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掘地域文化内涵 开拓续志工作视野——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斯亮[1](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孙克诚[2](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李小龙[3](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刘婷[4](2020)在《兰州市河口古镇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口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河口古镇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西北明清地域文化,衍生出具有多样性的文化遗产。这些留存至今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口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研究河口地方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河口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始于2008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兰州青城镇、连城镇相比均有一些差距。因此,对河口古镇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调查、梳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文献记载和方志资料,古镇内留存遗产丰富。目前挂牌保护的只有古民居、古祠堂、传统商业铺面、驿站等共40处,而其余历史遗址、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和特色民俗、手工艺等现无系统的考证与研究。今对河口古镇内河口村、咸水村、八盘村和大滩村4个重点村落进行实地调查和走访,系统梳理了河口古镇现存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门别类地记录了它们的现状、规模等信息,为将来古镇的保护利用提供了资料和依据。在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河口文化遗产与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之间的关系,旨在更加深刻地认识古镇的遗产价值。其中,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城镇形态、文物建筑、家族祠堂反映了其所处的社会基础、居民的生活和信仰、血缘因素对村落结构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民俗文化、民间祭祀活动、村落小手工业的发展体现了河口地域文化的特色、河口村民的生产方式、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以及地方人文精华。从文化、地理角度揭示河口文化遗产的地域特征,力求在以往对村落及民居的研究基础上具有一定创新。根据分析研究,发现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下,河口古镇不仅在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村落建设上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历史文化、民居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在未来对河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发掘具有河口地域特色的姓氏文化、丝路文化和黄河沿线文化十分必要,有助于对古镇今后的经济和旅游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张妍[5](2020)在《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晋中盆地是山西境内最大的盆地,作为“万里茶路”的必经之路以及重要节点,这里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城市起源的源点之一。本文以盆地地理区域作为城市研究的切入点,从区域层面深入分析了自然地理、政治军事、交通等因素对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选址的影响;从城市群层面揭示了城市布局的体系特点;从城市层面上建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形态。并基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第一章是背景介绍,从晋中盆地与全国的空间联系和晋中盆地本身入手,介绍选题的意义和缘由,并介绍对于“历史地图转译”这一研究方法的改进,构建“区域层面——城市群层面——城市层面”的研究框架。文章的总体章节设计为“总分总”。第二章是区域层面的研究,即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背景,以及区域背景的发展对城市选址产生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基础、早期城邑分布、主要水系变迁、不同时期军事发展及不同时期区域交通发展。对城市变迁特征产生的影响有三点:一是水系对城市密度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二是战争对人口和城市结构的影响;三是驿道、驿站变迁对城市格局的影响。通过本章区域发展背景梳理,为下一章的城市群分类提供依据。第三章是城市群层面的研究,即晋中盆地城市群的分类与变迁,是对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结构的重新梳理。晋中盆地的城市在不同主导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呈现出“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一环”指的是防御视角下的城市变迁——太原及周边军事屏障,从城池的修筑中得出太原及周边的榆次、徐沟、清源是受战争影响最明显的区域,同时分析该区域中的与防御相关的制度体系和祭祀体系,以及城市军事功能到商业功能的演变。“两带”分别指防洪视角下的文峪河流域城市带和交通视角下的驿道城市带,其中文峪河流域城市带是受水患影响最明显的区域,分析其水神祭祀空间分布变迁及流域寨堡的变迁。