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1990年国际温标”对工作温度测量仪器的数据校正

使用“1990年国际温标”对工作温度测量仪器的数据校正

一、采用“1990年国际温标”检定工作用测温仪表的数据修正(论文文献综述)

辛世杰[1](2021)在《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红外遥感技术是采集地球数据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覆盖面积广、探测时间长、机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国土资源管理、大气监测以及地质灾害检测和调查等各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候变化观测和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对红外遥感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气候变化观测要求来自红外遥感载荷的测量数据不确定度水平优于0.1K,其10年内的稳定性要求优于0.04K。要实现如此高定量化水平的目标,不仅需要稳定可靠的红外探测设备,还需要高精度的在轨红外辐射源。其中红外探测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载荷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温度,而辐射源的定标性能更是与其温度直接相关。基于上述重大应用需求,本课题研究设计了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通过对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系统组成进行分析,选定其中对温控需求最高的红外辐射源作为本课题设计系统的主要控制研究对象,并研究了其基本架构及溯源链路。针对红外辐射源中的各项核心组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分配了该辐射源的温度不确定度。在空间应用中,由于电子器件老化及其性能易受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现有的温度测量方法会出现非线性标定性能劣化的问题,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本课题在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实质上是将铂电阻与参考电阻的比率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小了当铂电阻阻值远离参考电阻阻值时,电路非线性对测温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将该方法电路与目前测温水平较高的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置于恒温箱中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5℃~45℃的环境温度下,本方法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04℃,而单参考阻值比率测温电路的最大测量误差约为0.03℃。因此,该方法基本解决了非线性标定劣化的问题,无需载荷对其进行精密温控,减轻了载荷的热控成本,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场合中的非线性标定劣化程度更小,更加适合环境温度变化剧烈的应用场景。测量领域常用数字均值滤波器来降低测量噪声,但同时也会造成信号的失真,引入不确定度,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难以对该滤波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量化。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均值滤波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对温度缓变对象的温度变化率分布函数进行建模,利用该模型模拟生成温度测量序列并将其输入至滤波器中,最后利用不确定度A类评定方法来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对黑体实物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不确定度与采样周期、均值数目的关系曲线,该评定方法为数字均值滤波器设计提供新的考虑方向。针对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模型研究,提出了基于TEC散温器及驱动电压双反馈模型。相较于基于TEC驱动电压的单反馈模型而言,双反馈模型的优点在于考虑了TEC散温器温度波动对温度控制的干扰,可实现干扰的超前控制。设计了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案,采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系统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与分析,得到该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在制冷及加热模式下的精确数学模型。针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大时滞、非线性、参数时变的特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简化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保证变论域优点的基础上,删减了变论域中输入变量论域变换的过程。将该控制器与普通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PID控制器进行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温度控制幅度下,该控制器均无超调量,而其他控制器的超调量从3.44%至6.70%不等,同时该控制器的稳定时间也要优于其他控制器。为模拟天基应用环境,于在轨真空状态中对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其温控范围为-20℃~60℃,温度稳定性优于0.027K,温度均匀性优于0.072K;对空间基准红外辐射源在10m处的亮温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143K(k=2)。对样机上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量,可根据该相变温度对红外辐射源上铂电阻进行校准,满足ITS-90国际温度标准定义,使得红外辐射源温度具备在轨溯源能力,对提高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定量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支撑了航天红外遥感温度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该项目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应用研究类一等奖。

刘巨芬[2](2021)在《光电高温计的研究及性能测试》文中研究指明非接触式测温通常被用于高温领域,光电高温计是一种精密型非接触式测温仪器,在实验中通常被用来传递温标。它是基于ITS-90国际温标来传递银固定点以上的温度,代表了国家的温度计量水平。本文主要围绕光电高温计展开研究。文章首先以热辐射为基础借助普朗克定律、维恩位移定律等,解释了能量的发射规律、黑体的定义、热辐射物理量的定义,通过这些热辐射定律从而分析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依据辐射测温的原理,接下来将光电高温计的组成结构分成各个模块,分别介绍每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和实现的功能,其中光学系统模块用来接收黑体辐射源能量;光电转换功能由光电探测器模块来实现;微电流放大器模块解决实际电流太小,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并将电流放大;Lab View数据采集模块用来采集实验数据用于后期处理。其次对设计完成的光电高温计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各部分指标都能达到标准范围,保证温度复现性良好。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度的测量方法及结果、微电流放大器增益测试的方法及结果、光电高温计幅射源尺寸效应以及距离效应的测试等。最后将光电高温计应用于温标传递,温度的标定主要采取钨带灯的标定、金属固定点的标定以及TG炉的标定三种形式,以此来确定温度的不确定度。文中的光电高温计的测温范围在600~2200℃之间,各项性能显示其具有响应速度高,以及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等特点。实验结果显示测温不确定度在0.4~1.7℃间符合高温复现标准。

