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共党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论文文献综述)
沈传亮[1](2018)在《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迫切性与路径探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实践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如果对改革开放缺乏深入研究,就不可能读懂当代中国和明了中国奇迹的由来。学界对改革开放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展开渐丰渐深,已出版论着数百部,发表论文更以万计。不过以往研究多从现实角度讨论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从历史角度出发的高质量成果不多,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深入探究更为少见。可见,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还有很大空间。本文拟在梳理以
沈传亮[2](2018)在《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需求与路径探析》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史研究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目前已经进入新阶段。但从既往研究成果看,多数研究重点在于讨论现实问题,缺乏历史视角和互动性关照。不过无论是官方研究、学界研究还是民间研究,对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力作《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提供了探讨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契机。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做到精英史观与民众史观的结合;做到微观、中观与宏观研究相得益彰;尽量关照各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在理论与方法上坚持学科互鉴、方法共享;坚持开放式研究;注重历史研究和现实需要的有效结合并积极培养专业人才。
衡朝阳[3](2017)在《《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简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一平教授力作《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是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也是瞿秋白研究的新成果。本文试就该着作有关内容、特点略作简评,以资绍介。周一平是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成果颇丰的研究者之一,在整体
衡朝阳[4](2017)在《《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简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一平教授力作《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是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也是瞿秋白研究的新成果。本文试就该着作有关内容、特点略作简评,以资绍介。周一平是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成果颇丰的研究者之一,在整体史研究方面有《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中共党史史学史》、《中共党
石开玉[5](2016)在《论习仲勋对中共党史学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仲勋撰文叙述了关中地区、渭北苏区、陕甘宁边区中共的斗争史,记叙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十几位中共党史重要人物事迹,推动中共组织史、十七路军中共党史的编纂,为《中国的大西北》《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等中共党史文献撰写序言,表述中共党史工作的理论,如肯定党史工作的积极作用、党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等,从而对中共党史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把增强[6](2016)在《中国近代乡村史治史的新门径——从李金铮《传统与变迁》所见》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乡村社会经济、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是李金铮教授较为关注的两大阵地。多年来,他勤奋耕耘,取得了较多可喜的新成果。尤其是新近出版的《传统与变迁》一书,更是以其独特的学术敏感性,在反思中建构了一条清晰可见的中国近代乡村史治史新门径。这个治史新门径(亦可称为方法论),主要呈现为四种视角:一是整体史视野,即由"碎片研究"到"整体研究";二是总体史目标,即区域的整体研究;三是考证与还原的求真路径,即"问题意识+多方论据+考证功夫";四是新革命史理念,即有效改进传统革命史研究的重要方法性指导。以上视角,均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意义,可谓对当今史学界的一大贡献。
董瑛[7](2013)在《苏共亡党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历史镜鉴》文中研究表明权力结构,是人类阶级社会的基本存在,是国家政体和政党制度的重要体现,是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关键内容。3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告诫全党,以权力结构为关键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不仅关系到党能否长期执政,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历史表明,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权力结构演变史,权力结构“好”“坏”关系国家政权兴衰。从权力结构视度,梳理苏共“议行监合一”(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生成、固化、解体的历史轨迹,解析苏共亡党的根本性原因及其严重后果、深重教训,剖析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性状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影响,镜鉴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结构改革,构建比西方“三权分立”制度更具内涵、更具实质、更具特色的等腰三角形权力结构[党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党代会(最高决策权、立法权)选举产生两个相平行的党内机关——执行机关(党委会)和监督机关(监委会),监委会对党委会进行异体监督],形成以权力结构为关键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制度笼子”,这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八人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更人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政治主题。