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的诞生(三)

中国核潜艇的诞生(三)

一、中国核潜艇诞生记(3)(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1)在《彭士禄:深潜一生 赤诚报国》文中认为他是革命烈士的后代,3岁丧母,4岁丧父,幼年隐姓埋名,四处躲避国民党的搜捕,后在我党的关怀培养下成长成才。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他再次隐姓埋名投身到中国核潜艇的建造大业中,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新中国掀起"核巨浪"。直到十几年后,《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中国核潜艇诞生记》,很多人才知道他叫彭士禄,是中国着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路风,何鹏宇[2](2021)在《举国体制与重大突破——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文中提出为在核心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政治领导层提出实施"新型举国体制"的设想。但一些人把计划体制等同于"旧的举国体制",仅仅揣测"新型"的含义。本文回顾被公认为举国体制范例的"两弹一艇一星"项目,证明使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中央专委,它得到最高领导层的授权并对项目的执行及其结果负责。类似的特殊机构也出现于美国,本文考察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的战时生产局和曼哈顿计划,以及至今还在活跃的DARPA。以中美两国的历史经验为证据,本文证明举国体制是一种任务体制,无关计划体制或市场经济体制,其特征是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本文为理解"新型举国体制"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基础,而"新型"将由新的实践所定义。

崔建东[3](2021)在《“中国第一枪”延安诞生记》文中提出2020年12月26日,笔者参加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50周年纪念活动。会上,大家回顾了50年前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光辉历程。笔者不禁想起在艰难岁月里,中国第一支自制步枪在延安诞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值得人们永远学习和铭记。

李春平[4](2021)在《国之重器诞生记:“华龙一号”的前世今生》文中研究说明前几天,"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运的消息刷屏了。其意义非比寻常——我国成为了继美俄法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让我们把视线从聚光灯下移向舞台深处。在我国核电技术发展之路上,"华龙一号"其实是一个积攒了几十年专业修行的"扫地僧",又是一个凭着不认怂的劲头逆袭成功的"犟小子"。如果你了解一路的坎坷崎岖,你会更理解"华龙一号"对于这个国家的分量,也会更懂得这一刻的喜悦。"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陈富强[5](2020)在《从“728工程”说起》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酝酿发展核电始于1955年,上海市、二机部、水电部、清华大学曾先后提出建设核电站的方案。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国务院于1981年11月再次批准"728"项目,并于1982年底批准采用进口成套设备在大亚湾建设商用核电站。我国核电建设以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同时开始的方式起步。

周莹[6](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黄金生[7](2020)在《白手起家完成“水中芭蕾”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黄旭华,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功臣,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黄旭华便是其中之一。

