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ieldPoint RTD模块为工业监视应用提供了低容量通道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杨彩霞[1](2021)在《云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高可信访问控制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计算是一种可提供共享、支持无所不在的按需访问的计算模型,可为各行各业提供全新的数据处理和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存储和计算成本,提高使用便捷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然而,随着云计算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云安全问题频发,引起广泛关注。其一,访问控制技术是云环境中保护企业及个人等存储在云端的敏感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云端采用中心化的访问控制机制,当受到黑客攻击和云内部管理员非法访问时,易引起安全和隐私问题。其二,由于云访问控制引擎通常运行在非安全环境中,也容易遭受攻击带来安全和隐私问题。其三,在现有的云访问控制系统中,先加密后上云进行访问控制是保护外包到云的敏感数据的隐私的有效方式,由于数据解密的密钥通常直接由用户本人或由第三方中心机构进行存储和管理,也容易带来安全和隐私问题。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第一,针对现有的云采用中心化访问控制机制易遭受攻击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隐私保护的访问控制框架-AuthPrivacyChain。该框架首先利用区块链账户地址进行身份认证,然后重新定义云端资源的访问控制权限,并将其加密存储在区块链中,然后详细设计访问控制、授权和授权撤销的流程。整个过程无需第三方可信机构参与,可达到有效防止黑客和管理员非法访问资源且保护授权的隐私的目的。第二,针对现有的云访问控制引擎运行在非安全环境问题,基于Intel SGX技术,提出一种去中心化可信访问控制框架-SECACF。在框架中,首先利用Enclave远程认证技术建立可信通信通道,保证通信安全;然后,将所有授权交易由用户发布到区块链中,同时将用到的加解密密钥进行密封存储,安全可信;最后,详细访问控制、授权、授权撤销的流程,整个过程运行在SGX提供的隔离容器Enclave中,从硬件层面提供安全可信运行环境。实验表明,该框架可达到有效防止内外部攻击者攻击,且保护整个访问控制实施过程的机密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并增强整个访问控制系统安全性。第三,针对现有的数据解密密钥存储和管理不安全问题,基于Shamir门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业物联网门限加密保护方案-STCChain。首先,边缘网关将物联网设备上传的数据用对称密钥加密存储在云中,而对称密钥由边缘网关生成的公钥加密保护,为防止解密私钥的丢失和隐私泄露,将私钥进行Shamir分割并加密发布到区块链上,以达到保证密钥去中心化安全存储且保护密钥隐私的目的。
丁治国[2](2020)在《基于内存计算的海洋地震拖缆水上记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水上记录系统是海洋地震勘探装备中的重要设备。当海洋拖缆的个数与采集通道数均较少时,数据记录问题较为简单,水上记录系统的软硬件无需扩展,系统采用固定结构即可。然而,随着海洋地震勘探装备规模的扩大,拖缆个数与采集通道数量成倍增长,水上记录系统对于软硬件可扩展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上,水上记录系统仅负责海洋拖缆的数据记录工作,采用固定的软硬件组织结构,很少考虑系统内软硬件整体的扩展便利性,系统内各组件的接口各异,组件间连接关系复杂,软件系统基于单机开发,难以实现灵活的系统扩展与裁剪。在日常勘探作业过程中,上述缺陷不仅会增加整个勘探装备的维护成本,而且会降低作业人员工作效率。为此,本文基于内存计算和实验室过去在海洋地震勘探系统领域的研发经验,以易于扩展的水上记录系统为设计目标,分析了记录系统软硬件扩展能力的具体内涵,提出了一种数据接口与处理相分离的水上记录系统构架。在分析归纳了新构架下记录系统的技术难点后,本文通过关键技术研究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完成了通用型数据处理节点设计技术、节点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基于内存的数字逻辑硬件处理技术,以及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流处理软件技术,这四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在通用性数据处理节点设计方面,本文首先借鉴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从结构化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化两个方面对通用型数据处理节点的设计理论展开论述。提出了“通道时间谱”这一通用的数据视角,对海洋地震勘探系统展开分析。对于实际板卡设计,本文则采用了现有产业界应用广泛的芯片级和电路板级的通用接口方案,对该节点展开具体的芯片选型、电路设计等工作。在节点间高速数据传输方面,本文则利用SerDes传输技术和GTX高速串行收发器,搭配Aurora 64B/66B IP核,以及FMC和SFP模块、PCIe数据传输链路研究了系统内各物理节点间的高速串行传输链路。在基于内存的数字逻辑硬件处理方面,本文基于DDR内存的小读写系统,结合内存接口模块、AXI总线互联器、DMA数据传输引擎以及MicroBlaze软核等组件,研究了虚拟FIFO、拖缆数据流合并,以及节点间内存共享技术。在分布式流处理软件方面,本文则基于Hadoop软件生态,利用现有基于内存计算的流处理软件技术框架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技术,构建出了一套易于扩展的水上记录系统的软件系统,并结合具体拖缆数据处理任务,讨论了多种海洋拖缆数据处理方案。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研究,本文所述的水上记录系统,不仅在通用性方面可以实现系统内主要物理节点的通用部署,而且提供了一套基于内存的拖缆数据处理软硬件模块。本文所提出的软硬件可扩展的系统构想,以及接口与处理组件相互分离的系统设计方案,在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引入了大数据领域先进的技术方案,拓宽了海洋地震勘探装备研发领域的技术选择范围。
