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大型木制品系统(上)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大型木制品系统(上)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南,王卓男,郑虹玉[1](2021)在《天地圆方 塔像合一——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探析》文中提出应县木塔各层皆设有塑像,目前仍存26尊,整座木塔仿佛一座沿垂直方向层层垒叠的立体佛寺。木塔的室内空间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为各层塑像"量身定做"。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应县木塔的建筑和各层塑像(包括首层壁画)进行测绘,结合对测绘图的几何作图与实测数据分析,发现并指出:第一,应县木塔各层的室内空间与塑像群之间,有着极其清晰的构图比例,尤其体现在各层层高与佛像高度的比例关系上。第二,木塔每层塑像群内部,各像之间也存在清楚明了的比例关系。第三,全塔26尊塑像几乎每一尊塑像自身也有着十分经典的构图比例,并且按照不同类型有着明晰的规律。第四,木塔三、五层佛像通高之和,二、四层佛像通高之和,与首层大佛通高呈3∶4∶5(即"勾三股四弦五")比例关系,并与各层像设布置所反映的佛教教义、仪轨契合。第五,木塔首层大佛通高不仅是各层佛像通高的模度,也是木塔建筑的模度之一,等于木塔总高(不含台基)的1/6。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中运用最多的几种经典比例,包括■、3∶2、5∶3(或8∶5)以及9∶5,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周髀算经》《营造法式》等古代文献所载"圆方图""方圆图"等所反映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周易》中的"参天两地而倚数""九五之尊"等观念;并且很可能与佛教密宗的"曼荼罗"图式、西方的"黄金分割比"等有所关联,值得深入探究。

叶皓然,张毅捷,戴明珠[2](2020)在《基于整数尺法的独乐寺山门尺度分析》文中认为整数尺法是东亚早期的一种木结构建筑设计方法,根据研究推测这种方法曾应用于我国宋辽迄前的一些遗构。该文从整数尺法的角度对辽代遗构独乐寺山门1960年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栋建筑当初可能曾以1尺=29.05cm的营造尺尺长进行设计和施工,而整数尺寸控制现象表现在平面柱网、立面尺寸、剖面尺寸、用材尺寸、斗栱尺寸以及构件尺寸等各个方面,该文深入挖掘了独乐寺山门的建筑设计细节,对认识整数尺法这一古代建筑设计方法和丰富辽代尺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春晖[3](2019)在《现代唐风建筑构件尺度与工程做法研究 ——以洛阳万安山万安阁项目为例》文中认为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重要使命。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是做好建筑文化传承工作的第一步。在很多历史文化场合,需要通过修复、复建、兴建符合历史场景的建筑物,来彰显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风貌,在这其中,唐风建筑的营建需求甚广。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论文先从建筑单体尺度的研究开始,通过对唐代单体建筑重要遗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尺寸还原,试图还原设计之初的原始尺寸,用材分和营造尺作为模数换算出理想的模型,再进行比例分析,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建国后第一座唐风建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的设计尺寸,以此探寻控制单体建筑基本尺度的因素。在进行单体研究之后发现,其整体尺度与局部构件的比例尺度设计关系紧密,故而以斗栱为研究对象,比较佛光寺东大殿与鉴真和尚纪念堂二者局部构件设计的异同,并阐释斗栱与转角梢间的关系,以及简单介绍现代技术下局部构件的构造做法。最后从整体构图的角度出发,在发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单体、局部构件在受到模数、比例等因素的控制后,进一步研究,古代建筑的群体布局也受到构图、比例等因素控制,而同一组建筑物可能受相同模数控制,楼阁式单体建筑的设计受到局部构件如一层柱高等因素的控制。在单体、构件、群体三种尺度中寻找唐风建筑设计的控制因素,在项目实践中起到指导和参照的作用,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李倩[4](2018)在《聊城光岳楼的调查及营建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老城十字街交汇中心,现由砖石墩台、重檐四滴水木构主楼和木构敞轩三部分构成,是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岳楼现存结构为明洪武初年之物,为古代城市钟鼓楼建筑中体量较大、年代较早的一座,既保留有宋元时期的建筑遗风,又兼具明清官式建筑风格。关于其始建年代,历代文献中存在多种记载,目前学界普遍接受“明洪武七年”这一观点。本文期望借助现状测绘、文献考证、碳十四测年、树种检测、修缮痕迹记录等手段,考证其始建年代及历史沿革,并对建筑面貌的变化有所认识。本文第一章回顾了光岳楼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借鉴相关领域的成果,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为调查报告,以测绘数据为基础,归纳了光岳楼大木构架形制,记录其大木构造做法、构件样式特征及修缮改易痕迹。并利用构件树种检测、碳十四测年及结合相关历史地理背景,分析了光岳楼部分构件的选材与年代。第三章首先介绍了聊城市的城市建设,然后通过文献考证及调查情况明确了光岳楼现存结构为洪武初年之物,并梳理了其历代修建情况。第四章借助前文分析结果及同时期相关案例对比,明确其后世改易部分,并对光岳楼洪武初年的主体结构进行推断。

