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对医疗机构实行价格公示制度

武汉对医疗机构实行价格公示制度

一、武汉实行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碧艳,方鹏骞,蒋帅,付航[1](2021)在《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的关键问题和对策探讨》文中指出文章主要阐述了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内涵,进一步归纳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方式和成效。分析医疗服务价格在规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建议探索形成医疗服务政府备案价,提升利益相关者参与定价力度,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综合监管制度等,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运行管理机制。

陶思羽[2](2020)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研判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形势环境和搭建其管理模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围绕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运行现状,建立一套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为选取典型案例研究进行效果检验提供依据;探究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方、医院方、医务人员方、患方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实证评估公立医院内部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分析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方法】1、文献计量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灰色文献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界定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本研究理论分析平台和框架。2、实证研究法(1)典型案例研究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研,选取28家来自灰色文献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典型医院和17家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武汉市、枝江市、荆门市和四川省南充市现场调研的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公立医院,收集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的相关制度文件、精细化管理措施、医保运行数据、智能审核数据、患者费用、医保管理资源配置等资料进行案例研究。(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75名医保科工作人员和1242名医务人员关于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感知、工作满意度等情况。(3)关键知情人访谈。通过文献研究、选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确定访谈提纲,访谈了来自17家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医保科及相关职能科室的科主任和医保联络员共56人,内容涵盖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对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认识、管理成效、现存的问题及建议等。3、专家咨询法邀请对医院医保管理研究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医保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领导共30人召开专家咨询会,对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采集评分数据。4、分析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法等构建研究理论框架,界定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分析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管理运行现状。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法构建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通过典型样本的纵向比较和典型样本与对照组的横向比较,论证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结果】1、界定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并构建了内涵关键管理要素和逻辑关系的管理模式理论框架。2、梳理了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现状,发现全国各地已有公立医院开展了一定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其中各院在组织结构、流程改造、管理制度建设、精细化管理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本模型评价和模式优化等奠定基础。但是各自重点和方向不一,未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3、构建了一套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模型,说明了对于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而言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R1=0.963;R4=0.502;R2=0.418);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结果因素(R5=-0.823;R3=-0.532;R7=0.207;R8=0.198;R6=0.124);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P4=24.039;P1=23.443;P2=22.619)。4、模型评价表明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医院的医保基金风险发生概率和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1月到2019年7月的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风险概率从30%下降至7%,医保基金实际扣减金额从2015年月度平均的186.71万元下降至2018年的77.11万元;医院DRGs组数从580组增长至689组,DRGs病组权重大于1的病例数持续上升、权重小于0.5的病例数下降,CMI值从0.83增长至0.99,时间消耗指数从1.1下降至0.94,费用消耗指数从1.05下降至0.87,低风险死亡率从0.31%下降至0.1%;院内的医保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务人员认识、满意度、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积极影响(P<0.05);有利于提高患者收益水平和就医满意度(P<0.05)。【结论】1、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是指一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符合新形势的医保管理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医保管理流程、医保管理制度、医保管理工具组成的,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系统,以高标准、高效果和高质量的实现医保精细化管理目标。2、公立医院医保管理面对复杂的新形势,院内医保管理需要明确作为医、保、患三方的沟通纽带,医保基金的守护者和医院发展的指挥棒的功能定位,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应对新形势的机遇与挑战。3、目前我国已有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实践探索,为建立起系统的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及测量评价奠定了基础。4、在构建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评价工具及模式因素关系模型中,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做是动因因素,其中管理理念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管理人员、管理目标;组织构架、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和运行机制可以看做是结果因素,其中管理流程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组织架构、管理工具;从因素的中心度来说,管理理论、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是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5、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医保基金风险防控,但目前在医保政策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促进医院学科能力发展;医保精细化管理能进一步规范医生行为,但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运行机制以赢得医生认可和提高满意度;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能进一步保障患者权益,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6、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中还存在忽视精细化管理理念、模式设计的系统性不完整、管理策略与公立医院社会目标和内部发展目标不一致、组织构架和部门沟通协调需进一步优化、缺乏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创新与不足】1、创新之处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从管理模式构建和优化的角度出发,关注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在形势复杂、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之下应满足实践需要和科学理论支持的管理模式发展。