信佳智[3](2019)在《基于STM32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设计》文中提出随着船舶电力系统容量的持续增大,高电压较低电流的中压电力系统成为一种优化的选择。船舶中压电站为船舶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电站一旦出现故障会对全船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航行安全产生威胁甚至危及船员生命。因此对船舶中压电站的监测报警与故障保护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现有的船舶电站监测设备故障监测报警信息显示不直观与监测设备分散的问题,同时考虑故障保护智能性与集成性,以“大西洋”轮船舶中压电站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具有监测报警、故障保护和电能自动管理等功能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首先,设计了一套船舶中压电站能量管理、电能自动分配的监测系统,对负载用电设备通过船舶电气三类负荷法计算出不同航行工况状态下的全船电力系统负载量,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设计不同工况、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功率管理系统;其次,设计并实现中压电站监测单元故障监测报警与处理等功能,针对中压电站特点,实现了发电机检漏仪报警处理、短路故障信息监测等功能,实现对中压电站特有功能的监测与保护,并且更加直观的显示故障与参数信息;再次,设计了包括主板卡和数据采集板卡的监测单元硬件并编写程序实现其功能,主板卡用于电站状态监视、功率分配管理以及电站保护,数据采集板卡主要用于采集发电机和中压汇流排参数,以及实现相应功能;最后,根据船上各工况实验数据和设定参数测试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对参数监测与显示试验、短路与电网失电试验、检漏仪报警处理实验和检修安全保护试验进行测试,并分别针对各种工况和各故障条件对监测单元相应的参数显示、故障报警、电站保护等功能进行测试。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各项功能,其中包括了船舶中压电站的参数采集、故障监测与保护、报警信息动态直观显示等功能的合理性,同时该监测单元还具有如下特点:反应灵敏、运行稳定、信息显示直观简明。与已有的电站监测设备比较,具有交互性更好、更人性化、更便于操作,监测单元结构清晰,方便设备维护与日后升级,设计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对船舶电站监测设备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吴红生[4](2019)在《基于磁力搅拌的生物反应器测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禽流感流行病不断爆发,禽流感疫苗的需求也急剧上升,急需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犬肾上皮连续细胞系(MDCK)悬浮培养是目前培养禽流感疫苗的主要方式,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是MDCK悬浮培养的核心设备。因为MDCK没有细胞壁,且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充分吸收营养和氧气,所以对培养环境中的污染物和剪切力都非常敏感,因此如何提高生物反应器的密封性能和使反应器内培养液在低剪切力的情况下充分混合是反应器结构设计的难点。此外,MDCK悬浮培养过程具有高度非线性,因此其测控系统的设计也是工业化大规模悬浮培养MDCK的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MDCK悬浮培养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密封和培养环境中的剪切力与混合度的协调问题,设计了一种MDCK悬浮培养反应器用新型双磁力搅拌系统。首先,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新型搅拌系统的三维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流体力学(CFD)仿真软件ANSYS CFX对反应器内流场进行模拟,对新型搅拌系统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新型搅拌系统使得MDCK在悬浮培养过程中,在低剪切力下混合效果更好,且与反应器罐体配合间无间隙完全密封,为MDCK悬浮培养规模扩大提供依据。(2)针对MDCK悬浮培养过程中葡萄糖浓度、乳酸浓度和活细胞密度无法实时在线测量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核模糊聚类动态关联向量机(GRA-KFCM-DRVM)软测量模型。首先,利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选择了软测量模型的输入量;其次,建立MDCK悬浮培养过程的动态关联向量机(DRVM)软测量模型;再次,通过核模糊聚类(KFCM)的方法对DRVM模型进行优化;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GRA-KFCM-DRVM的预测效果,并与DRV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RA-KFCM-DRVM精度更高、更稳定,为实时控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3)在对MDCK悬浮培养过程中关键变量预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RM9微处理器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设计了MDCK悬浮培养过程的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和基于Linux的控制系统软件环境;并且设计了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移动端的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MDCK悬浮培养过程的智能控制。
胡海涛[5](2015)在《基于以太网与GSM的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文中指出数据通信和监控模式是温湿度监控系统的两个发展方向,数据通信从独立信号线发展为现场总线形式,监控模式由最原始的人工测试发展到现在的分布式(DCS)。而随着温湿度探测节点的增加,常用总线RS485、CAN传输速率瓶颈凸显,通信速率高,可以组网是以太网的最大优势,却一直存在价格较为昂贵的问题而致使在温湿度监控领域应用受限。因此,针对温湿度监控系统,将高效的传输通信、广泛的适应面与大规模的分布式监控相结合,意义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半导体、通信与控制技术,提出一种远、近程相结合分布式监控系统,即以太网技术与全球移动通信技术(GSM)相结合的智能化、可组网、可适性强的监控系统。论文主要做的工作内容有:完成温湿度监控系统片上系统(Soc)整体设计方案,对各功能模块进行可行性分析后,确定各模块元器件主控型号,在PADS中完成原理图SCH设计并进行PCB打样。搭建硬件开发电路,分别设计出以太网模块、GSM模块,探头控制模块软件流程图,并在MCU中完成了代码开发任务。设计并开发出模块的用户自定义协议,完成各软件模块的移植、整合与调试工作;最后,联合上位机和手机终端做Soc系统各模块的功能验证测试等。本系统具有如下几点新的特性:(1)对以太网和GSM网络两种监控方式的结合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监控策略。即应用以太网通信的高速率和可组网特性,结合GSM网络的广泛分布性,提升传统温湿度监控通信速率的同时,亦增强以太网监控范围与灵活性。(2)采用中低端嵌入式处理器完成相关复杂系统设计,具有高性价比特性。(3)一PC终端可监控局域网内所有设备的所有探头,实现分布式大批量监控,手机终端可通过GSM网络对所处相关监控设备上的每个通道数据的实时查询和监控,实现远程监控。(4)应用非线性补偿与校正等实用性较强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小误差,使温度最大误差和湿度最大误差达到达到可接受范围之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陈震南[6](2015)在《基于嵌入式的1553B-RS485总线转换设备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发明以来,计算机、电子等技术便开始应用于航空电子领域,并开启了模拟电子控制系统的时代。直到上世纪70年代数字总线技术1553B标准的提出和应用,其大大提高了航电控制系统的性能,并正式开始进入数字电子控制系统的时代。