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生物技术资本市场风云(论文文献综述)
魏璇[1](2021)在《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以尔康制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纵深发展,资本市场容量也在不断扩张。但是由于市场相关监督机制较不完善,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仍在屡屡发生。医药行业由于市场分散程度高,生产和销售环节较为复杂,市场监管难度较大。同时作为高新产业,医药业发展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资金和技术投入,企业普遍承受较大的经营压力,致使部分医药企业走上财务舞弊的歧途。这不仅会导致企业自身信誉降低,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而且会干扰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秩序,使得行业内不良风气盛行。从近年来医药企业财务舞弊事件来看,事件普遍呈现出涉案金额大、舞弊行为持续较长时间以及手段复杂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中曾被称作“白马股”的尔康制药也发生了财务舞弊行为,连续两年在年报中虚增利润共2.48亿元,引起业内人士一片哗然。因此,对医药业财务舞弊事件进行研究,探索防范和治理舞弊行为的途径,对于抑制舞弊之风的蔓延,维护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关于财务舞弊研究的文献和成果,深入分析医药行业舞弊的现状与特点,以尔康制药案例为分析对象,从财务信号和非财务信号两个角度对尔康制药财务舞弊进行识别,然后揭露尔康制药利用关联交易自买自卖,销售退回不做会计处理,循环交易虚增收入等造假手段。同时运用GONE理论作为视角,拟找出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的根源,从而提出相应的医药企业防范与治理财务舞弊的启示,希望为以后研究相关财务舞弊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通过对尔康制药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医药行业由于经销关系紧密、关联关系复杂,部分企业利用关联关系进行循环交易等手段实施舞弊行为较多,致使市场监管难度大,很难及时对舞弊行为进行调查和惩处;第二,财务舞弊行为可以从财务和非财务信号双角度进行剖析,从源头上及时制止舞弊萌芽的产生。第三,针对尔康制药的财务舞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案例启示:首先,从医药行业的角度出发,需要净化行业环境;建立风险导向机制,加强对舞弊行为的辨别能力;提升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鼓励药企聚焦主营业务,提升创新能力,在业内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其次,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构建互相牵制的治理结构,抑制大股东的自利动机;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最后,从外部监管的角度出发,需要提升舞弊成本,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健全相关索赔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健全社会监督体系,扩大对舞弊行为的监察范围,鼓励社会监督成为辨别舞弊行为的重要力量。
段静静[2](2020)在《大股东控制、媒体监督与内控重大缺陷披露 ——以康美药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行政监管有效性的高低、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的相关审计是否真实有效以及媒体监督是否及时、公正,这些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2018年7月份起,各大财经网站相继发文质疑康美药业货币资金、存货、财务费用等的真实性,12月28日康美药业收到中国证券会对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进行立案调查的通知,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对2017年的年报进行了财务重述,随后又对2016年的年报进行了财务重述。康美药业的这些行为不仅表明其内控存在重大缺陷,同时也说明其内控重大缺陷披露机制不健全。在此之前,无论是公司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还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都认为它的内部控制机制值得信赖。但是随着媒体的跟踪报道及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都表明康美药业的内部监察部门、外部审计机构未起到相应的监督和治理作用。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内部控制、股权结构等相关理论基础上,研究康美药业在大股东控制下,内控重大缺陷未披露的原因、媒体监督发挥作用的过程、角色、路径及效果。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一股独大”时,大股东可以通过干预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监督机构的任免、薪酬等使内部监督“缺位”;同时,大股东可以通过干预外部审计机构的任免、审计费用等影响其独立性;因此,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的失效使得企业存在的内控重大缺陷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和披露。但是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及法律机制三种路径,媒体监督可以识别和披露企业的内控重大缺陷,弥补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的缺失。研究认为上市公司应建立股权制衡的治理机制,引入媒体高管作为独立董事、监事会成员,同时建立媒体行业的“吹哨人”保护和奖励机制,为媒体监督充分发挥治理作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媒体监督的相关文献,同时在实践上也为行政监管和媒体监督机制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孙远[3](2020)在《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基于媒体等级、报道深度和转载数》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监管层对于媒体的知情权关注度已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使得财经媒体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媒体已不在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式的存在,报道风格也转换为深度挖掘。随着自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其成为上市公司负面报道的另一渠道。自媒体拥有传播速度快、刊发频率高、不可控性强等特点也使得上市公司面临更加复杂、更加恶劣的媒体环境。另一方面,中国A股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占主导。对于广大的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更多从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获取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发现,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性的相关课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在舆情管控方面多年的工作经验,从负面报道源发媒体影响力、报道深度以及转载数三个维度入手,结合行为金融学等方面的理论,提出了三个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相关性的假设。实证过程中,本文利用“LC公司智能舆情监测系统”选取了2017年—2018年期间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近200篇负面报道,首先对这些研究样本窗口期内对应上市公司的股价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计算,然后引入三个维度的负面报道相关变量并结合宏观和微观角度多个控制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相关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通过实证得出四个结论:第一,媒体的负面报道在事件发生日的负收益是最大的,而在事件日前期股价负收益相对不明显,事件日之后股价的负收益可能随着市场情绪的散去或者上市公司的公关行为,从事件日的最大值逐渐减少。第二,负面新闻媒体转载的数量与股价涨幅负相关。第三,负面新闻源发媒体的影响力与股价涨幅负相关。第四,媒体负面报道的深度与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负相关。本文的实证结论对于上市公司的公关效果和技巧方面具有比较实际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警示广大投资者尤其是非专业投资者要保持理性,提高对于媒体报道中信息的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媒体需要保持独立性,用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协助监管部门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田霞[4](2020)在《敌意收购及其对目标公司价值的影响 ——以浙民投收购ST生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金融资本参与市场程度的提高,以及参与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由此引发的市场收购行为日趋增多,并出现了多种新的收购类型,例如本文涉及到的敌意收购,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继1993年第一起敌意收购案——“宝延风波”后,因2006年我国实行股权分置改革政策,许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减持公司股票,导致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从当初的“一股独大”逐步走向分散。