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多种求职方式为你所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冀[1](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徐世东[2](2020)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本文基于XX地区机械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地域分散的现状,结合由此给职业学校校外开展生产实训/实践带来的诸多不便,且多数职校学生在正式上岗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跟岗学习,导致企业培养新人成本增加等等,建设性提出了构建数控实训项目库以对接企业产品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进一步完善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本文首先就数控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情况,开展了新一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构建了生产性实训校企合作教学方案和学生动态管理机制;其次,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把“产学结合”作为提升学校教学的重要措施,将企业产品融入到数控实训项目库中;再次,采取借助1个平台(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立2个团队(数控专业教学团队和技能大师团队),创建3个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企业教室实训基地”和“智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措施,数控专业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项目选用企业的典型零件,建立了数控专业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级逐级提升的实训项目库,推进课程改革,形成“1+2+1”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开放与共享、提升师资的技能水平等目标。上述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做法创新:数控实训基地企业化的成功转型;二是课程建设创新:建立了企业产品导向的数控实训项目库,开发了贴标机、旋盖机、干燥机、积木螺杆等多套实训项目,作为实训教学、顶岗实习、课题开发、产品研发等项目资源。强调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统一,突出了“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实现了“车间即教室、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学徒、作品即产品”格局,丰富并凸显数控技能课程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谢德富[3](2018)在《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 ——碰撞、融合、超越》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探讨中国文化与阿尔及利亚文化的相容性问题。我们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现场调研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后,把论文的内容分为五部分:阿尔及利亚的宗教、语言,中国人的生活适应(一般适应)、工作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宗教方面,中国人主要采取了超越的适应模式。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伊斯兰教的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信仰方面无神论与有神论、祖先崇拜与敬主唯一的差异,世界观方面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差异,人生观方面现世报与来世报、重物质追求与重精神追求的差异;第二,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教趋向回归传统,而且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深入,这给中国人的跨文化适应增添了难度。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中国人很少主动入教,基本不参与当地的宗教生活,另一方面中国人尊重当地人的宗教活动,比如,中资企业对中国员工采取了劝导、隔离措施以避免冲突,为当地穆斯林参加宗教活动提供便利,中国人个人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地了解阿尔及利亚的宗教,并通过自我克制实现与当地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他们与当地民众间由于宗教导致的冲突越来越少。通过摆脱自身的狭隘性,中国人适应了当地的宗教环境。语言方面,中国人主要采取了融合的适应模式。中国人在学习当地语言方面具有普遍性、灵活性、浅层性的特点,他们与当地人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语言和丰富的非语言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主要仰赖专职翻译。因此,中国人的语言适应呈现出浅层性、间接性的特点。但是,过于依赖专职翻译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可译性,间接适应会导致刻板印象的产生,更主要地,对翻译的依赖导致了中国人难以将语言适应的压力转化为深入学习当地语言的动力。此外,“过客心态”也使中国人不愿意深入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中国人对当地文化的适应也因此具有了间接性和浅层性的特点。生活方面,中国人采取了碰撞的适应模式,并趋向超越的适应模式。在饮食文化方面,中阿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在食材挑选标准方面,让中国人无法适应,他们坚持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并通过隔离的办法减少冲突的发生;在居住空间方面,通过围墙把中国人和当地人隔开;业余活动方面,中国人主要是呆在家里(生活基地),较少外出,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出行方面,中国人职住一体减少了外出的需要,出行则以自驾车为主,也减少了与当地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中国人在生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这既与中国文化有关,比如中资企业就是中国传统家庭的延伸;也与中国人对阿尔及利亚社会安全环境的认知有关。中国人通过自我封闭,把碰撞适应模式转变为超越适应模式,从而减少了与当地文化的冲突。工作方面,中国人采取了融合的适应模式。他们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为当地社会创造效益,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当地员工的劳动技能;在工作中能够根据当地的文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在聘用东道国员工方面优先聘用文化理念相近的而不是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聘用年长者做管理人员,按照当地文化特点提供更多的后勤服务,降低工作要求,降低奖励的门槛,宽容对待犯了错误的员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人普遍认为当地工人“工作效率不高流动性高,敬业精神不强维权意识强”;在大量聘用当地工人的背景下似乎难以保持中资企业的竞争优势;难以找到调动当地员工积极性的金钥匙。因此,中国人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工作方面的融合适应也呈现出浅层性的特点。中国人与阿尔及利亚社会的人际交往方面,三种适应模式都比较明显。中阿民众之间的冲突呈现了产生、发展、加剧、缓解、常态化的变化过程:刚开始,中国人表现出超越的跨文化适应模式;随着接触的增加,负面刻板印象产生,一系列冲突事件随之发生,中国人采取了碰撞的跨文化适应模式;冲突之后双方都进行了反思,做出调整,关系趋缓,中国人采取了融合或者超越的跨文化适应模式。但是,由于利益冲突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难以克服性,碰撞的跨文化适应模式仍将长期存在,因此三种适应模式并存。经过分析,我们有如下发现:第一,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跟Oberg的跨文化适应四阶段论是一致的,存在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适应期;第二,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并非主要通过自身的直接体验得来,而是严重依赖翻译;第三,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具有浅层性的特点,跨文化适应的压力没有能够转化为学习当地语言文化的动力,翻译起到了泄压的作用;第四,企业在中国人的跨文化适应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资企业就是中国传统家庭的延伸,对员工的跨文化行为进行了约束;第五,利益冲突是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跨文化适应的最大挑战,它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难以克服性的特点,因此,减少冲突,增加共性,与当地社会建立多层次的利益共同体,是中国人在当地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据以上发现,我们针对如何增加中国人与当地谁社会的直接接触提出了一些建议。总之,中国人能够灵活应对阿尔及利亚多样性的文化,在文化冲突不断的背景下,努力实现文化融合,如果无法融合则采取超越的跨文化适应模式,较好地适应了阿尔及利亚的文化。中国人跨文化适应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敛克制应对冲突,入乡随俗争取融合,与人为善实现超越。我们认为,中国文化与阿尔及利亚文化能够相容,两者能够实现“美美与共”。
饶虹[4](2014)在《业务外包之劳工权益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我国业务外包劳工权益保护现状进行研究,可以针对外包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提出有效建议,同时鼓励更多学者开展对我国业务外包法律制度的研究,共同促进我国业务外包行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业务外包的概念、种类及其发展动因,然后对我国业务外包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描述,最后重点阐述了我国特殊的业务外包类型及其法律关系。第二章首先对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表明两者天然易混同的特性。然后从用工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劳务派遣向业务外包转换的市场发展趋势。第三章主要阐述我国外包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对外包劳动者权益侵害最严重的两种现象:同工不同酬和“假外包真派遣”。第四章在总结前文,特别是第三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从统一立法和加强工会建设两方面来完善我国外包劳工权益保护的建议。