李思洋[5](2018)在《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西明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建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历时近两年建成;是唐代皇家敕建、国家供养的“国之大寺”。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于1985~1993年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揭露,是研究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十分难得的重要资料。本文在梳理和考察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发展概况、时代面貌及相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初唐为主要时代背景,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并拟于此过程中深化对于初唐建筑的认识,明晰其面貌,厘清其于唐代建筑发展、演变以至时代范围更广的建筑史发展历程中的阶段、地位等。同时,在前辈学者以佛光寺为代表的成熟木构建筑体系和形制完成唐代建筑复原探讨的基础上,试以本文复原成果,为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初唐之建筑形象、面貌提供另一种符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筑发展特征的、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形式。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等进行说明,对初唐时期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西明寺遗址研究的相对空白加以阐述。在简要说明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隋唐及以前佛寺建筑、隋唐木构建筑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评析。第二章,对所有可见的西明寺相关资料进行爬梳,试图在梳理、分析及勘误的基础上为复原研究提供可能范围内最可凭借的基础支持。本章厘清了西明寺建设的时代,寺域范围、尺度,以及寺院的历史沿革、寺僧活动等;掌握了西明寺院落遗址的概貌;了解了前人成果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复原探讨将以发掘资料为最重要基础,以初唐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章,主要对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工作中所凭借的初唐建筑时代特点进行探究,从院落布局、建筑类型与形式、木构方式、尺度规律、铺作层发展情况、柱额层与梁架层特征等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唐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初唐建筑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从院落组群、单体建筑、尺度规律三个方面对所得复原依据进行整合和说明。第四章,从整体方面对西明寺院落遗址进行复原探讨,以遗迹现象本身所直接、间接反映的地面建筑信息为基础,依据前文所得研究基础与复原依据,具体对遗址所反映的营造尺、模数制,及各殿宇、回廊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探究。研究得到基本契合遗址尺度现象、且较符合建筑时代发展特点的营造尺;对初唐时期建筑模数制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结合发掘报告、遗址照片等,在对相关遗迹现象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三座殿宇、四向回廊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完整院落的基本平面复原。第五章,在整体复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所见遗迹信息的深入挖掘,基本完成殿宇、回廊及院落整体的具体复原探讨,涉及大木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柱网配置的平面结构形式、建筑形式,及柱额、铺作、屋盖梁架等的具体结构、形制、尺度等;并绘制完成复原图。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进行总结,对相关探索、创新等进行说明;并对研究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展望等加以简要阐述。

