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Mechanical Properties ofPaste-like Fill Material(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来[1](2021)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中后装衬套的结构设计与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及重型运载火箭的前期论证和预研的深入开展,大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向高刚度、轻质化、功能化的集成式结构设计制造理念转变。如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为了实现内部空间的高效利用,需要在夹层结构中设计大量的安装孔位,传统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安装形式很难兼顾承载能力、可设计性能强等综合方面的技术要求,因此本文通过提出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中后装碳纤维承力衬套的结构设计,并对碳纤维承力衬套以及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进行工艺研究,实现夹层结构后装承力衬套的承载能力大、可设计性强的后装工艺验证方法,用以满足未来重要型号结构减重和灵活设计的技术需求。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通过对碳纤维承力衬套的结构设计,研究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中的安装形式,确定承力衬套的两种基本形式,对承力衬套使用减重情况的对比。另外从原材料选择、铺层设计、工装设计、成型工艺多方面进行细化,最终确定碳纤维承力衬套的工艺研究方案。最终选用热收缩袋成型工艺,获得的碳纤维承力衬套具有工艺成本低,表面质量平整等特点;研究从纤维体积含量和压缩性能对比,实现制备性能优异的碳纤维承力衬套。(2)开展对碳面板铝蜂窝和铝面板铝蜂窝两种夹层结构的成型工艺研究,通过对碳面板的铺层设计以及无损检测、拉、压、弯、剪性能测试,铝蜂窝高质量拉伸工艺,并对两种夹层结构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采用平压和剪切测试,确定了两种夹层结构的性能满足后装试验要求,实现了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高质量成型。(3)基于碳纤维承力衬套和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成型研究,通过开发蜂窝夹层结构中的后装承力衬套的安装方法,验证了从材料选取、结构设计和定位工装、金属螺纹件、胶黏剂选型和后装成型的可行性,后装工艺验证从多角度分析,首先从不同结构胶粘剂使用性能分析,进而对两种夹层结构在不同金属螺纹孔状态下的拉脱性能测试,最后对安装完成的通孔和盲孔形式进行抗压性能研究。通过碳纤维承力衬套的安装保证了拉脱承载能力,并且两种蜂窝结构的后装形式增强了抗压性能,同时减重分析也实现了轻量化的研究目标。为航天复合材料夹层结构部件研制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董科[2](2021)在《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及其力学和形状记忆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引入智能性打印基材则可进一步拓展复合材料的功能和应用前景。借助打印技术引入连续纤维可定制化生产轻质高强复合结构材料,一体成型,降低成本。打印过程中,将形状记忆智能高分子基材与连续纤维复合,能够在特定刺激下改变其形状,可用来设计增强结构的自展开或自适应功能,未来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前期研究表明,打印工艺对连续纤维的要求较高,制备的复合结构内部存在明显缺陷;此外,智能基材的打印复合结构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因此,如何优化连续纤维3D打印路径的设计以及连续纤维与智能基材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构筑轻质高强结构以及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对指导和开发智能化3D打印高强材料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本文基于纤维增强轻质格栅结构,通过对打印参数如打印路径和挤出量进行设计与配置,优化了连续纤维在格栅结构中的打印工艺,可制备具有纤维良好分布的格栅结构复合材料。基于该优化工艺,采用形状记忆聚乳酸和连续芳纶纤维设计并打印了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系统地研究了打印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增强结构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最终,为实现纤维增强格栅结构复合材料的直接驱动变形,制备了电驱动碳纤维增强“人”字形形状记忆格栅结构,探索了该种复合结构的各项性能以及作为电驱动变形装置的应用潜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的结构设计与打印工艺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周期重叠式的连续纤维打印路径和挤出量配置的打印策略,并使用连续芳纶纤维和聚乳酸为原材料打印了具有不同路径配置的菱形填充格栅结构复合材料,研究了连续纤维打印的路径配置对打印质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类梯形”路径设计的复合结构具有较均匀的纤维分布及良好的打印质量和理想的力学性能,可适用于打印不同填充图案的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复合材料。(2)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的力学与记忆性能研究。在优化打印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均匀纤维分布的连续纤维增强三角填充格栅结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研究了结构参数和打印参数对复合结构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拉伸载荷下复合结构的失效模式。探索了结构参数和打印参数对三角填充格栅结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结构中的纤维为主要承力部分,在结构中支杆和纤维的搭接处观察到主要的应力集中,与实验拉伸测试中产生的破坏位置一致;随着打印结构单胞长度的增加,结构的相对密度减小,但结构的拉伸强度呈上升趋势;当打印层高降低时,复合结构中的纤维含量升高,拉伸强度显着增加;单胞长度的增加能够增加格栅结构的刚度,弯曲性能也呈上升趋势,而形状记忆回复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着打印层高减小,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含量由3.65%增加到16.32%,复合结构能承担的相对最大载荷以及相对弯曲模量分别增加了约2倍和3倍,而形状回复率则下降显着,从74.62%降低到53.88%。(3)电致驱动形状记忆智能格栅结构的研究。以形状记忆聚乳酸为基体,向其引入热塑性聚氨酯和多壁碳纳米管,制备了电响应形状记忆复合线材;通过3D打印连续纤维技术,设计并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人”字形负泊松比格栅结构。研究了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基材的力学性能和电响应形状记忆性能,进而研究了格栅结构在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及负泊松比效应,探索了该类格栅结构的电致驱动性能。结果表明,打印的碳纤维增强复合基材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并能够在10 V电压刺激下,25 s内可达到94%的形状回复率;打印的格栅结构在拉伸载荷下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建立的数学模型很好地预测其泊松比的值;复合结构能够在电驱动下由临时形状回复到初始状态,通过对格栅结构尾端选择性的施加电刺激,能够对格栅结构特定部分进行激活。本课题将形状记忆高分子基材与连续纤维复合,优化了连续纤维3D打印路径,研究了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热/电驱动的形状记忆格栅结构,对开发3D打印智能高强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将来设计增强结构的自展开或自适应材料,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越[3](2021)在《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及其环保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一种排放量大、对环境影响严重、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难度大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针对赤泥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已经刻不容缓,亟需一种大量消纳赤泥的有效途径。我国作为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地下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会导致采空区的形成,如果不进行充填处理,将会给采空区上面的工程活动及地表建筑安全造成巨大的隐患。