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中等发达国家有多远?

中国离中等发达国家有多远?

一、中国离中等发达国家还有多远(论文文献综述)

孟亚,万书辉[1](2022)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量化指标下的五年目标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衡量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水平应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在构建普及、投入、质量和效能等指标维度的同时,选取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赛道"、预期而可达、典型而重点、权威而客观的具体标志性指标,在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成就与国际比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未来五年目标进行展望: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贡献突出等特征进一步彰显,各项主要指标接近、部分指标达到中等偏上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文思君[2](2021)在《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思潮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期,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新兴重要领域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教育服务贸易具备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双重特点,对外彰显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内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美国等传统教育强国的国际留学政策出现了结构性调整,全球教育服务贸易处于发展的新时期,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也进入了新阶段。因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下,开展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特别是出口市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学者对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比较优势研究,对于扩大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缩小整体贸易逆差的实证研究还有所欠缺,尤其缺乏对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的要素分析。论文对中外学者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梳理。在全面分析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对服务贸易定义的四种提供方式,即境外消费、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入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模型,即认为中国与贸易出口目标国之间的经贸情况、信息网络通联情况、政策融合情况以及人才交流情况等,会作用于以上四种提供方式,并最终影响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趋势。同时,论文通过总结其他学者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的评价指标,找到了现有评价体系对贸易出口趋势预测的不足之处。通过引入全球创新指数、创新型国家评价、中国创新指数、全球软实力指数等权威指标体系中表征相关实力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模型中,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完善了出口趋势预测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与前人的研究相比,预测结果不再仅仅只是宏观层面和静态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同时也考虑了微观层面的要素,并可以用各项指标的动态数据不断修正预测结果。模型输出的结果可以有效地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目标国以及发展的优先级等内容。最后,通过对世贸组织(WTO)中存在可测量数据的114个国家进行潜力评价分析,预测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潜在目标国,并对所有结果进行了排序。结合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解决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基本问题,阐释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机制,构建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模型;二是提出并验证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三是预测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趋势和主要目标国家,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选择上提供了决策参考。论文认为,结合当今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解决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就是要聚焦两个关键方面:1.抓住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形成的国际形势,优先发展对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争取后发优势。通过拓展留学渠道与模式,加大对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援助,普及汉语教育和破除就业壁垒等,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国际化。在提升中国教育实力的基础上,优先扩大教育服务出口整体规模,通过规模效应缩小整体逆差,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2.重视和稳定来华留学的“基本盘”。通过更好地适配国际规则,维护好同美国、韩国等传统来华留学主要生源国的人文交流,继续保持较高的来华留学人数,使中国的教育服务走向品牌化。同时让中国的教育服务产业更好地发挥公共外交作用,助力中美、中日韩等重要外交关系向好发展。

汪徽[3](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刘登攀[4](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关雯文[5](2018)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高等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当借助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睿智和深邃,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价值观及方法论的指导和统摄,在“理念”上进行转型和澄明,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发展之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论文研究得以开展的理论先导,一方面从史论论证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演进及创新,另一方面运用这一方法论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其要义:一是追本溯源。首先对马克思发展观的历史生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主要历程,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邓小平的开拓创新到江泽民的推进拓展、胡锦涛的深化突破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为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敞开了宽广的理论视野。二是理论论证。论证了事实求是的理论基点、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和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从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论证。三是现实思考。从转型的缘起入手,指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是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困境,并对这一困境进行归因分析。四是理论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转型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诉求重建,并指明其理性承担。五是实践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个案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有助于对我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正处于实践探索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并就这一类型的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转型发展”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科转型、师资队伍、科研导向、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

陈秀娟[6](2017)在《2040年之争》文中认为传统燃油车的未来还有多远?2040年会是时间节点吗?近日,英法相继宣布禁售燃油车,该话题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7月10日,法国能源部长Nicolas Hulot在巴黎气候计划会上表示,到2040年,法国将禁止销售柴油和汽油汽车,成为碳中和国家。继法国计划从2040年起禁止任何搭载燃油发动机的汽车在法国境内销售后,欧洲另一个代表国

