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

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

一、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宗志[1](2013)在《胃肠漏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重点探讨胃肠漏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96例胃肠漏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均为1 00%,观察组患者恢复的时间[(34±3)d]明显短于对照组[(45±5)d】。结论手术治疗和传统治疗均是治疗胃肠漏的有效方法,但是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的恢复要更快些。

赵中伟[2](2012)在《探讨胃肠漏的治疗方法》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普外科胃肠漏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22例胃肠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胃肠漏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高位胃肠漏(胃、胆、胰术后并发的漏)7例,6例行负压引流,治愈4例,死亡2例,1例行常规引流,因多器官衰竭死亡;低位肠漏(空肠、回肠、结肠术后并发的漏)15例,其中行双套管负压引流10例均治愈(包括2例肠漏后二次行修补术均失败,再改为双套管负压引流的患者),2例漏口较小者行单纯负压引流治愈,1例再手术行结肠近端造口远端结肠关闭、腹腔引流术治愈,1例腹壁内漏开始行负压吸引、修补漏口失败后行二次造瘘术治愈,1例因切口裂开敞开引流放弃治疗死亡。结论负压引流、双套管负压引流是胃肠漏基本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耀明,杨振华,陈爱军,周欣[3](2002)在《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医源性胃肠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 1996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的 32例医源性胃肠漏的临床资料 ,对胃肠漏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2例胃肠漏中良性疾病 15例 ,恶性疾病 17例。择期手术 2 5例 ,急诊手术 7例。保守治疗 2 1例 ,再手术 11例 ,治愈 2 4例 ,死亡 8例。结论 医源性胃肠漏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吻合技术缺陷、吻合口局部情况不良、忽视术后处理等。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医源性胃肠漏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翟广[4](2021)在《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胆管损伤的预防手段、临床分组及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6例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发现2例,术后发现但无急性腹膜炎表现34例,按临床症状分为胆漏组17例、胆管狭窄组10例、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7例。术中发现的非计划胆道修复术为:胆管修补术+T管引流术2例,术后发现的非计划胆道修复术为:胆管修补术+T管引流术2例,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术3例,胆肠吻合术+T管引流术12例,ERCP+ENBD 6例,单纯腹腔穿刺引流术9例,腹腔穿刺引流术+PTCD 2例。分析36例病人胆管损伤的常见原因、发现时间、损伤部位。观察各分组处理前后ALB、TBIL、ALT、AST等指标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观察36例病人处理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并行术后疗效分析,对术后发现34例病人处理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胆管损伤常见原因包括病理因素占52.8%,解剖变异占8.3%。(2)发现时间:本研究2例病人为术中发现。34例病人术后发现,平均发现时间在23天,分为三组:①胆漏组16例术后2周内发现,1例术后4月发现。②胆管狭窄组7例术后2周内发现,3例术后2月至10月发现。③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6例术后2周内发现,1例术后24天发现。(3)损伤部位:本研究术中发现2例病人均损伤肝总管,34例病人术后发现,分为三组:①胆漏组胆囊管损伤6例,肝总管损伤5例,胆总管损伤4例,左肝管损伤1例,右肝管损伤1例。②胆管狭窄组肝总管损伤8例,胆总管损伤2例。③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肝总管损伤5例,胆总管损伤2例。(4)BD1处理术后疗效分析:①术后发现三组病人治疗后ALB、TBIL、ALT、AST这些指标都趋于正常,胆漏组ALB、AST、TBIL有统计学差异(P<0.05)。胆管狭窄组TBIL、ALT、AST有统计学差异(P<0.05),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TBIL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本研究所有病人处理后并发症1月内Clavien-Dindo分级Ⅲ级以上有5例。近期有效率为86.1%。术中胆管修补术后3天,并发胆管狭窄1例;胆漏组4例:损伤后2周内行ERCP+ENBD,并发腹腔脓肿、肝周积液各1例;损伤后原腹腔引流管引流,并发腹腔脓肿1例;损伤后2周内行胆管修补术,并发胸腔积液1例。③本研究所有病人处理后随访1月至2年Terblanche分级Ⅲ级以上的病人有7例,远期有效率为80.6%。