金艳[5](2012)在《文化视阈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本质上说,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由身处其中的师生员工共同创造,以学术文化为主要内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文化系统,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大学人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大学和谐校园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全体师生和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学校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协调运转为核心形成的全面协调、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校园形态和文化氛围。大学文化通过引导师生追求共同价值、塑造师生共同行为模式、促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引领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则不断提升师生文化自觉、深化大学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大学文化,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系统结构包括大学校园的“内和谐”和“外和谐”两个方面,即大学文化各构成要素自身及相互间的和谐,以及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其中,大学校园“内和谐”包括大学文化对内部组成人员(包括教师、学生、教辅人员)及各组成部分(院系、职能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形成的思想政治的导向力、科学发展的驱动力和团结奋进的凝聚力;大学校园“外和谐”包括大学以其文化功能彰显办学治校的竞争力、服务社会的贡献力和辐射大众的影响力。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是大学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保证。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根据大学组织的文化特性,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反映当今时代的文化特点,彰显学校的文化个性,实现各办学要素与系统的整体和谐,从而推进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引领作用促进思想和谐,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实现大学精神与外化形象的和谐,构建理性和谐的大学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实现人际和谐,培育多元和谐的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成果实现文化发展和谐,是建设大学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策略,一是突出系统性。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大学精神和先进理念为指导,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多方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以系统性建设促进大学校园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是增强组织性。大学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和决策中枢,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事务进行集体决策,其整体素质对学校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班子的协同意识、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执行力是提升大学领导班子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三是体现开放性。通过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实现大学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和谐,即努力提升社会服务的意识与能力使大学与社会在良性互动中和谐发展,大力拓展国际交流的渠道与内涵使大学在学习借鉴中提高办学竞争力,扎实推进办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使大学实现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孙凌云[6](2011)在《聊城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聊城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聊城仍然属于山东西部欠发达地区。这除了区域内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突出以及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等原因外,聊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失衡的现象比较突出,结构调整的约束因素较多,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聊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是当前聊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力求通过系统研究,为聊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思路和对策,同时也为全国或相同、相似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可借鉴的模式。结构安排如下: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对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综述以后,本文大体做了如下安排:第一章主要阐述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概念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全国、全省“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找准聊城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定位。第二章主要介绍聊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聊城区域的历史沿革、自然、物种、人文社会、科技文化以及产业发展状况的描述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聊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以及现状的概括,展现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第三章通过阐述聊城区域经济结构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出对区域经济结构进行优化的原因。第四章通过介绍美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等典型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及江浙地区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区域经济结构模式,为聊城发展区域经济和进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提供可借鉴的模式。第五章主要阐述聊城市区域经济结构的模式,并阐述这种模式的优劣,提出优化聊城区域经济结构的措施。第六章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优化聊城区域经济结构的保障措施。在结论部分,对聊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模式进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选题有新意,提出聊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模式。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利于聊城市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国家及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也对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这种环境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家政策来优化经济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对提升聊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二是理论观点上有创新,提出聊城融入山东省会城市经济圈发展的新思路。聊城要快速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山东省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有利时机,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全方位融入经济圈,尽快把聊城建设成为东接济南辐射、西连中原腹地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从而更好地对接半岛蓝色经济,承接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发达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融入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本文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马晓超[7](2011)在《电视的假相》文中指出在21世纪来临之际,不管从任何角度而言,人们都无法漠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上一个世纪尤其是后半叶,我们经历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期,而电视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更是对人类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甚至可以将之称为受众最广且最具有影响力的强势媒体。电视作为媒介,自20世纪诞生之始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制造”假相的境地。假相究竟是其不可逾越的鸿沟还是它秘而不宣的“使命”,其间的界限似乎很难厘清。有无数的问题成为讨论电视真假的焦点:影像的真实是不是意味着事实的真实?此媒体的“真相”被另外一个媒体报道后为何却成了“假相”?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娱乐”成为制胜的王牌,究竟被娱乐包装后的真相依然拥有真相的本色还是已经成为了彻底的假相?在研究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进进行“正名”之工作,即厘清本文的研究范畴。本文将集中讨论非虚构类电视节目中所存在的假相问题,即电视新闻类节目、电视纪录片、以真人秀以及谈话类节目为代表的基于真实基础上的电视综艺节目。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从电视本体的角度、电视作为媒介的角度以及电视受众的角度分别分析电视的假相为何存在?怎样存在?剥离旧有的对于“真”的单一性讨论,以电视影像背后潜在的假相以及造假的媒体事件为研究基点,为研究电视及电视作为媒介提供了新的学术视角,从而得以“假”这个本源论及更深的层面,对电视进行全面性解读,以期促进电视媒介的可持续性发展。
