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群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

玉米种群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

一、论玉米群体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泉[1](2014)在《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加大,玉米群体内的通风透光等条件相对变差,光能利用率降低。所以,采用合理的田间配置,改善玉米冠层结构,优化群体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就成为当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从而实现高产和稳产。

刘家强[2](2012)在《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群体内通风透光等条件变差,光能利用率下降。所以,如何改良玉米冠层结构,优化群体内通风透光条件就成为如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本试验于2010年在四川雅安、射洪和双流进行。以正红6号为试验材料,在37480株/hm2(B1)、48725株/hm2(B2)和59970株/hm2(B3)3个密度下,设置穴留单株和双株、等行距(1.0m+1.0m)和宽窄行(1.5m+0.5m)4个配置,研究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3试验点产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高密度(B3)分别比中密度(B2)和低密度(B1)平均增产11.4%和24.8%;在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下,单株栽培产量均高于双株栽培,3试点3密度2行距配置平均产量单株较双株增产5.3%;行距配置与种植密度和试验地点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在低密度(B1)下,等行距较宽窄行增产,特别是射洪和双流点,2试点平均增产9.0%,而在高密度(B3)下,等行与宽窄行产量差距缩小,3试点2种穴留苗平均增产2.4%,其中雅安点和双流点单株宽窄行栽培产量略高于等行距,双株等行距栽培产量高于宽窄行,而射洪点以单株等行距栽培产量最高,其余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着。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着,3试点均表现为伴随着密度增加,穗长变短,秃尖变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变小,单株产量降低;行距和单双株配置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相对较小。2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株高和穗位高在不同处理间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高密度(B3)>中密度(B2)>低密度(B1),宽窄行高于等行距,单株高于双株。3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小气候的影响冠层日均温度在3种密度下均表现为:冠窄>冠等>冠宽,宽窄行均值>等行;穗位层日均温度在B1和B2密度下表现为:穗等>穗窄>穗宽,等行>宽窄行均值;B3密度下表现为:穗窄>穗等>穗宽,宽窄行均值>等行。冠层日均湿度在3种密度下均表现为:冠窄>冠等>冠宽,B1密度下宽窄行均值>等行,B2和B3密度则相反;穗位层日均湿度在3种密度下均表现为:穗宽>穗等>穗窄,等行>宽窄行均值。冠层和穗位层日均风速在3种密度下均表现为:宽行>等行>窄行;白天风速B1密度下等行距>宽窄行均值,B2和B3密度则相反。土壤热通量从下午4点到次日下午1点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随着密度的增大土壤热通量逐渐减小,3种密度下土壤热通量均是等行>窄行。4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内光分布的影响总PAR截获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逐渐增高,随着行距的增大逐渐减小。上层PAR截获率随着密度的增大逐渐增高,窄行>等行>宽行,而下层则相反。雅安、射洪和双流3点3种密度下,穗位层的PAR截获率均是等行距>宽窄行均值,表明等行距有利于增加穗位层对光照的吸收。总LAI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同密度下不同田间配置之间LAI差异较小;各层次之间LAI均是窄行>等行>宽行;3试点3种密度下穗位层LAI大多为等行距>宽窄行均值。5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则相反;单株配置更有利于玉米群体干物质量的积累;总体看,B1密度下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等行距>宽窄行,而B3密度下则表现为:宽窄行>等行距;拔节期到吐丝期NAR和RGR有低密度大于高密度;NAR宽窄行大于等行距、单株大于双株,RGR则表现相反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要显着提高玉米产量,首先要选择较高群体密度,高密度是玉米产量高产的基础;其次,在高密度下,应采用合理田间配置,充分发挥个体发育潜力,使群体和个体得到协调发展,从而保证高产和稳产。结合高产和稳产两方面因素,本试验条件下红6号以59970株/hm2,等行距单株栽培(A1C1)配置为高产稳产最佳配置。

