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发性阿弗他口疮患者Hp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何霞[1](2021)在《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导师林敏主任医师自拟经验方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观察,探讨该经验方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同时结合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与思考,为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林敏主任专家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除去脱落及剔除病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清胃愈疡汤口服;对照组32例,予以康复新液及胸腺肽肠溶胶囊口服,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及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溃疡愈合时间及溃疡疼痛指数等指标,并在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两组中临床痊愈及显效患者的复发情况。在观察结束后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1.症状积分比较: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有减少(p<0.01),即两组之治疗均有效;各症状单项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各主症及次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减少(p<0.05),即清胃愈疡汤对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确有疗效;而治疗后对照组在口臭及脘腹胀满方面较治疗前积分无明显变化,而其余主症、次症积分均有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较,治疗组在缓解溃疡面积、充血、疼痛感、口干、口臭、脘腹胀满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0.05),而在溃疡数目、大便症状的改变方面,两组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2.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其中痊愈6人,显效16人,有效6人,无效1人;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8.1%,其中痊愈3人,显效10人,有效12人,无效7人;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p<0.05)有差异性,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3.局部病损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均有缩短,P<0.05,即两组在加快溃疡愈合方面均有疗效,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显着下降(p<0.05),且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局部病损有效率为93.3%,其中显效15人,有效13人,无效2人;对照组为71.9%,其中显效13人,有效10人,无效9人;两组患者治疗后局部病损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局部病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临床痊愈及显效的患者,其中治疗组随访人数22人,复发患者3人,复发率为13.6%;对照组复发率为46.2%,随访人数13人,复发患者6人,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p<0.05,两组复发情况具有差异性,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胃愈疡汤在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患者的症状方面安全有效,并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罗茫[2](2020)在《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复发性口疮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复发性口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局部涂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热解毒汤,7d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随访半年。观察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症候体征、疼痛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对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96.67%)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1个疗程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实验组的中医症候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中医症候体征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在改善溃疡数目、大小、充血、烧灼感方面疗效无明显差异,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改善溃疡渗出及水肿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均可减轻疼痛,但两者减轻疼痛效果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的临床疗效(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短期可改善复发性口疮患者的中医症候体征,尤其在改善溃疡渗出、水肿程度及次症方面疗效突出。(2)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实热证型长期疗效较好,可延长溃疡的间歇期和(或)减少溃疡的数目,一定程度上减轻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痛苦,改善生活质量。(3)养血清热解毒汤临床应用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贺晓明[3](2020)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翻阅古籍文献查找中医学中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描述,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以及辩证论治;通过临床调查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应用统计学分析其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预防及中医临床辩证论治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查阅中医学古籍经典着作,收集中医学中关于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典描述以及中医学对于其他口腔黏膜疾病和其他口腔科疾病的描述,总结出古人对口疮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的认识。通过自制《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关致病因素调查表》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湖北省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各个年龄阶段的ROU初诊患者以及同期在两家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非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填写调查问卷,通过X2检验对单因素进行分析,多因素相关危险度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临床导致ROU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收集患者四诊资料进行辩证分型,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结果:1.