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简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等。正文共七章,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权力结构理论为指导,将苏共执政74年划分为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和后斯大林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分别对权力结构的一般理论、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生成、固化、解体轨迹、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性状、危害与教训、苏共权力结构模式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的历史影响和改革镜鉴、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条件和建议等问题,进行分章研究。第一章是权力结构的一般理论。主要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力学等理论,对权力结构的概念和类型、科学的权力结构范式、权力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探索性阐述。论文认为,权力结构可分为战时权力结构与执政权力结构、果型权力结构与树型权力结构、非三角形权力结构与三角形权力结构、“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与“议行监分开”权力结构等;科学的权力结构范式,应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制约平衡的协调形态,耦合稳定的三角形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结构转换导引事物质变,权力结构转换导引社会制度演变。第二章阐述列宁时期苏共权力结构从“议行合一”到“议行监分开”。论文认为,列宁既是社会主义实体形态的开创者,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权力结构形态的开创者。执政之初,面对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及国内外敌人反攻围剿的险恶环境,面对俄共(布)建政时间仓促、执政经验不足、管理干部缺乏等复杂情势,列宁以巴黎公社“议行合一”(即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战时权力结构为范本,国家政策上实行军事共产主义,领导制度上初创“议行合一战时权力结构,组织制度上由普选制走向控制性选举制,在另一个环境和条件下继续着公社的事业。但是,列宁晚年意识到了“议行合一”权力结构导致“官僚主义复活”、“政治期票到期”的危险性,因而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将“议行合一”战时权力结构转向“议行监分开”(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且协调制衡)执政权力结构,进行党内权力结构的顶层设计和根本改革,草创了无产阶级执政党第一个“议行监分开”的等腰三角形权力结构,特别强调赋予中央监察委员会“最大限度的独立性”及其对中央政治局、总书记和中央委员的监督制衡权力,特别强调对斯大林的政治考量及其在党和国家权力结构中的重新定位,成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权力结构改革和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遗产。第三章研究斯大林时期“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生成与固化。论文认为,斯大林是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生成者。斯大林执政期间,建立了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基础体系,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为苏共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执政资源和制度红利,但是掩盖了权力结构的先天之伤和畸形之路。斯大林中断列宁晚年启动的新经济政策和等腰三角形权力结构改革,将列宁初创并已否定的“议行合一”权力结构演化为“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虚化和替化党代会的决策权,弱化乃至异化监察机关的监督权,其个人超越政治局、书记处等中央机关,全面垄断党、国家和社会权力、党政军权力以及决策、执行、监督权力,形成“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及“拥有无限的权力”的“一把手”体制;同时,以等级授职制固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管理层”,以官僚特权制固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守夜人”,以“红色恐怖”固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统一性”,以造神运动固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宗教主”,从而生成了无产阶级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将其强行推广到东欧各国。第四章研究后斯大林时期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反思与反弹、固化与溃败。论文认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虽然进行过局部性改良,开展审查平反活动,揭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推行干部轮换制、任期制,反对特权现象和特权行为,实行党政联合监督体制,开展民生建设,但始终没有找到也不愿意触动“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总病根”,始终在“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窠臼中同义反复,同样搞“议行监合一”的个人极权制,同样搞等级授职制,同样搞个人崇拜,同样搞党内权力斗争,同样搞大国大党霸权主义,结果人没亡政就息了。“武大郎式”的勃列口涅夫执政18年间,维稳抑变,禁止改革,以“三合一”体制回归和极化斯大林权力结构模式,以文治武卫方式极化“一把手”一人治体制,以霸权主义向世界输出“苏联模式”及其权力结构,以等级授职制和职务终身制培植“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既得利益集团和改革阻碍机制,痛失苏共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革命权力结构向执政权力结构转型的最佳时机,苏共执政由红利期转向亏损期。经过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老年治国、病夫主政两年多的过渡时期,苏共连续三任总书记如斯大林一样身体力行领导职务终身制。到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党和国家开始显露出出全面危机,于是,急忙抛出公开性、民主性和多元化的“新思维”,搞脱离“总病根”的急进式权力结构改革,但由于缺乏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基层试验,缺乏领导改革的顶层智慧和执政能力,结果回归于“议行监合一”的超级总统制和武大郎式的等级授职制,迟到的监督权配置改革也无力回天,最终“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破产,苏共亡党亡国。第五章分析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性状与危害。厘清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性质,认为“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是一种“权力过分集中”的战时权力结构,是一种不符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价值的集权领导制度,是一种强化“武大郎店铺式”用人体制的权力结构,是根本背离“三大规律”的陈规旧制。