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关键组件的角度提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以精细化管理理论、激励相容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等经典理论为依据,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支撑。方法学的创新: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文本分析法和质性研究法等分析专家咨询、关键知情人访谈结果,科学界定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内涵、搭建理论框架、总结运行现状和科学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搭建评价模型和管理成效分析。应用性的创新: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实践情况,构建了适应新形势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新模式,为我国公立医院构建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提供了指导。2、不足之处在实证数据的收集方面,受各地不同医保政策、支付方式、地方财政实际水平的影响,各院所执行的医保政策、面对的医保防控风险和配套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医院的比较存在差异。在研究的资料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医保数据量化分析基于可识别的风险,有些隐藏于深处的“隐形”风险无法识别并纳入分析。作为本研究分析证据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是一种主观感知和判断,数据的客观性可能存在一定局限。另外,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本研究在公立医院实地调研的样本范围和现场调研内容受到影响,虽然研究已通过大数据进行规避,但希望待疫情结束后通过继续调研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王怡娜[3](2020)在《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自2009年3月起,中国新医改的帷幕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拉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改革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核心内容,同时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所在,因此,如何加强和优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不能不成为一个亟待回应的课题。无可置疑,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具有公共性,它是政府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载体之一,与政府的公共卫生产品供给有直接的关系,因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理所当然成为新一轮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要体现其公益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医院服务的特殊性又使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不能不受市场竞争和服务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规制理论,对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践应用价值。新医改背景下的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的服务价格管理改革体现在: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细化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现医疗服务的价格项目定价的科学化、制度化,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表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目前,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中尚存在如下问题: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机制及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合理依据、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设置不科学、项目限价的管理模式与价格调整的目标适应性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缺乏与之相应的管理办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存在滞后现象。探究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诸如政府财政补偿低、物价管理部门人员的知识能力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的力度不足、价格调节机制缺乏弹性。优化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思路在于,积极借鉴河北、江苏、上海、厦门等省市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良好经验,针对自身实际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现象,积极探索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有效途径,包括:第一,开展全成本测算,强化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第二,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结构,抵制“一刀切”;第三,坚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最高限价,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第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加强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工作,维护医患两方的利益。第六,加强政府的财政补偿和监管职能,重视专业人员培养。

查安文[4](2020)在《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G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营医院逐渐成为为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自2015年以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相继发布近20项国家级政策,把中医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中医药行业空前未有的发展良机,往后民营中医医院将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与此同时,民营中医医院需要面对来自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和专科医院等不同医疗机构的竞争,在运营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压力。而绩效管理属于优化医疗机构管理能力的重要途经,是保障医院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构建契合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民营中医医院的发展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G民营中医医院为案例,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监管部门对民营中医医院的考核机制,初步构建出融合BSC与KPI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其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应用于G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可行性调查,建立了一套基于4个维度、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其评价标准,并依据设计思路将整体指标体系细分至各个部门及关键人员;最后,运用该绩效评价体系分析上一年度绩效实施综合评分情况,推测出后续应用该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能达成的效益,并提出配套的保障措施。研究发现,2018年G医院综合绩效得分不够理想,但符合预期,四个维度都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整体层面中,学习与成长指标得分最低,患者负担、患者满意度、整体运营效率、内部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到位之处。根据整体得分情况进行推测,部门层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员支出与管理费用过高、部门成员流动性大等,个人层面的深层问题主要是员工的专业性与积极性不强导致的。实施设计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G医院从整体层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规范运营流程,扩大医院的品牌效益,实现整体利润的稳定增长;从部门层面,推动专业学科的建设,促进成本费用的管控,保障部门成员的稳定性;从个人层面,加深医患间的沟通,提升员工整体的专业素质,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能为未来中小型民营中医医院实施绩效评价及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戴璐[5](2019)在《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基于参保人员满意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因此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更显紧迫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使我国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覆盖。