术中胆管修补术,并发胆管狭窄1例;胆漏组1例:损伤后3月行胆肠吻合术,并发吻合口狭窄;胆管狭窄组2例:损伤后2周行胆管修补术,并发狭窄1例;损伤后10天行PTCD,并发胆管炎1例;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3例:损伤后20天先行PTCD后行胆肠吻合术,并发胆管炎1例;损伤后原腹腔引流管引流,长期胆管狭窄2例。④本研究术后发现34例病人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病人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心理情绪状态等项目及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胆管损伤常见原因包括病理因素及解剖变异等,重视术前B超及MRCP等检查、术中精细操作是预防的关键。(2)术中发现胆管损伤,选择常用非计划胆道修复术是胆管修补术+T管引流术。(3)术后发现胆管损伤,无急性腹膜炎表现按临床分组选择非计划胆道修复术。①胆漏组BDI早期行内镜或超声介入治疗是首选的微创治疗。②胆管狭窄组BDI待胆管扩张后行胆肠吻合术是主要治疗方法。③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BDI综合治疗为主,即早期行内镜、超声介入等治疗,引流1-3月后再行手术治疗。(4)内镜下微创治疗是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胆管损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蒋璐剑[5](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姜雪娇[6](2021)在《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多原发癌(multipleprimary cancer,MPC)指同一机体的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不止一个且互相独立的原发恶性肿瘤。肺癌由于其高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广泛重视。然而临床研究中对既往确诊癌症患者再次发生第二原发肺癌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鲜有报道。第二原发肺癌与肺部转移灶,病理性质完全不一致,其治疗手段及临床预后也不同。临床中由于新出现的第二原发肺癌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可能导致医务工作者重视首发癌,而忽略第二原发肺癌的发生,甚至直接误诊成首发癌的肺部转移,造成漏诊误诊。第二原发肺癌的漏诊或误诊,给规范化的临床治疗提出严峻挑战,均会造成患者放弃根治性治疗甚至过度治疗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对其临床特征、风险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减少第二原发肺癌的误诊和漏诊,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预后。分析同类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前已发表的研究大多整理分析了第二原发肺癌的临床特征,并未涉及其远期预后的分析,成为其研究的不足。基于此,我们提出了 72例LCSPM-MP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从多角度去探究影响其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目的探讨肺癌作为第二原发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形成原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性别、年龄、个人史、肿瘤家族史、时间间隔、首发癌情况(器官分布、病理分期、治疗方式)、第二原发肺癌情况(首次出现时的症状、病灶最大径、淋巴及器官转移情况、TNM分期、病理类型、ki-67、基因突变、治疗方式)及中医证候等因素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生存差异,以期提高医务工作者对LCSPM-MPC的认识,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整理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诊断标准从中筛选出肺癌作为第二原发癌的多原发癌患者纳入研究。详细采集并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并随访,包括一般情况、病史资料、首发癌相关信息、第二原发肺癌相关信息、中医证候及生存状态。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以中位计数法表示,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对再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性癌各临床指标运用log-rank单因素检验对比组间差异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做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LCSPM-MPC预后可能的风险因素,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发病率:中日友好医院2012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共经病理确诊为肺癌2375例,发现LCSPM-MPC患者72例,发生率约为3.03%。2)性别及年龄:全组男性、女性患者各36例,男女发病比例相近。首发癌确诊中位年龄是62岁(19~83岁),平均年龄60.25±12.74岁,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其中男性中位年龄63岁(49~81岁),平均年龄64.38±7.57岁,高峰年龄段60~69岁;女性中位年龄57岁(19~83岁),平均年龄56.11±15.38岁,高峰年龄段为50~69岁,男女在年龄分层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第二原发肺癌确诊中位年龄是69岁(31~90岁),平均年龄66.22±12.21岁,高峰年龄为70~79岁之间。