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无论是人们的文艺需求,还是文艺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新时代文艺存在的问题,推动文艺革新以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切文明国家的共识。中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深入推进,如何呈现新时代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世界,以及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文艺对中华民族以至世界的贡献和引领作用,成为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文明的世界价值出发,把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提上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日程,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现状和发展机遇,从社会主义文明担当和民族复兴高度,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进行一系列阐述,提出一系列要求,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习近平文艺观首先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综合毛泽东文艺思想、特别是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思想和实践,赋予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的功能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等文艺观点以丰富文艺的时代内涵,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与时俱进。其次,习近平文艺观根据时代变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提出文艺的灵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着力弘扬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文艺要弘扬正能量、社会主义文艺应该对世界有更大贡献、文艺创作要以推出优秀作品为原则、文艺管理要以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最大程度上得到丰富和发展。最后,习近平文艺观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如何在更高水平、更完整意义上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实践探索。习近平文艺观具有深厚的人民性、鲜明的创新性、深刻的时代性和广泛的包容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性和主动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明价值和世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杨坤[10](2020)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文中提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的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在1954-1966年期间,文学运动与文艺思潮的发生发展与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以作家协会为载体的统一的文学体制的建立,对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上海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前沿阵地,对于新中国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在成立后直到1966年,在培养文学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积极组织作家学习领会党的文艺政策和文艺路线,开展文艺批评,并不断加强对作家文艺创作的指导,推动加强上海文学队伍深入工农兵生活一线,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断培养青年作家,增强文学队伍的后备力量。在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领导下,上海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文学和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研究,进而讨论其工作成效和不足之处,分析其对上海文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文艺方针的学习和贯彻、对作家群体的管理和领导、对文艺创作的指导和把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研究分析,以期为今后新时代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文艺创作指导提供借鉴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培养文学新人 繁荣文艺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文学新人 繁荣文艺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案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文艺育德概述
    (一)文艺育德概念
    (二)文艺育德功能
    (三)文艺育德的理论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文艺育德的理论探索
    (一)关于文艺育德地位的理论
    (二)关于文艺育德功能的理论
    (三)关于文艺育德原则的理论
    (四)关于文艺育德内容的理论
    (五)关于文艺育德路径的理论
    (六)关于文艺育德主体的理论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艺育德的实践历程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文艺育德实践
    (二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文艺育德实践
    (三)十六大后党的文艺育德实践
    (四)十八大以来党的文艺育德实践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艺育德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文艺育德的首要条件
    (二)把握文艺育德的原则是实现文艺育德的基本遵循
    (三)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性是实现文艺育德的关键所在
    (四 )增强文艺的观赏性是实现文艺育德的重要途径
    (五)提高文艺工作者的素质是实现文艺育德的人才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4.3.1 思想改造
        4.3.2 技能改造
        4.3.3 形象改造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资源
        (五)西方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强化国家向心力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二章 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一、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建设时期
        (二)文化软实力的改革振兴时期
        (三)文化软实力的繁荣发展时期
    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成就
        (一)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
        (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
        (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五)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
        (四)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五)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三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
        (一)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
        (三)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
第四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
    一、立足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一)文化生产: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文化传承: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三)文化传播: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
        (四)文化安全: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二、借鉴世界,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益经验
        (一)美国:面向全球,提升文化世界影响
        (二)日本:固本开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三)印度:发扬特色,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
        (四)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径给中国的启示
    三、面向未来,不断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三)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五)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
第五章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一)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内容上的同构性