而信息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单一的数字总线技术已不能完全满足特定系统的要求。因此,混合总线技术正逐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课题以航电总线为研究背景,功能扩展、节省成本为目标,通过研究将成本低廉、功能强大的RS485工业控制总线与价格昂贵、性能稳定的1553B航电总线结合的方法,提高混合总线的性能,研制一套基于ARM-Linux平台的1553B-RS485总线转换设备。论文首先分析了两类总线的传输协议和性能指标,提出1553B、RS485的节点接口和ARM9控制平台的设计方法。对来自1553B总线上的数据信息,通过由FPGA实现的RT节点进行协议解析,再由ARM-Linux平台进行调度管理、数据处理,最后通过RS485总线完成消息传输,实现终端设备的控制与信息反馈。在此基础上论文完成关键元器件设计选型,实现了基于ARM-Linux平台的1553B和RS485总线转换方案。论文对转换设备的软硬件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硬件设计以S3C2440作为ARM9控制平台,设计了平台的最小系统电路、RS485端通信电路、以FPGA为核心的RT模块电路;软件设计以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并在硬件基础上完成了Bootloader和内核的移植、根文件系统的挂载、两类总线接口的驱动程序编写以及系统的整体应用程序编写。文末通过对软硬件模块进行功能测试并对运行数据对比分析,数据传输转换准确可靠。试验表明总线转换设备能够完成1553B-RS485的数据转换功能,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忠凯[7](2012)在《嵌入式视觉传感器设计与图像采集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汽车生产线中零部件间隙尺寸的测量,研制一种可手持的嵌入式视觉传感器,很好地满足现场测量的应用需求,为监控车身零部件的加工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基于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设计了一种结构光传感器,结合嵌入式技术,在传感器中实现图像采集、处理及传输的功能。文中首先阐述了该传感器的测量原理,通过投射线结构光到被测物表面,采用CMOS传感器接收图像信息,建立视觉传感器模型,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其次,针对系统低功耗、高精度等使用要求,构建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电路,完成了方案中图像传感器、CPU、通讯模块、供电系统的具体硬件实现和功能测试。再次,通过对嵌入式操作系统学习和研究,构建了针对ARMv7-A与C64x+DSP嵌入式处理器架构的编译环境,完成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对OMAP3530嵌入式应用处理器的移植工作。在此硬件平台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驱动开发与功能调试,实现了上述硬件系统的正常运作。开发了基于Linux的图像采集应用程序,通过负载分析,优化系统性能,达到图像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处理。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对已知尺寸标准件进行反复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完成图像数据的采集,达到设计的预期目的。通过比对实验数据,找到偏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系统进行改进的方案。
郭嘉一[8](2012)在《基于GPS的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研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能质量的指标若偏离正常水平过大,会给发电、输电、变电和用电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随着西电东送、全国联网工程的实施,电网规模逐步增大,电网构成日趋复杂;电力系正常统运行中,电力公司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输变电设备,这些都对现代电力系统的分析、运行和控制技术提出了挑战。文中所设计的基于GPS的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测量仪是一种新型功角测量设备,可实现对系统中各关键节点的电压、电流相量的精确测量,实时观测整个电网运行状态,从而为研究分析大系统的动态特性、系统的经济调度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提供有力的手段。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文中简要总结了相量测量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目前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分类和设计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原因;阐述了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在提高电能质量和监测低频振荡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两端供电网为例,说明监测仪在电网中的运行模式。其次,以同步性、实时性、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为设计标准,设计了基于GPS的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硬件结构,包括同步时钟的建立、信号隔离单元、A/D模数转换单元、FPGA模块、GPS授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完成了DSP的电源和复位设计、EMIF外接同步和异步存储器的设计。最后,在数据处理单元中根据DFT算法设计了程序流程图、编写了代码;而后联通上位机,设计并搭建了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测量仪的实验平台,通过烤机实验和硬仿真实验验证代码是否满足要求,同时测试并分析装置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准确性。