而驿道城市带则是票号最集中的区域,分析其驿站、递铺体系变迁及其与寨堡、市镇、集的分布的关系。该章节基于城市群分类分析,是对中国历史城市特征的分类揭示,最后,对府城的空间要素和县城的空间要素分别进行归纳,为下一章的城市层面的分析提供依据。第四章是城市层面的研究,同样延续“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逻辑进行分组。对每个城市以“历史地图转译”的方式进行变迁过程的分析,并对其变迁原因和呈现出的形态特点进行总结。第五章是对二、三、四章分析的总结和归纳,首先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晋中盆地内的城市变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历史城市聚集;二是“两中心”的区域特点;三是“万里茶路”。进而对影响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一是“两山夹一河”的盆地地形;二是军事政治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最后,基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综上所述,本文的四个基本研究结论:一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受到盆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群的特点表现为:中心性、近水性和流通性;三是区域发展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晋中盆地城市形态的特点各不形同;四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区划不同。本文的三个创新点:一是重新梳理了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结构,并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框架;二是丰富了中国“历史城市”的概念内涵;三是拓展了我国历史城市格局变迁的研究方法。该研究为中国城市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对晋中盆地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认知和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前“万里茶路”节点城市的保护规划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钱成[6](2019)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文中认为法国着名学者布岱尔曾指出,“地理环境是最核心的历史知识,也是最深入的内层历史。”(1)对于文化地理而言,每一个地名,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符号,标志或隐含着某种地域文化特征。(2)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重叠、生成和代表的关系,地域文化必然成为家族文学与艺术研究的重要维度。基于此,研究家族文学和艺术,就不可能绕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必须要立足于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地域人文环境中。与明清时期经史、诗文、小说、书画、园林等文艺形态发展相一致,明清戏曲文化的地域性、家族性特征的鲜明度和覆盖面,均远较前代突出。因此,地域文化视阈下群体性曲家的研究,被视为新时期的学术增长点。而从地域性的视野背景中去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地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就必然要以本土文化家族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相关戏曲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地域性文化史、戏曲史的形成与流变。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不可分离。”(3)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文化家族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积淀深厚。同时,家族文化与该家族所在地域的区域文化存在着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近年来,在探究区域文化和文学的盛衰嬗递的规律时,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地域的文化家族。因此,关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成为学术界公认新的学术生长点。与此同时,在地域性戏曲文化研究方面,学术界对以诸如北京、苏州、南京、扬州等为对象的地域戏曲史研究,取得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性戏曲活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海陵地区”有着人文蔚焕的历史,其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厚文重教、经世致用、安泰祥和、崇儒尚实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苏中地域乃至江淮文化板块、江苏地域文化,以及目前学术界正全力打造的江南文化体系中特色鲜明。自明中期迄于近代,“海陵地区”的戏曲创作、批评与表演始终保持相当的活跃程度,成果丰硕。众所周知,世家望族的兴衰存废,其得以维系的命脉,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地域性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人铸就一方文。一个地域的区域文化还与该地的文化家族具有先天的同构关系。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中,往往有着延续数代的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纵观明嘉靖以来的“海陵地区”,先后涌现了总数超过二十,从明中后期一直延续至民国,有着浓郁、鲜明戏曲文化特征的文化家族。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主要分布于明中后期、清前期、清中期和清末期四个阶段,参与家族可分为地方望族、艺文世家和演艺家族三种类型。