于凡[3](2021)在《多温区管式热电偶检定炉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检定炉是热电偶检定过程中重要的恒温设备,检定炉所提供的高温温场质量会直接影响热电偶的检定结果。在对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校准中,尚没有其他设备可以取代检定炉的作用,因此提高检定炉温场质量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使用的检定炉大部分为单温区检定炉,存在温场长度过短、温场波动度大、检定效率低等缺点,导致计量结果的可信度低。为进一步探究热电偶检定炉的工作机理,优化内部结构参数,针对由温场长度过短、炉筒冷却缓慢导致的结果可信度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款附带风冷降温功能的多温区管式热电偶检定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当前单温区检定炉存在的温场质量差、检定效率低等问题,依据国家技术规范要求,设计了一款风冷多区控温检定炉。阐述了检定炉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其炉筒、风筒、机架等关键零部件展开设计与研究,确认了核心部件的制作材料及设计参数。(2)建立了检定炉炉筒温场和风筒流场仿真模型,进行了非结构化网格划分。基于CFD理论对最优风筒形状进行确定,并对炉筒的内部保温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基于热力学理论对炉筒加热丝的长度分布及功率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了炉筒和风筒的最佳结构参数。(3)测定了多温区检定炉样机的温场参数,包括温场偏移、均温场长度及均温场温度梯度。所制样机温场偏移距离≤1mm;均温场长度为100mm;均温场中最大温度偏差为0.165℃。各项性能参数均符合国家JJF1184-2007检定炉温度场技术规程规范要求,且优于同类产品。(4)完成了热电偶检定炉的温场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实验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对实验结果可能造成的不确定度大小。经过计算,最终扩展不确定度为0.2℃。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符合相应国家规程规范要求,提高了检定炉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可信度。

张恒[4](2020)在《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评定及可靠性分析》文中认为红外遥感技术对地表温度获取的具有高时效、高精度的优势,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等领域。然而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越来越完善,温度监控领域对红外遥感载荷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五到二十年的温度定标水平到达0.1℃。而目前我国风云系列卫星的红外探测器温度定标水平为0.5℃~1℃。让高精度的测量陷入瓶颈的主要原因是红外遥感载荷定量化水平的不足。为了达到温度高水平定标的目的,提出了研制高精度的空间基准黑体辐射源作为红外遥感载荷的星载定标黑体辐射源的方法。卫星上安装高精度空间基准黑体辐射源,同时在黑体腔上安装有特殊设计的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PRT),监测黑体辐射源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保证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基于上述PRT在星载标定上的重要性,开展了对特殊研制的PRT标定和自身特性实验研究。使用了两种标定方法:使用标定的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标准器,在恒温槽中进行比较法标定;采用国际温标定义的温度基准点-相变固定点对PRT进行标定。通过标定将PRT温度溯源到国际温标。对比两种方式的标定结果,确保标定结果的有效性,获得PRT在各个温度点的对应阻值。基于PRT稳定性的研究。通过挑选14支性能稳定的PRT,每月进行一次在水三相点的阻值测量。累计获得一年的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其年平均稳定性为0.003℃。通过全面分析PRT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保证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UM)为基础,对PRT自身特性进行实验测量,包括重复性和自热效应,并纳入以往没被考虑的热迟滞性进行综合评定。对均匀分布在测量温度区间的7个温度点的不确定度评定,以在0℃比较法评定结果为例,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1)在各个温度点对PRT重复性测量,变化均在0.1m K内,取标准不确定度为0.1m K;(2)使用IEC 60751和ASTM E644两种测量标准,测得被测PRT在多个温度区间热迟滞性不超过1.1m K,最佳估计值为0.55m K,取均匀分布;(3)使用二电流法,测得被测PRT在0℃的自热最佳估计值为5.3m K,变化区间取最佳估计值的一半为2.65m K。结合其他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的不确定度分量,综合评定得到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在0℃标准不确定度为4.03m K。在80℃时,有最大的测量不确定度为4.9m K。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法(MCM)的PRT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使用CVD方程作为MCM的测量模型。在Matlab软件中运行编写的蒙特卡洛程序,输出各温度点的标准不确定度。该程序输出在0℃标准不确定度为4.02m K,在80℃时的标准不确定度为5.2m K。将两种评定方法获得的7个温度点的不确定度数据绘制为曲线图,发现两种方法之间具有密切的一致性,验证了PRT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可靠性。