宋伟科[9](2012)在《基于多机器人的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分析现有机器人控制系统和开放式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从实际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多机器人的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思想。本文紧密结合系统实用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系统研究了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搭建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机器人高精度运动控制、工件形位误差检测、加工路径动态误差补偿、多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参数化任务编程、开放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理论和开发方法等内容。论文取得了如下结论:提出了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机器人主动精度控制和加工件被动精度控制概念。针对机器人主动精度控制,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模型RBF-NN辨识的机器人自适应动力学速度前馈补偿控制方法。针对加工件被动精度控制,提出了基于结构光特征数据提取的工件形位误差检测方法,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加工轨迹的实时动态误差补偿。研究结果表明,主被动精度控制方案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加工精度。结合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特点,利用C-Space理论和最优路径搜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速度修正的多机器人无碰撞最优路径规划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比较实用的机械臂之间的最优无碰撞运动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构件特征参数提取的参数驱动任务编程技术。利用三维模型直接获得加工参数信息,进而利用参数驱动任务编程技术自动获得加工程序代码,实现了加工任务的自动表达和实现。针对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提出了一种多层等级式控制体系结构方案。以工控机作为主控单元,以“DMC运动控制卡+图像处理卡+PLC”为从控单元,实现系统硬件平台搭建。根据从控单元硬件的不同功能,设计了相应的通讯方式实现信息交互。提出了基于系统任务实时性能分配和管理的多媒体定时器的软中断实时数据更新技术,采用双缓存顺序指令运行控制方案实现运动控制指令的安全高效处理。以海洋平台型钢构件加工为试验平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多机器人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满足加工自动化要求的同时,明显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验证了系统的良好性能。
王洪亮[10](2012)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家居安防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人们对居家安全以及家庭财产安全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城市市民住宅小区也在大量崛起,这就促使人们的家庭住宅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不但需要豪华、宽敞的住宅环境,同时也希望有更加便利、安全的生活空间。目前,一般家居安防系统大多数是采用传统的方案,即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半数字化解决方案或者是基于模拟传输的解决方案,这两种解决方案在具体施工上都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必须有大量的布线施工;再者,使用模拟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安防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除此之外,使用模拟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安防系统在进行系统的扩展、升级时存在诸多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而构建的家居安防系统的方案。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主要有由数据分布网络、数据获取网络及控制管理中心等三个模块组成。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感器节点,节点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数据处理单元、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系统中的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有关协议组成一个分布式网络,分布式网络采集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前期处理、优化,再通过无线传送方式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送给信息处理中心。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的安防系统具有方便部署、系统构建快速等优点,另外由于采用了无线传输方式,不容易受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限制。所以,采用该方案构建的系统特别用于布置无人值守区域以及不能采用有线通信的场合,尤其在智能住宅小区、军事侦察、环境监测、仓储管理等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1)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家居安防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其设计观点。2)安防系统的基本特征及本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3)安防系统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包括收发芯片nRF905和主控芯片MSP430F149。4)安防系统的软件设计。
二、FieldPoint RTD模块为工业监视应用提供了低容量通道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ieldPoint RTD模块为工业监视应用提供了低容量通道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云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高可信访问控制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AuthPrivacyChain:云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具有隐私保护的访问控制框架 |
2.1 问题描述 |
2.2 具有隐私保护的访问控制框架设计 |
2.3 安全和特点分析 |
2.4 实验与性能评估 |
2.5 章节小结 |
3 SECACF:云环境下基于SGX的去中心化可信访问控制框架 |
3.1 问题描述 |
3.2 理论知识:Intel SGX |
3.3 可信访问控制框架设计 |
3.4 安全和特点分析 |
3.5 实验与性能评估 |
3.6 章节小结 |
4 STCChain:基于区块链的新型工业物联网关键数据门限加密保护方案 |
4.1 问题描述 |
4.2 背景知识 |
4.3 STCChain方案设计 |
4.4 安全和特点分析 |
4.5 实验与性能评估 |
4.6 章节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基于内存计算的海洋地震拖缆水上记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5.1 国外海洋地震勘探 |
1.5.2 国内海洋地震勘探 |
1.5.3 面向未来的地震勘探装备 |