其中,最具有明清时代特色和“海陵地域”文化特色的家族戏曲活动,是清前期和中期该地区文化世家中家族文人所进行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巨大的戏曲活动。这些家族文人极为重视本家族的艺术文化建设,除热衷于诗文、经史、书画、园林等文化形态外,还致力于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和戏曲批评。特别是在明末清初,因多种因素的促成,他们所置办的戏曲表演团体(家班、家乐),其规模、数量和表演水平在同时期的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因对戏曲有着执着的爱好,这些家族文人在戏曲文本创作、理论批评、曲本刊刻、班社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纵观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形式多样、成果各异、影响巨大的戏曲文化活动,可见家族文化和戏曲繁盛的发展轨迹,是“海陵地区”地理优势、文化精神驱动力与时代机运共同影响的结果,是地域文化史、家族史和戏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存在,也诠释了地理元素与家族文化、戏剧审美三者之间协调共存、互相催生、共同繁荣的关系。因此,本文以明嘉靖朝至清宣统朝为时间截取点,以地处长江以北,扬州以东、南通以西、盐城以南的“海陵地区”为空间对象,以阐明什么是“海陵文化圈”与“家族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域内文化家族与戏曲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分析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戏剧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全面深入考察分析明清“海陵地区”具有家族性质,包括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演出、戏曲批评和戏曲文献刊藏、戏曲教育以及通过戏曲实现的交游等在内的各类戏曲活动,归纳本地区家族戏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所取得的戏曲文化成就在明清戏曲史和地域文化史的地位给予恰当评价。同时,本文立足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探讨,论述本地区文化家族的类型、所处时代和地域分布,重点分析其与戏曲的关系;同时选取明清“海陵地区”多个文化家族为个案分析对象,根据现存家谱、家族文人诗文作品和家族文人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家班表演和指导,剧作观演和评阅,曲本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在行文过程中,从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活动及特点、戏曲表演活动及特点、戏曲批评活动及特点三个角度,予以总结和提炼。同时,立足时代与地域背景,在横向、纵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独特原因所在。此外,本文还以明清戏曲史为经、以地域文化史为纬,概述“海陵文化家族”灿烂辉煌戏曲活动的深远影响。除理论层面的分析外,本文还在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相关史料方面多有发现。如对于海陵文化家族中的宗周、宗臣、宗元鼎家族,陈完、陈尧家族,范增应、范驹、范日觐家族,季寓庸、季振宜、季式祖家族,宫伟镠、宫鸿历、宫敬轩、宫国苞家族,沈默、沈成垣家族,高凤翥、高岱瞻家族,李宗孔家族,徐观政和徐珠家族,陆舜和张幼学、张一侪、张符骧家族,徐信和徐鹤孙家族,夏兰、夏荃和夏嘉谷家族等相关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活动,前人基本从未提及,或尽管有所涉猎,却存在较多明显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泰州俞氏、如皋冒氏、泰兴季氏等文人家班的部分谬误予以辨析;对泰州宫伟镠、泰州俞锦泉、泰州俞梅、泰州宫云翥、泰州宫敬轩、泰州宫国苞、泰州俞国鉴、泰州储梦熊、泰州李宸、泰州夏嘉谷、兴化沈鲸、海安张符骧、兴化顾麟瑞、如皋范驹、如皋徐珠等部分曲家等首次进行深入考证;对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如仲振奎、仲振履兄弟等佚失、新见剧作的考证,相关寄寓文人如丁耀亢、孔尚任、张蠡秋在本地区戏曲活动的考证,部分海陵家族文人因戏曲产生的重要交游活动等进行考证等。首次稽考出泰州宫氏、海安张氏、如皋范氏等多个前人未见之文人家班,特别是关于泰州宫氏家族文人剧作《海岳圆传奇》和海安徐氏家族文人剧作《遗臭政绩碑传奇》及作者徐信家世、生平,《秣陵秋传奇》作者徐鹤孙生平与其他着述,以及泰州沈默父子对“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评阅,泰州高氏家族“三世藏曲、校曲”等方面的相关考证,均为学界新见,有裨于明清戏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综上所言,就家族文化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和戏曲史而言,本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数点管窥之见:如提出对明清时期长江以北的“海陵地区”蔚为大观的文化家族,及其所取得家族文化成就应给予新评价;对该地区文化家族所主导、参与的为数甚多的各类戏曲活动,和所创造的辉煌的戏曲文化应给予新定位;对长期以来湮没无存的家族戏曲文化史料,特别是诸多的文人曲家、曲作和家班家乐,应视作戏曲史研究的新发现,对其价值给予新认识;对借助上述史料新发现,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力争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活动进行新考证,对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对江苏和江南文脉,对明清戏曲史等领域的研究作出新补充。