        (三)功能上的同向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一)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
        (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队伍建设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价值和意义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发展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奠基和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思想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列宁、斯大林等苏联理论家的阐述和贡献
        (二)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几代领导人的阐述和贡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展开和推进
    一、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出现和传播
        (一)“五四”时期“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倡导
        (二)“左翼”时期“文艺大众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形成和影响
        (一)文艺为人民大众思想的内容主张
        (二)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影响
    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确立和深化
        (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提出
        (二)文艺人民性思想中国化的深化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坚持和继承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特征
        (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价值观
        (二)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的文艺方法论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内容特征
        (一)人民性原则的充分体现
        (二)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创新和拓展
    一、新时代人民文艺事业推向新高度
        (一)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形势
        (二)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的认识强化
    二、民族复兴目标赋予人民文艺事业新使命
        (一)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的发挥
        (二)凝聚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事业的灵魂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人民文艺事业新视野
        (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
        (二)从中外优秀文艺作品中汲取养分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践行
    一、新时代我国人民文艺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
        (二)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大力推进我国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育高水平文艺人才
        (二)把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作优秀文艺作品
        (三)坚定文化自信,为创作立心铸魂
        (四)提升文艺批评水平,为文艺创作把好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攻读期间的科研情况

(5)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化寻根”前驳杂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开放的文学空间与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文学报刊承载包容繁复之声
        二、新时期初期诗坛现实要求――以建设“四化”为根本
    第二节 关于新诗的发展道路问题
        一、修复传统遭遇“崛起论”的现代狂欢——挑战与契机
        二、杨炼的现代史诗初萌动――文学报刊的新选择
第二章 寻根探索:现代史诗对地方特定文化群体的启发
    第一节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一、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响应造势
        二、青年诗人对民族传统的现代创新
    第二节 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靠拢
        一、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与扶持青年诗作者
        二、《滇池》与三大青年诗人的艺术探索
第三章 清除精神污染下的“文化寻根”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压力和推动力
        一、“清污”运动的政治任务、文艺指向
        二、地方文学刊物的回响——在具体实践中复魅传统文化
    第二节 关于新时期人道主义、人性论再解释
        一、一场与政治相关的人道主义论战
        二、被点名批评的“雪野诗派”
第四章 地域性寻根诗群的快速喷涌与落潮
    第一节 1984、1985年的报刊气候
    第二节 “红土诗派”与“百越境界”
    第三节 “东海诗群”与“黄河诗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相关阐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文艺
        2.1.2 社会主义文艺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特征
        2.2.1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2.2.2 守正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2.2.3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2.2.4 大众化与个性化相统一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现实背景
        2.3.1 文艺现代化的实践转向
        2.3.2 文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3.3 文艺市场化的趋势明显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理论资源
    3.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3.1.1 文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3.1.2 文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3.1.3 坚持“人民性”的文艺发展观点
        3.1.4 “世界文学”的观念
    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3.2.1 毛泽东文艺思想
        3.2.2 邓小平文艺理论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文艺的论述
        3.2.4 科学发展观中关于文艺的论述
        3.2.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基因
        3.3.1 强调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独特审美范式
        3.3.2 追求不同文艺形态接纳与认同的包容态度
    3.4 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批判借鉴
        3.4.1 突破“主客二分”的美学思维方式
        3.4.2 融入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方式
        3.4.3 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辩证统一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构成体系
    4.1 本质层面
        4.1.1 人民需要文艺
        4.1.2 文艺需要人民
        4.1.3 文艺成果惠及人民
    4.2 内容层面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4.2.2 坚持人民的文艺评判标准
        4.2.3 坚持与时俱进的文艺政策方针
    4.3 价值层面
        4.3.1 增强文化生产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
        4.3.2 巩固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4.3.3 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4.3.4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4.4 功能层面
        4.4.1 认识功能
        4.4.2 审美功能
        4.4.3 凝聚功能
        4.4.4 美育功能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现状分析
    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成效
        5.1.1 文艺创作内容日益多元
        5.1.2 文艺创作者素质逐渐提高
        5.1.3 文艺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满足
        5.1.4 文艺传播媒介日渐丰富
        5.1.5 文艺体制改革趋于完善
