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近五彩云端——艺术类院 校专业考试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靖东阁[1](2016)在《“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这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作为传统教育的寺院教育与作为现代教育的学校教育之间的互补合作,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也必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催生了现代学校教育,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人们视学校教育为教育的代名词,忽视了传统教育的存在及其价值。传统与现代的人为隔立,导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也出现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传统社会接受传统教育,现代社会接受现代教育”是人们最普遍的逻辑;“传统教育守旧落后,现代教育开放先进”是人们流行的观念,对学校教育的异常重视与对传统教育的决然抛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藏区的个案研究,证明现代学校教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中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价值,可以弥补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寺院教育是藏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形式,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寺院曾经是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艺术中心,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唯一的教育事业,在藏族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尽管学校教育逐渐普及并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但寺院教育仍然活跃在藏族社会并焕发生命力,寺院教育在维护藏族社会内部秩序、完整传承藏族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教育介入藏区后,不断得到普及和提高,成为藏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担负起推动藏区社会发展和培养藏族人才的重任,然而学校教育在藏族社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不能完整的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弱化的倾向、培养的人都远离了藏族社会,这是学校教育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但是,藏区学校教育有局限、寺院教育在当今社会仍有价值,这不能成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由,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现实需求。学校教育在传承藏族文化、道德教育和培养本土人才方面不尽如人意,寺院教育恰恰在这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寺院教育可以补充学校教育的缺陷;而寺院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有局限性,学校教育在这三个方面也恰恰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教育对寺院教育的补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使寺院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二者的互补合作非常必要。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相补充不仅有必要,而且可行。在理论上,教育是一个体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含其他教育形式,人的一生都要接受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人施加教育影响。而且传统与现代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的结果,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天然的内在合作与统一。寺院教育作为一种宗教教育,看似与学校教育完全对立,然而宗教具有教育性,尤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效果最佳,并且宗教知识是一种客观的知识形态,不具有价值倾向性,完全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在政策上,国家有三级课程管理、宗教事务条例、国家与地方有关鼓励民办教育的法规等政策文件,支持学校开发民族特色课程,鼓励寺院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并办出特色。在人民意愿上,藏族群众、寺院僧人和学校教师都赞同藏族青少年儿童既要学校现代科学知识又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考察藏区已经存在的互补实践尝试。通过田野考察发现,藏区已经出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的几种类型,分别是学校教育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寺院教育引入现代文化知识、宗教人士创办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福利学校。这三种形式是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通过对现有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互补类型的深入考察,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即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有限性,还有认识上的误区;寺院在引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上不够积极,即使引入部分现代知识也非常零散,对僧人的影响有限;宗教人士创办的福利学校生存状态堪忧,缺少资金支持,并且在办学上失去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的特色,还有人对宗教人士办学有些许担心和疑虑。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观念上没有辩证的看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寺院教育自身的封闭性,阻碍现代文化知识进入寺院,僧人不从事生产也就没有学习现代知识的动力;宗教思想根深蒂固,深刻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福利学校的办学理念;政府和社会缺乏对这些民办福利学校应有的关注和帮助。根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进一步互补的建议,学校方面正确看待藏族传统文化,加强校内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与家庭、社区合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宗教上层人士要积极引导僧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政府教育部门和宗教事务部门合作,促进寺院教育的现代转换;地方政府加大对宗教人士办学的政策支持,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企业和个人向民办福利学校提供经济援助。