本文主要内容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通过历史概念、地域空间和文化特征,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及经济学等角度,对“海陵地区”地域空间的历史演变与地域文化的代表特征进行宏观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论文所提出的“海陵文化圈”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通过对明清海陵文化家族地域与时代分布、文化类型与特质进行分析后,明确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文化家族主要的戏曲活动、戏曲对文化家族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家族戏曲文化传承之目的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特征的成因与影响。第六章至第十三章,选取明清“海陵地区”迄今尚未见专着或专文考述的13个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家族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具体考证和论述这些文化家族在戏曲创作与改编、戏曲表演、戏曲理论、戏曲文献、戏曲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具体分为八章,包括泰州宫氏家族、泰州俞氏家族、泰州沈氏家族、泰州仲氏家族、泰州高氏家族、兴化顾氏家族、海安徐氏家族、兴化宗氏家族、如皋陈氏家族、靖江朱氏家族、如皋徐氏家族、如皋范氏家族等13个有着绵延数代戏曲文化传承的海陵望族的个案研究,侧重于家族文人所进行的戏曲创作和改编、表演或指导、观演和评阅、刊刻与收藏等戏曲活动的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宽明清“海陵地区”地域文化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学界对“海陵地区”文化家族在戏曲领域所作贡献的认知。综上所言,本文力求通过对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文化多重关系的考证分析,详细说明本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表演性和欣赏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商业性和自娱性、宗族性和祭祀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等方面的相关特征,探究“海陵地区”地域文化对本地区家族和戏曲文化发展的熏陶,以及家族文化和戏曲文化发展对地域文化繁荣的双向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文化家族与戏曲关系的多个拓展性专题研究,进一步说明“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文化特征,改变传统戏曲史研究只重江南曲艺世家的定势思维,也期补上长期以来研究苏中地域戏曲史只论扬州剧坛,而忽略泰州、南通地区之短板,适应了苏中地域文化圈和“江南文化板块”再构建、再认识的迫切需求,有助于当下对明清家族文化史和戏曲史、泰州和苏中地域文化史、江苏和江南文脉研究等领域的深入。
马盟雨[7](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李明奎[8](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王准[9](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吴玢[10](2019)在《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传统工匠通过不同时期的造物活动,折射出其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变迁,这其中尤以明清时期表现得最突出。自从明代中期以降,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松绑,传统工匠的身份实现了自由,大大提高了造物活动的主动积极性,并且打破了既有的“士农工商”秩序,其身份开始在上层士人中逐渐找到了认同。而晚明时期江南地区更是涌现出不少技术文献,其作者不乏政府官员、文人学者和工匠,充分说明了传统技艺已由经验型态转向理论型态全面转变。因此,本文以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的儒匠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技术经济为视角,试图探讨该群体的构成情况、形成方式,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如何与官府、士人和商人等其他群体的互动。晚明江南地区的儒匠来源较为广泛,构成也稍显复杂,不仅有家道中落、生活落魄的士人,也有热爱读书的商人和工匠,同时,工部的部分官员,以及喜爱造物活动的学者们,也乐意化身为儒匠的形象,参与技术文献的写作。他们的出现,带动了科学知识在晚明江南地区社会的广泛传播,表现出了一系列技术科学化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体现在标准化、数理化和理论化三个方面。同时以晚明时期新安地区的制墨家群体为例,探讨了儒匠群体社会资源网络的构建情况,以及他们如何塑造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认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社会稳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带动了技术经济与地方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寻求到了其身份认同和社会定位,这为我们考察晚明时期社会转型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晚明之际的社会处于流动性的状态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变革的走向,孕育出了新的近代因素。在这个社会大流动的状态中,作为知识群体,儒匠群体也同样面临着转型,不管是社会角色的转换,还是科学理论的建构,从某种层面上都是力争话语权的争夺,寄希望于在社会变迁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其本质上还是儒家社会意识形态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的渗透。由此可见,本文将技术与工匠结合考察,重点突出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主体性,为考察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将儒匠置于特定的场域进行考察,审视该群体参与社会事务的路径,无疑会弥补当前社会史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为我们探讨晚明社会的转型变迁提供了新的视角。而有关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探讨,十分符合当前我们对于手工业从业者的关注,有助于构建“匠人·匠技·匠心”的信念。