彭昇[8](2010)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分配公平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世界上没有一个通用的分配公平模式,人类对分配公平的追求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中国共产党以追求公平而建国,从新中国建立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虽然我们提倡的是按劳分配,但在实践中占统治地位的却是以各种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分配公平。这种分配的结果,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社会生产效率,导致了社会的普遍贫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弃了这种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虽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于是,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进行具体研究,并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分配公平做出了很多贡献。不可否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我国分配公平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就我国分配公平问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借鉴。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括选题研究的意义与现状,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理论基础。阐释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分配公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论述了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分配公平思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现实依据。实行分配公平,既是人类的追求,也是现实发展的结果。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剩余严重、国民文化素质水平偏低是实行分配公平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日益拉大的分配差距,由分配差距产生的各种消极效应是实行分配公平的现实选择。第四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遵循原则。实行分配公平离不开原则的指导,只有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分配公平。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分配公平的指导原则;二是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四是要坚持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第五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要解决分配公平问题,必须立足于长远和未来。从分配公平的角度,一是加强调控的政策选择,做到调控高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二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从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加快西部教育发展、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入手;三是建设新农村的政策选择,应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四是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完善群众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第六章主要论述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制度安排。一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三是要完善初次分配公平制度;四是要完善再分配的公平制度;五是要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六是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申利侠[9](2010)在《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就业是每位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就业促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一个艰巨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问题。面临“人多地少”、“人多资源少”的困境,如何在“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既有体系下,寻求更加有实践意义的就业促进机制?如何在市场、政府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但又均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寻找一种弥补性的力量?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单位制”社会不断转化和解体,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资源聚集地和活动场所,被认为具有弥补政府缺陷的天然优势,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那么,社区在就业促进上有何独特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产生和实现的?本文以社会政策的分析视角,对市场、政府双重机制作用下的就业促进工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发现社区利用低成本、高效率、全民参与、资源充分利用等多种优势,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就业促进来说,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保护劳动者就业的同时,社区作为劳动者的聚集地,可以通过发挥社区特有的人文地理优势,优化和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将政府运作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效集合起来,畅通落实就业促进政策的通道,通过社区伦理形成的压力机制、社区文化促成的教育机制、社区生活带来的服务机制等,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通过形成岗位信息推荐、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综合性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氛围等,实现对劳动者的帮助性就业。这样,市场、政府、社区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互相支持,推动劳动者根据不同能力和特点,通过市场的竞争性、政府的保护性、社区的帮助性实现不同层次的就业,从而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的运作机制。以论证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为核心,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我国就业促进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对社区就业促进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提出了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界定了文中运用的主要概念,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做了概括性介绍。以重新审视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切入点,提出了政府、市场、社区三元并立共同促进就业的逻辑必然性。第二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理论探讨。从经典的就业理论出发,按照更强调市场调节,还是更注重政府干预两个角度,对传统就业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发现在西方经济发展及经济学理论演变的大背景下,就业理论始终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就业促进的思路和策略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自由放任”和以政府调控为主的“政策干预”之间摇摆。随着经济发展多元化和社会需求多样化,它们在解决现代社会遇到的就业问题方面缺陷越来越明显,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叠加处,需要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支持就业促进更高效地开展,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就业促进理论框架,即研究社区对就业促进的作用和意义。第三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实践基础探讨。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促进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政府完全干预的方式确保充分就业,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引入市场就业机制,以供需平衡为调节手段,“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出现了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弱势群体不断累积等非常现实的就业问题。