其中男性中位年龄70岁(53~90岁),平均年龄69.55±8.64岁,高峰年龄段为70~79岁;女性中位年龄66岁(31~87岁),平均年龄62.89±14.32岁,高峰年龄段为70~79岁,男女在年龄分层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3)两癌灶间隔时间:同时瘤组(SMPC)占20.83%(15/72),异时瘤组(MMPC)占79.17%(57/72),异时瘤组是同时瘤组的3.8倍。SMPC组中,首癌与第二原发肺癌中位间隔时间是0.5个月(0~5.1个月);MMPC组中,首癌与第二原发肺癌中位间隔时间是77个月(10~304个月)。40例(55.56%)在首发癌确诊后的5年内有发生第二原发肺癌,提示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4)首发癌发病特点:消化系统30例,乳腺12例,泌尿系统8例,头颈部7例,女性生殖系统6例,淋巴系统4例,血液系统及胸腺各2例,腹膜后副神经1例,其中消化道(25/69,34.72%)及乳腺癌(12/72,16.67%)是首发癌的好发部位,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及妇科系统肿瘤。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乳腺癌最多见(12/36,33.33%),男性胃肠道肿瘤最多见(16/36,44.44%)。从同时异时性来看,MMPC和SMPC患者在首发癌系统及器官分布上无差异。病理类型以实体瘤多见,白血病、淋巴瘤病理类型少见。在首发癌分期方面,超过三分之二的首发癌临床分期为Ⅰ期(51/72,70.83%)。在首癌治疗方式中,84.72%(61/72)行手术治疗,其中76.39%(55/72)例行根治性手术。5)第二原发肺癌发病特点:54.17%(39/72)患者在确诊前无任何不适症状,仅通过常规体检偶然发现;55.56%(40/72)肿瘤最大径小于3cm;48.61%(35/72)患者伴发转移,37.5%(27/72)患者伴发淋巴结转移,30.56%患者(22/72)伴远处转移;50%(36/72))患者临床分期为Ⅰ期;63.89%患者(46/72)肺部病灶位于上叶;超过三分之二的病理类型为腺癌(58/72,80.56%);25%(18/72)患者具有EGFR敏感基因突变;55.56%(40/72)患者 Ki-67 指数<20%;65.28%(47/72)患者行手术治疗,54.17%(39/72)例行根治术。6)中医证候:31.94%(23/72)痰湿证,19.44%(14/72)血瘀证,15.28%(11/72)阴虚证,13.89%(10/72)气郁证,9.72%(7/72)湿热证,6.94%(5/72)阳虚证,2.78%(2/72)气虚证。7)生存情况:72例LCSPM-MPC患者至随访终点时,54.12%仍存活(39/72),45.83%(33/72)已死亡。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time,OS)范围为 12.93~337.37 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OS)为155.2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2/72)、83.33%(60/72)、62.5%(45/72)。8)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对再发癌为肺癌的MPC各项临床指标与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方法,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包括:性别、冠心病史、同时性或异时性、两癌时间间隔、首发癌年龄、首发癌器官分布(女性特有肿瘤)、首发癌分期、首发癌是否行根治术、第二原发肺癌病灶大小、淋巴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第二原发肺癌TNM分期、第二原发肺癌Ki-67数值、第二原发肺癌根治手术、中医证候(阴虚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经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显示,性别、间隔时间、阴虚证、首发癌年龄、首发癌行根治术及第二原发肺癌分期对总生存期影响较大(P<0.05)。研究结论1)LCSPM-MPC好发于中老年人,对于消化道肿瘤及乳腺癌患者,在首发癌确诊前5年内出现的肺部新发病灶,临床上需考虑到有第二原发肺癌的可能性,以便早期诊治,争取为患者赢取更大的生存获益。2)LCSPM-MPC患者均存在证候偏颇状态,以痰湿证居多,其次为血瘀、阴虚及气滞证,其中阴虚证患者预后可能较差。3)对LCSPM-MPC患者多项临床指标进行生存分析显示: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女性患者、无冠心病史、异时瘤组、首发癌灶与第二原发肺癌发病间隔时间>5年、首癌年龄<62岁,首癌及第二原发肺癌分期为Ⅰ-Ⅱ期、首发癌为女性常见肿瘤(乳腺癌和生殖系统肿瘤)、第二原发肺癌病灶<3cm、无淋巴及周围器官组织转移、第二原发肺癌Ki-67数值<20%,首发癌及第二原发肺癌行根治术患者预后较好,生存期显着延长。②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间隔时间、首发癌年龄、首发癌行根治术、第二原发肺癌分期对LCSPM-MPC患者预后的影响更大,其中男性患者、间隔时间小于5年、首发癌年龄≥62岁、首发癌未行根治术及第二原发肺癌为中晚期,死亡风险显着升高。

闫东亚[7](2020)在《胎龄≤32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生后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前瞻性收集胎龄≤32周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生后危险因素;探索早期心脏超声三尖瓣反流流速与早产儿发生BPD的相关性;通过检测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分析其与早产儿发生BPD的相关性;利用多因素分析,探索相关指标对早产儿BPD发生的早期预测作用,以期指导临床预防BPD发生,改善早产儿预后。方法:将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于生后24小时内转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结局是否发生BPD将早产儿分为BPD和非BPD两组,未发生BPD的早产儿中,随机匹配一般资料与BPD组无差异的早产儿作为非BPD组。