然而这种建立在城乡户籍二元分割基础上的医疗保障体系阻碍着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此,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立了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随后,国务院出台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相关文件,各省市纷纷开展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工作。在此背景下,衡水市政府也于2016年出台了《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整合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在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参保人员满意度视角出发,对当前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研究,以分析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首先对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运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参保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保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32,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参保人员总体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医疗保险政策因素、定点医疗机构因素以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衡水市实际情况对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满意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为衡水市进一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蒋帅[6](2018)在《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定价模型研究 ——基于激励规制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运行现状,找出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要求,从激励规制视角出发,探索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分级定价模型。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重要文献资料,重点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相关理论、国家及地方出台或发布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工作报告、相关机构内参等。同时收集各省市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表,以及国家和地方历年统计年鉴和公报等。(2)理论分析方法(1)制度分析法。主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伦理及文化背景,探讨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的定价与调整机制的制度支持与政策障碍,归纳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制度变迁历程和主要特征。(2)STEEPLED分析法。主要从社会、技术、经济、教育/道德、政治、法律、环境和人口等方面,归纳总结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3)实证分析方法(1)问卷调查法。收集湖北省武汉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基线调查数据(55家医院),重点分析2012-2014年医院的基本情况、收支情况、职工收入、资产负债情况等。收集样本医疗服务项目所在科室的成本运行情况。(2)专题小组讨论法。抽取与价格相关的专家与学者15名组成专题讨论小组,针对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未来改革趋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遇到的困境或问题进行讨论,为构建新时期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策略。(3)专家咨询法。主要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专家咨询,即邀请医院管理者、医疗卫生经济研究者、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人员等方面的专家与学者50名,对医疗服务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打分,确定关键影响因素。(4)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运算,运用SPSS 21.0、Excel2013等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多重线性回归、方差分析、率的比较等。研究结果(1)确定了医疗服务价格激励规制内涵,即运用质量规制手段,建立以基准价格为基础的、一定范围波动的分级管制价格,将利润和质量因素引入到价格规制中,形成具有激励性的医疗服务分级综合定价模型。(2)归纳出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即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渐进式变迁、由单一性价格管制向多中心性价格治理转变、地方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政府强势主导和深度干预的强制性等。(3)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的关键影响因素,即政府卫生投入或补偿、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改革政策、物价部门、医疗服务成本、医疗付费方式、地区经济水平与通货膨胀率等。(4)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的传统规制效果不明显,当前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即医疗服务价格体制性障碍、缺乏利益相关者的表达机制、缺乏价格运行效果评估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管、激励和问责机制、价格公示制度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等。(5)确定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基本思路,将医疗成本界定为人力成本(Cmanpower)和辅助成本(Cauxiliary),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因素,即医疗服务项目技术难度(kdiffi.)和风险程度(krisk)、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S)、医用商品价格指数(MCPI)、医院总资产年均增长率(R)等,以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综合概念模型。(6)原有医院分级标准(“三级十等”)已经不符合现实需要,构建“3级6类”医院新型分级标准,即一级(I类)、二级(I类/甲等)、二级(II类/乙、丙、未定等)、三级(I类/甲等)、三级(II类/乙等)、三级(III类/丙、未定等)。(7)确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内涵,确定医疗服务初步定价模型和利益相关方谈判后的基准价格。确定每一类医院同一医疗服务项目的基准价格、上浮价格或下调价格,形成医疗服务的分级定价标准(分级波动价格),最终形成医疗服务分级定价综合计量模型。研究结论(1)(1)以医疗服务项目为基础,系统阐述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思路,构建价格形成机制综合概念模型。(2)确定医疗服务的分级定价标准,形成基于质量的分级定价机制。(3)确定医疗服务分级定价综合计量模型(包含初步价格、基准价格、分级波动价格):i.初步价格:PΔg=[(1+MCPI)×(1+R)×(1-S/(1-S))]×(Cmanpower+Cauxiliary)ii.基准价格:Pbenchmarkg=τ1P1g+τ2P2g+...+τnPngiii.分级波动价格:一级医院(不区分甲、乙、丙等):基准价格P基准1=Pbenchmark1上浮价格P上浮1=(1+x5)Pbenchmark1下调价格P下调1=(1-x4)Pbenchmark1二级医院(II类/乙、丙等及未定等):基准价格P基准-Ⅱ类2=Pbenchmark2上浮价格P上浮-Ⅱ类2=(1+x5)Pbenchmark2下调价格P下调-Ⅱ类2=(1-x4)Pbenchmark2二级医院(I类/甲等):基准价格P基准-Ⅰ类2=(1+x1)Pbenchmark2上浮价格P上浮-Ⅰ类2=(1+x1)×(1+x5)Pbenchmark2下调价格P下调-Ⅰ类2=(1+x1)×(1-x4)Pbenchmark2三级医院(III类/丙等及未定等):基准价格P基准-Ⅲ类3=Pbenchmark3上浮价格P上浮-Ⅲ类3=(1+x5)Pbenchmark3下调价格P下调-Ⅲ类3=(1-x4)Pbenchmark3三级医院(II类/乙等):基准价格P基准-Ⅱ类3=(1+x2)Pbenchmark3上浮价格P上浮-Ⅱ类3=(1+x2)×(1+x5)Pbenchmark3下调价格P下调-Ⅱ类3=(1+x2)×(1-x4)Pbenchmark3三级医院(I类/甲等):基准价格P基准-Ⅰ类3=(1+x3)Pbenchmark3上浮价格P上浮-Ⅰ类3=(1+x3)×(1+x5)Pbenchmark3下调价格P下调-Ⅰ类3=(1+x3)×(1-x4)Pbenchmark3其中,x1、x2、x3、x4、x5分别为波动系数,通常由利益相关者确定。其他指标含义见正文。该定价公式仅为理论探索成果,其科学可行性需要实践论证。(2)政策建议:(1)整合部门价格相关资源,强化监管主体;(2)完善价格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3)持续开展价格运行效果评估,建立激励和问责机制;(4)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提升利益相关方参与力度;(5)放开医疗服务价格,推动支付方式改革;(6)完善医疗机构的分级标准,构建医疗服务分级定价机制;(7)转变医疗机构“创收”机制,强化医院成本核算;(8)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构筑“智慧医疗”体系;(9)拓宽医疗筹资渠道,提高基金保障能力。创新与不足(1)创新之处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性,运用激励规制理论,研究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问题。构建新型医院“3级6类”分级标准,并基于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分级,使得同一医疗服务项目该类医院中均有上浮价格、基准价格和下调价格,形成具有激励性的医疗服务分级定价模型。(2)不足之处受研究周期、资料获取、改革政策等客观条件限制,未能运用医疗服务分级综合计量定价模型所测算的价格进行干预实验;同时,在分级定价机制上,并未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分级定价指标体系。