高凯[5](2019)在《铂的氧化与位错特性的研究及其对温度计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铂电阻温度计(SPRT)是国际温标最重要的内插仪器之一。从1927年第一个真正的实用温标开始到现行的90国际温标,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作为90国际温标的重要内插仪器,始终贯穿温标的发展过程,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铂电阻温度计性能的因素主要有:铂丝的氧化性能、纯度、位错以及晶体结构等,其中铂丝的氧化性能和铂丝的位错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因此,研究铂丝的氧化以及位错特性,对于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制造工艺的改进,改善和提高铂电阻温度计在量值溯源中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确保推进计量检定规程的规范和90温标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PtO2粉末、高纯度铂丝样品、三支可充气的铂电阻温度计(SPRT)以及10支最新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产的SPRT,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分析研究在不同温度加热下PtO2粉末生成和分解的产物,结合使用高精度测温电桥测量SPRT由于内部铂丝氧化而产生的水三相点电阻值变化,从微观角度研究SPRT内部铂丝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特性;此外,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观测铂丝在不同温度下的位错变化,并结合退火处理后SPRT水三相点电阻变化的实验结果,获得铂丝位错密度与SPRT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tO2在550℃以上加热能够分解为单质Pt和PtO。PtO2快速分解为铂单质的温度高于650℃,PtO快速分解为铂单质的温度高于800℃。常压下,铂单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先生成二维的PtO2,然后生成三维的PtO2,最后分解成PtO。在156℃、232℃、420℃三个温度点下加热500h后,水三相点值的最大变化量达到1mK,高精度的测量与量值溯源需要特别注意。实际用于SPRT直径为0.07mm的新制铂丝(纯度为99.999%)平均位错密度随退火时间呈指数减小,经过100h退火后位错密度从1012cm2下降到1011cm2,300h后其位错密度基本保持稳定;新制SPRT在退火前300h其水三相点电阻值明显减小,退火300h后水三相点值变化量小于3mK并趋于平稳,此结果从热处理时间上与铂丝位错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许方鹏[6](2019)在《高精度恒温槽的设计与温场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恒温槽用于温度计量性能测试及温度仪器仪表的检定,其自身控温精度及温场性能决定计量工作的质量。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多数恒温槽结构简单、形式传统,在控温过程中温场不均匀,温度波动大,控温效率低、精度差,计量特性指标不够理想。为满足国家规程规范要求,提高恒温槽控温精度,提升温场计量性能,本论文对传统恒温槽温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进行分析,在传统恒温槽的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恒温槽,并对其温场计量特性进行测试,最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恒温槽的整体结构。首先分析恒温槽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确定本研究所要采用的结构形式。其次在部分结构设计中,重点对恒温槽内筒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通过新型内筒结构使恒温槽内的介质混合更均匀,循环更充分,以此提高恒温槽控温精度;对恒温槽介质循环系统进行创新设计,利用油泵等结构提高了介质循环的效率,缩短检定时间、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2)对现有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一种改进型的PID控制算法,即在温度控制的过程中,用差量PID算法来对温度进行控制。由此实现本恒温槽的高精度、自动化控温,提升恒温槽控温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检定水平。(3)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绘制图纸生产样机。样机制作完成后,对恒温槽的温场计量性能进行测试,所得温场稳定性为0.011℃/10min;温场的均匀性测试结果为工作区域上水平面最大温差0.0034℃;工作区域下水平面最大温差0.0020℃;工作区域最大温差为0.0034℃。数据均符合国家规程规范的要求,并优于同类产品。(4)对高精度恒温槽温度稳定性、波动性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符合国家规程规范的要求,提高本恒温槽的计量水平可信度,对后期生产加工以及产品升级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刁福广[7](2018)在《微型Ga-In-Sn共晶点的相变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温度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传递准确可靠的活动。特殊领域现场极端恶劣环境包括高温、高压、振动及强电磁场等会使得来自于冗长传递链的温度计量基准量值失效。当前,基准固定点传递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实际测温领域是适应温度量值扁平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本课题来源于国家863计划“高精度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研制”。以Ga-In-Sn(镓、铟、锡)三元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金熔化、凝固过程相变特性进行复现以及过冷度的研究,致力于发展可用于现场或者在线温度计量校准的微型Ga-In-Sn固定点复现装置;通过测量不同配比合金的粘度特性,分析研究其在替代水银体温计方面的可行性。主要内容包括:研制可用于现场的微型Ga-In-Sn固定点容器,开展不同配比下亚共晶、过共晶相变机理研究;开展微型Ga-In-Sn固定点装置复现性研究;开展凝固速率、熔化温度等对其相变温度和过冷度影响的研究;开展不同配比下共晶材料流动特性的研究等。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配比的共晶点温坪可持续1.2h2h,复现性优于0.0045℃,复现不确定度0.0093℃(k=2)。针对工业现场复现易操作的需求,共晶点的冻制过程中需确保较小的过冷特性。在共晶点中镓金属所占的比例居多,因此共晶点的过冷度主要由镓金属过冷特性决定,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影响共晶点过冷度的主要因素为:共晶点的降温速率、共晶点融化后的保温时长、共晶点融化后的保温温度。在恒温槽中分别从-20℃以及-10℃降温时过冷冷度差值达11.6%;而在160℃和45℃分别熔化共晶点过冷度差值达到42.3%;在一定范围内保温时长对共晶点过冷度影响不大。通过对三元Ga-In-Sn及四元合金Ga-In-Sn-Zn的粘度测量并与早期数据及汞的粘度进行比较,合金的粘度比汞的粘度高出20%,不宜直接用作汞的替代物。但考虑到杂质的影响,可以通过添加其它金属改善合金的流动特性,以获得与汞相近的粘度数据。实验所得结果将为体温计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张凯[8](2017)在《定程圆柱基准声学温度计研制与热力学温度测量》文中提出热力学温度的准确测量是国际温标修订的基础。基准声学温度计是目前测量热力学温度不确定度最小的方法。本文研制了定程圆柱基准声学温度计测量热力学温度的实验系统,研究了声学定程干涉技术测量气体声速以及微波谐振技术测量圆柱共鸣腔长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汞三相点(234.3156 K)到镓融化点(302.9146 K)温区的热力学温度测量。研制了定程圆柱基准声学温度计测量热力学温度的实验系统。研究了声学共振频率和微波谐振频率测量中非理想因素扰动的修正方法;研制了可同时测量声学共振频率和微波谐振频率的无氧铜圆柱共鸣腔实验本体;建立了共鸣腔主动控温方法,在实验测量的9小时内,共鸣腔的温度稳定性达到±0.1 mK;建立了高纯气路系统,解决了测量过程中氩气污染的问题;改进了共鸣腔压力测量方法,通过对氩气流量的控制实现了9小时内共鸣腔内压力波动小于10 Pa。研究了圆柱共鸣腔腔体长度的微波谐振绝对测量方法。