曹国军[3](2011)在《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然而,在我国粮食需求和资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增加粮食总产的唯一途径是提高单产。因此,要突破玉米目前的单产限制,发展可持续的玉米超高产技术,就要加强玉米超高产基础研究,不断丰富玉米超高产理论,揭示玉米超高产的形成机理,以指导玉米超高产实践,实现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此,本研究采用了田间试验及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超高产春玉米的经济产量特性、生物产量特性、氮素和磷素营养特性,并进行了营养调控效果试验,力求从理论上揭示超高产春玉米的营养规律,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超高产春玉米与其他产量相比,经济产量构成3要素均最高。春玉米要获得超高产其公顷穗数应>87200穗/hm2、穗粒数应>540粒/穗、千粒重应>280g。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超高产春玉米公顷穗数对籽粒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影响最小。因此,同一品种,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春玉米获得超高产首先要注重减少空秆率及缺苗数,从而获得最大的公顷穗数;同时要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减少籽粒败育和秃尖,提高穗粒数;在生育后期加强水肥管理,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实现超高产。2、超高产春玉米植株地上部生物产量以灌浆期—乳熟期最高,此阶段生物产量占总积累量的36.3%;超高产春玉米植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及平均积累速率都高于其他产量,且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日期较晚,为出苗后86天,正值灌浆期。可见,超高产春玉米植株在生育后期表现出更明显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为经济产量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3、超高产春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特性表现为:茎秆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是在乳熟期,而且峰值出现的时间比低产春玉米(CK处理)延迟20天;超高产春玉米各器官干物质转移量均最大,而其各器官干物质转移率和贡献率均最小。相反,低产春玉米(CK处理)各器官干物质转移量均最小,而各器官干物质转移率和贡献率均最大。超高产春玉米各器官总转移量占成熟期籽粒干物质重的比率为27.5%。而后期叶片光合产物直接运输到籽粒中的干物质重占粒重的比率为72.5%。可见,产量越高,籽粒对各器官干物质转移的依赖程度越低,而对生育后期叶片光合作用的依赖程度越高。4、超高产春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的特性表现为在拔节期以后始终具有高度的氮素营养需求。体现出三个氮素营养调控的关键时期,即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为喇叭口期后的第三天。5、超高产春玉米叶片和茎秆在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为氮素营养调控的重要时期。超高产春玉米氮素在各器官间分配特征表现为:各器官间氮素分配比例变幅缩小,各器官间分配比例更趋于均衡,这对保持生育后期营养器官具有一定的氮素分配比例,延缓营养器官过早衰老具有重要作用。超高产春玉米营养器官的氮素转移量虽然较大,但转移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却较低。超高产春玉米籽粒中的氮素有46.7%来源于营养器官的转移,另有53.3%来源于生育后期根系的直接供给。6、超高产春玉米植株磷素吸收积累特点表现为在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磷的吸收速率和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产量水平春玉米;超高产春玉米磷最大吸收速率比其他产量水平高45.2%—-84.4%,磷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为喇叭口期后的第五天。7、拔节期是超高产玉米叶片、叶鞘和茎秆磷素积累的瓶颈,也是磷素营养调控的关键时期。超高产春玉米磷素在叶片、茎秆中分配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相对较低。超高产春玉米营养器官的磷素转移总量最高,但转移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却较低。超高产春玉米籽粒中的磷素有50.6%来源于营养器官的转移,另有49.4%的磷素来源于生育后期根系的直接供给。8、综合超高产生物产量特性及氮磷营养特性,本研究认为春玉米获得超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注重春玉米生育中后期的养分管理,延长营养器官的功能期,增强根系生育后期养分吸收能力,满足超高产春玉米后期对氮磷养分的需求;同时增强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生物产量的形成,为春玉米超高产奠定物质基础。本研究认为,在理论上,超高产春玉米氮素营养调控关键时期为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考虑到磷在土壤中的移动小,提出超高产春玉米磷素营养调控关键时期为拔节期,在拔节期追施磷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9、在本试验条件下,超高产春玉米养分调控技术为:氮肥施用量(N)360 kg/hm2,其中总施氮量的30%作基肥、10%作苗期追肥、25%作拔节期追肥、35%作抽雄吐丝期追肥;磷肥施用量(P205)为150 kg/hm2,其中施磷量的90%作基肥、10%作苗期追肥;钾肥施用量(K20)为225 kg/hm2,其中总施钾量的40%作基肥、30%作拔节期追肥、30%作喇叭口期追肥。上述养分调控技术可获得15000 kg/hm2以上的超高产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超高产春玉米氮磷钾施用比例为N:P205:K20=1:0.42:0.63;氮磷钾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7%、14%和17%,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氮>钾>鳞。发现超高产春玉米追施钾肥具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高聚林,王志刚,任有志,赵明,董志强,李少昆,杨凤山[4](2007)在《春玉米超高产(17383.5kg hm-2)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春玉米超高产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和叶片光合特点。【方法】以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内单314为材料,在产量达到17383.5 kg hm-2的前提下,通过超高产栽培和普通高产栽培的比较,分析超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特点。【结果】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内单314最大 LAI (叶面积指数)达6.95,其全生育期内 LAI 维持在6以上的时间达40天以上;其全生育期总 LAD(光合势)达625.35万m2d hm-2,比普通高产群体高74.85万m2d hm-2。内单314超高产群体棒三叶上部叶、棒三叶、棒三叶下部叶及整株的叶倾角分别为20±0.64~25.9±0.54°、29.6 ±0.82~36.7±0.69°、35±0.76~37.6±0.93°和2 8.2±0.56~33.4±0.78°;叶向值分别为61.5+0.49~68±0.59、53±1.2~53.2±0.56、42.8±0.45~43.1±0.9和53.2±1.02~54.8 ±0.69;其棒三叶以上、穗部、棒三叶以下和地面的透光率分别为66.82%、35.19%、23.23 %和14.09%,群体消光系数为0.282。超高产群体冠层截获的 PAR(光合有效辐射)比普通高产群体高25μmol m-2s-1,且超高产群体中散射 PAR 占入射 PAR 的比例高于普通高产群体。与普通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叶片的 Pn(光合速率)和 WUE(水分利用效率)高, 而 Tr(蒸腾速率)较低,植株穗位及穗位上部叶片的 Pn 和 WUE 高于普通高产栽培,而穗位下部叶片无明显差异。【结论】超高产玉米群体叶片功能期延长,株型更加紧凑,群体内光分布较为合理,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在稳定植株下部叶片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提高植株穗位以上叶片的生产效率是实现产量新突破的保证。