同时,总结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成为“总病根”,等级授职制选人用人成为总症结,权力无法监督制衡成为总困境,权力绝对垄断腐败并溃败成为总定局;解析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的主要缺陷,即以封建社会的钥匙开启现代社会的锁具存在技术缺陷,以少数人对权力的垄断性代替“权为民所赋”的合法性形成道德缺陷,“武大郎店铺”式的干部生产线出现能力缺陷,最终无人也无能替天下负责发生全局塌陷;阐述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严重危害,即致使权力配置严重失衡,民主严重削弱,监督严重虚化;形成“一把手”一人治极权体制,产生一个个神散而形不散的“土皇帝”、独立王国和各种利益集团;不断培养和复制旧体制旧权力结构的收益者、守夜人和掘墓人;不断开设“武大郎店铺”,执政队伍陷入平庸化的陷阱;导致“短板”制约了“长板”,“安泰”离开了“大地”,最终无人也无能替“天下”负责,从而揭示苏共亡党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逻辑性。第六章是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的历史影响和改革镜鉴。论文认为,“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影响较深,思想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甚至一度把斯大林主义作为党的重要理论指引;组织结构上,中国共产党曾是苏共指导和共产国际领导甚至控制的下级党组织;监督体制上,中国共产党基本“照搬”、长期沿用苏共监督权能配置模式,形成长达儿十年的同体监督体制;发展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依照苏共模式建党建国建政,曾效法苏共搞“城市中心论”、大跃进式的改造过渡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干部人才上,苏共为中共培养了一批领导力量和专业人才,但其选人用人体制给中共较深影响。同时,从权力结构、等级授职制、特权利益阶层、党群干群关系和同体监督体制等五个方而,分析苏共亡党给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历史镜鉴。第七章是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条件和建议。论文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推进权力结构改革的主要条件,即马克思主义权力结构理论的科学指导,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建设的有效积累,中国封建社会权力结构建设的丰富养料,资本主义“三权分立”权力结构的困境借鉴。同时,提出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建议按照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权力结构改革的顶层设计,以权力结构改革推进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建立以权力结构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试验区,构建中国特色的权力结构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语是通过全文的分析和研究,推导四点结论:“权力过分集中”的畸形结构,是列宁晚年力推的改革主题,是苏共亡党亡国的“总病根”,是“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第一大标志;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是苏共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加速器,是苏共执政能力层层矮化、代代弱化、无人无能替“天下”负责的总症结,是“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第二大标志;中国共产党现行权力结构带有明显的苏共权力结构模式特征;中国共产党改革权力结构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必须把苏共亡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镜鉴、全党学习研究的教科书,加快构建以权力结构为关键的“制度笼子”,展现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信心和目标。
王桂菊[8](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从分散到整合,从边缘到重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取得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学科自身存在的生成性问题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成为制约学科深化、长足发展的瓶颈。为此,从应然性和实然性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于实现学科自身发展的诉求和使命,对于实现国家创立学科的初衷和期许,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学科发展为研究主题、视角和范式,以学科存在问题为研究价值导向,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纵横比较研究、问卷调查以及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力求清晰地阐释学科发展的内容,建构学科发展的整体框架。从研究内容来看,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本体论、认识论维度下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必然性、存在的普遍性、发展的规律性等学科立论基础可以揭示学科创立和发展的必然性、现实性和重要性。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分析学科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实践性与理论性、创造性与继承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含义,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以及创立以来学科在内容、结构、规模、水平等方面实现的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变化过程。划分学科发展的阶段,即学科创立和发展的铺垫阶段、学科创立和初步发展的维护阶段、学科创立和系统发展的强化阶段。表明学科发展取得得重大成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逐渐得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内的学科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学科发展主体建设取得显着成绩。探究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科的创立和发展的确适应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使其获得了发展的源动力和内生力。此外,改革开放伟大社会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制度保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确保了学科正确的发展方向,学科发展合力的初步形成为学科的发展积蓄了坚实的后备力量。成绩与问题相对存在。