探讨了微波谐振频率拟合、谐振峰扫描范围以及腔壁壁面电导率对微波谐振频率测量的影响;测量了TM101TM401模式的微波谐振频率;提出了微波谐振频率多模式拟合计算腔体长度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工况下圆柱共鸣腔腔体长度的绝对测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优于0.48×10-6。测量了氩气环境下圆柱共鸣腔纯轴向共振模式的声学共振频率。探讨了共振声场建立和衰荡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声学传感器驱动电压对声学共振频率测量的影响;模拟分析了气体流动对共鸣腔内压力、温度分布的影响;测量了气体流动对声学共振频率的影响;建立了气体导管对声学共振频率扰动的修正模型;提出了共振峰非线性扫描方式测量声学共振频率的方法;实现了(234303)K、(780120)kPa氩气环境下,纯轴向模式(200)和(300)的声学共振频率的精确测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优于1×10-6。获得了汞三相点到镓融化点温区内6个温度点的热力学温度T及其与国际温标ITS-90温标温度T90的偏差T-T90。通过加权拟合回归得到氩气在理想气体状态的声速,并导出了第二声学维里系数,与已发表的结果一致性较好。以水三相点为参考点,通过理想气体声速得到了6个温度点的热力学温度,获得的T-T90与国际上已发表的高精度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的测量方法区别于目前国际上的其他研究方法,可为ITS-90国际温标的修订提供独立的数据来源。

张雪峰[9](2016)在《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和改进》文中研究表明热电偶在长时间使用后测量准确度会下降,因此需要定期检定。随着数字仪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热电偶的检定工作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主要由热电偶检定炉、数字多用表、自动扫描开关、控温仪和配备控制软件的计算机组成。本文研究了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检定炉均匀温场低温时无法满足要求、满载时温场变差等问题,通过对热电偶检定炉采用三段控温的方法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检定炉的均匀温场指标。分析了冰点恒温法、补偿导线法、室温补偿法和补偿电桥法等几种热电偶参考端处理方式,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通过编写自动检定软件,完成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上述方法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装置上试验,系统运行稳定,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得到有效改进。通过比较改进前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验证了系统性能的提升。

赵晶[10](2014)在《温度国家副基准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如工业生产、科学研究、航空航天、气象预警、石油钻探和输送、国防研究等各个领域中。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是传递国际温标的计量标准器具,用于检定标准水银温度计、精密温度计和工业铂电阻温度计的标准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级温度计量实验室的量值传递和精密测温。温度副基准装置的建立正是通过准确复现ITS-90国际温标,分度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并通过温度量传体系,实现温度的准确测量。本论文基于副基准装置中的固定点装置和电测设备的技术改造和软件的开发建立温度副基准自动测试系统。本文通过分析温度副基准的理论基础和技改前的种种问题,以温度副基准装置的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为研究内容,在原有副基准装置的基础上对系统硬件进行技术升级和研制,系统的硬件主要由固定点容器,固定点保存装置,测温电桥,高精度测温仪,标准电阻,多路转换开关,计算机,标准电阻组成。其中固定点装置的研制,电测设备的选用是研究的主要内容。系统的软件部分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结合IEEE-488、RS-232等标准通讯接口技术,采用C#编程语言、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数据库和水晶报表控件设计和实现。系统中的固定点装置、高精度测温仪通过RS-232串口与计算机连接,系统中的测温电桥通过GPIB接口卡,GPIB电缆与计算机相连,然后由系统软件实现参数设置、自动控温,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处理,实时显示和数据管理等功能。本文设计的自动测试系统集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于一体,减少了人为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的准确率。本文构建的温度测试平台不仅实现了温度副基准的自动测试,也使温度校准的应用更加灵活、高效。经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验数据理想,成功恢复温度国家副基准原有的技术指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了温度量值在全国范围的准确量传,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采用“1990年国际温标”检定工作用测温仪表的数据修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1990年国际温标”检定工作用测温仪表的数据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1)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1.1.2 在轨辐射定标技术瓶颈
    1.2 在轨辐射定标基准源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1.2.1 研究现状
        1.2.2 技术难点
    1.3 高精度温控技术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1.3.1 研究现状
        1.3.2 技术难点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应用需求研究
    2.1 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系统组成及分析
        2.1.1 系统组成
        2.1.2 高精度温控需求分析
    2.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原理
        2.2.1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基本架构
        2.2.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溯源链路
    2.3 红外辐射源核心组件需求分析
        2.3.1 温度测量组件
        2.3.2 半导体制冷器及其散温组件
        2.3.3 红外辐射源结构设计
        2.3.4 绝热棉及多层绝热组件
        2.3.5 微型相变固定点单元
    2.4 不确定度分配
        2.4.1 基本原理
        2.4.2 空间基准载荷红外辐射源不确定度分配
第3章 面向红外辐射基准载荷应用的高精度测温技术研究
    3.1 主流测温电路原理及局限性分析
    3.2 测量电路非线性校正原理简介
    3.3 基于电阻比率测温结构的多参考阻值比率测温方法研究
        3.3.1 针对非线性误差问题的研究
        3.3.2 针对铂电阻阻值计算不连续问题的研究
    3.4 基于同激励源及同信号路径的可扩展式电阻阵列研究
        3.4.1 工作原理
        3.4.2 快速判定电阻区间算法