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发展环境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发育不完善、政府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府干预和市场干预的就业促进均有着天然的局限,不能彻底解决复杂、严俊的就业问题,要求我们寻找更加合乎现实的就业促进新举措。从而,社区帮助性就业促进机制应运而生。第四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确立的必要性。从分析社区的含义及社区作用出发,总结了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依靠社区力量干预就业的基础。然后,基于对托达罗二元经济模型的扩展,通过一个高度简化的三部门模型,讨论了当中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发展、控制贫困等多个发展目标时,传统的基于政府和市场就业促进的干预机制,必须以某些发展维度的牺牲为代价,从而证明当缺乏社区干预时,就业促进目标之间的“非互容性”会导致社会一方面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将受到负面影响,从而确立了促进就业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提出社区的政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服务功能、监督智力功能、归属和认同功能,在就业促进方面均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第五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作用机理。分别用三组模型论述了社区就业促进的三种实现途径,即社区压力与工作伦理、人力资本的社区培育以及社区生活服务优化,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供给和需求相匹配三个环节,系统完整地分析了社区发展所包含的就业促进因素。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单位,所形成的文化和环境氛围,通过影响在社区中生活的微观个人的学习态度、就业观念、就业条件等,对就业促进工作产生着巨大影响。社区干预机制与政府、市场不同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的作用机理,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它没有政府那样的官僚体系、也不象市场那样功利,它以生活方式为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劳动者就业,并通过对每个个体影响的集合产生群体放大效应,带来全社会就业促进效率的整体提高。第六章,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通过分析就业促进的社区干预内涵,将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在帮助性就业,提出社区在改善就业的环境氛围、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提供安置型就业岗位、影响政府就业决策和政策执行、培育和提升社区人力资本、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优化社区劳动者时间配置、促进劳动者创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主要策略,并指出社区干预实际上是多策略的综合运用,然后对社区干预的路径和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社区干预的效果将其分为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第七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案例分析。由于我国社区发育尚不成熟,完全成功的社区干预案例还不存在。本章通过分析上海市一个典型社区就业促进的状况,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失业的状况、社区就业促进的工作举措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和内在机理,提出在完善社区就业促进机制,应当从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两个层面同时考虑,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同时,强化开展社区内以活动和项目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工作。第八章,论文结论和研究展望。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进行了提炼,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杨肖丽[10](2009)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文中认为从我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中国要实现2010年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0%,2020年达到60%的世界平均水平的目标,那么中国城市人口中将有一半是新进入的市民。未来城市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新进入者的适应、融和,即新进入者的市民化。而新进入者中很大一部分将是农村移民,城市化要求农民工在城市永久迁移,真正转变为市民,永久迁移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方向。然而,中国农民工的迁移模式与其他国家类似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迁移是一个既有流出又有回流的过程,中国多数农民工处于侯鸟式的短期迁移过程中,由此导致的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与工业化水平不相符。因此,本文研究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从农民工迁移全过程出发,研究迁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而回答以下问题,为何农民工选择不同的迁移行为模式,为何有的农民工始终难以在城市永久迁移,而有的农民工却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两类农民工群体间有何差别,农民工迁移行为模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农民工由暂时迁移转变为永久迁移的条件是什么。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农民工在城市的稳定定居,进而促进我国城市化的顺利快速发展,具体结论能够为政府管理决策部门提供指导和借鉴,以便针对不同迁移模式下农民工群体给出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本文从农民工流动的全过程出发,构建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将农民工的迁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离开农村迁入城市过程,第二阶段是在城市间及职业间多次流动过程,第三阶段是停留在某城市,进而由暂时迁移转变为永久迁移过程。三个阶段全面刻画了农民工迁移的整体过程,依次对每个过程的研究可以得到上述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本文的研究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准备。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一章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以及文中主要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基本分析框架,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文献综述,分别就经典迁移理论和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分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可以看出关于我国农民工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很多研究的方法及结论为本文提供了指导,但也发现现有研究中很少有从农民工整体迁移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也几乎没有研究将农民工按照实际的迁移行为分为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进而研究两类群体间的差异。第三章则对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数据进行说明,并对数据做了基本统计分析,以便为后面的分析提供研究样本的概貌。第二部分,农民工迁移的第一阶段——城市迁入。是论文的第四章,本章用不多的篇幅,统计分析了农民工第一次离开农村迁入城市的主要原因,第一份城市工作获得的途径以及职业类型,并对农民工第一次流入的城市类型做了分析,其结论可与后面的分析做比较。第三部分,农民工迁移的第二阶段——城市间职业间多次流动。对应文中第五章,本章首先分析了农民工的流动次数,并采用计数模型对农民工迁入城市后又多次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结果可见,农民工的部分个人特征,以及家乡的土地数量、外出时间和是否有技术或手艺以及来源地不同,会显着影响农民工的流动次数。其次,对农民工多次流动的后果进行分析,农民工多次流动后职业声望有所提升,但提升不大,他们的人力资本随着职业变动有所增加,收入随着流动次数增加均值上升。第四部分,农民工迁移的第三阶段——城市定居。包括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章。本部分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六章从经济收益最大化理论出发,核算农民工在城市的收入和支出,并对各收入和支出分项进行统计,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工净收益的因素,结果显示男性、已婚者在年净收益增加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农民工在学子女数量与年净收益显着负相关。第七章在前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及研究经验,用五个变量以递进的方式将农民工分为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者,划分是在农民工的实际行为差异基础上做出的。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分析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者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类群体在经济地位的年消费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声望及居住方式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第八章采用二项选择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农民工在意愿和实际行为两个方面由暂时迁移向永久迁移转变的条件。结果显示,除了年龄和婚姻状况两个个人特征会显着影响迁移概率外,高职业类型和拥有较强社会关系的农民工永久迁移概率会上升,帮助农民工改善居住方式,也会在意愿和实际行动上提高永久迁移概率。第九章采用案例描述方法,描写了两组典型农民工个案,分别反映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的具体特征。第五部分,结论及政策含义。对应论文的第十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对农民工分类管理的政策建议。