而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发生股价暴跌的情况,使得众多上市公司股票价值下降,在这些状况累积下,加之市场中的并购资金发展得相对充裕。2015年后,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股权争夺的浪潮,敌意收购事件在数量上和频率上创出新高。在理论研究上,国内众多研究文献更多是从敌意收购事件的反收购方面提供策略和给出建议,没有客观中立地看待敌意收购这一资本现象,而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争夺和敌意收购频发的局面并没有得到缓解,这或许从侧面表明了敌意收购事件的发生是资本市场向成熟方向发展的一个伴随现象,因此研究敌意收购发生的动因、使用的策略和敌意收购对目标公司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浙民投收购ST生化为案例,采用案例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事件研究法,从敌意收购视角,对敌意收购方进行敌意收购的动因、收购过程中的策略及收购完成后对目标公司内外各方面治理的影响进行研究,继而对目标公司公司价值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本文基于浙民投对ST生化的敌意收购案例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在敌意收购中采用要约收购策略可以提高敌意收购的成功率;其次,在目标公司原大股东治理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敌意收购引起的市场反应是积极的,在敌意收购事件公告后短期内给目标公司的价值带来了提升,但与此同时引起的控制权争夺对目标公司当年的公司价值影响是消极的,而敌意收购完成之后,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的调整是有利于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提升公司价值的;最后,在分析敌意收购完成后ST生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反映公司价值相关的指标后,本文发现本次浙民投对ST生化的敌意收购给目标公司带来了后期的价值增长。浙民投收购ST生化案例对敌意收购过程中的策略使用,以及收购完成后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研究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本文的学术研究成果也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敌意收购实操,以及收购完成后对目标公司治理、公司价值的进一步影响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补充完善。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干伟明[6](2020)在《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在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资产定价理论和模型是现代金融学中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理论与实证目前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为主导。现有研究虽然已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一些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因此本文从多因子定价模型为切入点,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开展了公式推导与实证研究:(1)影响A股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有哪些?(2)A股市场最佳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是由哪些定价因子所组成?(3)这些定价因子背后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在公式推导方面,本文以FF多因子模型中股利折现模型中的股票收益率公式为参考,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成因分析,进而从上市公司经营基本面的角度出发推导出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一般形式,并对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A股市场中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的因子组成设想,即一个有效的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至少应当包含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当前优劣程度、未来增长潜力和个股投资者情绪等三方面的因素。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以A股20072018年月度数据为样本,验证了公式推导中得出的一系列设想和结论,得到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结果:在上市公司经营基本面因素方面。本文研究发现:A股上市公司经营基本面因素与其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着联系;A股上市公司分红率与其市净率(PB,即账面市值比倒数)存在较强负相关关系;A股小市值公司较大市值的规模增长速度更快主要不是来源于其自身业绩内生增长而是更多的来源于收购、并购、增发等外源式增长;此外本文还从A股市场整体经营基本面的视角发现了A股市场整体走势对于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一定“晴雨表”预测作用。在投资者情绪因素方面。本文研究表明:A股市场整体投资者情绪变化总体上与组合或个股的收益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个股投资者情绪重要代理变量换手率、上月超额收益率等指标与个股股票收益率的负相关关系相当显着;进一步分析还表明A股小市值公司更易受到投资者情绪因素的影响,A股中存在针对小市值公司较为明显的投机炒作现象和较为明显的短周期反转效应。在定价因子分析方面。本文从上市公司经营基本面和投资者情绪两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A股市场中包含股票价格变动信息较多的因子有:反映上市公司当前优劣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因子、反映上市公司规模增长的市值Smb因子、反映上市公司内生增长的净利润增长Net因子、综合现金分红率和市净率因素后对FF模型中Hml因子补充和完善的HmlR因子;同时研究表明反映上市公司经营基本面因素的因子对反映投资者情绪因素的因子可以发挥主要解释作用,这表明驱动A股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还是上市公司经营基本面因素。在A股市场多因子定价模型方面。本文研究表明:总体而言,A股市场的最佳多因子定价模型是三因子模型Mkt+Smb+Net组合;最佳四因子模型是Mkt+Smb+Net+HmlR组合;最佳五因子模型则是Mkt+Smb+Net+HmlR+Cma/Roe组合;不同定价因子组成的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在A股市场的不同时期的表现则证明了A股市场整体定价效率在得到逐步提升,这说明A股市场在逐渐走向成熟和有效。此外,本文还通过将定价模型和定价因子纳入配对交易的改进中,研究表明:依靠本文提出的A股市场Roe、Smb、Net和HmlR等定价因子作为控制变量进行配对交易策略设计,配对组合的均衡关系描述更加稳定和全面,模型发散的风险得到了规避,从而能够显着减少套利风险,提高配对交易的盈利。本文关于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在A股市场中的上述研究成果一方面与金融学理论中的有关思想吻合,另一方面也可对资产定价研究,投资实践和市场建设提供借鉴和补充。
孙平[7](2019)在《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微观视角》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包括金融体系在内的市场机制开始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层面相关金融维度的重大变化却提示我们,金融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实体企业实体业务发展,实体企业与金融关联的加深对于企业实体业务的影响存在正负二重性。金融发展为企业提供更为多元的融资渠道,然而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却呈现增长过高和过快态势,带来巨大风险隐患。金融市场发展和工具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投资选择,我国实体企业却普遍热衷于各种理财产品、信托贷款等金融资产,引发社会各界对于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忧虑。因而,金融在实体企业发展中作用日益重要,金融与实体企业的关联日益加深,这个过程对实体企业实体业务的影响是什么,其作用机理又是什么,就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研究聚焦于非金融企业(实体企业)这一微观主体,对实体企业与金融关联加深给实体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与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金融资产和金融收入维度,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给企业资本积累、企业创新和生产效率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不同。