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苑四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邢兆连[1](2021)在《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边雨[2](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提出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李晓宁[3](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张琳[4](2020)在《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全球资源过度被消耗,河流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用水匮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结构污染突出、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层出不穷,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与生态问题,河流亦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城市历史文化孕育者的河流对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对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市河流进行设计,将人们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到意识到河流生态重要性以及河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转变,反馈并落实到滨水景观设计,激活场地活力并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弘扬,进而达到人与河流共生的目的,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求。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相关概念、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和国内外滨水空间的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做归纳总结,对滨水景观的类型、尺度界定、构成要素、生态学解析以及价值取向做探讨研究,以生态修复为目的和手段,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提出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包括防洪蓄洪、提升自净能力、重建河流景观以及增加河流亲水性的规划设计目标,系统与区域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生态设计原则、文化保护原则的规划设计原则,水体生态修复、植物生态修复、动物栖息地恢复以及生态游憩的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调研进一步应用于本文的实践对象——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性景观设计,以期为同类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张元龙[5](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引导房价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效应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这一出行方式以其运量大、速度快、价格便宜的优势,逐渐成为各大城市快速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能够丰富人们的出行方式,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交通成本,并带来显着的外部性经济效应,对其沿线的房地产价值、周边土地利用形态、布局与开放强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而言,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显着提升其沿线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因而对沿线区域经济格局乃至整体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带来重要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的范围在500-2000m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轨道线路对周边不同圈层的影响力间具有差异,直接影响其土地开发利用的形态。因此,对正在打造“公交都市”的合肥市开展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选取合肥市目前处于运营期、建设期、规划期不同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线路周边2km范围内的居住房产项目;另一个层面是对不同时空效应下的合肥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模式探究,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合肥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1,3,6号轨道交通线路典型居住型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结合TOD模式分析站点周边土地的用地功能调整、开发强度及开发时序的优化,实现站域内土地利用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前一层面结合Hedonic模型和GIS空间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后一层面借鉴前者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用地定性优化调整,两者逻辑关系紧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时间效应。合肥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价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居住房产项目每远离运营期的1号线站点周边100m,则项目价格下降165.9元/平方米;距离建设期的3号线路最近站点每增加100m,则项目均价下降97.9元/平方米;而房产项目距离规划期的6号线最近站点每增加100m,房价相应下降56.9元/平方米。(2)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空间效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轨道交通线路对沿线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范围存在差异,处于运营期的轨道1号线对站点周围1000m以内空间范围的影响比较显着,建设期轨道3号线对距站点1200m以内空间范围的影响比较显着,而规划期轨道6号线则仅对站点周边800m范围内的区域房价影响比较显着,且同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对不同圈层范围内的房价影响显着性存在差异。