二、让多种求职方式为你所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多种求职方式为你所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产教融合视域下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宏观层面:产教融合下合作机制的研究 |
1.3.2 中观层面:产教融合下场所空间的建立 |
1.3.3 微观层面:企业导向下产品库的建立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产品导向下的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理论分析 |
2.1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内涵 |
2.1.1 数控实训项目 |
2.1.2 企业产品实训库 |
2.2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特点 |
2.2.1 真实性 |
2.2.2 阶段性 |
2.2.3 功能多样性 |
2.3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意义 |
2.3.1 促进企业全面支持和参与中职教育 |
2.3.2 有利于缩短毕业生就业适应期 |
2.3.3 增强学生兴趣、提升技能 |
2.3.4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2.3.5 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
2.3.6 有利于实现学校设施设备功能最大化 |
2.4 数控实训的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
2.4.1 情境学习理论 |
2.4.2 行动导向理论 |
2.4.3 教学做合一理论 |
第三章 数控人才培养调研分析 |
3.1 调研背景 |
3.2 调研目的 |
3.3 调研设计 |
3.3.1 调研思路 |
3.3.2 调研方式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人才需求分析 |
3.4.2 企业对核心技能要求分析 |
3.4.3 岗位群分析 |
3.4.4 数控人才培养分析 |
第四章 数控实训项目库开发方案分析 |
4.1 基于职业能力校企共同体的开发 |
4.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企业教室实训基地”的开发 |
4.2.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校企合作教学方案 |
4.2.2 “校外企业教室实训基地” |
4.3 数控智慧互动实训室的开发 |
4.3.1 智慧互动实训室建设目标 |
4.3.2 智慧互动实训室实施思路 |
4.4 教师团队的职能开发 |
4.5 学生动态管理机制的开发 |
4.5.1 生产性实习的总体要求 |
4.5.2 生产性实训的组织和管理 |
4.5.3 对参加生产性实训学生的基本要求 |
4.5.4 学生实习岗位的调整 |
4.5.5 学校对参加生产性实训实习的学生考核 |
第五章 数控实训项目库内容构建 |
5.1 数控专业职业能力应用分析 |
5.2 数控实训项目的实现过程——以“剪切块零件”为例 |
5.2.1 分析企业零件 |
5.2.2 提出工艺改进思路 |
5.2.3 工艺改进实施过程 |
5.2.4 项目取得成效 |
5.3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发展 |
5.3.1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建立 |
5.3.2 数控实训项目选择 |
5.3.3 数控实训项目制定 |
5.4 数控实训项目库的应用延伸 |
5.4.1 编写完成了数控活页教材 |
5.5 以数控项目库构建数控人才培养模式 |
第六章 数控实训项目库应用实践与评估反馈 |
6.1 数控实训项目库应用示例——以“旋盖机固定板零件加工”为例 |
6.1.1 基于企业工作情境的教学过程 |
6.1.2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创新应用 |
6.1.3 贴近企业标准的教学评价 |
6.1.4 创新成效 |
6.2 师资力量明显增强 |
6.3 校企合作深度拓展 |
6.4 人才培养质量显着提升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
4 实用新型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 ——碰撞、融合、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Résumé |
Abstract |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跨文化适应理论文献回顾 |
0.3 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跨文化适应的文献回顾 |
0.4 核心概念 |
0.5 研究设计 |
第一章 宗教适应 |
1.1 伊斯兰经典解读 |
1.1.1 《古兰经》中的上帝与魔鬼 |
1.1.2 伊斯兰教对经济活动的规定 |
1.1.3 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定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1.2 伊斯兰教在阿尔及利亚 |
1.2.1 十年动乱前之伊斯兰教 |
1.2.2 十年动乱期间之伊斯兰教 |
1.2.3 十年动乱后之伊斯兰教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1.3 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认知 |
1.3.1 认知宗教的过程——斋月认知个案分析 |
1.3.2 对宗教影响力的认知 |
1.3.3 对宗教本质的认知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1.4 中国人对伊斯兰教的行为适应 |
1.4.1 宗教冲突后的被动适应 |
1.4.2 对宗教的主动适应 |
1.4.3 伊斯兰背景下的中阿婚姻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语言适应 |
2.1 阿尔及利亚语言的多样性 |
2.1.1 阿拉伯语在阿尔及利亚 |
2.1.2 法语在阿尔及利亚 |
2.1.3 柏柏尔语在阿尔及利亚 |
2.1.4 英语在阿尔及利亚 |
2.1.5 中文在阿尔及利亚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2.2 翻译 |
2.2.1 翻译人员的工作内容、类型、成长历程 |
2.2.2 不可或缺的翻译 |
2.2.3 翻译的局限 |
本节分析与讨论——兼评翻译功过 |
2.3 语言的习得 |
2.3.1 培训班学习 |
2.3.2 自学 |
2.3.3 用中学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2.4 语言的使用 |
2.4.1 简单的语言交流 |
2.4.2 各说其语 |
2.4.3 无声的交流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生活适应 |
3.1 饮食衣着 |
3.1.1 阿尔及利亚餐饮文化 |
3.1.2 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餐饮文化适应 |
3.1.3 衣着适应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3.2 室间适应 |
3.2.1 气候环境 |
3.2.2 职住空间 |
3.2.3 空间位置移动——交通方式适应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3.3 业余生活 |
3.3.1 当地休闲文化认知 |
3.3.2 窝在家里 |
3.3.3 外出购物 |
3.3.4 外出活动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工作适应 |
4.1 对阿尔及利亚员工的认知 |
4.1.1 阿尔及利亚员工多样化的特点 |
4.1.2 流动性太大 |
4.1.3 敬业精神欠缺 |
4.1.4 维权意识较强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4.2 当地员工的招聘与培训 |
4.2.1 当地用工法律环境认知 |
4.2.2 招聘的思路 |
4.2.3 招聘的途径与流程 |
4.2.4 培训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4.3 当地员工管理与激励 |
4.3.1 当地员工的管理 |
4.3.2 当地员工的激励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人际交往适应 |
5.1 互助合作 |
5.1.1 中国媒体对阿尔及利亚的印象 |
5.1.2 中国人对阿尔及利亚人的印象 |
5.1.3 阿尔及利亚媒体中的中国人 |
5.1.4 阿尔及利亚人眼中的中国人 |
5.1.5 中阿之间的互助合作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5.2 冲突 |
5.2.1 群体冲突事件回放 |
5.2.2 群体冲突事件原因分析 |
5.2.3 华人的反应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5.3 社会管理 |
5.3.1 签证 |
5.3.2 进出海关 |
5.3.3 政府行政文化适应 |
本节分析与讨论 |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受访者名单 |
附录三: 访谈笔录(摘录) |
附录四: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业务外包之劳工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业务外包概述 |
1.1 业务外包的概念 |
1.2 业务外包的发展动因 |
1.3 我国业务外包概述 |
1.3.1 我国业务外包发展现状 |
1.3.2 我国业务外包类型及法律关系分析 |
第2章 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对比研究 |
2.1 劳务派遣概述 |
2.2 我国对劳务派遣的立法现状 |
2.3 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联系 |
2.3.1 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联系 |
2.3.2 业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
2.4 劳务派遣是否会转向业务外包 |
第3章 业务外包劳工权益受损现状分析 |
3.1 外包劳动者同工不同酬现象研究 |
3.2 “假外包真派遣”现象研究 |
第4章 业务外包劳工权益保障的完善 |
4.1 统一立法,规制业务外包劳动关系 |
4.1.1 统一劳动关系立法 |
4.1.2 统一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立法 |
4.2 健全工会组织,保障外包劳动者团结权 |
4.2.1 加强工会制度建设 |
4.2.2 加强集体合同制度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文化视阈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1.1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重大现实课题 |
0.1.2 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是重大战略选择 |
0.1.3 大学文化创新是重要发展环节 |
0.1.4 和谐校园建设是重要实践载体 |
0.2 研究的价值 |
0.3 研究的现状 |
0.3.1 主要代表成果 |
0.3.2 研究现状分析及述评 |
0.4 研究的方法 |