记录入组早产儿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孕母一般情况、入院时基础疾病、住院期间出现的合并症、治疗措施、入院时实验室检查、28天内营养情况等资料,分析BPD发生的生后危险因素;分析入院24小时内的心脏超声结果,探讨三尖瓣反流流速与BPD的相关性;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测定两组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的血清NT-Pro BNP水平,比较两组间及不同程度BPD之间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三尖瓣反流流速(m/s)、NT-Pro BNP(pg/ml)及生后危险因素对BPD的早期预测效能,进一步多指标联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BPD早期预测模型。结果:一、两组早产儿一般情况的比较:研究期间本中心共收治232例≤32周早产儿,排除12例自动出院,32例住院时间不足28天,15例在住院期间进行了外科手术,其中发生BPD的有40例,未发生BPD的早产儿中,随机匹配一般资料与BPD组无差异的42例作为非BPD组。82例入选患儿中,男50例(60.98%),女32例(39.02%),平均胎龄(30.15±0.91)周,平均出生体重(1372.87±193.38)g。BPD组40例,男25例(62.50%),平均胎龄(29.96±1.10)周,平均出生体重(1353±198.18)g;非BPD组42例,男25例(59.52%),平均胎龄(30.34±0.06)周,平均出生体重(1410±196.75)g。BPD组中,轻度BPD 19例,中度BPD 15例,重度BPD 6例。两组间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有无窒息史、是否为小于胎龄儿、是否为试管婴儿、是否为双胎或多胎均无显着差异(P>0.05)。二、收集患儿及孕母的临床资料并比较:(1)两组早产儿母亲一般情况比较:孕母年龄、胎次、产次、生产方式、胎膜早破≥18小时、有无使用产前激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羊水污染、羊水少、妊娠期贫血、产前感染及母亲基础疾病方面,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早产儿基础疾病及合并症比较:BPD组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喂养不耐受、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早产儿脑损伤(brain injury in premature infants,BIPI)、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H-IVH)、频发呼吸暂停、败血症、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非BPD组(P<0.05);而两组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新生儿肺炎、气胸、化脓性脑膜炎、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生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治疗措施比较:BPD组咖啡因使用率、白蛋白使用率、丙种球蛋白使用率、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Fi O2≥40%天数(d)、吸氧时间、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l/kg)、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天及有创通气时间>7天均显着高于非BPD组(P<0.05);(4)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比较:BPD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BPD组(P<0.05),而两组间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5)两组早产儿营养管理比较:BPD组早产儿开始肠内喂养和达到全肠内喂养时间显着晚于非BPD组(P<0.05);BPD组早产儿生后第3天、7天、14天、21天及28天口服液体量及热卡均显着少于非BPD组(P<0.05);BPD组生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的静脉液体和热卡摄入量显着高于非BPD组(P<0.05);BPD组患儿生后第3天、7天及14天的总热卡摄入显着低于非BPD组(P<0.05);两组在生后第3、7、14、21及28天的总液体摄入量、生后第3天的静脉热卡摄入量和生后第21天、28天的总热卡摄入量无显着差异(P>0.05)。三、早产儿发生BPD独立危险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P(OR=14.443,95%CI:1.045~199.522)、Fi O2≥40%天数(d)(OR=0.664,95%CI:1.047~3.608)、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l/kg)(OR=1.108,95%CI:1.044~1.175)及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天(OR=7.683,95%CI:1.320~44.714)是早产儿生后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四、两组早产儿心超结果比较:(1)BPD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发生率显着高于非BPD组[65%(26/40)VS 14.3%(6/42)、27.5%(11/40)VS 2.4%(1/42),均P<0.05],而两组间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发生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shorting fraction,LVFS)均无显着差异[35%(14/40)VS 33.3%(14/42)、67.5%(27/40)VS 66.7%(28/40)、0 VS 0、70.16±6.84 VS 67.74±4.90、36.84±5.26 VS 34.95±3.59,均P>0.05];(2)BPD组存在三尖瓣反流的比例显着高于非BPD组,且三尖瓣反流流速显着高于非BPD组[70%(28/40)VS 45.2%(19/42);2.36±0.77(m/s)VS 1.33±0.53(m/s),均P<0.05];(3)三尖瓣反流流速越快,BPD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三尖瓣反流流速(m/s)与BPD发生程度呈正相关(r=0.388,P<0.05);(4)三尖瓣反流流速预测BP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5,当反流速度为1.45m/s时,敏感度为88.1%,特异性为62.5%。