郑大喜,罗毅,叶然,唐志朋,张秀伟[7](2017)在《公立医院官网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经验和问题分析》文中指出公立医院获得了财政补助、享受了免税政策,其成本投入、效益产出等财务信息都会向社会公布,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督。文章梳理了74家公立医院官网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取得的有益经验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旨在为政府相关政策完善和公立医院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袁艳霞[8](2016)在《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价值偿付研究》文中认为基本医疗服务的供需关系具有双重属性,既有一般消费品市场交易关系,又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服务关系,在现代混合经济体系下二者应当是相互协调而非彼此对立。基本医疗服务如果完全由市场供给,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成本费用价值偿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供给不足和消费昂贵等市场失灵现象,严重影响公众满意度和人力资本发展。因此,政府和医疗保险机构应介入和干预,通过顶层设计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确定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服务“组织供给”模式;社会医疗保险的制度性和结构性改革完善,既有利于发挥社会医保共济互助、分摊损失的作用,又有利于激励供需双方节约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作用。只有坚持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侧、需求侧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等第三方支付方式改革,才能使我国城乡居民公平地享受无差别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服务。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现实国情,在一定的产权、契约和信息约束下,把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及价值偿付问题嵌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背景中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通过文献综述明确与基本医疗服务相关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切入点及重点难点。第二、三章是规范分析部分,通过理论梳理和制度现状介绍构建了理论研究框架,既是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第四、五、六章是实证分析部分,从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产权转移和价值偿付视角,通过实证分析和事实规律揭示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中政府、社会医保机构和市场的供给责任和效率条件。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一章导论,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文献综述从健康效用和医疗服务需求,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机制、成本费用构成及补偿、定价机理与价格规制、医疗保险筹资和偿付机制等方面进行国内外文献回顾和评述,指出本文的研究线索和突破方向。第二章梳理了价值价格机制理论演进过程。从马歇尔均衡价格机制理论到林达尔公共物品自愿供给模型,从Grossman健康效用函数到健康生产函数和医疗需求函数推导,为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形成和优化提供理论解释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在现代混合经济背景下,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存在“公权强制性交易”和“商品自由交易”两个市场,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是包含税收、收费和价格等多种价值形式的广义价格。指出基本医疗服务是权益性物品和“组织型物品”,应由政府和市场混合供给,公共财政+契约治理+市场机制是我国医疗服务供给制度应有的逻辑。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定价依据主要是医疗机构的可变成本,将造成医疗机构补偿不足,需要政府补贴。本章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构建起一个理论研究框架。第三章研究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构成、偿付及归宿。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包括医疗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医疗成本费用。供给方主要包括8大类成本费用,其价值通过政府财政和医疗服务事业收费补偿;需求方包括显性医疗成本费用与隐性医疗成本费用两大类。适应不同经济和社会条件,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主要有六种偿付模式,其中“需求方—社会医疗保险—供给方”是我国现阶段最佳偿付模式。个人、家庭和厂商通过缴税、参保缴费和就医付费形成医疗专用资产,转化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家庭和厂商成为医疗成本费用的微观归宿主体和实际承担者;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是我国医疗卫生成本费用宏观归宿形式。第四章考察我国政府财政投入制度变迁和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测度和评价。利用泰尔指数和DEA—Tobit模型分析我国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投资的公平性和效率及影响效率因素。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投入使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具有了政府福利性和公益性,应加大政府财政补偿强度,优化补偿结构。第五章分别研究我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内容,展望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通过12226个样本患者实际就医信息的面板回归模型发现,社会医疗保险可以平滑医疗服务消费能力差距、释放医疗服务需求、促进医疗服务消费增长的事实规律。第三方支付对医疗机构和消费者节约控制医疗服务费用的激励不足,存在过度医疗等道德风险,需进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组合使用预付制和后付制等支付方式,做到控制医疗费用、保障服务质量、维护患者健康目标的统一。第六章研究了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价值的市场偿付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医疗服务的市场化供给机制“市场失灵”和公立医疗机构“供给低效”同时并存,医疗市场“水床效应”明显,医疗寻租和腐败问题严重,医疗市场价格规制悖论出现。利用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中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和受租行为,求解出各参与主体的最优策略选择;加强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理顺基本医疗服务价值补偿机制,加大医疗服务市场价格规制力度,是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第七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通过机制设计,协调和统一基本医疗服务供需的市场交易关系和人道主义服务关系;通过理顺基本医疗服务价值补偿机制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解决供给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协调和平衡政府、社会医保机构、市场三者的筹资责任及公平与效率等问题。本文主要观点和结论为:(1)“市场机制+公共财政+契约治理+交易偿付+健康绩效”是研究市场经济下基本医疗服务的逻辑主线,在当前“下管一级”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激励源于行政分权和财政分权改革。(2)基本医疗服务生产和供给是一个医疗技术生产和转化过程,生产成本和效用可以清算和分割,要求得到足额补偿并获得合理利润;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是一个交易和受益范畴,消费者并不一定按等价交换原则足额付费,价格和价值背离。“政府财政补偿+社会医疗保险支付+个人现金付费”的复合补偿模式是权益性公共品费用分担的一种制度安排,调和了基本医疗服务生产和提供的矛盾。(3)基本医疗服务价值偿付包括价值补偿和支付两层含义,进而引申出补给谁、补偿资金筹集来源和实际承担、由谁来支付的问题。从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资金流入流看,家庭和厂商成为基本医疗成本费用的最终微观归宿主体;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成为基本医疗成本费用宏观归宿的最终形式。(4)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有补供方和补需方两种投入方式和结构,本质上都是政府承担医疗卫生供给责任,减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参与主体经济负担,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5)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平滑消费者在医疗服务消费上的支付能力差距,拓展了医疗服务消费市场,有利于扩大无支付能力的医疗服务消费,释放和满足医疗服务需求。(6)我国医疗体制、医疗价格政策和利益集团行为引起医疗服务价格扭曲,医疗市场“水床效应”出现,针对利益集团共谋和博弈行为,政府应加强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理顺基本医疗服务价值补偿机制,加大医疗服务市场价格规制力度。