本试验以赤泥、粉煤灰、水泥、矿粉和脱硫石膏为原材料制备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不仅能够大量消耗固体废弃物,还能达到综合治理煤矿采空区的目的,具有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设计配合比试验得到了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原材料配合比范围,并评价了各原材料的掺量变化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随后针对赤泥本身碱性强且包含多种有毒重金属的特点,基于碱激发和硫酸盐激发原理,通过现代测试技术手段(SEM、XRD、FTIR)探究了材料对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固化机理;此外,实际使用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时将无法避免接触到酸性老窑水,二者接触后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可能会影响材料对污染物质的固化效果并改变老窑水的水质特征,基于这种情况,通过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粉末样品在不同pH以及不同氧化还原电位的水环境下的浸出试验,本文评价了不同环境因素对材料固化污染物质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圆柱样品的静态浸泡试验来模拟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初步研究了材料对酸性老窑水的治理效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赤泥的合适掺量为55%,当赤泥掺量低于50%时,赤泥掺量的增加可提高体系碱激发的程度,促使生成更多水化产物,这些水化产物有助于材料强度的提升,但当赤泥掺量超过50%时,继续增加赤泥反而会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当赤泥掺量为5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水泥和矿粉掺量的增加可显着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考虑到经济性,水泥掺量范围控制在7.5%~10%,矿粉掺量控制为5%较为合适;脱硫石膏的加入能够使体系生成钙矾石(AFt)晶体,有助于材料早期强度的提升,但其掺量超过5%时,会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因此脱硫石膏的合适掺量为5%。(2)作为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产生的主要水化产物包括C-S-H(水化硅酸钙)、C-A-H(水化铝酸钙)等无定形凝胶,这些无定型凝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把体系中的赤泥、粉煤灰等颗粒包裹起来,提升了材料整体的联结性,宏观上表现为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这些无定型凝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离子交换容量,使材料在宏观上还具备良好的物理吸附、固化重金属的特性。脱硫石膏的加入还能使材料生成针棒状的AFt,这些晶体穿插填充在材料空隙中,提升了材料的整体联结性和致密程度,这些特点使得材料能通过物理固封的方式固化重金属等污染物质;AFt特殊的结构还可使其通过化学置换的方式将重金属离子稳定在晶柱内部的缝隙和通道。(3)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粉末样品在不同pH以及氧化还原环境的浸出实验表明:酸性环境会导致材料部分聚合物凝胶的溶解和破坏,进而影响材料对污染物质的固化效果;碱性环境则有助于增强体系碱激发程度,生成更多水化产物,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材料对污染物质的固化效果。氧化环境下,赤泥基样品发生了氧化产酸现象,氧化性越强,环境酸性越强,材料的固化效果越差;而还原环境则表现出抑制材料污染物释放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材料对污染物质的固化效果。(4)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圆柱样品的静态浸泡试验表明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能够有效固化自身污染物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去除老窑水重金属的试验研究表明,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粉末样品对老窑水中包含的多种重金属具有显着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6%以上,为采空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唐元鑫[4](2021)在《碳纳米管混凝土构件压阻效应的多尺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纳米管混凝土具有电学性能随荷载规律变化的压阻性能。电阻率的变化反映了结构的应力或损伤,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自感知和智能化监测。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多尺度的非均一性,其宏观尺度的性能是其各级低阶尺度本质的耦联映射,故而多尺度分析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机理至关重要。对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压阻效应多尺度试验的关注较少,基于压阻机理的多尺度模型研究成果缺乏,这制约了水泥基材料结构智能化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多尺度下碳纳米管混凝土构件的压阻效应。本文研究目的是:开展不同尺度下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阻试验;掌握不同尺度下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阻性能;揭示不同尺度下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阻响应机理;进一步完善并丰富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理论研究;对碳纳米管混凝土构件进行开拓性研究,进而研究碳纳米管混凝土的压阻特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分别为:(1)分析总结了现有国内外对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压阻效应的试验研究、理论研究。从宏观、细观、微观和纳观四个尺度,综述了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压阻效应的多尺度试验、机理和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2)通过碳纳米管悬浮液分散性试验,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不同碳纳米管与表面活性剂掺配比对碳纳米管悬浮液分散性的影响。通过碳纳米管水泥砂浆和碳纳米管水泥净浆压阻性能试验,研究了微观层面碳纳米管水泥基材料的压阻响应,并结合SEM观察碳纳米管水泥净浆构造特征,并进行微观结构分析。主要结论:碳纳米管浓度6g/L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吸光度可达1.90A;碳纳米管掺量为0.2wt.%时,碳纳米管水泥砂浆有较好的电阻变化率,且应力灵敏度较高;10mm×10mm×20mm尺寸的水泥净浆试件较2mm×2mm×4mm尺寸的水泥净浆试件有较好的压阻效果;未掺加碳纳米管试样可明显观察到疏松的微观结构,当碳纳米管掺量增加,可以看到水化产物包裹碳纳米管,但当碳纳米管掺量较大时,由于碳纳米管的搭接率增加,网络更加复杂。(3)开展碳纳米管混凝土试件和构件的压阻试验,研究不同碳纳米管掺量的混凝土压阻响应,结合微观构造和水泥净浆、水泥砂浆试验结果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不同掺量的碳纳米管混凝土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电阻变化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且有掺量试件的电阻变化率均大于未掺加碳纳米管试件;碳纳米管掺量为0.5wt.%时,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力灵敏度均最高。不同掺量下,碳纳米管混凝土梁的电阻变化率随荷载等级的增加而增加,当碳纳米管掺量为0.05wt.%、0.5Pmax荷载作用下,电阻变化率最大,达到5.0%,表现出较好的压阻响应。(4)基于渗虑理论和量子隧道效应理论等相关导电理论,结合应力作用引起导电路径在三个尺度的变化情况,建立净浆、砂浆和混凝土三个层面的压阻效应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净浆尺度层面,应力主导下的导电网络变化是压阻效应的主要机制;水泥砂浆尺度层面,砂的加入将会引起双重渗滤,通过控制砂/水泥的值来量化对压阻效应的影响;混凝土尺度层面,粗集料的体积分数是影响混凝土与砂浆压阻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配比和粗集料体积分数可以控制压阻效果。
宋维龙[5](2021)在《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壁后注浆是盾构隧道建设中的关键工序,注浆浆液的选择与使用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盾构隧道工程的日益增多,面对的工程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对壁后注浆浆液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传统水泥基浆液存在高能耗、工程性能和耐久性差的不足,研制抗水分散性强、抗渗性能优、耐久性好且低碳环保的壁后注浆浆液对盾构隧道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对于一种新型浆液的出现,常由于对浆液在盾尾空隙中充填和渗透扩散机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壁后注浆过程中精细化施工控制不够准确,难以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鉴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72297)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No.201906090223)的资助下,以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模型构建对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的工程特性、耐久性及其在盾构隧道同步注浆过程中的充填和渗透扩散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高炉矿渣和钢渣分别以单掺和双掺的形式与粉煤灰复合时各自复合掺量对碱激发胶凝材料新拌合特性、硬化特性和微观特性的影响,优化了工业废渣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原材料组成。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时,二者可产生协同效应,在不缩短碱激发材料凝结时间和降低流动度的情况下可有效促进硬化试样抗压强度的增长。单掺高炉矿渣会造成硬化试样脆性增强,而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则可有效缓解硬化试样的脆性。相同掺量条件下,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对试样抗折强度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单掺高炉矿渣的情况。单掺高炉矿渣能有效促进碱激发材料基体内早期C-(A)-S-H凝胶的生成和加速固体粉料颗粒的溶解,而单掺钢渣则会影响到凝胶产物的生成和扩展。