二、发掘地域文化内涵 开拓续志工作视野——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掘地域文化内涵 开拓续志工作视野——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论文提纲范文)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兰州市河口古镇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河口古镇地理人文背景 |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 |
第二节 历史人文背景 |
第三节 村落发展与建设 |
小结 |
第二章 河口古镇物质文化遗产 |
第一节 历史遗址 |
第二节 历史建筑 |
第三节 历史文物 |
小结 |
第三章 河口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打醮”仪式 |
第二节 河口古纱灯 |
第三节 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
小结 |
第四章 河口古镇文化遗产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从物质文化遗产看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 |
第二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地域人文风貌的精华 |
第三节 立足地方社会看区域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中国古代历史城市区域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
1.1.2 晋中盆地城市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
1.1.3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
1.2 研究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缘由 |
1.2.1 晋中盆地与全国的空间联系 |
1.2.2 晋中盆地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时间范围界定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综述 |
1.4.2 晋中盆地城市历史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历史地图转译” |
1.5.2 实地调研法:走访自然环境与老城空间 |
1.5.3 归纳比较法:历时性与共时性 |
1.5.4 技术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晋中盆地区域城市发展与特征 |
2.1 晋中盆地发展基础——自然地理与早期文明 |
2.1.1 山西境内地域文化概述 |
2.1.2 晋中盆地史前聚落的空间分布 |
2.1.3 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 |
2.1.4 对比研究——洛阳盆地与晋中盆地史前聚落 |
2.2 商周时期聚落与早期城邑空间分布 |
2.2.1 商周时期聚落遗址与早期城市空间分布 |
2.2.2 对比研究——山西境内商周时期城邑 |
2.2.3 晋中盆地经济的初步发展 |
2.3 主要水系变迁 |
2.3.1 区域水系变迁——从“昭余祁”到汾水 |
2.3.2 晋中盆地水文特征 |
2.3.3 水系变迁的自然原因 |
2.3.4 水系变迁与人口变迁 |
2.3.5 明清时期水利的发展 |
2.4 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军事地位 |
2.4.1 中原诸侯争斗时期——“四战之地” |
2.4.2 中央王朝分裂时期——后勤保障基地 |
2.4.3 中央王朝重新统一时期——巩固政权的枢纽 |
2.5 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交通发展 |
2.5.1 先秦至秦汉交通格局 |
2.5.2 北朝丝绸之路上的晋中盆地 |
2.5.3 隋唐五代至元:驿站的兴起 |
2.5.4 明清时期晋商商路与票号的兴起 |
2.6 晋中盆地区域发展对城市变迁特征产生影响 |
2.6.1 水系变迁对城市密度及分布的影响 |
2.6.2 战争对人口和城市结构的影响 |
2.6.3 驿道、驿站变迁对于城市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晋中盆地城市群分类与变迁 |
3.1 行政区划与建制沿革 |
3.1.1 秦汉六朝时期 |
3.1.2 隋唐两宋时期 |
3.1.3 元明清时期 |
3.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成特点 |
3.2.1 以防御为主线——中心性 |
3.2.2 以防洪为主线——近水性 |
3.2.3 以交通为主线——流通性 |
3.2.4 晋中盆地“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 |
3.3 防御视角下的城市变迁——太原及周边军事屏障 |
3.3.1 城市的防御空间演变 |
3.3.2 军事卫所设置演变 |
3.3.3 城市祭祀体系演变 |
3.3.4 寨堡——市镇:军事空间的演变 |
3.4 防洪视角下的城市变迁——文峪河流域城市带 |
3.4.1 文峪河流域城市带空间形态演变 |
3.4.2 文峪河流域城市带水神祭祀空间分布 |
3.4.3 文峪河流域寨堡的空间分布变迁 |
3.5 交通视角下的城市变迁——驿道城市带 |
3.5.1 晋商与驿道城市体系发展 |
3.5.2 递铺变迁与寨堡分布 |
3.5.3 递铺变迁与市镇分布 |
3.6 历史城市空间要素 |
3.6.1 城市空间要素划分 |
3.6.2 府城、县城的空间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历史地图转译” |
4.1 军事中心区城市形态变迁 |
4.1.1 春秋至唐时期的晋阳城 |
4.1.2 宋时期“内外二重城”的太原城 |
4.1.3 明清府治阳曲以军事为主导的形态变迁 |
4.1.4 太原县城、榆次县城、清源县城、徐沟县城的形态变迁 |
4.2 文峪河流域城市形态变迁 |
4.2.1 交城县城、文水县城形态变迁——因水患而迁城 |
4.2.2 府治汾阳的“五连城”形态格局——与文峪河平行 |
4.2.3 孝义县城的形态变迁——水渠穿城而过 |
4.3 驿道城市带的城市形态变迁 |
4.3.1 明清时期太谷县城形态变迁——驿道穿城而过 |
4.3.2 祁县城、平遥县城、介休县城——驿站变迁 |