    3.5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3.5.1 现有滤波器评价工具的局限性研究
        3.5.2 温度测量系统信号模型的研究
        3.5.3 典型温度信号序列的构建方法
        3.5.4 数字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算法
        3.5.5 黑体温度特性模型验证
        3.5.6 均值滤波器的不确定度评定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参考阻值比率结构的测控温系统电子学设计
    4.1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研究
        4.1.1 恒流源电路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4.1.2 低漂移高精度恒流源电路设计
    4.2 测控温系统硬件设计
    4.3 电路性能分析与实验
        4.3.1 多参考阻值切换调节因子作用效果实验
        4.3.2 温度测量稳定性等效实验
        4.3.3 温度测量分辨能力等效实验
        4.3.4 温度测量非线性标定劣化实验
        4.3.5 温度测量电路校准与检定
        4.3.6 热控驱动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4.3.7 热控驱动电路输出稳定性实验
        4.3.8 功率测量电路分辨能力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建模与研究
    5.1 红外辐射源升降温控制系统热力学模型研究
        5.1.1 半导体制冷器基本原理
        5.1.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5.1.3 基于TEC散温器温度及驱动电压双反馈的模型研究
        5.1.4 基于TEC驱动电压单反馈的模型研究
        5.1.5 单反馈模型与双反馈模型的比较
    5.2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模型辨识方法研究
        5.2.1 基于最长循环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的黑体温控系统模型辨识
        5.2.2 基于增广最小二乘法的模型参数辨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的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6.1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基本原理简介
    6.2 针对输入变量的简化变论域研究
    6.3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其关键参数
        6.3.1 模糊化和解模糊设计
        6.3.2 模糊规则设计
        6.3.3 模糊推理设计
        6.3.4 基于简化变论域对模糊化环节的重设计
        6.3.5 红外辐射源温控系统控制器关键参数
    6.4 遗传算法对控制器关键参数的优化
        6.4.1 基本原理
        6.4.2 适应度函数设计
    6.5 温控仿真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源温控系统性能测试及评估
    7.1 红外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实验
        7.1.1 红外辐射源机械结构设计
        7.1.2 辐射源温控性能仿真与分析
    7.2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性能测试
        7.2.1 短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7.2.2 温控曲线波动及异常扰动分析
        7.2.3 长期稳定性及均匀性实验
        7.2.4 微型镓相变固定点相变温度测量
        7.2.5 相变温度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研究
        7.2.6 红外辐射源空腔发射率仿真
    7.3 空间红外基准辐射源不确定度评定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光电高温计的研究及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及比较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电测温理论基础
    2.1 热辐射基础
    2.2 黑体辐射
    2.3 热辐射基本定律
        2.3.1 维恩位移定律
        2.3.2 普朗克定律
        2.3.3 斯泰潘-玻尔兹曼定律
        2.3.4 基尔霍夫定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电高温计结构设计
    3.1 光学系统
    3.2 光电探测器
    3.3 微电流放大器
    3.4 电测仪表
    3.5 Lab View数据采集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电高温计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度测量
        4.1.1 有效波长
        4.1.2 光谱响应度实验
    4.2 辐射源尺寸效应
    4.3 距离效应
    4.4 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倍数
    4.5 光电高温计暗电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电高温计标定实验
    5.1 钨带灯的标定
    5.2 金属固定点的标定
    5.3 TG炉的标定
    5.4 短期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多温区管式热电偶检定炉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检定炉及热电偶概述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多温区管式检定炉的总体结构设计
    2.1 工作原理
        2.1.1 炉筒的传热学分析
        2.1.2 炉筒的热量流动模型
    2.2 整机结构设计
        2.2.1 结构组成
        2.2.2 主要技术参数
    2.3 炉筒结构设计
        2.3.1 炉筒的基本结构
        2.3.2 炉筒尺寸
        2.3.3 炉筒材料选择
        2.3.4 电热丝的绕制
    2.4 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2.4.1 冷却方案的确定
        2.4.2 风冷系统的设计
    2.5 机架的结构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多温区管式检定炉的仿真分析
    3.1 软件简介与仿真流程
        3.1.1 Fluent软件简介
        3.1.2 仿真流程
        3.1.3 传热过程分析
    3.2 炉筒仿真方案设计
    3.3 炉筒仿真方案简化
    3.4 炉筒仿真参数设置
    3.5 炉筒仿真结果及分析
    3.6 风筒优化仿真
    3.7 炉筒优化仿真
    3.8 本章小结
4 多温区管式检定炉温场性能测试
    4.1 温场的测量概述
        4.1.1 温标
        4.1.2 温度测量方法
    4.2 温场测试设备
        4.2.1 原理样机试制
        4.2.2 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
        4.2.3 低热电势转换开关
        4.2.4 纳伏微欧测温仪
        4.2.5 参考端恒温器
    4.3 温场测试及分析
        4.3.1 温场质量描述
