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超1000亿

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超1000亿

一、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逾千亿(论文文献综述)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六政办[2021]2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驻六安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0月19日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十三五"发展成就二、"十四五"发展形势(一)发展机遇(二)风险挑战三、总体思路与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空间布局四、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马晓雨,马小惠[2](2021)在《重塑经济地理——五大城市群的性格与活力》文中研究说明"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优化提升、发展壮大、培育发展",三个梯队的19个城市群,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以11%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55%经济总量",作为"第一梯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这五大城市群,崛起速度之快,创新活力之强,发展潜力之大,令世界惊叹。

北京市人民政府[3](2021)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京政发[2021]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11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目录序言一、发展基础与形势要求(一)发展基础(二)形势要求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精尖产业新体系(一)做大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1.新一代信息技术2.医药健康(二)做强"北京智造"四个特色优势产业

刘洋[4](2021)在《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荆州经开区绿色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工业行业是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虽然近年来工业行业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工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地区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主体之一。在我国绿色发展政策的指引下,如何实现工业园区经济、能源、环境(3E)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如何实现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发展的问题,以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通过梳理园区2016-2019年经济、能源和环境三方面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园区整体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园区3E系统的协调发展度以分析园区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园区3E系统的协调度虽然呈现逐年利好的趋势,从2016年的0.47提高到2019年的0.56,但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园区如何实现绿色转型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园区污染防治目标,寻求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途径,本文根据两位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将园区重污染行业进行分类,并对园区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搭建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园区产业结构调整模型,以确定园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根据系统优化原则,借助情景分析方法,以2019年为基准年,2025年为目标年,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园区“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防治目标,设置了四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并预测园区在不同情景下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各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下,通过对园区10个重污染行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并结合相应的清洁生产措施,可在保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9.63%的情况下,既实现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6%,单位产值水耗降低30%的目标,又满足园区污染物减排的要求。因此,园区必须适当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污染防治和“双控”的目标。

刘洋[5](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薛睿[6](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李海燕[7](2020)在《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城市规划急需探索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创新和变革,即如何实现规划与市场的最佳分工;同时,精细化管控以及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成为城市规划发展共识。因此,适应产业用地发展、区别于其他类型用地的控规控制指标优化研究,是当下规划精细化管控的必然趋势。就园区产业用地而言,其作为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建设空间,不同于一般城市建设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项目投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园区建设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是传统控规的控制指标是一个常规通用的内容体系,服务于各类建设用地,整体上重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这样普适的控制内容,对产业用地的控制稍显不足,对产业园区转型缺少持续的管控和引导。本文着眼于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研究,结合对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控规对产业项目以及市场发展的适应能力。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引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适应性规划和弹性规划的理论以及应用的评述,并总结两种规划方法的异同点,第二个方面是对已有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探索研究进行归纳评述;第三章是将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内容与产业用地发展诉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控规的规划控制要求与项目实践存在的不适应矛盾,并结合对英国简化规划区、美国区划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度经验的分析研究,为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研究提出优化方向;第四章节是对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的实证分析,结合访谈资料,从园区发展阶段性问题以及控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研究湖南省产业用地控规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对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以及控制方式进行思辨,结合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指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在第六章节中,提出控规指标分层控制的优化策略,以底线思维应对产业用地发展的不确定性,弱化地块控制,强调控制单元控制,为产业企业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以及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留有余地;第七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产业用地未来发展。