(3)不同时期的居住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优化策略。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线路的空间效应,结合一般站点TOD圈层功能布局模式,分别对规划期的广德路站800m内站域、建设期的淮南路站1200m内站域、运营期的长淮站1000m内站域制定了土地优化利用调整方案,给出了站点不同影响区内的用地功能置换、街区路网加密、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及建设引导策略,能够实现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及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设计、土地利用收益的“三位一体化”。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发展时期的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产增值的作用程度和范围,并将定量分析的结果结合TOD理论,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站点周边土地资源的差异化互动开发模式,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沿线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期为合肥市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交网络,实现城市交通战略,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协同规划及一体化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钱立[6](2019)在《保障性大型社区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关系研究 ——以南京市岱山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住宅的量与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城市建设中多关注建筑的“功能”而缺少对建筑之外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居住范围内的公共空间的统筹考虑。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和居住生活水平,营造居住范围内的高质量日常性公共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诸多城市都进行保障性住房社区建设,其中的中低收入居民群体公共休闲活动相对更有限,提高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公共空间品质以满足他们的生活休闲需要显得更加必要。本文选取了岱山新城这一南京市最大规模最具代表性的保障性大型住房社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空间句法工具和实地记录获取空间结构与公共空间属性数据,通过活动调研获取居民公共活动行为数据,剖析公共空间特征与居民活动行为的关系,明确空间结构、空间条件和环境要素对居民活动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社区空间现实和中低收入居民日常活动行为之间的适应性与矛盾性,探讨现有实践环境下保障性社区居住环境的不足,为建设更好的社区公共空间寻找一定的思路与方向。研究表明,社区空间结构的空间句法数值、临近商业的活跃程度、场地硬质活动面积等因素对公共空间的活动质与量有明显影响,而临近学校距离、场地绿化率、围合度等因素和活动质量几乎没有相关性,这些结论可以为改进保障性社区公共空间的配置、改善公共空间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如能将分布广泛的城市居住社区范围内公共空间从附属地位转变为活跃的活动行为空间载体,可以丰富广大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又能促进社会交往,提升整个城市区域的空间品质。全文正文约47000余字,图表60余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9)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19年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的通知》文中指出京政办发[2019]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北京市2019年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落实总规,促进减量提质发展。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按照"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要求,将棚户区改造与各区人口规划、建设用地存量统筹考虑,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与建设规模,严控用地拆占比和建筑拆建比,切实降低改造成本,强化公
李光耀[8](2019)在《北京市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微更新研究 ——以南庭新苑为例》文中指出将棚户区安置社区纳入微更新研究视野是对当前我国如火如荼的老旧社区微更新研究的拓展,也是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这一政府最大民生工程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巨大成果的保护。因为国内相当部分棚改项目的安置社区在建设中存在重搬迁轻社区重建;重资金平衡轻效益综合、重刚性设计标准执行轻人居环境品质的保障的现象,从而导致安置社区居民对新的社区生活不够满意,从而影响政府大力推进的民生工程的综合效益。此外,近年来微更新方法运用于老旧社区或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均取得了极大成功;同时微更新在刺激社区公共空间活力、促进邻里交往、社区认同、公共参与等方面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故笔者拟通过梳理我国目前老旧社区微更新的成功案例,分析归纳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社区微更新策略,并将其运用于北京市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的研究中,以期为解决当前量大面广的北京棚改安置社区人居环境品质提升问题而探索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更新策略和规划设计方法。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简要梳理了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范围以及重要概念,提出了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开展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做了系统梳理,为后续研究的推进建构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是对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的建设现状作了系统调研,对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全面梳理。第四章是选取国内老旧社区微更新和棚改安置社区建设的优秀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空间设计方法,进而归纳出对与棚改安置社区改造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微更新策略。第五章是实证研究,将第四章社区微更新改造策略具体运用于丰台棚改第一个安置社区南庭新苑的微更新改造中,探索棚改安置社区类微更新的策略与外部空间设计方法。第六章是对全文的研究总结,首先就论文所研究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学术观点和总结;其次因种种原因导致研究结论存在不足做了说明;最后对论文的后续研究指出了努力方向。