0.5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1 文化、大学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
1.1 文化与大学文化 |
1.1.1 文化的概念 |
1.1.2 大学文化的内涵 |
1.2 和谐与大学和谐校园 |
1.2.1 和谐的内涵 |
1.2.2 大学和谐校园的内涵 |
1.2.3 大学和谐校园的特点 |
1.3 大学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
1.3.1 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
1.3.2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提升大学文化 |
2 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价值意蕴 |
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
2.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外部条件 |
2.1.2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撑 |
2.2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 |
2.2.1 大学和谐校园与大学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2.2.2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 |
2.2.3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 |
2.3 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
2.3.1 以人为本: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
2.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 |
2.3.3 统筹兼顾: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方法 |
2.4 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要求 |
2.4.1 大学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2.4.2 我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
2.4.3 提升我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2.5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要求 |
2.5.1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
2.5.2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
2.5.3 健全大学生人格品质 |
3 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校园的系统结构 |
3.1 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内和谐” |
3.1.1 思想政治的导向力 |
3.1.2 科学发展的驱动力 |
3.1.3 团结奋进的凝聚力 |
3.2 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外和谐” |
3.2.1 办学治校的竞争力 |
3.2.2 服务社会的贡献力 |
3.2.3 辐射大众的影响力 |
4 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要求 |
4.1 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特质 |
4.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4.1.2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4.1.3 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 |
4.2 反映时代的文化特点 |
4.2.1 积极应对世界范围的文化挑战 |
4.2.2 坚持超越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 |
4.2.3 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文化精神 |
4.2.4 切实推进民主的制度文化建设 |
4.3 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
4.3.1 善用所处的地域文化优势 |
4.3.2 明确自身的发展文化理念 |
4.3.3 形成鲜明的办学文化特色 |
5 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引领作用 |
5.1.1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 |
5.1.2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力量 |
5.1.3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师生斗志 |
5.1.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师生行为 |
5.2 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 |
5.2.1 凝练大学精神 |
5.2.2 明晰大学校训 |
5.2.3 塑造大学校风 |
5.2.4 外化大学形象 |
5.3 构建理性和谐的大学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
5.3.1 处理好民主权利与集中统一的关系以实现民主治校 |
5.3.2 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以实现教授治学 |
5.3.3 处理好教职员工与青年学生的关系以实现全员育人 |
5.4 培育多元高效的文化载体和文化业态 |
5.4.1 拓展传媒载体 |
5.4.2 创新活动载体 |
5.4.3 开发群团载体 |
6 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策略 |
6.1 突出系统性 |
6.1.1 科学规划设计 |
6.1.2 激发主体参与 |
6.1.3 完善保障机制 |
6.2 增强组织性 |
6.2.1 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
6.2.2 强化领导班子的协同意识 |
6.2.3 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行力 |
6.3 体现开放性 |
6.3.1 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
6.3.2 拓展国际交流的渠道与内涵 |
6.3.3 实现办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录 |
(6)聊城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目的 |
0.1.3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研究 |
0.2.2 关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 |
0.2.3 关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
0.3 内容结构安排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1.1 区域经济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区域与区域经济 |
1.1.2 区域经济结构及经济结构优化 |
1.1.3 产业结构 |
1.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1.2.1 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分析 |
1.2.2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
1.2.3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
1.3 小结 |
2 聊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2.1 区域范围、资源及环境 |
2.1.1 聊城市区域范围的沿革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物种及资源条件 |
2.1.4 交通条件 |
2.1.5 人文社会条件 |
2.1.6 科技文化状况 |
2.1.7 经济产业发展状况 |
2.2 聊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2.2.1 聊城的历史状况 |
2.2.2 建国以来聊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探索 |
2.3 聊城区域经济结构的现状 |
2.3.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2.3.2 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善 |
2.3.3 县域经济呈现出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 |
2.3.4 需求结构逐渐转型 |
2.3.5 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
2.4 小结 |
3 聊城市区域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
3.1 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
3.2 工业化水平不高 |
3.3 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3.4 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
3.5 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强 |
3.6 农业基础薄弱 |
3.7 高层次人才匮乏 |
3.8 各县市区经济差距逐渐加大 |
3.9 小结 |
4 国内外典型区域经济模式对聊城的启示 |
4.1 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4.1.1 美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模式 |
4.1.2 欧盟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
4.1.3 日本区域经济优化模式 |
4.1.4 韩国区域开发模式 |
4.1.5 上述国家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经验教训及对聊城的启示 |
4.2 江浙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
4.2.1 苏南模式 |
4.2.2 温州模式 |
4.2.3 江浙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
4.2.4 江浙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对聊城的启示 |
4.3 小结 |
5 促进聊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措施 |
5.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投资效益 |
5.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增长质量 |