李俊杰[7](2015)在《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及调整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住房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享有适当的住房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近些年来住房价格的持续上涨,许多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消费能力呈下降趋势,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住房保障的力度,许多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得以解决,但也由于住房保障“准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住房保障资源出现了“错位”、“越位”和“缺位”等不合理现象。收入水平是影响住房需求的重要因素,住房保障收入线是界定住房保障对象的关键指标,但由于住房保障收入线的确定缺乏科学的测定方法,导致许多地区收入线的设定不够合理,严重影响了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从理论上探索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方法及调整机制,对于确保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对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所要遵循的住房保障供应的政策取向、目标定位以及政府保障能力约束方面的现实依据进行了分析,由此引出了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要受到居民基本居住需要、社会公平需要和政府保障能力三大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论文论述的出发点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实际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方法的梳理,明确了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方法依据,并对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所要坚持的原则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从政府保障能力角度出发,分析了利用居民收入分布情况进行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思路。通过构建住房保障水平回归模型,结合搜集到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住房保障供给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确定政府住房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定方法。在对收入分布拟合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明确了适合我国居民收入分布的拟合方法。并以南京为研究对象,根据2007-2012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函数和住房保障投入适度水平的测定结果,对政府适度保障能力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从居民支出角度出发,结合住房支付能力的概念,分析了满足居民基本居住需要前提下的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思路。通过剩余收入法衡量住房支付能力的基本原理,梳理了影响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相关变量,从满足居民“适足住房权”的角度,对测定住房保障收入线需要设定的“合理消费”标准进行了界定,以此为基础,结合贫困线和居民平均生活预算线两个指标,分别探讨了绝对住房保障收入线和相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方法。并根据南京的相关数据,对南京2007-2012年绝对住房保障收入线和相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实际水平进行了测定。然后,从社会收入分配的视角,分析了收入分配公平要求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思路。论文在阐述我国面临的收入差距扩大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论述了住房消费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住房保障政策在缓解收入差距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希克斯等值变换模型,构建了将保障性住房受保障家庭获得的住房福利转化为货币收入的方法,再以基尼系数为参照指标,通过拟合不同住房保障收入线水平下实现的收入分配效果,据此分析了实现特定收入分配目标的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方法。并以南京为例,验证了该测定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调整机制进行了探讨。一是在对本文构建的几种测定方法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几种收入线之间的调整机制及其要坚持的原则:二是分析了时间跨度下调整住房保障收入线的重要性,明确了调整周期,阐明了调整措施以及指数化方法;三是分析了不同家庭结构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影响,并利用等值化方法,构建了不同家庭结构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调整机制,并以南京市为例,对调整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研究,论文的主要成果有:明确了住房保障目标要受到居民居住需要、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需要和政府住房保障能力三个因素的影响,从而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需要和政府能力三个角度,构建了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思路框架;通过构建住房保障水平回归模型,结合收入分布函数,构建了政府保障能力视角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方法;通过借鉴“剩余收入法”,从满足居民“适足住房权”的角度,分别提出了绝对住房保障收入线和相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方法;通过引入希克斯等值变换(EV)模型,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公平目标下的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方法;对几种测定方法之间、不同时间跨度以及不同家庭结构下的住房保障收入线的调整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及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与方法,不仅有利于完善住房保障理论,也有利于为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

查英,吴天仪[8](2012)在《苏南现代化探路》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发挥作用就是要在建立公平秩序的前提加速发展进程。是政府直接走到前台去做吗?不是。政府模拟现代化的图景,提出一套模拟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给地方、企业等主体去遵循行动,用指标去诱导发展。政府一面提出要求,一面从后赶、撵着走,加速发展。涉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目前正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紧随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苏南现代化作为又一重要国家战略,其引领全国意图非常突出。

杨圣明[9](2011)在《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新战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中国化探索》文中提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奋斗,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今后三十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即实现贸易强国是我国今后努力奋斗的新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新的战略目标,依据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并立足于中国实际,笔者进一步提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五外"和谐新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和"两洋"战略等四大战略,探讨各个战略的内涵、理论基础、基本要求及现实意义等。