李恩增[9](2018)在《多重视角下开放式住区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的建设必须适应不断发展的居民需求,才能与时俱进。由于过去的社会经济结构、分配方式、规划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居住区规划模式以封闭式为主。但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贫富差距增大、居住空间分异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传统大型封闭式住区模式面临改革。因此,2016年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放式居住区的规划建设。论文首先从国家出台的《若干意见》第十六条入手,结合中国传统居住模式、邻里单位理念、新城市主义等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基于杭州的三个案例(杭二棉居住区、翠苑居住区、绿城桂花城小区),分析了建国后居住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总结其中的演化逻辑。其中,各类居住区建设的社会经济背景、居住区规划特点(包括规模、边界、交通、等级结构等方面)是分析的重点。其次,对开放式住区的内涵进行解析,包括与社区和街区的逻辑关系、尺度规模与边界特性决定的开放度。并从两个方面,即传统封闭式住区的问题、开放式住区的优势,来分析开放式住区规划在现阶段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开放式住区规划是否能够推广,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了开放式住区规划当前面临的困难,从制度、空间、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未来可行的路径。并选取杭州市亲亲家园居住区为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寻找开放式住区规划建设的可行之道。
牛彧男[10](2016)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无锡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的住宅建设相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住宅小区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及社会风尚,并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规律。无锡改革开放初期的住宅小区数量众多,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又很容易被人忽视。本文希望通过对无锡改革开放初期的住宅小区进行系统性梳理,完善无锡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之后的无锡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作用。本文研究时间范围始于1979年,止于1999年福利分房结束,具体又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研究对象为无锡市的住宅小区,在文献资料、图纸资料收集分析及深入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无锡住宅小区进行梳理。运用类型学、对比分析、实例解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对无锡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政策、人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背景总结的前提下,从住宅小区总体规划特征、户型设计特点、单体组合方式及公建配套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这一时期住宅小区的演变特征及背后成因。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明确文章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对这一时期的国内及无锡政治、社会、经济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发展阶段和保存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平行章节,按照以上划分的历史时段分别对各时期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政治政策、人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总结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的成因。
二、南苑四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苑四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资料的来源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
一、近郊农村 |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
小结 |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
小结 |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
一、舞队之中 |
二、舞场之外 |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
第三节 书画协会 |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
二、以书画结友 |
第四节 围圈踢毽 |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
二、结伴踢毽 |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
二、手绘方庄地图 |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
一、掌上四合院 |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