包括《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着作中均有对口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描述,且中医学中有着大量的对于其他口腔黏膜疾病和口腔科疾病的论述。2.根据调查表统计分析病例组男性共88名,平均年龄为40.02±16.058岁,女性109名,平均年龄为38.19±14.924岁。对照组男性共90名,平均年龄39.09±17.203岁,女性110名,平均年龄36.97±13.80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构成方面无差异。3.ROU初诊患者发病部位统计依次为:唇(61.421%)、舌(47.716%)、颊(37.563%)、腭(8.122%)、牙龈(5.076%)、前庭沟(2.031%)、口底(0.508%);病程时间以大于24月者为多见,占总人数的46.701%;发病类型轻型者172例(87.307%),重型者7例(3.551%),疱疹型者18例(9.142%)。4.ROU临床致病因素单因素X2检验结果如下:消化道疾病史(P=0.000)、家族史(P=0.000)、过量饮酒(P=0.000)、喜食辛辣食物(P=0.006)、喜食牛羊肉(P=0.000)、腌制食品(P=0.000)、疲惫(P=0.000)、易激动(P=0.000),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消化道疾病史、家族史、过量饮酒、腌制食品、疲惫、易激动,其OR值分别为1.859(P=0.006)、2.003(P=0.005)、1.725(P=0.019)、1.815(P=0.008)、1.893(P=0.004)、1.902(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ROU初诊患者中医症候频率依次从大到小前五位者为:疼痛、舌质红、心中烦热、苔黄腻、大便秘结。对ROU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结果:心脾积热证149例(75.635%),脾肾阳虚证28例(14.213%),阴虚火旺证20例(10.152%)。结论1.中医学很早就有对口疮以及各种口腔科疾病的理论认识,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为先进的理论之一,但后续的理论及实践发展仍需进一步研究。2.ROU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病程常常在2年以上,好发部位为唇、舌、颊黏膜。发病类型以轻型为主。3.消化道疾病史、家族史、过量饮酒、喜食辛辣食物、喜食牛羊肉、腌制食品、疲惫、易激动均与ROU的发生有关,危险度按照大小依次为:家族史、易激动、疲惫、消化道疾病史、腌制食品、过量饮酒。4.ROU初诊患者中医证候频率依次从大到小为:疼痛、舌质红、心中烦热、苔黄腻、大便秘结。中医辨证以心脾积热为主。且疱疹型ROU及重型ROU均辩证为心脾积热证。
杨海涛[4](2020)在《清疮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导师自拟清疮饮方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康复新液治疗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上的效果及预后评价。为临床推广使用本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方法:将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4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中药汤剂清疮饮方口服治疗,每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每次200ml;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口中含漱10min,每次10ml,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期间,治疗组2例患者用药有中断予以剔除;对照组1例患者自行退出,2例患者私自服用其他治疗本病药物,予以剔除。通过观察两组平均溃疡面愈合时间,口腔局部病损积分,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安全性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统一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及等级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分型构成、平均病程等方面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平均溃疡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能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局部病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统计学有差异(P<0.05),且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积分下降更明显,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能治疗局部病损症状,但试验组在治疗溃疡数目、溃疡疼痛的疗效上优于对照组。(4)中医症状评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统计学有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在治疗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口苦、恶心呕吐方面有差异(P<0.05),其余症状无差异(P>0.05)。且两组间各单项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5)临床总疗效比较:局部病损总有效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3%和82.76%,统计学无差异(P>0.05);中医症状总有效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3%和65.52%,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患者局部病损上疗效相当,试验组在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上优于对照组。(6)复发率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38%和54.55%,统计学有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治疗本病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疮饮方在治疗本病时不仅能减轻或治愈患者的局部病损症状,又能明显缓解或治愈患者的全身症状,并能很好的控制复发情况。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以推广使用。
危凯[5](2020)在《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溃疡类性疾病,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该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并运用养阴清热1号对其进行研究实验来研究其变化规律。养阴清热1号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经验方,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外周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的表达量,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且探究其作用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文献研究口腔粘膜溃疡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复发性口腔溃疡,也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伴有疼痛,和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在不同的研究层面有很多学说,而且大多都有实验以及临床支持,都有一定的可参考性。主要观点认为与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口腔微生物菌群、饮食营养状态、免疫因素等原因有关。在治疗上方法众多,主要以改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为主。CD4+、CD8+,T细胞亚群是发挥免疫效应功能的重要淋巴细胞,CD4+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起诱导和辅助的作用,CD8+起抑制和毒杀的作用,两大细胞亚群的变化方向互为对立协调。