1.6 文章结构 |
第2章 海洋地震勘探 |
2.1 地震勘探原理 |
2.1.1 反射波勘探法 |
2.1.2 陆地地震勘探原理 |
2.1.3 海洋地震勘探原理 |
2.2 海洋地震勘探数据 |
2.2.1 地震数据文件格式 |
2.2.2 真实的海洋地震数据 |
2.3 海洋地震勘探分辨率 |
2.3.1 横向分辨率 |
2.3.2 纵向分辨率 |
2.4 传统海洋地震勘探装备 |
2.4.1 水下拖缆系统 |
2.4.2 水上记录系统 |
2.4.3 数据传输协议 |
第3章 易于扩展的水上记录系统 |
3.1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
3.2 系统设计目标 |
3.2.1 软件可扩展 |
3.2.2 硬件可扩展 |
3.2.3 软硬件可扩展意义 |
3.3 系统构架分析 |
3.3.1 内存计算技术 |
3.3.2 数据传输协议 |
3.3.3 地震数据处理 |
3.4 易扩展型水上记录系统构架 |
3.4.1 数据接口中心 |
3.4.2 工作站 |
3.5 关键技术分析 |
第4章 通用型数据处理节点设计技术 |
4.1 通用型节点设计理论 |
4.1.1 虚拟仪器 |
4.1.2 数据处理模式 |
4.2 通用数据视角“通道时间谱” |
4.2.1 “通道时间谱”定义 |
4.2.2 “通道时间谱”应用示例 |
4.3 通用型数据接口 |
4.3.1 芯片级数据总线接口 |
4.3.2 电路板级硬件接口 |
4.4 通用型节点硬件设计 |
4.4.1 FPGA选型 |
4.4.2 MIFC接口电路 |
4.4.3 MIFC电源电路 |
4.4.4 MIFC时钟电路 |
4.4.5 辅助功能电路 |
第5章 节点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
5.1 SerDes传输链路 |
5.1.1 GTX收发器 |
5.1.2 收发器控制逻辑 |
5.2 PCIe传输链路 |
5.2.1 PCIe总线简介 |
5.2.2 PCIe协议结构 |
5.2.3 PCIe设备配置 |
5.2.4 PCIe中断机制 |
5.2.5 PCIe传输模式 |
5.2.6 DMA/Bridge SubsystemforPCIeIP核 |
5.3 FMC模块 |
5.3.1 FM-S14模块 |
5.3.2 FM-S18模块 |
5.3.3 EES-281模块 |
5.4 SFP模块 |
5.4.1 光纤选型 |
第6章 基于内存的数字逻辑硬件处理技术 |
6.1 内存读写小系统 |
6.1.1 内存接口模块 |
6.1.2 AXI互联器 |
6.1.3 DMA数据传输引擎 |
6.1.4 MicroBlaze软核 |
6.2 基于内存的虚拟FIFO |
6.2.1 虚拟FIFO控制器 |
6.2.2 示例应用 |
6.3 拖缆数据流合并 |
6.3.1 有序合并 |
6.3.2 无序合并 |
6.4 节点间内存共享 |
6.4.1 Chip2ChipIP核 |
6.4.2 内存共享 |
第7章 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流处理软件技术 |
7.1 流处理软件 |
7.2 Hadoop分布式软件生态 |
7.2.1 Hadoop应用 |
7.3 流处理软件系统 |
7.3.1 软件框架选型 |
7.3.2 Spark Structured Streaming |
7.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7.4.1 行存储VS列存储 |
7.4.2 HBASE数据库系统 |
7.5 工作站软件系统 |
7.5.1 软件系统构架 |
7.5.2 数据结构 |
7.5.3 拖缆数据流处理 |
第8章 系统测试与讨论 |
8.1 测试平台 |
8.1.1 MIFC板 |
8.2 系统性能测试 |
8.2.1 数据接口中心性能 |
8.2.2 工作站性能 |
8.3 硬件扩展测试 |
8.3.1 图像显示 |
8.3.2 数据采集 |
8.4 软件系统测试 |
8.4.1 过滤 |
8.4.2 统计 |
8.4.3 排序 |
8.5 测试工作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工作创新点 |
9.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补充材料 |
A.1 A型MIFC板 |
A.2 B型MIFC板 |
A.3 C型MIFC板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STM32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船舶中压电站概述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工作 |
2 船舶中压电站结构及特点 |
2.1 中压电力系统结构 |
2.1.1 发电系统 |
2.1.2 配电系统 |
2.1.3 输电电缆 |
2.1.4 电力负载 |
2.2 中压电站基本结构 |
2.2.1 船舶中压电站配电板基本结构 |
2.2.2 船舶中压电站与船舶电力系统的关系 |
2.3 船舶中压电站的特点 |
2.4 船舶电力系统负荷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功能模块设计 |
3.1 船舶中压电站的基本监测功能 |
3.2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数据采集模块 |
3.3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功能模块 |
3.3.1 电站自动管理功能 |
3.3.2 基本故障保护功能 |
3.3.3 过载保护与自动分级卸载功能 |
3.3.4 重载问询功能 |
3.3.5 检漏仪报警处理功能 |
3.3.6 发电机短路故障监测功能 |
3.3.7 安全维修保护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4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硬件设计 |
4.1 数据采集板卡的硬件设计 |
4.1.1 处理芯片选型及其外围电路 |
4.1.2 数字量输入接口电路 |
4.1.3 数字量输出接口电路 |
4.1.4 脉冲量输入接口电路 |
4.1.5 RS-485接口电路 |
4.1.6 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 |
4.1.7 电源电路与电路板设计 |
4.2 显示支持板卡的硬件设计 |
4.2.1 辅助电路 |
4.2.2 显示交互模块 |
4.2.3 通信功能模块 |
4.2.4 电路板设计 |
4.3 核心板的硬件设计 |
4.3.1 处理芯片选型 |
4.3.2 串行FLASH |
4.3.3 拓展SDRAM |
4.3.4 电路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软件设计 |
5.1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软件组成 |
5.1.1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软件结构 |
5.1.2 μC/OS-Ⅱ系统移植 |
5.2 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
5.2.1 数字量端口驱动设计 |
5.2.2 定时器/计数器驱动设计 |
5.2.3 串口通信驱动设计 |
5.2.4 RTC实时时钟驱动模块 |
5.2.5 模拟量采集驱动设计 |
5.2.6 显示驱动设计 |
5.3 通信软件设计 |
5.3.1 板卡间通信协议 |
5.3.2 通信硬件驱动设计 |
5.3.3 通信软件设计 |
5.3.4 通信测试 |
5.4 船舶电站监测功能软件设计 |
5.4.1 船舶中压电站状态分析功能 |
5.4.2 船舶电站监测单元诊断功能 |
5.4.3 中压电站自动管理功能 |
5.4.4 监测单元任务管理设计 |
5.5 报警提示功能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监测单元功能测试 |
6.1 参数采集与显示测试 |
6.1.1 开关量输出测试 |
6.1.2 模拟量输入与显示测试 |