4.4 明清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态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特征归纳 |
5.1 基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特点 |
5.1.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聚集 |
5.1.2“两中心”的区域特点 |
5.1.3“万里茶路” |
5.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因素 |
5.2.1 盆地地形——“两山夹一河” |
5.2.2 军事政治——晋中盆地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5.2.3 交通——晋中盆地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
5.3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建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研究结论 |
6.1.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起源、发展、变迁受盆地自然因素的影响 |
6.1.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群的特点表现为:中心性、近水性和流通性 |
6.1.3 区域发展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晋中盆地城市形态的特点各不相同 |
6.1.4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划分不同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重新梳理了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结构,并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框架 |
6.2.2 丰富了中国“历史城市”的概念内涵 |
6.2.3 拓展了我国历史城市格局变迁的研究方法 |
6.3 后续研究 |
6.3.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街巷系统变迁研究 |
6.3.2 山西盆地群的历史城市变迁研究 |
6.3.3“万里茶路”关联城市的跨区域协同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 地方志与古代文献 |
二 学术专着 |
三 学术期刊 |
四 学位论文 |
五 网络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本论文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概况——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海陵地区”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海陵地区”的历史概念 |
第二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空间 |
第三节 “海陵地区”的地域文化 |
第四节 “海陵文化”的戏曲特征 |
第二章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族文化 |
第二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家族文化 |
第三节 明清“海陵地区”的文化家族 |
第四节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艺文传统 |
第三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的戏曲活动 |
第一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创作 |
第二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批评 |
第三节 海陵文化家族的戏曲表演 |
第四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文化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特殊政治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科举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家族婚姻关系的影响 |
第六节 家族文人交游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戏曲表演的影响 |
第三节 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六章 “望族之首曲乐传”——泰州宫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宫氏世系 |
第二节 宫氏家族文人与戏曲 |
第三节 宫敬轩与《海岳圆传奇》 |
第七章 “俞家声伎甲江南”——泰州俞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俞氏家族世系与民族属性 |
第二节 清代泰州俞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俞氏家班的演剧与文人题咏 |
第八章 “寒儒子弟作佳剧”——兴化顾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顾氏世系与戏曲家顾麟瑞 |
第二节 顾麟瑞的交游与着述 |
第三节 顾麟瑞的戏曲创作 |
第九章 “兄弟曲家竞风流”——泰州仲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仲氏家族世系与文人群 |
第二节 仲振奎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三节 仲振履生平与戏曲创作 |
第十章 “父子接力刻巨着”——泰州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泰州沈氏与“海陵本”《桃花扇》的刊刻 |
第二节 沈默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三节 沈氏家族文人刊刻评阅《桃花扇》的原因 |
第十一章 “三代藏曲留后世”——泰州高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高岱瞻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高氏家族的藏曲与校曲 |