5.3 加快自主创新,带动结构升级 |
5.3.1 要围绕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科技创新 |
5.3.2 要围绕节能减排推进科技创新 |
5.3.3 要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推进科技创新 |
5.3.4 要围绕突破贸易技术壁垒推进科技创新 |
5.4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 |
5.5 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
5.6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
5.6.1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深化农村制度改革 |
5.6.2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
5.6.3 打造品牌优势,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5.6.4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5.6.5 培育和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农村物流业发展 |
5.6.6 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
5.6.7 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农民素质 |
5.7 系统整合科教、文化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 |
5.8 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
5.9 小结 |
6 实现聊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
6.1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
6.2 做到五个结合,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
6.3 把握三个原则,优化经济结构 |
6.4 关注两个问题,融入全国区域发展 |
6.4.1 关于聊城融入省会城市经济圈问题 |
6.4.2 关于聊城物流业发展问题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研究成果 |
(7)电视的假相(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电视的诞生 |
第一节、影像的真假之途 |
一、电视技术是成全了"真"还是催生了"假" |
二、电视的"真"、"假"之辩 |
第二节 什么是电视的假相 |
一、绝对的真实存在么 |
二、电视假相的追问 |
第二章 电视假相的表征 |
第一节 电视新闻 |
一、选择的失度 |
二、视点的局限 |
三、技术的误导 |
四、时间的谎言 |
第二节 电视记录片 |
一、预设的发现 |
二、失当的隐喻 |
三、误导的复原 |
四、过度的技术 |
五、人创的历史 |
第三节 电视综艺 |
一、预设的情节 |
二、扮演的角色 |
三、过度的再现 |
四、专业的"观众" |
五、迷失的舞台 |
六、技术的再造 |
第三章 电视假相衍生的自在原因 |
第一节、媒体商业化——商业利益的驱动 |
一、媒体商业化催生电视假相 |
二、商业化逻辑正在改变公众的取向 |
三、媒体商业化进程与真实性的退位 |
四、媒体事业经营管理产业化媒体商业化成因 |
第二节、媒体工具化——电视假相寄生的社会背景 |
一、不同的叙事立场与不同的报道"真相" |
二、媒体成为宣传工具与电视假相的衍生 |
三、提高国家主流媒体传播"软实力" |
第三节、媒体娱乐化——大众文化消费取向造成的现实 |
一、娱乐至上是孕育电视假相的温床 |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
三、娱乐至上的现实原因 |
四、真实且娱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第四章 电视假相存在的技术、心理成因 |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一、电视作为媒介消除了历史的差别所造成的假相 |
二、冷热媒介造成的不同假相 |
第二节、受众接受电视假相的生理及心理原因 |
一、现代人对于电视的依赖性 |
二、大脑结构造成在接受电视影像时产生幻象感 |
三、电视的心理戏法与窥视欲望的满足 |
四、电视的迷恋与毒品的吸食 |
五、电视与梦幻机制 |
第五章 电视假相的影响与警示 |
第一节 电视假象的消极后果 |
一、电视假相对受众产生的负面影响 |
二、电视假相引发受众对媒体的信任缺失 |
第二节 电视假相的警示与戒律 |
一、由电视假相引出电视媒体的戒律 |
二、电视假相对受众提出的警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
1.2.1 研究路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理论基础 |
2.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2 圣西门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3 傅立叶的分配公平理论 |
2.1.4 欧文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1 马克思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2 恩格斯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3 列宁的分配公平理论 |
2.2.4 斯大林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1 毛泽东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2 邓小平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3 江泽民的分配公平理论 |
2.3.4 胡锦涛的分配公平理论 |
第三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现实依据 |
3.1 分配公平以我国基本国情为现实基础 |
3.1.1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 |
3.1.2 人口多使劳动力剩余严重 |
3.1.3 国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
3.2 分配公平是解决分配差距的必然选择 |
3.2.1 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显着扩大 |
3.2.2 高低收入阶层贫富差距悬殊 |
3.2.3 群体之间分配差距明显加速 |
3.2.4 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
3.3 分配不公扩大收入差距带来消极效应 |
3.3.1 严重影响国内消费需求 |
3.3.2 严重影响经济平衡发展 |
3.3.3 严重影响人力资本形成 |
3.3.4 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
第四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遵循原则 |
4.1 科学发展观是落实分配公平的指导原则 |
4.1.1 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公平 |
4.1.2 科学发展观强调提高效率 |
4.1.3 科学发展观要求相对公平 |
4.2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
4.2.1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2 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3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
4.3 共同富裕是实现分配公平的重要原则 |
4.3.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
4.3.2 共同富裕不是全体国民同步富裕 |
4.3.3 部分先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4.4 分配中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原则 |
4.4.1 公平和效率的辩证关系 |
4.4.2 初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4.4.3 再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第五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 |
5.1 加强调控的政策选择 |
5.1.1 调控高收入群体 |
5.1.2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
5.1.3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
5.2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选择 |
5.2.1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
5.2.2 加快西部教育发展 |
5.2.3 完善西部社会保障 |
5.3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选择 |
5.3.1 赋予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 |
5.3.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5.3.3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5.4 促进就业的政策选择 |
5.4.1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
5.4.2 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
5.4.3 完善群众就业援助制度 |
5.4.4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
第六章 和谐社会分配公平的制度安排 |
6.1 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6.1.1 保证分配制度的起点公平 |
6.1.2 保证分配制度的过程公平 |
6.1.3 保证分配制度的结果公平 |
6.2 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
6.2.1 建立多样的社会保障模式 |
6.2.2 确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水平 |
6.2.3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
6.2.4 加快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
6.3 完善初次分配公平制度 |
6.3.1 确定科学合理的国民收入各项比例 |
6.3.2 发挥政府在劳动市场中的引导作用 |
6.3.3 政府积极建立行业公平的准入制度 |
6.4 完善再分配的公平制度 |
6.4.1 加快税收制度改革 |
6.4.2 完善公共投入机制 |
6.4.3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6.5 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 |
6.5.1 健全慈善捐赠氛围 |
6.5.2 加强慈善组织建设 |
6.5.3 规范慈善捐赠行为 |
6.6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
6.6.1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