不同部门和机构通力合作,让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形式能够顺利发展,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培养现代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素养兼具的藏族人才。对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的互补研究,并不只是解决藏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互补问题,而是以藏区为案例,解决一般意义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问题。在其他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共存,同样有现代学校教育存在有限性而传统教育依然发挥积极作用的现实,也同样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互补合作的类型,只是具体情况各异。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它是一个特殊问题,但其中说明的道理却是一个普遍问题,完全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
徐耘春[2](2015)在《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介入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尽的创新性和可能性,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当代视觉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它是人类通过摄影、摄像、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虚拟交互媒体进行艺术表现、交流、联系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在科技日新月异和视觉影像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对于数字新媒体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21世纪的技能以应对当前数字时代对社会、教育、文化的挑战,国际美术教育界积极转变原先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的美术课程中增设数码摄影、数码摄像、定格动画、网络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以促进数字化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科书、中学美术课程中增设了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内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关注度偏低、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手段单一、研究成果较少、教师培训课程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更好地向前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之道,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共分八章,章节要义如下:序章从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指明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界定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意义和目标,说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一章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美术教育专着、核心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等相关文献的先行研究,梳理了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国内外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把握了当前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学术基础。第二章通过对美术课程标准中新媒体艺术的相关条例以及中学美术教科书中新媒体艺术课例的研究,把握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第三章旨在通过对全国4个省市的中学生、美术教师有关新媒体艺术的认知程度、美术学习以及美术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当前我国中学生以及美术教师对于新媒体艺术的认知情况以及美术课程和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论证当代新媒体艺术导入学校美术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有效性。第四章旨在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艺术心理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出发,以后现代课程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统整课程理论、教学评价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论证了编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理论依据,并结合这些理论对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总体课程方案进行了设计,为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基础。第五章旨在通过开发以“校园影像文化”、“城市影像文化”、“传统艺术的再生”为议题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验证这些课程在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新媒体艺术创作表现能力、审美批判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性,为我国中学开展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提供具有参照意义的经验,为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六章从职前到在职的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设计及教学能力发展一体化的视角入手,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师教育案例采用教学实践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及教学能力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有效途径,为未来美术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结章从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出发,论述学校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对于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所具有的独特贡献,并结合世界发达国家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我国当前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关注度偏低、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手段单一、研究成果较少、教师培训课程缺乏等问题,从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总体课程方案设计、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职前到在职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设计及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案例研究以及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教学能力发展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泉佑二[3](2015)在《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 ——唐文化在日本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描写中国唐代故事的篇章,这些故事中透露着众多的中国文化元素。