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时,高炉矿渣的存在能激发钢渣颗粒的活性并促进其溶解,生成的C-(A)-S-H和N-A-S-H凝胶复合共存于基体中将残余颗粒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与单掺高炉矿渣试样同等致密水平的微观结构。(2)以碱激发工业废渣胶凝材料为主体,辅以细砂和减水剂,制备了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激发剂浓度和减水剂对所制备工业废渣基浆液基本物理特性、工作特性、硬化特性和孔隙结构特性的影响。由浆液稠度和流动度双指标控制的浆液易泵期能够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范围内进行调节,在实际注浆施工时可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施工条件灵活进行选择使用。通过调整浆液的配比参数能够在浆液具备良好工作特性的同时,使其硬化试样的水/陆强度比达到0.80以上以及抗渗压力达到0.8 MPa以上,从而具备优良的抗水分散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废渣基浆液与传统水泥基浆液的性能指标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工业废渣基浆液的工作特性在与传统水泥基浆液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其包括强度、弹性模量、抗水分散性和抗渗性能在内的硬化特性都明显优于传统水泥基浆液,因而可以认为工业废渣基浆液的性能更加优越。(3)根据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施工质量对浆液耐久性方面的要求以及在实际服役环境下可能遭遇的情况,分别对工业废渣基浆液和传统水泥基浆液试样的干燥收缩特性、抗水溶蚀特性和抗硫酸盐侵蚀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龄期为90天时,两组代表性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干缩应变略大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但差异并不显着,认为属于合理范围。在水溶蚀试验中,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浸渍水pH值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基体内残余的碱性激发剂所致;与之相比,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浸渍水pH值的升高则主要是由于凝胶产物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分解所致。此外,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质量和强度损失情况也明显好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因而具有更好的抗水溶蚀性能。在耐硫酸盐侵蚀试验中,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表观受损情况均明显好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Mg SO4溶液对浆液硬化试样的侵蚀作用要强于Na2SO4溶液。在相同硫酸盐侵蚀龄期条件下,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质量和强度损失率均低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具有更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4)通过室内试验对两种代表性工业废渣基浆液的流型、流变参数及其时变特性进行了测试。工业废渣基浆液的流型并不属于某一种单一流型,通常与浆液的具体配方参数有关。浆液的流型不随时间发生改变,但流变参数存在时变性。根据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施工时的自身特点,将同步注浆浆液的整个扩散过程视为环向充填、轴向充填和径向渗透的三维扩散模式。分别基于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流变方程和考虑时变性的幂律型流体流变方程,推导并建立了浆液环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环向形成与分布模型、轴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时空消散模型以及径向渗透时的渗透扩散模型。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涉及到的参数有盾构掘进参数、浆液特性参数、注浆施工参数和土层特性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值与工程实例监测数据和注浆试验数据间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并结合算例对理论模型的多种影响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分析。该理论模型可为盾构掘进与注浆施工的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易健胜[6](2020)在《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注浆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管是在地表工程还是地下工程当中,注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实际工程中,纯水泥浆液往往是注浆材料的首选项,然而纯水泥浆液的稳定性、流动性和力学强度表现不佳。在纯水泥浆液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超细矿渣粉和水玻璃可以改善纯水泥浆液的性能,从而形成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复合浆液。由于矿渣粉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比表面积与水泥熟料大致相同,因此可按一定比例替代水泥熟料。然而普通矿渣粉的活性较差,激发较为困难。应选择粒径更小的超细矿渣粉从而得到更好的活性。水玻璃不仅能减小浆液流动性,缩短凝固时间,同时使浆液呈碱性激发矿渣活性。以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注浆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胶比、超细矿渣粉掺量、水玻璃添加比例为基本变量研究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注浆材料的粘度、流动性、析水率、固结体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确定复合浆液的最佳配合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研究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复合浆液原材料性能以及材料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机理,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各组分材料优良性能的目的。(2)采用正交实验法,经过理论分析研究和室内试验,得出水胶比、超细矿渣粉掺量、水玻璃添加比例对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注浆材料的粘度、流动性、析水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水胶比>水玻璃添加比例>超细矿渣粉掺量。(3)不掺水玻璃时,随着超细矿渣粉掺量的增加,固结体抗折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龄期增长,抗折强度下降趋势变缓,超细矿渣粉对于固结体早期抗折强度影响较大。添加水玻璃能够减缓固结体抗折强度下降的趋势。(4)固结体的抗压强度会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随着超细矿渣粉掺量的增加,不同水胶比的固结体抗压强度均呈现上涨的趋势。水玻璃添加比例为1%时,固结体抗压强度增长最快,但过多添加水玻璃,固结体抗压强度则会降低。在不同试验配合比的复合浆液中,通过粘度、流动性、析水率、固结体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取0.6,超细矿渣粉掺量为10%,水玻璃添加比例为1%时,复合浆液的性能表现较佳,浆液的粘度为92.35s,流动性为275mm,析水率为3.5%,龄期为3d、7d和28d的固结体抗折强度分别为3.715MPa、7.187MPa 和 9.68MPa,抗压强度分别为 15.289MPa、25.362MPa 和 28.062MPa。图19表15参72
王效渊[7](2020)在《高硫粉煤灰-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HCBF)的工程特性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高硫型粉煤灰是火电厂烟气脱硫的产物,在与水泥拌和使用时,粉煤灰中的硫与水泥的水化产物发生反应产生膨胀应力,对体积稳定性的影响不利于高硫粉煤灰固废资源的再利用。本文以高硫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为导向,以《流态填筑料回填工程技术标准》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为目的,坚持节约资源和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将高硫粉煤灰掺入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中,形成高硫粉煤灰-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HCBF),利用填料多孔性来缓解高硫粉煤灰的膨胀应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HCBF的物理、力学、耐盐腐蚀性能和宏、微观作用机理,建立了以干密度为变量的唯象本构模型和冻融循环损伤本构模型;结合MIP分析了高硫粉煤灰对HCBF孔径的影响范围;根据EIS理论建立了HCBF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提出基于固液界面传递电阻对孔隙率的预测模型;从HCBF的孔结构特点出发,结合XRD、SEM、EDS和强度变化规律,揭示了HCBF耐盐腐蚀机理,阐明了高硫粉煤灰和HCBF之间存在相互改善的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研究分析4种高硫粉煤灰含量和5种气泡掺量下HCBF的吸水率、干密度、导热系数、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冻融性能,考虑工程中对干密度、强度和导热系数的要求,提出了HCBF的参考配比范围:水胶比约为0.7,高硫粉煤灰的参考含量为66.7%~75%,气泡的参考掺量为300L/m3~900L/m3(参考指标如下:干密度820kg/m3~1200kg/m3,无侧限抗压强度3.2MPa~8.3MPa,导热系数0.145W/m·K~0.410W/m·K)。