戚诚伟[10](2011)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历经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经济体制改革,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今后国家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机遇与挑战总是如影随形,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时期,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矛盾开始显现,贫富差距加大、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诚然,这些矛盾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期,类似问题同样不断涌现,这个是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要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依靠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有法可依是前提,需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因此,今后我国必须加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在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时,我们应当充分全面地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已有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本文从中选取了十个典型国家,我们发现:一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都是依赖于本国特有的国情,同时通过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存在一套可以通用全世界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因此,我国需要分析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种模式,合理借鉴,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本文中,提出了有关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长期发展规划和制度构建重点,尤其在社会保障立法问题上,主张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之上,大胆快速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实际且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本文旨在为下一阶段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即“有关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整体构建和具体模式选择建议”。围绕这一研究目标,本论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即导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说明了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即第一章。梳理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情况。界定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涵义和内容,介绍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一般特征、原则和作用。第三部分,即第二章。论述和分析了英国、瑞士、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以及巴西这十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历史发展、立法概况、制度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总结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区别;论述有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第四部分,即第三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阶段,即计划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分析了特点、形成原因及存在的不足;论述和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失和原因。第五部分,即第四章。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提出建议及实现路径。这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六部分,即结语。讨论和分析了我国社会几个热点问题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离中等发达国家还有多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离中等发达国家还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量化指标下的五年目标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指标选取
三、发展现状、成就的国际比较(1)
    (一)普及指标的发展成就与水平比较
    (二)投入指标的发展成就与水平比较
        1.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比较
        2.生均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比较
    (三)质量指标的发展成就与水平比较
        1.生师比的比较(5)
        2.大学、学科国际竞争力比较
        3.留学生情况比较
    (四)效能指标的发展成就与水平比较
        1.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8)比较
        2.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
四、未来五年主要指标的目标预测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二)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
    (三)生均高等教育经费
    (四)生师比
    (五)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
    (六)留学生
    (七)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
    (八)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

(2)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服务贸易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2.1.2 教育服务贸易的概念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竞争优势理论
        2.3.3 消费理论
        2.3.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3.5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
    3.1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1.1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
        3.1.2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3.2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模型的理论支撑
        3.2.1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
        3.2.2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跨境交付
        3.2.3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商业存在
        3.2.4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
    3.3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机制和模型
    3.4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机制的研究假设
        3.4.1 境外消费对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影响的研究假设
        3.4.2 跨境交付对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影响的研究假设
        3.4.3 商业存在对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影响的研究假设
        3.4.4 自然人流动对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影响的研究假设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机制假设验证
    4.1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4.1.1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4.1.3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4.2 调查问卷的收集过程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4.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4.3 调查问卷的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
        4.3.1 被解释变量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的判定
        4.3.2 解释变量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的测量
        4.3.3 调控变量的度量实现
    4.4 数据整理与样本描述
    4.5 预测机制研究假设的验证
        4.5.1 返回数据的信度分析
        4.5.2 返回数据的效度分析
        4.5.3 指标综合后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5.4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模型中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5.1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
    5.2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
        5.2.1 指标层的筛选原则
        5.2.2 指标层的初选
        5.2.3 基于可行性分析的评价指标筛选
        5.2.4 基于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筛选
        5.2.5 评价指标的筛选结果
    5.3 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结果的合理性检验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的实证分析
    6.1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构建
    6.2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目标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分析
        6.2.1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
        6.2.2 层次分析结构的建立
        6.2.3 判断矩阵的构建过程
        6.2.4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6.2.5 综合评价结果的计算过程
    6.3 案例分析及合理性验证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3.2 综合加权结果
        6.3.3 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6.3.4 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6.3.5 结果合理性延展与趋势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机制调查问卷
填表说明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1.3.2 时空行为
        1.3.3 社会空间
        1.3.4 社会空间分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1.6.1 技术路线
        1.6.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1.1 社会分层理论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2.2 社会排斥理论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3.3 活动分析法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2.4 活动空间理论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3.2 案例选择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3.4.1 社会经济属性
        3.4.2 社会分层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思路
        6.1.2 数据来源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6.5 影响因素分析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6.5.2 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7.1.1 宏观层面
        7.1.2 中观层面
        7.1.3 微观层面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作者简介
后记