张中东,何雪峰,张红梅[5](2005)在《双株留苗和均匀留苗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不同密度下均匀与双株留苗对紧凑型玉米品种农大486个体及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均匀留苗相比,双株留苗使农大486植株的生产能力降低,生长势变弱,但改善了群体内部的光照条件,降低了倒伏。

王从亮[6](2004)在《糯玉米子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重点实验室试验研究了15个糯玉米杂交品种间子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差异及高、中、低密肥对糯玉米子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影响。结论如下: 1.糯玉米鲜穗产量、子粒产量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着极显着差异,鲜穗重与鲜穗产量相关最为密切,百粒重、穗实粒数、出子率与子粒产量相关最为密切。密肥处理通过影响鲜穗重而影响鲜穗产量及通过影响穗实粒数、百粒重、亩穗数和出子率而影响子粒产量。鲜穗产量与子粒产量的高低顺序不同处理间表现一致,呈显着正相关。 果穗鲜重随花后天数的增长表现为单峰型曲线,不同品种鲜穗重峰值与鲜穗产量正相关。子粒鲜重随花后天数的增长表现为后期缓慢下降的S型曲线,不同品种的子粒鲜重峰值与子粒产量相关密切。果穗与子粒干重随花后天数的增重动态可以用Richards方程y=K/(1+Ae-Bx)1/N拟合,影响果穗重的Richards方程参数是起始生长势、最大增重速率、增重中期的增重速率和持续的时间,影响子粒重的Richards方程参数是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活跃生长期、灌浆中期的持续时间和灌浆速率。果穗含水率与子粒含水率均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果穗含水率与子粒含水率下降速率与鲜穗产量相关不密切。密肥处理是通过影响最大灌浆速率、活跃生长期、主要灌浆期的灌浆速率和持续的时间而影响子粒产量。密肥可以调节子粒含水率的下降速率,但与产量关系不密切。子粒体积随花后天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不同品种间子粒体积与百粒重量呈正相关,密肥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处理对其影响较小。 2.鲜穗品评分在本试验不同处理间均有显着差异,品种试验品评分的高低依次决定于外观品质、糯性、皮薄厚、色泽、气味、柔嫩性、风味。密肥试验品评 f分的高低依次决定于外观品质、糯性、皮薄厚、色泽、风味、柔嫩性、气味。品种和密肥均是影响品尝品质的主要因素。品评分的高低顺序与鲜穗产量的高低顺序不一致,可以分为品评分高鲜穗产量高、品评分高鲜穗产量低、品评分低鲜穗产量高、品评分低鲜穗产量低4种类型。 3.子粒淀粉含量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呈S型曲线,可以用RIChardS方程y=幻(1十Ae-sx)’用拟合,起始增长势、活跃增长期、中期的增长速率是影响品种间子粒淀粉积累的主要因素,子粒淀粉含量增加进入快速增长期要比子粒重增加进入快速增重期相对滞后2一3天。密肥处理是通过影响最大增重速率、活跃生长期、中期的持续时间和增重速率而影响子粒淀粉含量。 子粒可溶性糖含量随花后天数下降的变化呈“快一慢一快一慢”的规律变化,成熟期降至最低值,品种间在鲜食期与成熟期均存在显着差异,施肥量可以显着提高鲜食期子粒可溶性糖含量,而密度对其无显着影响。 子粒蛋白质含量随花后增长的变化动态符合方程Y=axebx的关系,不同处理间变化规律一致。决定不同品种间成熟期子粒蛋白质含量高低的主要参数为b值,施肥量是通过影响a值的大小而影响子粒蛋白质含量,与b值的相关不密切。而密度对其无显着影响。