        5.1.6 文艺战线作用日趋凸显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面临的问题
        5.2.1 文艺精品供需不平衡
        5.2.2 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缺失
        5.2.3 文化市场要素发育畸形
        5.2.4 中外文艺交流成果比例失调
    5.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
        5.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位
        5.3.2 文艺人才政策囿于条框
        5.3.3 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5.3.4 文艺制度体系设计滞后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路径选择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处理好三对基本关系
        6.1.1 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多元化的关系
        6.1.2 处理好文艺市场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6.1.3 处理好文艺继承中守本固源与时俱进的关系
    6.2 培养立足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人才队伍
        6.2.1 发挥新文艺群体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6.2.2 发挥人民群众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鲜活力量
        6.2.3 发挥“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坚定力量
    6.3 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制度建设
        6.3.1 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3.2 维护文艺建设的正确方向
        6.3.3 文艺领域法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相协调
        6.3.4 实现文艺制度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统一
    6.4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话语体系
        6.4.1 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民族性”标准
        6.4.2 提炼立足中国文艺经验的标识性话语
        6.4.3 构建基于民族审美之上的现代审美范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8)《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习近平文艺观及其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1.5.1 研究视角创新
        1.5.2 研究内容创新
    1.6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1.6.1 文艺
        1.6.2 文艺观
2 习近平文艺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
    2.1 习近平文艺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是理论渊源
        2.1.2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直接理论来源
        2.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思想是重要基础
    2.2 习近平文艺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2.1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要求
        2.2.2 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2.2.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3 习近平文艺观的主要内容
    3.1 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
        3.1.1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的根本价值
        3.1.2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3.2 文艺创作要以推出优秀作品为原则
        3.2.1 文艺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3.2.2 文艺必须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3.2.3 文艺必须将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
    3.3 文艺功能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3.3.1 透视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状态
        3.3.2 传递真善美的价值理念
    3.4 文艺作品要着力弘扬中国精神
        3.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
        3.4.2 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3.5 文艺工作要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3.5.1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
        3.5.2 加强对网络文艺的管理和监督
        3.5.3 重视和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4 习近平文艺观的主要特征
    4.1 深厚的人民性
        4.1.1 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
        4.1.2 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4.2 鲜明的创新性
        4.2.1 理论上的创新
        4.2.2 实践中的创新
    4.3 深刻的时代性
        4.3.1 文艺促进“中国梦”实现
        4.3.2 文艺推动“文化强国”实现
    4.4 广泛的包容性
        4.4.1 主张各民族之间文艺的相互包容借鉴
        4.4.2 主张中国文艺与世界文艺的相互包容借鉴
5 习近平文艺观的时代价值
    5.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5.2 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5.3 为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竞争力提供了方向指引
    5.4 为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历史过程
    第一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背景
        一、文艺政策环境
        二、组织机构变化
        三、文学队伍整合
    第二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及变迁
        一、机构成立及历史沿革
        二、作家队伍的地域组成
第二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主要工作
    第一节 文艺政策与理论的贯彻落实
        一、文艺政策的贯彻
        二、文艺批评的开展
        三、文学作品的研讨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规划与落实
        一、制定文学创作计划
        二、题材与主题的考虑
        三、文学期刊的指导性
    第三节 文学队伍的培养与发展
        一、推动作家深入生活
        二、鼓励业余作家创作
        三、扩大青年作家队伍
第三章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成效与不足
    第一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成效
        一、文学事业的迅速发展
        二、作家群体的有力保障
        三、文学创作的不断繁荣
    第二节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工作不足
        一、文艺政策执行的片面
        二、具体创作指导的薄弱
        三、专业作家队伍的弱化
结语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的经验与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培养文学新人 繁荣文艺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艺育德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亚妮. 延安大学, 2021(12)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D]. 王光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发展创新研究[D]. 阿茹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6]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D]. 黄凡. 河南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研究[D]. 陈曦. 吉林大学, 2020(08)
  • [8]《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9]习近平文艺观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 张欣欣.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10]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研究(1954-1966年)[D]. 杨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培养新的文学人才,繁荣文艺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