本文主要利用古今中日文献资料进行考据,并结合文本细读来探析这些作品中的“长安”意象。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第二章,解析石田干之助《长安之春》中的“长安”意象。日本着名东洋史学家石田干之助的历史散文集《长安之春》,被认为是唐代长安研究的古典着作,为日本现当代作家的长安题材写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采用文本细读方法,解析第一篇散文《长安之春》与其他历史散文。它们描写了一些唐文化与唐长安的风俗,包括胡旋舞、胡姬、元宵观灯、拔河、绳技、字舞、妓女、斗歌、与流浪的宫廷艺人的邂逅、唐代酒宴、毡帐、骊山温泉—华清池、陆羽的陶像、唐代妇女、唐代图书、唐代建筑、唐代长安园林式庭园、橄榄与齐墩、葡萄酒、西域的商胡以高价寻求宝物的故事、隋唐时代进入中国的伊朗文化、长安夏天小景等。石田干之助二战后出版的历史概要书《大唐之春》也有许多相同的内容。第三章,遣唐使文学中的“长安”意象。首先,介绍遣唐使文学的背景,论述《轻大臣》传说、《阿倍仲麻吕变鬼,帮忙吉备大臣》传说。主要解析《阿倍仲麻吕变鬼》等传说的演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圆仁的旅程,在五台山、长安的活动;其次,讨论圆仁相关的传说(纐缬城传说)与它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以汉文训读文、唐诗、唐传奇为例,分析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因素。探讨唐传奇与翻案作品《李娃传》与《李娃物语》、《绿翘》与《鱼玄机》、《杜子春传》与《杜子春》。第五章,论述日本当代大众文学长安题材写作概况。引入有关日本当代文学作品分类的几个文学分类概念,如大众小说、历史小说、时代小说、轻小说等。介绍当代长安题材写作的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第六章,探讨日本当代大众小说中的“长安”意象。把日本当代长安题材小说分为长安情感小说、二次故事与模仿传奇小说、推理侦探小说、长安时代小说、长安历史小说,再对这些作品在运用唐诗—活用诗文、唐传奇、人物、风土人情等四个方面,如何塑造“长安”文化意象进行分析;揭示石田干之助的历史散文集《长安之春》对日本现当代长安题材写作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长安之春》是日本现当代文学“长安”写作的母本。文章通过梳理和再现日本文学中“长安”的文学意象;探析日本文学对“长安”及唐代的文化记忆,揭示唐代文学及唐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和接受。在日中两国,仅有个别文章研究过单篇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尚未发现对其进行系统性整体研究的文章,本文尝试在国际视野下对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做以研究。作为一个在西安学习的日本留学生,笔者利用母语的优势,将日语文献翻译成中文。为了阅读方便,把引用的原文作为《附录·原文》附在正文之后。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陆挺[5](2014)在《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的人心浮躁、物质欲求膨胀带来的失衡环境,引发大学生人格缺失、创造力匮乏、心理失衡等诸方面问题。这些似乎均与今天大学重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即通过文化来实现人文化成,由此决定大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实现人自身的全面成长。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如何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如何接续中华优秀的教育传统?可谓任重而道远。近年,国家乃至全国各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但是,以为艺术教育仅是技巧的教育,并未突出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的弊端尚未得到明显改观。特别是面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尚缺乏统一的规划领导,缺乏自上而下的设计,缺乏“受尊重性”乃至被边缘化,未能形成制度化的规范运作模式。而在研究领域,处于专业教育和师范艺术教育之间的大学非艺术专业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少有人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博士论文目前尚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结合自身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多年的实践体验,从大学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与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回归大学教育文化本质的根本命题,试图重构中国大学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学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研究理路是:以教育实践调查与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石,以“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与“自上而下”的理论思考结合,进行理论观照下的现实研究,采用案例研究、访谈观察、文献搜集、比较分析以及调查统计等多种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并且探究制度策略建构,从而为中国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大学为背景的综合大学推进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经验。研究结论认为,大学教育应回归中华文化传统,学习西方经验,坚持中国气派,办出大学特色,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完善人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完成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使伟大中国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得以“安身立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在大量翔实的调查研究资料和自身工作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始终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重建和新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路适合中国大学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朱欢[6](2014)在《《<儿童文学>头条》50年社会情境逻辑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963年由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创办的《儿童文学》,至今五十余年了。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儿童文学》极具研究的价值。