在正常情况下,各亚群之间作用互相拮抗而且达到平衡。当免疫功能失衡时,各淋巴细胞数量及比值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病名为“口疮”,主要原因在于津液气血、阴阳失调,热邪在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矛盾,养阴清热是治疗口疮病的根本。养阴清热的中药可以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同时可以上调患者T细胞亚群的水平。养阴清热1号方就是以养阴清热为立方思路,临床效果明确,因此进一步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模型大鼠外周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表达量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二、实验研究实验对象: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对半,为方便取材,大鼠喂养至体重200±20g。采用随机数方法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对半。分别为取材组,预试验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实验方法:取材组大鼠用于制备大鼠口腔黏膜抗原乳化液,取材后大鼠全部处死。参考以往的文献,制备大鼠口腔黏膜的抗原乳化液,对预试验组大鼠进行注射,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对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采用同样的方法造模。确定模型成功后,予以灌胃给药,情况如下:中药组生药18.23g/Kg/d;西药组维生素B12 54mg/Kg/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干预;保证各组灌胃和造模时间相同。记录大鼠一般状态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饮水量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的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的表达量。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体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后各组大鼠体重均减少,且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模型大鼠口腔溃疡影响食量,从柱状图可看出模型组体重减少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组大鼠体重减轻稍轻(P<0.05),说明治疗有效,且中药组与西药组体重相比相比无差异(P>0.05),说明中药缓解症状从而改善进食作用等同于西药组。(2)各组大鼠分笼喂养,实验前各组大鼠饮水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后各组大鼠饮水量均增加,且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模型大鼠阴液亏虚则饮水量增加,模型组饮水量增加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组大鼠水量增加较少(P<0.05),说明治疗有效,且中药组与西药组饮水量相比有差异(P<0.05),中药组饮水量稍低,说明中药缓解大鼠症状作用优于西药组。
李丽娜[6](2020)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口腔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阳性率分析及体液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组合)测定,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收集300例确诊为RAU的患者及3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4岁)和中年组(45-60岁),分别检测各年龄层内两组研究对象口腔HP感染情况,分析其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第二部分:对所有纳入本部分研究的RAU患者,按照年龄分层,使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口腔HP感染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各年龄层内患者分为病例组(HP感染阳性)和对照组(HP感染阴性),两组研究对象均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组合(C3、C4)水平,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第一部分:青年组及中年组RAU患者口腔HP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人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年组较青年组HP感染阳性率更高。男性与女性HP感染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层内比较结果显示:轻型RAU组、疱疹型RAU组与重型RAU组HP感染阳性率呈依次递增趋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纳入本部分研究的RAU患者,各年龄层内病例组(HP感染阳性)与对照组(HP感染阴性)比较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补体C4三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补体C3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U患者HP感染阳性率较健康体检人群明显增高,且年龄偏大者更易感。重型RAU患者HP感染阳性率较其他两型RAU患者更高,提示二者相关。伴HP感染的RAU患者较单纯RAU患者体液免疫系统功能明显异常,提示HP感染对扰乱RAU患者的体液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推断HP感染很可能是导致RAU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樊昱杉[7](2019)在《泻黄散治疗心脾积热证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易复发,发作时患者痛苦,影响进食,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临床用药种类繁多,但无特效药,其中激素类药物及某些腐蚀性药物副作用发生率较高,且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较重,本课题旨在寻找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泻黄散标本兼治,且中药毒副作用小,本研究观察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的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率以推广泻黄散在临床的应用。方法选取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从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的60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抽取方法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维生素C(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2片,日三次,国药准字H21020713;复合维生素B(天津飞鹰玉川药业有限公司),1片,日三次,国药准字H1202059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黄散,选方藿香(10g)栀子(6g)生石膏(15g)甘草(6g)防风(10g)400ml水煎,日一剂,早晚分服。治疗期间嘱患者禁烟酒,保持口腔清洁,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试验组及对照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0.00%,且痊愈、显效、有效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在数目、面积、疼痛积分均显着下降,试验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溃疡充血积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月复发率及总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总复发率13.33%,对照组总复发率43.33%,故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泻黄散治愈率为90.0%,对照组为80%。使用泻黄散的患者口腔溃疡愈合好,经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溃疡面积、数目、充血等等都有明显改善。远期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疗效更为理想,临床值得推广。