学科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发展目标层面,学科特色、优势尚未凸显,学科特征尚未完全发挥,学科研究领域、研究队伍碎片化,研究规范化问题突出,学术研究环境亟待净化;学科发展任务层面,学科意识不强,学科话语体系尚不完善,学科竞争力有待于提高;学科发展方式层面,外延式发展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内涵式发展底气不足。问题的成因在于:学科合法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学科定位虽获得权威性认定,但实践过程中学科地位显然没有得到充分地提高;学科发展主体尚未形成有效合力;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衰落。就学科发展的具体实现方式来看,主要是通过依托借鉴、自主创新和基础理论的再系统化方式,体现了适应性和服务性规律、历史发展合力规律,遵循“综合—分化—独立”的学科发展逻辑。客观看待学科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自觉实现学科发展由政策型、经验型向问题研究范式和人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保证和实现学科的深化、长足发展。为此,学科发展主体要树立科学性、规范化和系统性发展原则,完善学科顶层设计,创新学科发展方式方法,强化理论研究、建构和转化,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历史和现状,目的在于展望未来,并为学科的发展指明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是由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人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以及学科自身特性共同决定的。具体发展趋势辨证地表现为:学科功能将实现工具性与目的性并行发展,学科领域将实现横向发展与纵向提升双向互动,学科特色将实现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学科路径将实现科学化与社会化协调并进。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论主要阐述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研究主题的缘起和意义,以及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结语主要从增强理论自信的视角强调学科深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权”建设引领和推动学科的深化发展。正文的四部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解读、历史沿革和现状解析、对策建议、趋势展望。具体而言,第一部分(第一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明晰学科内涵、特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含义,深化认识学科发展的战略意义。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概括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发展轨迹和各阶段的发展特色,总结发展方式;解析发展现状,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归因分析,深入探析学科合法性和定位问题,探寻发展规律。第三部分(第四章),提出学科发展的现实路径,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原则和任务。第四部分(第五章),展望学科发展前景,树立学科发展信心,坚定学科发展信念。本文力求在汲取学界前辈、同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研究视角看,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为逻辑起点,阐释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佐证学科的合理性。从研究方法看,运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科理论研究的窠臼状况,为学科深化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可靠、可信的依据。从研究结论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内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系统发展的结果,学科发展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赖于学科系统之间合力的形成和完善。
张世飞[9](2013)在《复兴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进展》文中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学界一扫过去万马齐喑的局面,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是党史研究发展迅速、思想活跃、成果显着的时期,是谓党史研究的复兴时期。这一时期,文献资料、选集文集、传记年谱等大量编辑出版;党史研究专门机构、团体相继建立,党史类报刊陆续创办,党史研究队伍、阵地不断壮大;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为热点;党史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着进展;对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党史研究的国际化。
李培培[10](2013)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共党史既是一部气壮山河的奋斗史、一部不断创新的理论史、一部坚持不懈的革命史,又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素材,需要认真挖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事业的承继者和建设者。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及其全面健康的成长都需要从党史中汲取养分。大学生对党史的认知程度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的在校大学生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物质条件富裕。他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以及“文化大革命”失误教训都缺乏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再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平演变”图谋从未停止,他们通过歪曲事实、否定革命、夸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失误来篡改历史、诋毁领袖、攻击党的领导地位,这些编造的故事和说法讲的头头是道,很容易迷惑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对党的认知,使其思想产生困惑。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党的伟大成就,优良传统,成功经验,历史教训,对引导大学生珍惜党的历史,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清醒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矢志不渝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分为八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第四部分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脉络;第五部分是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第六部分是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的阐述;第五部分是回顾梳理了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脉络;第七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状的分析;第八部分是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索。