本论文是基于《儿童文学》创刊50年《<儿童文学>头条》文本的研究,是以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和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为依托的: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中提出“作者之死”,作品创作完成后便与作者无关,基于此,本论文不研究作者只研究作品文本本身;而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要求语境化、历史化,故本研究结合具体历史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作了回归历史情境的研究。本研究将《儿童文学》创刊五十年分为四个时期作研究,即:前文革时期、新时期、后新时期、新世纪。前文革时期文学与政治联系密切,这一时期作品大体上呈现出“革命话语叙事、成人化的儿童形象、‘儿童’的隐退、‘红色的’审美视角”等特征,体现了这一时期“革命”与“斗争”的红色主题;新时期文学前期受文革后平反运动的影响,80年代中后期受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丰富饱满的儿童形象、‘儿童本位’的回归、审美的拓展、‘金色的迷惘”等特征,体现出“平反”、“回归”、“迷惘”与“团结与开放”的金色主题;后新时期,市场经济的确立,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早熟的青少年形象、主题的多元化、世俗化的审美以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环保问题、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问题等新的社会问题”等总体特征,体现出“无名”与“异化”的彩色主题;新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科技、网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大众的狂欢、全球化语境下的‘超越’、‘青少年本位’的发现、自我意识强烈的青少年形象、创新的叙事方式、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审美的超越”等特征,体现出“世俗”与“超越”的黑白主题。前文革时期,文学受政治的“捆绑”;新时期,文学开始受市场经济的“捆绑”;后新时期,文学受市场经济的显着“捆绑”,同时呈现出世纪末无名状态下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新世纪,文学整体上呈现出“超越”的理念,在解构与碎片化的新世纪,实质上是文学的自我“松绑”,体现了文学回归自身发展的历程。新世纪文学的“超越”正是文学挣脱政治经济藩篱、回归文学自身的体现。新世纪,不论是迎合市场经济文学商品化的需求,还是坚持高尚的纯文学,抑或大众文学的兴盛,都创造着一个新的文学盛世,是文学对政治、经济的自我松绑并回归文学自身的一个过渡阶段。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本作回归历史情境的研究,试图得出一定的结论。前文革时期,文学场受权力场的明显制约;新时期,文学场受到资本场的绑缚;后新时期,文学场又受到了社会场的鲜明影响;新世纪,文学场呈现出“超越”的新世纪特征。新世纪“超越”的核心,亦是价值观的颠覆与共存。既往的价值观既得到理解,也得到颠覆;经典既受尊重与学习,又受到解构与戏谑。这种超越是价值观贯穿的超越,是由内而外的超越。这是一个以美为美的时代,也是一个以丑为美的时代。
李笑频[7](2010)在《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 ——以《云南映象》演员群体为主体的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田野材料时与报道人一起构成了“我看人看我”的场景,由此敞开了既看外物又看内心的研究路径;详尽的演艺行为个案分析揭示了文化的传承与接受之间、结构与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关系;转向象征符号体系的理论作用在于呈现多种甚至各种可能性的意义;民间艺人(农民演员)作为时间移民从不同文化传统的昨天跨越到了不同文化类型并存的今天;民间艺人(农民演员)的流动引出了人-我关系怎样与空间相对应的问题;时间移民在特定的场合移风易俗,延续着部落习俗所鼓励的那种生活乐趣;从“我在现场”的日常行为可以判断出与罪感文化、耻辱感文化迥然不同的家乐福感文化的基调;持循环或轮回观念的民族会倾向于选择一种自然、自在和快乐的生活;崇尚自然本性的人性不具备现世(现实)生活苦乐原则的超越性;从秀场呈现的艺术行为大致可以推断出原生态生活情境里的民族的生活史走向;图像型人物借助媒介造成了仿像的仿真效果以展示原生态的自然主义;原生态艺术的典型范式就是神话,媒介在讲述神话的民俗的同时,也制造着民俗的神话;空间不成其为问题而时间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民间艺人(农民演员)作为时间移民的生活同步显示了进化与循环的特征;生活史个案固然难以指明一种正确的前进方向,但可以用来想象一种更好的可能生活;原生态与仿生态两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冲突的背后隐含着哪一种人观更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问题;科学既没有解释人类的所有问题,也没有解决现代人的一切烦恼,尽管它试图把人性从苦乐原则的形而上学中解救出来;以诗意的方式倾听命运的声音是为了使沉沦于物欲中的人性苏醒过来;媒介、人际、观念传播正从物、人、心三个层面立足于当下的历史境遇,相互定义什么是文化生态适应的新的人观;原生态艺术作为一种小传统之普遍化力量,为不同于单线进步观念的多维生态观念提供了部分的地方性知识;理解、解释和解决不同民族文化形态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以认同人类文明共同主题的普遍价值为理论前提。
刘小虎[8](2009)在《时空转换和意动空间 ——冯纪忠晚年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冯纪忠先生不仅是一位真正富于创造智慧的教育家与建筑家,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进程中,更是以其哲学和思想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建筑文化的教学与传播机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培养并影响了一批批规划师和建筑师,使他们成为中国建筑界的栋梁。本论文的重点放在他晚年的学术思想,主要是意动空间的案例研究和方法论的阐释。和60年代的空间原理不同,空间原理主要是解决空间和功能问题的方法论;而意动空间则主要通过对时间因素的强调,借助把握总感受量等方法,在四维时空的条件下,强化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关系,从而更注重空间感受的激发和情感的表达,这要求有娴熟的空间处理技法,是空间原理的发展升华。在这里客体是不断变化的四维的时空,主体则包括使用者以及建筑师自己;需要强调的是建筑师作为更有经验的个体,其情感表达和境界流露,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排除在设计方法论之外。冯纪忠在设计中融入了对古代诗歌表意方法的体悟、剖析和借用,借助对时间因素的强化、对人的情感的重视、意象形的推演、形的生成过程的表达、四维时空处理等手段达到意境的生成,完成了方塔园、何陋轩、旧城改建等少而精的设计作品,他的意动空间理论也完成了从方法论到实践案例的完整过程。方塔园作为城市公园和文物公园,使用现代的手法却又保持了古典的韵味,以韵味超越形式模仿,体现了与古为今的思想方法;何陋轩作为方塔园中最后完成的建筑作品,使用竹子稻草作为建筑材料,强化时空变化的体验,在静中体验动,返璞归真,是意动空间的完美表达;旧城改建则强调使用者的生活时间的连续性,在80%以上的使用者不被搬迁的情况下,采用立体里弄系统等手段,提升居住面积和空间质量,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证了城市情感和记忆的延续。本论文从冯纪忠思想发展的脉络入手,简单介绍了早年思想,重点分析和读解了方塔园、何陋轩这几个作品,借助对冯纪忠的论文、手稿的仔细研究和访谈,参照有关的理论和评价,逐步展开对意动空间方法论的阐释,最后完成对冯纪忠晚年学术思想的总结。全文约11万字,附图约100幅。
苏帅[9](2002)在《走近五彩云端——艺术类院 校专业考试巡礼》文中提出 每年年初,当春天刚刚唤醒树梢的绿意时,总有十数万的逐梦人,或是身背画夹,或是怀抱乐器,或是肩负行囊,或是仅仅信心满怀的穿梭于各艺术类院校之间。中央音乐学院、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些在高等院校招生中独领一处风景、被人