邹华[9](2012)在《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开展卫生工作的重要途径。知情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状况享有知情权。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是一项结合了预算管理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益尝试,对于拉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扩大社区居民知情权,维护公众合法权益,实现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务收支状况的监督与管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密切相关,需要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公众的相互配合。本文着眼于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的提出,结合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运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公众在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制度建设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如存在观念障碍、制度不够完善及缺乏有效监督等。并以此为着手点,在借鉴国外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深入讨论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的措施,包括凸显政府支持引导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落实收支公示制度以及推动社会监管多元化,以期通过对现存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完善,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公示工作落到实处,整合为独具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而为医疗卫生改革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政府信息公开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改善提供政策建议。

魏涛[10](2011)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建立一套科学、客观、敏感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1]。本研究构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预防可能产生的费用失控现象。为实现合理使用卫生资源,保障参合农民基本权益,提高参合农民的满意度,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方法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综述及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法、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法、德尔菲(Delphi)法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通过专家权威系数、积极性系数、协调系数反映专家咨询结果的可信度。结果1、德尔菲法调查结果:①积极程度:发出问卷34份,第一轮问卷有效回收率82.35%,第二轮问卷有效回收率89.29%,专家积极程度高。②权威程度:专家判断依据0.92和专家熟悉程度0.81均较高,专家权威程度的平均值为0.87,专家权威程度较高。③专家协调程度:第一轮专家协调系数0.16-0.29,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0.24-0.41,专家协调性较好。2、构建了以投入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三个一级指标为主要结构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9个。其中投入指标包括政府支持、人员配备2个二级指标;过程指标包括监管、医疗服务、规章制度3个二级指标;结果指标包括工作效率、受益程度、满意度、卫生服务利用4个二级指标。3、确定了一、二、三级各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3332、0.3300、0.3368;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719、0.1613、0.1114、0.1090、0.1096、0.0832、0.0881、0.0847、0.0809。结论本研究采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了以投入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三大类指标为主要结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所选择的指标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选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

二、武汉实行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实行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的关键问题和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内涵、方式及成效
    1.1 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内涵
    1.2 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方式与成效
2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存在的关键问题
    2.1 医疗服务定调价机制不完善
    2.2 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机制不健全
3 对策与建议
    3.1 形成医疗服务政府备案价,提升利益相关者参与定价力度
    3.2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综合监管制度

(2)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医院医保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分析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假设
        1.3.3 研究内容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资料分析方法
        1.4.3 质量控制方法
        1.4.4 研究使用软件
    1.5 研究逻辑框架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结构安排
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
    2.1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及环境判断
        2.1.1 医院医保管理的发展
        2.1.2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形势判断
    2.2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活动中的利益相关者及激励相容问题
        2.2.1 利益相关者分析
        2.2.2 公立医院医保管理所面临的激励相容问题
    2.3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精细化管理理论
        2.3.2 激励相容理论
        2.3.3 内部控制理论
        2.3.4 行为科学理论
        2.3.5 现代组织理论
    2.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2.4.1 公立医院的概念
        2.4.2 医保管理的概念
        2.4.3 管理模式的内涵
        2.4.4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2.4.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界定
    2.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典型案例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运行状况实证研究
    3.1 资料来源与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3.2.1 样本医院分布及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3.2.2 样本医院属性基本情况分析
    3.3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构架分析
        3.3.1 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分析
        3.3.2 部门划分及部门联动机制分析
        3.3.3 职位设置与职权责划分分析
    3.4 样本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流程改造分析
    3.5 院内医保精细化管理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3.6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管理工具分析
    3.7 样本医院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的运行机制建设分析
    3.8 公立医院内部主要医保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影响因素研究
        3.8.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3.8.2 主要医保管理者的医保管理理念及认知的定量分析
        3.8.3 主要医院医保管理者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质性分析
    3.9 医院医保管理队伍服务能力分析
        3.9.1 医保科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分析
        3.9.2 医保科办公基本设施配置情况分析
    3.10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准则模糊评价方法的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评价分析
    4.1 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4.1.2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方法