二、中共党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党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论文提纲范文)
(1)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迫切性与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迫切性 |
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传统布局 |
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路径 |
(2)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需求与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迫切需求 |
(一) 改革开放史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
(二) 深入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要求愈加迫切。 |
(三) 清晰展现改革开放史的需求越来越多。 |
(四) 留存鲜活历史资料的迫切性愈加突出。 |
二、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传统布局 |
(一) 关于改革开放史写作的切入。 |
(二) 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分期。 |
(三) 关于对改革开放史实及过程的评价。 |
(四) 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格局。 |
(五) 关于改革开放史史料的运用。 |
三、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路径 |
(一)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坚持精英史观与民众史观相结合。 |
(二) 围绕改革开放史的主题展开。 |
(三) 关照各种复杂互动。 |
(四) 坚持学科互鉴、方法共享[12]。 |
(五) 注重微观、中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
(六) 坚持开放式研究。 |
(七) 加大口述史料积累力度。 |
(八) 做到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 |
(九) 抓紧设立相应学科, 积极培养人才, 建设一支致力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队伍。 |
(5)论习仲勋对中共党史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仲勋在中共地方党史方面的贡献 |
(一)简述关中地区党的光荣斗争历史 |
(二)叙述渭北苏区从准备、成立到失败的历史 |
(三)回忆党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成功斗争史 |
二、习仲勋在中共党史人物史方面的贡献 |
(一)撰文痛悼王若飞、博古、叶挺、邓发、任弼时 |
(二)撰文深情记叙毛泽东、周恩来 |
(三)撰文深切怀念刘志丹、彭德怀 |
(四)发言纪念徐特立、杨明轩 |
(五)撰文纪念王泰吉、李维汉 |
(六)撰文记述林伯渠、叶剑英、贺龙 |
三、习仲勋对中共党史专史的贡献 |
(一)大力推动编纂中共组织史文献的浩大工程 |
(二)积极支持编纂十七路军中共党史 |
四、习仲勋对中共党史文献学的贡献 |
(一)撰写《中国的大西北》《相遇贵相知》丛书前言 |
(二)为王首道、李维汉、张秀山的回忆录撰写序言 |
(三)为《屈武文选》《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撰写序言 |
五、习仲勋对中共党史学概论的贡献 |
(一)完全肯定党史工作的积极作用 |
(二)党史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三)党史工作要讲究实事求是原则 |
(6)中国近代乡村史治史的新门径——从李金铮《传统与变迁》所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整体史”与“碎片研究”:学术研究的终极使命与路径选择 |
二区域的整体研究:庶几接近“总体史”目标的重要方法 |
三考证与还原:探求中国近代乡村发展原貌的重要实践路径 |
四 “新革命史”:改进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重要理念 |
(7)苏共亡党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历史镜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苏共亡党原因研究述评 |
(二) 中共从苏共亡党中应汲取的教训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议行合一”与“议行监合一 |
(二) 苏联模式与苏共权力结构模式 |
(三) 等级授职制与职务名册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主要创新点与本足之处 |
第一章 权力结构优劣关系国家政权兴衰 |
一、权力结构的性状分析 |
(一) 权力结构与制度 |
(二) 权力结构的特征 |
(三) 权力结构的类型 |
二、科学的权力结构范式 |
(一) 科学的权力结构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 |
(二) 科学的权力结构是制约平衡的协调形态 |
(三) 科学的权力结构是耦合稳定的三角形态 |
三、权力结构优劣关系社会制度“好”“坏” |
(一) 结构转换导引事物质变 |
(二) 把握人类社会权力结构演变规律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列宁时期苏共权力结构从“议行合一”到“议行监分开” |
一、俄共(布)“议行合一”权力结构的初创 |
二、列宁晚年顶层设计并着力构建“议行监分开”的等腰三角形权力结构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斯大林时期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生成与固化 |
一、苏共权力结构模式的生成:从“议行合一”到“议行监合一 |
(一) 虚化和替化党代会的决策权 |
(二) 弱化和异化监察机关的监督权 |
(三) 形成“议行监合一”的“一把手体制” |
二、固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 |
三、推广“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斯大林时期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改良、固化与解体 |
一、赫鲁晓夫时代:“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改良与反弹 |
(一) 反思与改良 |
(二) 反弹与回归 |
二、勃列日涅夫时代:“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由红利期转向亏损期 |
(一) 守成与极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 |
(二) 以等级授职制和职务终身制层层开设“武大郎店铺” |
(三) 培植“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既得利益集团和改革阻碍机制 |
三、戈尔巴乔夫时代:“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改革与解体 |