何建明[10](1998)在《落泪是金》文中研究表明 引子:白鹿原下的祭奠探究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件事是我不愿去做的,但这件事我又必须去做。从我踏进大学校园的第一步起,我的身心与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本来这部专为大学一个特殊群体而写的作品,可以早些封笔,但陕西方面又传来一则震惊的消息:陕西蓝田县汤峪镇白家坡村一对农民夫妇因惧怕孩子上大学后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于今年4月4日晚,服下剧毒农药后双双自杀身亡。为此,我不得不再次抽出时间
二、走近五彩云端——艺术类院 校专业考试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近五彩云端——艺术类院 校专业考试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
(二)民族地区传统教育被忽视但又发挥重要作用 |
(三)藏区学校教育“热”与传统教育“冷”的两种境遇 |
(四)对“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刻板化理解的反思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三、研究的基本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藏区学校教育现状与功能局限 |
一、藏区学校教育的现状 |
(一)学校教育的内容 |
(二)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 |
(三)学校教育的管理制度 |
(四)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 |
二、藏区学校教育的功能局限 |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 |
(二)道德品行教育的弱化 |
(三)培养现代化但非本土化的人才 |
第二章 寺院教育的现状与当代价值 |
一、藏区寺院教育的现状 |
(一)寺院教育的制度 |
(二)寺院教育的管理 |
(三)寺院教育的教学方法 |
(四)寺院教育的内容解析 |
二、寺院教育的当代价值 |
(一)维系藏族内部社会秩序 |
(二)保存与传承藏族文化 |
(三)塑造个人良好道德品行 |
第三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需求 |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 |
(一)寺院补充学校可完善学校功能以满足社会需求 |
(二)学校补充寺院可以削弱寺院教育的消极作用 |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藏区民生改善的诉求 |
(一)学校教育促进民生改善 |
(二)寺院教育不利于改善民生 |
(三)学校补充寺院以减小寺院教育在民生改善中的消极影响 |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可行性分析 |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对立统一性 |
(三)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与功能的有限性 |
(四)宗教具有教育性与宗教知识的可教性 |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有政策支持 |
(一)设置三级课程有利于民族文化进校园 |
(二)国家宗教法规支持僧人学习现代文化知识 |
(三)国家法规与地方文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 |
三、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是民心所向 |
(一)藏族群众认为学校教育和传统教育都不可偏废 |
(二)学校教师主张学生应该多了解藏族传统文化 |
(三)寺院僧侣认为现代文化知识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 |
第五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有实践尝试 |
一、藏民族文化进校园 |
(一)藏区学校实施双语教育 |
(二)学校教育内容包含藏族文化 |
(三)学校开设民族文化特色班 |
二、寺院教育引入现代科学知识 |
(一)僧人学习政策法规 |
(二)僧人学习文化知识 |
(三)僧众接触现代传媒 |
三、寺院(活佛)办学校教育 |
(一)寺院办学 |
(二)活佛办学 |
四、僧人与俗人共校 |
(一)吉美坚赞学校的办学理念 |
(二)吉美坚赞学校的学制与课程 |
(三)吉美坚赞学校的教学方式 |
第六章 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现实问题 |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结合的认识误区 |
(二)寺院引入现代知识不积极并且知识体系零碎 |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民办学校生存现状堪忧 |
(四)部分民办福利学校失去民族特色和自身优势 |
(五)宗教人士办学尚存在一些异议和担心 |
二、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没有辩证看待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
(二)相对封闭的寺院教育将现代文化拒之门外 |
(三)寺院僧人对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
(四)公益事业不受关注且扶持政策不完善 |
(五)宗教思想影响藏族群众的观念和民办学校的教育理念 |
第七章 促进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的思考 |
一、学校正确看待传统文化进而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
(一)正确认识藏族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 |
(二)学校增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
二、学校寻求合作与转变减小传承文化的有限性 |
(一)学校教育合理选择民族传统文化与家庭、社区的补充传承 |
(二)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和方式上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
(三)创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的互利共生模式 |
三、宗教上层鼓励僧人学习现代知识并参与社会生产 |
(一)活佛和堪布引导僧众学习现代科学知识 |
(二)活佛和堪布鼓励僧人积极参与社会生产 |
四、教育和宗教事务部门推动寺院教育现代转换 |
(一)地方教育局和宗教事务局施加外力支持 |
(二)寺院教育自觉从封闭走向开放 |
五、政府部门与企业、个人分别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 |
(一)地方政府夯实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 |
(二)地方统战、宗教和教育部门督导民办学校 |
(三)鼓励企业和个人向藏区福利学校捐赠 |
(四)藏区福利学校突出办学特色并加强自我约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 新媒体 |
(二) 新媒体艺术 |
(三) 新媒体艺术教育 |
(四) 本课题研究范畴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国内外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节 世界发达国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一、世界发达国家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研究开端 |
二、世界发达国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国外研究现状的特色与局限 |
第二节 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一、《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中相关研究论文的梳理 |
二、其他国内文献中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三、国内研究现状的特色与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 |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