杨瑞[8](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江西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党和国家谋篇布局,做出了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决策部署,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继世界三大湾区之后的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是紧密联系内陆的重要沟通渠道,也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江西省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以及海西经济区中心地带,是连接经济发展前沿地带的重要通道,也是联系我国南北经济的重要纽带,在产业承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年来,江西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江西省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度发达,江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腹地,江西省的重点产业发展与其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互补性,对于承接大湾区产业服务红利外溢优势明显。江西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承接大湾区产业为切入点,加强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积极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江西对外开放和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和重要前沿地带,为促进江西省经济水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江西省如何准确把握契机,引导本地企业与转移企业协调发展,对有效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研究先从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入手,并从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对江西省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机遇及挑战进行系统阐述,试图从相关影响产业转移承接方面的因素进行探索,针对承接产业中所存在的不足,从政府及企业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在实证中先构建产业转移发生机制指标体系分析广东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路径选择,证实江西在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然后采用产业区位熵、产业梯度系数及相对梯度系数等指标分析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层面上的发展趋势和承接能力及面临的竞争压力,接着通过相关检验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来探析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最后分析数据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集聚、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助推江西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王美霞[9](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提出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姜晓笛[10](2020)在《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理论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区域形成增长极,组织增强创新能力的诠释,也是内部演进、外部协同共同作用的体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是各国学者以及各级决策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产业集群问题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均从自身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定量分析探索产业集群的问题。随着经济学的发展与延伸,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研究中不能解释文化、制度以及政府引导所带来的“超额利润”,而空间经济学能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溢出效应分析框架,演化经济学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同思想,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弥补主流经济学派的不足。因此论文结合空间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究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要素。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为了更好地透析京津冀产业集群,论文首先对京津冀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视角分析,其中包含集群的集聚程度,集群演进的生命周期,集群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探索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实证探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机制,论文梳理了国内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关键要素提炼和分析框架构造。在实证研究中,论文首先探究了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其中包括多种外部溢出效应以及区域共存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与集群外在环境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集群所在的区域因素决定集群的吸收能力以及要素流动速度。论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潜变量,探索京津冀视域下影响创新能力的区域因素。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的方法,论文验证了对外开放程度、制度环境的嵌入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中介作用,同时,论文验证创新能力可以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基于空间与演化经济学视角,结合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内外部因素,论文探索了多元主体参与创新作为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的适用性。首先,通过构建产业—研究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总结影响产业与研究机构的均衡点的因素,论文发现政府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推动博弈均衡点向产学研协同方向移动。此外,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论文探究了多元主体创新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结合京津冀的情况探究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京津冀地区传统制造业集群存在自组织发展和区域协同的滞后性,基于本土化的改良式转型、发展关联性产业、实现产业融合以及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是主要的路径选择,同时激活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必要途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出路。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群更多地参与全球化分工实现产业升级,因此,优化制度环境,鼓励自主创新,促进集群内多元主体参与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选择,同时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产业政策、促进风险资本等方式推进可以提升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位置、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开放式创新”,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推力。

二、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逾千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逾千亿(论文提纲范文)