(2)通过分析HCBF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得出:高硫粉煤灰从物质组成和孔隙结构两方面影响HCBF的无侧限抗压强度;HCBF的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密实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和衰退阶段4个阶段;基于Gibson和过镇海模型,提出了考虑HCBF干密度参数的唯象本构模型和无量纲化的本构模型;通过分析HCBF的冻融循环特性得出:在高硫粉煤灰含量为66.7%~75%及低气泡掺量(0~600L/m3)下抗冻融循环等级可达到F25;提出了以干密度为变量的HCBF冻融循环损伤模型,并验证了其准确性。(3)通过分析HCBF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腐蚀后的外观形貌特征、无侧限抗压强度、XRD、SEM和EDS试验结果得出:HCBF在硫酸钠和复合盐溶液腐蚀下的产物主要为AFt晶体和石膏晶体,在氯化钠溶液腐蚀下,腐蚀产物则主要为Cl-AFm晶体和石膏晶体;Cl-AFm晶体相比于AFt晶体和石膏晶体要稀疏,且分布较为分散,使其对孔隙的占据较小;得出不同溶液对HCBF腐蚀影响的严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硫酸钠溶液>复合盐溶液>氯化钠溶液;建议工程中应对硫酸钠或复合盐环境腐蚀时,HCBF中高硫粉煤灰含量取66.7%~75%;对氯化钠环境腐蚀时,可适当放宽高硫粉煤灰含量的取值。(4)通过分析HCBF的MIP测试结果,将HCBF孔隙按照孔径大小分为:微观毛细孔(<50nm),宏观毛细孔(50nm~50μm)和大孔隙(>50μm);按照成因可分为原生孔隙(≤0.5μm)和人工胞孔(>0.5μm);高硫粉煤灰影响宏观毛细孔区间范围内的人工胞孔,最终导致孔隙率变化;基于EIS理论及HCBF的特性,建立了HCBF的等效电路模型;模型中电学元件固液界面传递电阻能有效反应其孔隙特征,并且建立了根据固液界面传递电阻对孔隙率的预测模型。(5)通过综合分析MIP、SEM、EIS、EDS、XRD和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高硫粉煤灰和HCBF的孔隙之间具有相互改善的作用机理:适量的高硫粉煤灰含量(含量<75%)能优化HCBF的孔结构,有利于强度提高;HCBF中孔隙对膨胀型的产物具有容纳性,且高孔隙率的试样具有更强的耐盐腐蚀性能,在孔隙率降低值达到阈值前,腐蚀产物的生成并不会对HCBF强度和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杜野[8](2020)在《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及其动水冲蚀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岩土体加固水下灌浆质量受复杂地质条件、材料设备、工艺参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动水对浆液稀释冲刷携带作用强烈的地层达到理想效果,难度更大。常用的普通水泥、水泥-化学浆液动水环境条件下浆液留存率低,结石率质量差,难以保证加固效果;而化学浆液成本高,并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风险,因而研发粒状水下抗分散灌浆材料是保证动水注浆治理效果的前提。生态修复领域的动水注浆工程,传统的水泥材料难降解、化学材料环境不友好及传统材料动水条件下凝结困难,研发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充分分析动水对浆液作用基础上,采用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材料,以水泥化学为基础,选择外掺剂调控浆液水化硬化反应为,研发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利用糯米浆中支链淀粉对方解石形成的调控作用,选择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的基体材料,利用外掺材料协调浆液的水化反应,研发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研发在分析动水对浆液作用基础上,提出抗分散材料的物质组成与功能要求,采用单变量分析法,以流动度、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为指标,选择外掺剂种类及掺量;通过正交试验法,研发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泥基抗分散材料以硫铝酸盐水泥为基体材料,以聚羧酸减水剂调控浆液的流动性;以葡萄糖酸钠缓凝剂调节浆液的凝结时间;以早强剂调节浆液结石体强度;以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作为抗分散剂,提高浆体的抗分散性能;以硅灰作为矿物添加剂,提高浆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具有如下性能:抗分散注浆材料不析水,硬化浆体结石率高;抗分散材料硬化浆体早期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高;硬化浆体具有耐硫酸盐侵蚀性能,浆体物质中低碱性是抗硫酸盐侵蚀的物质基础,高密实程度是降低硫酸盐侵入硬化浆体内部造成结晶、膨胀破坏的重要原因。研发抗分散材料动水抗分散模拟试验装置,评价优选配方动水抗分散性能,获得材料极限冲刷速度;建立材料动水抗分散性能与动水流速、浆液流型关系,为动水注浆抗分散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具有水化放热量高、水化速率快的特征。硬化浆体物质主要由钙钒石(AFt)、水化硅酸钙(C-S-H)构成,氢氧化钙(Ca(OH)2)含量低;在水化初期,抗分散材料水化由相边界(I)反应控制,并由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NG)反应向扩散(D)反应控制转换,水化反应主要由扩散(D)反应控制;以水泥化学、外掺剂化学为基础,利用水化热法、环境扫描测试法(ESEM)、X射线衍射测试法(XRD),连续观察水化产物形貌及物质成分变化,提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模型。(2)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研发利用糯米浆中支链淀粉对方解石形成的调控作用,研究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的组成与功能要求,解决浆体在动水条件下固化难的问题。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以糯米灰浆为基体材料,通过石膏提高浆体早期强度,降低基体材料结石率低的不足;利用自研的外掺剂,调节浆液的流动性、凝结时间等技术指标;利用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提高浆体的抗分散性能;利用石粉、碳酸钙砂提高硬化浆体物理力学性能。基于均匀试验法,研发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具有如下性能:硬化浆体结石率高,体积微膨胀;抗分散材料初始流动度好,流动度保持能力强;硬化浆体耐水侵蚀、耐硫酸盐盐侵,利于工程结构的长期稳定;硬化浆体前期强度增长快,后期强度高。硬化浆体由碳酸钙(Ca CO3)、石膏(Ca SO4·2H2O)组成;糯米浆碳化反应形成碳酸钙(Ca CO3),对硬化浆体的填充作用、胶结作用强;基于胶凝材料化学及外掺剂化学,以环境扫描测试技术(ESEM)为研究方法,获得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3)动水条件下抗分散材料冲蚀特性研究利用研发的抗分散材料动水冲刷模拟试验装置,模拟抗分散材料在动水条件下的抗冲蚀性能;结合现场原位注浆模拟试验,从不同尺度验证抗分散材料的抗冲蚀性能与扩散性能。应用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模拟动水架空地层注浆,动水流速在0.6~1.0m/s范围内,浆液留存率达到80%以上,降低动水流速及提高浆液静切力与塑性粘度能够提高浆液的抗冲蚀能力;应用非水泥基材料在模拟动水架空地层注浆,动水流速在0.6~1.0m/s范围内,浆液的留存率达到82%以上,提高浆液的稠度及降低动水流速能提高动水冲蚀性能。现场原位注浆模拟试验验证水泥基(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在模拟孔隙地层中具有良好的抗冲蚀能力,提出不同配比浆液适用条件。水泥基抗分散材料配比1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1m/s的注浆加固与堵水工程;配比2浆液适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8m/s的堵水工程;配比3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6m/s的防渗工程。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N01配比浆液结石体强度高,凝结时间适宜,材料适宜动水流速小于1m/s的加固与堵水工程;N08配比浆液流动性好,结石体强度较高,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8m/s的堵水工程;N15配比浆液流动性好,浆液适宜动水流速小于0.8m/s的防渗工程。抗分散材料抗冲蚀机理如下:浆液塑性阶段静切力大、稠度高是抗冲蚀的物质基础,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具有长链结构,在岩块石表面具有“桥架作用”及“吸附作用”,通过浆液与块石表面的粘结力,提高浆液的抗冲蚀性能,浆液凝结固化具有“突变效应”,早期强度增长快,快速的水化反应形成结石体使浆液抗冲蚀能力增强。(4)抗分散材料应用研究选择九寨沟漳扎镇排水沟道加固及九寨沟景区火花海震损景观修复为例,开展水泥基(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的现场应用试验。抗分散材料现场应用试验表明,研发的新材料能够实现动水条件下直接浇筑加固,无需采用围堰、排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验证新材料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徐树强[9](2020)在《文物建筑修复用天然水硬性石灰的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天然水硬性石灰在文物古建筑修复领域的优越性,近些年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然而,作为一种有效的文物建筑修复材料,天然水硬性石灰的耐久性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采用添加以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硅丙乳液为代表的两类有机改性剂,无机改性剂硅灰替代部分水硬性石灰的方法对天然水硬性石灰进行复合改性。结果表明,单纯采用两种有机改性剂延缓了天然水硬性石灰的水化硬化进程,导致一些性能的下降。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克服了单纯采用有机改性剂存在的缺陷,经一定材料配比复合改性的天然水硬性石灰水化硬化进程加快,收缩率下降最高达73.64%,吸水率和毛细吸水系数下降最高分别达96.38%与99.31%,抗折、抗压、粘接强度提高最高分别达533.33%、650.21%、500.43%,冻融循环和酸腐蚀后强度损失率下降最高分别达96.67%、62.35%,耐盐腐蚀破坏时间大幅度延长。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点:硅灰与Ca(OH)2的火山灰反应使得水化产物含量大幅度提高;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在胶凝体系不同组分间起到了桥接偶联作用;硅丙乳液与胶凝体系基体通过Ca元素结合而形成交联网络结构;硅灰的填充效应。本研究对改性天然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与几种常用修复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非硅酸盐质的传统石灰基、高模数硅酸钾(PS)基修复材料和硅酸盐质的烧制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相比,改性天然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硬化速度、力学性能、抗收缩性能、耐久性能更优。本研究运用正交实验、模糊综合理论对改性天然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与被修复基体的兼容性进行了评估,并将兼容性最优的修复材料应用于以山东定陶M2汉墓为代表的土遗址和以北京宛平城墙为代表的砖质遗址现场加固试验。经较长时间保存后,修复材料与被修复基体的界面未出现开裂、分离现象,界面粘接性能、兼容性良好,基体修复部分未出现表面粉化、脱落等现象,耐久性良好。本研究采用的材料改性方法、兼容性评估方法和取得的有益成果为其他类似土质或砖质遗址加固修复材料的优选提供了借鉴。