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现代媒体艺术内容系列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节 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比较研究 |
一、我国各版本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 |
二、新版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研究 |
三、结论与建议 |
第三节 高中现代媒体艺术教科书研究 |
一、《摄影·摄像》教科书 |
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教科书 |
三、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及其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与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结论 |
第三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结论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方案设计 |
第一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的理论基础 |
一、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
二、心理学理论与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 |
三、美术教育理论与新媒体艺术课程 |
第二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方案设计 |
一、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专业新媒体艺术课程的区别 |
二、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方案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第一节 镜头下的校园生活——中学摄影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一、课程设计缘起 |
二、课程设计准备 |
三、“镜头下的生活”——中学摄影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
四、摄影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
第二节 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 |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
二、课程开发与实践——“记录静安即将消逝的色彩” |
三、课程教学总结 |
第三节 激活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实践 |
一、课程设计缘起 |
二、课前调研 |
三、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
四、教学创新点 |
五、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 |
一、高等师范院校新媒体艺术课程开设情况及其问题 |
二、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
三、课程评价 |
四、结论 |
第二节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实习——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 |
一、项目学习与教育实习一体化的创新型美术教师教育 |
二、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
三、研究结论 |
四、反思与展望 |
第三节 中学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概述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结论 |
五、研究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章 与大数据同行: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未来 |
第一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愿景 |
一、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美术教育 |
二、21世纪学校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
三、世界发达国家视觉艺术课程改革 |
四、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愿景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发展方向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局限 |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
四、结语 |
附录 |
一、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与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二、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
三、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教学资料 |
四、《新媒体艺术实践》学生课程学习调查问卷 |
五、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洋泾浜:追忆申城似水流年》学习调查问卷 |
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艺术节微电影《忠于初心》剧本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
后记 |
(3)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 ——唐文化在日本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 |
第三节 近现代国际视野下的日本“长安”记忆 |
第二章 《长安之春》中的“长安”意象 |
第一节 第一篇《长安之春》 |
一、《长安之春》的语言形式特征 |
二、《长安之春》的内容特征 |
第二节 《长安之春》其他历史散文中的长安文化意象 |
一、民间艺术类意象 |
二、生活习俗类意象 |
三、西域文化类意象 |
第三节 另外一个《长安之春》 |
第三章 “遣唐使”文学中的“长安”意象 |
第一节 遣唐使文学概况 |
第二节 遣唐使传说的演变 |
一、遣唐使为题材的古代传说 |
二、《轻大臣变灯台鬼》的传说 |
三、《阿倍仲麻吕变鬼,帮忙吉备大臣》的传说 |
第三节 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一、《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内容 |
二、有关圆仁的传说:《纐缬城传说》 |
第四章 汉文训读文体、唐诗、唐传奇 |
第一节 汉文训读文 |
第二节 日本文学中的唐诗 |
第三节 日本文学中的唐传奇 |
一、《李娃传》与《李娃物语》 |
二、《绿翘》与《鱼玄机》 |
三、《杜子春传》与《杜子春》 |
第五章 日本当代长安题材写作概况 |
第一节 日本当代文学的几个相关概念 |
一、日本大众文学 |
二、历史小说 |
三、时代小说 |
四、轻小说 |
五、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日本当代长安题材小说作家 |
一、井上靖 |
二、陈舜臣 |
三、梦枕貘 |
四、田中芳树 |
五、井上佑美子 |
六、森福都 |
第三节 日本当代长安题材大众小说作品 |
一、有关长安的情感小说 |
二、有关长安的推理侦探小说 |
三、二次故事与模仿传奇小说 |
四、有关长安的历史小说 |
五、有关长安的时代小说 |
第六章 日本当代大众小说中的“长安”意象 |
第一节 “长安”意象解析 |
一、用唐诗构造长安意象 |