雷永昌[7](2001)在《论玉米群体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玉米群体产量结构原理及其结构规律认定:构成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穗、粒、重三因素各数据相加的和数越大、三因素间的差数越小的群体产量结构型,能够引导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高产更高产。预计21世纪里,以公顷为单位的玉米产量可期望3万kg以上。

二、论玉米群体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玉米群体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种植密度的研究
2 玉米田间配置研究
    2.1 单双株配置
    2.2 宽窄行配置
3 种 植密度及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 影响
    3.1 田间的小气候影响
    3.2 玉米群体中光分布特征
    3.3 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2)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目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背景
        1.2.1 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1.2.2 玉米田间配置研究
        1.2.2.1 单双株配置
        1.2.2.2 宽窄行配置
        1.2.3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1.2.3.1 田间小气候影响
        1.2.3.2 玉米群体中光分布特征
        1.2.3.3 玉米农艺性状影响
        1.2.4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 试验方案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2.4 调查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干物质积累量
        2.4.2 叶面积指数(LAI)
        2.4.3 群体光分布
        2.4.4 田间小气候
        2.4.5 产量及其构成
    2.5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3.1.1 温度
        3.1.2 湿度
        3.1.3 风速
        3.1.4 土壤热通量
        3.1.5 玉米群体光分布
        3.1.5.1 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
    3.2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1 叶面积指数
        3.2.1.1 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
        3.2.1.2 灌浆期不同层次叶面积指数
        3.2.2 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
        3.2.3 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
    3.3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3.4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1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2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
    4.1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小气候的影响
    4.2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4.3 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主要奖项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生干部经历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社会工作

(3)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美国玉米超高产现状
        1.2.2 中国玉米超高产现状
        1.2.3 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
        1.2.4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
        1.2.5 玉米生物产量形成
        1.2.6 玉米营养规律
        1.2.7 玉米施肥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超高产春玉米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取样方法及时期
        2.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分析与相关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超高产春玉米经济产量特性研究
        2.2.2 超高产春玉米生物产量特性研究
    2.3 讨论
        2.3.1 超高产春玉米经济产量特性
        2.3.2 超高产春玉米生物产量特性
    2.4 结论
第三章 超高产春玉米氮素营养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取样方法及时期
        3.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3.1.5 数据统计分析与相关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超高产春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特性研究
        3.2.2 超高产春玉米各器官氮素营养特性研究
    3.3 讨论
        3.3.1 超高产春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特性
        3.3.2 超高产春玉米各器官氮素营养特性
    3.4 结论
第四章 超高产春玉米磷素营养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取样方法及时期
        4.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4.1.5 数据统计分析与相关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超高产春玉米植株磷素吸收积累特性
        4.2.2 超高产春玉米各器官磷素营养特性
    4.3 讨论
        4.3.1 超高产春玉米植株磷素吸收积累特性
        4.3.2 超高产春玉米各器官磷素营养特性
    4.4 结论
第五章 超高产春玉米养分调控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试项目及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超高产春玉米氮素营养调控技术研究
        5.2.2 超高产春玉米磷素营养调控技术研究
        5.2.3 超高产春玉米钾素营养调控技术研究
    5.3 讨论
        5.3.1 氮肥施用对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5.3.2 磷肥施用对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5.3.3 钾肥施用对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5.3.4 超高产春玉米养分调控技术
    5.4 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双株留苗和均匀留苗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地管理
    1.4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光分布
    2.2 基部茎粗和株高
    2.3 根数
    2.4 倒伏率
    2.5 单株最大叶面积
    2.6 果穗性状
    2.7 单株生物学产量
    2.8 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
3 结语