李旭[10](2020)在《涂层面料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建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涂层面料复合材料(以下简称涂层面料)作为汽车座椅蒙皮的主要材料,在汽车行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因其价格合理、造型美观而受到广大座椅生产厂家的追捧。目前,对于涂层面料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功能性上,如耐磨性、色牢度等,但在生产和实际使用中,撕裂和褶皱、以及和海绵发泡的材料特性匹配都是涂层面料存在和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与之相关的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也成为了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涂层面料材料的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模型,通过ABAQUS的子程序自定义了材料模型,并利用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应用建立的本构模型对有、无面料的体压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进行体压分布仿真不能忽略面料而只采用海绵发泡进行仿真。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涂层面料主要由涂层材料和基布两部分组成,由于基布具有各向异性,所以涂层面料通常为各向异性材料。为了获得材料不同方向上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点,对涂层面料进行了经向与纬向的单轴拉伸试验和面内剪切试验,同时进行了涂层材料和基布材料各自的单材料单轴拉伸试验,为后续单材料联合仿真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图像处理对涂层面料经、纬向的泊松比进行了测定,为之后应用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进行的仿真提供了数据基础。(2)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类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将涂层面料的应变能解耦为涂层的各向同性拉伸应变能和基布沿两个方向的各向异性拉伸应变能,建立了考虑涂层材料的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模型。通过拟合试验数据获取了涂层面料本构模型参数。(3)利用自定义的涂层面料超弹性本构模型、ABAQUS自带的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和单材料联合仿真三种方法对涂层面料进行了拉伸试验过程的仿真模拟,其中涂层面料超弹性本构模型通过UANISOHYPERINV子程序输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仿真结果证明了自定义的涂层面料超弹性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在基于单材料联合仿真的面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中,由于利用宏观建模进行的单材料联合仿真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通过TEXGEN软件建立了针织物基布的细观几何模型,将其导入ABAQUS中与涂层材料的几何模型相匹配,可以进一步获得基于细观结构的涂层面料有限元模型,为下一步进行涂层面料的基于细观结构的材料力学特性仿真研究提供了支持。(4)利用获得的自定义涂层面料超弹性本构模型进行了有、无面料情况下座椅体压分布的仿真和对比,结果验证了座椅蒙皮材料对体压分布结果存在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弹性本构建模方法应用于基布为针织物的涂层面料材料建模中;尝试了将涂层面料整体应变能解耦为涂层材料拉伸应变能和基布经、纬向拉伸应变能的本构模型来进行建模,为座椅面料复合材料性能仿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编写了UANISOHYPERINV涂层面料超弹性本构模型子程序;进行有、无面料体压分布仿真的定性研究。所建立的涂层面料超弹性本构模型还可以应用于材料力学试验的验证以及其他工程使用情况的仿真,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二、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Mechanical Properties ofPaste-like Fill Materia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Mechanical Properties ofPaste-like Fill Material(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中后装衬套的结构设计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形式特点和连接方式 |
1.2.1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形式特点 |
1.2.2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传统连接方式 |
1.3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连接形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连接形式研究现状 |
1.3.2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插入件尺寸优化分析研究现状 |
1.3.3 碳纤维复合材料后装承力衬套的应用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中后装衬套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安装形式设计要求 |
2.3 碳纤维承力衬套的结构设计 |
2.3.1 碳纤维承力衬套设计特点 |
2.3.2 碳纤维承力衬套的两种基本形式 |
2.3.3 碳纤维承力衬套两种类型的设计标准 |
2.4 碳纤维承力衬套的减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纤维承力衬套及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碳纤维承力衬套的试验研究 |
3.2.1 原材料选择 |
3.2.2 铺层设计 |
3.2.3 模具设计 |
3.2.4 成型工艺 |
3.2.5 主要仪器设备和其他材料 |
3.2.6 实验制备过程 |
3.2.7 碳纤维承力衬套的试样加工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成型工艺的对比 |
3.3.2 试样基本参数的测定 |
3.3.3 不同预浸料试验件的压缩性能及结果分析 |
3.4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试验研究 |
3.4.1 蜂窝夹层结构的的设计原则 |
3.4.2 碳面板成型 |
3.4.3 碳面板性能测试 |
3.4.4 铝蜂窝芯子高质量工艺 |
3.4.5 碳面板-铝蜂窝和铝面板-铝蜂窝的组装工艺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夹层结构后装碳纤维承力衬套的工艺验证 |
4.1 引言 |
4.2 碳纤维承力衬套后装方案的设计 |
4.2.1 碳纤维承力衬套及蜂窝加工 |
4.2.2 定位工装的设计 |
4.2.3 金属螺纹件的确定 |
4.2.4 胶黏剂的选型 |
4.3 后装承力衬套成型工艺方案 |
4.3.1 不同安装形式成型工艺 |
4.3.2 成型工艺研究路线 |
4.4 碳纤维承力衬套减重结果分析 |
4.5 拉脱力学性能测试 |
4.5.1 拉脱力测试 |
4.5.2 不同胶黏剂对比分析 |
4.5.3 通孔形式拉脱性能分析 |
4.5.4 盲孔形式拉脱性能分析 |
4.6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
4.6.1 压缩性能测试 |
4.6.2 通孔形式压缩性能分析 |
4.6.3 盲孔形式压缩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及其力学和形状记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格栅结构复合材料概述 |
1.3 3D打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1.3.1 3D打印技术概述 |
1.3.2 3D打印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1.3.3 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1.4 形状记忆机理及其复合材料 |
1.4.1 形状记忆机理 |
1.4.2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2 本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的打印路径设计与参数配置 |
2.1 连续纤维3D打印工作平台的构建及打印原理 |
2.2 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设计与制备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格栅结构的路径设计与纤维排布 |
2.2.3 基于Repetier软件的打印路径设计与结构制备 |