王南[6](2018)在《规矩方圆,度像构屋——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及塑像之构图比例探析》文中提出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为中国辽代建筑之代表作,二者在建筑历史、技术与艺术上的价值向来为学术界所推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观音阁与山门从整体到局部皆巧妙运用了基于方圆作图的一系列经典构图比例(尤其是21/2和(31/2)/2);不仅如此,观音阁与阁中心的十一面观音立像,山门与其中两尊金刚立像,在构图比例上,亦有着精心考量(特别是观音阁与观音像之间同样包含21/2比例关系);再者,观音阁与山门所构成的总平面布局中也含有21/2比例关系。类似的构图手法还出现在唐、辽、清时期一些佛殿、阁及塔之中,故而在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设计中,可能常常将塑像与建筑空间统一设计,使二者之间取得清晰而和谐的比例关系,建筑空间犹如为塑像度身定制的居所,可谓"度像构屋"的设计理念。独乐寺这两座辽代建筑杰作及其内部同样杰出的辽代雕塑所运用的一系列基于规矩方圆作图的构图比例,实际上蕴含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追求天地和谐的文化理念。这些经典构图比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从《周髀算经》、《营造法式》等古代文献,乃至新石器时期的考古遗址中得到有力的诠释。

黄思达[7](2016)在《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文中提出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坐落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点,早已成为西安市的地标建筑,是国内保存至今的古代城市钟楼中体量最大、始建年代最早、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在陕西关中地区保留有从明初到清末的诸多木构官式建筑,西安钟楼亦是其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城市钟楼在中国古代属于敲击报时、控制全城作息时间的公共建筑,通常为楼阁式建筑。与一般的楼阁建筑相比,城市钟楼在屋架结构上具有特殊性,即需架设一根大梁用以悬挂铜钟,因此结构的稳定性是设计建造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对西安钟楼的营造做法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根据历史文献和图像祥考了西安钟楼的营建史,包括其创建、迁移、功能变更的详细状况。从楼体结构来看,西安钟楼是典型的明、清通柱式木楼阁实例,其构造节点以及构件样式均复杂多样,有些做法在全国其他同时期的案例中为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有些是继承下来的宋元时期的一贯做法、有些是将陕西本地与其他地域营建技艺交流融合的结果。在总体上西安钟楼还是保持了明代官式大木作的普遍特征。从用材来看,西安钟楼的用材等级明显大于其他明代木构的平均值,其构件实体和楼体空间的尺寸构成多与整营造尺数或《法式》规定的用材模数单位吻合,多处沿用了宋元时期大木构架灵活的模数调控手法。极为重要的是,西安钟楼已经开始尝试把斗口作为与构件取值相关的模数单位,这是清代以后斗口模数制完善并成为定制的开端。另外西安钟楼的朵档与开间尺寸之间已开始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可见西安钟楼对于探讨中国古代木构架从宋元向明清演变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特征的做法、关中地区明代官式大木作的地域特征、明清通柱式木楼阁的起源、古代大型攒尖顶结构等诸多问题是一个十分珍贵且有极高学术价值的案例。

李婧[8](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提出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刘翔宇[9](2015)在《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乏杰出案例的辽代建筑,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辽代建筑所做的研究对理解唐宋变革时期的建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探寻中古时期建筑设计规律、建筑文化现象,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的宗教思想的关键。本文以学界对辽代建筑已有的高水平研究为基础,聚焦于相对被前人所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大同华严寺以及薄伽教藏殿,在辽代建筑整体及辽代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视角下所做的个案综合研究。论文首先对华严寺自辽代创立以来至今的各时期兴衰过程及缘由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尤其重新发掘了华严寺之于辽代政权及国家宗教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考察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学术史各阶段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与价值。进而以薄伽教藏殿目前最为详实的调查报告为支撑,在分析辽代建筑形象总体发展进程以及对辽代建筑中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装饰手段的探寻中,理解薄伽教藏殿的外部形象,随即对其在当时佛教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完整内部宗教空间设计进行解读。