(一) 苏联面临“濒死”状态 |
(二) 企图以改革破危局 |
(三) 回归“议行监合一”的权力结构 |
(四) 迟到的监督权配置改革无力回天 |
(五)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破产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性状与危害分析 |
一、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性质 |
(一) 是一种“权力过分集中”的战时权力结构 |
(二) 是一种不符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价值的集权领导制度 |
(三) 是一种强化“武大郎店铺”式用人体制的权力结构 |
(四) 是一种根本违背“三大规律”的陈规旧制 |
二、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主要弊端 |
(一) “权力过分集中”成为“总病根” |
(二) 等级授职制选人用人成为总趋势 |
(三) 权力无法监督制衡成为总困境 |
(四) 权力绝对垄断腐败并溃败成为总定局 |
三、苏共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的主要缺陷 |
(一) 以封建社会的钥匙开启现代社会的锁具存在技术缺陷 |
(二) 以少数人对权力的垄断性代替“权为民所赋”的合法性形成道德缺陷 |
(三) “武大郎店铺”式的干部生产线出现能力缺陷 |
(四) 最终无人也无能替天下负责发生全局塌陷 |
四、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危害 |
(一) 加速“权力过分集中”乃至垄断腐败 |
(二) 形成“一把手”体制和各种既得利益集团 |
(三) 不断复制旧体制的忠诚守夜人和改革障碍 |
(四) 致使执政队伍陷入平庸化的陷阱 |
(五) 导致最终无人也无能替“天下”负责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的历史影响与改革镜鉴 |
一、苏共“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的历史影响 |
(一) 思想理论上,中共把列宁主义甚至一度把斯大林主义作为重要指引 |
(二) 组织结构上,中共曾是苏共指导和共产国际领导甚至控制的一个支部 |
(三) 监督权能上,中共基本“照搬”、长期沿用苏共同体监督体制 |
(四) 道路探索上,中共曾仿照“苏联模式”建党、革命和建设 |
(五) 干部人才上,苏共向中共输出了革命、建设人才和选人用人体制 |
二、苏共亡党从权力结构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改革镜鉴 |
(一) “权力过分集中”的畸形结构,是苏共亡党亡国的“总病根”,因而应是中共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主题 |
(二) 等级授职制的用人体制,是苏共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加速器,因而应是中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目标 |
(三) 特权利益阶层和官僚腐败集团,是苏共旧体制的忠诚守夜人和坚定背叛者,因而应是中共建设廉洁政治的防治重点 |
(四) 日益疏离的党群干群关系,是苏共长期无力解决的执政基础问题,因而应是中共执政合法性建设的长期镜鉴 |
(五) 同体监督的虚弱性和工具性,是苏共无法对执行机关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制衡的体制之伤,因而应是中共监督权配置的改革方向 |
三、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权力结构改革的条件与对策 |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权力结构改革的机遇和条件 |
(一) 马克思主义权力结构理论的科学指导 |
(二) 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建设的有效积累 |
(三) 国封建社会权力结构建设的重要参考 |
(四) 资本主义“三权分立”权力结构的困境镜鉴 |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权力结构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加快权力结构改革的顶层设计 |
(二) 以权力结构改革推进中共实现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 |
(三) 建立以权力结构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试验区 |
(四) 建中国特色的权力结构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初探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 |
一、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必然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依据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学科创立和发展的铺垫阶段(1978—1984) |
二、学科创立和初步发展的维护阶段(1984—2004) |
三、学科系统和深化发展的强化阶段(2005—至今)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式 |
一、依托、借鉴方式 |
二、自主创新方式 |
三、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建设取得显着成就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满足了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需求 |
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 |
三、党和国家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和投入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科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 |
二、学科发展任务存在的问题 |
三、学科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归因分析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法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
二、实践层面学科定位的迷失与紊乱 |
三、学科发展主体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
四、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探析 |
第一节 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规律 |
一、适应性和服务性规律 |
二、主体合力发展规律 |
第二节 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 |
一、范式及范式转换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
二、学科发展进程中问题研究范式的提出、要求及简评 |
三、学科发展进程中人学研究范式的提出、要求及简评 |
第三节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规范化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第四节 把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着力点 |
一、完善学科顶层设计 |
二、创新学科发展方式方法 |
三、深化理论研究和转化 |
四、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展望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