2.2.4 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5 打印形貌及断口表征 |
2.3 打印参数配置对格栅结构性能的影响 |
2.3.1 路径配置对打印质量的影响 |
2.3.2 路径配置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三角格栅结构的拉伸力学性能 |
3.1 连续纤维增强三角格栅结构的路径设计与制备 |
3.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1.2 试样设计与制备 |
3.1.3 力学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
3.2 连续纤维增强三角格栅结构的数值模拟 |
3.3 结构参数与制备工艺对三角格栅结构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1 轻量化复合材料的拉伸失效模式分析 |
3.3.2 单胞长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3 打印层高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4 打印参数与比强度之间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纤维增强三角格栅结构的弯曲及形状记忆性能 |
4.1 连续纤维增强三角格栅结构的路径设计与制备 |
4.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1.2 试样设计与制备 |
4.1.3 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构与工艺参数对三角格栅结构弯曲性能的影响 |
4.2.1 单胞长度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
4.2.2 打印层高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 结构与打印参数对三角格栅结构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4.3.1 单胞长度对三角格栅结构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4.3.2 打印层高对三角格栅结构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纤维增强负泊松比格栅结构及其电致驱动性能 |
5.1 连续纤维增强负泊松比格栅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
5.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1.2 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5.1.3 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负泊松比格栅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
5.2 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负泊松比格栅结构的基材性能研究 |
5.2.1 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
5.2.2 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2.3 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热致形状记忆性能 |
5.2.4 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电致形状记忆性能 |
5.3 碳纤维增强负泊松比格栅结构的力学性能及电致驱动性能 |
5.3.1 拉伸力学分析 |
5.3.2 负泊松比计算与预测 |
5.3.3 电致驱动形状记忆功能的实现及其形变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及其环保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赤泥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危害 |
1.1.2 采空区的危害及充填技术现状 |
1.1.3 本项目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赤泥的处置及综合利用现状 |
1.2.2 采空区充填材料研究现状 |
1.2.3 碱激发胶凝材料稳定/固化重金属研究现状 |
1.2.4 氧化还原电位对重金属环境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1 原材料分析 |
2.1.2 试验方法 |
2.2 赤泥掺量的影响 |
2.3 水泥掺量的影响 |
2.4 脱硫石膏掺量的影响 |
2.5 矿粉掺量的影响 |
2.6 水固比的影响 |
2.7 赤泥基充填材料的配比确定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固化重金属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机理分析 |
3.2.1 水化产物分析 |
3.2.2 FTIR分析 |
3.2.3 微观形貌分析 |
3.3 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稳定/固化重金属机理分析 |
3.3.1 物理作用方式 |
3.3.2 化学作用方式 |
3.3.3 离子交换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pH和氧化还原环境对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固化污染物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样品的制备 |
4.2.2 浸出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不同pH下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的浸出实验 |
4.3.1 浸出液pH值的变化 |
4.3.2 不同pH下重金属离子的浸出规律 |
4.3.3 不同pH下 F~-的浸出规律 |
4.4 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的浸出实验 |
4.4.1 浸出液E_h和pH值的变化 |
4.4.2 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Cu、Pb、Cr、As的浸出规律 |
4.4.3 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F~-的浸出规律 |
4.4.4 氧化还原电位对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释放污染物质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拟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在采空区实际应用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去除老窑水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
5.2.1 老窑水采样分析 |
5.2.2 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去除老窑水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
5.3 模拟实际应用下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的静态浸泡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碳纳米管混凝土构件压阻效应的多尺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纳米管在水泥基材料中分散性研究现状 |
1.2.2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3 水泥基复合材料多尺度研究现状 |
1.3 碳纳米管混凝土构件的多尺度划分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的宏观尺度试验 |
2.1 引言 |
2.2 碳纳米管的分散方法和工艺 |
2.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2.2 试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2.2.3 碳纳米管分散试验结果及评价分析 |
2.3 碳纳米管混凝土宏观尺度构件压阻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概况 |
2.3.3 试验方法及试验过程 |
2.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的细观尺度试验 |
3.1 引言 |
3.2 碳纳米管混凝土细观压阻试验 |
3.2.1 试验目的 |
3.2.2 测量方法及电极选用 |
3.2.3 试验概况 |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的微观尺度试验 |
4.1 引言 |
4.2 碳纳米管水泥砂浆压阻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概况 |
4.2.3 测试方法及试验过程 |
4.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碳纳米管水泥净浆压阻试验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件概况 |
4.3.3 测试方法及试验过程 |
4.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的纳观尺度试验 |
5.1 引言 |
5.2 碳纳米管混凝土纳观尺度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5.2.3 碳纳米管对水化产物及微结构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的多尺度模型 |
6.1 引言 |
6.2 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基本假定 |
6.2.1 压阻效应的基本假定 |
6.2.2 压阻机理基本假定的适用性分析 |
6.3 碳纳米管混凝土材料导电特性及压阻机理研究 |
6.3.1 碳纳米管混凝土的半导体性质 |
6.3.2 碳纳米管混凝土材料压阻机理及压阻特性分析 |
6.4 碳纳米管混凝土构件压阻效应的物理模型 |
6.4.1 水泥净浆层面压阻效应物理模型 |
6.4.2 水泥砂浆层面压阻效应物理模型 |
6.4.3 碳纳米管混凝土压阻效应物理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5)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单液惰性浆液 |
1.2.2 单液硬性浆液 |
1.2.3 双液浆 |
1.2.4 壁后注浆浆液研究总结 |
1.3 碱激发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碱激发材料的制备与基本性质 |
1.3.2 碱激发材料的潜在应用 |
1.4 耐久性试验的研究现状 |