成丽,王其亨[10](2014)在《陈明达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纪念陈明达先生诞辰10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法规性营造典籍,对建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该书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国建筑史学的重要内容。陈明达先生在研究《营造法式》的学术活动中曾做出过突出贡献,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不仅成为后来相关研究的基础,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梳理陈明达先生研究《营造法式》的学术历程,探析其研究方法形成的过程,并对其研究特点和学术思想略作评价,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二、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上)(论文提纲范文)

(1)天地圆方 塔像合一——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前人相关研究述略
2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分析
    2.1首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1.1空间、塑像与壁画比例关系分析
        2.1.2塑像与壁画比例分析(表2)
    2.2二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2.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2.2塑像群比例分析
        2.2.3塑像比例分析(表4)
    2.3三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3.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3.2塑像比例分析(表6)
    2.4四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4.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4.2塑像群比例分析
        2.4.3塑像比例分析(表8)
    2.5五层空间与塑像分析
        2.5.1空间与塑像群比例关系分析
        2.5.2塑像群比例分析
        2.5.3塑像比例分析(表10)
    2.6木塔各层佛像间的比例关系
        2.6.1木塔各层佛像构图比例比较
        2.6.2木塔各层佛像通高之比例
        2.6.3木塔总高与首层大佛通高之比例
        2.6.4木塔垂直方向各段高度之比例
3 结语:经典比例及其文化内涵
    3.1与规矩方圆
    3.2 3∶2与“参天两地”
    3.3 5∶3、8∶5与“黄金分割”
    3.4 9∶5与“九五之尊”

(3)现代唐风建筑构件尺度与工程做法研究 ——以洛阳万安山万安阁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组织架构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建筑单体尺度下的尺份还原
    2.1 佛光寺东大殿的理想模型
        2.1.1 对于唐宋古建筑规律的各种探索
        2.1.2 对于研究所采用数据的讨论
        2.1.3 制度控制与理想数据
        2.1.4 佛光寺东大殿理想模型的搭建
        2.1.5 关于理想条件的生起与侧脚
    2.2 佛光寺东大殿与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的“前世今生”
        2.2.1 东瀛唐样招提寺金堂与佛光寺东大殿
        2.2.2 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的源起
    2.3 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比例尺度探究
        2.3.1 建筑侧面进深与建筑基本规模的探讨
        2.3.2 纪念堂通过进深间数的反推模型
        2.3.3 纪念堂尺度与佛光寺东大殿理想模型之间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构件尺度下的古今做法——斗栱为例
    3.1 法式时期斗栱的做法
        3.1.1 斗栱的作用与发展
        3.1.2 法式时期铺作的一般要求
        3.1.3 按照材分制绘制一四铺作斗栱
    3.2 佛光寺东大殿斗栱与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斗栱对比
        3.2.1 佛光寺东大殿斗栱的做法及比例尺度
        3.2.2 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斗栱的设计
    3.3 补间斗栱、与梢间转交斗栱的做法演变
        3.3.1 补间斗栱与阑额的关系
        3.3.2 处于梢间的补间斗栱与构架关系演变
    3.4 现代技术下古建构件的构造做法
        3.4.1 现代仿古斗栱构造做法
        3.4.2 现代仿古屋面构造做法
        3.4.3 翼角的通常做法
第四章 建筑群体尺度下的比例控制
    4.1 佛光寺东大殿的方圆之矩
        4.1.1 礼佛视角问题的启发
        4.1.2 佛光寺群体布局构图分析
    4.2 建筑组群中的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4.2.1 “基本模数”理论提出的意义
        4.2.2 “模数”与建筑群的营造过程——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为例子