宋文琴[8](2019)在《清热化毒方治疗胃火上炎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清热化毒方治疗胃火上炎型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简称ROU)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探究清热化毒方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如何,并分析在临床中有何优势。方法:将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冯五金教授门诊中80例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予以清热化毒方治疗,另一组予以口炎清颗粒治疗。于用药2周时复诊,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服药期间是否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安全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对于治疗效果达到临床痊愈及显效的病例,追踪观察3月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两种药物对于降低本病复发率的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单项积分对比:清热化毒方组除“水肿面积”与“烧灼感”外(P>0.05),对于ROU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有显着的效果(P<0.05);口炎清颗粒组对于充血面积、水肿面积、烧灼感、小便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症状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化毒方对于单项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口炎清颗粒;2.治疗后清热化毒方组与口炎清颗粒组单项积分对比:除“烧灼感”、“大便”2项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单项积分对比均显示P<0.05,清热化毒方组对比口炎清颗粒组有显着优势;3.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总积分、治疗后两组组间总积分比较,清热化毒方组对比口炎清颗粒组有显着优势(P<0.05);4.有效率:两组药物的有效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清热化毒方组有效率高于口炎清颗粒组;5.复发率:清热化毒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率的降低效果优于口炎清颗粒,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6.不良反应: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如过敏、休克等各种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清热化毒方治疗胃火上炎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尤其是在减少复发人数,降低复发率方面,疗效显着,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很少,安全性较高,因此适于进一步临床研究、推广。
游振阳[9](2018)在《散火养真汤治疗脾阴虚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散火养真汤治疗脾阴虚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和全科门诊收集的符合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断标准和脾阴虚辨证标准的6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以散火养真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1例,以维生素B2、维生素C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溃疡个数、直径、疼痛指数;评估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记录其他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局部病损和总体的疗效。追踪观察疗程结束后3个月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比较治疗前后组内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两组病例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单项积分、总积分,结果显示两组经治疗后总积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在改善充血程度、疼痛、烧灼感、饥不欲食、脘腹痞胀、胃中嘈杂、唇干少饮、排便无力、舌象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溃疡个数、直径、渗出物方面,两组疗效相似(P>0.05)。2.两组病例治疗后OHIP-14量表中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交障碍、残障等维度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生理障碍、社交障碍、残障等维度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不适、心理障碍等维度,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3.安全性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4.两组局部病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总体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36.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火养真汤治疗脾阴虚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显着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局部病损与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近期复发率较低,安全性好。
杜倩[10](2018)在《基于太阴病理论的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干姜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复发性口疮(RAS)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直接影响了对该病的认识、治疗及预防。饮食因素是该疾病的病因之一,探讨饮食干预在RAS的缓解、治疗以及预防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与指导价值;干姜为导师多年临床治疗RAS的经验用药,现代临床、动物实验以及药理学研究证明干姜对于该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尚未有临床试验进行客观论证。本研究以RAS日常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应用干姜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就以下内容进行展开研究:1,流行病学调查。大学生为RAS患病的高危人群,本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RAS的患病情况以及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的疾病分布,并对日常生活行为因素尤其是饮(水)食行为或习惯方面的患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以及RAS与日常饮(水)食方面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危险因素;调查与口疮发作相关的诱发/加重性食物、饮食口味以及治疗、缓解方法,探讨对于该疾病具有特定诱发作用的某些食物以及应对方法。