        4.3.2 温场质量测试过程及结果
    4.4 多温区检定炉是否需要使用均温块的实验
        4.4.1 轴向温场实验对比
        4.4.2 径向温场实验对比
        4.4.3 实验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多温区管式热电偶检定炉温场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5.1 不确定度简介
    5.2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5.3 检定炉温场测试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5.3.1 测量方法
        5.3.2 数学模型
        5.3.3 方差
        5.3.4 输入量△t_(mi(i-1))(移动偶温差)的标准不确定度
        5.3.5 输入量△t_(fi(i-1))(固定偶温差)的标准不确定度
        5.3.6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
        5.3.7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3.8 有效自由度
        5.3.9 热电偶检定炉轴向温度梯度扩展不确定度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评定及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
        1.3.2 可靠性理论的发展
        1.3.3 PRT测量不确定度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铂电阻温度计与测量不确定度
    2.1 温标与铂电阻温度计
        2.1.1 温标
        2.1.2 铂电阻温度计
    2.2 PRT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2.2.1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2.2.2 PRT不确定度来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
    3.1 GUM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1.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3.1.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3.1.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3.1.4 扩展不确定度
    3.2 MCM不确定度评定
        3.2.1 蒙特卡洛法概述
        3.2.2 MCM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
        3.2.3 自适应蒙特卡洛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确定度分量实验测量及标定
    4.1 铂电阻温度计测量系统
    4.2 热迟滞性实验分析
        4.2.1 实验测量方案设计
        4.2.2 热迟滞性测量结果分析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自热效应实验分析
        4.3.1 自热特性的测量原理
        4.3.2 自热测量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铂电阻温度计标定
        4.4.1 标定方案设计
        4.4.2 比较法标定
        4.4.3 固定点标定
        4.4.4 比较法与固定点标定结果分析
    4.5 年稳定性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评定结果与可靠性验证
    5.1 GUM评定结果分析
    5.2 MCM仿真结果分析
        5.2.1 建立测量模型
        5.2.2 设定概率密度函数
        5.2.3 MCM编程运算
        5.2.4 输出结果分析
    5.3 评定质量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铂的氧化与位错特性的研究及其对温度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2.1 差示扫描量热法
    2.2 PtO_2 粉末分解产物检测
        2.2.1 分解产物种类的确认
        2.2.2 分解产物组成的确定
    2.3 铂电阻温度计充气装置
    2.4 铂电阻温度计电阻测量系统
    2.5 铂丝位错密度的分析
3 PtO_2 的分解实验研究
    3.1 铂的氧化及其氧化物的分解
    3.2 PtO_2及PtO的分解
        3.2.1 铂及其氧化物的电子能谱
        3.2.2 PtO_2的DSC实验
        3.2.3 PtO_2 分解过程
        3.2.4 PtO的完全分解
    3.3 本章小结
4 铂丝的氧化实验研究
    4.1 铂丝表面的氧化物处理
        4.1.1 铂丝表面氧化物的检测
        4.1.2 表面氧化物的实验分析与去除
    4.2 铂丝的氧化实验
        4.2.1 高温氧化原理
        4.2.2 实验路线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铂电阻温度计的退火氧化实验研究
    5.1 铂电阻温度计退火处理
    5.2 铂电阻温度计氧化实验
        5.2.1 实验过程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铂的位错特性及对温度计的影响
    6.1 试样的选取及制备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试铂丝退火及XRD参数设置
        6.2.2 样品XRD谱图
        6.2.3 位错密度的计算与分析
    6.3 铂电阻温度计的数据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高精度恒温槽的设计与温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恒温槽概述
        1.2.1 恒温槽分类
        1.2.2 恒温槽常见结构形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高精度恒温槽的总体结构设计
    2.1 工作原理
        2.1.1 温度的调节
        2.1.2 温度的控制
        2.1.3 介质的循环
    2.2 整机结构设计
    2.3 主要结构设计
        2.3.1 内筒结构的设计
        2.3.2 工作腔结构的设计
        2.3.3 制冷机组的设计
        2.3.4 加热器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高精度恒温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常用温度控制方法
        3.1.1 常规PID控制
        3.1.2 模糊控制
        3.1.3 神经网络控制
        3.1.4 模糊-PID控制
        3.1.5 遗传PID控制
        3.1.6 其他控制方法
    3.2 精密温度控制原理
    3.3 精密温度控制的实现
        3.3.1 控温系统硬件部分
        3.3.2 控温系统软件部分
    3.4 本章小结
4 高精度恒温槽温场均匀性和稳定性测试分析
    4.1 温场温度测量概述
        4.1.1 温标
        4.1.2 温度测量方式
    4.2 温场计量特性测试配套设备
        4.2.1 样机试制
        4.2.2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4.2.3 低热电势转换开关
        4.2.4 高精度数字多用表
    4.3 温场稳定性测试及分析
        4.3.1 温场稳定性描述