二、以唐传奇演绎长安意象 |
三、凭借历史人物再现长安风云 |
四、风土人情中描绘长安意象 |
第二节 《长安之春》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三、所涉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
四、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教育的文化本位与历史观照 |
第一节 大学教育的文化本位 |
一、教育的文化本质 |
二、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
三、现代大学教育的生态特性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问题 |
一、中国大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
二、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与症结 |
第三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与现实问题 |
一、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 |
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二章 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 |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
一、艺术的本质 |
二、艺术的功能 |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 |
一、艺术教育的本质 |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 |
三、艺术教育的特色 |
第三章 美国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 |
第一节 哈佛大学的艺术教育:分布必修课程模式 |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历程 |
二、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
三、哈佛大学校园艺术教育 |
四、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
第二节 芝加哥大学的艺术教育:经典阅读模式 |
一、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
二、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特色 |
三、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的思想基础 |
四、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
第三节 麻省理工学院的艺术教育:分布集中模式 |
一、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的历程 |
二、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课程 |
三、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特点 |
四、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的启示 |
第四节 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教育:必修型的核心课程模式 |
一、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
二、哥伦比亚大学艺术教育特点 |
三、哥伦比亚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
第五节 美国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的启示 |
一、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
二、美国大学重视艺术教育的原因 |
三、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大学作为人文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 |
第一节 清华大学:“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范例 |
一、清华大学艺术教育概述 |
二、清华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
三、清华大学艺术教育的特色 |
第二节 北京大学:“由理入道”的艺术教育范例 |
一、北京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概述 |
二、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
三、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
第三节 东南大学:“艺文融通”的艺术教育范例 |
一、东南大学艺术教育概述 |
二、东南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
三、东南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
四、东南大学艺术教育实践反馈 |
第四节 香港城市大学:弘扬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范例 |
一、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教育概述 |
二、香港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 |
三、香港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探索 |
第一节 中西方大学艺术教育比较与思考 |
一、中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 |
二、中西方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比较 |
三、中国大学办学理念探索 |
第二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
一、课程设置理念 |
二、课程体系层次 |
三、课程内容规划 |
四、课程资源保障 |
五、课程讲授方式 |
第三节 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
二、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
三、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
第六章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中国特色 |
第一节 中华教育传统的回归与重塑 |
第二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 |
一、何为人生境界? |
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 |
第三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特色使命 |
一、树立大学生的根基意识 |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
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儿童文学>头条》50年社会情境逻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1.1 论题的由来 |
1.1.2 论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儿童文学》概况及儿童文学类杂志的相关研究 |
1.2.2 不同时期的相关研究 |
1.2.3 可能的创新点 |
1.3 相关概念 |
1.3.1 社会情境逻辑 |
1.3.2 文本 |
1.4 理论工具 |
1.4.1 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
1.4.2 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第2章 作品分期及依据 |
2.1 作品分期 |
2.1.1 第一时期:前文革时期(1963-1966) |