6.1.3 开关量输入与显示测试 |
6.2 检漏仪报警处理与自解列功能实验 |
6.3 短路故障监测与电网失电实验 |
6.4 安全维修保护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测试 |
附录B Modbus通讯程序部分代码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基于磁力搅拌的生物反应器测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MDCK悬浮培养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反应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CFD应用在生物反应器上研究现状 |
1.3 软测量技术与细胞培养参数检测研究现状 |
1.4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过程的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CFD的新型生物反应器设计 |
2.1 引言 |
2.2 新型双磁力搅拌式生物反应器设计 |
2.2.1 磁力传动原理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上的应用 |
2.2.2 双磁力搅拌反应器设计 |
2.2.3 搅拌桨叶形状的选型 |
2.3 计算流体力学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中的应用 |
2.3.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2.3.2 CFD模拟流场理论基础 |
2.3.3 CFD流场模拟基本流程 |
2.3.4 CFD应用于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流场模拟 |
2.4 新型搅拌桨叶优化设计 |
2.4.1 新型搅拌桨叶模型建立 |
2.4.2 模型区域网格划分 |
2.4.3 边界条件设置 |
2.5 新型搅拌系统分析设计 |
2.5.1 斜四宽叶斜率分析设定 |
2.5.2 基于流场分析的双搅拌系统设计 |
2.5.3 基于流场分析的双层桨叶间距设定 |
2.5.4 基于CFD的流场剪切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DCK悬浮培养过程GRA-KFCM-DRVM软测量建模 |
3.1 引言 |
3.2 软测量建模理论基础 |
3.2.1 软测量技术概述 |
3.2.2 软测量模型的在线校正 |
3.2.3 软测量模型辅助变量的选择方案 |
3.3 MDCK悬浮培养过程关联向量机软测量建模 |
3.3.1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软测量模型辅助变量的选择 |
3.3.2 模糊核聚类算法(KFCM) |
3.3.3 动态关联向量机(DRVM)软测量建模 |
3.3.4 GRA-KFCM-DRVM模型建立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物细胞悬浮培养过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3 数字系统存储与通讯接口技术及数据采集 |
4.3.1 存储器接口电路 |
4.3.2 通讯接口电路 |
4.3.3 现场数据采集 |
4.4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
4.4.1 远程系统方案设计 |
4.4.2 GPRS通信模块 |
4.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6 MDCK悬浮培养远程自动监控系统实现 |
4.6.1 远程数据传输 |
4.6.2 远程监控界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5)基于以太网与GSM的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发展历史 |
1.3.1 温度测量发展史 |
1.3.2 湿度测量发展史 |
1.3.3 温湿度测控系统的发展史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温湿度监控系统总体设计与主要模块选型 |
2.1 系统方案总体设计 |
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3 系统技术实现要求 |
2.4 主要器件选型 |
2.4.1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型 |
2.4.2 核心控制器的选型 |
2.4.3 以太网控制器的选型 |
2.4.4 GSM模块的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湿度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开发环境简介 |
3.2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3.3 硬件系统原理图详细设计 |
3.3.1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3.3.2 核心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3.3.3 蜂鸣报警电路设计 |
3.3.4 系统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3.5 MCU与以太网适配器接.方案 |
3.3.6 以太网适配器CP2200及外围原理图设计 |
3.3.7 以太网升压与接.电路设计 |
3.3.8 GSM控制器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
3.3.9 GSM控制器模块外围电路设计 |
3.3.10 SIM卡电路设计 |
3.3.11 探头控制器电路设计 |
3.3.12 探头接.电路设计 |
3.3.13 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 |
3.4 硬件系统PCB Layout设计 |
3.4.1 硬件系统PCB Layout元件布局布线基本规则 |
3.4.2 硬件系统PCB Layout降噪与电磁抗干扰措施 |
3.4.3 硬件系统PCB Layout打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湿度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
4.2 探头控制器MCU软件设计 |
4.2.1 串.用户数据包的定义 |
4.2.2 命令解析处理设计 |
4.2.3 数据处理 |
4.3 主控MCU软件设计 |
4.3.1 探头信息的获取 |
4.3.2 GSM模块M660+的开启 |
4.3.3 短消息状态机运行机制 |
4.3.4 短消息命令包解析 |
4.3.5 短消息发送机处理 |
4.3.6 uIP特性 |
4.3.7 uIP架构 |
4.3.8 CP2200以太网帧结构 |
4.3.9 用户数据包定义与解析 |
4.3.10 以太网控制器CP2200的初始化程序 |
4.3.11 以太网数据包接收程序 |
4.3.11.1 ether_recv()函数中的核心接收程序 |
4.3.11.2 tapdev_read()函数的详细代码程序 |
4.3.12 用户应用接.程序 |
4.3.13 以太网数据包发送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湿度监控分布式系统测试 |
5.1 目标与测试环境 |
5.2 以太网温湿度数据采集测试 |
5.2.1 以太网温湿度数据采集 |
5.2.2 温湿度报警上下限设置测试 |
5.2.3 温湿度校准值设置测试 |
5.2.4 温湿度继电器控制设置测试 |
5.2.5 温湿度监控系统组网测试 |