1.4.1 注浆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
1.4.2 碱激发材料在耐久性方面的优势 |
1.5 注浆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1 传统注浆理论 |
1.5.2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理论 |
1.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碱激发工业废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3 试样制备与测试内容 |
2.3.1 试样制备 |
2.3.2 测试内容与方法 |
2.4 新拌合特性分析 |
2.4.1 密度 |
2.4.2 凝结时间 |
2.4.3 流动度 |
2.4.4 粘度 |
2.5 硬化特性分析 |
2.5.1 试样外观 |
2.5.2 抗压强度 |
2.5.3 抗折强度 |
2.5.4 弹性模量 |
2.5.5 吸水系数 |
2.5.6 孔隙液pH值 |
2.6 微观特性分析 |
2.6.1 物相组成(XRD) |
2.6.2 微观形貌(SEM) |
2.6.3 孔隙结构(MIP)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设计思路 |
3.2.1 传统水泥基浆液的不足 |
3.2.2 理想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的提出 |
3.3 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案 |
3.3.1 试验原材料 |
3.3.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3.3.3 浆液制备 |
3.3.4 性能测试 |
3.4 基本物理特性分析 |
3.4.1 新拌合浆液密度 |
3.4.2 新拌合浆液pH值 |
3.5 工作特性分析 |
3.5.1 稠度 |
3.5.2 流动度 |
3.5.3 凝结时间 |
3.5.4 泌水率 |
3.6 硬化特性分析 |
3.6.1 抗压强度 |
3.6.2 抗折强度 |
3.6.3 弹性模量 |
3.6.4 抗水分散性 |
3.6.5 抗渗性 |
3.7 孔隙结构特性分析 |
3.7.1 吸水性 |
3.7.2 可渗透孔隙率 |
3.8 浆液筛选以及性能评价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耐久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耐久性试验方案 |
4.2.1 干燥收缩试验 |
4.2.2 抗水溶蚀试验 |
4.2.3 硫酸盐侵蚀试验 |
4.3 干燥收缩特性分析 |
4.4 抗水溶蚀性能分析 |
4.4.1 pH值 |
4.4.2 EC和TDS |
4.4.3 质量稳定性 |
4.4.4 强度稳定性 |
4.5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分析 |
4.5.1 试样外观 |
4.5.2 质量稳定性 |
4.5.3 强度稳定性 |
4.5.4 微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流变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业废渣基浆液流型与流变特性 |
5.2.1 浆液流型 |
5.2.2 工业废渣基浆液流变特性测试 |
5.3 盾尾同步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分析 |
5.4 环向充填浆液压力形成与分布模型 |
5.4.1 基本假定 |
5.4.2 理论公式推导 |
5.5 考虑流变参数时变性的轴向充填浆液压力时空消散模型 |
5.5.1 基本假定 |
5.5.2 理论公式推导 |
5.6 考虑流变参数时变性的浆液径向渗透扩散模型 |
5.6.1 基本假定 |
5.6.2 理论公式推导 |
5.7 模型参数与模型验证 |
5.7.1 模型参数确定 |
5.7.2 理论模型验证 |
5.8 算例分析 |
5.8.1 环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形成与分布特征 |
5.8.2 轴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时空消散规律 |
5.8.3 径向渗透时的浆液扩散深度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注浆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国内外注浆技术发展状况 |
1.2 国内外矿渣粉和水玻璃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矿渣粉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外水玻璃研究概况 |
1.3 注浆技术简介 |
1.3.1 注浆技术应用范围 |
1.3.2 注浆技术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2 复合浆液各组分性能分析与反应机理 |
2.1 复合浆液各组分性能分析 |
2.1.1 水泥成分及其作用 |
2.1.2 超细矿渣粉的性能分析 |
2.1.3 水玻璃的性能分析 |
2.2 复合浆液各组分的反应机理 |
2.2.1 水泥的水化反应 |
2.2.2 超细矿渣粉的水化反应 |
2.2.3 水玻璃反应机理 |
2.2.4 水泥、水玻璃和超细矿渣粉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3 复合注浆材料浆液配比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案设计 |
3.4 试验测试 |
3.4.1 粘度 |
3.4.2 流动性 |
3.4.3 析水率 |
3.4.4 抗折强度 |
3.4.5 抗压强度 |
3.5 本章小结 |
4 复合注浆材料基本物理性能研究 |
4.1 复合浆液粘度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1 水胶比对浆液粘度的影响 |
4.1.2 超细矿渣粉掺量对浆液粘度的影响 |
4.1.3 水玻璃添加比例对浆液粘度的影响 |
4.2 复合浆液流动性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水胶比对浆液流动性的影响 |
4.2.2 超细矿渣粉掺量对浆液流动性的影响 |
4.2.3 水玻璃添加比例对浆液流动性的影响 |
4.3 复合浆液析水率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水胶比对浆液析水率的影响 |
4.3.2 超细矿渣粉对浆液析水率的影响 |
4.3.3 水玻璃对浆液析水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复合注浆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5.1 固结体抗折强度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固结体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高硫粉煤灰-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HCBF)的工程特性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硫粉煤灰研究概况 |
1.2.1 粉煤灰高硫成因 |
1.2.2 高硫粉煤灰的特性 |
1.2.3 高硫粉煤灰的应用研究 |
1.3 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研究概况 |
1.3.1 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的分类及应用 |
1.3.2 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高硫粉煤灰 |
2.1.2 水泥 |
2.1.3 发泡剂 |
2.1.4 早强剂 |
2.2 试样的制备及养护 |
2.2.1 配合比设计 |
2.2.2 试样制备与养护 |
2.3 试验方法 |
2.3.1 干密度试验 |
2.3.2 吸水率试验 |
2.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4 冻融循环试验 |
2.3.5 XRD试验 |
2.3.6 SEM试验 |
2.3.7 导热系数试验 |
2.3.8 压汞试验 |
2.3.9 电化学阻抗谱(EIS)试验 |
第三章 HCBF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HCBF的干密度特性 |
3.1.1 高硫粉煤灰含量对干密度的影响 |
3.1.2 气泡掺量对干密度的影响 |
3.2 HCBF的导热特性 |
3.3 HCBF的强度特性 |
3.3.1 高硫粉煤灰含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2 气泡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 HCBF的变形特性 |
3.4.1 材料应力-应变关系 |
3.4.2 唯象本构模型的建立 |
3.5 HCBF的抗冻融循环特性 |
3.5.1 HCBF冻融循环试验结果 |
3.5.2 HCBF冻融循环损伤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CBF耐盐腐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盐溶液腐蚀后HCBF的强度 |
4.1.1 硫酸钠溶液下HCBF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2 氯化钠溶液下HCBF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3 复合盐溶液下HCBF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4.2 盐溶液腐蚀后HCBF的物相分析 |
4.2.1 硫酸钠溶液腐蚀下的物相分析 |
4.2.2 氯化钠溶液腐蚀下的物相分析 |
4.2.3 复合盐溶液腐蚀下的物相分析 |
4.3 盐溶液腐蚀下的SEM和 EDS分析 |
4.3.1 硫酸钠溶液腐蚀下的SEM和 EDS分析 |
4.3.2 氯化钠溶液腐蚀下的SEM和 EDS分析 |
4.3.3 复合盐溶液腐蚀下的SEM和 EDS分析 |
4.4 HCBF对不同盐溶液耐腐蚀性能讨论 |
4.4.1 HCBF对硫酸钠溶液的耐腐蚀性 |
4.4.2 HCBF对氯化钠溶液的耐腐蚀性 |
4.4.3 HCBF对复合盐溶液的耐腐蚀性 |
4.5 结论 |
第五章 高硫粉煤灰与HCBF的孔隙相互影响的机理研究 |
5.1 HCBF孔结构特性研究 |
5.1.1 高硫粉煤灰含量对HCBF孔隙特征的影响 |
5.1.2 气泡掺量对HCBF孔隙特征的影响 |
5.2 HCBF电化学阻抗谱特性的研究 |
5.2.1 HCBF等效电路的建立 |
5.2.2 标准条件养护下HCBF的电化学阻抗谱特性 |
5.2.3 固液界面电阻对孔隙率的预测模型 |
5.2.4 盐溶液腐蚀条件下HCBF的电化学阻抗谱特性 |
5.3 高硫粉煤灰与HCBF孔隙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 |
5.3.1 高硫粉煤灰改善HCBF结构的作用机理 |
5.3.2 HCBF中孔隙对抑制高硫粉煤灰膨胀的机理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及其动水冲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分散材料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水化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动水注浆模拟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 |