(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1.1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彰显理论体系的价值指向
        1.1.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解答时代问题的研究视角
        1.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积极尝试
        1.1.4 为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性引航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有关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发展
        1.4.2 发展观
        1.4.3 应用型本科院校
        1.4.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1.4.5 应用科技大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解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观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历史生成
        2.1.2 列宁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2.2.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
        2.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开拓与创新
        2.2.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推进与拓展
        2.2.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与突破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
        3.1.1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点
        3.1.2 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3.1.3 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
        3.1.4 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
        3.1.5 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
        3.1.6 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
    3.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3.2.1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3.2.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
        3.2.3 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3.2.4 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
        3.2.5 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
        3.2.6 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
    3.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1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来看待其时代价值
        3.3.2 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3 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3.3.4 从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第四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及境遇
    4.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召唤
        4.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
        4.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
        4.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4.1.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
        4.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
    4.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代要意
        4.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4.2.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性目标——应用科技大学
    4.3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4.3.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困境
        4.3.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困境
    4.4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4.4.1 转型发展中价值诉求的迷失
        4.4.2 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解读:缺乏科学正确发展观的指导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建构
    5.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引航
        5.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物质生产实践
        5.1.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动因:矛盾运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
        5.1.4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路径指向: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5.1.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要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物质财富增加
        5.1.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5.1.7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终极关怀: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运用
        5.2.1 转型目标指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
        5.2.2 转型实践先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
        5.2.3 转型动力机制: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
        5.2.4 转型根本之道: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
        5.2.5 转型精神引领: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5.2.6 转型实践准则: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
        5.2.7 转型价值旨归: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
    5.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价值重建
        5.3.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理念的重建
        5.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实践的重建
        5.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理性承担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实践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个案呈现
    6.1 办学理念的转型:扬长避短,特色发展
    6.2 发展战略的转型:顺势而为,跃迁发展
    6.3 人才培养的转型:素能本位,持续发展
    6.4 课程体系的转型:注重实践,融合发展
    6.5 教学方式的转型:协同育人,开放发展
    6.6 学科专业的转型:链接产业,定向发展
    6.7 师资队伍的转型:双师双能,借力发展
    6.8 科研导向的转型:应用转化,主动发展
    6.9 服务社会的转型:贴近地方,互动发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2040年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蚕食速度因地而论
能源、市场、产业同决定
断崖式的替代
此消彼长, 2025年或是节点
一直都有未来

(7)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及调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日益增加的住房保障需求
        1.1.2 住房保障准入机制亟待完善
        1.1.3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存在严重问题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住房保障
        1.4.2 保障性住房
        1.4.3 收入
        1.4.4 住房保障收入线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社会保障理论
        2.1.1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2.1.2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其演变
        2.1.3 我国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转变
    2.2 住房保障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2.1 住房过滤理论对住房保障的启示
        2.2.2 资产建设理论与住房保障的重要意义
        2.2.3 公共住房政策分析及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
        2.2.4 公平、效率与住房保障
    2.3 住房保障收入线相关研究及综述
        2.3.1 住房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研究
        2.3.2 关于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方面的研究
        2.3.3 关于住房保障收入线调整机制方面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思路构建
    3.1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依据
        3.1.1 我国住房保障供应的政策取向
        3.1.2 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住房保障目标约束
        3.1.3 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政府保障能力约束
    3.2 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居民基本居住需要
        3.2.2 社会公平目标需要
        3.2.3 政府住房保障能力
    3.3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形成过程
    3.4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方法视角
        3.4.1 支出测定法
        3.4.2 收入测定法
    3.5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原则
        3.5.1 适度性原则
        3.5.2 地区性原则
        3.5.3 动态性原则
        3.5.4 可操作性原则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保障能力视角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4.1 政府保障规模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思路
        4.1.1 收入分布的基本原理
        4.1.2 住房保障收入线与居民收入分布
    4.2 政府适度住房保障水平的确定
        4.2.1 政府适度住房保障水平测定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估计结果
    4.3 居民收入分布拟合方法分析
        4.3.1 居民收入分布拟合方法比较
        4.3.2 居民收入分布函数拟合方法选择
    4.4 案例分析
        4.4.1 适度住房保障水平的测定
        4.4.2 收入分布拟合分析
        4.4.3 适度住房保障水平下的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居民支出视角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5.1 住房支付能力相关理论
        5.1.1 住房支付能力的内涵
        5.1.2 住房支付能力的测定方法
    5.2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5.2.1 “剩余收入法”测定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基本原理
        5.2.2 购房支付能力与租房支付能力的探讨
        5.2.3 居民的住房还款支付能力模型
    5.3 “合理消费”标准的确定
        5.3.1 “适足住房权”与“合理消费”标准
        5.3.2 “适足住房权”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思路
    5.4 基于居住贫困理念的绝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5.4.1 居住贫困的内涵
        5.4.2 生存需要下最低面积标准的确定
    5.5 基于ELES模型的相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算
        5.5.1 社会平均基本生活预算线的确定
        5.5.2 尊严需要下动态面积标准的确定
    5.6 案例分析
        5.6.1 绝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5.6.2 相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收入分配视角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6.1 收入差距与住房消费
        6.1.1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6.1.2 住房价格上涨与收入差距扩大
    6.2 住房保障收入线与住房保障收入分配效应
        6.2.1 住房保障与收入分配
        6.2.2 住房保障收入线设定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6.2.3 收入分配效应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思路
    6.3 保障性住房福利分析
        6.3.1 保障性住房福利的经济学解析
        6.3.2 保障性住房福利测算模型构建
        6.3.3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6.4 收入分配度量指标分析
        6.4.1 基尼系数的定义
        6.4.2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6.5 案例分析
        6.5.1 参数估计
        6.5.2 住房保障福利测算
        6.5.3 收入分配效应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测定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住房保障收入线的调整机制
    7.1 不同测定角度住房保障收入线之间的调整机制
        7.1.1 不同测定角度住房保障收入线之间的关系
        7.1.2 不同测定角度住房保障收入线之间的调整思路
    7.2 时间跨度下住房保障收入线的调整机制
        7.2.1 建立住房保障收入线调整机制的必要性
        7.2.2 调整周期的确定
        7.2.3 调整措施
        7.2.4 调整机制的指数化
    7.3 不同家庭结构住房保障收入线的调整机制
        7.3.1 家庭人口因素对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影响
        7.3.2 调整思路
        7.3.3 调整方法
        7.3.4 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存在的不足
    8.4 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8)苏南现代化探路(论文提纲范文)