五、两组早产儿间NT-Pro BNP比较:(1)BPD组早产儿生后24小时血清NT-Pro BNP水平显着高于非BPD组[4610.5(3102.3,11403.5)pg/ml VS 1928.9(1207,3472.5)pg/ml,P<0.05],重度BPD早产儿血清NT-Pro BNP水平显着高于轻度、中度组BPD早产儿[15851(6389,34400)pg/ml VS 4029(2257,8770)pg/ml,15851(6389,34400)pg/ml VS4173(2883,9496)pg/ml,均P<0.05],轻度、中度BPD早产儿血清NT-Pro 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4029(2257,8770)pg/ml VS 4173(2883,9496)pg/ml,P>0.05];(2)NT-Pro BNP水平越高,BPD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 BNP(pg/ml)与BPD发生程度呈正相关(r=0.543,P<0.05);(3)NT-Pro BNP水平预测BPD发生的AUC为0.802,当NT-Pro BNP水平为2688.3pg/ml时,敏感度为69%,特异性为80%。六、早产儿发生BPD的早期预测:ROC曲线分析三尖瓣反流流速(m/s)、NT-Pro BNP(pg/ml)、VAP、Fi O2≥40%天数(d)、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l/kg)、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天预测BPD发生的AUC分别为:0.735、0.802、0.638、0.846、0.903、0.780,三尖瓣反流流速(m/s)、NT-Pro BNP(pg/ml)、Fi O2≥40%天数(d)、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l/kg)的灵敏度分别为:88.1%、69%、85.7%和88.1%,特异性分别为:62.5%、80%、87.5%和85%,可早期预测BPD;三尖瓣反流流速(m/s)、NT-Pro BNP(pg/ml)、VAP、Fi O2≥40%天数(d)、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l/kg)和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天联合Logistic回归构建BPD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986,敏感度为92.9%,特异性为97.5%,显着高于上述指标单独预测。结论:(1)VAP、Fi O2≥40%天数(d)、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l/kg)及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天是胎龄≤32周早产儿发生BPD的生后高危因素;(2)BPD组早产儿三尖瓣反流发生率及其反流流速明显高于非BPD组,三尖瓣反流流速(m/s)与BPD发生程度呈正相关,当三尖瓣反流流速>1.45m/s时,BPD发生风险明显增加;(3)BPD组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血清NT-Pro BNP(pg/ml)水平显着高于非BPD组,且其水平随BPD的严重程度而升高,NT-Pro BNP(pg/ml)水平与BPD发生程度呈正相关,当NT-Pro BNP>2688.3pg/ml时,BPD发生风险明显增加;(4)三尖瓣反流流速(m/s)、NT-Pro BNP(pg/ml)、VAP、Fi O2≥40%天数(d)、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l/kg)及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24天联合构建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BPD的发生。

张玉敏[8](2020)在《医源性生殖瘘114例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女性生殖瘘是妇产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和医患和谐。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事业发展、新法接生的普及,产科生殖瘘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伴随着新技术的开展,妇科手术相关的生殖道瘘有增多趋势。尽管临床处理措施日益改善,但生殖瘘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手术相关的生殖瘘病例资料,探讨生殖瘘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诊疗措施与预防。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自2004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相关的生殖瘘病例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信息、现病史、术前检查、生殖瘘特征、治疗方案、围术期准备等。通过电话、门诊就诊系统随访患者术后情况,截止时间至2019年8月。