        4.2.3 法隆寺金堂与五重塔:柱高的控制作用化为模数的控制作用
    4.3 楼阁式建筑的产生于局部处理手法
        4.3.1 殿阁式的变型——楼阁式建筑
        4.3.2 楼阁式塔与楼与阁之异同
        4.3.3 楼阁式建筑的局部处理手法
第五章 河南洛阳万安山万安阁唐风建筑群设计
    5.1 项目概况
    5.2 设计过程与方法
        5.2.1 万安阁单体设计
        5.2.2 万安阁构件设计
        5.2.3 万安阁工程群体规划
    5.3 项目实践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4)聊城光岳楼的调查及营建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缘起
    1.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光岳楼研究现状
        1.2.2 古建筑年代鉴定的相关研究
        1.2.3 建筑旧貌复原的相关研究
        1.2.4 楼阁建筑的相关研究
        1.2.5 明代官式建筑的研究
        1.2.6 光岳楼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现场调查的方法
        1.4.2 史源学的方法
        1.4.3 科技考古学的方法
        1.4.4 案例对比法
        1.4.5 综合归纳法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光岳楼调查报告
    2.1 构件名称与实测数据的取舍
    2.2 墩台与敞轩
        2.2.1 墩台构造及尺度
        2.2.2 敞轩构造及尺度
    2.3 主楼大木构架
        2.3.1 木构架整体形制
        2.3.2 各层平面与梁架结构
        2.3.3 剖面与空间特征
    2.4 主楼大木构件分述
        2.4.1 斗栱
        2.4.2 柱
        2.4.3 梁栿
        2.4.4 抹角梁
        2.4.5 角梁
        2.4.6 檩与枋
        2.4.7 椽
        2.4.8 阑额与普拍枋
        2.4.9 柁墩与瓜柱
    2.5 部分构件的木材种类
        2.5.1 古代聊城周边木材分布情况
        2.5.2 元至清代聊城地区交通状况
        2.5.3 部分构件的木材种类
    2.6 碳十四测年
        2.6.1 取样计划与检测结果
        2.6.2 构件年代分析
第3章 光岳楼营建史
    3.1 光岳楼历代营建情况的已有认识
        3.1.1 光岳楼始建年代及创建者的已有认识
        3.1.2 光岳楼建国前修缮的已有认识
        3.1.3 建国后历次修缮的已有认识
        3.1.4 现有认识的疑点
    3.2 光岳楼的建设背景
        3.2.1 明初以前聊城地区的建制
        3.2.2 明初城市建设的背景
        3.2.3 明初东昌府城墙修筑及卫的设立
        3.2.4 明初城市建设的关键人物——陈镛
    3.3 光岳楼的“创始”
    3.4 明洪武初重建——三重楼阁
    3.5 明中期改建——楼四叠而峻
    3.6 清中前期修缮——加建敞轩
    3.7 建国后数次维修对光岳楼的改变
第4章 光岳楼主体结构之改易及旧貌推测
    4.1 主楼四层之添建
        4.1.1 依据1-空间分层不合理
        4.1.2 依据2-四层收分剧烈
        4.1.3 依据3-同时期楼阁建筑重檐结构参照
        4.1.4 依据4-三层抹角梁长度及出头形式
    4.2 平坐结构之改易
    4.3 版门上方窗格改易与鲁班龛添建
    4.4 一、二层各类柱之增加
    4.5 三层内檐斗栱之改易
    4.6 围脊改为高窗
    4.7 翼角起翘之改易
    4.8 洪武初年光岳楼旧貌推测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光岳楼部分测绘图纸
附录 B 光岳楼树种检测报告
附录 C 光岳楼碳十四测年报告
附录 D 光岳楼相关碑文方志选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背景
第二章 西明寺资料爬梳
    2.1 寺院概况
    2.2 相关文献
    2.3 考古成果
    2.4 现状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原依据
    3.1 院落布局及单体配置
    3.2 单体类型与形式
    3.3 木构方式
    3.4 尺度规律
    3.5 斗栱、铺作与铺作构造层
    3.6 柱额、梁架等特征
    3.7 小结
第四章 整体复原探讨
    4.1 营造尺
    4.2 模数与用“材”
    4.3 平面布置与开间尺度
    4.4 小结
    附: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柱网分布图
第五章 各单体复原探讨
    5.1 1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1号殿复原图
    5.2 2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2号殿复原图
    5.3 3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3号殿复原图
    5.4 回廊
        附:西明寺遗址回廊复原示意图
    5.5 小结