    4.2 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4.3 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评价模型构建——基于DEMATEL和 ANP方法
        4.3.1 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评价各指标相互影响关系
        4.3.2 运用ANP方法分析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
    4.4 评价对象——VIKOR方法评价
        4.4.1 评价对象
        4.4.2 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分析——对医保、医院、医生、患者的影响研究
    5.1 医保角度——医院医保资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与防控效果分析
        5.1.1 基于FTA方法构建医院医保基金安全与使用风险识别
        5.1.2 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医保基金风险防控的实证分析
    5.2 医院角度——基于DRGs的医院精细化管理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5.2.1 基于DRGs的评价方法
        5.2.2 评价结果
    5.3 医生角度——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成效评估
        5.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5.3.2 结果
    5.4 患者角度——患者医保受益变化及满意度分析
        5.4.1 基于GAM的患者医保收益分析
        5.4.2 开展精细化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6.1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6.1.1 缺乏精细化医院医保管理理念和目标管理
        6.1.2 管理模式缺乏精细化的系统组织管理
        6.1.3 支持管理模式的医保管理队伍非职业化、人员专业水平较弱
    6.2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6.2.1 树立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目标指导模式构建
        6.2.2 优化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组织管理
        6.2.3 加强稳定、高质量的医保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特色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医院内部医保管理模式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公立医院医保科(室)工作人员情况调查表
附录3 医务人员人员基本建设和运行调查表
附录4 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相关指标关系矩阵表
附录5 公立医院主要医保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6 MATLAB程序命令
附录7 公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相关主要政策梳理表

(3)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研究的主要思路
        2、研究的创新点
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共性及其价格影响因素
    (一)概念解析
        1、公立医院
        2、医疗服务价格
    (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公共性
        1、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与政府供给公共卫生产品有关
        2、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是新医改的组成部分
    (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
        1、国家财政政策
        2、医疗服务成本
        3、市场竞争
        4、医疗服务的供求关系和经济状况
三、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演进与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
    (一)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阶段性调整
        1、计划经济时期实施医疗服务低价格
        2、新医改前实施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有滞后性
        3、新医改后深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二)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
        1、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2、细化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3、实现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定价透明化
        4、实行药品零加成
        5、取消耗材加成
四、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尚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机制不完善
        2、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设置不规范
        3、项目限价的管理模式与价格调整的目标不相适应
        4、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缺乏科学性
        5、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及时
    (二)问题的致因分析
        1、政府财政的补偿低
        2、物价管理部门人员的知识能力欠强
        3、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的力度不足
        4、价格调节机制缺乏弹性
五、优化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思路
    (一)借鉴他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有益经验
        1、河北省放开个性化医疗服务的政府管制
        2、江苏省取消“以药补医”完善财政补偿机制
        3、上海市优化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机制
        4、厦门市酌情将提高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纳入医保
    (二)探寻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的对策
        1、开展全成本测算,强化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管理
        2、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结构,抵制“一刀切”
        3、坚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最高限价,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4、建立动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维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工作,维护医患两方的利益
        6、加强政府的财政补偿和监管职能,重视专业人员培养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G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绩效评价理论
        2.2.1 目标设置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2.3 绩效评价工具
3 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的现状
    3.1 民营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
    3.2 监管部门对民营中医医院的评价机制
    3.3 民营中医医院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3.3.1 绩效评价的意识
        3.3.2 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3.3.3 绩效管理人员水平
    3.4 改进民营中医医院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4 G医院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G医院简介
        4.1.1 医院的发展历史
        4.1.2 组织构架
    4.2 G医院的绩效评价现状
        4.2.1 临床人员的评价内容及运用
        4.2.2 医技人员的评价内容及运用
        4.2.3 行政人员的评价内容及运用
    4.3 G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 绩效评价目标缺乏战略目标的指引
        4.3.2 绩效评价内容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
        4.3.3 绩效评价方式缺乏整体性与科学性
        4.3.4 绩效评价流程缺乏有效沟通及反馈
    4.4 建立基于BSC与KPI融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5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5.1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5.1.1 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目标
        5.1.2 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5.2 G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2.1 基于BSC与KPI的整体评价指标
        5.2.2 基于BSC与KPI的部门评价指标
        5.2.3 基于BSC与KPI的关键员工评价指标