2,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小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干姜水煎浓缩物贴膜应用于RAS患者,初步探讨干姜对该病的作用效果,并通过检测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水平的变化,既辅助评价药效,同时可以对干姜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1,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足够样本,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于调查对象自身近一年的情况。调查项目总共50项,基本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学历5项;第一部分内容包括是否曾患口疮、口疮的发作周期、大小、个数、愈合所需时间、治疗与缓解方法、加重或诱发口疮程度的食物或口味;第二部分包括口腔牙具佩戴与否、该疾病的家族史、过敏史、胃肠疾病史、刷牙情况、睡眠情况、焦虑情况等一般情况,第三部分内容包括饮食口味喜好、饮水喜好、荤素搭配、三餐规律情况,以及日常对咖啡、茶、酒、甜饮料、碳酸饮料、牛奶,食用油炸性、烧烤、甜品、雪糕、水果等食物的进食或者饮用频率情况等。2,于2017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国医堂中医门诊部临床收集RAS病例,设计临床对照试验,以干姜水煎浓缩物贴膜作为试验组(高剂量组),设计相同药物的十倍稀释量作为安慰剂对照组(低剂量组)。使用随机数字表对装有药膜的不透明信封进行随机编码,受试者与调查研究者对整个分配过程皆不可见。跟踪记录各病例用药前后的口疮疼痛变化以及口疮愈合时间信息,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口疮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例治疗前以及愈合初期唾液中EGF和TNF-α的浓度。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RAS 一般患病情况调查结果①此项流行病学调查共有1011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对近一年来研究对象口疮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RAS患病率为29.38%。患病情况在性别、年龄、学历、BMI指数方面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297名RAS患者的口疮患病情况包括溃疡的发作频率、个数、溃疡创面大小以及愈合时间四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RAS的患病类型主要为轻型RAS。(2)RAS日常饮食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①在一般影响因素方面,结果显示RAS的患病情况在家族史以及胃肠疾病两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诸如戴牙套、感冒、不良情绪、刷牙习惯、睡眠总时间、入睡时间等方面的RAS患病情况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饮食影响因素方面,结果显示RAS患病情况在经常感觉口干/渴与否,具体食物中的油炸食物、甜饮料、碳酸饮料的摄入频率以及对坚果的进食喜好这五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饮食因素诸如饮水喜好、冷热水情况、饮食荤素结构、饮食规律与否以及包括具体对于咖啡、酒、茶、冷饮、水果等方面的RAS患病情况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危险因素筛选结果显示,RAS家族史、熬夜、频繁饮用碳酸饮料、经常感觉口干渴是RAS患病的独立危险性因素,而喜欢吃坚果是RAS患病的保护性因素。④研究对象RAS与非RAS两组人群在日常饮食口味喜好方面的差别不大,更喜欢甘(甜)和辛(辣)口味。⑤此外,多数在校大学生存在刷牙习惯欠佳,经常感觉到压力、焦虑或紧张的不良情绪以及熬夜的现象。(3)口疮的诱发或加重因素以及治疗、缓解方法调查结果①近一年来曾患过口疮者共762名,在口疮的诱发或加重性食物以及饮食口味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菠萝以及辛(辣)口味可能对口疮具有诱发或加重的作用。②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的研究对象在口疮发作时不会采取治疗,而会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关的缓解方式来干预,其中,采用多喝水的方式用来缓解的人数最多;在采取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使用中药(成分)的药物治疗。③在口疮发作期,有超过一半的研究对象会特意进食水果。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否患有RAS,高频率进食水果的人群均显着高于低频率进食人群。然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高频率的进食水果对于RAS患病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2临床试验研究结果(1)干姜对于RAS的临床作用效果①本研究共纳入病例59例,包括试验组30例,对照组29例。②干姜应用于RAS的疗效方面,试验结果显示:在VAS方面,干姜膜组(高剂量组)受试者在用药前后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而安慰剂组(低剂量组)受试者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姜膜组(高剂量组)的受试者溃疡愈合所需时间的均值小于使用安慰剂膜(低剂量)的受试者的愈合所需时间均值。③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方面,对观察期内所有受试者可能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反馈。(2)干姜对RAS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干姜与安慰剂(干姜低剂量)的两组RAS受试者在口疮愈合后唾液中EGF浓度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但干姜膜组的EGF平均浓度显着低于安慰剂膜组的平均浓度水平(P<0.05)。两组RAS受试者在口疮愈合后唾液TNF-α平均浓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使用干姜膜的受试者唾液中TNF-α的水平显着低于使用安慰剂膜的平均浓度水平(P<0.05),提示使用干姜对于TNF-α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1)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RAS患病率为29.38%。(2)RAS与日常饮食行为关系密切。结合本研究结果提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应注意多饮水,减少对碳酸饮料、甜饮料与油炸食物的摄入,可适当增加坚果的摄入。口疮患者应避免或减少摄入菠萝和辛辣食物;在平时以及溃疡发作期对水果的摄入应谨慎,同时注意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3)干姜对疼痛缓解以及创口愈合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高剂量的作用疗效优于低剂量。干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口疮愈合,干姜组在愈合后唾液中EGF的浓度水平更低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干姜对TNF-α的释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黏膜损伤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口疮较快愈合。干姜对RAS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镇痛和TNF-α抑制相关。意义(1)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RAS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日常饮(水)食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探讨日常饮食干预RAS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发展与指导意义。(2)本研究对干姜应用于RAS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该病的发展认识与临床治疗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RAS的药物研究及机制研究亦起到一定的发展作用。
二、复发性阿弗他口疮患者Hp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发性阿弗他口疮患者Hp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评价标准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及分析 |