(2)重塑经济地理——五大城市群的性格与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京津冀——京畿桃园三结义
    定位
    格局
    性格
    活力
        北京: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天津:“天津智港”插上智能翅膀
        河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长三角——经济总量跑在前
    定位
    格局
    性格
    活力
        上海:夯实数字化国际都市的“地基”
        浙江:立足于数字经济
        江苏:依托制造业优势转型新兴产业
        安徽:强化制造业基础、扩大产能
珠三角——一骑绝尘出南海
    定位
    格局
    性格
    活力
        珠江西岸:打造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珠江东岸:全球最大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成渝——唱响西部“双城记”
    定位
    格局
    性格
    活力
        蜀道,从此不再难
        包容热情,大都市
        成渝,本是一家亲
        “一子”,盘活一盘棋
长江中游——“璀璨明珠”点点亮
    定位
    格局
    性格
    活力
        武汉——向着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长沙——培育智能制造集群
        南昌——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4)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荆州经开区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绿色发展理念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工业园区国内外研究进展
        1.3.3 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绩效国内外研究进展
        1.3.4 文献综述结论
    1.4 研究目标、方法、技术路线以及预期创新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4.3 技术路线
        1.4.4 预期创新点
第2章 荆州经开区概况及发展协调度评价
    2.1 荆州经开区概况
        2.1.1 区位条件
        2.1.2 发展历程
        2.1.3 经济发展现状
        2.1.4 能源消耗现状
        2.1.5 环境污染现状
        2.1.6 经开区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2.2 园区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
        2.2.1 园区协调发展内涵
        2.2.2 园区3E系统协调度分级
    2.3 园区3E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1 构建原则
        2.3.2 指标体系选取
        2.3.3 指标数据来源
        2.3.4 数据处理
    2.4 园区3E系统发展协调度评价
    2.5 园区3E系统协调度评价结果
        2.5.1 经济-能源系统协调度
        2.5.2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
        2.5.3 能源-环境系统协调度
        2.5.4 3E系统整体协调度
第3章 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园区产业结构调整模型
    3.1 产业结构调整含义及必要性
        3.1.1 产业结构调整含义
        3.1.2 园区产业结构现状与挑战
        3.1.3 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性分析
    3.2 产业结构调整模型的搭建
        3.2.1 模型系统边界及时间跨度
        3.2.2 模型约束条件
        3.2.3 模型基本框架
    3.3 模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3.1 主要参数
        3.3.2 数据来源
        3.3.3 主要参数核算方法
第4章 园区绿色转型发展路径情景分析
    4.1 情景设置思路
    4.2 情景分析技术路线
    4.3 情景分析模型求解
    4.4 情景分析基本结论
        4.4.1 基准情景
        4.4.2 工业结构调整情景
        4.4.3 清洁生产情景
        4.4.4 可持续发展情景
    4.5 产业结构调整最优路径下3E系统预期绩效
        4.5.1 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
        4.5.2 污染物排放
        4.5.3 工业综合能耗和新鲜水耗
    4.6 园区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措施
        4.6.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6.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4.6.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解读
        一、新时代
        二、高新区
        三、管理体制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二、政府职能理论
        三、治理理论
    第三节 逻辑建构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第二章 基本概况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第三节 比照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研究启示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分析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一、功能优化
        二、职能转变
        三、权力重构
        四、机构改革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第一节 转型目标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第二节 转型策略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第三节 转型保障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转型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标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学
        1.3.2 城市结构形态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1.3.5 城市形态演化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1.3.7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2.1.1 概念解析
        2.1.2 相关理论解析
        2.1.3 基本研究思路
    2.2 框架基础分析
        2.2.1 研究周期划定
        2.2.2 尺度层级划定
        2.2.3 研究区域划定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2.3.1 研究要素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2.4 论文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5.1.1 扩展强度演化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5.5.4 肌理指数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6.5.1 政策层面
        6.5.2 中心城区层面
        6.5.3 典型片区层面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灵活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为规划共识
        1.1.2 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园区控规发展新需求
        1.1.3 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特殊性
        1.1.4 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产业园区
        1.3.2 产业用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2.1 适应性研究理论基础
        2.1.1 适应性规划
        (1)适应性规划的内涵
        (2)适应性规划应用研究
        2.1.2 弹性规划
        (1)弹性规划的概念与辨析
        (2)弹性规划应用研究
        2.1.3 适应性规划与弹性规划的异同点
    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综述
        2.2.1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方式适应性探索
        2.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内容适应性探索
        2.2.3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评述
第三章 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
    3.1 产业用地控规现状
        3.1.1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基本内容
        3.1.2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指标体系
        3.1.3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控制方式
    3.2 现状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3.2.1 控制方式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控制方式的规定性和引导性认识不充分
        (2)对产业用地的控制方法和深度把握不足
        (3)产业用地地块划分的刚性控制缺乏弹性
        3.2.2 指标内容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指标内容对产业引导缺乏针对性
        (2)控制体系的指标赋值缺乏科学性
    3.3 国外开发控制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的启示
        3.3.1 许可式规划制度下的英国简化规划区
        (1)简化规划区的制度目标
        (2)简化规划区的政策内容
        3.3.2 通则式规划制度下的美国区划制度改革
        (1)区划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区划制度改革的本质
        3.3.3 制度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的启示
        (1)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符合产业项目的特性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湖南省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管理现状
    4.1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概况
        4.1.1 园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区域贡献度较高。
        4.1.2 园区分布整体均衡,长株潭地区分布集中。
        4.1.3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主导产业雷同。
        4.1.4 园区管控及建设面积超标,土地供应紧张。
        4.1.5 园区建设以工业用地扩张为主,接近七成。
        4.1.6 半数工业用地产出较低,产业粗放式发展。
    4.2 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现状诉求
        4.2.1 园区控规成果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缺乏衔接
        4.2.2 控规编制过程中缺乏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指导
        4.2.3 趋于范式的指标控制方式难以适应产业发展
        4.2.4 产业地块规定性控制的指标内容缺乏灵活性
        4.2.5 控制指标体系赋值方式缺乏科学依据和指导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机制分析
    5.1 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
        5.1.1 产业具有空间集聚性
        5.1.2 产业用地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5.1.3 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要求
    5.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思辨
        5.2.1 产业用地规定性与引导性指标再认识
        5.2.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内容再认识
    5.3 提高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
第六章 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策略
    6.1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构建
        6.1.1 构建垂直分层的控制模式
        6.1.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选取
        (1)土地使用控制
        (2)开发强度控制
        (3)配套设施控制
        (4)行为活动控制
        6.1.3 分层控制的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内容的构建
    6.2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弹性控制方式
        6.2.1 用地边界的弹性划分
        (1)考虑园区现状建设的特定用地单元划分
        (2)体现产业用地适应性的规划地块划分
        6.2.2 不同层级道路的弹性控制
        6.2.3 近远期协调的分阶段指标弹性控制
        (1)转型升级产业用地
        (2)近期建设产业用地
        (3)中期发展产业用地
        (4)远期发展产业用地
    6.3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论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一览表
    附录2 :湖南省国家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附录3 :湖南省省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附录4 :湖南省12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名录
    附录5 :湖南省产业园区管控面积与核准面积系数一览表
    附录6 :湖南省产业园区实际已建设面积与批准面积统计表
    附录7 :湖南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划管理调研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江西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0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概念理论
        2.1.1 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概念
        2.1.2 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理论研究
    2.2 产业转移概念理论研究
        2.2.1 产业转移概念
        2.2.2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
    2.3 产业转移承接的相关文献研究
        2.3.1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3.2 对产业转移承接类型和模式的研究
        2.3.3 对产业承接转移效应的研究
    2.4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承接研究
    2.5 文献总结
第三章 江西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3.1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3.1.1 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产值规模逐步提高
        3.1.2 企业发展逐渐壮大,竞争力度逐渐提高
        3.1.3 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先进技术平台增多
        3.1.4 园区建设不断增加,产业承接基础不断夯实
        3.1.5 配套产业不断完善,空间布局愈加合理
    3.2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3.3 江西省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优势
        3.3.1 区位优势
        3.3.2 交通优势
        3.3.3 资源优势
        3.3.4 产业优势
        3.3.5 战略优势
    3.4 江西省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西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水平及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4.1 产业转移发生机制的路径选择
        4.1.1 指标选取
        4.1.2 研究方法和步骤
        4.1.3 数据来源和实证分析
    4.2 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水平
        4.2.1 产业梯度系数计算
        4.2.2 产业相对梯度系数
    4.3 影响因素分析
        4.3.1 因素选择
        4.3.2 指标选取
    4.4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4.4.1 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
        4.4.2 ADF单位根检验
        4.4.3 协整检验
        4.4.4 Granger因果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对策建议
        5.2.1 营造良好的环境
        5.2.2 完善创新研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2.3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
        5.2.4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2.5 完善产业链,产业集群化发展
        5.2.6 企业联动发展,提升地区企业融合发展水平
第六章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6.1 研究不足之处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产业集群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3.4 小结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4.8 小结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5.1 路径依赖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5.5 制度安排
    5.6 小结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表目录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致谢