    5.3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
        5.3.1 绩效计划与辅导
        5.3.2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5.3.3 绩效评价实施过程问题诊断与提高
    5.4 G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预估
        5.4.1 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5.4.2 绩效指标体系应用的效益
        5.4.3 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6 民营中医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建议
    6.1 监管部门评价体系的改进
    6.2 合理设置绩效评价的目标
    6.3 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
    6.4 选用适宜的绩效评价方法
    6.5 优化绩效评价的实施流程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基于参保人员满意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1.2 参保人员满意度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企业家政府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
    3.1 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3.2 医保政策
        3.2.1 覆盖范围
        3.2.2 筹资标准
        3.2.3 医保待遇
        3.2.4 特殊病种范围
        3.2.5 药品目录
        3.2.6 生育保障
    3.3 定点管理机制
    3.4 经办管理体制
4 参保人员满意度实证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问卷设计
        4.1.2 访谈设计
    4.2 预调查
    4.3 正式调查
        4.3.1 问卷发放
        4.3.2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4.3.3 访谈情况
    4.4 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4.5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5.1 人口学特征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4.5.2 医保政策满意度多元回归分析
        4.5.3 定点医疗机构满意度多元回归分析
        4.5.4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满意度多元回归分析
        4.5.5 总体满意度多元回归分析
        4.5.6 结果讨论
5 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衡水市城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5.1.1 医保政策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5.1.2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5.1.3 经办机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5.2 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医保筹资水平不高
        5.2.2 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5.2.3 经办管理体制不健全
6 政策建议
    6.1 进一步提高医保保障水平
    6.2 健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体制
    6.3 完善经办管理体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定价模型研究 ——基于激励规制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资料来源与方法
    1.4 研究逻辑框架
    1.5 论文的特点或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述评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信息不对称与激励约束机制
    2.3 激励性规制理论概述
    2.4 医疗服务价格的激励规制分析
    2.5 小结
3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形成基础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制度变迁及特征分析
    3.2 医疗服务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3.3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比较分析
    3.4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样本地区的定调价情况分析
    3.5 影响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因素及其程度分析
    3.6 小结
4 医疗服务价格的传统规制模式及规制效果评价
    4.1 国内外医疗服务价格的规制模式分析
    4.2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的传统规制效果评价
    4.3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传统规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4.4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改革趋势探讨
    4.5 小结
5 激励规制视角下的医疗服务定价基础模型研究
    5.1 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内涵分析
    5.2 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基本内容与思路分析
    5.3 医疗服务价格形成的综合概念模型分析
    5.4 构建医疗服务定价的基础计量模型
    5.5 小结
6 医疗服务分级定价机制及综合定价模型研究
    6.1 医疗服务的分级定价思路分析
    6.2 医疗服务的分级定价指标体系分析
    6.3 医疗服务的分级价格波动幅度分析
    6.4 我国医疗服务分级综合定价计量模型
    6.5 小结
7 医疗服务分级综合定价模拟分析与实证研究
    7.1 样本医疗服务项目分级定价测算过程与结果
    7.2 样本医疗服务项目的不同价格比较分析
    7.3 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政策建议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样本医院调查表及相关调查数据
附件3 专家咨询表
附件4 医院会计制度中的费用与成本相关表

(7)公立医院官网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经验和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从74家公立医院官网看财务信息公开政策实施现状
2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取得的有益经验
3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面临的主要问题

(8)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价值偿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健康效用和医疗服务需求研究
        1.2.2 医疗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1.2.3 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及其补偿研究
        1.2.4 基本医疗服务定价机理与价格规制研究
        1.2.5 医疗保险筹资体制和偿付机制研究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价值偿付的理论基础及制度现状
    2.1 价格机制理论演进及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理
        2.1.1 价值范畴分解与价值形式多元化
        2.1.2 新古典均衡价格机制理论及其发展
        2.1.3 公共物品价格理论演进
        2.1.4 价格干预和规制理论
        2.1.5 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形成与优化分析
    2.2 健康效应与医疗服务需求
        2.2.1 健康效用和健康生产函数
        2.2.2 医疗服务需求函数
        2.2.3 医疗服务需求特点
    2.3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商品属性界定、供给及收费价格管理
        2.3.1 基本医疗服务商品属性界定
        2.3.2 基本医疗服务市场特征
        2.3.3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与供给现状
    2.4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定价及价格管理
        2.4.1 基本医疗服务定价主体
        2.4.2 基本医疗服务定价方法
        2.4.3 基本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管理
    2.5 本章小结
3 基本医疗服务价值偿付模式及成本费用归宿
    3.1 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构成
        3.1.1 供给方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构成
        3.1.2 需求方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构成
        3.1.3 需求方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测算
    3.2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价值偿付模式
        3.2.1 “需求方—供给方”的个人自助偿付模式
        3.2.2 “需求方—财政税收—供给方”的政府福利价值偿付模式
        3.2.3 “需求方—单位或行业保险—供给方”的互助共济偿付模式
        3.2.4 “需求方—商业医疗保险—供给方”的自愿市场共济偿付模式
        3.2.5 “需求方—农村合作医疗—供给方”的自愿社会共济偿付模式
        3.2.6 “需求方—社会医疗保险—供给方”的强制社会共济偿付模式