描述性分析女性生殖瘘形成病因、临床表现、诊疗措施和预后;计算机软件STATA 13.0版用于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描述生殖瘘病因及增长趋势,;IBM SPSS 23.0版用于分析影响生殖瘘修补术结局的因素,连续性变量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二分类变量使用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均为双侧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共纳入114例生殖瘘患者,中位年龄46岁(范围:21-76岁),其中膀胱阴道瘘(vesicovaginal fistula,VVF)43 例(37.72%),输尿管阴道瘘(ureterovaginal fistula,UVF)40 例(35.09%),直肠阴道瘘(rectovaginalfistula,RVF)23 例(20.18%);此外,还有子宫腹壁瘘、尿道阴道瘘、复合瘘、会阴阴道瘘,共计8例(7.02%)。80例(70.18%)生殖瘘与妇科因素有关,其中48例(42.11%)良性手术,30例(26.32%)恶性手术,1例(0.88%)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异位,1例(0.88%)钳刮术;余者与产科因素相关,包括18例(15.79%)产道裂伤,10例(8.77%)剖宫产术,4例(3.51%)梗阻性分娩,2例(1.75%)会阴侧切术。生殖瘘类型不同,其致病因素亦有差别,VVF中26例因妇科良性手术所致,10例因妇科恶性手术所致;UVF中分别有18例因妇科良性、恶性手术所致;RVF中18例因产道裂伤所致。在2009-2016年间,妇产科因素(除外经阴分娩)相关的生殖瘘病例数每年呈增长趋势,同时腹腔镜相关生殖瘘病例数亦呈增长趋势,随后有下降趋势;经阴分娩相关的生殖瘘病例数则较平稳,50%以上患者生殖瘘症状发生于2000年前。泌尿生殖瘘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阴道漏尿,部分伴有泌尿系感染、会阴瘙痒等症状;UVF早期患者常伴发热、腰疼、腹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泌尿生殖瘘患者均接受亚甲蓝试验、超声、膀胱镜、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gy,IVP)或盆腹腔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进一步诊断,其中膀肮镜、IVP使用频次较高。RVF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阴道排便、排气,部分伴有阴道炎、会阴瘙痒等症状;部分患者通过电子肠镜、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一步诊断。35例(81.40%)VVF患者行手术修补治疗,其中31例(72.09%)行经腹经膀胱修补术(30例于泌尿外科修补,1例于妇科修补),4例(9.30%)经阴入路修补(3例于妇科修补,1例于泌尿外科修补);29例(82.86%)VVF修补成功,6例(]7.14%)修补失败。33例(82.50%)UVF患者行输尿管重建治疗,其中31例(93.94%)行经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6.06%)行经腹输尿管简单修补术;术后输尿管支架置入中位时间9周(范围:6-18周),33例均修补成功。17例(73.91%)RVF行经阴修补术,其中7例同时行会阴成形术,17例患者均修补成功。其他8例罕见生殖瘘均行手术修补治疗,均修补成功。结论1.妇产科相关生殖瘘以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直肠阴道瘘多见,子宫腹壁瘘、尿道阴道瘘、复合瘘及会阴阴道瘘少见;多继发于妇科良性手术,其次为妇科恶性手术、产道裂伤、剖宫产术、梗阻性分娩,会阴侧切术、钳刮术及IUD异位最为少见。不同生殖瘘类型的病因不同,膀胱阴道瘘常继发于子宫切除术,原发病多为子宫肌瘤;输尿管阴道瘘常继发于腹腔镜手术,原发病多为子宫肌瘤和宫颈癌;直肠阴道瘘常继发于产道裂伤。2.妇产科因素相关(除外经阴分娩)的生殖瘘病例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可能与腹腔镜技术引入有关;经阴分娩相关的生殖瘘病例数每年相对稳定。3.泌尿系生殖瘘多使用膀胱镜、静脉肾盂造影等进行诊断;直肠阴道瘘多用电子肠镜进行诊断,较低位者体格查体即可诊断。4.生殖瘘可保守治疗,但多选择手术修补。我院膀胱阴道瘘患者多由泌尿外科医生治疗,行经腹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成功率达80%以上;输尿管阴道瘘多采用经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成功率达100%;直肠阴道瘘多采用经阴修补术,成功率达100%。

魏冬[9](2020)在《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烧伤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为制定本地区儿童烧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014周岁)烧伤患者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等)、烧伤特征(烧伤原因、时间、面积等)、治疗、住院时长、费用以及四种并发症发生状况,以患儿性别和年龄分段分组进行分析。对低蛋白血症、感染及住院费用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398例患儿,男女比为1.6:1.0;幼儿期(1≤Age<3)患儿最多(64%);农村:城镇为2.7:1.0;2、烧伤主要原因为烫伤(89.3%),其次为火焰烧伤(9.2%),电击伤和化学烧伤较少。夏季(30.9%)和春季(25.6%)烧伤者占多数;白天多于夜间,以午餐和晚餐时段高发。3、常发生烧伤的部位为上肢、躯干和下肢;以中度烧伤为主(59.8%),其次是重度和特重度烧伤、轻度。4、42.8%的患儿6小时内就诊我院,41.7%的患儿来院前未经过任何处理。经我院治疗后,78.8%患儿治愈、15.7%患儿好转;住院期间患儿发生低蛋白血症(37.8%)、贫血(33.4%)者相对较多,发生感染者较少。5、伤后低蛋白血症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伤后入院时间相关;烧伤感染与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是否手术治疗、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相关;住院费用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是否手术及是否有并发症相关。结论1、本地区儿童烧伤以幼儿期、男性、农村患儿居多,烫伤是主要烧伤原因,以春夏季、室内、用餐时段多发;患儿以深Ⅱ°及中度烧伤多见,伤后无治疗措施者占多数;94.5%的患儿经我科治疗后治愈或好转出院,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为低蛋白血症。2、应加强对幼儿家庭烧伤预防的宣教,也应加大伤后急救措施的普及教育力度,并要提高小儿重症烧伤的专科救治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预防-急救-转诊-专科治疗体系。