1.病例纳入情况 |
2.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病程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次症评分比较 |
3.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1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3.2 两组患者症状总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 |
4.两组局部病损疗效比较 |
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
6.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西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 |
1.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
2.中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
2.1 病名流溯 |
2.2 病因病机 |
2.3 现代中医学家对ROU的认识 |
3.清胃愈疡汤的组方分析 |
3.1 导师对ROU的认识 |
3.2 清胃愈疡汤得组方分析 |
3.3 单味药方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随机分组表 |
临床病例观察表 |
中医症状评分表 |
致谢 |
(2)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6 脱失病例的处理 |
7 治疗方法 |
8 观察 |
8.1 疗效观察指标 |
8.2 疗效评定标准 |
9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 临床资料统计 |
1.1 两组性别的比较 |
1.2 两组年龄的比较 |
1.3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体征比较 |
1.4 两组治疗前疼痛指数比较 |
2 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 |
2.1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差异 |
2.2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各项中医症候体征比较 |
2.4 两组治疗1个疗程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 |
3 治疗3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 |
4 不良反应情况 |
讨论 |
1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病机 |
1.1 西医病因病机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2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 |
3 养血清热解毒汤组成及分析 |
4 研究结果 |
5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中西药局部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3)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口疮中医理论研究 |
1 口疮的起源 |
2 口疮的病因病机学说 |
3 口疮的辩证理论 |
第二部分 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内容 |
1.3 调查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发病情况 |
2.3 ROU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赋值及分析结果 |
2.4 ROU初诊患者中医症候及中医辨证结果 |
2.5 ROU的西医辨病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 |
讨论 |
1 ROU与消化系统疾病 |
2 ROU与家族史 |
3 ROU与过量饮酒 |
4 ROU与辛辣食物 |
5 ROU与牛羊肉 |
6 ROU与吸烟及槟榔 |
7 ROU与腌制食品 |
8 ROU与睡眠状况 |
9 ROU与社会心理因素 |
10 ROU与常见中医症候及辩证 |
11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复发性口腔溃疡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 |
附录三 附图 |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清疮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讨论 |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口腔局部病损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
附录2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
附录3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序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现状 |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 |
1.1 病因 |
1.2 病机 |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
2.1 风热乘脾 |
2.2 心火上炎 |
2.3 脾胃积热 |
2.4 虚火上炎 |
2.5 肝火上炎 |
2.6 气血两虚 |
3.养阴清热法治疗口疮病的研究 |
3.1 养阴清热方剂的临床应用 |
3.2 养阴清热中药的药理作用 |
二、西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概况 |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 |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 |
2.1 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
2.2 口腔微生物菌群 |
2.3 饮食营养状态 |
2.4 免疫因素 |
2.5 其他因素 |
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
3.1 局部治疗 |
3.2 漱口水治疗 |
3.3 口服药物治疗 |
3.4 激光疗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内容和目标 |
1.1 研究内容 |
1.2 目标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药物制备 |
2.3 主要仪器及仪器情况 |
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3 方法 |
3.1 预实验和模型建立 |
3.2 动物造模及分组 |
3.3 样本采集 |
4 统计分析 |
5 结果 |
5.1 大鼠状态 |
5.2 大鼠体重变化 |
5.3 大鼠饮水量变化 |
5.4 大鼠血清CD3+含量 |
5.5 大鼠血清CD4+、CD8+含量 |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分析和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7)泻黄散治疗心脾积热证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方法 |
数据统计 |
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清热化毒方治疗胃火上炎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附表 |
附录B.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散火养真汤治疗脾阴虚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 |
1. 西医诊断标准 |
2. 西医分型标准 |
3. 中医辨证标准 |
(三) 试验病例选择标准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剔除标准 |
4. 脱落标准 |
(四) 治疗方法 |
1. 药物治疗 |
2. 一般基础治疗 |
(五) 观察指标 |
1. 一般资料 |
2. RAU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
3. 生活质量 |
4. 不良反应 |
5. 安全性 |
6. 远期疗效 |
(六) 疗效评定标准 |
1. RAU局部病损疗效评价标准 |
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3. 远期疗效判定标准 |
(七) 统计方法 |
(八) 技术路线图 |
二、结果 |
(一) 治疗前两组间临床资料对比 |