        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立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总剖面图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2 探索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西明寺遗址复原院落鸟瞰效果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1号殿人视效果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隋唐时期建筑遗址及相关复原探讨(部分)
附录B 唐代壁画墓建筑画情况统计(部分)
附录C 西明寺史料梳理

(7)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1.3.1 木构建筑营造法研究思路
        1.3.2 对中国古代木楼阁的相关研究
        1.3.3 对明代官式大木作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西安钟楼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史源学的方法
        1.4.2 考古类型学的方法
        1.4.3 实测数据的分析
        1.4.4 同类案例的比对与分析
    1.5 研究框架
2 西安钟楼的历史沿革
    2.1 明初西安钟楼的创建
        2.1.1 洪武年间钟楼与西安城的营建工程
        2.1.2 明初原钟楼与元代奉元路钟楼的关系
    2.2 明万历十年龚懋贤对钟楼的迁建
    2.3 城市钟楼功能的变更
    2.4 西安钟楼与清代满城的关系
    2.5 西安钟楼作为城市钟楼功能的恢复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钟楼大木构造与样式特征
    3.1 大类构件释名及索引
    3.2 各层柱网与楼体空间构成
        3.2.1 台基形制与各层柱网
        3.2.2 木构楼体的空间构成
    3.3 木构楼体结构
        3.3.1 楼身主体部分
        3.3.2 外缘缠绕部分
        3.3.3 累叠式楼阁向通柱式楼阁的演进
    3.4 屋架做法
        3.4.1 西安钟楼攒尖顶屋架做法
        3.4.2 其他攒尖顶建筑屋架做法的比对
    3.5 角梁做法
        3.5.1 老角梁里转做法
        3.5.2 由戗与老角梁关系
        3.5.3 角梁外观
        3.5.4 关中地区明清时期技术的迁移与角梁形制演变的关系
    3.6 外檐斗栱
        3.6.1 各层外檐斗栱形制概述
        3.6.2 搭角闹头昂
        3.6.3 下折式琴面昂
        3.6.4 耍头
        3.6.5 挑斡做法
    3.7 室内斗栱
        3.7.1 柱头缝位的檩下斗栱
        3.7.2 隔架科斗栱
        3.7.3 转角檩下斗栱
        3.7.4 丁头栱
    3.8 梁栿样式与构造做法
        3.8.1 二层单步梁
        3.8.2 中金檩缝的屋内额与随梁枋
        3.8.3 抹角梁与斗栱的搭接关系
        3.8.4 额枋、平板枋断面关系
    3.9 本章小结
4 西安钟楼的用材、模数与比例关系研究
    4.1 本章研究的相关问题
        4.1.1 用材、模数、比例关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1.2 西安钟楼营造尺的推算
    4.2 平面尺寸
        4.2.1 各层开间
        4.2.2 各开间的比例关系
        4.2.3 平身科斗栱朵档
    4.3 屋架
        4.3.1 各步架深与举高实测数据
        4.3.2 步架深的取值规律
        4.3.3 各步架举高特点
        4.3.4 屋跨与总举高
        4.3.5 屋面曲线的形成
    4.4 立面与剖面构成
        4.4.1 上檐出与檐高
        4.4.2 上檐出各段平长
        4.4.3 斗栱高与檐柱高之比例关系
        4.4.4 柱径与柱高
        4.4.5 檐柱高与开间之比例关系
        4.4.6 二层立面各部分比例关系
        4.4.7 立面收分与楼体加高处理
    4.5 斗栱尺度分析
        4.5.1 用材
        4.5.2 斗
        4.5.3 拽架平长
        4.5.4 横栱
        4.5.5 下折式琴面昂
    4.6 梁枋
        4.6.1 梁栿高合斗口数之比较
        4.6.2 梁枋截面的基本模数单位
        4.6.3 梁栿截面高宽比
    4.7 角梁尺寸与翼角起翘高度
        4.7.1 角梁尺寸
        4.7.2 翼角起翘
    4.8 台基尺寸
        4.8.1 砖石墩台尺寸
        4.8.2 木构楼体台基尺寸
    4.9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 图录
    2 表录
附录1 西安钟楼测绘方法与过程
附录2 西安钟楼CAD出图
附录3 西安钟楼SU模型
附录4 西安钟楼大木构架搭建过程复原
附录5 西安钟楼相关碑记文献摘录
附录6 全国城市钟楼(现存或有照片记录)基本信息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何研究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基本研究材料
    四、研究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七、论文收获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百年以来大同华严寺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初现辽代建筑:日本学者的调查与研究
        一、伊东忠太的发现
        二、关野贞的两次调查与断代