5.3 GSM网络收发信息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嵌入式的1553B-RS485总线转换设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航电系统总线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RS485 总线的发展历史 |
1.4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1553B 与 RS485 总线概述 |
2.1 1553B 总线简介 |
2.1.1 总线基本信息 |
2.1.2 总线可靠性分析 |
2.2 RS485 总线简介 |
2.2.1 总线参数 |
2.2.2 总线可靠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线转换设备设计方案分析设计 |
3.1 整体设计分析 |
3.1.1 1553B 节点设计分析 |
3.1.2 RS485 端点设计分析 |
3.1.3 ARM9 控制平台设计分析 |
3.2 器件选择 |
3.2.1 1553B 节点器件选择 |
3.2.2 RS485 端器件选择 |
3.3 传输方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线转换设备的硬件设计 |
4.1 整体硬件设计 |
4.2 ARM9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4.2.1 嵌入式核心电路 |
4.2.2 电源电路 |
4.2.3 晶振电路 |
4.2.4 下载电路 |
4.3 RS485 端通信电路设计 |
4.3.1 隔离模块设计 |
4.3.2 收发模块设计 |
4.4 RT 内部模块设计 |
4.4.1 曼侧斯特编解码模块设计 |
4.4.2 命令解析模块设计 |
4.4.3 收发数据缓冲模块设计 |
4.5 RT 外部电路设计 |
4.5.1 FPGA 工作电路设计 |
4.5.2 收发电路模块设计 |
4.6 整体 PCB 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嵌入式 Linux 概念 |
5.2 引导加载程序 Bootloader |
5.2.1 Bootloader 概述 |
5.2.2 Bootloader 启动方式 |
5.2.3 Bootloader 移植 |
5.3 内核移植 |
5.3.1 内核启动方式 |
5.3.2 内核配置 |
5.4 文件系统挂载 |
5.4.1 文件系统选型 |
5.4.2 BusyBox 配置 |
5.5 总线接口设备驱动开发 |
5.5.1 RT 端驱动设计 |
5.5.2 485 端驱动设计 |
5.6 转换设备应用程序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换设备测试 |
6.1 模块测试 |
6.1.1 供电系统模块测试 |
6.1.2 核心电路模块测试 |
6.1.3 485 通信模块测试 |
6.1.4 RT 模块 FPGA 测试 |
6.2 整体运行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嵌入式视觉传感器设计与图像采集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数字图像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三角法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嵌入式视觉传感器测量原理 |
2.1 引言 |
2.2 视觉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
2.3 线结构光传感器数学模型 |
2.4 光学模块设计 |
第三章 嵌入式视觉传感器系统的方案 |
3.1 引言 |
3.2 测量系统的方案 |
3.3 图像采集方案 |
3.3.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3.3.2 嵌入式方案选型 |
3.3.3 方案定型 |
3.4 系统硬件电路实现 |
3.4.1 CMOS 图像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
3.4.2 接口电平转换与布线板设计 |
3.4.3 嵌入式 CPU 小主板设计 |
3.4.4 通讯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视觉传感器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系统的移植 |
4.2 嵌入式系统的启动 |
4.2.1 Xloader |
4.2.2 Uboot |
4.2.3 Uimage |
4.2.4 BusyBox |
4.3 图像传感器的驱动设计 |
4.3.1 设备驱动的功能 |
4.3.2 图像传感器驱动过程 |
4.3.3 图像传感器接口初始化 |
4.3.4 接收输出数据 |
第五章 实验与总结 |
5.1 重复性实验验证 |
5.2 被测物倾斜实验验证 |
5.3 实际应用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GPS的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同步相量测量研究概况 |
1.2 研制便携式同步相量测量仪的原因 |
1.3 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 |
1.4 文章结构和章节安排 |
2 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基本原理和在电网中的作用 |
2.1 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基本原理 |
2.2 提高电能质量 |
2.2.1 电能质量的定义 |
2.2.2 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和意义 |
2.2.3 电网运行中电能质量干扰分析 |
2.3 监测低频振荡 |
2.3.1 低频振荡的表现及危害 |
2.3.2 电网运行中低频振荡分析 |
2.4 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应用举例 |
2.5 本章小结 |
3 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硬件结构 |
3.1 整体架构和技术参数 |
3.2 主要硬件结构设计 |
3.3 同步时钟的建立 |
3.3.1 时钟同步技术 |
3.3.2 时钟同步装置 |
3.4 A/D采样电路 |
3.5 FPGA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
3.6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
3.6.1 TM320DM642结构概述 |
3.6.2 TMS320DM642的电源和复位 |
3.6.3 TMS320DM642的EMIF设计 |
3.6.4 TMS320DM642工作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4 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检测仪的算法及软件实现 |
4.1 常用算法比较 |
4.2 应用在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DFT算法 |
4.3 频率偏移计算和幅值、角度修正 |
4.4 下位机软件设计与算法实现 |
4.4.1 主程序设计 |
4.4.2 Intl中断程序设计 |
4.4.3 Fourier子程序设计 |
4.5 实验与结论 |
4.5.1 程序烧写工具CCS |
4.5.2 实验平台搭建 |
4.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以及进一步工作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多机器人的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机器人动力学补偿控制技术 |