本研究从金融资产持有、金融收入、债权融资、金融支付、股东价值导向等更为多元的金融化维度,不仅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资本积累、企业创新和生产效率的影响,而且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劳动就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作用机理的分析过程中,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分析构造理论,注重分析普通劳动者、公司经理、股东等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注重分析企业的公有性质对于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作用,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属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进行了计量估计。本研究一共包括九章,可以分为研究基础、主体内容和研究总结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3章,包括绪论、分析基础、相关事实描述和文献述评三章内容,以此作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具体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4至8章,分别从金融化的具体维度,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资本积累、劳动就业、劳动收入份额、企业创新和生产效率五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包括第9章,涵盖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等内容。其中,第1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框架、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章,对本研究使用的金融化、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等概念的涵义进行了说明,对马克思关于不同形式资本运动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非正统经济学关于金融化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从研究关注重点、分析中的理论使用、对于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分析、注重企业公有性质作用四个方面说明了本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属性。第3章,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股东价值导向三个维度,对美英日德和金砖五国相关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事实进行了描述,并对资本积累、劳动就业、劳动收入分配、企业创新、生产效率五方面经济影响的文献予以述评。第4章,借鉴现有研究,构建了包含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房地产持有、债务融资、股东价值导向等金融化相关维度影响企业资本积累的理论框架,重点分析了金融资产对于资本积累的“挤占实物投资效应”和“蓄水池效应”,债务比重对于资本积累的“可用资金规模扩大效应”和“债务支付陷阱效应”,股东价值导向对于资本积累的“股权价值上升效应”和“产业资本利用效率提升效应”,并利用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量化估计了各维度的实际效应。研究发现,金融资产和股东价值导向对于资本积累影响不显着,但房地产持有和债务融资比重对于资本积累有显着负向影响。第5章,借鉴现有研究,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股东价值导向三个维度研究了金融化对企业劳动就业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金融资产对于劳动就业的“挤出效应”和“蓄水池效应”,金融负债对于劳动就业的“规模扩张效应”和“债务负担效应”,股东价值导向对于劳动就业的“劳动地位下降效应”和“竞争力提升效应”,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各维度实际效应进行了量化估计,并进一步研究了房地产投资、企业产权性质和岗位异质性对基本回归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负债渠道对劳动就业有显着正向影响,股东价值导向对劳动就业有负向影响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金融资产渠道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不显着,但房地产持有显着负向影响劳动就业。三种维度对不同劳动岗位没有显着影响。第6章,借鉴现有研究,从金融动机、金融收入、金融支出三个维度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了金融动机的股东最大化机制、金融支出的加成定价机制、金融收入的退出选择权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原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实际影响进行了量化估计,并进一步研究了采用不同劳动收入份额度量、劳动异质性、企业产权性质对基本回归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动机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着负向影响,金融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有利于资本。金融动机和金融收入对普通劳动者和高管都有显着负向影响,但是对于高管的影响微乎其微。金融动机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体现在民营企业,反映了企业的公有性质对于劳动者收入的维护作用。第7章,借鉴现有研究,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股东价值导向三个维度,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阐释了金融资产对企业创新的“蓄水池效应”和“挤出效应,”金融负债对企业创新的“缓解融资约束效应”和“债务负担效应”,股东价值导向对于企业创新的“剩余价值生产效应”和“经营策略转变效应”,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影响进行了量化估计,并进一步考察了金融化对创新活动比重的影响,以及房地产投资、产权异质性对基本回归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金融负债规模对企业创新规模有显着正向作用。股东价值导向对企业创新没有显着影响。金融资产对于企业创新没有显着影响,但房地产投资显着负向影响企业创新规模。第8章,借鉴现有研究,从债权融资维度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阐释了债权融资影响生产率的资本积累渠道、人力资本渠道、研究开发渠道作用机理,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其影响进行了量化估计,并进一步考察了债权融资期限结构、股权融资、企业的产权性质对基本回归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债权融资对企业生产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分渠道看,资本积累渠道影响显着为负,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渠道显着为正。短期和长期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和显着性与基本回归结果相同。资本积累渠道对于生产效率的负向作用,以及人力资本渠道对于生产效率的正向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皆成立。研究开发渠道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国有企业不显着,民营企业显着为正。第9章,概述了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研究相关内容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对于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多元维度及其广泛影响,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实现从金融发展到实体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陈冲[8](2019)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研究 ——以投服中心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构成中,中小投资者占比九成以上,持股市值达半数,却贡献了八成以上的交易额。从绝对值来看,中小投资者数量超2亿,以三人之家的标准计算,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保护了超2亿中产家庭、超6亿的中产群体利益,对于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也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中小投资者却是最容易受到权利侵害的群体,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立法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目标属于“符号性”目标,是发展资本市场顺带实现的附属性目标;二是立法没有对于中小投资者如何保护做出具体规定,实践中中小投资者寻求保护也处处碰壁;三是长久以来对于资本市场治理以公权力为主导,对于中小投资者也是公权力保护为主,没有发挥权利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私权利的保护长期处于抑制状态。随着国家设立投服中心作为专门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构,通过其公权力背景和市场地位优势,发挥中小投资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唤醒中小投资者权利意识,并联结自上而下的公权保护和自下而上的私权利保护。