李向格[8](2019)在《“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大和战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建造的巨型战舰,1941年建成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前被美军战机击沉。战后,“大和战舰”被历史文本、文学文本以及各种艺术媒介多方讲述,在战后七十余年里,形成了关于“大和战舰”的话语系列。本论文重点考察了日本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变历程。首先还原历史叙述中的大和战舰,其次,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和战舰”话语方式,对以大和战舰为主题的跨越小说、漫画、动画片、电影等多种媒介的文本进行梳理和解读。通过细查这些貌似盘根错节的互文性文本修辞,发现其间的话语范式,分析这些话语范式对日本人的情感倾向与国民记忆的影响,进而揭示在这一反复讲述的过程中潜藏于话语构建背后的日本人的战争历史认知。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还原作为历史事件的“大和战舰”。由“日本近代海军建设”、“大和战舰参战始末”两部分构成。该部分通过对日本近代海军史的回顾,追寻大和战舰相关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初现”(1945-1973)。由“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三部分构成。将小说、电影等媒介中的“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45-1973年,在这一时期的不同话语范畴中呈现的是“大和战舰”的“本来面目”,即历史中的大和战舰。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和战舰的幸存者以及参与大和战舰的设计者对“大和战舰”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构建,形成了两种表述形态:悲情英雄主义的“大和”和代表先进技术的“大和”。“大和战舰”的书写由文本走向荧幕,其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大和战舰”的悲剧性结尾随着电影的热映被更多人了解的同时,荧幕上的“威武”的大和战舰也成为“国民热血沸腾的材料”。第三章,“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生”(1974-2000)。由“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三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74-2000年,划分标准是自《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出现伊始,“大和战舰”脱离现实,走向科幻化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大和战舰”逐渐脱离历史文脉,或化身“宇宙战舰”遨游太空,或“穿越”历史重述战争,在早期的“大和战舰”话语基础上不断“衍生”。第一部以大和战舰为题材的小说《大和战舰的末日》历经数次改稿,但其最初版本直到1980年代初才重见于世,围绕改稿问题的争论及其历史动因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要点。第四章,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扭曲”(2001-2019)。由“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以及“‘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四个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2005年以后,划分标准是进入新世纪后多种媒介特别是博物馆媒介等的介入令“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愈发多元、表达的价值观愈发扭曲。这一时期随着报纸、期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的强势介入,“大和战舰”反复被重写成小说、电影、电视、动漫、漫画和游戏,在这一“热潮”中,“大和战舰”话语衍变愈发多元与复杂。第五章,“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由“‘大和战舰’话语作为‘集体文本’”、“‘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和战舰’的记忆功能与历史认知构建”三部分构成。将围绕“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视为“集体文本”,分析其叙事选择与叙事原则,从集体记忆的存储与重构功能出发,解读在其反复讲述中呈现的日本国民战争认知的生成与变迁。大和战舰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被文化符码化后转化为潜在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创作互为影响,同时多媒介的强势介入推动了其形象的衍变。通过对“大和战舰”话语修辞衍变的解读,寻觅日本战争文学、战争记忆的历史轨迹。七十余年来在作家与读者、评论者的积极参与下,“大和战舰”物语不断被再生产和转化,被赋予“神风大和”、“昭和时代的平家物语”、“技术大和”、“战后败北的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价值观的大和”等多元意义属性,进而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为民众“自然”接受。“记忆”立足“现在”再造“过去”,并以此为基础面向未来,“遗忘”与“回忆”均源自当今行动主体面向未来的志向,因此,“国民记忆”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大和战舰”内化为日本国民记忆的漫长过程,然而,潜伏于其中的帝国民族主义的无意识能量无疑是巨大和恐怖的,时常为战后扭曲的战争观念与错误的历史认知推波助澜。

赵文慧[9](2019)在《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电视媒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尤其对其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传播影响力。新世纪以来,我国电视节目发展迅速,呈现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态势,但仍存在泛娱乐化的趋势,部分电视节目所传递出的错误价值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邀请来自军政科教文体商艺的各界精英代表,在节目分享、互动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思考、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给予大学生人生的指引、心灵的滋养和价值观的引导,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对电视节目如何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承担道德责任以及媒体教育如何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进行有益探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探析《开讲啦》节目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对《开讲啦》节目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建构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开讲啦》节目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着重要影响,并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与好评。结合《开讲啦》节目案例分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开讲啦》节目通过优秀榜样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激发其科学热情,引导其正确认识科学价值;通过多样艺术形式传播文化价值,提升其文化感受力与鉴赏力,引导其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过爱国精神传达、爱国信念坚守,从而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感,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理想,激励大学生践行爱国行为;通过人生意义发问与启迪,引导大学生思考人生价值、正视人生苦难、实现“有意义的存在”;通过道德模范的引领,引导大学生省察自身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觉悟、升华道德境界;通过生命履历讲述,引领大学生敬畏生命存在、探询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基于《开讲啦》节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文以高校、教师、家长、媒体、社会等主体为建构对象,提出该节目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建构策略:在科学价值观方面,应激发大学生求知探索热情,引导其追求“理智的愉悦”;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应为大学生甄选优质多元文化,引领文化尚美境界;在爱国价值观方面,应优化价值教育载体,发挥自我教育效力;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应引导大学生关注人生意义,多方筑力达成美好人生;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应帮助大学生升华道德境界,彰显道德榜样引领作用;在生命价值观方面,应指引大学生创生价值生命,以生成性激励自我超越。电视公开课《开讲啦》以主流价值观向青年传递“思想好声音”,弘扬时代主旋律,对青年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论文深入解读《开讲啦》节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助于电视媒介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与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良好的多维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黄纬禄[10](2017)在《中国固体运载火箭诞生记》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主席在○九工程(即导弹核潜艇工程,包括核潜艇和潜地火箭)立项时批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正是对毛主席这一批示的圆满回报。从"液体"走向"固体"1970年4月22日,我从液体火箭控制系统研究所被调到固体火箭总体设计部,这次调动是我工作中一个重大转变,从此我从液体火箭走向固体火箭,从地地火箭走向潜地火箭,从控制系统走向了火箭总体。那时固体火箭总体部刚从内蒙迁