董银[10](2019)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口服中药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临床意义。2、对比中医药联合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预防胆石症复发较单纯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差异。3、系统研究健脾利胆法预防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选取四川省中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病人,术前检查均符合保胆取石术条件,并成功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1日起每日服消石汤一付、连服2周,后期术后每4个月每日服消石汤一付、连服4周,上述方案持续2年。对照组除术后指导饮食及其生活习惯改变外,无特殊处理。术后2年内多次用B超测定空腹时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检查有无胆结石形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2年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变化对比治疗前2组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功能,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进行比较,实验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其胆囊收缩功能强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年胆囊结石复发情况对比:实验组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对于改善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有疗效。

二、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4)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胆管损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一、古代中医认识
        二、当代医家认识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一、概述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诊断及分级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检索策略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4. 质量评价
        5. 资料提取
        6. 统计方法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分析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第三节 讨论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前言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模型验证
        2. 模型简化
        第三节 讨论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 研究对象
        3. 治疗方案
        4. 数据收集
        5.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评价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4. 安全性分析
        5. 随访
        第三节 讨论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个人简介

(6)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多原发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 多原发癌的发病率
    2. 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
        2.1 性别及发病年龄
        2.2 癌肿的发病间隔
        2.3 发病部位
    3 多原发癌的形成原因及危险因素
        3.1 多原发癌的现代医学认识
        3.2 多原发癌的中医学认识
    4. 多原发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 多原发癌的治疗
        5.1 多原发癌的现代医学治疗
        5.2 多原发癌的中医治疗
    6. 多原发癌的预后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1. 病历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排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随访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生存情况