        4.3.2 温场稳定性测试过程及结果
        4.3.3 测试结果分析
    4.4 温场均匀性测试及分析
        4.4.1 温场均匀性描述
        4.4.2 温场均匀性测试过程及结果
        4.4.3 测试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高精度恒温槽温场测试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5.1 不确定度概述
    5.2 温度偏差测试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5.2.1 测量模型及不确定度来源
        5.2.2 测量过程及不确定度计算
    5.3 温场稳定性测试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5.3.1 测量模型及不确定度来源
        5.3.2 测量过程及不确定度计算
    5.4 温场均匀性测试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5.4.1 测量模型及不确定度来源
        5.4.2 测量过程及不确定度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微型Ga-In-Sn共晶点的相变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基本原理及方法
    2.1 共晶凝固
    2.2 纯金属凝固
        2.2.1 金属结晶的过冷现象
        2.2.2 凝固过程中的均匀形核
        2.2.3 非均匀形核
    2.3 金属共晶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微型共晶点装置的研究
    3.1 共晶点相变材料
    3.2 共晶点容器的设计
    3.3 共晶点容器的灌注
    3.4 复现装置
    3.5 本章小结
4 微型共晶点复现
    4.1 共晶点复现过程及结果
        4.1.1 共晶过程
        4.1.2 复现过程
        4.1.3 复现结果
        4.1.4 结果分析
        4.1.5 不确定度分析
    4.2 共晶点复现过程中过冷度的研究
        4.2.1 降温速率对过冷度的影响
        4.2.2 升温后的保温时间对形核过冷度的影响
        4.2.3 熔化温度对形核过冷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镓基液态合金粘度的测量研究
    5.1 水银体温计现状分析
    5.2 粘度的测量方法
        5.2.1 毛细管法
        5.2.2 振荡容器法
        5.2.3 旋转法
        5.2.4 振荡片法
    5.3 粘度测量实验
        5.3.1 样品的准备
        5.3.2 实验过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定程圆柱基准声学温度计研制与热力学温度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热力学温度、基准温度计与温标
        1.2.2 气相声速与热力学温度
    1.3 热力学温度测量研究现状
        1.3.1 热力学温度测量方法
        1.3.2 基准声学温度计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任务
第2章 基准声学温度计测量原理与实验系统研制
    2.1 引言
    2.2 定程圆柱基准声学温度计测量原理
        2.2.1 基准声学温度计的基础理论
        2.2.2 定程干涉声速测量基本原理
        2.2.3 腔体尺寸的微波谐振测量方法
    2.3 共振频率测量的非理想因素修正
        2.3.1 声学共振频率测量
        2.3.2 微波谐振频率测量
    2.4 基准声学温度计实验系统研制
        2.4.1 定程圆柱实验本体
        2.4.2 实验工质与气体纯度
        2.4.3 声学共振频率测量系统
        2.4.4 微波谐振频率测量系统
        2.4.5 温度测量、控制与恒温系统
        2.4.6 高纯气路与压力测量系统
        2.4.7 实验系统的自动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波谐振技术绝对测量圆柱腔体尺寸
    3.1 引言
    3.2 圆柱谐振腔的电磁场能量分布
    3.3 微波谐振信号测量及谐振模式确定
        3.3.1 微波谐振信号的测量方法
        3.3.2 微波谐振模式确定
    3.4 微波谐振频率测量及影响因素
        3.4.1 测量方法
        3.4.2 数据处理
        3.4.3 气体折射率
        3.4.4 腔体壁面电导率
        3.4.5 其他影响参数
    3.5 圆柱共鸣腔腔体长度测量
        3.5.1 测量方法
        3.5.2 测量结果
        3.5.3 不确定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定程圆柱干涉法精密测量声学共振频率
    4.1 引言
    4.2 声学共振信号的测量及共振模式的确定
        4.2.1 声学共振信号的测量方法
        4.2.2 声学共振模式的确定
    4.3 声学共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4.4 声学共振频率测量影响因素分析
        4.4.1 声学共振峰非对称性
        4.4.2 声学传感器驱动电压
        4.4.3 气体持续流动
        4.4.4 气体导管
    4.5 声学共振频率测量
        4.5.1 实验流程
        4.5.2 测量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力学温度的测量结果与讨论
    5.1 引言
    5.2 理想气体状态下氩气的声速
    5.3 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
        5.3.1 测量结果
        5.3.2 不确定度评定
    5.4 热力学温度测量结果比对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微波谐振频率及半宽的测量结果
附录 B 氩气声速测量结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1.1.2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 热电偶测温原理及检定方法
        1.2.1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1.2.2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2.3 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
    2.1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原理
    2.2 热电偶检定炉
        2.2.1 热电偶检定炉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2.2.2 热电偶检定炉的特性
    2.3 电测设备
    2.4 低电势扫描开关
    2.5 热电偶自动检定软件
        2.5.1 热电偶自动检定软件系统组成
        2.5.2 热电偶自动检定流程
        2.5.3 热电偶数据处理
        2.5.4 自动检定软件界面
第三章 管式热电偶检定炉温场改进
    3.1 管式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存在的问题
    3.2 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影响因素分析
        3.2.1 控温偶位置对温场的影响
        3.2.2 电加热丝分布对温场的影响
    3.3 多段控温改进检定炉温场
        3.3.1 检定炉多段控温的实现
        3.3.2 检定炉两段控温实验
        3.3.3 检定炉三段控温实验