二、中国核潜艇诞生记(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核潜艇诞生记(3)(论文提纲范文)

(1)彭士禄:深潜一生 赤诚报国(论文提纲范文)

对人民永远感恩
只要祖国需要
甘做“垦荒牛”

(3)“中国第一枪”延安诞生记(论文提纲范文)

毛泽东赠枪给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最后一任组长
刘贵福带领研发组在标新立异、创新创意中完成了造枪任务
“三个充分尊重”奠定造枪成功的基础
    充分尊重人才
    充分尊重创新
    充分尊重科学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7)白手起家完成“水中芭蕾”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论文提纲范文)

“共同舰队”风波
“核潜艇技术复杂,你们搞不了”
“天字第一号”绝密工程
“我们欠下了海军这笔账”
“就是戴手铐,核潜艇工程我也抓定了”
用好三面“镜子”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

(8)“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大和战舰”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二)“大和战舰”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三)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四)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作为历史真相的“大和战舰”
    第一节 日本近代海军建设
        一、从闭关锁国到“黑船事件”
        二、近代海军的创建
        三、对外扩张
    第二节 大和战舰参战始末
        一、“大舰巨炮主义”与“舰队决战思想”的确立
        二、大和战舰的设计与建造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和战舰
    小结
第二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叙述范式之“初现”(1945-1973)
    第一节 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一、“悲情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二、“技术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第二节 “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一、“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
        二、作为“技术立国之基础”的大和赞美论
        三、“海军史观”之抬头
        四、大荧幕中的非主角的“大和战舰”
    第三节 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一、“自发特攻”的“大和战舰”
        二、“大和战舰”科幻物语之初作
        三、儿童世界中“战记读物”热潮的批判与退潮
    小结
第三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衍生”(1974-2000)
    第一节 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一、电视媒介中的“大和战舰”
        二、“技术大和”话语之强化
        三、“正义大和”形象之构建
        四、“悲剧大和”之重现与质疑
        五、重回战争电影主角
    第二节 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一、回归战场重新“开战”的“大和战舰”
        二、穿越未来时空的“超级战舰大和”
    第三节 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
        一、文稿结尾部分之还原
        二、江藤淳之“批判”
        三、加藤典洋之“辩白”
    小结
第四章 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扭曲”(2001-2019)
    第一节 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
        一、博物馆成立始末
        二、博物馆展品所构建的历史记忆
        三、炫耀与受难并存的话语态度
    第二节 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重构历史记忆
        一、以“记忆传承”为目的的情节设置
        二、被构建的片面的“受害者”记忆
        三、“为守护而战”的战争逻辑传承
    第三节 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在“日常”与“战争”之间
        一、战争中的日常
        二、日常中的战争
        三、通过日常描写表现战争的可能性
    第四节 “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
        一、“重新起航”的“宇宙大和战舰号”
        二、假想战记中反复“战斗”的“大和战舰”
        三、拟人化的“大和战舰”
    小结
第五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第一节 作为“集体文本”的“大和战舰”话语
        一、何谓“集体文本”
        二、大和战舰言说何以成为日本的“集体文本”
    第二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
        一、“大和战舰”话语的文化原型
        二、“大和”的科幻化言说——全球化语境下的宇宙“卫士”
        三、“大和”的技术化言说——日本人之“魂”的象征
    第三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历史构建功能
        一、集体记忆的存储与建构
        二、“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1.电视媒介的价值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力
        2.新世纪以来我国电视节目发展之泛娱乐化倾向急需改善
        3.电视节目视阈下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研究现状