1. 两组病例年龄比较 |
2. 两组病例性别比较 |
3. 两组病例病程比较 |
4. 两组病例治疗前溃疡个数、直径、疼痛指数比较 |
5. 两组病例治疗前RAU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6. 两组病例治疗前OHIP-14量表积分比较 |
(二)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1. 两组病例治疗后溃疡个数、直径、疼痛指数比较 |
2. 两组病例治疗后RAU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3. 两组病例治疗后局部病损、总体疗效比较 |
4. 两组病例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 |
(三) 治疗前后OHIP-14量表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
1. 治疗前63例患者OHIP-14各条目负面影响分析 |
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OHIP-14七个维度积分比较 |
(四) 药物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西医对RAU病因认识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RAU的病理因素 |
2. 西医治疗进展 |
(二) 中医对RAU病机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古代医家对RAU的认识 |
2. 现代医家对RAU的认识 |
3. 中医药治疗进展 |
(三) 脾阴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
1. 中医脾阴学说的理论基础 |
2. 脾胃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关系 |
3. 治则与治法 |
4. 方药分析 |
(四) 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分析 |
(五) 观察结果分析 |
1. 溃疡局部病损 |
2. 脾阴虚中医证候 |
3. 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
4. 有效率 |
5. 复发率 |
(六)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基于太阴病理论的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干姜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干姜的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一节 高校大学生复发性口疮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
1 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问卷调查 |
2.3 调查方法 |
2.4 伦理学要求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 不同性别、年龄的RAS患病情况 |
3.3 不同学历RAS患病情况 |
3.4 BMI指数与RAS的患病情况 |
3.5 RAS者的患病情况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
5.2 大学在校生RAS患病情况 |
5.3 性别差异与患RAS的关系 |
第二节 高校大学生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 |
1 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问卷内容 |
2.3 调查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因素与RAS患病情况的相关性 |
3.2 饮食相关因素与RAS患病情况的相关性 |
3.3 复发性口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RAS与睡眠因素 |
5.2 RAS与刷牙习惯因素 |
5.3 RAS与日常饮食因素 |
第三节 高校大学生口疮的诱发因素及治疗、缓解方式的研究 |
1 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诱发口疮发作或加重的食物与口味分析 |
3.3 对口疮采取的应对方法情况研究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口疮与饮食的关系 |
5.2 口疮与水果 |
5.3 口疮与维生素 |
5.4 RAS的治疗药物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 |
第一节 干姜贴膜对复发性口疮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
1 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受试者收集 |
2.2 治疗方法 |
2.3 随机方法 |
2.4 药物干预 |
2.5 疗效观察指标 |
2.6 局部疗效评价标准 |
2.7 伦理学要求 |
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受试者VAS变化 |
3.3 愈合时间比较 |
3.4 不良反应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的应用 |
5.2 干姜治疗口疮的古今文献 |
5.3 干姜对RAS的治疗作用探讨 |
5.4 干姜中医学功效的现代实验研究阐释 |
5.5 干姜与生姜药理成分含量差异 |
5.6 《伤寒论》中干姜的应用特点 |
第二节 干姜治疗前后唾液因子EGF和TNF-α的变化 |
1 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采集 |
2.3 ELISA法测定唾液样本EGF及TNF-α含量 |
2.4 随机分组方法 |
2.5 治疗方法 |
2.6 治疗评价 |
2.7 疗效判定 |
2.8 统计分析 |
2.9 伦理学要求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分析 |
3.2 治疗前两组唾液EGF、TNF-α浓度水平 |
3.3 治疗前、后两组唾液EGF浓度水平变化情况 |
3.4 治疗前、后两组唾液TNF-α浓度水平变化情况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ELISA基本原理 |
5.2 唾液对于口疮疾病检测的意义 |
5.3 EGF的性质、特点以及与RAS的关系 |
5.4 TNF-α的性质、特点以及与RAS的关系 |
5.5 正邪气角度分析EGF与TNF-a的表达在RAS中的关系 |
5.6 干姜的量效关系研究 |
结语 |
特色与创新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复发性阿弗他口疮患者Hp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清胃愈疡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霞.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养血清热解毒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罗茫.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相关致病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D]. 贺晓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4]清疮饮治疗脾胃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D]. 杨海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5]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D]. 危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D]. 李丽娜.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7]泻黄散治疗心脾积热证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D]. 樊昱杉.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清热化毒方治疗胃火上炎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D]. 宋文琴.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散火养真汤治疗脾阴虚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D]. 游振阳.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4)
- [10]基于太阴病理论的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干姜疗效评价[D]. 杜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