本文结合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和投服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探索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和法治社会发展的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本文共七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体为五个章节,第七章为结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从文献角度梳理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概念和法理发展,从投资者保护到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应然性和必要性研究,以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与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推演出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落后的原因在于公权力保护不足、执法激励不足,现有保护体系的不完备推导出需要强化对私权利的保护,并由权利主体行使保护的权利。而由于中小投资者分散化的特征导致个体行使私权利的成本高,因此需要由专业保护机构引领行权:一方面引导投资者以股东身份和投资者身份积极行使防御性权利;另一方面在权利受到人为损害时积极行使救济性权利。进而希望达到的目标是:权利人通过行使自己的权利来维护法律,并通过法律来维护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秩序。第一章为理论基础研究,界定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的范围和概念,区分金融消费者、中小股东、个人投资者及流通股股东等概念,对中小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金额做出限定。研究私权利的概念、投资者私权利的内涵和特征,论证保护投资者私权利与我国证券市场法治理念的契合。从维护社会稳定、中小投资者私权利易受侵害以及私权利保护制度的缺失角度,论证中小投资者保护应然性的法理逻辑。对于我国证券法实施机制下的行政保护、市场保护和司法保护进行评析,推演出赋予性公权力保护不足和内生性私权利保护必要的法理逻辑,对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模式做出思考。第二章为机构引领下的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制度构建,并研究投服中心作为引领机构的角色和功能定位。目前我国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困境在于:一方面,中小投资者长久以来对于公权保护的倚重、在资本市场中的投机心理及用脚投票、缺乏股东权利和本位意识,导致其缺乏私权利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由于信息弱势、缺乏公司治理的参与能力以及私法救济的专业能力,导致其缺乏私权利保护的能力。破解之道在于通过机构示范引领养成其私权利行使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事前保护、构建证券民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实现事中保护,以及完善证券民事诉讼实现事后保护的全链条保护模式。同时注重专业引领机构的培养,明确其性质、法律定位、行为模式和监督与激励机制,有序推进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中国新模式探索。最后通过细化对中小投资者权利的各项指标实证分析,以及投服中心对于各项指标提升所发挥的作用,检验我国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实践效果。第三章横向分析各法域中小投资者保护引领机构的组织和行为模式,主要对比了四个法域的投资者保护模式:一是美国ISS引导的股东积极主义、律师主导的私权利行使以及非营利组织对于投资者权利的保护;二是韩国PSPD的行为模式和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起到的引领作用;三是台湾地区投保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及对我国大陆投保中心的启示与反思;四是香港地区证监会、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以及司法规制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作用,研究我国在制度建设中可借鉴、可吸收的有益成分。第四章探讨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防御性机制,主要从股东积极主义的角度通过引领示范使中小投资者通过持股行权参与公司治理,从损失防范的角度维护法益。研究公司法和证券法中规定的的法定股东权利和投资者权利,分析中小投资者行权的难点,结合投服中心的示范性行权以及征集代理权等,唤醒和引导中小投资者的股东意识。同时研究投服中心在持股行权和代理行权中的法律和制度障碍,以及选择性行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投服中心引领行权、示范行权的行为模式提出建议。通过让中小投资者知晓权利、敦促上市公司与中小投资者互动、为中小投资者行权创造制度性条件,并逐步扩展引领机构的行权保护范围,达到进一步提升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目的。第五章探讨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救济性机制,主要通过多元纠纷化解和证券民事诉讼的角度研究中小投资者对于损失填补的法益修复。中小投资者私权利的核心和落脚点是财产权利,相较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中小投资者更关注于投资的当下收益与可预期收益,以及一旦发生因人为欺诈产生的损失,如何进行损失弥补。投资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入市,最佳的救济性保护是给予受损投资者经济补偿,使之恢复原有经济利益。本章节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证券民事纠纷的ADR机制,讨论投服中心整合现有的调解、仲裁等诉讼外纠纷解决的渠道,以及现有的先行赔付制度,帮助中小投资者获得诉讼外的权利救济;二是证券民事诉讼,从支持诉讼和示范诉讼的角度,结合司法改革中的案件管理和繁简分流制度,研究法院逐渐放开证券民事诉讼管制之后的案件处理方式,寻找集团诉讼的替代模式,让司法发挥其作为权利保障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三是针对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发生的责任竞合问题,如何保障民事责任优先赔付,进而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落到实处,主要研究罚款罚金回拨制度和建立专项赔偿金的可行性,以及在推行上述机制时投服中心能够发挥的作用,通过制度整合,推进更好的法治。结论部分是对投服中心引领中小投资者保护模式的总结、反思与展望,归纳保护机构从私权利行使维护与私权利保护救济的中小投资者私权利全链条保护模式,中小投资者公权保护与私权利保护的衔接耦合才是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核心要义。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建立以投资者私权利保护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二是破除中小投资者权利救济的制度障碍;三是为中小投资者行权提供制度保障;四是探索投服中心的长足发展,以及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在其他领域推行适用的可尝试性。
俞颖[9](2019)在《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文中提出1993年9月的“宝延风波”作为我国首起反收购案件,其所引领的并购大浪潮近年来已经席卷了我国资本市场,恶意收购案件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快速增大,一时之间,我国资本市场遍地狼烟、烽火连天。以2016年的“宝万风波”为转折点,我国上市公司对恶意收购的态度从初期的防御不足转变为目前的防御过度,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具体设置也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种类简单、初步试探到目前的纷繁复杂、网络俨然的变迁过程。然而,相较于英美等在反收购立法、理论、实践等相关方面已经十分成熟与完善的国家,我国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欠缺、立法较大空白、监管乏力、实践无序混乱。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上述问题,以更好地适应花样百出、风云变幻的控制权市场,如何正确认定其法律效力,如何对其法律效力进行立法规制等已成为了各界无法回避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主要包括概念、历史变迁、功能以及现状这四小节;其次,对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的理论与一般规则进行了研究;再次,具体分析了我国常见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最后,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的立法规制建议,从示范清单、信息披露制度、专门审查机关这三个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参考性意见。