第三节 高氏家族的三峰园演剧 |
第十二章 “叔侄分别谱传奇”——海安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一节 海安徐氏世系与徐信、徐昫生平 |
第二节 海安徐氏家族文人群 |
第三节 徐信与《遗臭碑政绩传奇》 |
第四节 徐鹤孙与《秣陵秋传奇》 |
第十三章 “海陵世家演氍毹”——其他文化世家与戏曲 |
第一节 兴化宗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二节 如皋陈氏家族与戏曲 |
第三节 靖江朱氏家族与戏曲 |
第四节 如皋徐氏家族与戏曲 |
第五节 如皋范氏家族与戏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
第三节、山岳 |
第四节、江河 |
第五节、湖泽 |
第六节、温泉 |
第七节、都邑 |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植物 |
第四节、井盐 |
第五节、其他物产 |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高僧事迹 |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
结语 |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10)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五、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匠人: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概况 |
第一节 晚明儒匠群体的兴起与发展 |
一、何为工匠和工匠群体 |
二、儒匠群体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晚明儒匠群体的分类 |
一、游离型:以匠饰儒,业余精神 |
二、蜕变型:弃儒业匠,技艺入仕 |
三、学者型:好儒修文,技术专家 |
第三节 晚明儒匠群体的分布与规模 |
一、儒匠群体的地域分布状况 |
二、儒匠群体地域分布的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匠型: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形成方式 |
第一节 传统家族式和师徒传承式 |
一、黄氏家族刻工群体 |
二、宜兴紫砂陶艺师徒传承群体 |
第二节 地域式 |
一、“香山帮”建筑群体 |
二、金陵印人群体 |
三、新安制墨家群体 |
第三节 文人工官式 |
一、实学专家群 |
二、工匠入仕群体 |
小结 |
第三章 匠技: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技术科学化倾向 |
第一节 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 |
一、“工匠→学者” |
二、“学者→工匠” |
三、“工匠(?)学者” |
第二节 儒匠群体的技术科学化倾向 |
一、标准化 |
二、数理化 |
三、理论化 |
第三节 技术文献与儒匠技能的专业化 |
一、技术文献的广泛传播 |
二、儒匠技能的专业化 |
小结 |
第四章 社交: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社会网络构建以新安制墨家群体为例 |
第一节 儒匠群体的内部矛盾与整合 |
一、“儒匠”与“俗匠”之间 |
二、程、方斗墨与《续中山狼传》 |
第二节 儒匠群体外部产业链的形成 |
一、儒匠与官府 |
二、儒匠与士人 |
三、儒匠与商人 |
第三节 “竞相风雅”与“雅贿”现象 |
一、“尚奇”的社会审美风尚 |
二、“斗侈”氛围的士商互动:“世风以侈靡相高” |
三、“雅贿”现象的出现 |
第四节 阶层流动与社会网络的构建 |
一、士、工、商的传播与推广 |
二、“知识经济”的雏形 |
小结 |
第五章 匠心: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 |
第一节 晚明江南儒匠群体的传统工匠精神 |
一、专注投入的钻研精神 |
二、高度认同的职业精神 |
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
四、引领时代的文化精神 |
第二节 儒学与西学:冲击和会通影响下的晚明技术科学 |
第三节 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科学文化精神 |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 |
二、什么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精神 |
三、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科学文化精神的表现 |
第四节 评价与反思:基于“李约瑟难题”的探讨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亦儒亦匠:晚明士人社会角色的转换 |
一、儒匠分途:传统制度下的民安其业 |
二、“不务正业”:晚明士人社会角色的转换 |
第二节 物之主体:文化消费下的儒匠身份认同 |
一、士人对工匠的认可 |
二、儒匠的身份认同 |
第三节 经世致用:技术经济下的儒匠身份回归 |
一、“经世致用”思潮兴起的社会原因 |
二、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的技术经济情况 |
小结 |
结论: 社会变迁、角色转换与技术经济 |
参考文献 |
附: 晚明儒匠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启示 |
附表: 晚明江南地区名匠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发掘地域文化内涵 开拓续志工作视野——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4]兰州市河口古镇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D]. 刘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D]. 张妍. 东南大学, 2020(01)
- [6]明清“海陵地区”文化家族与戏曲研究[D]. 钱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7]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9]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10]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研究[D]. 吴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