6.6.2 明晰和保护财产权 |
6.6.3 建立资本市场体系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 经典着作 |
(二) 中文着作 |
(三) 翻译译着 |
(四) 中文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着作 |
二、论文 |
三、课题 |
四、研讨 |
(9)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就业与失业 |
1.4.2 就业促进 |
1.4.3 社区干预 |
1.4.4 社区就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理论层面的探讨:基于传统就业理论与政府、市场双重机制的考察 |
2.1 西方传统就业理论回顾与分析 |
2.1.1 主张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就业理论 |
2.1.2 主张以政府干预为主的就业理论 |
2.1.3 西方就业理论综述 |
2.2 市场和政府双重机制的缺陷分析 |
2.2.1 市场和市场机制的缺陷 |
2.2.2 政府和政府干预的缺陷 |
2.3 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一个体制盲区和社区作用的提出 |
2.3.1 一个体制盲区 |
2.3.2 社区作用的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劳动就业政策发展历程中社区作用的分析 |
3.1 政府完全干预的计划就业模式 |
3.1.1 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
3.1.2 政府完全干预就业的制度安排及其矛盾 |
3.2 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 |
3.2.1 转型过程中劳动就业制度的变迁 |
3.2.2 市场机制对劳动就业制度变迁的作用及社区就业的诞生 |
3.3 现行中国就业促进体系及其内容 |
3.3.1 基本框架 |
3.3.2 主要内容 |
3.3.3 现行就业促进体系的积极作用 |
3.4 现行就业促进体系的问题分析 |
3.4.1 一个地区演绎的现实 |
3.4.2 现实就业问题的逻辑分析 |
3.4.3 对现行就业促进体系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分析 |
4.1 社区和社区的作用 |
4.1.1 社区的基本含义 |
4.1.2 社区对就业促进的作用分析 |
4.2 中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
4.2.1 中国社区的蓬勃发展 |
4.2.2. 我国社区发展与就业促进 |
4.3 基于社区干预作用的模型分析 |
4.3.1 模型的基本条件 |
4.3.2 模型的构建 |
4.3.3 模型的启示 |
4.4 一个理论框架:政府、市场与社区三元互动关系的建立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内在作用机理的模型分析 |
5.1 "社区就业伦理机制"模型分析 |
5.1.1 伦理和社区就业伦理 |
5.1.2 "社区就业伦理机制"的假设和模型 |
5.1.2.1 相关假设 |
5.1.2.2 模型构建 |
5.1.2.3 有关"诚实劳动"的讨论及其政策含义 |
5.1.3 模型的启示 |
5.2 "社区人力资本培育机制"模型分析 |
5.2.1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培育 |
5.2.2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5.3 "社区生活服务机制"模型分析 |
5.3.1 关于社区生活服务机制的解释 |
5.3.2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5.4 本章的小结 |
第六章 建立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讨论: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 |
6.1 对社区干预的再认识 |
6.1.1 社区干预内涵的延伸 |
6.1.2 社区干预的功能特点 |
6.2 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帮助性就业 |
6.2.1 帮助性就业释义 |
6.2.2 帮助性就业的定位分析 |
6.3 社区干预的范围和内容 |
6.3.1 社区干预的范围 |
6.3.2 社区干预的内容 |
6.4 社区干预的策略和方法 |
6.4.1 社区干预的策略分析 |
6.4.2 社区干预的多策略运用 |
6.5 社区干预的途径和行为选择 |
6.5.1 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 |
6.5.2 社区干预的行为选择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案例剖析:实践与经验验证 |
7.1 城市社区失业状况调查分析 |
7.1.1 五角场镇社区简介 |
7.1.2 五角场镇社区失业调查描述性统计 |
7.2 城市社区就业促进举措及存在的问题 |
7.2.1 五角场镇社区就业促进的主要举措 |
7.2.2 五角场镇社区就业促进的问题剖析 |
7.3 完善和创新:建立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对策建议 |
7.3.1 完善社区干预功能的对策建议 |
7.3.2 完善社区内干预功能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发现 |
8.2 研究展望 |
8.3 本章小结 |
附录:五角场镇社区就业专项调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1.5.1 基本分析框架 |
1.5.2 研究思路 |
1.5.3 论文结构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经典理论回顾 |
2.1.1 非经济学观点的宏观迁移理论 |
2.1.2 迁移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
2.1.3 迁移微观理论:迁移动机和迁移决策理论研究 |
2.1.4 迁移选择性和迁移后果研究 |
2.1.5 迁移新经济学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 |
2.2.2 制度因素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研究 |
2.2.3 中国农民工迁移模式研究 |
2.2.4 农民工的人口特征研究 |
2.2.5 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 |
2.2.6 农民工在城市的定居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7 农村劳动力外流和回流对原住地农村的影响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基本统计分析 |
3.1 数据来源说明 |
3.2 基本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农民工迁入城市的决定 |
4.1 农民工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主要原因 |
4.2 农民工第一次迁入城市类型及迁入此类城市的原因 |
4.3 农民工第一份城市工作获得途径 |
4.4 农民工第一份职业类型及收入状况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工多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流动后果 |
5.1 农民工流动次数的影响因素 |
5.1.1 农民工的流动次数统计分析 |
5.1.2 农民工流动次数的泊松回归分析 |
5.2 农民工多次流动的后果 |
5.2.1 职业变化 |
5.2.2 职业类型与迁移距离的关系 |
5.2.3 社会资本的累积 |
5.2.4 人力资本的积累 |
5.3 小结 |
第六章 农民工停留城市的决定 |
6.1 农民工家庭收入来源及构成 |
6.2 农民工家庭支出水平及构成 |
6.3 农民工停留城市决定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分析 |
6.3.1 概念说明 |
6.3.2 变量选取 |
6.3.3 结果分析 |
6.4 加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歧视因素后农民工经济收益最大化分析 |
6.4.1 农民工社会保险基本情况分析 |
6.4.2 农民工感受到的社会歧视状况 |
6.4.3 农民工权益侵害现状及维权途径 |
6.4.4 加入社会保险等因素后农民工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比较 |
7.1 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群体的划分 |
7.1.1 五个界定变量 |
7.1.2 暂时迁移与永久迁移的划分 |
7.2 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差异 |
7.2.1 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经济地位的差异 |
7.2.2 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社会地位的差异 |
7.2.3 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差异的模型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暂时迁移向永久迁移的转变 |
8.1 农民工对土地换城市户口的意愿 |
8.2 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及对农村和城市的偏好 |
8.3 暂时迁移向永久迁移转变的条件 |
8.3.1 农民工实际迁移行为的影响因素 |
8.3.2 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 |
8.3.3 暂时迁移者在迁移行为和迁移意愿方面转变为永久迁移者的条件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典型个案 |
9.1 永久迁移个案组 |
9.2 暂时迁移个案组 |
9.3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 |
10.1 结论 |
10.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让多种求职方式为你所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产教融合视域下数控实训项目库构建研究[D]. 徐世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跨文化适应 ——碰撞、融合、超越[D]. 谢德富. 武汉大学, 2018(06)
- [4]业务外包之劳工权益保障研究[D]. 饶虹. 武汉科技大学, 2014(03)
- [5]文化视阈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研究[D]. 金艳. 武汉大学, 2012(06)
- [6]聊城市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模式研究[D]. 孙凌云.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3)
- [7]电视的假相[D]. 马晓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02)
- [8]构建和谐社会的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 彭昇. 中南大学, 2010(11)
- [9]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D]. 申利侠. 复旦大学, 2010(11)
- [10]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D]. 杨肖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