一、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其对学科发展的挑战 |
二、社会现代化转型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三、人的多样化需求对学科发展提出的多维诉求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辨证趋势分析 |
一、学科功能发展趋势:工具性与目的性并行发展 |
二、学科领域发展趋势:横向发展与纵向提升双向互动 |
三、学科特色发展趋势: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 |
四、学科路径发展趋势:科学化与社会化协调并进 |
结语 |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 |
二、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权”建设引领和推动学科深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复兴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资料、选集文集、传记年谱等大量编辑出版 |
二、党史研究专门机构、团体相继建立,党史类报刊陆续创办,党史研究队伍、阵地不断壮大 |
三、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为热点 |
四、党史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着进展 |
五、对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党史研究的国际化 |
(10)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理由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1.6 研究的思路、拟采取的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2 加强和改进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
2.1 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
2.2 有助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
2.3 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
2.4 有助于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2.5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3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概念的界定 |
3.1 中共党史 |
3.2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
3.3 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 |
4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脉络 |
4.1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初始阶段(1949——1956年) |
4.2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6年) |
4.3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新恢复阶段(1978——1985年) |
4.4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削弱阶段(1985——1998年) |
4.5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探索阶段(1998——2013年) |
5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
5.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严重挫折期 |
5.2 国内出现的新情况给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5.3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 |
5.4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
5.5 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需要 |
6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
6.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 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6.3 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6.4 必须始终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
7 当前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状分析 |
7.1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成就 |
7.2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 |
8.1 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8.2 切实加强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8.3 努力探索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环节 |
8.4 开展党史读物学习活动 |
8.5 拓宽新媒体环境下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新途径 |
8.6 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渗透性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中共党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迫切性与路径探析[J]. 沈传亮. 社会科学文摘, 2018(03)
- [2]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需求与路径探析[J]. 沈传亮. 晋阳学刊, 2018(01)
- [3]《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简评[J]. 衡朝阳. 瞿秋白研究文丛, 2017(00)
- [4]《瞿秋白与中共党史研究》简评[A]. 衡朝阳. 瞿秋白研究文丛(第10辑), 2017
- [5]论习仲勋对中共党史学的贡献[J]. 石开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7)
- [6]中国近代乡村史治史的新门径——从李金铮《传统与变迁》所见[J]. 把增强. 史学月刊, 2016(02)
- [7]苏共亡党对中国共产党权力结构改革的历史镜鉴[D]. 董瑛. 武汉大学, 2013(05)
- [8]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D]. 王桂菊. 南开大学, 2013(06)
- [9]复兴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进展[J]. 张世飞.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3(04)
- [10]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研究[D]. 李培培.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