二、网络互动 |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
四、画中“方庄”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流面临的生态威胁 |
1.1.2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热潮与困境 |
1.1.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及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修复 |
2.1.2 河流生态修复 |
2.1.3 滨水景观 |
2.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
2.2.1 国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
2.2.2 国内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概述 |
2.3 .国内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
2.3.1 国外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
2.3.2 国内滨水空间研究概述 |
2.3.3 国际性滨水区会议研究概述 |
3.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 |
3.1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
3.2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
3.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
3.3.1 河流水体的稳定与流量恢复 |
3.3.2 河道整治恢复 |
3.3.3 河漫滩与河岸带恢复 |
3.4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
3.4.1 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则 |
3.4.2 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则 |
3.4.3 河流功能的多样性与主导支配性原则 |
3.5 .河流生态修复的方法 |
3.5.1 缓冲区修复 |
3.5.2 植被恢复 |
3.5.3 恢复河漫滩或河流泄洪区的自然湿地和修建部分人工湿地 |
3.5.4 降低河道边坡 |
3.5.5 重塑弯曲河谷 |
3.5.6 修复浅滩和深塘 |
3.5.7 修复水边湿地和沼泽地森林 |
3.5.8 修复零星分散的池塘 |
3.6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
3.6.1 河流连续体理论 |
3.6.2 洪水脉冲理论 |
3.6.3 四维系统理论 |
3.6.4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
3.6.5 河流复式断面过流理论 |
4.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
4.1 .城市滨水空间类型 |
4.2 .城市滨水空间尺度界定 |
4.3 .城市滨水空间的构成要素 |
4.3.1 滨水空间的空间构成 |
4.3.2 滨水空间的景观构成 |
4.4 .河流与滨水空间的生态学解析 |
4.4.1 空间结构生态学解析 |
4.4.2 作用过程的生态学解析 |
4.4.3 服务功能的生态学解析 |
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
5.相关案例分析 |
5.1 .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景观改造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特色 |
5.1.3 借鉴要点 |
5.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特色 |
5.2.3 借鉴要点 |
5.3 .上海苏州河梦清园规划设计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特色 |
5.3.3 借鉴要点 |
5.4 .洛阳伊滨公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设计特色 |
5.4.3 借鉴要点 |
5.5 .迁安三里河滨河景观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计特色 |
5.5.3 借鉴要点 |
6.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6.1 .规划设计目标 |
6.1.1 防洪蓄洪 |
6.1.2 提升自净能力 |
6.1.3 重建河流景观 |
6.1.4 增加河流亲水性 |
6.2 .规划设计原则 |
6.2.1 系统与区域原则 |
6.2.2 多目标兼顾原则 |
6.2.3 生态设计原则 |
6.2.4 文化保护原则 |
6.3 .规划设计策略 |
6.3.1 水体生态修复 |
6.3.2 植物生态修复 |
6.3.3 动物栖息地恢复 |
6.3.4 生态游憩空间设计 |
7.项目实践—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香河滨水景观设计 |
7.1 .项目背景 |
7.1.1 区位概况 |
7.1.2 上位规划解读 |
7.1.3 周边交通 |
7.1.4 气候条件 |
7.1.5 水资源现状 |
7.1.6 旅游资源 |
7.2 .现状分析 |
7.2.1 现状用地分析 |
7.2.2 现状交通分析 |
7.2.3 现状建筑分析 |
7.2.4 竖向分析 |
7.2.5 水体分析 |
7.2.6 现状绿地分析 |
7.2.7 生态敏感性评价 |
7.2.8 服务人群分析 |
7.2.9 场地SWOT分析 |
7.3 .设计构思 |
7.3.1 设计目标 |
7.3.2 设计定位 |
7.3.3 设计依据 |
7.3.4 设计原则 |
7.3.5 设计策略 |
7.4 .总体设计 |
7.4.1 总平面图 |
7.4.2 景观结构布局 |
7.4.3 景观功能分区 |
7.5 .分区设计 |
7.5.1 都市休闲活动区 |
7.5.2 地域历史风貌区 |
7.5.3 文化娱乐展示区 |
7.5.4 湿地田园风光区 |
7.6 .生态修复专项 |
7.6.1 水生态修复专项 |
7.6.2 植物生态修复专项 |
7.6.3 动物生态修复专项 |
7.6.4 生态游憩规划专项 |
7.7 .专项设计 |
7.7.1 交通规划专项 |
7.7.2 竖向设计专项 |
7.7.3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 |
7.7.4 照明设施专项 |
7.7.5 标识系统专项 |
7.7.6 铺装专项 |
7.7.7 智慧专项 |
7.7.8 节事活动专项 |
7.7.9 建筑专项 |
7.8 .经济技术指标 |
8.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5)城市轨道交通引导房价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效应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轨道交通 |
2.1.1 概述 |
2.1.2 轨道交通的特点 |
2.2 房地产价格及影响因素 |
2.2.1 房地产价格 |
2.2.2 居住房价的影响因素 |
2.3 时空间效应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区位理论 |
2.4.2 级差地租理论 |
2.4.3 特征价格理论 |