诱导式发展
“大部分指标可量化”
“示范就是允许你尝试”

(9)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新战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中国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贸易强国:新战略目标
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1.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理论基础
    2.国际价值规律的特点:等价交换掩盖着剥削
    3.国际价值理论是走向贸易强国的指路明灯
        (1) 三个劳动日交换一个劳动日的现实
        (2) 一个劳动日交换一个劳动日的目标
        (3) 如何完成三比一向一比一的过渡
三、“五外”和谐新战略
    1.外贸与外资关系的和谐问题
    2.外贸、外资与外汇关系的和谐问题
        (1) 外贸与外汇的关系
        (2) 外资与外汇的关系
    3.外贸、外资与外援的关系
    4.外贸、外资、外汇与外债的关系
    5.正确认识和处理“五外”关系的三原则
四、“科技兴贸”战略
    1.“科技兴贸”战略是最根本的战略
    2.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大举措
        (1) 以自主创新为主导,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2) 争创国际技术标准, 加快迈向技术标准大国、强国的步伐。
        (3) 大力发展绿色国际贸易, 建设绿色贸易强国。
五、“两洋”战略问题
    1.中国必须有走向贸易强国的海洋战略
    2.“两洋”战略是中国目前的战略重心
    3.关于进一步实施印度洋战略的一点建议

(10)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涵义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内容
    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一般特征
    四、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原则和作用
        (一)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原则
        (二)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作用
第二章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分析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
        (一) 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
        (二) 亚洲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
    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
    三、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一)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
        (二)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
    四、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选择与分析
        (一) OECD 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与借鉴的问题分析
        (二)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借鉴问题分析
        (三)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模式选择误区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立的历史沿革
        (一) 计划经济阶段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状况与特点(1949- #1977年)
        (二) 市场经济阶段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状况与特点(1978- #2010年)
    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不足
        (一) “残缺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
        (二) “分裂式”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格局
        (三) “不均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水平
        (四) “市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倾向
        (五) “低程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实
    三、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一)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价值取向失误
        (二)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客观条件制约
        (三) 我国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理念与技术落后
第四章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方向
    一、确立公平与正义立法原则与价值取向
        (一) 明确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的国家责任与义务
        (二) 建立涵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二、构建全面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 加快立法弥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空白
        (二) 加强立法的可操作性,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三) 强调构建“城乡一元”社会保障立法服务目标
    三、立足现实国情建设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点
        (一) 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二) 注重传统家庭保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
        (三) 建立“城乡、区域统筹,多层次与均等化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今后社会保障具体立法制度前瞻
        (一) 发展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与志愿者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二) 重视“就业保障”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
        (三) 扩充社会优抚的内涵和探索社会补贴的法制化
        (四) 积极发展社会互助制度,大力促进慈善事业社会保障制度
结语
附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离中等发达国家还有多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量化指标下的五年目标展望[J]. 孟亚,万书辉. 重庆高教研究, 2022
  • [2]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趋势预测研究[D]. 文思君.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4]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关雯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2040年之争[J]. 陈秀娟. 汽车观察, 2017(09)
  • [7]住房保障收入线测定及调整机制研究[D]. 李俊杰. 东南大学, 2015(08)
  • [8]苏南现代化探路[J]. 查英,吴天仪. 决策, 2012(12)
  • [9]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新战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中国化探索[J]. 杨圣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04)
  • [10]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D]. 戚诚伟. 华东政法大学, 2011(06)

标签:;  ;  ;  ;  

中国离中等发达国家有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