2.1 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 |
2.1.1 材料组成与功能要求 |
2.1.2 试验测试方法 |
2.1.3 试验材料选择及其可行性研究 |
2.1.4 基于正交试验材料设计的配方优选 |
2.1.5 试验结果分析 |
2.2 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 |
2.2.1 材料组成与功能要求 |
2.2.2 试验测试方法 |
2.2.3 试验材料选择及其可行性研究 |
2.2.4 基于均匀试验材料设计的配方优选 |
2.2.5 试验结果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及水化机理研究 |
3.1 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 |
3.1.1 体积稳定性 |
3.1.2 流动性能 |
3.1.3 力学性能 |
3.1.4 耐久性能 |
3.1.5 动水抗分散性能 |
3.2 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3.2.1 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硬化机理 |
3.2.2 水化热 |
3.2.3 水化过程 |
3.2.4 水化产物 |
3.2.5 水化动力学 |
3.2.6 水化机理 |
3.3 小结 |
第4章 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及水化机理研究 |
4.1 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性能 |
4.1.1 体积稳定性 |
4.1.2 流动性能 |
4.1.3 力学性能 |
4.1.4 耐久性能 |
4.1.5 动水抗分散性能 |
4.2 非水泥基抗分散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4.2.1 水化过程 |
4.2.2 水化产物 |
4.2.3 水化机理 |
4.3 小结 |
第5章 动水条件下抗分散材料冲蚀特性研究 |
5.1 室内动水冲蚀模拟试验 |
5.1.1 试验装置工作原理 |
5.1.2 试验方案设计 |
5.1.3 试验数据处理 |
5.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现场原位动水冲蚀模拟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现场注浆试验方案 |
5.2.3 试验数据处理 |
5.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抗分散注浆材抗冲蚀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抗分散注浆材料应用研究 |
6.1 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应用研究 |
6.1.1 工程概况 |
6.1.2 水文地质分析 |
6.1.3 试验方案设计 |
6.1.4 治理效果评价 |
6.2 非水泥基抗分散注浆材料应用研究 |
6.2.1 工程概况 |
6.2.2 水文地质分析 |
6.2.3 试验方案设计 |
6.2.4 治理效果评价 |
6.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文物建筑修复用天然水硬性石灰的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天然水硬性石灰简介 |
2.2 天然水硬性石灰研究进展 |
2.2.1 理论研究 |
2.2.2 工程应用研究 |
2.2.3 改性研究 |
2.2.4 存在问题和拟解决方法 |
3 研究意义、内容与课题创新性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3.3 课题创新性 |
4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4.1 实验材料 |
4.2 仪器设备 |
5 有机改性剂改性水硬性石灰砂浆研究 |
5.1 实验内容 |
5.2 测试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有机改性剂对砂浆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 |
5.3.2 有机改性剂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有机改性剂对砂浆耐久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6 有机改性剂与硅灰复合改性水硬性石灰砂浆研究 |
6.1 实验内容 |
6.2 测试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硅烷与硅灰复合改性效果 |
6.3.2 硅丙乳液与硅灰复合改性效果 |
6.4 小结 |
7 有机改性剂与硅灰改性机理研究 |
7.1 实验内容 |
7.2 测试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3.1 改性剂对胶凝体系水化硬化进程的影响 |
7.3.2 改性剂作用机制研究 |
7.3.3 胶凝体系性能改变原因总结 |
7.4 小结 |
8 改性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与已有常用修复材料的比较研究 |
8.1 实验内容 |
8.2 测试方法 |
8.3 与传统修复材料性能的比较 |
8.3.1 缺损修补材料性能比较 |
8.3.2 裂隙灌浆材料性能的比较 |
8.4 与烧制水硬性石灰性能的比较 |
8.5 小结 |
9 改性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的实际应用研究 |
9.1 实验内容 |
9.1.1 改性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兼容性研究 |
9.1.2 改性水硬性石灰修复材料现场应用研究 |
9.2 测试方法 |
9.3 实验结果 |
9.3.1 土修复材料兼容性评估结果 |
9.3.2 砖修复材料兼容性评估结果 |
9.3.3 修复材料现场应用效果 |
9.4 小结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涂层面料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建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涂层织物类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
1.2.1 细观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
1.2.2 宏观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
1.3 基于二次开发的材料模型自定义研究现状 |
1.4 体压分布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2.1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分析 |
2.1.1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简介 |
2.1.2 单轴拉伸性能试验 |
2.1.3 相框剪切夹具设计开发 |
2.1.4 剪切性能试验 |
2.2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单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2.2.1 基布与涂层材料简介 |
2.2.2 基布拉伸性能试验 |
2.2.3 PVC涂层制备刮平装置设计开发 |
2.2.4 涂层材料拉伸性能试验 |
2.3 数据结果分析总结 |
2.4 涂层面料泊松比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建模研究 |
3.1 有限变形基本理论 |
3.1.1 变形梯度 |
3.1.2 应变与应力 |
3.2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整体本构模型 |
3.2.1 考虑涂层的各向异性超弹性本构模型 |
3.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自定义模型仿真及应用 |
4.1 ABAQUS及用户子程序接口应用 |
4.2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拉伸过程仿真研究 |
4.2.1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的试样拉伸仿真 |
4.2.2 基于自定义超弹性各向异性材料模型的试样拉伸仿真 |
4.2.3 基于单材料的试样拉伸仿真 |
4.3 涂层面料复合材料仿真结果分析 |
4.4 细观针织物几何模型建立 |
4.5 有无涂层面料的体压分布仿真 |
4.5.1 座椅座垫中部海绵压缩试验 |
4.5.2 体压分布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Mechanical Properties ofPaste-like Fill Material(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中后装衬套的结构设计与工艺研究[D]. 李东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2]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格栅结构及其力学和形状记忆性能研究[D]. 董科. 江南大学, 2021(01)
- [3]赤泥基采空区充填材料及其环保性能的试验研究[D]. 赵越.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碳纳米管混凝土构件压阻效应的多尺度模型研究[D]. 唐元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5]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D]. 宋维龙. 东南大学, 2021
- [6]水玻璃-超细矿渣粉-水泥注浆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D]. 易健胜.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7]高硫粉煤灰-水泥-气泡混合轻质填料(HCBF)的工程特性及相关机理研究[D]. 王效渊.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8]抗分散注浆材料研发及其动水冲蚀特性研究[D]. 杜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文物建筑修复用天然水硬性石灰的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研究[D]. 徐树强.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10]涂层面料复合材料本构模型建模及应用研究[D]. 李旭.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