2.4.4 TOD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特征价格模型构建 |
3.1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产价格影响的研究方法 |
3.1.1 平均值比较法 |
3.1.2 交通成本模型法 |
3.1.3 特征价格模型法 |
3.1.4 不同研究方法的比选 |
3.2 HEDONIC模型方法概述 |
3.2.1 特征价格模型的假设条件 |
3.2.2 特征价格模型函数形式的选择 |
3.3 研究变量选择 |
3.3.1 因变量的选取 |
3.3.2 特征变量的选取 |
3.4 模型的检验 |
3.4.1 统计检验 |
3.4.2 计量经济学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市轨道交通沿线房产增值的时空效应研究 |
4.1 合肥市轨道交通概述 |
4.1.1 总体概况 |
4.1.2 研究对象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2.1 数据收集与获取 |
4.2.2 数据库的建立 |
4.3 研究模型的计算与检验 |
4.3.1 模型计算 |
4.3.2 模型检验 |
4.4 合肥市轨道交通沿线房产增值效应分析 |
4.4.1 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产价格影响的时间效应 |
4.4.2 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空间效应 |
4.4.3 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产增值的时空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空效应的合肥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策略 |
5.1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总体利用策略 |
5.1.1 轨道交通规划时期 |
5.1.2 轨道交通建设时期 |
5.1.3 轨道交通运营时期 |
5.2 规划期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策略探究 |
5.3 建设期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策略探究 |
5.4 运营期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策略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保障性大型社区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关系研究 ——以南京市岱山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与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空间句法理论综述 |
2.2 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1. 公共空间的研究概述 |
2.2.2. 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关系的研究概述 |
2.3 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相关研究 |
2.3.1. 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研究概述 |
2.3.2. 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空间研究方面进展 |
第三章 岱山新城的空间结构与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3.1 南京市保障性社区发展概述 |
3.2 岱山新城概况 |
3.2.1 岱山新城的典型性 |
3.2.2 岱山新城与城市的空间位置关系 |
3.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3.3 岱山新城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句法分析 |
3.3.1 岱山新城的空间结构特征 |
3.3.2 城市区域空间尺度的句法分析 |
3.3.3 小区空间尺度的句法分析 |
3.4 岱山新城的公共空间分布及特征 |
3.4.1 公共空间的识别与区分 |
3.4.2 社区级公共空间特征与活动设施情况 |
3.4.3 小区级公共空间特征和活动设施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岱山新城居民活动行为分析 |
4.1 活动行为调研概况 |
4.1.1 活动行为调研方法概述 |
4.1.2 接受问卷的岱山新城居民基本信息 |
4.2 公共空间活动行为的总体特征分析 |
4.2.1 社区级公共空间的活动行为总体特征 |
4.2.2 小区级公共空间的活动行为总体特征 |
4.3 公共空间的受访问卷分析和活动种类情况 |
4.3.1 公共空间的受访问卷分析 |
4.3.2 公共空间的活动种类情况 |
4.4 岱山新城居民的公共空间满意度分析 |
4.4.1 岱山总体满意度与社区级公共空间满意度分析 |
4.4.2 小区级公共空间满意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的关系探析 |
5.1 空间结构因素与活动行为的关系 |
5.1.1 岱山新城空间结构与公共空间活动行为的关系 |
5.1.2 小区内部空间布局与活动行为的关系 |
5.2 场所因素与活动行为的关系 |
5.2.1 场所条件和活动设施与所在空间活动行为的关系 |
5.2.2 灯光与日照条件的影响 |
5.3 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影响关系的综合分析 |
5.3.1 多因素综合分析 |
5.3.2 线性回归模型建构 |
5.3.3 模型解释 |
5.4 社区级与小区级公共空间的活动行为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5.4.1 活动总量比较 |
5.4.2 空间结构因素的影响异同 |
5.4.3 场所因素的影响异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岱山新城公共空间中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总结 |
6.1.2 保障性社区公共空间的改进建议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及成果 |
致谢 |
(8)北京市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微更新研究 ——以南庭新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北京市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的快速建设 |
1.1.2 棚改安置社区规划建设中的问题 |
1.1.3 微更新在社区更新改造中的广泛应用 |
1.2 选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综述研究 |
1.4.1 国内外关于棚改安置社区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关于社区微更新研究综述 |
1.4.3 小结 |
1.5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5.1 相关概念 |
1.5.2 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案例分析法 |
1.6.3 实地调研法 |