1.2.2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辨识技术 |
1.2.3 机器人编程技术 |
1.3 多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多机器人技术应用背景 |
1.3.2 多机器人协调路径规划 |
1.4 开放式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4.1 开放式控制系统的典型特征 |
1.4.2 基于 PC 的开放式控制系统的实现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精度智能化任务控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高精度智能化任务控制要求 |
2.3 机器人自适应动力学速度前馈补偿控制研究 |
2.3.1 DVFCC 控制器设计 |
2.3.2 基于 RBF-NN 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辨识 |
2.3.3 逆速度控制器设计 |
2.3.4 机器人轨迹跟踪性能分析 |
2.4 基于结构光检测的智能动态路径修正与控制 |
2.4.1 结构光检测原理 |
2.4.2 离线工件特征数据重构 |
2.4.3 在线动态路径修正与控制 |
2.4.4 实验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机器人 C 空间障碍物边界计算 |
3.2.1 多机器人系统运动学分析 |
3.2.2 可达流形和接触流形计算 |
3.2.3 动态障碍物边界建立 |
3.3 多机器人动态最优路径规划 |
3.3.1 C 空间离散化处理 |
3.3.2 基于 A*算法的最优路径搜索 |
3.3.3 基于障碍物边界特征点分析的动态速度修正 |
3.4 多机器人无碰撞最优路径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数驱动任务编程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三维模型的构件特征参数提取 |
4.2.1 构件三维模型设计标准 |
4.2.2 IGES 数据文件结构 |
4.2.3 模型特征实体分析 |
4.2.4 模型特征参数提取 |
4.3 参数驱动任务编程技术 |
4.3.1 任务路径表达 |
4.3.2 任务路径生成 |
4.3.3 任务路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5.1 引言 |
5.2 控制系统功能要求 |
5.3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5.4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5.4.1 硬件模块化设计 |
5.4.2 多硬件实时通讯设计 |
5.5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5.5.1 控制系统软件功能模块化分析 |
5.5.2 多任务实时性分配 |
5.5.3 基于对象的软件模块化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海洋平台构架加工的系统试验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海洋平台构架型钢加工要求 |
6.2.1 型钢构件加工设备功能分析 |
6.3 多机器人开放式切割系统功能开发 |
6.3.1 硬件系统组成 |
6.3.2 软件功能开发 |
6.4 试验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家居安防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简介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发展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2.4 发展方向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 |
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介绍 |
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防系统结构 |
2.1 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特征 |
2.2 安全防范系统的总体架构 |
2.2.1 防盗报警设计 |
2.2.2 防火报警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设计 |
3.1 MSP430 系列的单片机简介 |
3.2 数据无线传输模块 |
3.2.1 无线收发芯片 nRF905 |
3.2.2 nRF905 应用电路 |
3.3 防盗探测器 |
3.3.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
3.3.2 微波传感器 |
3.3.3 无线门磁模块 |
3.4 防火探测器 |
3.4.1 光电感烟传感器 |
3.4.2 温度传感器 |
3.4.3 CO 气体传感器 |
3.5 时钟模块 |
3.6 绘制 PCB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防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4.1.1 Embedded Workbeneh 开发环境介绍 |
4.1.2 JTAG 仿真器在线编程 |
4.2 系统的程序设计 |
4.3 无线数传模块软件设计 |
4.3.1 nRF905 的配置寄存器 |
4.3.2 nRF905 的 SPI 接口 |
4.4 传感器模块软件设计 |
4.5 传感器信号处理 |
4.5.1 信号特征 |
4.5.2 数据处理阈值比较法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FieldPoint RTD模块为工业监视应用提供了低容量通道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云环境下基于区块链的高可信访问控制架构研究[D]. 杨彩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内存计算的海洋地震拖缆水上记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丁治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3]基于STM32的船舶中压电站监测单元设计[D]. 信佳智.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4]基于磁力搅拌的生物反应器测控系统研究[D]. 吴红生. 江苏大学, 2019(12)
- [5]基于以太网与GSM的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D]. 胡海涛. 贵州大学, 2015(03)
- [6]基于嵌入式的1553B-RS485总线转换设备的研制[D]. 陈震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6)
- [7]嵌入式视觉传感器设计与图像采集实现[D]. 张忠凯. 天津大学, 2012(08)
- [8]基于GPS的便携式电能质量/相量监测仪的研制[D]. 郭嘉一.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9]基于多机器人的开放式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D]. 宋伟科. 天津大学, 2012(05)
- [10]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家居安防系统研究[D]. 王洪亮.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