陈晓[10](2019)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文中认为本文将国产商业电影置于产业研究、文本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视野之中,在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批评的框架下,旨在厘清2002-2017年国产商业电影的纷繁面貌。首先,在时间上对其进行微观层面的断代划分,历时考察国产商业电影的生发环境及流变状况。第二,结合“本土性”表达及“国际化”表达两条共时线索,力图解释国产商业电影生成、变化、发展的主体因素,勾画出该领域范畴内丰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综合实证研究方法,尝试以跨文化视角透视国产商业电影的输出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方法论延伸及讨论。基于此,本文将分作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指出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国产商业电影集中化、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述,并由此提出本文的主体研究架构。第一章“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描述新世纪后的国产商业电影延续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娱乐属性,生发于政策-经济生态圈、媒介生态圈以及跨域合作生态圈所构成的复杂语境当中。政策-经济生态圈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通过股份制、院线制的建立,促成中国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媒介生态圈以内容生产领域的“IP转化”及内容流通领域的“互联网+电影”战略性格局,建立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模式。跨域合作生态圈广泛利用资金与人才优势,以“合拍片”生产为基本路径,使国产商业电影迈入全球化商品行列。第二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内在文化势力的深刻影响,官方、资本方、大众三股力量的互动,根本性地决定了国产商业电影的差异性面貌与本土性表达。官方以向大众输出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目的,通过与资本方的联姻,促成“主旋律”电影转向“主流商业片”。从对“主旋律”的商业化重述,到对“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主流话语从显性在场转变为隐性在场。资本方以商业营利为根本目的,在实践层面搭建不同文化相互沟通的桥梁,生产出兼顾多方文化需求的电影产品。其中,商业电影的历史空间呈现出想象性叙述的特征、动作类型片自觉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功能、贺岁片全面迎合流行文化与消费语境、文艺片流露出电影艺术的退守与反抗姿态。大众文化从“沉默者”转为一股显在力量,既处在官方与资本方的引导之下,又因其自反性而促使电影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电影“粉丝”通过协商性参与的方式,进入商业电影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青春片”为代表,大众群体自身的属性成为资本方的创作指南。“新主流”电影的出现,既表明“现象级”作品源自于大众文化“时代面向”的刺激和培育,也反映出多股文化力量共同促动了集体欲望的影像化宣泄。第三章“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指出国产商业电影受到外来文化引导,文本实践逐渐与世界商业电影范式达成共识,并自觉进行着影像美学现代性的重新建构。在影像符号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对异域景观实行“标签化”处理,在银幕上勾勒出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认知地图”。一方面,大量涌现的西方符号明示着西方文化的强力渗入;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映照下,跨文化个体同时流露出对本地文化强烈的复归心态。在镜头修辞层面,制造影像“吸引力”成为国产商业电影重塑“电影性”的重要目的与途径。对“蒙太奇”的活用展现出国产商业电影的速度“变奏”;“数字长镜头”标示出国产商业电影的数字技术转向。在故事题材层面,国产商业电影在类型化叙事的流变过程中,不断分化、变异、繁殖出多样式的类型片。“奇幻片”糅合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成为国产商业电影类型融合的先驱范例;“一本多拍”作为新样态的跨国改编形式,彰显出类型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在母题内涵层面,情感母题、寻找母题及英雄母题均与世界电影的创作潮流构成互文关系,指向人类共通的价值选择。第四章“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将北美地区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接受作为切入口,论述国产商业电影所遭遇的真实文化壁垒。古装大片的热潮与失落印证着北美市场的“选择性阅读”模式,而“华狮”及“华语片”的推广开拓了各类型商业电影的发行路径。国产商业电影“输出”的基本困境在于面临着结构性的文化霸权,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难以获得“准”商业片待遇,始终未能进入北美主流市场。国产商业电影遭受“冷遇”的另一重因素在于中美观众的文化认知差异,基于对中美在线影评网站的实证考察,美国观众重“形式”、重技术以及自觉的跨文化立场与中国观众形成鲜明对比。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即普遍意义上的高/低文化语境差异,以及不同的观影模式,即审美机制上的类型/故事传统差异。《英雄》与《长城》作为两部具备典型“访美”特质的作品,值得重点关注。《英雄》之于中国电影商业化、国际化取向的历史功绩应当予以重新追认;《长城》标志着中美合作的深度开展,而“杂交”文本的缺陷阻碍了其背后深刻世界性主题的有效传播。第五章“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尝试以更高的标准要求当前历史语境中的国产商业电影。国产商业电影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时刻遭遇着本土文化裂变与外来文化冲击所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如此纷杂的跨文化语境,国产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应当坐落于世界电影的版图之中,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基础,回归具有主体性特质的中国电影范畴,扮演好国家电影、文化商品、图像档案等多重角色。
二、美国生物技术资本市场风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生物技术资本市场风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以尔康制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务舞弊概念界定 |
2.1.2 舞弊GONE理论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3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3.1 医药业行业背景 |
3.1.1 医药业发展现状 |
3.1.2 医药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 |
3.2 尔康制药公司简介 |
3.3 尔康制药舞弊预警分析 |
3.3.1 尔康制药舞弊财务预警分析 |
3.3.2 尔康制药非财务预警分析 |
3.4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件回顾及手段分析 |
3.4.1 尔康制药案件回顾 |
3.4.2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4 基于GONE理论的尔康制药舞弊动因及后果分析 |
4.1 基于GONE理论的尔康制药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4.1.1 贪婪因子分析 |
4.1.2 机会因子分析 |
4.1.3 需要因子分析 |
4.1.4 暴露因子分析 |
4.2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的后果分析 |
4.2.1 对投资者的影响 |
4.2.2 对会计事务所的影响 |
4.2.3 对企业自身的影响 |
5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案例启示 |
5.1 对医药行业的启示 |
5.1.1 净化医药行业环境 |
5.1.2 建立风险导向型内控制度 |
5.1.3 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
5.2 对尔康制药的启示 |
5.2.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5.2.2 健全公司治理体系 |
5.2.3 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
5.3 对外部监管的启示 |
5.3.1 增加舞弊成本 |
5.3.2 完善对投资者的补偿和索赔机制 |
5.3.3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大股东控制、媒体监督与内控重大缺陷披露 ——以康美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研究法 |
1.3.2 事件研究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内控重大缺陷相关文献 |
2.2 大股东控制与内控重大缺陷披露相关文献 |
2.3 媒体监督与内控重大缺陷披露相关文献 |
2.4 文献述评 |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大股东控制 |
3.1.2 内控重大缺陷 |
3.1.3 媒体监督 |
3.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信号传递理论 |
3.3 相关理论的作用机理 |
4 案例介绍 |
4.1 公司简介 |
4.2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 |
4.3 案例回顾 |
5 案例分析 |
5.1 大股东控制下的内控重大缺陷及未披露原因 |
5.1.1 康美药业的股权结构及大股东控制方式 |
5.1.2 大股东控制下的内控重大缺陷 |
5.1.3 内控重大缺陷未披露的原因分析 |
5.1.3.1 大股东控制下内部监督失效 |
5.1.3.2 大股东控制下外部审计监督失效 |
5.2 媒体披露内控重大缺陷的过程 |
5.2.1 财报疑点,引发关注 |
5.2.2 多方质疑,扩大影响 |
5.2.3 舆论谴责,诱发反思 |
5.3 媒体在内控重大缺陷披露中的角色 |
5.3.1 信息中介角色 |
5.3.2 舆论监督角色 |
5.4 媒体监督影响内控重大缺陷披露的路径 |
5.4.1 市场机制 |
5.4.2 行政机制 |
5.4.3 法律机制 |