1.6.4 分析归纳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社区微更新相关基础研究 |
2.1 理论基础研究 |
2.1.1 城市触媒 |
2.1.2 环境与行为理论 |
2.1.3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
2.1.4 社区营造 |
2.2 实践基础研究 |
2.2.1 国外实践案例 |
2.2.2 国内实践案例 |
2.2.3 案例经验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现状研究 |
3.1 北京市棚改安置社区建设概况 |
3.2 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建设概况 |
3.2.1 丰台区棚户区改造历程 |
3.2.2 丰台区棚户区改造特点 |
3.2.3 丰台棚改安置社区建设概况 |
3.3 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现状调研 |
3.3.1 社区外部空间现状特征 |
3.3.2 居民行为与外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
3.3.3 社区居民公众参与现状 |
3.3.4 社区管理现状 |
3.4 现状问题研究 |
3.4.1 外部空间 |
3.4.2 社区生活 |
3.4.3 社区管理 |
3.5 问题根源分析 |
3.5.1 政策法规方面 |
3.5.2 开发商方面 |
3.5.3 规划编制者方面 |
3.5.4 社区居民方面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棚改安置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 |
4.1 棚改安置社区微更新改造的适宜性 |
4.1.1 外部空间层面:提升空间品质 |
4.1.2 社区生活层面:促进邻里交往 |
4.1.3 社区管理层面:增强社区自治 |
4.2 棚改安置社区微更新原则 |
4.2.1 小而美原则 |
4.2.2 微投资原则 |
4.2.3 人性化原则 |
4.2.4 文化延续原则 |
4.2.5 公众参与原则 |
4.3 棚改安置社区微更新策略 |
4.3.1 优化交通系统 |
4.3.2 打造多级活力公共空间 |
4.3.3 提升景观绿化品质 |
4.3.4 闲置建筑再利用 |
4.3.5 市井文化延续 |
4.3.6 以全过程参与促进邻里交往 |
4.3.7 构建微更新运作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庭新苑微更新实证研究 |
5.1 南苑棚户区基本概况 |
5.1.1 南苑地区历史沿革 |
5.1.2 南苑地区文化资源 |
5.1.3 南苑棚户区改造背景 |
5.1.4 南苑棚户区基本概况 |
5.1.5 南苑棚改安置情况 |
5.2 南庭新苑现状调研 |
5.2.1 南庭新苑基本概况 |
5.2.2 外部空间现状特征 |
5.2.3 居民问题反馈与改造建议 |
5.3 南庭新苑微更新设计 |
5.3.1 优化交通系统 |
5.3.2 打造多级活力公共空间 |
5.3.3 提升景观绿化品质 |
5.3.4 闲置建筑再利用 |
5.3.5 市井文化延续 |
5.3.6 居民参与微更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研究价值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多重视角下开放式住区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缘起 |
1.1.2 社会现状与背景 |
(1) 我国城市居住发展迅猛 |
(2) “新城市主义”下城市居住模式的多元化 |
(3)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 |
(4) 中国特殊国情与开放式住区的相容性仍有待讨论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封闭式住区 |
2.1.2 开放式住区 |
2.1.3 街区 |
2.1.4 相关居住理论与规划理论 |
(1) 中国传统居住模式(里坊、街巷) |
(2) 佩里:邻里单位 |
(3) 卡尔索普:新城市主义 |
(4) 雅各布斯/凯文·林奇:社区宜居理论 |
(5) 吴良镛:人居环境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学界研究现状 |
2.2.2 社会各界探讨 |
第三章: 建国后城市住区发展与变迁——以杭州为例 |
3.1 计划经济时期单位主导开发的居住模式——以杭二棉居住区为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居住发展背景 |
3.1.2 萧山杭二棉居住区规划分析 |
(1) 杭二棉居住区概况 |
(2) 杭二棉居住区规划特点 |
3.2 改革开放后政府主导开发的住区——以翠苑居住区为例 |
3.2.1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居住发展背景 |
3.2.2 杭州翠苑居住区规划分析 |
(1) 翠苑居住区概况 |
(2) 翠苑居住区规划特点 |
3.3 市场化下企业主导开发的城市居住模式——以桂花城居住小区为例 |
3.3.1 市场经济时代居住发展背景 |
3.3.2 杭州桂花城居住小区规划分析 |
3.4 居住模式的演化逻辑 |
3.4.1 基于形成原因与维系纽带的视角 |
(1)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 |
(2) 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 |
(3) 以财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 |
3.4.2 基于空间资源与设施共享的视角 |
3.4.3 基于道路交通与城市肌理的视角 |
3.4.4 基于社区管理与公众参与的视角 |
第四章: 开放式住区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
4.1 开放式住区内涵解析 |
4.1.1 社区、居住区与街区的区别与联系 |
4.1.2 居住区尺度与开放度的均衡 |
4.1.3 居住区边界与开放度的均衡 |
(1) 观察主客体的相互转换 |
(2) 服务主客体的相互兼容 |
(3) 渗透与隔离的相互统一 |
4.2 封闭式住区的问题分析 |
4.2.1 大尺度封闭式住区形成的原因 |
4.2.2 封闭式住区带来的问题 |
(1) 城市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 |
(2) 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问题 |
(3) 城市功能运行方面的问题 |
4.3 开放式住区的优势分析 |
4.3.1 优化的城市交通 |
4.3.2 活力的街道空间 |
4.3.3 高效的土地利用 |
4.3.4 共享的设施资源 |
第五章 开放式住区规划可行性研究 |
5.1 开放式住区规划面临的困难 |
5.1.1 社会经济困境 |
5.1.2 文化和心理困境 |
5.1.3 法律和制度困境 |
(1) “权”的角度:产权 |
(2) “责”的角度:管理 |
(3) “利”的角度:利益 |
5.1.4 现有技术规范困境 |
5.1.5 居民观念和意愿困境 |
5.2 开放式住区规划的可行路径 |
5.2.1 基本原则 |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2) 系统综合原则 |
(3) 阶段性原则 |
5.2.2 “系统升级”:制度层面的改革 |
(1) 行政层级结构调整 |
(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 完善相关法制建设 |
5.2.3 “硬件改造”:规划层面的突破 |
(1) 法定规划的支持 |
(2) 公共空间的构建 |
(3) 慢行街区的打造 |
5.2.4 “软件更新”:社会文化层面的引导 |