        三、村田治郎的调查与研究
    第二节、深入研究阶段: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与研究
        一、后来居上
        二、辽、金、宋构之别
    第三节、近五十年的调查与研究
        一、文物保护主导下的调查与研究
        二、欧美学者的研究
第二章、大同华严寺的千年历史走向
    第一节、肇自元魏、李唐之说
        一、溯源
        二、正统观念下的附会
    第二节、辽代华严寺的创立与扩建
        一、战乱之地大同
        二、辽兴宗建寺的背景
        三、辽道宗敕建大华严寺
        四、华严寺的御容殿
    第三节、高僧主导下的金、元两度重兴
        一、金朝之华严寺
        二、慧明、海云与蒙元时期的大华严寺
    第四节、地方关怀下的明、清华严寺
        一、废寺复立的华严寺
        二、上、下华严的重修与地方支持
第三章、薄伽教藏殿调查补记和新识
    第一节、薄伽教藏殿的建筑本体
        一、台及地面
        二、墙体及门窗
        三、殿身铺作
        四、柱、平面及用尺
        五、梁架结构
        六、藻井与平棊
        七、建筑彩绘
        八、屋盖
    第二节、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及天宫楼阁
        一、藏身
        二、壁藏铺作
        三、钩栏华版
        四、屋面
        五、彩绘
    第三节、薄伽教藏殿的塑像造型、服饰与妆銮
        一、佛像
        二、菩萨像
        三、弟子像
        四、供养人像
        五、天王像
        六、其他塑像
    第四节、附属文物情况
        一、牌匾
        二、殿内碑刻
第四章、由斗栱组合及补间铺作驼峰解读辽代建筑和薄伽教藏殿外部形象
    第一节、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辽代建筑分期
    第二节、从斗栱组合解读辽代建筑形象
        一、结构需要亦或形象追求
        二、七铺作斗栱组合的两种极端风格
        三、薄伽教藏为代表的五铺作斗栱组合
        四、杂糅并置的多样化斗栱组合
    第三节、辽式驼峰与栱眼壁彩绘考
        一、辽代建筑的补间铺作与驼峰
        二、辽式驼峰的来源及表达内容
        三、绘制与塑造:栱眼壁彩画与驼峰
    第四节、尘世与净土的空间界限
第五章、薄伽教藏殿内部空间的宗教观念表达与设计
    第一节、薄伽教藏殿反映的辽代佛教思想
        一、末法观念下的薄伽教藏殿藏经、内部空间及三世佛
        二、薄伽教藏殿对华严思想的具现化表达
    第二节、薄伽教藏殿内部宗教空间设计
        一、塑像的整体空间设计意匠
        二、殿内的顶面设计及其对宗教空间环境的营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华严寺大事年表
附录二、华严寺石刻、题记文辑录
附录三、1980年代薄伽教藏殿维修前测绘测稿内容总录
附录四、新绘薄伽教藏殿测绘图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陈明达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纪念陈明达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以《法式》为导引探索中国古代营造理念
    1.《应县木塔》[3]——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3.《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回归中国古代建筑语言体系
三、对宋《法式》的其他专门研究
    1. 对《法式》术语名词的释读研究
四、陈明达先生的学术研究特点
五、结语

四、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地圆方 塔像合一——应县木塔室内空间与塑像群构图比例探析[J]. 王南,王卓男,郑虹玉. 建筑史学刊, 2021(02)
  • [2]基于整数尺法的独乐寺山门尺度分析[J]. 叶皓然,张毅捷,戴明珠. 华中建筑, 2020(09)
  • [3]现代唐风建筑构件尺度与工程做法研究 ——以洛阳万安山万安阁项目为例[D]. 杨春晖. 东南大学, 2019(05)
  • [4]聊城光岳楼的调查及营建史研究[D]. 李倩. 天津大学, 2018(01)
  • [5]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D]. 李思洋. 南京大学, 2018(06)
  • [6]规矩方圆,度像构屋——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及塑像之构图比例探析[J]. 王南. 建筑史, 2018(01)
  • [7]西安钟楼营造做法研究[D]. 黄思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8]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9]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D]. 刘翔宇. 天津大学, 2015(08)
  • [10]陈明达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纪念陈明达先生诞辰100周年[J]. 成丽,王其亨. 建筑师, 2014(04)

标签:;  ;  ;  ;  ;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大型木制品系统(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