(10)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理论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2.1.1 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2.1.2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2.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理论与研究综述
        2.2.1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
        2.2.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综述
    2.3 创新理论与区域创新系统
        2.3.1 创新理论的发展
        2.3.2 创新系统理论学说
        2.3.3 创新的不同维度及分类
第3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动态演进规律及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3.1 京津冀产业集群动态演进测算
        3.1.1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测量
        3.1.2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3.1.3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3.1.4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规模经济效应
    3.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提炼
        3.2.1 研究视角与方法
        3.2.2 慕尼黑:政府高校联合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3.2.3 特拉维夫:政府加速要素流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2.4 长三角:空间知识溢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3.2.5 济南:政府嵌入产学研协同引导产业集群升级
        3.2.6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总结
    3.3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第4章 影响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因素研究
    4.1 知识溢出理论综述与京津冀地区外部知识溢出测量
        4.1.1 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综述与分类
        4.1.2 京津冀知识溢出的测算
    4.2 京津冀外部知识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3 京津冀地区集群共存对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
    4.4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外部困境
第5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区域因素研究
    5.1 影响集群转型升级的区域因素总结
    5.2 产业集群区域因素的衡量
    5.3 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区域因素验证
第6章 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6.1 产学研协同创新动态化博弈
    6.2 多元主体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
第7章 推动京津冀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7.1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7.1.1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战略
        7.1.2 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举措
    7.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
        7.2.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7.2.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对策
    7.3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7.3.1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对策
        7.3.2 加强创新孵化器建设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分析总结与结论
    8.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活动
致谢

四、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逾千亿(论文参考文献)

  • [1]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2]重塑经济地理——五大城市群的性格与活力[J]. 孙明华,王继勇,董雷,马晓雨,马小惠. 创新世界周刊, 2021(11)
  • [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33)
  • [4]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荆州经开区绿色转型发展研究[D]. 刘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6]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D]. 李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江西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杨瑞.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9]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京津冀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空间与演化视角[D]. 姜晓笛.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天津开发区工业产值超1000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