    3.3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归宿分析
        3.3.1 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微观归宿分析
        3.3.2 基本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宏观归宿分析
    3.4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供方价值补偿路径
        3.4.1 我国医疗机构成本费用财政补偿路径
        3.4.2 我国医疗机构成本费用事业收入补偿路径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财政偿付制度及效率实证研究
    4.1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政府财政偿付制度变迁
        4.1.1 构建初级健康保障网阶段的基本医疗服务财政偿付制度
        4.1.2 “国退民进”的市场化阶段基本医疗服务财政偿付制度
        4.1.3 构建“三纵三横”健康保障网阶段基本医疗服务财政偿付制度
    4.2 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和结构
        4.2.1 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
        4.2.2 我国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中央与地方分担结构
        4.2.3 我国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4.3 我国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评价
        4.3.1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4.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3.3 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测算结果
    4.4 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实证分析
        4.4.1 研究假设
        4.4.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4.3 模型估计结果
        4.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第三方价值偿付实证研究
    5.1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和发展
    5.2 医保筹资和受益公平性测度:基于“新农合”的实证分析
        5.2.1 新农合制度公平性测度指标
        5.2.2 新农合筹资公平性分析
        5.2.3 新农合补偿受益公平分析
    5.3 医疗保险对基本医疗服务消费影响实证研究
        5.3.1 模型设定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5.3.3 参数估计和实证结果
        5.3.4 实证分析结论
    5.4 基本医疗服务第三方价值偿付方式改革
        5.4.1 需求方医疗服务费用偿付方式
        5.4.2 供给方医疗服务费用偿付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规制研究
    6.1 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主要阶段
    6.2 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规制悖论
        6.2.1 医疗服务消费价格指数与总体医疗服务费用负担相悖
        6.2.2 上游制药企业药品价格竞争激烈与终端药品价格虚高相悖
        6.2.3 终端药品需求与经济规律相悖
        6.2.4 部分医疗机构“公益性”不足
    6.3 我国医疗药品价格形成逻辑及影响
    6.4 利益集团违规和政府规制失灵
    6.5 医疗价格规制中的利益集团博弈分析
        6.5.1 监督医药厂商寻租的博弈分析
        6.5.2 监督医疗机构受租的博弈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评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政府信息公开
        2.1.2 社区卫生服务
        2.1.3 财务公开公示制度
        2.1.4 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
    2.2 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知情权理论
        2.2.3 治理理论
        2.2.4 权力制衡理论
    2.3 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2.3.1 制度规范作用
        2.3.2 协调治理作用
        2.3.3 监督管理作用
第3章 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3.1 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概况
        3.1.1 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3.1.2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支公示现况
        3.1.3 公众对收支公示制度的认知现状
    3.2 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的主要困境
        3.2.1 内容规定不明确
        3.2.2 收支公示的方式和途径太少
        3.2.3 制度应用范围有限
        3.2.4 缺乏专业人才
    3.3 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的原因分析
        3.3.1 公示制度中主体与受体双方的观念障碍
        3.3.2 信息公示的法律保障及救济措施缺乏
        3.3.3 信息公示的责任界定不明确
        3.3.4 信息公示缺乏有效监督
第4章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经验借鉴
    4.1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4.1.1 美国政策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信息公开
        4.1.2 日本实行社区卫生行业收费透明化
        4.1.3 英国严格监控社区卫生机构收支信息
    4.2 主要启示
        4.2.1 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收支信息公示
        4.2.2 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收支透明化
        4.2.3 完善监督保障体系监控收支信息
第5章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的措施
    5.1 凸显政府支持引导作用
        5.1.1 树立信息公开意识
        5.1.2 初步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
        5.1.3 完善相关制度保障
        5.1.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落实收支公示制度
        5.2.1 培育收支公示理念
        5.2.2 重视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5.2.3 进行信息化建设
    5.3 推动社会监管多元化
        5.3.1 增强知情权意识
        5.3.2 理顺管理机制
        5.3.3 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情况调查表
致谢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统计分析
    2.3 技术路线
    2.4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指标建立的原则
    3.2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咨询表形成过程
    3.3 德尔菲法专家情况
    3.4 德尔菲法咨询结果
4 讨论
    4.1 构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4.2 德尔菲法在构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4.3 理论基础科学合理
    4.4 所选指标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4.5 计算方法具有科学性
    4.6 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武汉实行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医疗服务价格规制的关键问题和对策探讨[J]. 王碧艳,方鹏骞,蒋帅,付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1(03)
  • [2]公立医院内部医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D]. 陶思羽.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优化研究[D]. 王怡娜. 郑州大学, 2020(03)
  • [4]民营中医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G医院为例[D]. 查安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衡水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基于参保人员满意度视角[D]. 戴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定价模型研究 ——基于激励规制理论的视角[D]. 蒋帅.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7]公立医院官网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经验和问题分析[J]. 郑大喜,罗毅,叶然,唐志朋,张秀伟. 中国卫生经济, 2017(07)
  • [8]我国基本医疗服务价值偿付研究[D]. 袁艳霞. 武汉大学, 2016(09)
  • [9]社区卫生服务收支公示制度建设研究[D]. 邹华. 湖南大学, 2012(05)
  •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魏涛. 郑州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武汉对医疗机构实行价格公示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