(6)糯玉米子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前言
    0.1 研究现状
    0.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糯玉米不同品种子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果穗增重、子粒灌浆动态
        1.2.2 鲜穗产量及子粒产量、植株性状测定
        1.2.3 鲜穗品质测定
        1.2.4 子粒营养成分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糯玉米不同品种产量的差异
        2.1.1 鲜穗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2.1.2 子粒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2.2 果穗增重动态
        2.2.1 鲜穗重
        2.2.2 果穗干重
        2.2.2.1 Richards方程参数
        2.2.2.2 阶段增重参数
        2.2.3 果穗含水率
        2.3 子粒灌浆动态
        2.3.1 子粒鲜重
        2.3.2 子粒干重
        2.3.2.1 Richards方程参数
        2.3.2.2 阶段灌浆参数
        2.3.3 子粒含水率
        2.3.4 子粒体积变化动态
        2.4 糯玉米不同品种品质的差异
        2.4.1 鲜穗品尝品质
        2.4.2 营养品质
        2.4.2.1 鲜食期营养品质
        2.4.2.2 成熟期子粒营养品质
        2.4.2.3 子粒淀粉含量随花后天数的变化
        2.4.2.3.1 子粒淀粉含量
        2.4.2.3.2 Richards方程参数
        2.4.2.3.3 阶段增长特性
        2.4.2.3.4 子粒干重与子粒淀粉含量Richards方程阶段持续期比较
        2.4.2.4 子粒可溶性糖含量随花后天数的变化
        2.4.2.5 子粒蛋白质含量随花后天数的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糯玉米产量及其与品尝品质的关系
        3.2 果穗增重与子粒灌浆变化规律
        3.3 子粒主要营养物质形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第二章 密肥对糯玉米子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果穗增重、子粒灌浆动态
        1.2.2 鲜穗产量及子粒产量、植株性状的测定
        1.2.3 鲜穗品质测定
        1.2.4 子粒营养成分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1.1 鲜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1.2 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2 果穗增重动态
        2.2.1 鲜穗重
        2.2.2 果穗干重
        2.2.2.1 Richards方程参数
        2.2.2.2 阶段增重特性
        2.3 子粒灌浆动态
        2.3.1 子粒鲜重
        2.3.2 子粒干重
        2.3.2.1 Richards方程参数
        2.3.2.2 阶段灌浆特性
        2.4 糯玉米不同密肥处理品质的差异
        2.4.1 鲜食期品尝品质
        2.4.2 营养品质
        2.4.2.1 鲜食期子粒营养品质
        2.4.2.2 成熟期子粒营养物质
        2.4.2.3 子粒淀粉含量随花后天数的变化
        2.4.2.3.1 子粒淀粉含量
        2.4.2.3.2 Richards方程参数
        2.4.2.3.3 阶段增长特性
        2.4.2.3.4 子粒干重与子粒淀粉含量Richards方程阶段持续期比较
        2.4.2.4 子粒可溶性糖随花后天数的变化
        2.4.2.5 子粒蛋白质含量随花后天数的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密肥对产量及其与品尝品质的影响
        3.2 密肥对果穗增重与子粒灌浆的影响
        3.3 密肥对子粒主要营养物质形成及其与产量的影响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
    3.1 鲜穗产量、子粒产量及其与品尝品质的关系
    3.2 果穗增重及子粒灌浆规律
    3.3 子粒主要营养物质形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玉米群体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种植密度与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J]. 王明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6)
  • [2]种植密度和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D]. 刘家强.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6)
  • [3]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D]. 曹国军. 吉林农业大学, 2011(01)
  • [4]春玉米超高产(17383.5kg hm-2)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A]. 高聚林,王志刚,任有志,赵明,董志强,李少昆,杨凤山.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5]双株留苗和均匀留苗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张中东,何雪峰,张红梅. 玉米科学, 2005(01)
  • [6]糯玉米子粒灌浆与品质形成的研究[D]. 王从亮. 扬州大学, 2004(04)
  • [7]论玉米群体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J]. 雷永昌. 玉米科学, 2001(S1)

标签:;  ;  

玉米种群产量结构规律及其高产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