        3.3.4 多段控温改造总结
第四章 热电偶参考端温度处理探讨
    4.1 冰点恒温法
    4.2 补偿导线法
    4.3 室温补偿法
    4.4 补偿电桥法
    4.5 几种方法的优劣势比较
第五章 热电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5.1 测试情况概述
    5.2 数学模型
    5.3 输入量e_被(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被)的评定
        5.3.1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1))的评定
        5.3.2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2))的评定
        5.3.3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 3))的评定
        5.3.4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4))的评定
        5.3.5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5))的评定
        5.3.6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6))的评定
        5.3.7 输入量 e_被(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被)的合成
    5.4 输入量E_标(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标)的评定
        5.4.1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1))的评定
        5.4.2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2))的评定
    5.5 输入量e_标(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标)的评定
        5.5.1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1))的评定
        5.5.2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2))的评定
        5.5.3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3))的评定
        5.5.4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4))的评定
        5.5.5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5))的评定
        5.5.6 输入量e_标(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标)的合成
    5.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5.6.1 灵敏系数
        5.6.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6.3 扩展不确定度
    5.7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温度国家副基准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温标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温度计量学的理论基础
    2.1 测温学的起源和温标的发展
        2.1.1 测温学的起源
        2.1.2 温标的定义
        2.1.3 温标的发展历程
        2.1.4 ITS-90国际温标
    2.2 我国温度量传体系的建立
    2.3 温度国家副基准概述及测量原理
        2.3.1 概述
        2.3.2 测量原理
        2.3.3 温度值的定义及内插公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方案设计
    3.1 副基准技改前状况
    3.2 测量方法
        3.2.1 凝固点实现
        3.2.2 镓熔点实现
        3.2.3 水三相点实现
        3.2.4 汞三相点实现
        3.2.5 氩三相点实现
    3.3 技改前存在的问题
    3.4 系统需求分析
    3.5 系统方案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研制
    4.1 自动控制装置
        4.1.1 定义固定点的技术改造
        4.1.2 镓熔点研制
    4.2 数据测试装置
        4.2.1 测温电桥的选用
        4.2.2 高精度测温仪的选用
    4.3 系统硬件集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5.1 设计思路
    5.2 设计原则
    5.3 设计目标
    5.4 关键技术
        5.4.1 开发平台
        5.4.2 数据库
        5.4.3 水晶报表控件
    5.5 软件功能设计
    5.6 系统软件实现
        5.6.1 系统登录
        5.6.2 基本设置
        5.6.3 测试任务定义与执行
        5.6.4 数据分析处理
        5.6.5 系统管理模块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动测试系统的运行结果测试与验证
    6.1 系统验证与测试方案
    6.2 系统主要测试用例
    6.3 系统测试结果
        6.3.1 测试任务定义与执行的运行结果
        6.3.2 标准器管理及记录查询运行结果
        6.3.3 系统测试数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采用“1990年国际温标”检定工作用测温仪表的数据修正(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外辐射基准载荷的高精度温控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D]. 辛世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光电高温计的研究及性能测试[D]. 刘巨芬. 中北大学, 2021(09)
  • [3]多温区管式热电偶检定炉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于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高精密铂电阻温度计不确定度评定及可靠性分析[D]. 张恒.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铂的氧化与位错特性的研究及其对温度计的影响[D]. 高凯.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6]高精度恒温槽的设计与温场特性研究[D]. 许方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微型Ga-In-Sn共晶点的相变特性及应用研究[D]. 刁福广.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8]定程圆柱基准声学温度计研制与热力学温度测量[D]. 张凯. 清华大学, 2017(02)
  • [9]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和改进[D]. 张雪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温度国家副基准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晶.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使用“1990年国际温标”对工作温度测量仪器的数据校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