5.5 媒体监督的效果分析 |
5.5.1 缓解信息不对称 |
5.5.2 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
5.5.2.1 高管变更 |
5.5.2.2 投资者索赔 |
5.5.3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
5.5.4 行政处罚及整改措施 |
5.5.4.1 行政处罚 |
5.5.4.2 整改措施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改善内部治理 |
6.2.2 引入媒体高管 |
6.2.3 建立“吹哨人”奖励与保护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基于媒体等级、报道深度和转载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特色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报道数量对股价波动的研究综述 |
2.2 报道性质对股价波动的研究综述 |
2.3 特殊报道对股价波动的研究综述 |
2.4 文献简评 |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有效市场假说 |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3 行为金融学理论 |
3.1.4 投资者情绪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负面报道媒体转载数量与股价波动性 |
3.2.2 负面报道源发媒体的影响力与股价波动性 |
3.2.3 负面报道的深度与股价波动性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度量标准 |
4.1.1 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相关度量标准 |
4.1.2 负面媒体报道的相关度量标准 |
4.2 控制变量 |
4.2.1 宏观层面 |
4.2.2 微观层面 |
4.3 模型构建 |
4.4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4.1 样本选取的依据 |
4.4.2 样本范围筛选 |
4.4.3 数据来源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媒体报道对个股股价的影响分析 |
5.1.1 样本组AAR和 CAR值 |
5.1.2 全样本下媒体负面报道与股价的变动趋势图 |
5.2 媒体报道的特征信息对个股股价的影响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回归分析 |
5.3 媒体报道特征信息的影响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3.1 样本组AAR和 CAR值 |
5.3.2 全样本下媒体负面报道与股价的变动趋势图 |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4 相关性分析 |
5.3.5 回归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媒体方面 |
6.2.2 上市公司方面 |
6.2.3 投资者方面 |
6.2.4 监管方面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本数据节选 |
后记 |
(4)敌意收购及其对目标公司价值的影响 ——以浙民投收购ST生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敌意收购的动因 |
二、敌意收购的策略 |
三、敌意收购与公司价值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敌意收购 |
二、反收购 |
三、要约收购 |
四、公司价值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控制权市场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信号传递理论 |
四、协同效应理论 |
第三章 敌意收购的概况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
第一节 我国资本市场的敌意收购概况统计 |
第二节 敌意收购对公司价值影响的概况统计 |
第三节 敌意收购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通过作用公司内部治理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 |
二、通过公司外部治理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介绍 |
一、敌意收购双方主体简介 |
二、收购方的“进攻战” |
三、被收购方的“防守战” |
四、敌意收购结果 |
第二节 敌意收购动因分析 |
一、敌意收购外部动因分析 |
二、敌意收购内部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敌意收购策略分析 |
一、敌意收购的方式 |
二、敌意收购的时机把握 |
三、敌意收购的关键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敌意收购对目标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 |
一、敌意收购的短期市场反应 |
二、敌意收购的短期公司业绩变化 |
三、敌意收购对ST生化价值影响的作用路径 |
四、敌意收购对ST生化价值影响的分析总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意义及局限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借鉴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在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全文结构 |
1.4.主要创新 |
第2章 资产定价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
2.1.资产定价理论回顾 |
2.2.资产定价主要方法 |
2.3.资产定价文献综述 |
2.4.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资产定价回顾 |
2.5.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和多因子资产定价 |
3.1.FF多因子定价模型中的股票收益率 |
3.2.公司股票收益率的成因分析 |
3.3.公司股票收益率公式推导 |
3.4.基于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多因子定价模型 |
3.5.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因子定价模型中经营基本面因素研究 |
4.1. “投资异象”的经营基本面因素分析 |
4.2.A股经营基本面因素的对经济“晴雨表”的分析 |
4.3.经营基本面因素与股票收益率横截面研究 |
4.4.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因子定价模型中投资者情绪因素研究 |
5.1.投资者情绪表现形式和度量指标 |
5.2.A股市场整体投资者情绪指数研究 |
5.3.个股投资者情绪因素研究 |
5.4.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因子定价模型在A股市场的实证检验 |
6.1.A股市场发展及数据样本 |
6.2.定价因子构建与分析 |
6.3.定价因子比较与选择 |
6.4.不同多因子定价模型在A股市场比较和分析 |
6.5.稳健性检验 |
6.6.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因子定价模型在配对交易中的应用 |
7.1.配对交易现状 |
7.2.多因子模型在配对交易中的应用 |
7.3.实证分析 |
7.4.本章小结 |
第8章 论文总结 |
8.1.结论与启示 |
8.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7)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微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的分析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金融化 |
2.1.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 |
2.1.3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马克思关于不同形式资本关系的研究 |
2.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 |
2.2.3 非正统经济学(Heterodox Economics)关于金融化的研究 |
2.3 本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属性 |
2.3.1 聚焦金融化对资本积累、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等政治经济学关注重点 |
2.3.2 运用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等政治经济学经典分析构造理论 |
2.3.3 注重金融化过程中劳动者、管理者及股东等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分析 |
2.3.4 强调企业公有性质及其实现形式对劳动者利益保护的作用 |
第3章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国际比较研究:典型事实及文献述评 |
3.1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基本事实 |
3.1.1 金融资产维度 |
3.1.2 金融负债维度 |
3.1.3 股东价值导向维度 |
3.2 非金融企业资本积累状况及金融化对其影响文献述评 |
3.2.1 非金融企业资本积累状况 |
3.2.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资本积累影响文献述评 |
3.3 非金融企业劳动就业状况及金融化对其影响文献述评 |
3.3.1 非金融企业劳动就业状况 |
3.3.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劳动就业影响文献述评 |
3.4 非金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状况及金融化对其影响文献述评 |
3.4.1 非金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情况 |
3.4.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文献述评 |