        2.已有研究的评析
    (四)核心概念厘定
        1.电视公开课
        2.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的意蕴
    (一)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节目简介
    (二)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发展概况
    (三)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嘉宾分析
    (四)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节目特点
        1.受众定位实现“针对性”与“普适性”的统一
        2.节目形式达成“获得感”与“参与度”的融合
        3.节目内容追求“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共筑
二、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设计
    (一)调查的对象
    (二)调查的实施
        1.调查内容
        2.问卷信度
        3.问卷效度
        4.访谈的实施与整理
        5.统计方法
三、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考察
    (一)总体情况分析
    (二)人口学变量在调查结果上的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2.城乡差异分析
        3.年级差异分析
四、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一)科学价值观方面
        1.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激发大学生求真乐学的科学热情
        2.科学技术的展现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
        3.科学精神的传递有助于发挥科学家榜样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文化价值观方面
        1.文化力量的传递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文化的作用与价值
        2.文化艺术形式的表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感受与鉴赏力
        3.文化自信的培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三)爱国价值观方面
        1.爱国精神的传达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2.爱国信念的坚守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的爱国理想
        3.爱国榜样的示范激励大学生自觉践行爱国行为
    (四)人生价值观方面
        1.人生故事的分享引导大学生正视人生苦难与挫折
        2.人生态度的激励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
        3.人生意义的交流启迪大学生对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五)道德价值观方面
        1.道德观念的传递帮助大学生省察自身道德认识
        2.道德模范的引领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3.道德境界的升华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道德理想
    (六)生命价值观方面
        1.珍视生命的态度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存在
        2.生命履历的讲述有助于启发大学生探询生命意义
        3.生命限度的超越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实现生命价值
五、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构
    (一)科学价值观:发挥榜样引领,启智追求“理智的愉悦”
    (二)文化价值观:甄选优质文化,引领多元文化尚美境界
    (三)爱国价值观:优化教育载体,发挥自我价值教育效力
    (四)人生价值观:关注人生意义,多方筑力达成美好人生
    (五)道德价值观:升华道德境界,彰显道德榜样引领作用
    (六)生命价值观:创生价值生命,以生成性激励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附录 A:《开讲啦》节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问卷
附录 B:《开讲啦》节目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固体运载火箭诞生记(论文提纲范文)

从“液体”走向“固体”
团结协作克难关
模型火箭溅落长江水中
第一次海上潜艇水下发射试验

四、中国核潜艇诞生记(3)(论文参考文献)

  • [1]彭士禄:深潜一生 赤诚报国[J]. 李杰. 保密工作, 2021(10)
  • [2]举国体制与重大突破——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 路风,何鹏宇. 管理世界, 2021(07)
  • [3]“中国第一枪”延安诞生记[J]. 崔建东. 党史博览, 2021(07)
  • [4]国之重器诞生记:“华龙一号”的前世今生[J]. 李春平. 国防科技工业, 2021(02)
  • [5]从“728工程”说起[J]. 陈富强. 当代电力文化, 2020(09)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白手起家完成“水中芭蕾”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J]. 黄金生. 国家人文历史, 2020(05)
  • [8]“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D]. 李向格.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 赵文慧. 河南大学, 2019(01)
  • [10]中国固体运载火箭诞生记[J]. 黄纬禄. 国资报告, 2017(08)

标签:;  ;  ;  ;  

中国核潜艇的诞生(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