2.1.2 第二时期:新时期(1978-1991) |
2.1.3 第三时期:后新时期(1992-1999) |
2.1.4 第四时期:新世纪(2000-2012) |
2.2 分期依据 |
2.2.1 既有的文学史分期 |
2.2.2 参照社会情境等因素的分期 |
第3章 前文革时期的红色主题:“革命”与“斗争” |
3.1 “革命”主题下的成人化叙事 |
3.1.1 “两结合”下的“革命”题材 |
3.1.2 革命话语叙事 |
3.2 “斗争”主题下的红色儿童形象 |
3.2.1 文学批评运动与“斗争”思想 |
3.2.2 成人化的儿童形象 |
3.2.3 “儿童”的隐退 |
3.2.4 “红色的”审美视角 |
3.3 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的金色主题:“平反——回归——迷惘——团结与开放” |
4.1 “平反”主题下的儿童文学“伤痕”书写 |
4.1.1 “平反”的主题 |
4.1.2 儿童文学的“伤痕”书写 |
4.2 “回归”主题下的迷惘 |
4.2.1 蜜月时代的“回归” |
4.2.2 市场化的“迷惘” |
4.2.3 国际新格局下的“团结与开放” |
4.2.4 丰富饱满的儿童形象 |
4.2.5 “儿童本位”的回归 |
4.2.6 审美的拓展 |
4.2.7 “金色的”迷惘 |
4.3 小结 |
第5章 后新时期的彩色主题:“无名”与“异化” |
5.1 “无名”主题下的文学弥散 |
5.1.1 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无名” |
5.1.2 早熟的青少年形象 |
5.1.3 多元的主题 |
5.1.4 世俗化的审美 |
5.1.5 世纪末的“彩色” |
5.2 “异化”主题下的青涩思索 |
5.2.1 “金钱至上”与“异化” |
5.2.2 环保问题 |
5.2.3 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问题 |
5.2.4 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 |
5.3 小结 |
第6章 新世纪的“黑白”主题:“世俗”与“超越” |
6.1 “黑色”主题下儿童文学的世俗化 |
6.1.1 互联网时代“大众的狂欢” |
6.1.2 知识经济的“消费” |
6.2 “白色”主题下儿童文学的超越 |
6.2.1 全球化语境下的“超越” |
6.2.2 新世纪个性的张扬——“青少年本位”的发现 |
6.2.3 自我意识强烈的青少年形象 |
6.2.4 创新的叙事方式 |
6.2.5 新的写作空间的拓展 |
6.2.6 审美的超越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题的流变 |
7.1.1 由“单极化”向“多元化”转变 |
7.1.2 紧扣时代主题——“无名与超越” |
7.2 从“成人化的儿童”向“儿童的成人化”转变 |
7.3 审美的“红色”视角向新的审美方式的转变 |
7.4 由革命叙事向创新的叙事转变 |
7.5 文学场的互文性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四届全国髙等院校民族声乐大赛报名表 |
(7)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 ——以《云南映象》演员群体为主体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原生态田野作业的缘起 |
第一章 研究对象:演艺行为所呈现的文本 |
第一节 看出来的田野材料 |
第二节 听出来的田野材料 |
第三节 阅读出来的上下文 |
第二章 研究现状:场域见之于结构的现象 |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中的民间艺人 |
第二节 生活史书写原则及策略 |
第三节 人观研究趋势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介乎观察与体验之间 |
第一节 参与观察以了解事实 |
第二节 深度描绘以理解意义 |
第三节 反思平衡以求解答案 |
第四章 演艺生涯:浮现于眼前的历史之岛 |
第一节 不同时间的经历 |
第二节 不同空间的经历 |
第三节 家屋建构出来的家人观 |
第五章 符号论:传承与接受的互动效应 |
第一节 遥远的神性如何出场 |
第二节 当下的人性如何张扬 |
第三节 秀场的行为如何象征 |
第六章 媒介印象:超现实的延伸 |
第一节 成像技术与身体技术 |
第二节 他者的声音场景 |
第三节 民俗的世俗神话 |
第七章 民族诗:以传统应验未来的预言 |
第一节 数字及其隐喻 |
第二节 方言与通语的过渡状态 |
第三节 从原生态到仿生态的迁徙 |
结论:现代生存悖论的讨论 |
部分的进化和循环何以可能 |
科学与诗学相互成全的生活何以可能 |
文化生态适应的新的人观何以可能 |
征引和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时空转换和意动空间 ——冯纪忠晚年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1.1 现状:疯狂的资本,原创的匮乏 |
2.1.2 冯纪忠晚年学术思想的宝贵之处 |
2.2 文献综述:现代中国之路 |
2.2.1 时代的孤行者:冯纪忠与林风眠 |
2.2.2 建筑教育:中国的,现代的 |
2.2.3 因画相识 |
2.3 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 |
2.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5 研究方法 |
2.5.1 文献研究法 |
2.5.2 个案研究法 |
2.5.3 观察法 |
2.5.4 思维方法 |
2.5.5 描述性研究法 |
3 早年简述:现代思想的引进、结合、发展(50~60年代) |
3.1 维也纳求学 |
3.2 50年代的探索 |
3.2.1 27年系主任 |
3.2.2 创办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 |
3.2.3 园林绿化 |
3.3 另一条现代之路 |
3.3.1 VTH的另一条现代之路 |
3.3.2 空间原理 |
3.4 小结 |
4 晚年学术思想 |
4.1 概述 |
4.1.1 思想脉络 |
4.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
4.1.3 技术转移:计算机辅助 |
4.2 方塔园:时空转换 |
4.2.1 方塔园概况 |
4.2.2 整体构思 |
4.2.3 要点及单体设计 |
4.2.4 评述:攻击与礼赞 |
4.3 何陋轩 |
4.3.1 何陋轩项目背景 |
4.3.2 何陋轩基地原貌 |
4.3.3 设计立意 |
4.3.4 具体处理 |
4.4 意动空间 |
4.4.1 何陋轩中的意动空间 |
4.4.2 意动溯源 |
4.4.3 比较研究 |
4.4.4 意动空间的特征 |
4.4.5 意动空间的设计方法 |
4.4.6 冯纪忠的"意动图式" |
5 自由的精神,诗情的时空 |
5.1 不断超越 |
5.2 自由的精神 |
5.3 诗情的时空 |
5.4 他的成就 |
6 展望:走向公民建筑 |
6.1.1 杰出成就奖:走向公民建筑 |
6.1.2 展望:走向公民建筑 |
7 后记:创造青春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10 附录 |
四、走近五彩云端——艺术类院 校专业考试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下藏区学校教育与寺院教育互补研究 ——基于甘孜、果洛等地的考察[D]. 靖东阁. 西南大学, 2016(01)
- [2]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D]. 徐耘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3]日本文学中的“长安”意象 ——唐文化在日本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研究[D]. 泉佑二.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陆挺. 东南大学, 2014(02)
- [6]《<儿童文学>头条》50年社会情境逻辑分析[D]. 朱欢.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7]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 ——以《云南映象》演员群体为主体的讨论[D]. 李笑频. 云南大学, 2010(10)
- [8]时空转换和意动空间 ——冯纪忠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 刘小虎.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9]走近五彩云端——艺术类院 校专业考试巡礼[J]. 苏帅. 同学, 2002(12)
- [10]落泪是金[J]. 何建明. 中国作家, 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