3.5 非金融企业创新状况及金融化对其影响文献述评 |
3.5.1 非金融企业创新活动情况 |
3.5.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影响文献述评 |
3.6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生产效率影响文献述评 |
3.7 结论 |
第4章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资本积累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资本积累的理论分析 |
4.2.1 非金融企业资本积累的理论框架 |
4.2.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资本积累的作用机制 |
4.3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资本积累的实证分析 |
4.3.1 计量方程设定和估计方法 |
4.3.2 所用数据和回归结果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研究结论和启示 |
4.5.1 研究结论 |
4.5.2 启示 |
第5章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劳动就业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劳动就业的理论机制 |
5.2.1 金融资产维度:“挤出效应”与“蓄水池效应” |
5.2.2 金融负债维度:“规模扩张效应”与“债务负担效应” |
5.2.3 股东价值导向维度:“劳动地位下降效应”和“竞争力提升效应” |
5.3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劳动就业影响的计量检验 |
5.3.1 基准模型设定和变量、数据说明 |
5.3.2 基准模型估计与结果讨论 |
5.4 稳健性检验:房地产投资、企业产权性质与岗位异质性的影响 |
5.4.1 房地产投资与金融化的劳动就业效应 |
5.4.2 产权异质性与金融化的劳动就业效应 |
5.4.3 岗位异质性与金融化的劳动就业效应 |
5.5 研究结论和启示 |
5.5.1 研究结论 |
5.5.2 启示 |
第6章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机制 |
6.2.1 金融动机与股东价值最大化 |
6.2.2 金融支出与加成定价 |
6.2.3 金融收入与退出选择权 |
6.3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实证检验 |
6.3.1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6.3.2 估计结果讨论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不同劳动收入份额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 |
6.4.2 劳动异质性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劳动收入份额效应 |
6.4.3 产权异质性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劳动收入份额效应 |
6.5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5.1 研究结论 |
6.5.2 启示 |
第7章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创新影响研究 |
7.1 引言 |
7.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 |
7.2.1 金融资产维度:“蓄水池效应”和“挤出效应” |
7.2.2 金融负债维度:“缓解融资约束效应”与“债务负担效应” |
7.2.3 股东价值导向维度:“剩余价值增加效应”和“经营策略转变效应” |
7.3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的实证检验 |
7.3.1 基准模型设定和估计 |
7.3.2 金融负债渠道作用估计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进一步讨论:创新活动比重、房地产投资与产权异质性 |
7.4.1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活动比重的影响 |
7.4.2 非金融企业房地产持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7.4.3 产权异质性对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创新效应的影响 |
7.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5.1 研究结论 |
7.5.2 政策建议 |
第8章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于生产效率影响研究——基于债权融资维度 |
8.1 引言 |
8.2 非金融企业债权融资影响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 |
8.2.1 非金融企业债权融资影响生产效率的资本积累渠道 |
8.2.2 非金融企业债权融资影响生产效率的人力资本渠道 |
8.2.3 非金融企业债权融资影响生产效率的研究开发渠道 |
8.3 非金融企业债权融资影响生产效率的实证检验 |
8.3.1 回归模型设定、变量和数据说明 |
8.3.2 基本回归结果 |
8.3.3 内生性检验 |
8.4 稳健性检验:债权融资期限、权益融资、企业产权性质 |
8.4.1 融资期限结构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的生产率效应 |
8.4.2 非金融企业股权融资的生产率效应 |
8.4.3 企业产权异质性与非金融企业债权融资的生产效率效应 |
8.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5.1 研究结论 |
8.5.2 启示 |
第9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研究 ——以投服中心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整理与既有研究评述 |
一、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概念发展 |
二、投资者保护的法理发展 |
三、投资者保护的应然性与必然性 |
四、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研究 |
五、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落后 |
六、公权保护的不足与私权利保护的兴起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问题意识 |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二、拟解决的问题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理论研究与概念厘定 |
第一节 中小投资者的范围界定 |
一、投资者与金融消费者之思辨 |
二、中小投资者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投资者私权利的概念与界定 |
一、私权利与公权力的界定 |
二、投资者私权利的特性 |
三、投资者私权利保护与证券市场法治理念契合 |
第三节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法理逻辑 |
一、中小投资者群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中小投资者能力弱势导致利益最易受损 |
三、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制度缺失 |
第四节 公权力保护与对私权利的保护 |
一、行政保护评析 |
二、市场保护评析 |
三、司法保护评析 |
四、对私权利的内生性保护 |
第五节 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制度供给与重构 |
一、制度供给不足 |
二、制度重构 |
第二章 机构引领下的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制度构建——兼论投服中心角色定位 |
第一节 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现实困境与难点 |
一、中小投资者缺乏私权利行使意识 |
二、中小投资者缺乏私权利行使能力与激励 |
第二节 机构引领下的私权利行使制度构建 |
一、机构引领下的私权行使意识与能力之养成 |
二、通过示范性行权实现事前保护 |
三、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实现事中保护 |
四、通过证券民事诉讼实现事后保护 |
五、通过机构引领破除私权利保护的制度障碍 |
第三节 中证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引领机构的研究 |
一、投服中心的性质与法律定位 |
二、公益性公司的特殊性质研究 |
三、公益性保护机构行为模式研究 |
四、公益性机构的独立性和社会监督 |
五、公益性公司激励机制研究 |
第四节 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效果验证 |
一、评价指标体系 |
二、保护效果实证检验 |
三、提升保护效果的反思与建议 |
第三章 域外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私权利保护模式与引领机构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研究 |
一、机构投资者服务公司主导的私权利行使 |
二、律师主导的私权利行使 |
三、非营利组织保护投资者权利 |
第二节 韩国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研究 |
一、投资者保护机构PSPD成立背景与简介 |
二、PSPD行权方式方法 |
三、韩国股东积极主义评析 |
四、PSPD活动独立性保障 |
五、PSPD对中国投服中心的启发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研究 |
一、两地投保机构的法律定位 |
二、台湾地区投保中心主要功能与运行机制 |
三、台湾地区投保中心制度检视与反思 |
四、对我国投服中心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香港地区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研究 |
一、回复原状令 |
二、证券民事纠纷调解模式 |
三、落实民事赔偿责任优先 |
四、准司法机构维护市场秩序 |
五、对我国投服中心的借鉴 |
第四章 私权利保护的防御性机制——持股行权与公司治理 |