(1) 公共精神的培养 |
(2) 倡导不同阶层的混合居住 |
5.3 开放式住区规划案例分析——杭州亲亲家园 |
5.3.1 概况 |
5.3.2 规划结构 |
5.3.3 道路交通组织 |
5.3.4 邻里单元开放度 |
5.3.5 公共服务设施共享 |
5.3.6 整体评价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再思《若干意见》第十六条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改革开放初期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起源 |
1.2 概念界定 |
1.2.1 范围界定 |
1.2.2 空间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无锡改革开放初期住宅小区的研究现状 |
1.3.2 相关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收集部分 |
1.5.2 理论研究部分 |
1.5.3 研究视角 |
1.5.4 研究思路 |
1.5.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的产生背景及阶段划分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的产生背景 |
2.1.1 国内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 |
2.1.2 无锡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 |
2.1.3 无锡的地域人文环境 |
2.2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的发展沿革 |
2.2.1 恢复阶段--艰难起步(1979~1984年) |
2.2.2 发展阶段--萌芽与试验(1985~1991年) |
2.2.3 繁荣阶段--走向现代化(1992~1999年) |
2.3 改革开放初期无锡住宅小区建筑的保存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文革”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 |
3.1 社会背景及影响因素 |
3.1.1 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
3.1.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 |
3.1.3 城市化水平提高及“上山下乡”返潮 |
3.1.4 以经济、适用为主的住房政策 |
3.1.5 福利分房为主的分房制度 |
3.1.6 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生活方式 |
3.2 总体规划特征 |
3.2.1 以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密度为主的设计思想 |
3.2.2 行列式布局为主的规划特征 |
3.3 户型设计特点 |
3.3.1 小面积的户型标准 |
3.3.2 共用厨卫的户型平面特征 |
3.3.3 功能紧凑的梯间式住宅 |
3.3.4 采光良好的外廊式住宅 |
3.3.5 灵活多变的点式住宅 |
3.4 支撑体住宅的实践 |
3.4.1 支撑体住宅理论 |
3.4.2 在无锡的实践 |
3.5 矛盾及设计趋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 |
4.1 社会背景及影响因素 |
4.1.1 社会主义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确立 |
4.1.2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
4.1.3 提高居住面积的住房政策 |
4.1.4 住房制度商品化与建设主体转变 |
4.1.5 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
4.2 总体规划特征 |
4.2.1 综合开发的设计思想 |
4.2.2 打破行列式布局 |
4.2.3 注重室外空间氛围的营造 |
4.2.4 对比、韵律的设计手法 |
4.3 户型设计特点 |
4.3.1“套型”标准设计 |
4.3.2 方厅型的平面特征 |
4.3.3 户型多样化的设计 |
4.4 建筑单体特征 |
4.4.1 垂直分割的建筑立面 |
4.4.2 富有时代气息的立面装饰 |
4.4.3 对江南传统建筑形式的追求 |
4.5 公建配套和绿化系统设计研究 |
4.5.1 完善齐全的配套设施 |
4.5.2 顺而不穿、通而不畅的道路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 |
5.1 社会背景及影响因素 |
5.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 |
5.1.2 经济快速持续增长 |
5.1.3 住房商品化与房地产兴起 |
5.1.4 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转变 |
5.2 总体规划特征 |
5.2.1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
5.2.2 欧陆风格设计的探索 |
5.2.3 邻里空间为特征的布局方式 |
5.3 户型设计特点 |
5.3.1 起居型的居住模式 |
5.3.2 户型设计多样化进一步发展 |
5.3.3 南北通透的板式住宅 |
5.3.4 商住合一的沿街住宅 |
5.4 单调到自由灵活的建筑群体空间组合 |
5.5 公建配套 |
5.5.1 方格网到自由曲线的道路线型 |
5.5.2 由非机动车到机动车的停车设计 |
5.5.3 集中到分散的公共服务设施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本文重点研究26个住宅小区一览表 |
附录二:1979~1999年无锡住宅小区一览表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南苑四里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锡常老城建筑风貌的特征及传承设计研究[D]. 邢兆连. 江南大学, 2021
- [2]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4]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盂县香河景观规划为例[D]. 张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城市轨道交通引导房价与土地利用的时空效应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张元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保障性大型社区公共空间与活动行为关系研究 ——以南京市岱山新城为例[D]. 钱立. 苏州大学, 2019(04)
- [7]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2019年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17)
- [8]北京市丰台区棚改安置社区微更新研究 ——以南庭新苑为例[D]. 李光耀.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9]多重视角下开放式住区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 李恩增. 浙江大学, 2018(01)
- [10]改革开放初期的无锡住宅小区设计研究[D]. 牛彧男. 江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