        3.3 生存分析
    4. 讨论
        1. 发病率
        2. 形成原因
        3. 临床特征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5. 治疗
        6 预后
        7. 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
        8.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胎龄≤32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生后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及分组
    3.研究方法
    4.主要实验试剂及设备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早产儿BPD发生的生后危险因素
    2.早产儿发生BPD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两组早产儿心脏超声结果比较
    4.NT-ProBNP在两组早产儿的比较
    5.指标预测早产儿发生BPD的效能比较
    6.指标联合Logistic回归构建BPD预测模型
讨论
    1.早产儿发生BPD的生后危险因素
    2.早产儿心脏问题与BPD发生的关系
    3.血清NT-ProBNP与早产儿BPD之间的关系
    4.早产儿发生BPD的联合预测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BNP及NT-ProBNP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致谢

(8)医源性生殖瘘114例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收集
    3 随访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类型和病因
    2 临床特征和诊疗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小儿重度烧伤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10)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口服中药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入选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入选情况
        2.2 手术治疗
        2.3 观察指标
        2.4 异常情况的处理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临床一般情况观察
        3.2 临床观察效果比较
        3.3 安全指标观察结果
讨论
    一 西医对保胆取石的认识
        1 胆囊结石发病
        2 保胆取石立论依据
        3 保胆取石发展历程
        4 保胆取石术优势
        5 胆结石复发因素分析
    二 中医对胆囊结石治疗认识
        1 中医病名
        2 传统中医药对胆囊结石认识及治疗
        3 健脾利胆法治疗胁痛立论
        4 健脾利胆法预防胆囊结石复发临床疗效
        5 健脾利胆中药组方药物方义分析及现代研究
    三 研究结果分析
        1 临床效果分析
        2 安全性分析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保胆取石相关研究进展
    1 胆囊功能
    2 胆囊结石成因
    3 胆囊结石外科治疗进展
    4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
    5 保胆取石适应性及禁忌症
    总结
    参考文献
病例收集资料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胃肠漏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J]. 杜宗志. 当代医学, 2013(04)
  • [2]探讨胃肠漏的治疗方法[J]. 赵中伟. 临床医学, 2012(05)
  • [3]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J]. 朱耀明,杨振华,陈爱军,周欣. 临床外科杂志, 2002(S1)
  • [4]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研究[D]. 翟广.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5]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次发癌为肺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远期预后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D]. 姜雪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胎龄≤32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生后危险因素及早期预测研究[D]. 闫东亚. 苏州大学, 2020(02)
  • [8]医源性生殖瘘114例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D]. 张玉敏. 山东大学, 2020(12)
  • [9]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魏冬.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10]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口服中药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D]. 董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医源性胃肠漏32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