第一节 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积极主义 |
一、何为股东积极主义 |
二、我国践行股东积极主义对于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必要 |
第二节 中小投资者法定权利研究 |
一、中小投资者享有的法定私权利 |
二、公司法赋予的股东权利 |
三、证券法赋予的投资者权利 |
第三节 机构引领的行权研究 |
一、行权原则 |
二、行权方式 |
三、行权困难 |
四、投服中心选择性行权 |
五、机构引领行权的建议 |
第四节 推动中国中小投资者积极行权的思考 |
一、中小投资者充分知悉股东权利 |
二、敦促上市公司与中小投资者互动 |
三、为中小投资者行权创造条件 |
四、扩展引领机构行权保护范围 |
第五章 私权利保护的救济性机制——纠纷化解与民事诉讼 |
第一节 证券民事纠纷中的ADR |
一、ADR模式概述 |
二、证券纠纷调解模式 |
三、证券纠纷仲裁模式 |
四、先行赔付制度 |
五、我国现有ADR模式的短板及建议 |
第二节 证券欺诈纠纷民事诉讼 |
一、我国证券民事诉讼现状 |
二、投服中心推动证券民事诉讼实践 |
第三节 证券支持诉讼研究 |
一、从支持诉讼到证券支持诉讼 |
二、证券支持诉讼的实践难题与思考 |
三、现存证券支持诉讼模式借鉴 |
四、构建证券支持诉讼长效机制的建议 |
第四节 证券示范诉讼研究 |
一、示范诉讼机理研究 |
二、示范诉讼对证券民事诉讼的重要性 |
三、证券示范诉讼的域外参考 |
四、证券示范诉讼机制的构建 |
第五节 责任竞合时民事赔偿优先问题 |
一、责任竞合法理研究 |
二、民事责任优先理论 |
三、现行法律规范的制度安排和实践障碍 |
四、落实证券民事赔偿优先的建议 |
结论 机构引领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的总结与建议 |
一、机构引领的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模式 |
二、完善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的制度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2章 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概述 |
2.1 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概念 |
2.2 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历史变迁 |
2.3 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功能 |
2.3.1 保障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管理层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2.3.2 弥补立法缺陷 |
2.3.3 向投资者、公众及市场传递公司信息 |
2.4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现状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的理论与一般规则 |
3.1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的理论争议 |
3.2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的一般规则 |
3.2.1 倾斜保护少数股东利益 |
3.2.2 限制控制股东权利 |
3.2.3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第4章 常见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类型及法律效力分析 |
4.1 绝对多数表决条款 |
4.1.1 增设特别决议事项 |
4.1.2 提高表决权通过比例 |
4.2 限制股东提案权、召集权、表决权条款 |
4.2.1 规定或延长持股期限 |
4.2.2 提高持股比例 |
4.3 权益披露规则条款 |
4.3.1 降低权益披露的起算标准 |
4.3.2 规定违规增持的处罚后果 |
4.4 分类董事会条款 |
4.4.1 限制改选董事数量比例 |
4.4.2 限制股东无故任意罢免董事 |
4.5 限制董事任职资格条款 |
4.5.1 规定持股、年龄、身份、国籍等积极条件 |
4.5.2 规定品行、兼职等消极条件 |
4.6 金色降落伞条款 |
4.6.1 设置高额补偿金 |
4.6.2 赋予董事同意权 |
第5章 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的立法规制建议 |
5.1 制定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示范清单 |
5.2 构建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信息披露制度 |
5.3 设立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专门审查机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产业浪潮:“国产商业电影”作为研究对象 |
二、间性思维:“跨文化语境”作为研究视角 |
三、他山之石:西方理论视野与中国商业电影 |
四、激荡新世纪的国产商业电影 |
第一章 国产电影商业环境的生成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生态圈:电影产业的体系化发展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开放形势 |
二、股份制:电影企业作为主体 |
三、院线制:全国放映网络的建立 |
第二节 媒介生态圈:国产商业电影的跨媒体运营 |
一、内容生产:从叙事文本到IP转化 |
二、内容流通:“互联网+电影”格局初显 |
第三节 跨域合作生态圈:商业电影作为全球化商品 |
一、资金与人才:“合拍片”的双翼 |
二、“铁三角”:地缘文化想象中的内地/香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构建 |
一、从“主旋律”到“主流商业片” |
二、重大历史题材的商业化重述 |
三、“样板戏”的娱乐化改写 |
第二节 商业资本:体制与市场的博弈空间 |
一、历史空间的想象性叙述 |
二、动作类型片的“询唤”功能 |
三、贺岁片:消费时代的文化“共谋” |
四、文艺片:“艺术”的退守与抗争 |
第三节 大众选择:“沉默者”的广泛参与 |
一、超越“盗猎”:“粉丝”文化的协商性 |
二、青春片:定制“怀旧”与城市想象 |
三、“新主流电影”:集体欲望的影像化转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产商业电影影像美学新质 |
第一节 异域景观:符号与“文化认知地图” |
一、“标签式”的区域符号 |
二、普遍“在场”的西方符号 |
三、跨文化个体符号的复归 |
第二节 语言形式:镜头与“吸引力”修辞 |
一、分流与面向:重塑“电影性” |
二、蒙太奇:电影速度的“变奏” |
三、长镜头:数字“渐近线”的生成 |
第三节 故事题材:情节与类型化叙事 |
一、分化与异变:多元化的类型电影 |
二、类型融合:奇幻片的“皮”与“骨” |
三、“一本多拍”:新样态的跨国改编 |
第四节 母题内涵:普遍化的价值共鸣 |
一、“真情至上”:人际关系与情感母题 |
二、“在路上”:“漂泊/归乡”与寻找母题 |
三、“中心视点”:个体呈现与英雄母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产商业电影的海外之旅——以北美市场为参照系 |
第一节 “访美”之选:国产商业电影的北美发行现状 |
一、选择性阅读:古装大片在北美的热潮与失落 |
二、发行新势力:“华狮”与“华语片”的推广 |
三、期待错位:文化霸权下的“外语片” |
第二节 “他者”之镜:比较视野下的中美在线网站影评 |
一、非对称性:国产商业电影的正/负向传播 |
二、高/低语境之辩:“故事”传统与“类型”传统 |
第三节 《英雄》的全球视野与“东方主义”再考察 |
一、电影偏向力:基于商业与市场的试验 |
二、毁誉参半:差异性的文化分野 |
三、策略性本质主义:对“东方主义”的回应 |
第四节 “杂交”的《长城》:本地、国际与“墙” |
一、混搭的类型:奇幻、怪兽与西部片 |
二、黏合“分裂”:英雄与禁军的形象塑造 |
三、环球议题:“饕餮”危机与有“缝隙”的墙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坐标内国产商业电影的精进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电影:主体性的再确认 |
第二节 资本并流:多样化的再生产 |
第三节 图像档案:人文价值的再书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商业电影尚在进行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2-2017年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前十数据统计 |
附录B: 2002-2017年北美上映国产院线电影名录 |
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生物技术资本市场风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动因与治理研究 ——以尔康制药为例[D]. 魏璇.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大股东控制、媒体监督与内控重大缺陷披露 ——以康美药业为例[D]. 段静静.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基于媒体等级、报道深度和转载数[D]. 孙远.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敌意收购及其对目标公司价值的影响 ——以浙民投收购ST生化为例[D]. 田霞.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在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D]. 干伟明. 南京大学, 2020(09)
- [7]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影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微观视角[D]. 孙平. 山东大学, 2019(02)
- [8]中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私权利保护研究 ——以投服中心为研究视角[D]. 陈冲.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9]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D]. 俞颖. 南昌大学, 2019(02)
- [10]跨文化语境下的国产商业电影研究(2002-2017)[D]. 陈晓. 南京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